白酒生料酿酒发酵技巧(白酒生料酿酒发酵技巧)

白酒生料酿酒发酵技巧


一.刚用生料发酵法酿岀白酒酒度底怎么办

提高度数有两种方法,一是勾兑,一是蒸馏,后者虽好,但难度较高。

一.刚用生料发酵法酿岀白酒酒度底怎么办


二.白酒酿造技术

1.我国生产白酒方法有2113固态法、半固态法和液态5261法。固态法是指固4102态醅发酵、固态蒸馏;半固态法是指固态醅发1653酵、液态蒸馏;液态法是指液态发酵、液态蒸馏。

2. 一般情况下用传统工艺则要把粮食浸泡、初蒸、焖粮、复蒸、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糟、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

3.新工艺酿酒则直接用生粮食+水+酒曲发酵、蒸馏、成品酒。新工艺比较简单,主要取决于酒曲(新工艺酒曲可以生料发酵,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时间、燃料费、人工费) 新工艺第一步:按配比粮食+酒曲+水(标准配比:00:0。

4.8:280;熟料配比:00:0。6:00-200;甜酒配比:00:0。6) 第二步:发酵7-15天(前三天每天搅三次,后三天每天两次,第七天加胶袋密封,以后每隔一天搅一次。

5.发酵时室温应保持在21-26度之间,温度太底发酵慢不完全,温度高容易酸败。发酵好的标准为:无气泡产生,无爆裂声;物料分层,液面青黄色透明;用火接近液面不熄灭,手抓物料不发粘,测物料的品温基本与室温相同。

6.用低度酒度计测量大米酒度达到8-12度,杂粮2-5度) 第三步:蒸酒(注意控制火候的大小:大、中、大;蒸酒分三个阶段。

二.白酒酿造技术


三.白酒的酿制方法和怎样发酵越详细越好

1.粮食类的高粱、玉米、大麦;薯类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废糖蜜等均可制酒。 1.原料粉碎。

2.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3.2.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

4.6~0。润料水分 48~50%为宜。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

5.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

6.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

7.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4.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

8.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5.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

9.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

10.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6.入窖发酵。

11.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

12.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发酵过程主要是掌握品温,并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

13.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当窖内品温上升至36~37℃时,即可结束发酵。

14.7.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

四.怎样勾兑生料白酒.

1.生料酿酒的出酒率比2113传统工艺要高,配合密封性好,方便操作,不会糊锅的设备来酿5261酒的话,出酒率可以提高20%-40%,效率4102还是很让人满1653意的。

五.白酒的酿制方法

1.白酒的制作方法:所用设备:原料处理及运送设备。有粉碎机、皮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式输送机、送风设备等。

2.拌料、蒸煮及冷却设备。有润料槽、拌料槽、绞龙、连续蒸煮机(大厂使用)、甑桶(小厂使用)、晾渣机、通风晾渣设备。

3.发酵设备。水泥发酵池(大厂用)、陶缸(小厂用)等。蒸酒设备。蒸酒机(大厂用)、甑桶(小厂用)等。我国的白酒生产有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种,固态发酵的大曲、小曲、麸曲等工艺中,麸曲白酒在生产中所占比重较大,故此处仅简述麸曲白酒的工艺。

4.制作方法: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5.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

6.6~0。润料水分48~50%为宜。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

7.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

8.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

9.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

10.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

11.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

12.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入窖发酵。

13.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

14.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发酵过程主要是掌握品温,并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

15.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当窖内品温上升至36~37℃时,即可结束发酵。

16.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

17.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原酒储存一段时间,勾兑成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就可以出售了。

六.酿酒方法

1.我国生产白酒方法有固态法、半固态法和液态法。固态法是指固态醅发酵、固态蒸馏;半固态法是指固态醅发酵、液态蒸馏;液态法是指液态发酵、液态蒸馏。

2.一般情况下用传统工艺则要把粮食浸泡、初蒸、焖粮、复蒸、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糟、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

3.新工艺酿酒则直接用生粮食+水+酒曲发酵、蒸馏、成品酒。新工艺比较简单,主要取决于酒曲(新工艺酒曲可以生料发酵,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时间、燃料费、人工费)新工艺第一步:按配比粮食+酒曲+水(标准配比:00:0。

4.8:280;熟料配比:00:0。6:00-200;甜酒配比:00:0。6)第二步:发酵7-15天(前三天每天搅三次,后三天每天两次,第七天加胶袋密封,以后每隔一天搅一次。

5.发酵时室温应保持在21-26度之间,温度太底发酵慢不完全,温度高容易酸败。发酵好的标准为:无气泡产生,无爆裂声;物料分层,液面青黄色透明;用火接近液面不熄灭,手抓物料不发粘,测物料的品温基本与室温相同。

6.用低度酒度计测量大米酒度达到8-12度,杂粮2-5度)第三步:蒸酒(注意控制火候的大小:大、中、大;蒸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温度在73度以下,接头酒100斤粮掐头0。

7.5斤单独接出(头酒不能喝),第二阶段温度在73-95度之间,这是理想的商品酒,50度以上;第三阶段温度在100度左右,尾酒可与头酒放一起。

8.每个地方的喝酒的口感都不同,可根据当地饮酒情况来调制。没有酿酒经验的可以先选择一些书藉学习,在这里推荐一下国内有很多酿酒公司,比如一本机械公司主要也是做酿酒设备和新工艺酒的,学习都是免费的,可以去他们公司学习一下。

七.生料酿酒工艺

1.成都火速科技的酿酒技术,是对我国几千年来悠久的传统醉酒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和突破,它把社会上普遍采用的传统工艺两次发酵和三遍烧制过程,改革和简化为一次发酵和一次烧制完成。

2.它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单独制做酿酒设备同运用传统工艺酿酒设备局部稍加改动,就可以了。 传统的酿酒工艺,都离不开稻壳、玉米芯、高梁壳等粗糙的谷壳,这些松散辅助料做透气的媒介,面晕种全新酿酒技术,用纯玉米面、高梁米面、大米面等就能烧制出口味纯正的优质白酒。

3. 新工艺酿洒最大的特点是:酿酒过后的酒糟,可做为精饮料喂养家禽畜。只要在酒糟中添加粗饮料就行,等于精饮料不花钱白捡,纯属一本万利的买卖。

4.只要人类存在,就离不开吃肉喝酒,你拥有这项技术,久盛不衰,很快就摆脱了贫困,迈进限家致富的生财之门,受益终身。

5. 新工艺酿酒第二个优点就是,不用单独盖厂房,场地和设备要求十分简单,技术简便易学,有没有文化和过去没有酿酒基础的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

6.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都可以利用你家中现有的厨房,酿酒不须占用整地方。 新工艺酿酒第三个优点就是,一年四季生产效果同样,冬天不歇九,夏天不歇伏,而传统工艺酿酒夏天必须停产歇伏避暑。

7. 新工艺酿酒只用单粮做原料,工艺精湛考究,清洁卫生干净,酒质优良,无怪异味,入口纯正甘甜不上头,回味悠长有后劲,系粮食原浆酒。

8.传统的工艺要连续发酵烧制几遍才能酒拿干净、周期长、效益低、燃料浪费,而新工艺酿酒,仅烧一遍就可把酒全拿干净了,烧一锅酒从装料入锅,到把酒烧出直到酒糟出锅,仅用2小时,它的适用性是不选择条件,越是交通不便,偏僻落后的地区越适用,燃料广泛,煤、柴草都行,有无电其出酒率都是同样。

9. 新工艺酿酒全过程,概括地讲,具体可以分解为:蒸料、发酵、烧煮三个部分。现将分别说明如下: 蒸料: 备料:在选择玉米时,要选购那些成色好的玉米,现在玉米的品种繁多,但需要掌握的一条原则是,在价格同样的情况下,要购买那些在地里生育成熟期长的玉米品种,也就是老百姓通常所讲的“笨玉米”,如东北本地的“白头霜”、“小粒红”,越是成色好的玉米,产酒量也越高,对酿酒行业来说,经济效益也越大。

10.成熟期短的玉米相对地来讲,出酒量小一些。如果成熟期短的玉米,或者没上成的大米,价格低廉,用这种成本低的原料酿酒,同样能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这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灵活掌握。

11. 不要选用粘玉米。因为粘玉米品种在蒸料时,就成为粘发糕了,不能发酵酿酒。 粉碎加工。最好把玉米先剥皮,然后再电磨或粉碎,把剥去皮的玉米粒粉成细面。

12.为什么玉米要剥去皮呢?因为玉米和脐子(植物学上叫种了胚芽)不含酒,酿酒业有一名言:叫做含油的原料不出酒,含酒的原料不出油。

13.如果把脐子一块粉碎放在里酿酒,费工费料不经济。要是把剥去的糠皮和脐子,喂猪时直接添加进去,不但不浪费,生熟搭配,更有利于猪对营养的全面吸收与消化。

14.或者把它钱也行,当然,为了图省事起见,玉米粒不剥皮直接粉碎成面也完全可以酿酒。 技术要点:玉米面粉越细,糖化的也越快,发酵成分越彻底,周期也越短,出酒率也越高,玉米面中含的酒拿出越干净。

15. 拌米:按100斤水的比例,把玉米现和水充分地搅拌均匀(在木槽子、盆、锅里,或干净的地板、水泥地面上都行)。

16.这种拌料,水和玉米面比例,要根据玉米本央的含水率来灵活运用(标准的玉米面含水率14—15%),玉米面本身湿,拌料时要少加点水,玉米面本身含水量少,拌料时就要多加点水。

17.拌好的料,检测方法,用手紧握能稍成团,松手团即裂逢稍散开。松手团散不开,说明水加的太多,松手团散开,则说明水加的太少。

18. 技术要点:拌料太湿的弊病是是,蒸料时不愿意透气,发酵时大把面团不易打碎;拌料太干的弊病是,蒸料时就会出现夹生面,蒸不透生料,在发酵时就沉入缸底不能糖化,拿不出酒。

19.用这样的生料在烧煮时就要糊锅,致使整锅酒报废。所以说要把料拌均匀,干湿正合适,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水要靠用秤称,拌好的料用眼看,用手握相配合,才能愉到好处。

20.需要注意是,拌料一定要用清洁干净的水。 蒸料:把酒锅里加水,比例是100斤干料,锅底加水50斤,放上铁帘,(用单层的麻袋息或者纤维袋片均可)。

21.灶里点火,待水烧热,把拌好的料用块搓碎,以防止烧煮时这些杂物沉淀在底糊锅,使全锅酒报废。 把筛过的料上锅蒸,筛为何况用各种方式都可以,一种是在拌料的容器筛;另一种是锅上架两个光滑的棒,直接往锅里筛。

22.上料的方法是:用铁锹或铁盆,锅中哪里上气就往哪上料,一层一层地撒,料就蒸不好,等到把料全部装上锅,气也基本上全上均匀了。

23.这里盖上迫盖,迫盖的下沿用水密封好,迫盖的上孔用木板压盖上,继续烧火,等锅上冒大气时,开始计算蒸的料时间(锅炉在冒大气之前的时间不计算)。

24.蒸25分钟停火再闷30分钟停火,这时料就蒸好了,蒸的料是八分熟,用铁锹趁热挖出锅,料能挖出在块,而且料喷发着香味,料块松散适宜,颤微微富于弹性为最好,其中间有夹生面,说明没有蒸透还要盖上锅再蒸一会儿。

25. 技术要点:料上锅不能压紧,但刚开始第一层料在离帘10厘米左右,用手侧用力把料与锅壁稍按紧一周即可。

26.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气均匀地在锅内,不致于料与锅壁贴不紧而有隙造成跑气,蒸不熟内中间的料。10厘米以上的料层就不要用按了,只按一周就行了。

27.锅里加水多与少有学问,加的水过多,浪费燃料双不易开锅,加的水过少,不等到把料蒸熟就干锅了。这要根据你用酒锅容积大小和蒸的料的多少来灵活地掌握和适用,勤动脑、多实践,以掌握蒸料中水的最佳数量,熟能生巧。

28. 最关键的一条,就是锅里辊的水面必须比蒸料铁帘、布低不少地8厘米,如水离帘布太近,开锅时水沸腾翻就要把料泡成浆糊,授不过气而无法把料蒸熟了。

29.再要注意一点,就是料蒸好出锅之前灶里的火要用煤压上或熄灭,否则,热气烫人,出料不方便。 发酵: 按干料计算100斤:250斤水的比例,把水加到缸里(料的多与少都要按这个比例增减来计算),然后把蒸好的料出锅倒下缸里水中(北方一般家庭用装水在缸,每个缸酵70斤干料正好合适)。

30.用木耙将料团块在水中打碎,待缸中料液温度降到30—35℃时,加入用秤称好的糖化酶(6万单位的)和酵母菌,糖化酶的比例是100斤料∶4两。

31.酵母菌比例是100斤料∶1 2两。糖化酶如果采用5万单位的可适当增加点量,增加量的比例是每缸料多加0。

32.2两即可。缸中的水温对不能达到40℃,否则将把酵母菌烫死了。水温低则不能发酵。在加入糖化酵母菌与料液充分搅拌均匀,然后缸品蒙上塑料布,再用松紧带或小绳把塑料布扎在缸口上。

33.发酵室最佳恒温是30—35℃之间,夏天控制在30℃,冬天控制在接近35℃恒温,待2—3小时后,缸里液料开始发生反应起泡,然后液料哗哗响,上下翻腾,如果发酵室能达到30℃恒温,72小时之后,反应结束,无气泡和响声时,蒙盖缸口塑料布下沉,这时掀开塑料布,能闻到酒香味,当看到缸里的液面澄清,玉米面料全部沉淀到缸底,说明糖化发酵的全过程已完毕,用嘴品尝液料有酸辣味说明发酵是正常的。

34.如果发酵时间已到72小时,缸中糖化瓜还没结束,液面仅澄清,玉米面混浊地飘浮没沉淀,说明整个发酵过程没控制好恒温,尤其是昼夜温差太大而影响了发酵效果,或者是料入缸时水温太低,放入的糖化酶和酵母菌,一时难以活化,所以还要处长发酵时间84—96小时,无论怎样的情况,发酵最好不要超过100小时以上,否则将影响出酒率和酒质量。

35.所以说,发酵室的温度非常重要,温度氏发酵液料需要拖延时间长,温度过高就把酵母菌给予烫死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如果把缸放到火炕上发酵,在热炕头上的缸底部一定要垫上或者架空起来,防止温度过高烫死酵母菌和糖化酶,如果采用大墙子和暖气息增加室内的,要距离远一点最理想的是,控制发酵室的空气达到要求的恒温,其效果最好。

36. 夏季南方气温高发酵缸要放到炎热的太阳光直接照射不到的阴凉处。用温度表测理液里液料里的温度缸里室温高几度,这是正常现象。

37.因发酵反应过程温度自然会升高。缸壁与塑料布密封不易将热量散发出去。但是接近40℃时就立即采取降温措施了,打开门窗通风,或者在室外搭凉棚遮阴,如果缸里温度降不下来,液料就要腐败变质而发酵不出酒。

38. 盖缸口的塑料布一定要完好无破洞,如果采用旧的塑料布可用两层,但破洞也要粘补好,检查塑料有无破,方法一是对灯光看,二看用水拭看漏不漏水;三是如果缸中注料起反应哗哗翻腾了,而蒙缸口的塑料由没有旬面包一样鼓起来,说明塑料布漏洞或者绳没扎紧,密封不严,应立即更换一块好的塑料布。

39.另外,发酵用的缸不能有漏洞或裂纹,否则将漏气跑酒。 技术要点:冬季气温低,缸里要加温水发酵,夏季气温高,缸里要加凉水,要掌握住这条原则,缸里的水温由高降低容易,稍等一会儿就可以了,由低升就难办了。

40.在蒸料出锅入缸时,用温度表检测缸里的水温在8—10℃下料正合适。 第二条原则是关键,水一定要加清洁干净的水,因为酒就是从这些水里面蒸馏出来的,从古到今,之所以能酿出名酒,享誉世界,除了技艺独特精工细做之外,一条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好水才能酿出好酒。

41.驰名中外的安徽毫州“古进贡酒”,正是因为有一口清澈甘冽的古井水。 第三条原则就是,整个酿酒过程中,从玉米到水,以及使用的各种容器与工具,一定要清洁干净,特别是刷帚和水勺子,一定不要接角到油盐酱醋碱和其它有异味的物质,否则,将影响到酒的质量。

42. 在液料入缸发酵6—8小时左右,掀开盖缸的塑料而再打一耙,这样就能把料的团坎全部打碎,使糖化酶,酵母菌与注料混合的更均匀,发酵的效果更好。

43. 烧黄: 将锅。把发酵好的液料,加入铁耙,盖上迫盖,连接上气缸,迫盖的下沿与酒锅的连接处,气械与迫盖的连接处,气缸与冷凝器的连接处,槽内都要加满水密封。

44.灶里点火开始烧煮,这时要特别注意,经常地拉耙,并且要将耙变换各种不同的角度推拉,尽量把锅底各个部位到耙。

45.拉耙的目的,就是使锅里的液料用耙子刮起来不沉淀糊锅底。待液料烧煮开锅了,开锅的现象中,拉耙孔往外冒酒气,气缸热的用手不敢摸,冷凝器的下气室出酒管开始淌酒,就用拉耙孔塞紧,以防止冒气跑酒。

46.开锅后液料上下沸腾不糊锅,所以一直到烧煮完毕也不需要再拉耙了。 测酒。凡是烧煮过程,不论是从酒锅,气缸还是冷凝器,从哪个部位冒气都是跑酒。

47.所以说整个酿酒设备各处都不能有漏洞和裂纹。密封槽里的始终保持不缺少。则开始也就是“头酒”,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流上洒”,这里酒的度数最高,越往后酒的度数逐渐降低。

48.用温度表(比重计)相互配合,在与视线水平的位置上,读出此时的温度与酒度,然后根据所测出的读数,在酒精换算表虽温度与洒精度两线交叉点处,打出相同的换算数,即可得出你测量时该酒样的实际度数,根据你当地消费者喜欢饮用的酒度,来调整该锅酒的出酒量,高度酒畅销就专门生产高度酒,低度酒畅销就专门生产低度酒,一句话,以销定产。

49.要高度酒就早掐尾,要低度酒就晚掐尾,随自己的意愿来灵活掌握。 接尾酒。等到出酒管流出酒度数低于你所需要的酒度时,即可把接酒桶担开,另用桶接尾酒(通常说的稍子),待尾酒度低于10度,该锅酒全部烧煮完毕,你所尾的尾酒,把它加入烧煮第二锅酒的液料中一起煮用它同样可出高度酒,一锅接着一循环使用,尾酒一点也不浪费。

50. 放料。压上灶里火,拧开酒锅底下放料开关,放出液料(酒糟),把放出的滚烫热料倒入缸或池里和秕谷(粗饲料)上,用铁锹或勺子趁热充分搅拌均匀,这里粗饲料被热酒糟很快烫热软化,待其温度降下去,随即就可用来直接喂猪鸭狗等家禽了,有酒香味非常喜欢吃。

51. 技术要点:烧煮时,冷煮时冷凝与外桶之间一定要充满冷却水。如果出酒管流出的酒温度达到20℃就要循环冷却水了,进入管加冷水,溢水管淌出热水,或者减少灶里的火,防止由于温度过高酒挥发造成损失浪费。

52. 放酒糟时要拔下气缸,使锅中的热蒸气出来,液面与大气相通,才能放干净。如果连续烧煮一下剩余的水分烧干,这样酒锅内壁能明亮,有水锅里就生锈。

八.白酒的酿造方法?(详述)

1.白酒俗称烧酒,是一种高浓度的酒精饮料,一般为50~65度。根据所用糖化、发酵菌种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它可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三大类,其中麸曲酒又可分为固态发酵酒与液态发酵酒二种。

2. 原料配方 凡含有淀粉和糖类的原料均可酿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粮食类的高粱、玉米、大麦;薯类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废糖蜜等均可制酒。

3.此外,高粱糠、米糠、麸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头尾等,均可作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樱子等,也可作为代用原料。

4. 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为固态发酵法,在发酵时需添加一些辅料,以调整淀粉浓度,保持酒醅的松软度,保持浆水。

5.常用的辅料有稻壳、谷糠、玉米芯、高粱壳、花生皮等。 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辅料之外,还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产白酒时,淀粉需要经过多种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进行发酵的糖,这样才能为酵母所利用,这一过程称之为糖化,所用的糖化剂称为曲(或酒曲、糖化曲)。

6.曲是以含淀粉为主的原料做培养基,培养多种霉菌,积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种粗制的酶制剂。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产名酒、优质酒用),小曲(生产小曲酒用)和麸曲(生产麸曲白酒用)。

7.生产中使用最广的是麸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转化为酒精等物质,即称之为酒精发酵,这一过程所用的发酵剂称为酒母。

8.酒母是以含糖物质为培养基,将酵母菌经过相当纯粹的扩大培养,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养液。生产上多用大缸酒母。

9. 所用设备 原料处理及运送设备。有粉碎机、皮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式输送机、送风设备等。 2.拌料、蒸煮及冷却设备。

10.有润料槽、拌料槽、绞龙、连续蒸煮机(大厂使用)、甑桶(小厂使用)、晾渣机、通风晾渣设备。 3.发酵设备。

11.水泥发酵池(大厂用)、陶缸(小厂用)等。 4.蒸酒设备。蒸酒机(大厂用)、甑桶(小厂用)等。 我国的白酒生产有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种,固态发酵的大曲、小曲、麸曲等工艺中,麸曲白酒在生产中所占比重较大,故此处仅简述麸曲白酒的工艺。

12.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13. 2.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

14.6~0。润料水分48~50%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

15.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

16. 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

17. 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 4.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

18.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 5.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

19.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

20.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 6.入窖发酵。

21.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

22.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 发酵过程主要是掌握品温,并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

23.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当窖内品温上升至36~37℃时,即可结束发酵。

24. 7.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

25.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 那个酒就一点点的留下来,用陶瓷罐装好,再放在地窖中封藏,注意了这里有三个阶段,前后期的酒比较戳捏,中期最好!

九.如何自己酿酒。

1.家庭酿酒方法生料免蒸酿酒法是指直接将生料(大米、玉米、高粱、稻谷、红薯等)加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发酵6—8天就可蒸馏制成优质白酒。

2.原料处理酿酒的原料要求经过粉碎,(大米不必粉碎),一般细度要超过80目,粉碎机底筛直径在1毫米以下。

3.只有达到这样细度的颗粒,才能被水充分浸泡才能使霉菌广泛的与淀粉接触、酶解,使淀粉的糖化率达到95%以上。

4.配料在配料顺序上,应采用先水后粮再加曲的方法较好,粮水比应控制在1: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用量为原料总量的0。

5.6%—0。7%。先按比例把40℃的水倒入缸中,然后把粉碎好的粮食逐渐的倒入缸内,边倒边搅拌,再加入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下曲时温度不要超过40℃。

6.发酵酿酒的关键在于发酵,发酵搞好了,酒的质量、产量都会得到提高。生料酿酒的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上和40℃以下,高于40℃者易产酸,甚至曲种死亡,低于20℃者,生料难以发酵。

7.最佳发酵温度是25℃—35℃发酵罐应加盖或用塑料薄膜盖上拴牢,采用密封式方法发酵。发酵开始时,每天要充分搅拌一次,以保证原料发酵完全、彻底。

8.一般来说,发酵温度在20℃—25℃时,发酵期为15—20天;发酵温度在25℃—30℃时,发酵期为12左右;发酵温度在30℃—38℃时,发酵期在7天左右。

9.检验是否发酵或发酵是否完毕,可用手在水面搅一搅,上面是水,下面是玉米,水清、颜色为深棕色,即为发酵好了。

10.也可把打火机点着,放入缸内靠近水面,火熄了就是发酵好了,反之亦然。设备选用生料免蒸酿酒技术所用的酿酒设备和传统技术所用的酿酒设备略有不同,传统固态酿酒设备,冷却部分可用,蒸馏部分需另购或改装;传统液态法酿酒设备,可用于生料酿酒,但设备的材料要符合国家食用器皿要求的材料标准,否则使用寿命短,且较容易粘锅、糊锅。

11.针对传统酿酒设备的粘锅、糊锅问题,可采用以下几种解决办法:适量多放些压锅水;先将发酵液中稀的部分投入锅内,待要开锅时再投入其余的发酵液;在开锅前搅拌数次,重点是使沉入锅底的固态物质悬浮;使用最新研制的“xsm型家用小型酿酒设备”。

12.烧酒每100斤原料放压锅水50斤,用吹风机把水烧开,然后把发酵好的原料放入烧锅内搅一次,中间搅一次,开锅之前搅一次。

13.用水把烧锅封好,酒头去掉一斤。当出5斤酒时把吹风机点上,用稳火烧酒,当酒稍微有点混时,把吹风机开大,用大火烧酒,酒清时,把吹风机关上。

14.当第一个桶里白酒酒精度平均达到50°时,换第二个桶接酒尾,同时打开吹风机,当流酒口流出的酒的酒精度达10°时,把火灭掉,整个烧酒过程完成。

15.运用生料酿酒技术酿酒,可比传统工艺提高出酒率35%—50%以上,一般百斤大米可产优质白酒90—100斤,百斤玉米可产优质高度白酒70斤;百斤鲜红薯可产优质高度白酒25斤(均以酒精度50°计)。

十.白酒发酵需要注意那些细节?

1.在白酒生产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有害杂质,有些是原料带入的,有些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对于这些有害物质,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它们在白酒中的含量。

2. (一)杂醇油 杂醇油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过高,对人们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强,能使神经系统充血,使人头痛,其毒性随分子量增大而加剧。

3.杂醇油在体内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机体内停留时间较长。 杂醇油的主要成分是异戊醇、戊醇、异丁醇、丙醇等,其中以异丁醇、异戊醇的毒性较大。

4.原料中蛋白质含量多时,酒中杂醇油的含量也高。杂醇油的沸点一般高于乙醇(乙醇沸点为78℃,丙醇为97℃,异戊醇为13l℃),在白酒蒸馏时,应掌握温度,进行掐头去尾,减少成品酒的杂醇油含量。

5. (二)醛类 酒中醛类是分子大小相应的醇的氧化物,也是白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低沸点的醛类有甲醛、乙醛等,高沸点的醛类有糠醛、丁醛、戊醛、己醛等。

6.醛类的毒性大于醇类,其中毒性较大的是甲醛,毒性比甲醇大30倍左右,是一种原生质毒物,能使蛋白质凝固,10克甲醛可使人致死。

7.在发生急性中毒时,出现咳嗽、胸痛、灼烧感、头晕、意识丧失及呕吐等现象。 糠醛对机体也有毒害,使用谷皮、玉米芯及麸糠做辅料时,蒸馏出的白酒中糠醛及其它醛类含量皆较高。

8. 白酒生产中为了降低醛类含量,应少用谷糠、稻壳,或对辅料预先进行清蒸处理。在蒸酒时,严格控制流酒温度,进行掐头去尾,以降低酒中总醛的含量。

9. (三)甲醇 果胶质多的原料来酿制白酒,酒中会含有多量的甲醇,甲醇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较大,4—10克即可引起严重中毒。

10.尤其是甲醇的氧化物甲酸和甲醛,毒性更大于甲醇,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6倍,而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白酒饮用过多,甲醇在体内有积蓄作用,不易排出体外,它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是甲酸和甲醛,所以极少量的甲醇也能引起慢性中毒。

11.发生急性中毒时,会出现头痛、恶心、胃部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继续发展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中枢麻痹,昏迷甚至死亡。

12.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粘膜刺激症状、眩晕、昏睡、头痛、消化障碍、视力模糊和耳鸣等,以致双目失明。 甲醇产生的数量与制酒原料有密切关系,为了降低白酒的甲醇含量,可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原料 过熟的或腐败的水果、薯类以及野生植物(如橡子),果胶质含量较高,用这些原料来酿酒,甲醇含量会高。

13.应选择含果胶质少的原料来酿酒,以便降低甲醇的含量。 (2)使用黑曲作糖化剂时,由于黑曲霉所含果胶酶较多,因此成品酒的甲醇含量也高。

14.若使用黄曲作糖化剂,由于它所含果胶酶少,因而成品酒的甲醇含量也低。 (3)利用甲醇在酒精浓度高时易于分离的特点,可通过增加塔板数或提高回流比的方法,提高酒精浓度,把甲醇从酒精中提取出来。

15.精馏时,若控制回流比在1∶10—1∶可把甲醇分离出来。例如含有0。18—0。2%甲醇的白酒,只要分馏出3%的酒精,即可把甲醇含量降低到0。

16.12%以下。也可另设甲醇分馏塔除掉甲醇。 (四)铅 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含量0。04克即可引起急性中毒,20克可以致死。

17.铅通过酒引起急性中毒是比较少的,主要是慢性积蓄中毒。如每人每日摄入10毫克铅,短时间就能出现中毒,目前规定每24小时内,进入人体的最高铅量为0。

18.2—0。25毫克。随着进入人体铅量的增加,可出现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手的握力减弱、贫血、腹胀便秘等。

19. 白酒含的铅主要是由蒸馏器、冷凝导管、贮酒容器中的铅经溶蚀而来。以上器具的含铅量越高,酒的酸度越高,则器具的铅溶蚀越大。

20. 为了降低白酒的含铅量,要尽量使用不含铅品金属来盛酒或制作器具设备。同时要加强生产管理,避免产酸菌的污染,因为酒的酸度越高,铅的溶蚀作用愈大。

21.对于含铅量过高的白酒,可利用生石膏或麸皮进行脱铅处理,使酒中的铅盐[Pb(CH3COO)2]凝集而共同析出。

22.在白酒中加入0。2%的生石膏或麸皮,搅拌均匀,静置1小时后再用多层绒布过滤,能除去酒中的铅,但这样处理会使酒的风味受到影响,需再进行调味。

23. (五)氰化物 白酒中的氰化物主要来自原料,如木薯、野生植物等,在制酒过程中经水解产生氢氰酸。中毒时轻者流涎、呕吐、腹泻、气促。

24.较重时呼吸困难、全身抽搐、昏迷,在数分钟至两小时内死亡。 去除方法:应对原料预先处理,可用水充分浸泡,蒸煮时尽量多排汽挥发。

25.也可将原料晒干,使氰化物大部分消失。也可在原料中加入2%左右的黑曲,保持40%左右的水分,在50℃左右搅拌均匀,堆积保温12小时,然后清蒸45分钟,排出氢氰酸。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