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已经消失你喝过哪种,帝王白牌产于多少年

就这么的改革,从公元8年到公元23年,搞了15年最终结果是天下大乱。帝王花现在被世界各地引种移栽,我国也引进了很多帝王花品种,比如包括帝王花、公爵花(小帝王)、皇后花、公主花(瑞番)和木百合系列等等,在我国西南、华南到海南皆有栽培。帝王花适应性强,因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会导致帝王花树叶、花型、花色以及开花时间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也可以说帝王花久开不败,四季开花。

帝王花几年会开花?

养殖条件适宜每年都可以开花,下面是养护经验:花中之王——帝王花的鉴赏与栽培养护花木君南非,这个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除了矿藏丰富以外,这里还发现了超过近两万种花卉,其中不少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园艺品种,若要论最为知名的花卉,当属南非国花——帝王花。帝王花(Proteacynaroides),又名普罗蒂亚花,是山龙眼科普罗蒂亚(Protea)亚科植物的统称,在国内一般多指山龙眼属多年生、多花茎常绿灌木植物。

植株高可达1米,具有粗壮的茎,叶片互生,少有近对生或轮生,有光泽;总状花序,花两性,花球直径可达30公分,花球由许多向上支起花蕊组成,在花蕊之下有一朵朵小花;花球外围被巨大的、色彩丰富的苞叶所包围,花球苞叶的颜色从乳白色到深红色之间变化。普罗蒂亚花系大部分产于南非冬季多雨地区,是个庞大的花卉家族。由于花两性,因此可以从外形和名字上进行分辨,但凡“帝王”、“公爵”、“王子”等具有雄性称谓的花朵,其苞片则完全打开,花朵扁平,显示了其外向霸气的风格;而“皇后”、“皇妃”“公主”“夫人”等具有雌性称谓的花朵相对修长,苞片通常半闭,并且花心和苞片通常被一些颜色各异的绒毛,就像披上绣有貂皮的外衣,彰显了其含蓄而高贵的品质。

普罗蒂亚花卉里面知名度最高的,当属花朵硕大的帝王花,帝王花正常花期5月到12月,花期长,因而被作为著名鲜切花销往世界各地。帝王花适应性强,因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会导致帝王花树叶、花型、花色以及开花时间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也可以说帝王花久开不败,四季开花。帝王花在一个生长季里,一株粗壮的植株能够开出6-10个花球,个别植株能够在一个生长季里开出40个花球,花球的直径大小在12公分到30公分之间变动。

帝王花花期特长,花形奇特,花朵硕大,花色艳丽,雍容华贵,被誉为“花中之王”,享誉世界,因而被南非作为国花,全国各地栽培。帝王花现在被世界各地引种移栽,我国也引进了很多帝王花品种,比如包括帝王花、公爵花(小帝王)、皇后花、公主花(瑞番)和木百合系列等等,在我国西南、华南到海南皆有栽培。北方大多为温室栽培或者盆栽养护。

帝王花可以采取播种繁殖或者扦插繁殖,播种繁殖购买种子后,需要去壳栽种,帝王花种子外壳坚硬,不去壳发芽率较低。播种繁殖多在秋天,用砂土或者蛭石作为栽培基质,播种后保持基质湿润不积水,出苗后略微干燥,避免过湿造成烂苗,待出现1对真叶时移栽上盆,放置通风和光照充足处养护。扦插繁殖多在初夏进行,从母本上剪取半木质化位置以上的枝条10余厘米作为插穗,保留叶片4~6枚,然后用生根水浸泡后插于沙床,30-40天后生根,展开叶片后移栽,然后正常养护。

帝王花对土壤要求略严,喜欢疏松透气肥沃的酸性土壤,因此栽培多用泥炭土和珍珠岩按照4:6比例混合栽培,也可用腐叶土混合珍珠岩栽培,土壤要疏松透气,排水便利。帝王花喜欢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不耐涝,生长适温15℃到28℃,虽然个别品种比较耐寒,然而冬季温度最好不低于10℃,过低温度容易出现冻伤;夏季需要适当遮荫,可见早晚阳光,中午放置阴凉通风处。

帝王花喜欢湿润略干燥的环境,因此浇水原则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保持偏干为主,冬季减少浇水频率,适当喷雾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帝王花喜肥,养分不足会出现徒长,不开花或者花球过少,因此,在土壤基质中可搬入骨粉、饼渣或者动物蹄片作为基肥,也可以拌入缓释肥,在生长季节,每半个月左右施肥一次,用矾肥水和磷酸二氢钾交替施肥,薄肥勤施。

这样帝王花才能开花不断,花繁叶茂。帝王花病害有叶斑病和茎腐病,可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另外浇水要注意,不要过多浇水;虫害常见有介壳虫和粉虱危害,可用杀虫剂进行喷杀防治。帝王花寿命很长,平常可达数十年以上,植株低矮,花朵硕大,花色艳丽,雍容华贵,变幻无穷,因而引进国内后受到众多花友的青睐和喜爱,另外在鲜切花市场,帝王花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切花品种,能够保持长时间开花不凋零,因而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我们国内帝王花鲜切花市场相对较少,市场潜力巨大,有待开发。

请问您对田黄石了解多少呢?

寿山石中以田黄石身价最高,俗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田黄石的发现在明代,清朝时期皇帝和皇后对寿山石情有独钟,均用寿山石制宝玺。著名的"田黄石三链章"就是乾隆皇帝的宝玺。田黄石的产地和特征田黄石产于福州北部的寿山溪两边的水稻田的地下。田黄石的主要成份为迪开石,可含少量的高岭石等。在寿山石类型中属田坑石。

田黄石经过一定时间河流的磨蚀和冲刷,外观具有一定的磨圆度,一般具如下特征。1.颜色:田黄石的颜色分黄色、白色、红色和黑色等。2.田黄石的皮:大部分田黄石有皮,颜色有红、白、黑等色。这主要是与土壤中的环境有关,如从黑色泥田中挖出的多带黑皮和乌鸦皮。3.田黄石中的萝卜纹:这是鉴别田黄石最重要的特征,萝卜纹是田黄石中形状似萝卜纹的纹理,成网眼状或大或小。

4.田黄石的红格:红格也称格纹、红筋,是田黄石中常见的深浅不同的一种纹理,是由原来的裂隙被铁质浸染而形成的。田黄石的矿物成分和品质田黄石的主要成分是迪开石、高岭石和少量的伊利石或珍珠陶土。多为不透明至微透明,密度为2.57~2.84/克/立方/厘米。硬度为2~3,韧度较高,适宜雕刻。田黄石的品质分为如下五类:1.质地:田黄石质地细腻,光泽好,用手稍加摩挲玩石,石头就往外冒油一样,蕴含宝气。

它的质地根据石质的细腻程度、透明度、石性的纯洁度来决定的。2.颜色:田黄石以单色颜色纯正为佳。3.纯净度:田黄石的格并不算瑕疵,当然,石质越纯净越佳。4.块度:块越大越好,田黄石30克成材。250克为大型材,价值不菲。5.雕工:精细的雕工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结束语我对田黄石的了解,是十几年前收藏了一块32克的田黄石小摆件。

中国什么地方产出的玉最有收藏价值?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中国什么地方产出的玉最有收藏价值?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因为人的见解和立场不同,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也就按照收藏价值来说吧。中国四大国石首当其冲。因为要有收藏价值必然要考虑多种因素。因此个人更倾向于寿山石里的田黄石和浙江昌化鸡血石。 附:四大国石,分别为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鸡血石、内蒙古巴林石,石质主要为叶腊石、地开石、高岭石。

一、从材料上考虑,玉质要好,致密度高,没有损伤或者玷污。 这四种石都是叶蜡石,适合雕刻,尤其是印章,并且作为材料本身非常稀缺,几乎不 再有产出,尤其是优质的田黄石和鸡血石。二、要有文化负载其上;我们国家的玉文化源远流长,越有历史的物件就越值钱,带有雕刻,尤其有文字的官方玉器更值钱,四大国石就是这样的所在。

这里面印章最为突出。好石就会有好的刻工来雕刻,就会有好的创意在其上,就会有厉害的人物来使用,就会被世间传诵。比如千古年来大家谈论最多,却求之不得的“和氏璧”。二、要有政治负载其上;拿田黄石和鸡血石来说,黄色代表皇家或者高贵,而鸡血石又称为皇后石。这是身份的象征,这是其他玉石没法比拟的。 三、要有经济负载其上;简单来说,这东西贵,并且能保值。

四、要考虑稀缺性;这四种玉石目前所知的产量少,尤其是田黄石和鸡血石,极其罕见,而世面上的流通量也非常少。有人说新疆的和田玉好,我没说不好,但是从以上几点来考虑,大家就知道谁贵了,并且西北大山多,境外大山也多,类似的石头多的是,是不争的事实。也有人说缅甸翡翠好,我没说不好,或者说南红好,这也对,但您记得收藏价值就好:田黄石和鸡血石,物以稀为贵。

泰山封禅始于哪个皇帝?为什么那么多帝王进行泰山封禅大典?

泰山封禅,最早载於《尚书:舜典》!封禅泰山,乃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隆重典礼。帝王登泰山筑坛祭天为:封!在泰山南的梁父山上辟基祭地为:禅!《尚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译文:2月,舜帝东巡天下,来到岱宗泰山。柴:读音Zi……名词:聚集禽兽当贡品。秩:本义指聚集谷物当供品!望:祭祀山川,此即梁父山!于:甲骨文字形左边像一种吹奏乐器,右边表示乐声。

王莽建立新朝后,当了15年的皇帝,这15年里,他都在干什么?

王莽的政权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奇葩的存在,虽然存在只有短短的15年,但是这个王朝做的种种“改革”,都是以完美的理想主义登场,以完全彻底的失败收场。而且对于王莽的评价,在登上皇位之前和登上皇位之后也截然相反,在登上皇位之前,人们普遍看好王莽,认为他是当代的圣人,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而在登上皇位之后,却被评价为了一个善于隐忍且心狠手辣的伪君子。

那么对于王莽及其所建立的“新”政权,为什么会有前前后后完全相反的两种评价呢?可以说,王莽是个极为矛盾的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也就是公元23年的10月3日,当起义军攻下都城长安的时候,他身边还是有不少侍卫拼死保护着他,但是由于力量过于悬殊,最后他身边的侍卫全部战死,他本人也被起义军割下了头颅。起义军在割下了他的头颅后,将他的头颅挂在了城门上,不过这样还是不解恨,人们又把他的头颅拿了下来当球踢,最后踢得血肉模糊,就如此还是不解恨,又把他的舌头割了下来众人分食。

人们是如此地痛恨王莽,可以说王莽是个罪大恶极的人。在古代社会中,王莽可以说是集三个最大的恶于一身的人,第一他是外戚出身,靠着裙带关系获得了高位;第二他篡位,在儒家伦理来说,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第三他篡位以后把天下搞的民不聊生,盗贼烽起以至于天下大乱。这三点的任何一点,都是一个极为邪恶的形象,这三点是事实,但与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又大不一样。

第一,他虽是外戚出身,是一个富二代,但他又是富二代中最不受待见,最为清苦的一类。王莽能够发达,是因为他的姑妈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在汉元帝死后,她的亲儿子汉成帝继位的时候便成为了皇太后,掌握了朝政的最终决策权。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政治当中,外戚专权一般都是皇帝母亲的一族人掌握了朝政大权,而皇帝的母亲要掌握大权又要靠什么人呢?自然是自家的亲戚了,在汉成帝时期的王政君也不例外,把她王家的五个兄弟都封了候,一时间王家成为了整个汉朝炙手可热的家族。

这也是两汉时期政治上的一个通例,小皇帝能信谁呢?自然是自己的亲娘和亲舅舅了,外朝的大臣们搞不好也是要造反的。而王莽的崛起,基本也是靠的他的姑妈王政君,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王莽在家族中并不受待见,因为他的父亲王曼死的很早,在王政君还没有成为太后的时候就死去了,这就导致长期以来王莽一直都是王家的边缘人物,而且王莽天生长得比较丑,这也就加大了他在家族中的边缘化。

第二,王莽一路的崛起,靠的是恭敬谦卑的为人、扎实勤奋的工作,并不完全是家族的势力只不过王莽从小到大算是非常争气,自小就勤奋好学,满腹经纶,而且王莽为人非常地谦虚,对人也非常地恭敬。而他的这个性格,也成为了他崛起的原因。当时在朝中担任大司马大将军的是他的大伯,也就是王政君的大哥王凤。PS:在当时的朝政中,已经基本废掉了宰相的职权,大司马大将军就等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王凤在临终病危的时候,他的儿子以及亲戚们看到王凤病的不行了,便都不太搭理王凤了,毕竟久病床前无孝子,照顾一个即将病死的人,不但是个体力活,还是一个非常让人感到恶心的事情。只有王莽完全遵从儒家的教诲,在王凤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每天为他端屎端尿,床前床后地伺候着,令王凤非常感动,便在临死前把王莽托付给了王政君,于是王莽的仕途就有了上升的通道。

一开始王莽当的官职并不大,是黄门郎,也就是一个传达皇帝命令、引荐外朝臣子觐见皇帝的下级官员,但是职务虽然很低,却是一个能够直接让皇帝和太后看到表现的官职。加上他在职期间却是做的非常出色,周边的人交口称赞王莽,王莽也很快得到了晋升,不断地升官,很快就封了候。在王凤死后,他的弟弟王商接替了哥哥的职务成为了大司马大将军,王商死后就由王商的弟弟王根接任大司马大将军,而到王根死后,在王家的子侄辈中,也只有王莽最争气,朝野上下的评价也都非常地好,于是王家便把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传给了王莽。

第三,在他当上了高官之后,仍然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和正直传统的政治道德操守王莽在成为了大司马大将军后,并没有仰仗手上的权势作威作福,而是首先就把王家的所有田产全部分给了平民,同时大力兴修学校,讨好了当时的知识分子,他平时的生活又非常简朴,家里人都穿的粗布麻衣,女眷都不带化妆。这种简朴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就是一种高尚的品德,王莽的名声就越来越好了。

王莽的为官清廉和正直,不是一般的清廉和正直,而是对道德有着一种执着的追求,能执着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他的二儿子王获失手打死了家里的一个奴婢,在西汉的时候如果主人打死了一个奴婢,如果告到官府,最多只是赔钱了事。而王莽非要坚持儒家标准,认为人人平等,于是就要逼着王获自杀,尽管全家都为王获求情,但王莽最终还是不为所动。

在王获自杀后,全社会都对王莽肃然起敬了起来,认为王莽是道德上的圣人。王莽的政治操守也非常好,不会为了保留当下的权威而丧失政治底线。在汉成帝死后,由于没有子嗣,按照当时的礼法便找了个与汉成帝血缘最近的子侄,也就是汉哀帝当了新任皇帝。汉哀帝在继位后,因为王政君不是他的亲奶奶,他的亲奶奶姓傅,便要为傅太后拔份。

再一次宴会上,便把王政君和傅太后的座位并排放在了一起,意思就是暗示大家,傅太后的地位与王太后是一样的。作为大司马大将军的王莽见了这个情况,马上就把傅太后的座位移开了,这个举动令傅太后十分不爽,当时就离开了宴会。这样做的后果可想而知,他马上就被汉哀帝罢免了官职,回到家中闲居了。PS:按照当时的政治操守来说,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而傅太后其实只是一个偏妃,傅太后再大也不可能大过王太后。

当时汉哀帝只有20来岁,王莽已经40岁了,如果正常发展的话,汉哀帝还能活很多年,王莽的政治生涯也就算到头了。只是汉哀帝太作,在赶走了王莽后独揽了大权,就把傅太后和自己母亲丁太后的族人都封了大官,这些人当了大官以后就各种贪赃枉法,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同时汉哀帝还是个GAY,宠爱他的男宠董贤,竟然让20来岁的董贤做了大司马大将军。

没过几年,汉哀帝就死了,而傅太后和丁太后家族的势力也很快就被王政君王太后给除了,朝政大权又重新回到了王家手中,王莽这才重新当上了大司马大将军。▲汉哀帝与董贤,一对好基友王莽在第二次当上大司马大将军后,政治声望可以说是蒸蒸日上,除了个人私德非常好之外,儒家经典上所说的所有的好人好事,如意识形态、道德、礼法、限制富人、资助穷人、施行仁政、重视教育文化,等等只要儒家书上写的,王莽全都干了。

所以王莽得到了当时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下至平民百姓,上到皇亲贵族,都对王莽做出了非常高的评价。因此,王莽虽然使外戚出身,但是他的崛起和上位在当时来说是实至名归,是靠他个人的道德、坚忍、勇于牺牲的精神得到的,并不是一个纯粹靠外戚关系上位的人。王莽的篡位,得到了当时全天下的支持那么为什么后来王莽会篡位成为皇帝呢?其实王莽能最终篡位,也是得到了全天下的支持。

或许在我们现在看来不可思议,但是在当时来说却是如此。比如说汉平帝在选皇后的时候,一开始王莽表示自家的女儿肯定不会参加皇后竞选,因为要避嫌,排除自己搞徇私舞弊的可能。可是当时全天下都不干,不少人纷纷上书到中央表示王莽家族的女儿一定要参加皇后的竞选,甚至有很多人都为此跑到了首都来请愿。在社会上各阶层不断地请愿下,王莽最终不得不让女儿参加了皇后的竞选,结果他女儿毫无争议地成为了皇后。

从这件事情当中,也能看出王莽当时的声望之高了。就篡位来说,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皇室内部当中的篡位,如兄弟之间、叔侄之间等,典型的例子就是靖难之役;第二种是掌握了军队的权臣篡了失去军权的皇帝的位,如曹丕、赵匡胤等。但王莽的篡位方式在中国史上是独一无二,别无分店的。首先他不是皇族出身,其次虽然他是大将军,但他的权力基础并不在军队当中,他没有带过一天的兵,打过一天的仗,他的权力基础全在朝堂之上。

而要理解当时王莽为什么能篡位,就要理解当时人们的意识形态。当时人们信什么呢?信天。一般来说,当皇帝做的好的时候,会天降祥瑞,当皇帝做的不好的时候,会频发灾难,而在西汉的末年,天下确实是灾难频发,今天这里洪水了,明天哪里地震了之类的,甚至在汉哀帝时期,大年初一就来了次日食,是最高级别的灾异,搞得当时人心惶惶。

而到了王莽执政之后,灾异都不见了,竟然到处出现了祥瑞,很快就出现了白色的野鸡,儒生们对此赶忙找了经典一看,原来在周公辅政的时候也出现过白色的野鸡,这种祥瑞的意思很明显,王莽就是当今的周公了。所以王莽当时能篡位,是一个观念的作用,那就是上天在决定皇位该由谁来做。此外,王莽能够篡位,还是一些人的野心的结果,其实如果王莽能够篡位的话,那么得到好处的其实也不止王莽本人,还有把他推上皇位的一群人,都会成为开国元勋。

于是朝臣们不断地给王莽加称号,如古代有两个著名的宰相,一个是伊尹,一个是周公,他们一个称号是阿衡,一个是太宰,于是便各取一个字,将宰衡的称号加给了王莽,地位在所有的公爵之上。再后来就是加九锡(王莽是历史上第一次加九锡,以后加九锡就是篡位的信号弹了)。或许很多人说王莽篡位是演戏,就是找一堆没节操的狗腿子不断地要王莽篡位,然后王莽半推半就,最后上位了。

但事实却很可能不是这样,在此我有两个推论能证明。第一个推论是如果王莽真的要篡位的话,通常都会有反对派。如历史上曹操要篡位的时候,他最为亲近的谋士荀彧坚决反对,最后为此自杀。即便是清王朝这样腐败透顶的王朝,也仍然有汉族大臣极力维护,在清朝灭亡之后很多人都当了遗老。而在王莽时期,是全部拥护的声音,甚至连皇室刘家业拥护王莽,当时的大学问家刘向、刘歆父子(《战国策》作者)、大文学家杨雄这些儒学的精英全部支持王莽,所以王莽也就没必要搞小偷小摸了。

在当时的记录当中,找不到王莽的反对派,这也说明王莽的篡位是得到了社会一致认可的。第二个推论在于给王莽加九锡是一个大规模民间运动,并非王莽推动。这个规模大到什么程度?要求给王莽加九锡的信件当时有487572封,这是《汉书》的作者班固在档案室里一件一件查的。这是什么概念?当时全国人口不过几千万,能识字写字的人不到百万,在长安城周边能把信件递到中央的人,识字的有48万多,这等于是把能读书写字的人一网打尽了。

当时的王公、诸侯、大臣上表的有900多人,也几乎是全部。在加了九锡之后呢?整个事情就加速了,后来有人在院子里挖出了块石头,上写“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字样,于是人们都要求王莽当皇帝,王莽推辞不过,最后宣布当了摄皇帝(暂时代替当皇帝的意思)。不过逻辑链条一旦启动也就收不住了,在人们一次又一次的呼喊声下,王莽最终当了皇帝。

所以王莽整个篡位的过程,我们用另外一个词更为确切,那就是民选皇帝,如果当时搞民主选举的话,王莽一定会高票当选。偏执狂的改革民主选举的话,王莽一定会高票当选。那么一个有如此好的统治基础,一个有着如此崇高地位,一个有着上下如此一致拥护的人,又是怎样把天下搞的民不聊生,烽烟四起的呢?其实王莽当了皇帝以后,干的都是好事。

第一件事是人为当时天下贫富分化严重,于是决定均分天下的田地,一户人家只要人均超过了100亩田,就要把多余的田拿出来分给其他穷人;第二件事是宣布解放所有的奴隶,一下子释放了全国360多万的奴隶;第三件事是认为商人做生意太过于奸诈,于是国家专营了所有的生意,从盐、铁、酒、钱等都由国家来干,而且国家设立银行,借贷的事情都找国家的银行来借贷;第四件事情就是严厉惩治贪官,搞浮动工资,按照官员的政绩来发放工资;第五件事是按照《周礼》的记载,把全天下的官名、地名全都改了。

如太守改叫大尹,县令改叫县宰,长安城改成了常安城,未央宫改成了寿成室等等,各种改名一时间满天飞。把自己的名称改了也就算了,还要把周边国家民族的名称也改了,如匈奴改名为降奴服于,高句丽改名为下句丽,后来还因为这种改名引发了外患。可以说,王莽做的基本上都是好事,以至于后来的史学家也评价说王莽的改革是一个理想化的改革。

这些改革在历史上成为王莽改制,那么王莽改制是怎样导致国家最终的动乱的呢?▲王莽的末年,天下到处都是农民起义其实王莽是用一个高标准的道德来强行干预了自然规律法则。我们就拿奴隶来说,在西汉末年之所以有人会卖身为奴,是因为遇到了天灾实在过不下去了才会如此。虽然成为了奴隶,但是好歹还能吃上一口饭,还能活下去。

而废奴令出台后,人们不敢买卖奴隶了,那些遭到了灾荒活不下去的人,就失去了最后的生存手段,而全国360多万的奴隶一下子就失去了生活的来源,由于没有任何财产,他们也无法活下去;再说下取消各种贸易,将所有的生意收归国有,其实贸易是在人们资源买卖的基础上形成的,当王莽取消了所有的贸易之后,历史上对当时的情况留下了四字评价“食货俱废”,就是老百姓的吃的用的都没了着落;把所有的田地都均分的政策,着实得罪了不少大地主,他们也成为了后来反对王莽的主力军。

而王莽是一个有着高度道德、制度、文化自信的人,他认为自己做的都是按照儒家经典学说来的,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连自己的亲儿子他都舍得杀,如果他人没有按照他的标准去做,那么他人也是该死的,该杀的。所以王莽的政权到了后期,也变成了暴政。当时记载,全国所有的大陆上,到处都是戴着枷锁的罪犯,全国所有的监狱都出现了爆满的状况。

因为王莽的道德标准太高,人们一般都做不到,王莽便用最为强力的手段推行他的标准,以至于一时间到处都是罪犯。王莽由于过于自信,甚至到了一种偏执狂的地步,当时的国家来说,已经有了东海、北海、南海郡,王莽便非要搞一个西海郡,找来找去就找到了青海湖,当时青海湖还是羌人的地盘,为了这块地盘打仗自然是避免不了了,打下来以后便在青海湖设置了西海郡。

没有人口怎么办?就迁了不少罪犯过去。此外,王莽搞货币改革,一开始发行了大钱和小钱,到后来又奇思妙想地想出了上百种货币,各种货币名称不同,换算机制也极为复杂,货币改革最后的结果就是货币系统崩溃,人们又不得不回到了以物易物的时代。就这么的改革,从公元8年到公元23年,搞了15年最终结果是天下大乱。王莽也只做了15年的皇帝,便在农民大起义中丧生了。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我认为王莽能够篡位成为皇帝,其实很大程度上确实是当时民意的结果,只是王莽在当了皇帝以后,他的改革全部是按照儒家经典理论进行的,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偏执的改革,忽视了自然规律,以至于改革最终都违背了自然规律,造成了天下大乱。虽然所有政策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最终都成了好心办坏事的结果,导致了他的王朝的最终覆灭。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