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酒醒,酒醒南望隔天涯

梦见家乡的许多路,酒醒时遥望南方天边。睡梦中,我无数次走过家乡的那些小路,但当我酒醒时,发现自己身在异乡,有了地平线。在家乡梦到了多少条路,一觉醒来,望向天边。梦见家乡有多少条路,一觉醒来,遥望天边。出自苏轼的一句话,词牌是浣溪沙。全词如下。这两个字的意思是我在睡梦中走完了故乡的所有小路,醒来向南望去才知道故乡已经被地平线挡住了。

苏轼的名句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深刻内涵?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出自于苏轼的一首词,词牌名为浣溪沙,全词如下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睡梦中走遍了故乡的条条小路,酒醒后向南望去才知道故乡已有天涯阻隔。当然,要深刻理解这两句词,还得从全词说起。

苏轼曾在他的作品南行集叙中写道己亥之岁即宋仁宗嘉祐四年,侍行适楚。舟中无事,博弈饮酒,非所以为闺门之欢。而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苏轼的这首词,写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十一月,当时苏轼从自己的故乡四川眉山出发,沿着长江顺流而东,当他来到荆州附近时,看到长江两岸秋色一片,于是心中生起无限感慨,遂写下了这首浣溪沙词。

词上片主要写深秋的景色,苏轼说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在五彩晚霞的映衬下,远望群山,苍翠的山色扩展开来,仿佛被晚霞所染色,在湘川的秋风中,茂盛的菊花正含苞待放,这种自然景物,便已经很美了。接着,苏轼又加入了人文风景,远林屋散尚啼鸦,远处有一些村落散布在树林中,突然,阵阵乌鸦声响起,原来是一群归鸦回巢了。

苏轼特意强调鸦啼,勾起了人们对秋季特有的感情,那便是悲秋情怀,正如唐代李白笔下所描绘的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亦如杜甫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的名句,到了后来,元代戏曲家马致远更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绝佳独白,白朴也有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的深秋景象。萧瑟寂寥的秋季景象,最容易勾起人们悲凉的情感,对于游子们而言,更能勾起无限思乡的感情。

所以,苏轼想到了故乡,想到了故园。他感叹说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睡梦中,曾经无数遍走过故乡的那些小路,但酒醒以后,才发现,身在异乡,有天涯隔阻。苏轼因愁而醉酒,酒醒后遥望故乡的方向,却发现远隔天涯,于是空虚之感顿生,只能抬头看看月亮,月明千里照平沙,全词也在这无尽的怅惘中戛然而止,只有明月照着广袤无垠的远山沙岸,仿佛永恒不变。

苏轼的第一首词,表达的是一个游子思念家乡的心情,与他的一些名作相比,似乎有点直白、简单,但正因为简单易懂,才显得更加真挚。而且在字里行间也透露出苏轼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精神。这个词抒情,朗朗上口,像流水一样,把场景和感情写得很清楚。从远眺群山到夕阳西下,从寒花到草堂,最后到酒醒后的明月,层层推进。时间上,从傍晚写到深夜,最后引出乡愁。只是诗自己的诗,故乡已飘然远去,其意无穷。的确耐人寻味。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