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嘉斯王后 是什么酒,葡萄酒王后是什么酒

答:素酒是什么酒?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必须注意,在《水浒传》里,酒也是有荤素之分的。不信?请看杜甫《饮中八仙歌》,诗里写汝阳王李琎要喝足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左丞相李适之豪饮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布衣焦遂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唐代的大斗为6000毫升、小斗为2000毫升,但酒具毕竟不是量具,这里以小斗论,即焦遂的酒量已达到了10公斤,请问,这能是蒸馏酒吗?而这“饮中八仙”,既有王公、高官,也有诗人、平民,喝的都是同样的酒,可知,蒸馏酒并非社会主流。

历史上有哪些英雄与酒的故事?

红军在“遵义会议”后,二渡赤水,突破娄山关,再次占领遵义。朱德特意组织了一次长征以来少见的大会餐,请历尽磨难、九死一生的众将士开怀畅饮好酒。1935年,长征以来频频受挫的苏区红军,在蒋军的围追堵截、重兵打击下,生存陷入困境。但“遵义会议”的及时召开,让毛主席重回红军领导岗位,再次掌握军事指挥权。面对蒋军的重兵围堵,毛主席指挥红军在撤出遵义一个月后杀了个回马枪,二渡赤水,突破娄山关,再一次占领遵义。

二进遵义后,红军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连日来血战疆场的将领们都穿上了干净的军装,早早来到会场,频繁的行军作战,让他们相互难得见上一面,饱受坎坷后的相聚,将领们显得格外亲切。毛主席已很长时间没出现在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上了。会上,组织负责人张闻天首先传达了此次会议的精神,然后各位领导都分别做了讲话……。会后,全体干部就地会餐,为了准备这次聚会,朱德颇费心思,特意派人买了一头大肥猪,采购了大量的蔬菜,还准备了当地的好酒。

由于会餐人很多,索性就用脸盆盛菜,而喝酒的器具则大多是当地的大泥碗。众领将把酒在大泥碗里斟满,炊事班的战士把大盆的肉和菜端了上来,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了难得一见的大会餐。领导们开始挨个敬酒,周恩来是海量,端着一只大茶杯,与将领们依次相碰,随碰随喝,面不改色。朱德拿的是一个不大的酒杯,用敦厚的笑声感染着大家,酒量也不错。

张闻天一副书生气,几杯酒下肚,就略显醉意,脚步已有些飘然。毛主席对酒不太感兴趣,但不善饮的他这次却拿着一个大泥碗,挨个桌敬酒,碰杯之时,浅尝辄止,口中连说:“各位劳苦功高,各位劳苦功高”,转过几圈后,碗里的酒并没见少多少。会餐刚开始的时候,各位将领在领导面前还能颇有礼貌地喝酒吃菜,但时间不长,就听见有人喊了一嗓子:“同志们,干啊,喝个痛快!一呼百应,很快,大家没有了拘谨,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大声说笑,气氛愈加热烈。

突然间,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黄开湘哭了,百感交集的他想起了在残酷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他的哭声也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在一次次生死难料的战斗中幸存下来,在如此多年轻生命失去之后,能喝上一口庆祝胜利的酒,他们思绪难平,感慨万千,年轻的红军指挥员们情不自禁的把手里的大泥碗碰得咣咣响:“为了战友,为了胜利,干杯”!在此后,毛主席率领红军再次两渡赤水,巧过金沙江,彻底摆脱了蒋军的围追堵截。

伊万卡、西班牙王后和凯特王妃,谁穿红衣最好看?

美女们的穿衣比拼向来是不见硝烟的战争,尤其是当所有人都选择了红色的时候。相对于其他无趣的颜色(白色、黑色、灰色),红色会让女人看上去更加魅力十足。所以,无论是第一千金伊万卡,还是英国凯特王妃、西班牙王后,她们的衣橱里都少不了红色的单品,尤其是红色的连衣裙。凯特王妃穿着红色的连衣裙,气质婉约,非常有亲和力。

但很多人都觉得凯特的身材略微有点驼背,看上去显得不够挺拔。伊万卡穿着红色的连衣裙,气场很强大。这种半高领在国外被称为“龟颈领(turtle neck)”。西班牙王后莱蒂齐亚穿着红色的连衣裙,风度翩翩。莱蒂齐亚仪态之优雅,堪称时尚界教科书级的高级白领穿衣指南。莱蒂齐亚已经45岁了,依然小腹平坦、身姿挺拔、曲线完美。

同样是穿红色短大衣,伊万卡就略显壮硕。凯特王妃穿红色套装不功不过。她的气质不属于咄咄逼人型,穿红色套裙显得气色很好,但海军蓝更能显出她的气质。但西班牙王后莱蒂齐亚的气质显然更适合红色。虽然她日常很多装扮也以红色单品居多,但她基本不会大面积使用红色,而是巧妙用红色来达到提亮、点睛的效果。红色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穿好,尤其是大面积红色的时候,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搭配功力和颜值身材。

川普夫人梅拉尼娅是模特出身,46岁了也依然身材很棒,但是她穿红色套裙就显得很违和。梅拉尼娅的脸型偏硬朗,身材高大,再穿上大面积红色,显得有点用力过猛,反而不如她平时那些浅色的装扮更亮眼。凯特王妃这张里外全红显然是个灾难。她穿着红色长大衣、红色鞋子、红色裙子,戴着红色帽子,还拿着红色手包——就算是我国农村新娘,也没有这样红的!这样全身红色显得有点过于隆重,反而没有亮点。

西班牙王后莱蒂齐亚显然更懂得如何更好地发挥红色的多层次作用。她穿着红色的长大衣,和日本美智子皇后走在一起,显得举重若轻。虽然长大衣是鲜艳的红色,但裙子和鞋却是深酒红色,既有呼应,又有过渡,同时纯色与纯色的搭配显得更大气。所以,谁穿红色更好看还用说吗?据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红色的衣服更能吸引男性的注意力。

窦漪房那么受宠,为何刘恒还是代王时,不封她为代王王后?

刘恒在做代王时已经有王后了,也就是他的结发妻子。窦漪房阴差阳错被分配到代国时,仅是一名普通姬妾,窦漪房并没有做过一天的代王王后。而刘恒的发妻,在长安功勋集团与刘姓皇室联手扶植刘恒登基以前,代国王后及其所生4个儿子都莫名其妙地死去了——代国王后及其儿子死亡后,窦漪房所生的刘启就成为了刘恒的实际长子,刘恒登基后,刘启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太子,窦漪房母以子贵,也成为了汉文帝刘恒的皇后。

——窦皇后出生于清河郡观津县。 其父经历秦朝动乱早死,兄弟二人离散,家境贫寒。汉高祖驾崩后,吕后掌揽大权。这时,窦氏以良家子身份入汉宫伺候吕后,称为窦姬——实际上是在吕后身边干粗活,地位相当于“家人子”。后来,吕后要将一批宫女赏赐给诸侯王。窦姬的家乡在清河郡,离赵国较近,因此她申请负责遣送自己的宦官将自己的名籍放到去赵国的宫女队伍中。

可能是没有打点宦官,宦官却将窦姬安排到去代国的宫女队伍中。这样,窦姬就到了代国,却也因此让窦漪房走上人生巅峰。窦漪房前往代国之后,受到了代王刘恒的专宠,她肚子也争气,相继为刘恒生下两子一女,就是馆陶公主,刘启和刘武。由于她性格温婉,跟婆婆薄太后相处的也十分融洽。根据太史公的史记:“窦姬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后生两男。

而代王王后生下四男,窦漪房的长女馆陶公主出生时,刘恒才十四岁,以此推测,刘恒在十四岁之前就与代王后生下了四个儿子,真是天人!王后的历史面目非常模糊,只知道有这么个人存在,为刘恒生了四个儿子,姓吕。其他的一概不知!而众所周知,吕后为了控制诸侯王,曾经规模性地把吕氏宗族女子嫁给刘邦的子孙为妻,由此推断,刘恒的王后,很可能就是吕氏宗族的女子,并且是吕后做媒。

窦漪房到代国时,吕后权势正盛,刘恒是不敢废旧立新的。那么,是否是长安功勋集团,为了清除吕氏残余势力,下决心让代王后与其四个儿子死于非命了呢?虽然,刘恒当皇帝有其合法性,但是,他在铲除吕氏残余时未立寸功——很有可能 长安功勋集团基于利益交换,在刘恒同意的情况下,清除了代王后及其四个儿子。因为如果代王后及其四个儿子存在,那么根据汉朝立嫡立长的原则,刘恒的太子就应该是代王后所生的长子——这样,将来的皇帝还会延续吕氏的血脉,对长安功勋集团与刘姓皇室显然是十分不利的。

不能不说,进行“利益交换”刘恒肯定犹豫过。但是,在封建社会,当了皇帝就拥有了一切,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虽然刘恒对代王后有了一定的感情,但是,比起皇位,这位王后与其四个儿子就微不足道了,于是,刘恒忍痛割爱,用自己的王后与其四个儿子换取 了功勋 集团对自己的支持!窦漪房在代国侍奉刘恒的时候,正是生命之花开得最为艳丽的时候,独宠后宫,但她的地位是不能与代王后相提并论的,而诸侯王废立王后还要经过长安方面的批准。

根据前面的推理,刘恒是没有胆量向中央打报告的。赵王如意在母子惨死的事实,他应该记忆犹新。事实上,代王后离奇地离世后,刘恒就时来运转了,就快要登基为帝了。也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册立窦漪房为代王后了。代王后的儿子们也已经相继死亡,窦漪房的儿子刘启就成了刘恒的长子,按法理,就应该被封为太子,窦漪房一步登天,由一个藩王的妃子直接成为了皇帝的王后。

泰国国王近日公开纳妃,泰国国王有多少妃子,泰国是一夫一妻制吗?

泰国法律上虽然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妻,但由于受传统习惯影响,实际上是允许一夫多妻存在的。在泰国,不少地区有实力的男性仍然可以娶2位以上妻子,这些妻子所生子女都随父姓,且具有继承权。并且,泰国对待婚外情也很宽容,法律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不过,作为一国之尊的国王,还是要维护泰国的婚姻法。在此之前的87年中,泰国先王都遵守一夫一妻的法律规定,身边只保留一个王后,并没有什么贵妃。

比如,已去世的前国王普密蓬终生只娶了诗丽吉王后一人,相伴66年,可以说是泰国人学习的典范。(普密蓬和诗丽吉)但普密蓬的儿子现任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和他的父亲相比,完全是另一类人。他生性风流,举止癫狅。比如,他在出访德国时,和王储妃两人都着装不整,半露上身,让欢迎他们的人都不忍直视。就是这样一个人,指望他忠实爱情,一生只娶一位妻子,显然是不可能的。

果然,哇集拉隆功不重法律只重传统,他先后换了四任妻子:第一任原配名叫宋诗哇丽,是拉隆功的表妹;第二任叫尤瓦提达,是影视名星;第三任西拉米,脱衣舞女出身,做拉隆功侍女后成功上位;第四任就是现任王后苏提达,做过空姐,也就是和拉隆功一起去德国的那位。(宋诗哇丽)(尤瓦提达)(拉隆功和西拉米)拉隆功在娶妻纳妾上尊重传统,多娶多纳,但在选人上却不按套路出牌。

除了首任是他表妹外,其余三位不是演员,就是空姐,甚至还有脱衣舞女。很显然,拉隆功的标准就是年轻加漂亮,别的条件并不重要。不过,由于标准太低,当花心的拉隆功出现审美疲劳后,这些女性的下场就是被离婚、被抛弃!除现任王后苏提达外,前三位离婚后下场都不怎么样,特别是尤瓦提达被逐出泰国,永不能回来;西拉米被软禁到寺院出家,长年过着青灯孤影的凄苦生活。

(拉隆功册封苏提达为王后)原本以为哇集拉隆功已经67岁,很可能要与苏提达共度余生了。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自己的生日宴会上,这位国王又纳了一位新贵妃,年仅33岁,名叫诗妮娜,是相当年轻漂亮。看来,没有任何束缚的哇集拉隆功彻底把法律晾到一边,在娶妻纳妃上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了。所以,现的这两位一后一妃,在拉隆功眼里可能还是少了些,谁也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间再次纳妃,再纳几个妃。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女主本是一普通侯爵夫人,却为何享用皇后级葬制,她到底是什么人?

1972年,在湖南长沙东郊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汉代女尸。这具女尸全身皮肤润泽有弹性,四肢关节尚可轻微运转,仿佛才下葬不久。这样经过了2000余年仍然保存完好的湿尸,一经发现后,立刻在国际上引起了关注。经过辛苦挖掘,考古学家们又发现了另外两座陵墓。其中之一的随葬品中有“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利苍”三枚印章,从这些印章中可以确定墓主人利苍是第一代轪侯。

还有一座陵墓中,则是一具年约30多岁的遗骸。从随葬品中的文字可以认定,这具遗骸是利苍的儿子利豨。在经过对墓葬品仔细研究,考古学家最终确认,女尸正是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夫人辛追。(辛追复原蜡像)但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利苍的陵墓,不论规格还是随葬品等,都不及辛追夫人。封建社会一向男尊女卑,那么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辛追夫人究竟是什么人呢?据史书记载,辛追夫人出生于公元前217年的秦朝。

她的父亲辛夷,后来成为西汉初年封国长沙国的临湘侯。辛追是个美丽的姑娘,受秦末乱世的影响,她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辛追的丈夫利苍本是湖北人,他勇武有谋。早在刘邦起义时,便投在了刘邦的麾下,有不俗的战绩,是刘邦麾下不可多得的一员骁将。刘邦初建政权时,为了笼络人心,共同对抗楚霸王项羽,在分封时,还特意把功劳最大的8个人加官进爵,封为王侯,他们分别是:齐王韩信、韩王信、燕王臧荼(后燕王卢绾)、梁王彭越、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

然而,随着项羽战败,刘邦的政权进一步得到巩固后,这些异姓王便失去了用处。再加上他随着年事渐高,愈发对这些开国功臣们疑虑重重,唯恐他去世后,这些异姓王会造反。所以,他努力削除异姓王的分封和权力。当然,最终这些异姓王的结果都十分悲惨,不是被废就是被杀,只有长沙王吴芮得以独存。(刘邦剧照)刘邦之所以没对他下手,一方面是考虑到长沙国紧临军事强大的南越国,他担心万一把吴芮逼急了,会联会南越国叛乱;另一方面则是吴芮处事低调,又对刘邦颇为忠心,所以刘邦暂时放过了吴芮。

不过,刘邦还是派了个人去长沙国,让他替自己盯着吴芮。这个人就是利苍。利苍得到任命后,便带着夫人辛追和才满周岁的儿子利豨来到了长沙国。公元210年,吴芮在出兵闽地途中,因病去世。他的长子吴臣世袭了他的爵位,成为新一代长沙王。这时淮南王英布起兵叛乱。由于他是吴芮的女婿,平时和吴芮的几个儿子都交情匪浅,所以他暗中联络吴芮的儿子吴臣,想联合他一起举兵。

利苍得知消息后,认为这不利于长沙国的长治久安,于是他多次劝谏吴臣,并献计诱杀了英布,为刘邦巩固政权立下了大功。(利苍剧照)刘邦感念利苍的忠心不二,于是将他封为轪侯,同时又将吴臣的弟弟吴浅也封为王侯,以显示皇恩浩荡。封侯后的利苍随着权势的增加,生活也更加铺张奢侈,就这样,他活到了公元前185年病逝。利苍去世时,辛追夫人也才30岁,儿子利豨袭承了爵位,成为第二代轪侯。

此时,由于利豨还年少,府中一应事务皆由辛追夫人主理,因此她颇有权势,侯府在她的打理下,更加兴旺。辛追夫人也极懂得享乐,府中常常丝竹不断,高朋满座。然而,辛追夫人却发现,再荣耀的生活也阻挡不住衰老的来到。在夜深人寂时,她无来由的害怕死亡。为了能在死后能继续享受眼前的荣华富贵,辛追夫人开始着手为自己营造陵寝。

《西游记》中唐僧喝了好几次素酒,到底素酒是什么酒?佛教戒律是不饮酒,为何可以喝素酒?

答:素酒是什么酒?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我注意到,很多答主都答,素酒是粗酿的酒,没有经过“蒸馏”工艺,粗酿,酒度数低,浑浊不好看,大会引起人的欲望,所以称之为“素酒”。即经过“蒸馏”工艺的是荤酒,没有经过“蒸馏”工艺的就是素酒。这种解释,很滑稽,属于拍脑袋想出来的。虽说上海市博物馆收藏有一件青铜蒸馏器,可以说明我国早就拥有了酿酒蒸馏技术,但在元明以前,世上常见的都是非蒸馏酒。

不信?请看杜甫《饮中八仙歌》,诗里写汝阳王李琎要喝足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左丞相李适之豪饮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布衣焦遂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唐代的大斗为6000毫升、小斗为2000毫升,但酒具毕竟不是量具,这里以小斗论,即焦遂的酒量已达到了10公斤,请问,这能是蒸馏酒吗?而这“饮中八仙”,既有王公、高官,也有诗人、平民,喝的都是同样的酒,可知,蒸馏酒并非社会主流。

弄清楚了这一点,我们读《水浒传》,看众好汉喝酒如喝水的情节,也就不难理解了。鲁智深在五台山寺半山亭上,嘴里淡得出鸟,看见有卖酒的山民挑着一担水酒上山,不由分说,劈手就抢了一桶,喝了个底朝天。“智取生辰纲”过程中,白胜也挑了一担水酒,押解生辰纲的军丁并非好汉,却也一个个要买酒解渴。以酒解渴,要说这是蒸馏酒,打死也不信。

可以说,《水浒传》里出现的所有酒,都不是蒸馏酒,包括武松在景阳冈喝的“透瓶香”。但是,必须注意,在《水浒传》里,酒也是有荤素之分的。在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里,鲁智深就朝刘太公大呼小叫道:“洒家不忌荤酒,遮莫甚么浑清白酒,都不拣选;牛肉狗肉,但有便吃。”而在第四十四回《杨雄醉骂潘巧云,石秀智杀裴如海》里又写:“众僧都坐了斋。

先饮了几杯素酒,搬出斋来,都下了衬钱。”可见,酒分荤素,并非以是否经过蒸馏来区分。又有人说,《宋史‧食货志下七》里有提到:“自春至秋,酝成即鬻,谓之小酒……腊酿蒸鬻,候夏而出,谓之大酒”,这两种酒都不经过蒸馏,但发酵和熟化时间长短不同,是否小酒就是“素酒”;大酒就是“荤酒”呢?这种解释就更加可笑了。唐僧喝了春秋酿的酒就不破戒,喝了冬夏酿成的酒就算破戒,这是什么逻辑?!真要照这么分,那么和尚娶春秋两季出生的女人为妻,是娶了素妻,不算破戒;娶冬夏两季出生的女人为妻,是娶了荤妻,就是破戒——这说得通吗?!于是,又有人翻经引据,说清食谱《调鼎集》茶酒卷里酒单中提到有素酒:“冰糖、桔饼冲开水,供素客。

”这只能说是《调鼎集》太牵强附会了。冰糖、桔饼冲开水,不就是茶水、饮料吗?要骗人也不带这么骗的。再有,《西游记》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唐僧有谆谆教诲悟空、八戒师兄弟,说:“既如此,你兄弟们吃些素酒也罢,只是不许醉饮误事。”看,素酒也是会“醉饮误事”的!喝冰糖加桔饼茶水会醉的吗?可见,《调鼎集》里的冰糖加桔饼茶水绝不是《西游记》里说的“素酒”!那么,“素酒”和“荤酒”的区别在哪儿呢?其实,《西游记》第八十二回《姹女求阳,元神护道》是有答案透露的。

且看里面这样写:孙大圣,他却变得轻巧,在耳根后,若像一个耳报;但他说话,惟三藏听见,别人不闻。他知师父平日好吃葡萄做的素酒,教吃他一钟。看到了吧?——“葡萄做的素酒”!葡萄属于水果类,即水果酿造的酒便为“素酒”。原来,佛教认为,粮食是用来养人的,用粮食酿酒,是一种糟蹋行为,糟蹋粮食,就是夺人口粮,属于间接杀生,即用粮食酿造的酒就是荤酒。

水果,特别是野果生于树,以之作酿,是物尽其用,可称“素酒”。但是,“素酒”和“荤酒”之分,属于中国佛教教徒的“创造”——从严格意义上说,不论荤酒、素酒,酒后都会乱性,按照佛教戒律,都是不能饮用的,但机智的中国佛教徒,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竟然创造性的发明了荤素之分,让人哑然失笑。据说,有和尚喜吃鸡蛋,称自己吃的是“素蛋”。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