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白酒很少用大米,蒸饭团米为啥放酒

本文目录一览

1,蒸饭团米为啥放酒

让饭口感更好。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0}

2,酿酒为何不用稻谷代替大米

因为稻谷外壳中含有很多维生素微量元素,不利于酒曲的发酵影响酒的质量品质和产量!

{1}

3,做糯米甜酒大米和糯米有什么区别

没区别,用长糯米出的酒比圆糯米的少。有的拉,大米煮的饭不怎么粘,糯米就很粘。我们这里都是混合做的哦,应该能吃,挺补的哒

{2}

4,大米为什么不能作为酿酒的主要原料

那多贵呀!再说了,大米里面的蛋白质是不能酿酒的,白白浪费了。酿造白酒,也不是使用“米”,而是使用“谷”。比如高粱,不是使用高粱米,而是使用“高粱谷”,带壳的。

5,用大米酿酒出酒率怎么样酿酒技术和设备哪里有

一百斤大米可以酿50度的酒85-90斤,白酒酿造技术可以到宁波传成酒械来学,我们有老师一对一教的,你自己动手操作,学会为止。全套的酿酒技术和酿酒设备我们都有的。我这里没有设备 只有成熟的大米酿造纯粮酒技术 电话13383877044QQ787483274这两种采用新工艺酿酒出酒率都很高,传成酒械就有这种技术。

6,大米为什么不能作为酿酒的主要原料

那多贵呀!再说了,大米里面的 蛋白质 是不能酿酒的 ,白白浪费了。酿造白酒,也不是使用 “米” ,而是使用 “谷” 。比如高粱,不是使用高粱米,而是使用 “高粱谷” ,带壳的。

7,怎么用大米做酒米钓鱼

泡酒米对用米没有固定限制,大米、小米、黄米、糯米等都可以做原材料的,酒可以用普通的白酒泡上丁香,桂皮等等香料,用酒液浸泡米两三天,即可使用。可以直接打窝也可以拌上一些麸皮,谷壳等等一起使用。大米或小米,加曲酒(40度左右叫大曲的酒,如洋河大曲等等),泡上一个星期,如果急用可把大米或小米炒一下(不要见油,见油就没用了,就干净的锅干炒),再趁热加入曲酒,这样一夜就好,

8,可以用大米固态法酿白酒吗

可以的固态发酵原料要求:生产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的主要原料要求符合相关标准,必须是高梁、玉米、小麦、大米、糯米、大麦、荞麦、青稞等粮食和豆类等(不包括薯类与果蔬类),颗粒均匀饱满、新鲜、无虫蛀、无霉变、干燥适宜、无泥沙、无异杂味、无其它杂物。只要是上述其中之一就可以,但是单一原料肯定酿出的酒体不饱满,味道偏向性较重。也就是说带大米味。

9,酒是如何制成的

啤酒酿造 有以下5道工序。主要是糖化、发酵、贮酒后熟3个过程。 原料粉碎:将麦芽、大米分别由粉碎机粉碎至适於糖化操作的粉碎度。糖化:将粉碎的麦芽和淀粉质辅料用温水分别在糊化锅、糖化锅中混合,调节温度。糖化锅先维持在适於蛋白质分解作用的温度(45~52℃)(蛋白休止)。将糊化锅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兑入糖化锅后,维持在适於糖化(β-淀粉和α-淀粉)作用的温度(62~70℃)(糖化休止),以制造麦醪。麦醪温度的上升方法有浸出法和煮出法两种。蛋白、糖化休止时间及温度上升方法,根据啤酒的性质、使用的原料、设备等决定用过滤槽或过滤机滤出麦汁后,在煮沸锅中煮沸,添加酒花,调整成适当的麦汁浓度后,进入回旋沉淀槽中分离出热凝固物,澄清的麦汁进入冷却器中冷却到5~8℃。发酵:冷却后的麦汁添加酵母送入发酵池或圆柱锥底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用蛇管或夹套冷却并控制温度。进行下面发酵时,最高温度控制在8~13℃,发酵过程分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发酵5~10日。发酵成的啤酒称为嫩啤酒,苦味犟,口味粗糙,CO含量低,不宜饮用。后酵:为了使嫩啤酒后熟,将其送入贮酒罐中或继续在圆柱锥底发酵罐中冷却至0℃左右,调节罐内压力,使CO溶入啤酒中。贮酒期需1~2月,在此期间残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渐沉淀,啤酒逐渐澄清,CO在酒内饱和,口味醇和,适於饮用。过滤: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为商品,啤酒在-1℃下进行澄清过滤。对过滤的要求为:过滤能力大、质量好,酒和CO的损失少,不影响酒的风味。过滤方式有硅藻土过滤、纸板过滤、微孔薄膜过滤等有以下5道工序。主要是糖化、发酵、贮酒后熟3个过程。 原料粉碎:将麦芽、大米分别由粉碎机粉碎至适於糖化操作的粉碎度。糖化:将粉碎的麦芽和淀粉质辅料用温水分别在糊化锅、糖化锅中混合,调节温度。糖化锅先维持在适於蛋白质分解作用的温度(45~52℃)(蛋白休止)。将糊化锅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兑入糖化锅后,维持在适於糖化(β-淀粉和α-淀粉)作用的温度(62~70℃)(糖化休止),以制造麦醪。麦醪温度的上升方法有浸出法和煮出法两种。蛋白、糖化休止时间及温度上升方法,根据啤酒的性质、使用的原料、设备等决定用过滤槽或过滤机滤出麦汁后,在煮沸锅中煮沸,添加酒花,调整成适当的麦汁浓度后,进入回旋沉淀槽中分离出热凝固物,澄清的麦汁进入冷却器中冷却到5~8℃。发酵:冷却后的麦汁添加酵母送入发酵池或圆柱锥底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用蛇管或夹套冷却并控制温度。进行下面发酵时,最高温度控制在8~13℃,发酵过程分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发酵5~10日。发酵成的啤酒称为嫩啤酒,苦味犟,口味粗糙,CO含量低,不宜饮用。后酵:为了使嫩啤酒后熟,将其送入贮酒罐中或继续在圆柱锥底发酵罐中冷却至0℃左右,调节罐内压力,使CO溶入啤酒中。贮酒期需1~2月,在此期间残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渐沉淀,啤酒逐渐澄清,CO在酒内饱和,口味醇和,适於饮用。过滤: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为商品,啤酒在-1℃下进行澄清过滤。对过滤的要求为:过滤能力大、质量好,酒和CO的损失少,不影响酒的风味。过滤方式有硅藻土过滤、纸板过滤、微孔薄膜过滤等啤酒酿造 有以下5道工序。主要是糖化、发酵、贮酒后熟3个过程。 原料粉碎:将麦芽、大米分别由粉碎机粉碎至适於糖化操作的粉碎度。糖化:将粉碎的麦芽和淀粉质辅料用温水分别在糊化锅、糖化锅中混合,调节温度。糖化锅先维持在适於蛋白质分解作用的温度(45~52℃)(蛋白休止)。将糊化锅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兑入糖化锅后,维持在适於糖化(β-淀粉和α-淀粉)作用的温度(62~70℃)(糖化休止),以制造麦醪。麦醪温度的上升方法有浸出法和煮出法两种。蛋白、糖化休止时间及温度上升方法,根据啤酒的性质、使用的原料、设备等决定用过滤槽或过滤机滤出麦汁后,在煮沸锅中煮沸,添加酒花,调整成适当的麦汁浓度后,进入回旋沉淀槽中分离出热凝固物,澄清的麦汁进入冷却器中冷却到5~8℃。发酵:冷却后的麦汁添加酵母送入发酵池或圆柱锥底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用蛇管或夹套冷却并控制温度。进行下面发酵时,最高温度控制在8~13℃,发酵过程分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发酵5~10日。发酵成的啤酒称为嫩啤酒,苦味犟,口味粗糙,CO含量低,不宜饮用。后酵:为了使嫩啤酒后熟,将其送入贮酒罐中或继续在圆柱锥底发酵罐中冷却至0℃左右,调节罐内压力,使CO溶入啤酒中。贮酒期需1~2月,在此期间残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渐沉淀,啤酒逐渐澄清,CO在酒内饱和,口味醇和,适於饮用。过滤: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为商品,啤酒在-1℃下进行澄清过滤。对过滤的要求为:过滤能力大、质量好,酒和CO的损失少,不影响酒的风味。过滤方式有硅藻土过滤、纸板过滤、微孔薄膜过滤等

10,中国粮食连年丰收为什么白酒都是用酒精勾兑而不用粮食酿造

可能有不少人有着和他一样的想法,或者说,大家也想知道:酒精酒不如粮食酒,究竟在哪些方面不如?我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从原料来看酒精酒为什么不如粮食酒。先说粮食酒,顾名思义,用粮食酿制的酒,高粱、玉米、大米、糯米、大麦、小麦、小米、青稞,甘薯、绿豆......凡是含有淀粉或者糖类的物质都可用来酿酒。酿酒其实就是一个淀粉糖化发酵之后变成酒精的过程,不同的酿酒原料,经过不同的发酵糖化蒸馏工序之后,变成统一的一种物质——酒精。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结构简式CH?CH?OH或C?H?OH,分子式C?H?O),无色透明,低毒性,纯液体不可以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种种的科学依据都在说乙醇不是什么好东西,又致癌又破坏干细胞的,但为啥全世界每年喝酒的人依然还是那么多。你去问酒鬼为啥喝酒,估计他也说不上,明知是不好的事还去做的人还少吗?听了酒精的这么多害处,吓得我舀了一瓢原浆糯米酒压压惊。闲话少说,扯回粮食酒和酒精酒。纯粮酒自带各种香气,因此不用再额外添加香精色素等物质,也就更为健康。并且,由于粮食酒里面各种醇、酯的作用,酒精在人体内很容易就被分解,不会沉积在体内造成头晕、断片、恶心、反胃等不适症状,喝酒时不容易醉,喝酒之后不会头疼。这就是粮食酒的特殊之处。而酒精酒,主要是用食用酒精兑水,然后添加各种香精,模仿相应香型的酒。酒精酒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因为连年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酿酒消耗的粮食供应不足。然而吃喝是人民最基本的需求,甚至于有些人饭可以不吃,酒是不能不喝的。酒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符号,怎么能让它就此断了传承呢?如何解决粮食和酒之间的矛盾呢?经过多年研究,轻工业部研究出了一种新的酿酒方法——不用高粱、大米等主要的粮食,仅用廉价的芋头、薯杆、红薯、高粱秆、秸秆、甘蔗制糖后的废料等含糖的原材料来酿酒,或者更进一步,用这些原材料做出食用酒精,然后加水制成酒。酒精酒就是这么来的。酒精的生产原料有哪些?请看下图:图上没有表现到的原料还有:野生植物(橡子仁、土茯苓、蕨根、石蒜等)、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米糠饼、麸皮、高粱糠、淀粉渣等),孰优孰劣我也就不多说了,自己从原料上看吧。粮食酒起码还能保证自己的原料是粮食,而酒精酒呢?薯类、谷类、甘蔗、甜菜且不说,这个废糖蜜和各种纤维原料,看着怎么这么令人害怕呢?并且,食用酒精本身也因原料有品质区别。其中,玉米酒精>薯干酒精>糖蜜酒精>其他,然而玉米酒精大多是用于制作乙醇汽油,不进入酒品市场。也就是说,市面上的酒精酒普遍是用薯干酒精和糖蜜酒精兑成的,这两种酒精市价在4000至5000元一吨,用98度的酒精勾兑50度的酒,要加一倍的水,那么500毫升的酒成本才一块多钱。一吨酒加入的香精成本大概在200块钱左右,这样算下来,大多数液态法制成的酒一斤成本还不到2块钱。像这样的酒,配个华丽的包装,拍几个唯美的广告,再写几句具有情怀的宣传语,请个大牌代言的明星,怎么不得卖个百八十块钱啊?至于品质,你不喝你怎么知道。

11,如何酿酒啊有没有具体的资料

合理配料   麸曲白酒的合理配料理念,同样可延伸到小曲白酒和大曲白酒生产工艺中去。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调整入池酒醅的淀粉浓度,包括入池水分和酸度,称为合理配料。常用的配料比例以投粮为基准,如粮醅比、粮曲比、粮水比、粮糠(辅料)比。入池条件主要控制指标是入池淀粉、入池水分、入池酸度、入池糖分等。合理配料的主要方法是稳定控制几个可控指标,如入池水分、粮糠比等,然后通过底醅用量的增减来调整入池淀粉的浓度。一般是夏季控制入池淀粉浓度最低,多用底醅;冬季控制入池淀粉浓度最高,少用底醅;气候由冷转暖,逐步增加底醅用量;气候由暖转冷逐步减少底醅用量,以控制发酵酒醅的升温和生酸。固态发酵的小曲酒,投粮以培菌糟计,底醅就是蒸酒后的发酵糟,配料原则与麸曲白酒相同。 低温入池   该理念适用于所有清香型白酒,目的有三:其一为了控制低温发酵,使酒醅缓慢升温,以达到控酸养醅的目的;其二低温发酵所产的清香型白酒,包括大曲白酒,其酒质绵甜、柔和、爽净,相比之下,高温发酵所产的酒,酒质苦涩,邪杂味大;其三“低温入池”能与合理配料相结合,将酒醅发酵至预定的顶火温度,例如在炎夏季节,将酒醅的入池淀粉降至13 %~14 %,即使入池温度高达23~24 ℃,发酵酒醅的升温顶点也不会超过33 ℃(高粱的标粮淀粉以65 %计),出酒率(产酒以65 %vol计)仍可达到50 %以上,是过热季关的有效措施之一。 定温蒸烧   麸曲白酒的发酵周期只有4~5 d,“定温蒸烧”的原意是指在一定的发酵期内,控制酒醅在达到预定的升温顶点后,立即出池蒸酒,例如,华北地区可以定温至32 ℃;华中、华东一带可定温至32~34 ℃;西北、东北一带可定温至28~32 ℃。该理念对固态发酵小曲酒一样适用,但小曲的主要糖化菌为米根霉,适于37 ℃生长,比曲霉的最适生长温度30 ℃高7 ℃,所以,糖化酶的耐高温性优于曲霉,据《永川试点》认定以39~40 ℃时出发酵桶蒸酒最好。麸曲白酒的主要糖化菌是曲霉菌,定温蒸烧的顶火温度以32 ℃为宜,冬季可低至27~28 ℃,其行之有效的措施,仍是调整入池淀粉的浓度。 定时定温发酵   “低温入池、定温蒸烧”的理念,只适合于发酵期短的麸曲白酒和小曲白酒,不适合于发酵期长的大曲白酒。但是该理念也渗透了“定时、定温发酵”的理念,《永川试点》使该理念更为深化。根据固态发酵小曲酒“先糖化、后发酵”的工艺特点,明确提出“低温、定时、定温培菌法”和“定时、定温发酵法”,进一步阐明了“变”和“定”的关系。根据“定时、定温”发酵的工艺原则,针对长期发酵的大曲酒,在《汾酒试点》中延伸出“前缓、中挺、后缓落”的工艺原则。 “前缓、中挺、后缓落”   该原则概括了“定时、定温起火”、“定时、定温落火”的工艺理念,是对《烟台试点》和《永川试点》的完善和发展,“前缓、中挺、后缓落”的理念主要适用于入池淀粉浓度较高的发酵酒醅,如汾酒的清蒸二次清的“大米查”,续米查发酵的“粮米查”。以汾酒大米查纯粮发酵为例,主要控制手段只有一个入缸温度,设每年9月开产、6月停产为热季,12月至1月为冬季,其余月份为平季,以入缸后发酵对时(24 h)来表达,热季利用半夜或凌晨,控制入缸温度在14 ℃以下,能低则低,控制在5~6对时,顶火温度达到32~33 ℃最好,挺火1~2对时,入缸后7~8对时开始缓慢落火,入缸后12~14对时落火至24 ℃以下;平季在酒醅入缸后7对时,使顶火温度达到30~32 ℃最好,9对时开始缓慢落火,至入缸后15~16对时使落火温度达到24 ℃以下,冬季控制在入缸后9对时使顶火温度达到26~28 ℃,中挺时间挺足2对时,入缸后15~16对时使落火温度达到24 ℃以下,至出缸时酒醅温度应不低于21 ℃。“粮米查”发酵,可利用底醅来调整入池淀粉浓度,再控制入池温度的高低,就更容易做到“前缓、中挺、后缓落”,可与合理配料相结合,灵活掌握不同季节所应掌握的入池温度,其升温原则为:正确的入池温度应为入池后1对时酒醅不升温,也不降温,最高升1 ℃,入池后7对时达到顶火温度32 ℃;8~9对时开始缓慢落火,入池后15~16对时将落火温度降至24 ℃以下。 “养大米查、挤二米查”和“养米查挤回”   “前缓、中挺、后缓落”的工艺原则,包含了“定时、定温顶火”和“定时、定温落火”的经典理念,有效地控制了酒醅的升温和生酸,也就达到了“养大米查”或“养米查”的目的,“养米查”的关键是控制酒醅酸度,为“挤二米查”或“挤回”打好基础。根据《永川试点》要求,准确掌握“变”和“定”的关系,不同大曲种类,要求的中挺温度和时间也必须区别对待。茅台酒大曲,主要是适合于相对高温糖化发酵的细菌曲,大曲中的主要微生物是各种耐高温的芽孢杆菌群、乳酸菌群、烟色红曲霉等,在大曲中很难分离得到产酒精的酿酒酵母,加之芽孢杆菌的淀粉酶系、蛋白酶系等都适合于相对较高的温度。但不论是低温发酵、高温发酵,都必须执行“定时、定温发酵”和“前缓、中挺、后缓落”的工艺理念,养好米查,为“挤回”打好基础。 前紧、中挺、后缓落工艺   清米查发酵的“大米查和缓米查发酵的“粮米查”,入池淀粉浓度分别达到≥32 %和14 %~18 %,由于贯彻了定时、定温顶火和定时、定温落火的工艺理念,在“前紧”期,生酸很少,“中挺”1~2个对时后,酒醅已发透、发彻底,酒精分逐渐升高,有效地控制了生酸细菌的繁殖,生酸量也不大,“后缓落”期,酒醅降温至24 ℃以下,主要是养醅,即使养醅期长达数月,只要密闭好,酒醅空隙被二氧化碳所充填,在低温下酒醅有较高的酒精浓度,总的生酸幅度也不大,这是“养大米查”或“养米查”的全过程。但是清米查发酵的“二米查”和续米查发酵的“回活”都是纯糟发酵,入池残余淀粉只有8 %~11 %,且酸度大,发酵阻碍物多,酒醅的升温极其困难,所谓“挤二米查”或“挤回”,要求糟米查尽快发起来,如果长期维持在25 ℃以上,30 ℃以下,不升不落,不死不活,糟米查中仅有一点残淀粉,也会继续生酸,流酒更少。因此,纯糟发酵的酒醅升温原则为“前紧、中挺、后缓落”。   “前紧”,因酒醅酸度大,入池(缸)温度要求较高,才能使酒醅很快发起来,入缸后3~4对时,必须使顶火温度达到32 ℃以上,二米查入缸温度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入缸温度。以汾酒二米查发酵为例,平季正常的入缸酸度以1.5计,正常的入缸温度可确定为16 ℃,在此基础上入缸酸度每增加0.1,入缸温度相应提高1 ℃,热季入缸酸度可达3.1,入缸温度可以确定为31 ℃,至入缸后温度不回落为止。窖池发酵,回糟的淀粉浓度更低,酸度更大,入池温度一般都高达25 ℃以上,要求前火更紧。既要很快挺起来,又要定时、定温落下去。仍以汾酒二米查发酵为例,适宜的入缸温度,应是4对时必须顶火至32 ℃,中挺至5对时,从6对时开始缓慢落火,落火至23 ℃以下,冬季出缸酒醅不低于21 ℃。黑糯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冷却、糖化、发酵、蒸馏、勾兑、陈酿、灭菌之后在用自己家用的豆浆机,或是搅拌机都可以的,你不防试试味道很不错哦,我家就是这样酿的.味道好不要忘记给点分哦,我很需要积分点亮问问图标,谢谢.

12,为什么不用小米酿酒

大家可以查一下中国几个著名的酒,可发现玉米酒精还是品质不错的,但是玉米做的酒精有什么特点呢?因为它糖份高,热量高,所以玉米做的酒特别烈,那么玉米蒸馏出来的酒,也是说从口味上讲,最烈最爆,也可以说是不太好喝的酒。但是作为酒精它比较纯正,所以液态发酵法当中的所用的食用酒精,如果是用玉米酒精你还运气不错,最起码比薯干究竟和糖蜜酒精要好。因此你看酒瓶上面标的,如果有玉米的这其实不是什么好酒,酿酒玉米是比较便宜也是比较廉价的发酵材料。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说一下,大米。大米是一种非常清醇农作物,大米跟高粱的区别是,大米没有皮,没有皮这个特点非常重要。因为大米没有皮,它就注定了没有单宁,没有单宁就导致大米里面这种独特的香味,是没有法跟高粱比的。除了没有高粱的单宁之外,大米有一些独特的这种特点,它里面大米当中碳水化合物是70%左右,蛋白质是7%--8%同时大米里面有1.3%—1.8%的脂肪。而且大米里面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它里面含的有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大米的蛋白质生物架和氨基酸构成的比例,比这个小麦、大麦、小米这些要高。然后这些特点,导致了大米在酿酒发酵的过程当中,它的清香会比较浓,所以大米做的酒的特点是比较清香的。那么比较典型的,是这种专门有一种酒,就叫米香型酒,这种酒咱们喝的比较少,但是它是一种很古老的香,这种米香型有的也叫蜜香,它典型代表就是我们北方人喝很少的品牌,叫桂林的三花。那么这种三花酒,大米做的酒基本属于小曲酒,就是它萃取的时候,发酵时间比较短,温度也比较低。那么这个米香型它突出的香味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和本乙醇的为主体的这种比较优雅的香。这种比较优雅的香对于老酒鬼来讲,会感觉到它这个就是甜度过了,应该说不太过瘾,所以米香型的酒基本上不会很厚实的。我们说好酒到嘴巴里和到喉咙里面的身感应该叫大长圆厚勾,它的长不会很长,然后厚也不会很厚,回勾也不会很强,基本到嘴里会蜜香、清雅、绵柔。也就是说在酒鬼的心中,米香就是一种比较清香的样。但是要过瘾求熏求酣它的能量是不够的。所以也都能看到了现实,米香型酒全中国不是一个很主体的酒。小米酿酒是比较少的,民间有这个小米酿酒是一种比较怎么说呢,有一种小米酿的黄酒,小米一般来讲做白酒用它的不多,这个不太成为主体。另外我要专门讲,还有一种大家觉得不太熟悉的就是豌豆,在五粮液里面和这个汾酒里面豌豆的使用都是比较独特的。我们来研究一下什么是豌豆吧,这是豌豆民间叫三不吃,叫虫不吃、鸟不吃、牲口不吃。首先用豌豆制取叫不来火,也就是说豌豆作为一种辅料吧在五粮液里面使用,在汾酒里面也有使用。但是豌豆本身制取和做这个会让这个酒有一种比较独特的香味。这种独特的香有一点接近果木花草香,但是豌豆是一种很不主流的这种酿酒的原料,但是豌豆部分它有些地方是可以降低一些成本,作为老酒鬼来讲,就是那种怪怪的不太主流的香型。还有一个强调一下,就是这个糯米,糯米这种原料就是在五粮液的和一些浓香型酒当中,它这个使用糯米。那么糯米就是北方说的这江米,糯米在制造黄酒,和这个就是我们说的米酒,就是醪糟它是特别特别重要这种原材料。但是做白酒糯米应该只是一个香型的调节,它不是一个很主体的酿酒好的白酒的酿酒原料。糯米跟大米本质上区别是他们的分子结构是不一样的,他们原则上都属于多糖,然后糯米当中的这种支链淀粉比较多。然后我们说的大米当中的直链淀粉比较多,那么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在酿酒上有什么区别呢?也就是说这个直链淀粉只有从化学上讲,从生物化学上讲,直链淀粉只有一个还原端和一个非还原端。而支链淀粉呢,一个分子上有很多个非还原端,然后这些非还原端,导致了多个霉可以在多个非还原端进行分解淀粉的活动。这个很绕嘴,这个不太容易理解,我给大家通俗一点讲这个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有多大区别,简单的说一下,支链淀粉可以理解为它是一根,直链淀粉你可以理解为一把,就是直链淀粉的糊化温度是73度。而这个支链淀粉就是它的糊化起来会更麻烦一点。然后这个糊化不太容易。所以这个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在发酵跟烤酒的时候,这两种物质决定了它的这种发酵工艺和蒸馏工艺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支链淀粉又叫胶淀粉,它是由几千个葡萄糖残积构成的,同时它比较难以溶于水。另外一个就是支链淀粉的这个含量高,它的淀粉含量高,一般在65%至81%。然后它在冷水当中是不溶的,然后热水一作用它会膨胀成糊状,我讲这段是为了给大家讲最好的酿酒的原料,就是高粱。因为讲到高粱就必须讲支链淀粉、直链淀粉,为什么要大谈特谈这个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呢?就是因为全中国最好的酒一定是高粱酿。高粱我们讲了,高粱独特的特点是说,它的这个里面含有单宁。同时这个高粱作为酿酒原料,它酿的酒是最香的,现在中国为什么高粱是不太好吃的粮食,但是酿酒的,很多酒里面都有高粱呢?就是因为高粱酒是所有酿酒的粮食当中是最香的一种。但是高粱分为糯高粱和梗高粱,这个梗高粱就是我们说的北方的高粱。北方这种高粱是比较便宜的,它好吃,粒大皮薄。但是它酿酒并不香。那么最好的酿酒这种高粱就叫糯高粱,这种高粱最好就是贵州本地产的。这种叫有的叫小红高粱有的就叫糯高粱、红高粱。它基本特点就是它颗粒特别,皮厚,而它的形状扁圆的,特别结实,很干,特别耐蒸煮,特别的耐烤,也可以说难熟。这种高粱非常难吃,但是它天生就是为酿酒而生。为什么?因为糯高粱里面支链淀粉含量特别高,这种支链淀粉因为太高了,所以这个酱香型酒,就像茅台啊和咱们酣客的酒水都是一样的,这种糯高粱。它要进行九次蒸煮,每次蒸煮了之后,摊到地上然后凉了之后,再加曲,八次摊晾加曲,然后经过七次取酒,只有这种这个叫单宁含量高,支链淀粉含量很高的这种高粱酿的酒才会好。那么高粱里面的支链淀粉含量有多高呢?它占90%以上,所有酿酒的这种老酒师和酒鬼都知道,衡量一个白酒品质,就要看你这个里面支链淀粉含量有多高。支链淀粉的含量越高这个酒越好。高粱酿酒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高粱它这个脂肪含量为3%,它低于玉米。在脂肪酸中的这种饱和脂肪酸比较高,这是一种对酿酒是有利。而它这个亚油酸含量低于玉米。所以这种高粱做的酒,就是从它的健康的角度讲,它也是对人体比较有利的。所以酱香型酒,有利于健康这不是吹牛的。说可能说是什么酒都伤害身体,根本的问题人喝的太多了,适量的喝这种酱香型白酒,就是每天不要超过体重的千分之一,对人的心脑血管和高血压、冠心病是非常好的。在一个高粱里面它的这种氨基酸,是比较全面的。

13,大米酿酒谁会做呀

家庭米酒的制作: 米酒不需要任何设备在家中就可以酿制; 1.选糯米5000克、甜酒药1000克、饮用水若干; 2.制作方法: 先将糯米用冷水冲洗二至三遍, 放在冷水里浸泡一天后,捞出放在蒸笼上蒸熟 (约半 小时),出笼后用冷水浇凉。然后把压碎的甜酒药粉倒在糯米中拌均匀,盛入缸里,将 缸盖严,放在30度左右的暖房里,发酵三天即成。如无暖房,可将缸放在稻草窝中,四周围上棉絮保温亦可。 3.甜酒药含有丰富的毛霉、 根霉和酵母, 在一定温度下, 细菌把淀粉分解成糖, 三天 左右米饭变甜,用筷子搅动,可看到酒渗出,用纱布过滤就可以得到酒,剩下的米饭就是酒酿,同样香甜可口,富有酒味。 这种传统的酿酒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将大米蒸熟 后拌曲发酵,然后蒸馏得成品酒。具体操作起来就更复杂一些,其工艺如下:浸米—蒸煮—扬冷、拌曲—入缸固态培菌糖化—半固态发酵—蒸馏—成品酒。   其中仅是蒸煮工序就很麻烦,操作要求较为严格。例如:将浸好的大米倒入甑内,待园气后初蒸15~20分钟,然后泼入热水,还要上下翻倒几次,又上盖, 待园气后再蒸几十分钟,再进行第二次泼水、翻倒、再蒸。同时还要求所蒸煮的大米外硬内软、无生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均匀一致等等。如那一环节掌握不 好,达不到要求都可能影响到出酒率。 v采用生大米酿酒就简单得多了。生大米不需要淘洗,不需要浸泡,当然更不需要蒸煮。将市售的大米买来后,每公斤大米加入6克生料曲种,加入三公斤冷水搅拌、密封发酵,经蒸馏就得成品酒。所以,有人戏称生料酿酒技术为“傻瓜酿酒技术”。 v生料酿酒,可以说就谈不上什么“工艺流程”,如果硬要编个工艺流程的话,那么这个工艺流程就是:配料(大米+曲+水)—发酵—蒸馏—成品酒。 v采用生料酒曲酿制大米白酒,每斤米得一斤酒,45~50度,口感与传统酿制的一样,甚至超过。   由此可见,采用生料酿酒,简化了工艺、节约了燃料和人工、减轻了劳动强度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出酒率,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由于生料酿酒操作简单,管理粗放,完全可采用规模化、机械化大生产。   由于生料酿酒具有上述诸多优点,仅管这个新技术推广时间不长,宣传力度不大,但仍然受到许多酒厂的欢迎,尤其是受到那些文化不高、缺乏酿酒技术的小酒 厂和家庭酿酒作坊的普遍欢迎。例如:目前广西省内即有上千家小酒厂和家庭作坊在采用生料酿酒技术生产大米白酒。江西、湖南、浙江、上海等也有许多厂家在采 用生料酿酒技术生产。   然而,生料酿酒再简单也是一门科学技术。既是一门科学技术,就有一定的工艺规范和操作规则。遵循这些规则,出酒率就高;违背或不按这些规则操作,就达 不到出酒要求。原因是,由淀粉转变为酒是生物化学反应的结果,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假如改变了规定的作用条件,其代谢产物就不是酒,而是另一种代谢产物 ——如醋酸。   一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把科学看成魔术,把生料曲种当成是“仙丹妙药”,以为在生大米中加点水,丢进去一点生料曲种,它就自然而然地“变”出酒来。一但没有变出酒来或变出的酒不多,就否定了生料酿酒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现将笔者采访数十家成功地采用生料酿酒厂家的经验和个人的心得,总结几条出来供已采用的厂家和对生料酿酒有兴趣的厂家参考。   我们知道,酿酒的希望和目的无非是两个:   一是能得到较高的出酒率;二是酿出的酒能有一个较完美的口感。但是,是否能达到这两个目的的关键环节,是在发酵这道工序。尽管曲种如何好,糖化力和发 酵力如何高;尽管大米的质量好,含淀粉多;尽管蒸馏设备如何先进、接酒技术如何高明。如果在发酵这一环节掌握不好,成品酒的得酒率也就不高。 如何发酵,如何管理,一般酒厂和酿酒作坊都有一定的经验。但生料酿酒与传统的燃料酿酒方法还有不同之处。生料酿酒在发酵期中要特别注意和掌握温度、厌氧和发酵期这三个环节。   一、 温度(指室温℃)。生料酿酒的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上和40℃以下。高于40℃者易产酸,甚至酵母死亡;低于20℃者,生料难以发酵。最佳发酵温度是25℃~30℃。   温度与发酵期的关系是:温度高,发酵期短;温度低,发酵期长。具体说来,温度在20~25℃时,发酵期一般是15~20天,温度在25~30℃时,发酵期一般是10~12天左右。温度在30~40℃时,发酵期一般为8天左右。   生料曲种耐高温,在35~40℃时酵母仍能继续生长、繁殖,而且不会产酸。因此,采用生料酿酒。不存在“安全渡夏”问题。   但是,生料酿酒也存在如何安全过冬的问题。实践证明,在温度20℃以下时,生料很难发酵,如温度在10℃以下则停止发酵,这时的酵母处于冬眠状态,不繁育生长。因此,室温在20℃以下时,要采取保温和升温措施,使室温升到20℃以上,生料发酵才能正常进行。   室 温在20℃以下时,除了采取保温、升温措施以外,还可以采取熟料发酵。这里所说的熟料发酵与传统的蒸煮有很大的区别。这里所说的熟料发酵是指将大料随便蒸 煮而已。具体操作就是将生大米加入三倍冷水,然后用火煮,待煮到大米基本过心即离锅冷却到36℃以下时,加生料曲种搅拌、密封发酵。采用这种熟料发酵方 法,五天左右即全部发酵完毕,然后蒸馏即得成品酒。另外,也可将大米蒸煮成米饭,无夹心即可。   二、 厌氧。所谓厌氧,就是将生大米或煮熟的大米加曲加水装入发酵容器后要密封,使之在没有或缺乏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尤其是在发酵的中期和后期,更要特别注 意厌氧发酵。因为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不需要游离氧参加。如果在发酵中有氧气参加,酵母菌则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将糖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大 量菌体使酒精的产量大为减少。   其原理是:在有氧条件下发酵,其产品是醋酸,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其产品是酒精。所以,如果你不想要醋酸的话,就一定要在无氧条件下发酵。   怎样进行厌氧发酵呢?许多酒厂的实践经验是:在发酵初期,采用半密封。所谓发酵初期,是指自生料投入发酵容器,至发酵液面冒出小米花泡沫这段时期。进入发酵中期和后期,就绝对采用全密封式发酵。所谓中期和后期,是指自发酵液面冒出小米花泡沫起至整个发酵完全结束止。   有 的厂家则与此相反,重视发酵初期的密封,但在发酵中期和后期就不重视了。当原料投入发酵容器以后,他们很重视密封,但从此就无人过。二氧化碳将塑料薄膜冲 破了,捆绑的绳索松脱了,无人检查、更换,使空气中的杂菌大量进入发酵容器,醋酸菌大量生长、繁殖、甚至把酒精作为它的养料,这就是有些厂家反映出酒率不 高的原因。   三、 发酵期。发酵期是指,从投料到蒸馏前的这段时间。   上面已讲过,发酵期的长短决定于温度的高低。温度高,发酵期短;温度低,发酵期长。我们不能说发酵期越短越好,当然也不能说发酵期越长越好,如何适当地掌握这个发酵期的长短,是提高出酒率和增加成品酒的口感和重要环节。   适当的发酵期,首先是看原料是否完全、彻底发酵,其次是原料已经完全彻底发酵后,还要延长发酵期一二天,以利于酯化、增香。   原料已经完全,彻底发酵的标志是:生淀粉已完全转化为糖,糖已完全转化为酒精。用检测残余淀粉的含量和总残糖的含量方法就能确定原料是否完全彻底发酵了。当残余淀粉和残余总糖的含量在百分之一以下时,即说明原料已得到完全、彻底发酵。   一些小型酒厂和酿酒作坊没有检测设备,怎能掌握了解原料是否完全、彻底发酵呢?笔者于1996年编著的《生料酿酒工艺及其操作方法》一书中,曾介绍了用眼睛看、耳朵听、口尝、手摸等方法。由于篇幅关系就不再详述。这里只介绍一种眼看、手摸的简单方法供参考。   手摸,是用母指和食指挤压正在发酵中的米粒,如无硬心、无粗糙感,一挤就化,就说明原料已基本上完全、彻底发酵了。   用眼看,一是看原料,二是看颜色。   当漂浮于发酵液面上的大米,全部或大部分沉入池底,发酵液由浑浊变青,而且整个发酵液处于静止状态,不再冒泡,米粒不再上下窜动时,就说明整个发酵过程已完毕,原料已经完全、彻底发酵了。   看颜色,就是看发酵液的颜色变化。从投料起至发酵开始冒小泡时的这段时期发酵液是清亮、透明的。从发酵开始至发酵结束这段时期,发酵液由清亮、透明变为米汤色。从发酵结束至酯化时期,发酵液由米汤色变清,最后变成暗淡的淡茶色。   实践证明,适当延长一点发酵时间,是提高出酒率和增加成品酒香味的重要措施。   要延长多少时间才能算适当呢?笔者主张,当发酵液由浑浊变清,整个发酵液处于静止状态时,再延长一二天即为适当。从颜色上看当发酵液由浑浊变清,由清变为暗淡的淡茶色即可进行蒸馏。   为什么要延长一二天发酵时间呢?因为酒的芳香物质,是原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再经生化反应而成为芳香物质。这个生化反应过程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就是酯化时间。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