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主要有什么用途

  白酒以前叫烧酒、高粮酒,建国后统称白酒、白干酒。为什么叫白酒、白干和烧酒?白酒就是无色的意思,白干酒就是不掺水的意思,烧酒就是将经过发酵的原料入甑加热蒸馏出的酒,是一种得到很多人喜欢的饮品,那喝白酒有什么用途大家知道吗?相关的介绍如下!

Content wei xin jie tu 20210301191615

  喝白酒的好处

  1、安神助眠、健胃

  白酒的成分比较复杂,其中有不少物质是人体健康所必须的,失眠的朋友在睡前喝少量的白酒,有安神、助睡眠的作用,并且还能刺激胃液与唾液分泌,起到健胃的作用。

  2、通风散寒、舒筋活血、消除疲劳

  传统认为,适量的喝白酒有通风散寒、舒筋活血、消除疲劳。陶冶情操等好处,故我国的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喝酒,最具代表性的恐怕得数“诗仙”李白了。

  3、防止心血管疾病

  饮用少量低度白酒可以扩张小血管,可使血液中的含糖量降低,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胆固醇等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对循环系统及心脑血管有利。35岁以上的男性和过了绝经期的妇女,每隔一天喝一小杯白酒,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4、促进血液循环

  老人喝适量的喝点白酒对身体很有好处,能促进血液循环,特别是在冬天喝点白酒,可以防止动脉硬化。

  5、壮胆、浇愁

  古人云:“酒壮熊人胆”,轻度的酒精可以减轻人神经的抑制能力,让人兴奋,所以有壮胆、浇愁的好处。所以很多人在表白前、或失恋后都会喝点酒来壮胆或消愁。

Content 1000 1

  喝白酒的坏处

  白酒的酒精浓度非常高(白酒的主要成分为水和乙醇,以及少量的钠、铜、锌),而酒精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肝脏的损害很大,故要少喝!如果长期大量的饮酒,还会危害生殖细胞、导致后代智力低下哦。

  长期饮酒可以导致体内多种营养素缺乏。酒是纯热能食物之一。在体内可分解产生能量。但不含任何营养素,过量饮酒第一减少了其它含有多种重要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的摄入.其次,可使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减少,以及长期过量饮酒损伤肠黏膜,影响肠对营养素的吸收,以上都可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

  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

  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乙醇减慢脂肪酸氧化,可能有利于膳食脂质的储存,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

  此外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酗酒还可引发暴力事故等,对个人健康及社会治安都有害。

  白酒在生活中的用途

  1、手上有了鱼虾腥味时,可以在手心里倒一些白酒搓洗,再用清水冲洗,即可去掉腥味。

  2、洗鱼时如果把胆弄破了,马上在胆汁污染处抹一点白酒,用冷水冲洗,能苦味。

  3、做菜时如果醋多了,只要往菜里倒些白酒,可减轻酸味。

  4、酱油里面放一些白酒,可防止酱油发霉。

  5、醋中加一些白酒,再加一点盐搅拌,可以让醋更香,而且不容易坏。

  6、保存豆类时可以把豆子装入塑料袋或容器,喷一些白酒,盖严后可防止生虫。

  7、如果想给冻鱼快速解冻,可以在鱼上洒些白酒再放回冰箱,鱼很快就会解冻了。

  8、在未发起的面上按一个坑,然后倒一点白酒,用湿布捂10分钟就能发起来。

  9、在夹生饭锅中浇些白酒,盖上锅盖再蒸会儿,可完全蒸熟。

  10、红烧牛羊肉时加点白酒,可膻味,还可使味道鲜美并容易烂。

  11、将油炸花生米盛入盘中趁热洒少许白酒,可保持花生酥脆不回潮。

  12、在活鲜鱼嘴里滴几滴白酒,放回水里,放于阴暗透气的地方,能活3—5天。

  13、将河鱼在白酒中浸一下再挂糊油炸,可去泥腥味。

  14、烹调脂肪较多的肉类或鱼时加些白酒,能使菜肴味道鲜美不油腻。

  15、衣服上如果沾到碘酒,可以涂一些白酒进行揉搓,可以碘迹,这种方法还可以对付衣物上的膏药迹。

  16、新胶鞋或球鞋内喷一些白酒,晾干后再穿,缓解臭脚。

  17、擦玻璃或镜片时可以用一些白酒,会使玻璃干净明亮。

  白酒的名称繁多

  有的以原料命名,如:高粱酒、大曲酒、瓜干酒等,就是以高粱、大曲、瓜干为原料生产出来的酒。有的以产地命名,如:茅台、景芝白干、曲阜老窖、兰陵大曲等。有的以名人命名,如:杜康酒、范公特曲等。还有的按发酵、贮存时间长短命名,如:特曲、陈曲、头曲、二曲等。

  二锅头、回龙酒等,则又是以生产工艺的特点命名的。二锅头是我国北方固态法白酒的一种古老的名称。现在有的酒仍叫二锅头。现在的二锅头是在蒸酒时,掐头去尾取中间馏出的酒。真正的二锅头系指制酒工艺中在使用冷却器之前,以古老的固体蒸馏酒方法,即以锅为冷却器,二次换水后而蒸出的酒。所谓回龙酒,就是将蒸出的酒重烤一次,即为回龙酒。

  我国白酒起源于何时,众说不一,尚无定论。

  一种说法,起源于诏唐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

  以上引文中所说的“烧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单从名字相同还不可定论。济南散白酒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但烧锅之名起源于何时,尚待考证。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论据尚欠充分。

  另一种说法,元代时(1271—1368年)由国外传入。

  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往来频繁,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再一种说法,是明代药物学家李明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段话,除说明我国烧酒创始于元代之外,还简略记述了烧酒的酿造蒸馏方法,故人以为可信。

  有历史文化传承的白酒,最适合珍藏

  文化是中国白酒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悠久的历史文化能够赋予酒内涵和品味。

  其实,我们在饮酒也好,还是在珍藏酒也好,其实都在寻找文化的共鸣和归属感。比如一款酒的历史文化、个性张力符合我的风格,那么我自然对这样的酒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