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路易十六(法国路易十六的王后)

1. 法国路易十六的王后

1. 法国路易十六的王后

1786年7月9日,索菲在凡尔赛宫内出生。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最小的孩子,第二个女儿。她的名字“索菲”是为了纪念她四年前去世的姑祖母,路易十五的第五个女儿索菲。

2. 法国路易十六的王后的简介

2. 法国路易十六的王后的简介

玛丽王后全名玛丽·安托瓦内特,是一位来自奥地利的公主。

但这位新王后并不怎么称职,政治上毫无建树,反而热衷于舞会、时装这些和政治毫无关系的奢侈事情,因而开销甚大以至于有了“赤字夫人”这一称号。

玛丽王后曾暗中寻求法国旧贵族的帮助,但却都被果断的拒绝了。那些法国曾经的贵族们,不仅不出手帮助玛丽夫妇,甚至还落井下石,试图用路易十六的头来换取赎金,其中甚至包括国王的弟弟。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最后走投无路的玛丽只好借助奥地利之手镇压国内革命。玛丽王后以泄露军事秘密为代价,争取奥地利的援手。但玛丽的卖国行为却适得其反,最终激起了巴黎人民的起义。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彻底推翻了君主制。随后路易十六和玛丽被囚禁了起来,经过一番审判,最终被推向了断头台。

3.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1755年11月2日~1793年10月16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和路易十六一起死于法国大革命。

4. 法国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断头王后》是斯蒂芬·茨威格所写的传记类作品。由希望出版社于2009年发行译本。路易十六的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是奥地利帝国的公主,在十四岁时,通过通婚嫁给了法国王储,也就是日后的路易十六,这里我们要说一下在玛丽嫁到法国时,其实法奥关系并不友好,所以其实民众也并不喜欢玛丽,玛丽嫁过去是也只有14岁,即便她生在皇室,也并不代表她在政治上的成熟,也不会刻意的去拉近和民众的距离,所以其实在民间玛丽风评很差。

5. 法国路易十六的王后为什么上断头台

没有什么联系,君主立宪派统治期间,路易十六与武装干涉法国大革命的普奥联军暗中勾结,试图阻止革命,恢复君主专制.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推翻君主制度,吉伦特派上台,成立共和国.1792年年底国民公会审判路易十六,并于1793年年初以"阴谋反对公众自由和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将路易十六推上断头台.此时拿破仑正参加马达莱纳岛远征. 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推翻软弱腐败的热月党人.建立执政府,自任执政官.1804年12月,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6. 法国路易十五的王后

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送上断头台,曾经耀眼夺目深受民众喜爱的玛丽王后,这个时候万人唾骂。她被执行死刑时,路易十六已经先她一步离去,而她的儿子、女儿背叛了她,在她身上安上令人不齿的罪名。当时好像所有人觉得,只要这个女人死了,我们的国家就有救了。

玛丽是奥地利最小最美丽的公主,她自小生长在王宫中,受尽宠爱长大,直到1770年,14岁的小公主玛丽去法国和亲,她才彻底告别了这个快乐温暖的地方。据说这场婚礼的排场举世瞩目,不知道是为了炫耀或者比拼国力,还是双方谁都不愿意落后半步,这场婚礼办的豪华无比,是真正的贵族才有资格参加的。

看起来这就是一场政治联姻,当时奥地利和法国已经敌对将近300年,法国内部对奥地利的敌对和反感情绪已经非常深,将玛丽送去法国和亲,可想而知玛丽将会面对什么。

她刚刚到达法国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对她的到来表示热切的欢迎,因为人们觉得,玛丽公主的到来意味着和平和希望,意味着以后不用再受战乱之苦,这位公主能给他们带来安宁的日子。但是在玛丽王后登上断头台,周围人对她的种种指控来看,后来人们显然不这样想了。

玛丽公主的美貌是当时人们公认的,也因为她的美貌,最开始她获得了大家的喜爱。在当时的法国,玛丽公主的容貌大概就跟中国的四大美女有一拼,她才14岁,又美丽又纯真,还淘气可爱。如果玛丽只是一个公主,大家可以当作她只是任性了一点,但是玛丽做的是王妃。

玛丽公主的家庭老师说,“她比人们长期以来想象的聪明得多,可惜直到她13岁都没有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老师认为,玛丽很聪明,但是也很懒惰,不愿意动脑去思考。

当玛丽公主到了法国,她就更没有机会去思考了。法国和奥地利的敌对关系导致,平时出入王宫的公主夫人们,或者是法国的任何一个官员,包括她的丈夫路易十六,当时还是王储的路易·奥古斯特,都不会和她谈论政治上的事情。她们可以在一起买珠宝,比谁今天的裙子更豪华更好看,哪里又出了好喝的酒,但是也仅此而已了。

路易十五去世后,路易十六继位,玛丽公主晋升为玛丽王后,自此她的名声就在一步步下滑,直到无可挽回。

在法国民众将他们曾经推崇备至的玛丽王后送上断头台的时候,他们给出的罪名是卖国、骄奢淫逸、乱伦。每一点听起来都是一个祸国妖妃必备罪名,但是玛丽王后,曾经也被他们冠以贤德的名声。

路易十五有个情妇被称为杜巴丽夫人,他为了讨情人欢心让工匠给杜巴丽夫人打造了一串项链,结果这串项链还没送出去自己就去世了。路易十六原本要将这串项链送给玛丽王后,但是玛丽王后拒绝了,还说有这个钱还不如把钱用来买军舰。

更何况玛丽王后和杜巴丽夫人的关系是出名的差,她虽然天真但是也有作为一个公主的傲慢,她不屑于和杜巴丽夫人这样的女人交际。为此杜巴丽夫人还跟路易十五告状,说这位王储妃不将她放在眼里。最后还是玛丽王后的母亲给她来信,告诉她杜巴丽夫人和路易十五的关系那么好,而且本身玛丽王后也是晚辈,应该给长辈应有的尊重。

玛丽王后是听了母亲的话,在宴会上对杜巴丽夫人说了两人之间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话,“今天凡尔赛的人真多啊”,但就是这么一句话,就让路易十五高兴了,而且不追究玛丽王后的失礼之处。

这段事情只能说明玛丽王后和杜巴丽夫人关系不好,甚至是很有些看不上杜巴丽夫人。但是由这条项链引发的事件,却让玛丽王后颜面扫地,也让法国王室在人们心中的威信大大下降。

一个女骗子,本来也是贵族之后,但是家族没落了,她嫁给了国王卫队队长。这个女骗子叫让娜,她见到了这条项链就想收入囊中,正好这个时候,法国的红衣主教正在苦恼怎么样才能让王后宽恕他,因为他曾经得罪过玛丽王后的母亲,玛丽王后的母亲特地写信过来跟玛丽王后告状了。

于是对让娜来说,机会来了,她以王后闺蜜的身份接近红衣主教,并且告诉红衣主教可以为他向王后传话。红衣主教相信了,并且还感觉挺开心,尤其是看到王后居然还给他回信,语气从冰冷变得温和甚至他还品出了那么一点友善。

事实上这些信全是让娜伪造的,而红衣主教渐渐发现,虽然王后的语气越来越温和,但是在政治上对他的限制一点没有放松,于是找到让娜要求要见王后一面。

让娜一点不慌,找了一个妓女让她假扮王后,还让这个妓女安抚一下红衣主教。红衣主教见了既然也没怀疑,还感觉太激动了,王后居然肯见我了。

之后让娜就以王后喜欢的名义,让红衣教主将那串项链买下来送给王后,这次购买分四次结清,但是中途红衣教主实在没钱了,哭到了路易十六和玛丽王后面前。玛丽王后大怒,路易十六下令彻查,这才揪出这个骗子。

这就是著名的项链事件,但是对于法国民众来说,他们不肯相信这个结果。这个时候正处于法国大革命前期,人们对王室的不满已经达到了顶点,这件事情就是一个推动力。

再加上玛丽王后一向奢华靡费,甚至在王宫公然赌博,这样一个王后身上的攻击点,比路易十六这个只会做锁的国王多得多。路易十六为人仁慈,只爱做锁,不喜欢处理国家政务,法国民众以此为攻击点,酝酿了法国大革命。

但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面对法国大革命,许多贵族包括路易十六都显露出丧气,只有王后坚决的动用自己所有动的聪明才智斗争。奥地利和法国重启战火,她利用王后的身份带来的便利为奥地利提供情报,实际上是想借奥地利的势力压制国内的革命者。

在审判玛丽王后的时候,她一定没想到,自己的孩子,会指控她乱伦。她愤怒失措,说:我之所以不回答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这是人类的天性,拒绝这样对一个母亲无礼至极的指控,我呼吁在场的所有母亲给我这项权利!

断头台上,她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还向刽子手道歉,说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

一个法国断断不会养不起一个玛丽王后,人们只是以此为借口罢了!

7. 法国路易十四的王后

有一种理论认为,玛丽·特蕾莎王后(Queen Marie Therese)生下了一个黑人婴儿,但这个孩子实际上并不是非洲血统。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婴儿出生时皮肤呈深蓝色或紫色,可能是因为缺氧,出生后不久就死亡了。

然而,这个故事更色情的版本声称,玛丽·特蕾莎王后或路易十四国王生下了一个私生子。众所周知,玛丽·特蕾泽有一个非洲侏儒小丑,而路易十四有机会接触来自非洲的“异国”女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是露易丝·玛丽·特蕾莎的父母,但是她的血统背后的真相,已经被历史遗忘了

8. 法国路易十六的王后的故事

是玛丽·泰蕾兹

玛丽·泰蕾兹(全名:玛丽·泰蕾兹·夏洛特;1778年12月19日-1851年10月19日)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最大的孩子,也是国王夫妇唯一一个活至成年的孩子(她的弟弟妹妹们都在11岁之前去世)。她的丈夫昂古莱姆公爵路易·安托万(后来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九)是她父亲弟弟的儿子

9. 法王路易十六的王后

其在法国的统治于1589年开始。 17世纪中期,再度分出长幼两支:长支相继临朝的君主为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幼支奥尔良家族的统治史称奥尔良王朝或七月王朝。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查理十世在1830年七月革命中被推翻;七月王朝亦在1848年革命中倾覆,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最终结束。波旁王朝在意大利的统治于1860年告终。波旁王朝在西班牙的统治于1936年被推翻,但于1975年第三次复辟,是目前西班牙的王室。

起源:

波旁王室,顾名思义便是起缘于法国中部的波旁地区。而这个采邑最早出现于13世纪初,是法王一位家臣即今天波旁王室成员的母系祖先的私人封地。而其成员的父系祖先可追溯到来自卡佩王室的法王路易九世。

路易九世之子克莱蒙伯爵罗贝尔与其子孙通过他和波旁领地的女继承人勃艮第的贝亚特丽斯的婚姻,获得了对波旁公国的统治权。他们二人的长子路易在1327年获封为波旁公爵。自此以后,他的子孙以封国波旁为姓,因此这次受封被视为波旁王室的起源。

虽然波旁的主系家族在1523年,因其公爵夏尔三世·德·波旁涉嫌叛国,而被褫夺爵位,失去领地。但其波旁家族分支经过二百多年的繁衍,亦已获得不少其他爵位。而当中的拉马尔什-旺多姆分支,成为了日后波旁王室的主轴。

发展:

起家于纳瓦拉,自1523年起,由于出现继承人问题的争议,波旁公国的爵位一直空缺,其资产暂时归属法国王室。1527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将波旁公国爵位授予旺代公爵夏尔。自此,拉马尔什-旺代分支获得了波旁公国,而这个公国也是波旁家族日后夺得法国王位的重要资本。

夏尔的儿子,第9代波旁公爵安托万·德·波旁于1548年10月12日与纳瓦拉女王储胡安娜·德·阿尔布雷(胡安娜三世)结婚。他们的长子亨利·德·波旁在1572年母亲去世后继承了纳瓦拉王国,是为纳瓦拉国王恩里克三世,自此波旁家族入主了这个王国。虽然此时的纳瓦拉的疆域只是全盛时期的一小半,但足以成为日后波旁家族争夺法国王位的重要基地。

亨利·德·波旁在纳瓦拉时,跟随母亲信奉胡格诺派。由于亨利的法国贵族的身分,在他继位为纳瓦拉王的时候,就成为了法国胡格诺派的领袖。再加上波旁家族的其他分支的力量,使波旁家族主导了法国政坛,与以天主教狂热份子为主的吉斯家族出现了纷争。导致亨利无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残酷的法国宗教战争。为求自保,亨利数次改信天主教,但私底下依旧保持自己对胡格诺派的忠诚。

宗教战争不但使大量法国平民伤亡,也间接导致了瓦卢瓦-昂古莱姆家族的人丁凋零。昂古莱姆王朝的第二代王亨利二世的三个儿子都成为了法国国王,而当中弗朗索瓦二世和查理九世皆在青年早逝。他们的弟弟亨利三世继承了王位,而他们最小的弟弟,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成为王储。

1584年,弗朗索瓦王储死去,法国王位只可传予波旁家族,亨利·德·波旁成为法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并被软禁在法国宫廷里,接受王家的庇护。

亨利·德·波旁具有的胡格诺派背景,导致很多法国天主教的不满,令他的入主法国之路充满危机。而另一方面在血缘上,波旁家族的另一个分支,布赛特分支(Bourbon-Busset)与亨利所属的拉马尔什-旺多姆分支相比,更亲近于当权的瓦卢瓦-昂古莱姆家族。只是布赛特分支的祖先,因婚姻未获法王路易十一的钦准,而被取消王位继承资格。

但最终亨利·德·波旁在1589年,亨利三世遇刺身亡后,顺利即位为法国国王,即亨利四世。而纳瓦拉王国亦同时并入法国,纳瓦拉国王也成为以后历任法王众多头衔的其中一个。

亨利四世即位后,主动结束了困扰法国多年的宗教战争,令法国的经济得以复苏。

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了南特敕令,施行宗教宽容政策,令很多信奉基督新教的手工业者留在法国,促进了法国经济的繁荣。但亨利四世的宗教宽容政策,随着他的驾崩而被终止施行。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最后的男丁,卡洛斯二世的去世,结束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历5代的统治。卡洛斯二世的遗诏,是把王位传给了他的甥孙,来自波旁王室的法王路易十四之次孙安茹公爵菲利普,而非他的奥地利表亲。路易十四捍卫孙子继承权的强硬立场,导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于1702年爆发。

战事持续到1711年,此时波旁王室已在西班牙站稳了脚,且表示愿意为英荷两国商人提供贸易优惠和保障,导致哈布斯堡联军的瓦解。

1714年,西奥两国签署和约,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承认波旁王室入主西班牙,但费利佩五世及其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自此,西法两国波旁王室正式分家,也揭开了波旁王室对断断续续统治西班牙三个多世纪的首页。

17和18世纪之交,波旁封建专制王权逐渐由盛而衰。在国外,波旁王朝进行了几场旷日持久的欧洲战争,1756~1763年,在以英国、普鲁士、汉诺威为一方,法国、奥地利、俄国、萨克森、瑞典、西班牙为另一方的七年战争中败于英国。

法国的宗教宽容时期随著亨利四世的驾崩而逝去,随后的波旁君主恢复了对基督新教徒的压迫,导致大量信奉胡格诺派的手工业者离开法国,加上王室生活挥霍,国家连年用兵,导致法国经济逐渐走下坡。而随经济衰退而来的还有社会矛盾,税制不公、政府腐败、罗马天主教会特权和土地兼并严重等因素都增加了法国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而美国独立战争引起民主思潮和法国国内的启蒙运动思潮,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催化剂。

1789年,由于法国王室的财政问题,法王路易十六被迫重开三级会议,但增税的要求遭到否决,导致法资产阶级和王室的武装斗争开始。初时资产阶级代表仅是将国家体制由君主专制转为君主立宪制,但亦遭到欧洲列强的反对,继而借机入侵法国。

而此时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涉嫌向娘家奥地利通风报信,惹来极大民愤。波旁王朝终于在1792年8月10日被巴黎民众的起义推翻。最终,路易十六在1793年1月21日成为法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送上断头台的君主。

在路易十六被处决后,部分保王党人士宣称其长子,王太子路易-夏尔为法王路易十七。但那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已经成立,这宣称也无实际效用。而路易十七也没熬过法国大革命,于1795年在狱中死去,时年10岁。此后,路易十六的弟弟,流亡俄罗斯的普罗旺斯伯爵路易成为王位继承人。

王朝世系:

法国

亨利四世(1589年6月9日-1610年5月14日):亨利·德·波旁,法国波旁王朝创立者。

路易十三(1610年5月14日-1643年5月14日):亨利四世长子,生于枫丹白露,后因骑马落水引起的肺炎而去世。

路易十四(1643年5月14日- 1715年9月1日):路易·迪厄多内·波旁,路易十三的长子,自称“太阳王”。

路易十五(1715年9月1日- 1774年5月10日):路易十四的曾孙,出生于凡尔赛宫。

路易十六(1774年5月10日- 1792年8月10日):路易十五之孙,法国历史上唯一被处死的国王。

路易十七(1785年3月27日- 1795年6月8日) :在路易十六被处决后,部分保王党人士宣称其长子,王太子路易-夏尔为法王路易十七。但那时法国已为共和国,这宣称也无实际效用。

路易十八(1814年5月2日- 1815年3月13日,波旁王朝首次复辟):路易十五之孙,王太子路易·斐迪南的第四子,路易十六的兄弟。

路易十八(复位)(1815年7月8日- 1824年9月16日):波旁王朝二次复辟。

查理十世(1824年9月16日- 1830年8月2日):路易十五之孙,王太子路易·斐迪南的的小儿子,路易十六和路易十八的兄弟。

路易十九(1830年8月2日- 1830年8月2日):查理十世之子。

当时查理十世退位时,宣布让位与儿子路易-安扥瓦内王子,是为路易十九,但路易十九随即让位与亨利五世,亨利五世七天后也让位给路易-菲利普,,因此有人认为路易十九及亨利五世不曾在位。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