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香型白酒生产技术(米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米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一.米香型白酒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1.九儿红旗下的米香型白酒制作方法如下:制作“酒饭”。用粮食(个人理解像是糯米大米小麦等都可以)做蒸饭。拌曲。

2.等饭晾到30度左右时拌入酒曲,放入木盘或其它敞口式的瓦罐中,用棉布或纱布盖上(避免污染又防止积水)。

3.发酵。拌曲后一天左右(寒冷天气要2天),酒饭已进入糖化高峰,将酒饭倒入发酵罐,我用的是本地土制的瓦罐,土得不能再土了,盖子用的是瓷碗包纱布,但很便宜,几块钱一个(5升),还有15升和25升的。

4.按1斤米加2斤矿泉水(自来水或白开水也可以,只是质量差点),然后盖上“碗盖”,进入主发酵过程。放置约3周左右。

5.可以包上棉被,呵呵。蒸馏。蒸馏采取液态法蒸馏,将发酵料过滤,压榨。放入专门的微型蒸馏器(它的学名叫微型酿酒器)中,进行蒸馏。

6.一次蒸馏结束后,测量酒精度和量,计算拟取酒量和酒度,进行二次蒸馏,掐头去尾,中段酒即为成品酒,等酒完全自然冷却后测量酒度,存玻璃瓶或其它容器中,标明原料、生产日期及酒度。

二.白酒的酿制方法

1.白酒的制作方法:所用设备:原料处理及运送设备。有粉碎机、皮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式输送机、送风设备等。

2.拌料、蒸煮及冷却设备。有润料槽、拌料槽、绞龙、连续蒸煮机(大厂使用)、甑桶(小厂使用)、晾渣机、通风晾渣设备。

3.发酵设备。水泥发酵池(大厂用)、陶缸(小厂用)等。蒸酒设备。蒸酒机(大厂用)、甑桶(小厂用)等。我国的白酒生产有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种,固态发酵的大曲、小曲、麸曲等工艺中,麸曲白酒在生产中所占比重较大,故此处仅简述麸曲白酒的工艺。

4.制作方法: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5.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

6.6~0。润料水分48~50%为宜。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

7.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

8.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

9.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

10.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

11.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

12.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入窖发酵。

13.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

14.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发酵过程主要是掌握品温,并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

15.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当窖内品温上升至36~37℃时,即可结束发酵。

16.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

17.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原酒储存一段时间,勾兑成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就可以出售了。

三.白酒是怎样酿出来的

1.新中国成立后,用白酒这一名称代替了以前所使用的“烧酒”或“高梁酒” 等名称。由于酿酒原料多种多样,酿造方法也各有特色,酒的香气特征各有千秋,故白酒分类方法有很多。

2. 按最新的国家标准,将蒸馏酒分为中国白酒和其它蒸馏酒。 白酒的定义是: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白酒。

3. 其它蒸馏酒的定义是:以谷物、薯类、葡萄及其它水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酿制而成的、高酒精度(含酒精18~40%)的酒。

4.按所用的原料不同, 又有白兰地、威士忌、俄得克和其它蒸馏酒(如老姆酒)。 下面主要介绍中国的白酒种类。

5.现代将白酒分为固态法白酒、固液结合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三类。 1 按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艺分类 在固态法白酒中主要的种类为: 大曲酒 大曲酒,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麦、大麦,加上一定数量的碗豆。

6.大曲又分为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一般是固态发酵,大曲酒所酿的酒质量较好,多数名优酒均以大曲酿成。

7. 小曲酒 小曲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态发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麸曲酒 这是解放后在烟台操作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别以纯培养的曲霉菌及纯培养的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时间较短,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为多数酒厂为采用,此种类型的酒产量最大。

8.以大众为消费对象。 混曲法白酒 主要是大曲和小曲混用所酿成的酒。 其它糖化剂法白酒 这是以糖化酶为糖化剂,加酿酒活性干酵母(或生香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白酒。

9. 固液结合法白酒的种类有: 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 这种酒是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10. 串香白酒 这种白酒采用串香工艺制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 还有一种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后串蒸而得。

11. 勾兑白酒 这种酒是将固态法白酒(不少于10%)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进行勾兑而成的白酒。

12. 液态发酵法白酒 又称“一步法”白酒,生产工艺类似于酒精生产,但在工艺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传统工艺,酒质一般较为淡泊;有的工艺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弥补。

13. 此外还有调香白酒,这是以食用酒精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调香白酒经调配而成。 2 按酒的香型分 这种方法按酒的主体香气成分的特征分类,在国家级评酒中,往往按这种方法对酒进行归类。

14. 酱香型白酒 也称为酱香型白酒,以茅台酒为代表。酱香柔润为其主要特点。发酵工艺最为复杂。所用的大曲多为超高温酒曲。

15. 浓香型白酒 以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洋河大曲等酒为代表,以浓香甘爽为特点,发酵原料是多种原料,以高梁为主,发酵采用混蒸续渣工艺。

16.发酵采用陈年老窖,也有人工培养的老窖。在名优酒中,浓香型白酒的产量最大。四川,江苏等地的酒厂所产的酒均是这种类型。

17. 清香型白酒 也称为清香型白酒,以汾酒为代表,其特点是清香纯正,采用清蒸清渣发酵工艺,发酵采用地缸。

18. 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特点是米香纯正,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剂。 其它香型白酒 这类酒的主要代表有西凤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征,这些酒的酿造工艺采用浓香型,酱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艺,有的酒的蒸馏工艺也采用串香法。

19. 3 按酒质分 国家名酒 国家评定的质量最高的酒,白酒的国家级评比,共进行过5次。茅台酒、 汾酒、泸州老窖、五粮液等酒在历次国家评酒会上都被评为名酒。

20. 国家级优质酒 国家级优质酒的评比与名酒的评比同时进行。 各省,部评比的名优酒 一般白酒 一般白酒占酒产量的大多数,价格低廉,为百姓所接受。

21.有的质量也不错。这种白酒大多是用液态法生产的。 4 按酒度的高低分 高度白酒 这是我国传统生产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过65度。

四.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是怎样?

1.原发布者:大自然之最爱酿酒工艺流程1)酿酒工艺描述:原料:酿酒用原料(高梁、大米、糯米、小麦、玉米)需符合粮食卫生标准。

2.原料粉碎:将高梁、大米、糯米、小麦、玉米按标准粉碎,符合生产要求。辅料清蒸:将辅料(糠)入甑清蒸30分钟,排杂去霉。

3.配料、润料:将原料(高梁、大米、糯米、小麦、玉米)按比例与发酵糟醅、辅料,拌和均匀,闷堆润料。上甑:将拌和均匀的粮醅按工艺要求装甑。

4.蒸粮、蒸酒:将甑装好后,边蒸粮边蒸酒。量质摘酒:按质量标准分级摘取,单独存放,按级交存。出甑:将糊化后的粮醅,打量水,出甑。

5.通风晾茬:将粮醅摊晾在通风晾床上,进行通风降温。下曲:将粉碎好的大曲,按量加入酒醅中拌匀。入池发酵:将粮放入窖池进行发酵。

推荐阅读

快速分解型白酒席未散酒已醒(快速分解型白酒席未散酒已醒)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