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保存越陈越好是不是,怎么保存

  不同的白酒有不同的储存方法,也不是所有的白酒都是越陈越好

  有的白酒若储存时间过长,则会进入“衰老期”,失去其本身的风味。比如,清香型白酒就不适宜长期储存,时间过长,酒的口感可能会出现变淡,酸涩等问题。但是产自于贵州茅台镇的酱香型白酒则需要长期储藏,时间越久,酱香型白酒的质量会变得更好。

Content 9358d109b3de9c82e92fb046145...

  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白酒的储存时间应该是由长到短,这样口感风味醉佳。

  保存白酒的方式

  1、容器的选择上,用于盛酒的容器开始好选用坛子,坛子自身含有多种矿物质,用它来装酒能经久保持酒的香味,会令酒更香更醇,促进酒的老熟。

  2、注意封紧瓶口。我们买来的商品酒基本都是封口的,但也要仔细检查,有的瓶口松动的,藏酒时需要用蜡封住瓶口,再用胶带或保鲜膜将瓶口缠起来,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跑酒。

  3、采用深窖贮藏法。若想将酒储存的久一点,可以将将密封好的白酒,放在100米以下的深窖中。使得白酒在一种恒温、恒湿、无光照的环境中自然老熟。

  4、白酒收藏需注意存放条件。长期保存的白酒,要找一些阴凉干燥的地方,对于酒包装的保护、防止酒挥发都有积极的效果。因此,25度以下的环境会对白酒储存起到很好的作用。

  固态及半固态发酵法

  我国黄酒酿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发酵醪液中固体物质的浓度较高。与国外的葡萄酒发酵,啤酒发酵相比,这一特点就更加明显。啤酒也是采用谷物作原料,其糖化醪中麦芽与水之比为1:4.3左右。威士忌的糖化醪则为1:5左右。

  《汉书·平当传》如淳注:"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尊,黍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中尊,粟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下尊"。一斗米出酒一斗,可见酿酒时原料米在发酵醪液中的浓度肯定是很高的。

Content 1000

  新汉王莽时期规定的酿酒米曲酒之间的比例为2:1:6.6。这一比例在我国是较为常见的。发酵醪中的固体物质浓度也大大高于啤酒的发酵醪。

  《齐民要术》中的酿酒法的发酵醪液的固体物浓度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浓度极高的如:__米酎酒和__米酒。固体物质与水之比为1:0.7-0.8,居中的是1:1左右的。稀的则是夏鸡鸣酒,约为1:3。这种酒发酵时间不到24小时,晚间下酿,次日早晨出售,是比较淡泊的。但不管如何,绝大多数酒比啤酒要浓。

  从<<齐民要术>>的记载来看,用水量少的酒是“____米酒”(一种法酒),但实际上加水量少,浓度高的应是几种酎酒。酎酒酿造的特点是,不是采用常见的浸曲法,原料也不是采用常见的蒸煮方式,而是先磨成粉末,再蒸熟。曲末与蒸米粉拌匀,入缸发酵,几乎近于固态发酵。酎酒酿法的又一特点是酿造时间长达七八个月,而且基本上是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发酵的,即当米粉加曲末用少量的水调匀后,即装入瓮中,更加以密封,不使漏气。由于基本上隔绝了外来氧气的界入,发酵始终处于厌氧状态。有利于酒精发酵。这种方法酿造的酒,酒的颜色如麻油一样浓厚,先能饮好酒一斗者,唯禁得升半,饮三升大醉,不浇,必死,凡人大醉酩酊无知,……,一斗酒,醉二十人。得者无不传饷。”

  白酒酿造温度的介绍

  古人与现代人在温度这个物理量上无非是表达方式的不同,确切地说古人不是用数值表示,而是用人的体温或沸水的温度做为参照,来大致确定酿造时应控制在什么温度的范围内。我国人民在酿酒过程中已掌握了各关键环节的温度控制要点,这在《齐民要术》中得到了较完整的体现。这就是浸曲时温度的控制;摊饭时温度的控制;维持适当的发酵温度。

  到北魏时期,酿酒的后道处理技术仍然是比较简单的。从东汉的画像石上的"庖厨图上可看出,酒的过滤是采用绢袋自然过滤后再加上用手挤压。

  《齐民要术》中提到了"押酒"法。但如何"押"则不甚清楚。如在"粳米法酒"中是这样做的:"令清者,以盆盖,密泥封之,经七日,便极清澄,接取清者,然后押?quot;。首先是任酒液自然澄清,取上清酒液后,下面的酒糟则用押的方法进一步取其酒液。在古汉字中,"押"通"压",应是用重物从上往下压。才能把酒糟压干。可能会使用压板和某种过滤介质作为配合,把酒糟压下去,稍清的酒液又显示出来。不知当时是否有的木质压榨工具。

  酿造白酒酸浆的使用

  酿酒酵母菌喜欢在较酸的环境中生长,其生长适pH值好在4.2-5.0之间。有些微生物如则在中性的pH环境下较易生长。在较低的pH环境下会受到。米饭加水后,其pH往往不在4.2-5.0的范围内。为克服这一矛盾,古人除了选择酿酒时间多在温度较低的冬季进行之外,还采用了即大胆,又明智的“以酸治酸”的策略:酸浆法。本来酿酒所忌讳的就是酒变酸了。但是古人巧妙地利用先酸化后酿酒的策略,使酒醪中的酸性环境有利于的益的酵母菌生长,不利于腐败菌的生长,反而可以酒的酸败。早记载此法的是《齐民要术》。《齐民要术》中有三例酿酒法采用了酸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