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威怎么样,2017督威三花Citra经典再现

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吗?你如何评价?

所谓霸是伯的意思,就是替天子管理天下的诸侯,它有一些硬条件 ,最重要就是召开诸侯大会,在大会上提出行动纲领,以此纲领统领大家。比如齐桓公,他提出的行动纲领就是:尊王攘夷。大家要尊重周天子,要一起对付夷人。如果主持不了会议,开了会没人来捧场,或者捧场的都是小国,像南方的楚国国君也经常召开大会,但中原大国基本不参加,也就是楚庄王时号召力强一点,所以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但楚文王楚武王这些成绩也很突出的就无法进入霸主这个行列。

或者就算开了会,但开的不成功,有的逃盟了,或者没有达成协议,那也不算霸主,这跟现在的G8,G20其实是一样的,你能够召集这样的会议,提出一个行动纲领,那就是霸主国。以这个标准去看秦穆公,秦穆公其实不算霸主,因为他从来没有主持过大型的诸侯大会,他在的时候,正好碰上晋国强大的时段,一开始在晋献公的压制下,后又在被晋惠公欺骗,最后扶持了晋文公,结果自己反成为了晋文公的跟班。

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越想越不服,劳师征郑,被郑国牛贩子发现而失败,回军途中被晋国伏击,全军覆没。所以,他不能称为霸主,但后面他又成为了霸主,这是因为他后面放弃了东进中原的计划,转而征战西边,开辟国土千里,周襄王因此任他为西方诸侯之伯,就是说,他是一个区域霸主。关于秦穆公最多的事情,我出版了一本书,叫《读懂春秋,就懂了当下》,也在今日头条的专栏里连载。

这里把秦穆公独霸西戎的一段放上来。在春秋开场时,秦国的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得到了周平王的一纸土地期权书:岐山以西。这些土地当时位于秦国的东边,自那以后,秦国为了兑现这张支票频频用兵,到了秦穆公这一代,岐山以西尽数纳入秦国国境,可秦国的东方快车开得有点快,没能及时煞住车。秦穆公一门心思想到中原试一下水,这才做出干涉晋国君位更迭以及偷袭郑国的事情来。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冲动的行为。中原是一块成熟的市场,得之则可称霸天下,但成熟的市场竞争很激烈。郑庄公之后有齐桓公,齐桓之后有宋襄公,宋襄之后有楚成王,现在晋国占据着这片市场。秦国虽然实力不弱,但跑到群雄盘据的中原,并没有多大的胜算。在崤山讲话中,秦穆公回顾了自己的错误,重新认识到百里奚当年的建议是正确的。

秦国的未来不在富饶的东方,而在充满未知与神秘的西方。相比中原,西边是一片新兴市场,竞争者不多,秦国可以关起门来搞市场兼并,但新兴市场也有它的风险。秦国的西边是大大小小戎人盘据的地方,合称西戎,这些小国虽然文化水平比较低,但战斗水平很高,而且西边还有一位戎王。这位戎王相当于戎人中的霸主,起着齐桓晋文这样的作用,组织戎人对抗秦国的兼并潮。

怎么除掉这位戎王成为秦穆公西部大开发的关键。百里奚同志是西进总策划师,但他老人家的一生都在中原游荡,对西部并不了解。秦穆公急需要一个对西部了解的人进入秦国的领导班子,主持这项影响秦国未来的大事。从东方引进人才还算容易的,但要引进一个了解西部的人就太难了。幸运的是,秦国还是等到了这个人。而这个人说起来,还是那位戎王派过来的。

有一年,戎王向秦国的雍城派了一位使者,这位使者叫由余。据记载,这位由余本是晋国人,因为逃难才跑到了西戎,会讲中原话,算是精通外语。戎王听说秦国搞得不错,秦穆公的执政水平很高(闻缪公贤),特地派由余前来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国家的先进经验。秦穆公亲自接待了这位西部来的外交使臣。在中原人面前,秦国是欠发达国家,但在西戎面前,却称得上发达国家了。

秦穆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招待会上,秦穆公重点介绍了秦国这些年的发展,由余对秦国取得的飞速发展表示由衷的赞叹。秦穆公高兴之下,宴会结束后特地请由余去现场参观了秦国的建设成果。经过这些年,秦国的发展确实突飞猛进,尤其是房地产(主要是宫殿)搞得风生水起,宝物储备也很充实(主要还是皇产)。参观完毕之后,秦穆公颇为得意地向由余问起了观后感,并再次准备谦虚一番。

谁知道由余摇了摇头。“这些东西要是让神鬼来做,就是让神操劳,要是让人来做,就是让百姓受苦!”言下之意,秦公,你的这些形象工程并不值得炫耀。秦穆公呆住了,他引以为傲的经济成就在对方眼里不过是劳民伤财的东西。气愤之下,他转而跟对方交流起治国经验来。“中国用诗书礼乐法度为政,依然有乱子发生,像戎夷没有这些东西,那用什么治国呢?太难了吧!”说到底,你们就是落后地区,来学习就对了,竟然敢找我的碴!秦穆公名为交流,实为指导,可让他没想到的是,由余竟然真的跟他探讨起治国之道来。

由余哈哈大笑起来,“这就是你们中国所以乱的原因,你们的礼乐是由黄帝传下来的,他当年用这个,也不过实现了小治而已。传到现在已经完全变了样,上面用法度来吓人,下面又用仁义来要求上面。最终上下怨恨,篡夺屠杀,甚至家族灭绝,这不都是礼乐法度这些东西引起的吗?”黄帝也不过小治?礼乐是祸乱根源?这个口气有点大了,秦穆公不服气地说道:“那你们靠什么?”“我们上面只用仁德对待臣民,臣民用忠信侍奉君上。

一个国家就跟一个身体一样。无须了解什么治理的方法。这就是圣人之治!”这个思想跟老子的思想比较吻合,算是萌芽状态的无为而治吧。秦穆公额头开始渗汗,他本以为自己的秦国在物资跟精神文明上都要远远领先西戎人,那知道物质上被认为是祸民,管理上被认为是落后。这那里是来参观学习先进经验的啊,明明就是来踢馆子嘛!秦穆公连忙表示会谈到此结束,以后再跟由先探讨国家管理方面的事情。

回来之后,秦穆公马上叫来了内史廖,忧心重重地说:“我听说邻国有圣人,就是本国的忧患,今天我看由贤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此人必将成为我的祸害,这该如何是好?”内史是官职,大概相当于以后的中书令,等同于宰相,廖大概是姓,这位也可以称为宰相廖。想了一会,宰相廖提了一个方案。听完宰相廖的方案,秦穆公转忧为喜:“就这么办!”第二天,秦穆公热情邀请由余在秦国多呆些时日,至于戎王那里我会去说的。

由余本就是中原人,久居西部,对家乡应该是很思念的。秦国虽然不是晋国,但制度毕竟比较相近,文化也相通。由余爽快答应了下来。从那天起,秦穆公天天请由余吃饭,还特地请他上来跟自己坐到一张席榻上,亲自给他夹菜(传器而食)。平时,秦穆公虚心向他请教一下西部的地理形势、民俗民风、武装力量分布等等,由余先生有问必答,知无不言,主宾甚欢,一时之间,由余竟有乐不思蜀的感觉。

等由余回过神来,已经是一年以后了。得走了,国事访问访问了一年,不说领导,就是家里的老婆孩子也该发火了。由余特地向秦穆公辞行,秦穆公爽快地同意。由余踏上了回国的道路,离别一年,多半有些变化的,当由余回到国内,却怀疑自己是不是进错国门了,原本他口中的君上以德,百姓以忠的国家变得面目全非,到处是牧羊的尸体。

这是怎么回事?由余大吃一惊,向人打听,才知道部落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迁徙了。戎人是马背上的民族,逐水草而居,一年不迁徙,那只有一个结果:坐吃等死。由余连忙跑去见戎王,发现戎王正忙着不亦乐乎,他的身边有一整编的娱乐团队。这些娱乐团队显然不是西戎人,而带着深厚的秦国风采。由余明白过来,这些人大概就是秦穆公所说的派来给他请长假的人吧,效果还不错,由余忘了回家,戎王也忘了自己还有一个使者在秦国没有回来。

到了这里,由余才明白自己上了秦穆公的当。接下来,他苦苦劝谏戎王逐走这些乐伎,把心思放回到治国上来。据我所读的一些历史书来说,一百个魏征都顶不上一个美女。戎王断然拒绝了由余的劝告,表示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你爱咋咋地。所谓的无为而治的西戎,不过一队歌伎就败坏了。可见道德这种东西实在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很快,由余接到了秦穆公的热情邀请,请他跳槽到秦国。

戎王不理他,秦公邀请他,数次之后,由余终于做出了投奔秦国的决定。这是秦穆公一生当中最后的一位客卿,也是他称霸西戎的最后一块拼图。得到了由余,西戎之地不再是神秘之地。在由余的策划下,公元前623年,攻打晋国一雪崤山之耻的第二年,秦国大举西向,进攻西戎。此战,秦国击败戎王,吞并十二国(一说二十),开地千里。

遂成为西戎霸主。此时晋国正在中原频频用兵,维护中原霸主的地位,楚国亦在南方兼并小国,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算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他的军事扩张甚至惊动了中央。周王室特地派人送来了象征征伐的金鼓,虽然比不上晋文公当年的待遇,总算也是得到周王室的认可。这一年,秦穆公已经为君三十七年,他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也是一部秦晋交往的编年史。

从晋献公的蛰伏,到晋惠公的崛起,以及晋文公时期的明争暗斗,还有晋襄公时的雪耻。在人生最后的阶段,他终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将人生的目标转移到西方,从而获得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嘉奖。这样的人生,遗憾有之,快意有之,悔恨有之,无悔有之。成功也夺走了他最后的生气。秦穆公知道自己的大限近了。一年后,秦穆公收到了一个消息,南方的江国被楚国灭了。

楚国攻打时,晋国出手攻击了楚国,却没有挽救江国灭亡的命运。据记载,江国跟秦国也是同盟国,晋国救不了,秦国就更救不了。收到消息后,秦穆公脱下冠服,穿上素服,搬出了正寝,住到了别室里,并撤去一半的食物与歌乐。秦国虽然已经称霸西戎,但绝没有到傲视天下的时候。如果不保持警惕,秦国也会像江国一样灭亡。又过了两年,秦穆公卒。

纵观秦穆公的一生,虽然有过失败,但基本上是成功的一生,但在最后的时光里,秦穆公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个错误甚至大于他当年奔袭郑国的错误。这个事情得从一场酒局说起。有一次,秦穆公跟国内的三位贤人奄息、仲行、针虎一起喝酒,饮酒至酣处,秦穆公举杯祝酒:“我们生共此乐,死共此哀”。三位连忙举杯应和,欣然同意。

这个情况颇似今天的酒局,大家喝高了之后,免不得说一些同生共死之类的话。反正都是醉话,没有多少人当真,可没想到秦穆公竟然当真了,死之前,下令让这三位陪葬,以后好再一起喝酒。这件事情教育我们,跟领导喝酒不要随便承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对方是不是真醉了。三位只好陪着秦穆公到地府游玩了一趟,再也没有回来。对秦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损失,秦国本来就是人才匮乏国,人才培养机制也一直没跟上。

治国全靠引进外来人才。现在国内好不容易有三个人才,竟然给埋了。干了这件事后,秦穆公就得到了“穆”这个谥号,据考证,这个“穆”是谬的通假字。谬是荒谬的谬,秦穆公一生勤奋努力,在国君这个岗位上干了三十九年,结果就因为最后办的这件事,就只混了一个“谬”的差评。可见,修行是一生的功课。秦穆公是三国逐鹿时代的见证者,也是这个时代里最后离去的人。

在他去世的前一年,晋襄公也去世了。晋襄公只在晋国君位上呆了七年。这七年,是不虚度的七年,他起用父亲重耳留下的人才,沿用父亲的政策,及时出击,在崤山大败秦军,强有力地回击了晋国霸业这面大旗还能打多久的质疑。公正地讲,他不是一个进取者,但却是一个优秀的守成者。这些年,逝去的并不只有国君,孤偃、先轸、赵衰、栾枝、先且居等等还乡团一期(先且居是二期)纷纷离开人世,晋国迎来了还乡团二期的时代。

另一个人在这期间去世的人是鲁僖公。鲁僖公是晋楚崤山大战那一年去世的。这位仁兄的早年是在鲁国全明星级别的大夫季友的扶助下过来的,他的前半生是追随齐桓公称霸中原的半生。基本上循规蹈矩,没干过什么大事。季友一死,齐桓公一崩,这位僖公在与齐国叫板之中引楚国入中原,算是当了一回带路党。纵观其执政期间,鲁国倒没出什么乱子,尤其与他的前两任相比,倒有些长进。

据史书记载,在他死后,他的儿子鲁文公把他的灵位放到了前任鲁闵公的前面,这个失礼的行为竟然还得到了鲁国大夫的支持,可见鲁僖公在国内还是颇受拥戴的。最后再介绍一下,鲁僖公死时又犯了一个小错误,他没有死在主卧(路寝),而是死在小老婆的睡房里,左丘明先生不怀好意地写道这是因为贪图安逸的结果。人死已是万事空,但睡小寝又何妨。

报复心强的重耳,豪迈的楚成王,厚道的秦穆公,摇摆的郑文公,勤俭的卫文公,恩将仇报的齐孝公,精打细算的鲁僖公……这些曾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一个个被铭记在史册里,时光与灰尘尚未将他们完全掩盖,新的大国游戏竞争者就已经摩拳擦掌,准备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欢迎大家到今日头条搜索脑洞历史观的专栏《读懂春秋,就懂了当下》,了解中国人的过去,理解中国人的现在。

大禹治水的故事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的?

"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这是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黄河三门峡,有感大禹治水的伟绩,即兴述文并命大臣魏征勒于黄河三门峡河道狭窄处的中流砥柱石之上的千古名篇。砥柱位于黄河三门峡的激流之中,冬季水浅之时,露出水面两丈多。夏秋洪水季节,经骇浪不倒而惊险万分。千百年来,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惊涛黄沙的冲击,它一直力挽狂澜,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中,如怒狮雄踞,刚强无畏,自古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相传砥柱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数千年来,它默默的见证了时光的流逝和大禹的传说。3那么问题来了,大禹治水的传说是否真有其事?首先,我们从史料判断传说中“大禹治水”的那个年代到底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熟知的《山海经》是先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古籍,西汉学者刘歆研读后在他著的《上山海经表》记载过这样一段故事:远古时期,一场毁灭性的洪水泛滥于整个华夏,人民的家园被毁,只能勉强在山洞里蜗居,在大树上建巢。

鲧(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夏氏族成员)不擅长治水,所以尧帝让大禹继续治水。大禹治水成功,团结了华夏先民,促进了夏族农林畜牧业的发展,为夏朝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司马迁在《史记 夏本纪》中也有描述:尧帝在位的时候,洪水滔天,浩浩荡荡,给人民造成极大危害。尧任用鲧治理洪水,九年时间过,洪水依旧。舜被举用,代行天子的政务到四方巡视途中,看到鲧治理洪水干得不成样子,就把他流放到羽山,结果鲧就死在那里。

鲧的儿子禹接受了舜帝的命令,与益、后稷一起继续他父亲鲧治水的事业。禹聪敏机智,吃苦耐劳,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堵塞的川流疏通。发动那些被罚服劳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三门,凿五岳。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诚然,大禹治水作为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一直处于传说和史实之间的模糊地带,且中国第一个国家夏朝的真实性也一直存在争议,有关它的最早记载也是出现在约千年之后的周朝。但最新地质学术研究为中国传说中的史前大洪水和夏朝的存在提供科学依据。2016年8月5日,学术期刊《科学》曾发表文章,为大禹治水传说中的大洪水提供了地质学证据。

研究者们认为,距今约4000年左右,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喇家遗址附近因地震造成堰塞湖,完全堵塞了黄河长达6-9个月,最终因湖水漫溢而溃决。研究者认为该灾难性决口的深度达110-135米,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了110-160亿立方米的湖水,形成了巨大的溃决洪水。当这场洪水到达黄河中下游平原时,很可能造成了天然堤的溃决,从而引发了多年的大范围的洪水泛滥。

这一史前巨大洪水的发现,为中国古代文献所记录的大洪水传说提供了科学上的支持,表明这些传说是基于真实的自然事件。这些发现同时还为大禹治水的历史真实性提供了支持。由此可见,大禹为华夏民族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业绩、精神,在中华民族创造人类文明进程中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其精神为历代传颂、万民景仰。这种克服自然,人定胜天的伟大精神,是大禹治水 的精髓,这是我们先祖在应对各种灾害中所表现的敢于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拿破仑放到中国历史大概是个什么档次?

很多人非常推崇拿破仑,认为他是近代欧洲最牛的人物;和他相比,中国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弱爆了。但其实呢,拿破仑只是一个被大家严重高估的人物。不过,硬是把拿破仑拿来和中国历史上的人物相比,实在有些不伦不类,因为两者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完全不同,所面对的客观情况也完全不同,本质是无法拿来相比的;因此,如果真的要相比,我们也就只能以最后的结果来比。

首先,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拿破仑自然无法与刘邦、刘秀、李世民、赵匡胤和朱元璋这种第一梯队的帝王相提并论。道理很简单,乱世之中,刘邦用十年时间恢复了大秦帝国的荣耀,开创了西汉两百年天下;刘秀用十多年统一天下,恢复了大汉帝国的荣耀,开创了东汉两百年天下。李世民就更不得了,他在天下分裂混战三百多年后,奋起神威用了十年时间,又恢复了秦汉的荣耀,让它更上一层楼,开创大唐帝国三百年天下,更是让全世界都知道了我大唐盛世!至于赵匡胤和朱元璋,一个结束唐末长达百年的混乱,开创长达三百年的大宋帝国;一个在乱世之中,在中原王朝受契丹、女真、蒙古多年欺压之后,奋起神威再复大汉荣耀,缔造了“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帝国。

反观拿破仑呢,折腾了一辈子,距恢复罗马帝国的荣耀自然远的很;就是恢复法兰克帝国的荣耀也远的很;折腾到死,欧洲距统一,还遥不可及呢!他与刘邦、刘秀、李世民、赵匡胤和朱元璋等人的成就相比,实在是萤火与皓月之间的差距!接着,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拿破仑就是和曹操、刘备、孙权、石勒、刘裕等人相比,也差着一大截。因为,曹操、刘备、孙权、石勒、刘裕等人,都统一至少三分之一个中国,有的甚至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帝国;关键是,在他们生前,他们的统一并没有出问题,而且他们的帝国也没有出现问题;甚至在他们死后,其帝国也运行了很长一段时间。

反观拿破仑呢,他虽然曾经统一了法国,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可最后的结果,他先后两次被击败,最后自己也被流放到一座孤岛上孤苦无依,他所缔造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更是一世二亡!从这层意义上说,拿破仑和曹操、刘备、孙权、石勒、刘裕等人相比,实在差着一大截。最后,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拿破仑放到中国历史上,恐怕也就是项羽、李存勖、李自成、洪秀全之流的水平。

崇祯为什么要杀袁崇焕?真的是因为皇太极拙劣的离间计吗?

当然不是因为离间计,袁崇焕可是经过了长达八个月的三司会审,而这三司就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如果说崇祯是中了离间计,难道这些部门的主审官员也全部中了离间计不成?根本就说不通啊。至于说崇祯为什么要杀袁崇焕,其实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角度想,那就是:袁崇焕为什么被杀。袁崇焕靠着宁远大捷一战成名,直接被封为了一代名将,只不过由于没搞好关系,袁崇焕后来辞职不干了,一直到崇祯登基才重新启用袁崇焕。

并且由于袁崇焕能“五年平辽”,所以崇祯帝对袁崇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真的是要钱给钱,要兵给兵,整个辽东的人事权都交给袁崇焕,连个监军都不派,哪怕袁崇焕矫诏把毛文龙杀了,崇祯也没说过要治袁崇焕的罪。可以说,崇祯帝对袁崇焕的信任真的是无以复加了,深信袁崇焕可以“五年平辽”。可袁崇焕是怎么回报崇祯帝的这份信任呢?袁崇焕连个招呼都没打,自行跑到东江镇的地盘,然后矫诏杀了毛文龙,结果东江镇从此分崩离析,后金再无后顾之忧。

袁崇焕不但杀了毛文龙,还私自把粮食卖给了蒙古人,而这些蒙古人又把粮食卖给后金,结果后金就连粮食问题也解决了,并且当朝廷下令袁崇焕停止给蒙古人卖粮食后,袁崇焕依然以要争取蒙古部落中立继续卖粮食。结果就是这两件事构成了袁崇焕被判死刑的两大罪状:擅杀边帅和市米资敌,而无论是哪一条罪名,那都够袁崇焕死好几回了。

也就是说,如果单论罪名,袁崇焕早就该死了,但崇祯一直没有杀或者是撤换袁崇焕,原因就是崇祯相信袁崇焕可以五年平辽,只有能够平定辽东,那再多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可偏偏在平辽这事上出了问题,袁崇焕不但没有成功将后金消灭,反而让后金打到了北京城下,这问题就大了啊。要知道,以前无论后金的攻势有多猛,无论明朝在辽东败得有多惨,后金仅仅只是辽东一隅的叛贼,然而现在这伙叛贼长驱直入打到了明朝的首都,那作为蓟辽总督的袁崇焕该不该担责任?要知道,袁崇焕的辖区可不仅仅是宁远、锦州一线啊,他是蓟辽总督啊,蓟镇、辽镇两地的防务都归袁崇焕负责啊。

现在皇太极突破袁崇焕负责的防区打到了北京城下,那袁崇焕的罪大了,砍头也不为过啊。所以当皇太极带着后金大军出现在北京城下时,袁崇焕就已经注定了结局,毕竟这么大的事情,如果没有人出来顶锅,那根本就不合理,既然袁崇焕能擅自跑到东江镇杀毛文龙,那袁崇焕自然就得为蓟镇防区被攻破而背责任。别说皇太极用了离间计,即使没有用,那袁崇焕也得死啊。

还有一点,袁崇焕是经过刑部、大理寺、督察御史这三司进行8个月的会审,然后定的罪,罪名就是前面所说的“擅杀边帅”和“市米资敌”,而这两条罪是铁打的罪名,哪怕是袁崇焕自己也无法反驳。说个不好听的,从古自今,因为离间计而被杀的人很多,但是经过长期审判并且罪名明确的真不多,如果说袁崇焕是因为离间计被杀,这真的有些牵强,不太符合逻辑。

如何评价三国时期吴国的四位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

谢邀。这个问题很大,我就简单回答下吧。四位大都督中,周瑜的人气最旺,这大抵是因为英年早逝,风流倜傥,小乔美貌,还懂音乐创造出的偶像效应,以及在赤壁之战中烧走操哥的壮举,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虽然历史上,赤壁之战并没有演义中那么精彩)。因此孙权对周瑜的评价也是最高的,虽然实际上孙权对活着的周瑜只怕有些忌惮。

鲁肃在演义中表现为忠厚长者,甚至有些迂腐,但实际上是东吴少有的战略家,也是一位敢于取舍,有长远目光的政治高手。他不但榻上策中提出二分天下的战略,在赤壁之战中用准确的进言坚定孙权抵抗的决心,而且在周瑜死后,对蜀汉既有斗争也有合作,迫使蜀汉中分荆州,为东吴取得二郡的同时保持盟约不被破坏,从而最大化维护了东吴利益。

鲁肃死后,东吴失去亲蜀派,一度引起吴蜀关系严重恶化,差点被曹魏坐收渔利。吕蒙是典型的军人担任都督,这一点和其他三人各不相同,因此他纯粹从军人的角度策划战略,也从军人的角度判断利弊。由于他是职业军人,更为果断,军事谋略也强,从而促成了夺取荆州这一东吴史上最辉煌的扩张,被孙权认为超过鲁肃。但实际上,夺取荆州在壮大东吴的同时,造成了吴蜀严重对立,以至于引发刘备后续东征。

如果不是曹丕荒唐,拒绝刘晔的进言,那东吴有可能在魏蜀的联合打击下崩溃。真到了那一步,只怕孙权又要哭喊吕蒙误我了。即使历史上曹丕犯浑,东吴短暂的收益同时,却错过了挫败魏国的最好时机,于是占领了荆州的东吴,也就只能守着这长江防线,坐看魏国一步一步强盛起来罢了。陆逊是综合实力最强的都督,还曾担任丞相,文武兼修。

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手握蜀汉兵权,李严为何被诸葛亮流放呢?

李严因为杰出的行政和军事才能得到刘备的赏识和器重,在刘备临死之际,把他与诸葛亮一起作为托孤大臣。但由于李严私欲膨胀、贪婪奢侈、推卸责任,被诸葛亮流放,实乃咎由自取,怨不得他人。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01李严以杰出的才干得到刘备重用李严年轻时,是荆州牧刘表属下郡中专职吏员,素以才干知名。

曹操南征进入荆州,李严时为秭归县令。李严不愿意归附曹操,于是西往奔蜀,益州牧刘璋任命为成都县令,又获得了能干的名声。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与刘璋闹翻,刘璋任命李严代为护军,在绵竹一带抵抗刘备。李严却率领部下投降了刘备,被任命为裨将军。刘备平定成都后,李严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益州在刘璋的治理下,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刘备就令李严与诸葛亮、法正、尹籍、刘巴等五人一起制定《蜀科》,为后来蜀汉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对峙,局势非常紧张。此时,盗贼马秦、高胜等人在郪县起兵,召集了数万人,到达资中县作乱。李严不等待刘备另外发兵救援,仅带领本郡五千人前往讨伐,斩杀马秦、高胜等人,其余盗贼四散逃命,回家为民。

不久,越巂郡夷帅高定率军围攻新道县,李严带兵前往解围,高定被击败逃走。刘备因为李严优异的功绩加升为辅汉将军,兼任原郡郡守。李严凭借自己的杰出才干,得到了刘备的赏识和重用。02与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被委以重任章武二年(222年),刘备讨伐东吴,在夷陵被陆逊打得大败,逃回白帝城。刘备征召李严来到永安宫,任命他为尚书令。

尚书令是对君主直接负责,执行一切政令的首脑,总揽一切内政事务。由此看见,刘备对李严的信任。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重,以李严为中护军,统管内外军事,与诸葛亮一道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留下镇守永安。建兴元年(223年),刘禅继位后,封李严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李严是除了诸葛亮之外,刘备唯一的托孤之臣,统管内外军事,辅佐少主,镇守永安。

由此看出刘备的意图,那就是把军事重点放在了防御东吴方向,而且对李严委以重任。诸葛亮深得刘备的信任,但在对待东吴的战略上,与刘备存在很大的分歧。诸葛亮坚持与孙吴结盟,并且不支持刘备讨伐东吴。尽管刘备是以替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动了对孙吴的战争,但其根本目的是夺回荆州。刘备得不到诸葛亮的支持,也就对诸葛亮的信任打了折扣。

刘备把内外军事,以及主要军事力量交给李严,驻守永安对抗孙吴,就看出刘备对李严的信任程度。03李严品行不端,性情孤傲,逐步被边缘化。关羽失掉荆州,刘备夷陵大败,蜀汉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已经没有能力来对抗孙吴,更没有能力抵御曹魏和孙吴的联合进攻。诸葛亮审时度势,派遣使者重新与孙吴和好,再续孙刘联盟。这尽管是违背刘备的意愿,但也是唯一解救蜀汉命运的正确策略。

经过五年苦心经营,诸葛亮不仅恢复了蜀汉的经济、军事实力,而且也彻底控制了蜀汉的军政大权。李严尽管是托孤大臣,但由于自己品行不端,得不到同僚们的支持,诸葛亮的强势也逼迫后主刘禅无法支持李严,李严逐步被边缘化。李严在犍为太守任上时,因为优秀的执政能力得到了吏民的赞誉: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大兴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悦之”。

但是,李严也趁此机会大饱私囊,在其期间大肆修筑房舍以满足一己之私。李严性情孤傲,难以与人相处,曾经因为迁移郡治官邸一事与持反对意见的郡功曹杨洪争执,杨洪一怒之下主动辞职引退;都督江州之后,又与属下门将王冲发生摩擦。王冲自知为李严所嫉恨,惧怕被诬陷而叛逃降魏。李严自视甚高,护军辅匡等人在年龄、地位上与李严差不多,但李严却不愿主动与他们交往。

李严的所作所为,逐渐把自己孤立起来,得不到同僚的支持,逐渐远离了权力的核心。04李严因为自己的贪欲,以及推卸责任,导致了被流放的结局。建兴四年(226年),诸葛亮在汉中准备北伐曹魏,想调遣李严镇守汉中。但李严想尽办法推脱不去,而且要求划分五郡作为巴州,让他担任巴州刺史,诸葛亮没有答应。此前,李严曾经劝说诸葛亮应该加九锡,怂恿诸葛亮进爵称王,被诸葛亮言辞驳斥。

二人由此不睦,逐渐形合影离。李严的同乡尚书令陈震出使东吴前,私下里对诸葛亮说:“李正方(李严,字正方)腹中有鳞甲”,暗示李严心术不正,可能会制造事端。诸葛亮认为“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依然与李严并肩合作,相忍为国。建兴八年(230年),曹魏大司马曹真分三路进逼汉川。为了加强汉中防务,诸葛亮遂要求李严率领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曹军。

但李严不满被调离江州,在私下里传言说,司马懿等已经设置了官署职位来诱降他。诸葛亮明白李严的意图,就是又趁此机会伸手要官。于是上表迁李严为骠骑将军,又表其子李丰接替他都督江州防务。李严这才愿意北上汉中,诸葛亮命李严以中都护署理丞相府事务。此时,李严改名为李平。建兴九年(231年)春,诸葛亮再次出兵北伐,李平负责督运粮草。

夏秋之季,正逢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李平派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传话给诸葛亮,让他撤军。诸葛亮得到信后,答应撤军。李严听说军队撤军,害怕诸葛亮追究其粮草供应不利、延误战机的责任。为了解脱,又故作惊讶,说:“军粮充足,怎么又撤军了呢?”李严上奏后主,说:“军队伪装撤退,其实是用来引诱敌人,以便与其决战。

”诸葛亮退军后,将李严的前后奏疏的原本手迹上奏后主,李严的错误和矛盾暴露无遗。李严理屈词穷,只得叩头认罪。于是,诸葛亮上奏后主,将李严的所作所为一股脑儿全部揭露出来,连他贪图那些小恩小惠都给抖搂了出来,伸手要官,胁迫要权的事就更不必说了。最后诸葛亮还说:“这事我都不想多说,说多了我自己都觉得丢人。”后主刘禅于是下诏,废李严为庶民,流放梓潼郡。

234年,诸葛亮病逝,李严得到这个消息,认为诸葛亮一死,再也不会有人会想起他来,再安排他做官啦。于是,在心怀忧愤中,李严病死。由此看来,李严与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不要说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相比,就是与一般官员的清廉勤政相比,李严也差得太远。过度的贪欲,品行不端,不仅辜负了刘备的临终嘱托和信任,而且让自己走上了被废流放的道路。

“李广难封”,一代名将李广为什么终身没封侯?是汉武帝偏见吗?

李广难封就对了,如果他能封侯,那就没天理了!王勃在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中有这样一句话;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简简单单一句话就把李广塑造成了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悲情英雄,仿佛李广才能卓绝,只是汉武帝眼瞎,不识货。如果命运能给李广多那么一丁点眷顾,让他运气改善一下,封侯拜将唾手可得。

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很显然,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不是睁眼瞎,手底下的人几斤几两,他门儿清的很。李广难封这种事儿,压根就不是运气的问题!李广这个人算是名门之后,其先祖是秦朝名将李信,曾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立下不少战功。随后,其后人始终都以习武立世,尤其擅长骑射,堪称是传家的武学秘技。到了李广这一代,李广的骑射水平更是出类拔萃。

公元前166年,这一年匈奴南下,入侵萧关(今宁夏固原),萧关是西北地区进入关中的屏障,异常重要,所以汉帝国大肆征兵,精习骑射的李广也因此从军抗击匈奴。此战之后,李广被汉文帝任命为了汉中郎。这个职位是汉帝国禁卫军将领,经常随皇帝外出狩猎,也因此,李广得到了在汉文帝面前展示的机会,多次射杀猛兽,让汉文帝心生欢喜,并当众夸赞李广;如果你生在刘邦时代,封个万户侯简直是轻而易举。

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或许就是汉文帝的一句话,封候拜将成了李广一生的执念。然而,在命运处于上升期时,李广犯下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错误,并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汉景帝继位,仅仅三年后,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命周亚夫平定七国叛军,李广也跟随周亚夫平乱。这一战比较顺利,周亚夫仅用了三个月便平定了叛乱,李广也在昌邑城下夺取了叛军将旗,立了大功。

然而,在平叛的过程中,李广私自接收了梁王刘武的授予的将军印信。虽然梁王刘武和汉景帝是同母弟,并在七国之乱中协助汉军平乱,但因窦太后偏爱刘武,还意图扶持刘武承袭汉景帝的皇位,所以,汉景帝和刘武有着深刻的矛盾,双方早已反目,想着把对方除之而后快。所以,李广私自接受藩王赐予将军印信这种事儿引起了汉景帝的不满,他认为李广的行为就是吃自己的饭,还砸自己的锅。

因此,李广不仅没有得到奖赏,反而被驱逐出了权力核心,从中央调到了北方边疆上谷任太守(今河北张家口怀来)。看到这儿,很多人都为李广辩解,说李广是缺乏政治敏感度,他本身并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他的花花肠子是太多了。当时,汉朝禁止朝廷官员结交诸侯王已经形成了共识,七国之乱几年后,朝廷还制定了专门的法律,如果朝廷官员私自结交诸侯王,情节严重者,会被判处弃市斩首。

而七国之乱时,李广已经在朝廷任职十年以上,且经常陪伴皇帝左右,不可能不知道朝廷不成文的规定,以及激烈的派系斗争。所以,答案只有一个,李广看到了梁王刘武势力的发展,另外还看到了窦太后对梁王的宠爱,试图押宝,一旦梁王得势,自己便有了从龙之功。不过,可惜的是,梁王刘武到死也没有得势,而汉景帝也对李广的投机行为深恶痛绝。

随后的岁月中,李广也只能在帝国的北方边境抗击匈奴了。然而,在边疆的历练,李广虽然赢得了飞将军的称号,但却没有为汉帝国立下功劳。在戍边时,李广对待匈奴的态度是猛打猛杀,只要看到匈奴来犯,必定是出关穷追猛打,这种不要命的打法固然震慑了一定的匈奴人,但很容易中了敌人的圈套。某次匈奴有三人进入汉朝边疆,射伤了汉军几个人,李广就点了一百多人穷追不舍,结果刚擒住这几个匈奴人,匈奴数千人马便围了上来。

当时,匈奴的人也比较谨慎,害怕李广有援军,李广也将计就计,佯装自己是诱敌深入的饵。所以,匈奴人也不敢轻易靠近。双方僵持一夜之后,匈奴人认为此地距离汉军大本营太近,选择了撤退,李广也因此回到了城池。这件事不仅暴露了李广做事不严谨,易冲动上头的缺点,更暴露了李广治军的致命缺点。整整一天一夜的时间,城内的士兵竟然没有派兵救援李广,甚至连派个斥候出来打探消息都没有。

主将丢了,他们跟没事人一样悠闲自在,可见李广的统军能力如何。反观与李广同时代的程不识,虽然个人武力不及李广,但由他镇守的边关,匈奴人压根就不靠近。为啥,这哥们向来以治军严格为名,手底下的士兵严格遵循将令,令行禁止,匈奴人来了,根本讨不到便宜。而李广呢,很多士兵都嫌弃跟随程不识太辛苦,所以选择跟随李广,李广也以恩义结交士兵,对待手下的士兵就向亲朋好友一样。

当然,我不是说这种组织形式不好,但这种形式仅限于指挥小团对作战,带兵数量上限太低,根本无法指挥大兵团作战。也因此,李广在边疆的发展也始终郁郁不得志,不断地在北部边疆雁门、代郡、云中等地抵抗匈奴,根本无法实现从将到帅的蜕变,从而进入权力权力核心。至于封侯,那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了。当然,命运此时并没有放弃李广,还是给了他机会的。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去世,汉武帝刘彻登基。命运又一次向李广伸出了援手。由于李广在北部边疆作战勇猛,时常率军出关,攻杀匈奴人,所以朝廷中有人举荐李广,汉武帝也提拔了李广做未央宫禁军的长官。公元129年,继马邑之谋后,汉武帝终于开启了反击匈奴的第一战。此战,作为汉帝国的试水之战,汉武帝一视同仁,分别给了卫青、李广、公孙贺、公孙敖四人一万骑兵。

然而,此战只有卫青大获全胜,公孙贺无功而返。公孙敖损失7000人马,被判处死刑,在缴纳大量赎金后,勉强保住了性命,但也被贬为庶民。至于李广,他是四路中最惨的那个,全军覆没,自己也是靠着装死才逃过一劫,侥幸捡回了一条命。回到汉朝后和公孙敖的遭遇一样,被判死刑,缴纳赎金后被贬为庶民。在被贬之后,李广的身上还发生了一件事匪夷所思的事情。

有一次,李广带人出城狩猎,结果玩到晚上才准备回家。到了霸陵亭时,霸陵尉喝阻李广,禁止夜间入城,结果李广的手下喊话说,这是前任李将军。霸陵尉反口一句话,现任将军也不行,更何况前任。如此,李广在霸陵亭外露宿了一宿。这件事之后,李广怀恨在心,时时刻刻惦记着报复严格遵循国家律法的霸陵尉。后来,由于右北平太守被匈奴杀死,汉武帝又给了李广一次机会,启用李广做了右北平太守。

上任前,李广特地向汉武帝要了霸陵尉,要他一起随行辅佐自己。汉武帝也没多想就同意了。但李广到任之后,拔出剑就宰了霸陵尉,随后上书汉武帝,陈述自己犯罪的经过。汉武帝此时正直用人之际,面对李广藐视国家律法,枉杀朝廷正直官员的事儿也只能忍气吞声。但这种事儿,始终会在汉武帝心中埋下一个解不开的疙瘩,而且,李广的行为也算是开启了臣子恃功要挟皇帝的先河,为李广儿子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在随后的几年,汉武帝开启了全面的灭匈之战,卫青、霍去病成为了时代造就的英雄。这期间,跟随卫青、霍去病的将军们很多都拜将封侯,就连李广的儿子李敢也也因为追随霍去病而立功,受封了关内侯。而李广呢,不是迷路,就是在沙漠中碰到匈奴主力,导致损失惨重。很多人说迷路这种事儿天意,是李广运气不好,那为什么卫青、霍去病等人偏偏不迷路,就只有李广迷路了。

很大原因可能是李广战前准备不足,寻找向导不力。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漠北之战,这一战,汉武帝让卫青、霍去病各自领兵5万奔袭漠北匈奴,并没有打算让李广带兵,毕竟李广已经年老体衰,再加上多年战争都没有立下寸功。但李广对封侯有一种执念,不断的请求汉武帝任命自己为前锋部队。汉武帝无奈任命了李广为卫青的前锋部队,但汉武帝同时也告诫卫青,避免让李广与单于对阵。

其实,这一时期的汉匈战争,是汉朝压着匈奴打,基本上就是一场痛打落水狗的战争。只要找得到匈奴,立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由于汉武帝的嘱托,卫青在得知匈奴大本营具体位置后,果断派遣了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合兵,自己则带着公孙敖奔袭匈奴。这一战,卫青大获全胜,而李广再一次迷路了。原因无他,没有向导。看到这儿,不得不说,多少次了,战前努力做做准备,多找几个向导不行吗?毕竟是将军,不是小兵,任务是统筹指挥整个军队,不是单纯的上阵杀敌!漠北之战后,卫青派人询问李广迷路失期的原因,好给汉武帝一个交代。

但李广认为卫青是有意针对自己,感觉受到了侮辱,愤而拔剑自杀了。李广自杀后,儿子李敢也认为卫青是故意刁难父亲,所以愤怒的将卫青暴揍了一顿。卫青当时并没有反抗,事后也没有报复,反而是替李敢隐瞒了这件事。但霍去病怒了,一来、李敢当时是自己部下,竟然越级暴揍自己的舅舅,二来,李敢对霍去病非常不服气,他认为霍去病是靠卫青、汉武帝的裙带关系才上位的,所以,双方关系一直不融洽。

于是,霍去病在一次狩猎活动中直接射杀了李敢。而汉武帝呢,也本着急需用人的原则,像当年免除李广杀霸陵尉的罪行一样,放过了霍去病。其实,纵观李广的一生,命运对他已经非常眷顾了,给与了多次机会。然而,年轻时的投机行为导致了其被踢出权力中枢,随后在边疆带兵的历练中又反复逞个人英雄主义,放弃了锻炼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也多次给与李广机会,但李广几乎每一次都把握不住,由于后勤准备不足,多次出现向导不力的情况,从而在沙漠中迷失方向。而枉杀霸陵尉一事,更是为霍去病射杀其子李敢树立了榜样。至于李广为何成了悲情英雄,原因就在于后世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墨客。李广死后,太史公在《史记》中毫不犹豫的把卫青、霍去病列入了佞幸列传之中,讽刺卫霍二人是靠裙带关系,以及皇帝宠幸才上位的。

随后,司马迁在《史记》中又记录了李广一些无法考证的神奇故事,比如格杀猛兽、射箭入石等等。如此,作为靠着自己一步步打拼才赢得飞将军名号的李广,形象一下子正面了很多。于是,李广成为了后人怀才不遇时的情感寄托。后世的文人一旦感觉到世事不公,怀才不遇,便会借着歌颂李广机会,讽刺世事不公,表达对那些靠着裙带关系而登上高位之人的不满。

也因此,卫霍虽然拥有不世之功,却也成为了后世文人不齿的对象。但这些文人似乎忘了一件事情,命运给与李广的机会很多,李广也因此一出道就曾随侍汉文帝左右,后来的汉武帝也曾努力提拔李广。只不过,李广自己没有把握住机会,他的个人缺陷实在太大,多年的历练后,始终都是一个逞个人英雄主义的将,无法真正蜕变为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帅,无法封侯也成为了命中注定的事情。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