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喝葡萄酒的正确方式

  众所周知,欧美国家由于饮用葡萄酒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葡萄酒文化,成为其艺术作品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荷马史诗》较早关于酿造葡萄酒的记载是,当奥德赛误入独眼巨人洞内面临死亡威胁时,他发动手下的人四处采集野葡萄,用脚踩出葡萄汁,酿成葡萄酒,将独眼巨人灌醉,乘机逃脱……,那怎么喝呢?相关的介绍如下!

Content wei xin jie tu 20210302200811

  喝葡萄酒的方式

  1、拿酒

  红酒的味道很容易受温度影响,因此要尽量减少手部与酒瓶的接触。拿酒时要用拇指顶着瓶底,四指指尖轻压瓶身使之平衡,这样可以让温度较高的手心远离酒瓶。

  2、品评

  红酒先从眼睛开始,因为红酒的外观是其健康程度、品质特性及藏酿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资深的顾客来说,这些资料十分重要,比如通过葡萄的生长年份,可知道其生长过程是否完美,还可决定其是即时饮用还是需要再多储存几年饮用更好。

  3、倒酒

  把酒杯侧斜45度来观察,此时,酒与杯壁结合部有一层水状体,它越宽则表明酒的酒精度越高。在大多数正常的情况下,干红葡萄酒的颜色呈现鲜红色,代表着酒龄颇浅,通常在1至4岁之间;干红葡萄酒的颜色呈现紫色,代表酒已到中年,约4至8岁;当干红葡萄酒的颜色呈现咖啡色,代表酒已到达壮年或老年,通常在9或10岁以上。不同的造酒程序,不同的造酒风格,对酒的颜色变化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4、摇晃

  手握酒杯底托,不停地摇晃杯中红酒,使酒体挂于杯壁上。摇晃会使酒中的酯、醚和乙醛释放出来,使氧气与红葡萄酒融合,较大程度地释放出红葡萄酒的独特香气,从而使品者根据酒的香气来判断酒的优劣和特色。从酒杯正侧方的水平方向看,摇动酒杯,看酒从杯壁均匀流下时的速度。酒越黏稠,速度流得越慢,酒质越好。

  5、闻香

  将酒杯旋转摇动后,迅速闻酒中释放出的气味,此为酒的“第二气味”,也叫“后香”。记住,红葡萄酒的气味如同颜色一样,能反映红葡萄酒品种及红葡萄酒本身的成熟程度,部分源于酿制方法。

  6、品尝

  品尝红葡萄酒前不要吃过甜的食物,否则会有酸、苦、涩之感。对大部分人来说,品酒指的是啜一口酒并快速吞下去,但这不叫品酒。品酒是一件用味蕾去从事的事情。记住,让酒布满你口腔四周、舌头两侧、舌背、舌尖,并延伸到喉头底部。舌头上的味蕾能分辨四种基本味道:甜、咸、酸、苦。舌尖尝甜味,舌两旁边沿尝咸味,舌上部两旁尝酸味,舌根尝苦味。

  将酒液啜入一小口放于口腔前部,让舌头及相关部分把酒液温热,使各种香味缓缓逸出,渐入佳境。通常会感到下列味道相互揉合:甜味不甜的称为“干”,提前终止发酵的酒会留下一些天然糖分,舌头若明显感触到糖分,便属于微甜至十分甜的酒;酸味,可于舌头两侧和颚部感觉到;涩味,红葡萄酒丹宁酸含量较高,干涩的感觉也较强;酒精味,酒液流进喉咙里时,会弥漫一股暖气。酒精越多,温暖度越强。

Content qqjie tu 20210223215717

  古代葡萄酒酿制史料

  一般说来,在古代,葡萄酒并不是主要的酒类品种,但在一些地区,如在现在的新疆所在地,葡萄酒则基本上是主要的酒类品种。有关资料可参考“葡萄和葡萄酒传入我国的考证”(见张玉忠论文,《水的外形,火的性格--酒文化研究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在一些历史时期,如元朝,葡萄酒也曾大力普及过。历代文献中对葡萄酒的记载仍是较为丰富的。

  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葡萄酒。公元前138年,外交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大宛是古西域的一个国家,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这一例史料说明我国在西汉时期,已从邻国学习并掌握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酿酒技术。西域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葡萄酒的主要产地。《吐鲁番出土文书》(现代根据出土文书汇编而成的)中有不少史料记载了公元4-8世纪期间吐鲁番地区葡萄园种植,经营,租让及葡萄酒买卖的情况。从这此史料可以看出在那一历史时期葡萄酒生产的规模是较大的。

  东汉时,葡萄酒仍非常珍贵,据《太平御览》卷972引《续汉书》云:扶风孟佗以葡萄酒一斗遗张让,即以为凉州剌史。足以证明当时葡萄酒的稀罕。

  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比黄酒酿造要简化,但是由于葡萄原料的生产有季节性,终究不如谷物原料那么方便,因此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并未大面积推广。在历史上,内地的葡萄酒,一直是继继续续维持下来的。唐朝和元朝从外地将葡萄酿酒方法引入内地。而以元朝时的规模较大。其生产主要是集中在新疆一带,在元朝,在山西太原一带也有过大规模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历史。而汉民族对葡萄酒的生产技术基本上是不得要领的。

  汉代虽然曾引入了葡萄及葡萄酒生产技术,但却未使之传播开来。汉代之后,中原地区大概就不再种植葡萄。一些边远地区时常以贡酒的方式向后来的历代王室进贡葡萄酒。唐代时,中原地区对葡萄酒已是一无所知了。唐太宗从西域引入葡萄,《南部新书》丙卷记载:“太宗破高昌,收马乳葡萄种于苑,并得酒法,仍自损益之,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长安始识其味也。”宋代类书《册府元龟》卷970记载高昌故址在今新疆吐鲁番东约二十多公里,当时其归属一直不定。唐朝时,葡萄酒在内地有较大的影响力,从高昌学来的葡萄栽培法及葡萄酒酿法在唐代可能延续了较长的历史时期,以致在唐代的许多诗句中,葡萄酒的芳名屡屡出现。如脍炙人口的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刘禹锡(772-842年)也曾作诗赞美葡萄酒,诗云:“我本是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尽日饮不足”。这说明当时山西早已种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白居易,李白等都有吟葡萄酒的诗。当时的胡人在长安还开设酒店,销售西域的葡萄酒。

  元朝统治者对葡萄酒非常喜爱,规定祭祀太庙必须用葡萄酒。并在山西的太原,江苏的南京开辟葡萄园。至元28年在宫中建造葡萄酒室。

  由于蒸馏技术的发展,元朝开始生产葡萄烧酒(白兰地brandy),《饮膳正要》对此有记载。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西域的葡萄烧酒。

  古代葡萄酒的酿法

  古代的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主要有自然发酵法和加曲法。后一种,有画蛇添足之嫌,说明了酒曲法酿酒的影响根深蒂固。

  近代的葡萄酒酿制史料

  清末1892年,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建立了葡萄园和葡萄酒公司──张裕葡萄酿酒公司,从西方引入了优良的葡萄品种,并引入了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从此我国的葡萄酒生产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新成立后,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我国又从保加利亚,匈牙利,原苏联引入了酿酒葡萄品种。我国自己也开展了葡萄品种的选育工作。目前,我国在新疆,甘肃的干旱地区,在渤海沿岸平原,黄河故道,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及淮河流域,东北长白山地区建立了葡萄园和葡萄酒生产基地。新建的葡萄酒厂在这些地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酿出好葡萄酒的关键

  俗话说“七分葡萄三分酿”,有专家还说是“八分葡萄二分酿”的,总之可以看出葡萄质量在葡萄酒中的重要性。为什么法国波尔多出的葡萄酒好喝,是上帝赐予了它一块福地,使它能产出与众不同的葡萄来。由

  首先,做葡萄酒较好用酿酒葡萄,它的特点是皮厚、色重、味甜。这样的葡萄作出酒来才会达到颜色好,涩、酸、甘三者度平衡好、喝起来才有厚重感。其次,就是酿酒葡萄也有不同品种的区别,同品种也有好赖之分。同一地块的葡萄还有年份造成的品质差异。葡萄酒的年份差异实际上是葡萄的年份差异造成的。好地区好年份产生出来的好葡萄,加上好的酿酒师就一定能做出好酒。

  当然三分酿也是不可缺少的,现代酿酒技术,使得酿制葡萄酒越来越标准化,统一规范统一模式酿出统一口味的酒。这样的酒也为一些大师们所不齿,“没有特点没有个性”。因此往往是越是有个性的酒越是容易被评为好酒。

  总之,品酒不是简单的喝酒,品酒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酒的特点,提高自我鉴赏能力。市场上有太多的葡萄酒可供选择,我们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来识别酒的好坏,随之挑选出我们自己喜欢的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