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邦 / 古越龙山 / 章国强:让千年黄酒生生不息

章国强:让千年黄酒生生不息

    发表于 古越龙山
章国强:让千年黄酒生生不息

  【人物名片】

  章国强:中共党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酿酒大师、女儿红公司黄酒酿造运营中心主任。

  我出生在东关,从小闻着东关酒厂浓浓的酒香长大。1987年12月,我成为公司的一员,分配在黄酒车间做开耙记录员。初入职场,我也曾犹豫彷徨过,每天面对发酵各异的酒缸,每天深夜在缸边检查发酵情况,加上黄酒工艺环节多,影响发酵质量的因素比较杂,酿好每作酒实属不易。是身边一个个酿酒老前辈潜心执着的精神感染了我,让我沉下心来,下定决心要把酿酒作为一身的事业。

  1993年冬酿开始,我担任机黄主开耙并开始带徒,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一定要把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传承好。

  记得那一年刚投料时,由于天气比较热且没有温控设备,我一方面凭着从师傅那边学到的知识、经验,带着徒弟认真操作,抓好浸米、蒸煮、接种、发酵等每一个环节,另一方面详细记录关键的工艺参数,做好对比试验。一段时间下来,我总结出了一个经验,即:后酵容量较小,发酵温度偏低的酒醅,发酵正常、质量易控;而容量较大,后酵品温较高的发酵酒醅则相对质量难控。这就印证了书中介绍的前急后缓是最好的发酵形式,低温长时间发酵是酿好酒的关键之一。经过漫长的发酵期,当见证清酒压出来的那一刻时,我激动得热泪盈眶,这可是我作为主耙酿出的第一批酒。付出了努力,也收获了成功。所以我认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干一行、爱一行,要沉下心去做事。唯有我们勤奋付出,坚持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才能传承好黄酒酿制技艺,酿造出精品绍兴酒。Content 588

  传统技艺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和突破。2009年,女儿红公司实施2万吨机制传统技改项目。面对一大堆新设备投入使用后带来的新工艺、新问题,需要我们勇于担当,去适应与掌握各个生产工艺流程。那段时间里,我每天把大多的时间化在投料与出酒管理上。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开展,我带头努力学习新设备,打通制约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实现设备与工艺的尽快磨合。而这过程中,加班加点维修,处理各类突发故障更是常事。记得有一次,为了等一个配件,竟等到了半夜,为了不耽误生产,我们通宵达旦把设备修好。很累但看到设备恢复正常运转,大家都开心的笑了。

  近年来,在女儿红公司胡志明董事长的指导下,我们一直在尝试对黄酒现代工艺进行改革创新。我们以工艺、工序、器皿为抓手,全面实施设施设备、工艺流程的改良,在充分确保新工艺黄酒的风格与传统黄酒的风格具有一致性的同时,使得公司食品安全、质量稳定性、节能效率、智能化现代化水平等得到大幅提升。通过改革创新,也改善了车间生产环境,减轻了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全员劳动生产率。我坚信,与时俱进才能磨练自己,才能提升自己的技艺,才能为古法酿造焕发生机贡献自己的力量。

  气候在变,消费环境在变、市场在变、设备条件在变,但不变的是永恒的匠心。创新是我们迫切的要求,但往哪里改,怎么改就需要我们走出车间,走进市场,去倾听消费者的心声。2019年,我积极响应公司提出的“大安全、大生产、大营销”战略,顶烈日、迎风霜,带领团队跟着公司销售业务员跑终端,直面市场,了解第一手的讯息。这期间,起早贪黑是寻常,再苦再累也没有一句怨言。因为只要我们坚持专注地做一件事,就感觉不到苦和累。

  黄酒历经千年传承,生生不息,早已深深融入国人的生活,融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下,面对白酒等强势酒种的挤压,黄酒必须突围而出,守正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这几年我一直在为黄酒喝彩,为黄酒呼吁。履职的这些年来,我提出了一些黄酒产业发展的建议,主要包括:保护历史遗存,树立品牌自信;加快产业发展,推动黄酒走向世界;发扬工匠精神,加快黄酒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会议的间隙,我也会扮演一名“黄酒宣传员”的角色,与领导、代表们聊一些黄酒的话题,讲好黄酒故事。特别是有机会在现场聆听马书记关于黄酒产业现状及振兴的讲话,让我倍增信心,倍受鼓舞。

  作为黄酒人,我们一定要牢记初心使命,继续发扬工匠精神,以更强的责任担当,落实更高的工作要求,顽强拼搏,踏实工作,不断学习,推动黄酒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擦亮黄酒这张金名片。

  使命在肩、责任有我,时不我待,让我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积分+3)

请先登录后才能评论。 点此登录
评论已取消编辑器,仅支持纯文本评论。
© 2014-2019 美酒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