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国宝传奇事迹(甘国宝后人)

1. 甘国宝传奇事迹

1. 甘国宝传奇事迹

  甘国宝(1709-1776年),字继赵,号和庵,祖籍屏南漈下,出生于古田县二十六都(今屏南县小梨洋村)。清代名将,一生戎马倥偬40余载,不但治军严谨、戍边尽责、守土有方,且体恤兵民、热心公益、多才多艺。  依据《甘国宝行状》记述:其母怀孕时曾经梦见老虎。而《福建通志》亦有:“相传国宝未达时,里有见猛虎当门伏卧者,迫视之乃国宝也”的记载。国宝自幼聪颖好学,读书颖悟尤过于他人,十四岁起参加文童县试,名列全县第一。邻村恶少因嫉妒而时常欺侮国宝,国宝愤而投拜武举人林殿魁门下学习武艺,由于他天生禀赋,又能勤学苦练,武艺很快精进,而且箭法超群。雍正七年(1729年)中武举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中武进士,会试第三名,殿试二甲八名,选授三等侍卫。乾隆三年(1738),领侍卫内大臣以甘国宝“才干优长,识见明澈”而举荐,授广东游击。乾隆五年至十六年(1740-1751年),历任广东南雄副将、肇庆水师参将、虎门香山副将、春江水师副将、洞庭水师副将。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相继出任贵州威宁、江南苏松、浙江温州、闽粤南澳、福建海坛等地总兵。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月,国宝任台湾总兵,皇帝御批:“此系第一要任,非他处可比”,此时清政府收抚台湾郑氏政权不久,西方殖民国家对台湾皆有觊觎之心,岛内情况复杂,非才干优良、识见明澈者不能任之,可见朝廷对国宝至为信任倚重。国宝就职后为提高官兵素质,于府城总镇署亲书“益求堂”,用以加强教练,惕励士卒;国宝把祖国大陆的先进文化和农耕技术传播到群众中去,教民“明礼义,务耕耘”,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开办“义学”,提高台湾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国宝采取“严疆界、谨斥堠”的治理措施,加强巡查,严禁汉人侵入少数民族地区,促进迁台居民与当地土著民族的和睦团结,使“兵安其伍,民安其业”,并同时防范海盗入侵,巩固国防,绥靖地方,维护海岛安宁,巩固清朝对台湾的统治。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国宝擢升为福建水师提督。离台时,当地百姓送万民伞、万民旗,同舟送行到鹿耳门,不忍分手。国宝勤于防务,他告诫僚属:“防陆者不可处于家,防海者不可处于陆。”经常坐楼船率小艇沿海巡逻,使海疆日趋稳定。高宗嘉其功绩,诰授荣禄大夫。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甘父逝世,国宝回乡丁忧。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六月,黄士简参劾厦门陋规案:以厦门洋船出入,官署受陋规,总督每年受银一万两,巡抚八千两。甘国宝因任福建水师提督,驻节厦门,身任朝廷重寄,有知情不报之失,受到部议革职处分。高宗皇帝嘉许国宝忠贞不阿,谕以:“相沿已久,与婪贼败检不同”,特别予以召见,降调云南开化镇总兵。时有缅甸匪徒蠢动,总督刘藻以永顺接近缅甸,乃奏请调甘国宝镇守永顺,缅甸匪徒闻悉国宝威名,果然不敢轻举妄动。三十年(1765年),谕旨调国宝为广东雷琼镇(今属海南)总兵,国宝到任前即有黎人猖獗,杀掠崖州陵水与琼州定安二县。国宝就任后,亲自率领士卒轻骑直入黎区,擒获黎首,不损一兵,不折一卒,平息了事态。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国宝复调台湾任挂印总兵,台湾百姓箪食壶浆,夹道欢迎。时有一社民杀了一家九命,嫁祸到生番(少数民族)头上,国宝通过明察暗访,辨明案情,将真凶绳之以法,既维护了社会安定稳定,又保护了少数民族。其间有台湾六斗门盗匪董六为患,到处奸杀掳掠,危害乡民,国宝即调派中军游击一员及步战士兵两百名,亲自坐镇六斗门营汛,查知附匪中大多迫于生计,因而采用剿抚并施之策,通过攻心战术,瓦解匪帮,擒获匪首董六,很快就肃清了六斗门匪乱。为使地方不再有匪类为患,乃召集地方乡绅,建立总巡、分巡、轮巡、会哨等巡查自卫制度,防止匪盗侵害,使台湾“盗敛迹、民居无警,兵民安揖”,海岛一度安定。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升任广东提督。他到广东上任后,忠于职守,对绥靖地方贡献至多,令人仍在思恋。次年,乾隆帝再次召见,三次问对,并细询家事,御赐亲手书“福”字及其他珍贵物品。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补授福建陆路提督。时有王添送在漳泉交界覆鼎山竖旗为匪,国宝挑选忠勇士兵,连夜赶往覆鼎山围捕,王添送暨其党羽全数被捕,无一逃遁。乾隆闻悉,谕旨褒奖有嘉。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甘国宝自感受年老体衰,奏请陛见,要求准予解甲归里养志,乾隆帝召见并加封赐食,谕慰:“体尚虽健,正堪倚重。”可见其受到朝廷的倚重了。回福建后,国宝奉命出巡福建八府,途经泉州时,因病不治而逝,终年68岁,葬于福州北关外猫儿山。国宝卒后,六营十郡将士思慕其恩德,台湾百姓敬仰其政绩,均建祠设祀。福州府一带将其事迹遍成戏剧、小说,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国宝除操心军务之外,还关心民瘼,经常深入基层察访民情,关注民生。南澳歉收,他捐俸租赁船只到外地采购米谷,济助民众,充当兵粮。广东惠州大水,设厂给粥,水退米贵,劝导民众平粜。福建泉州干旱,虔诚祈祷,获降甘霖,地方绅士作诗歌记其事。在古田倡修汤寿桥、朝天桥。在厦门倡建天后宫。在泉州倡修元妙观。其余施棺舍药,埋葬无嗣兵士,将死亡在戍所的兵士骸骨,送回其家乡安葬。同时刊印劝善,传播秘方,所到之处,无不是尽心尽力。甘国宝治军严明,队伍所过之处,不惊动市井,不扰乱民众。领军尤能身先士卒、巡视边防、深入贼穴。所到之处也必能探访明智之士。暇时轻装素服,与地方人士唱歌、饮酒,谈论地方各事项。国宝居家时事亲至孝,亲缮问寝,父母未命退,不敢擅退,奉庶母如生母。兄弟友爱,情笃谊深。与人交往胸怀坦荡不设城府,平时乐善好施。他在京城担任侍卫时,常常将自己的俸禄济助同僚。国宝一生耿介,洁已奉公。弥留时,不留一钱。所谓“廪无余粟,库无余财”。真可说是无愧天地!  国宝虽为武将,却雅好文墨,擅绘山水画,尤工于指画。福建通志记载:“善画虎,能传威鸷神” ,所画“指虎”形态各异,有走虎、伏虎、卧虎、蹲虎、上山虎、下山虎,都能“传其威鸷之神”,栩栩如生。其画幅常署“指头生活”,其作品被人珍藏至今。

2. 甘国宝后人

2. 甘国宝后人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它是中国现存唯 一的坊巷格局古城区,总面积661亩,集中了159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处国 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郭柏荫、林则徐、陈宝琛、严复、沈葆祯、林纾、林旭、林觉民、林白水、郁达夫、林徽因、冰心、庐隐等历史文化名人或自幼即生长于此,或与之有着千丝万缕关系。三坊七巷是中国“亩产”历史文化名人最多的地方,因此也成就了“一片三坊七巷,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美誉。

三坊:①衣锦坊,旧名通潮巷。宋代陆蕴、陆藻兄弟居住在此,两兄弟才华横溢,名重一时。南宋王样任江东提刑,退休后也居于此地,将棣锦改名为衣锦,以示衣锦返乡之意。②文儒坊,因为坊里除了郑穆之外,还先后住有九门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抗倭名将、七省经略张经、清光绪皇帝老师陈宝琛之父陈承裘、《福建通志》主编陈衍等儒林名士,因此称儒林坊。③光禄坊,是福州“三山藏”之一。北宋熙宁元年福州知州程师孟常到坊里的法禅寺游览,见池畔有一块大岩石,便登石吟诗,故被称为“光禄吟台”,而此坊也改名为光禄坊。

七巷:①杨桥巷,此巷中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这一烈士故居,后来卖给作家冰心的祖父谢銮恩。冰心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我的故乡》中,就有对这一故居的生动描述。

② 郎官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郎官巷。

宋代诗人陈烈、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

③ 塔巷。塔巷有千年的历史,唐代闽王王审知的部下建造的“育王塔”,曾被视为是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塔巷旧有旌孝坊,为明代孝子高惟一所立。

④ 黄巷在塔巷之南,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固始人黄元方避乱人闽,落户于此,故称黄巷。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军人福州时,因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时均要“灭烛而过”,不得打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

⑤ 安民巷名称的由来,也与黄巢有关,据说他人闽时曾在这里出示安民,因此得名。旧时这里多为社会贤达居住之所。宫巷里的豪门住宅结构精巧,单是室内的木雕石刻构件就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说是福州古建筑艺术集大成者。

⑥ 吉庇巷俗称“吉避巷”。宋代郑姓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居民因凌辱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急避巷”。明代以谐音改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之意。

不能错过的宝藏古厝

近代名人风云

1、林觉民冰心故居

位于杨桥路17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故居原系林觉民祖辈七房人家(包括林长民)聚居处。林觉民广州起义殉难后,林家避祸迁离,房屋让售予冰心祖父谢銮恩。谢家一直住至20世纪50年代。冰心十一二岁时曾居于此。

2、严复故居

位于郎官巷20号,占地约600多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宅院分为主座和花厅两部分,主座部分是典型的福州古民居,花厅则是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中西合壁的建筑。故居建于清代同冶年间,距今有140多年的历史。

精致明清古厝

1、水榭戏台

位于衣锦坊4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宅院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 400 余年历史。清道光年间为孙翼谋家族所有,花厅戏台见证了福州戏剧的辉煌,戏台三面临水,中隔天井,面对楼阁,拾音良好。现在水榭戏台定时上演闽剧、伬唱、十番音乐、乐器弹奏等常态化演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欣赏。

2、小黄楼

位于黄巷36号,占地面积约3600多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末,现存宅院系清道光年间梁章钜所建。历经百年,依然“黄楼月色杨桥水,照遍钟山万点春”。宅院雕梁画栋,内有藤花吟馆、小沧浪亭、潇碧廊等园景,别有一番韵味。

3. 甘国宝是什么历史人物

三坊七巷不是林则徐的,云左山房,即林则徐故居,又名“云左山房”,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街道文北路(文藻山),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是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于道光初年购置。

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

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市最早在秦汉时期名为“冶”,而后因为境内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福州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美,同时也是福建省一直以来重点发展的中心省会城市,因此从古至今汇聚了大批当地的大家族,如今著名的“三坊七巷”里就曾先后走出过如严复、陈宝琛、林觉民和林长民等中国近代史上众多名人。

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景区自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全国医护工作者等免费开放。2020年7月,入选商务部发布的第二批试点步行街名单。

4. 甘国宝简介

1、畲族小说歌

2、甘国宝传说故事:甘国宝(1709-1776年)字继赵,号和庵,出生于古田县二十六都(今屏南县小梨洋村),清代著名将领,官至广东提督、福建陆路提督兼闽阅。

3、八音嗽语:“八音嗽”主要流传于寿山一带,已有450多年历史。明嘉靖年间,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部赴闽抗倭。在宁德捣毁倭寇老巢横屿,追歼残寇到过宁德相邻的康里、寿山。

4、畲族民歌随处可见,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每逢佳节喜庆之日便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畲族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其中无伴奏的山歌是畲族人最喜爱的一种形式。

5、桐山打拾锦:打拾锦表演者多为施厝人家,故又称“施厝昆曲”,施氏宗祠建成后,“昆腔”便作为祭祀之乐,以祈福平安。

6、传统戏剧:四平戏

5. 甘国宝的故事

奇侠杨小邪

我看过这本小说,就是你所说的故事情节,应该没错的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