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测量白酒是否合格,合法的白酒检测

1,合法的白酒检测

食品安监局
白酒的送检和抽检,一般在当地技术监督局检验中心或检测室,样品检测后会有检测报告,里面对应有每种酒的各项指标数据,有标准要求和检测数据对比项,是否合格也会列出说明。

合法的白酒检测

2,自家烧的酒怎么才能让它合格 通过检测

符合国家标准或经国家批准备案的企业标准规定的理化指标、卫生指标、酒度、容量和标签标准
白酒的勾调是一门技术,在各大酒厂都是有专门的调酒师的,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想学酿酒技术可以到传成酒械。

自家烧的酒怎么才能让它合格 通过检测

3,如何辨别白酒的好坏

名优酒就不说了。一般好一点的白酒,应该是口感柔和,醇厚绵长,无杂味,无异味,具有这类酒种的典型风格(香型不同)。饮后口不干,头不痛,醒酒快,符合酒类相关标准,这样的酒可以说是合格的白酒。而质量较差的白酒,浑浊、有杂质、有杂味(苦、涩、橡胶味、刺喉感)、有异味(闻香不正),饮后口干、头痛等现象,都是质量较差的白酒。

如何辨别白酒的好坏

4,白酒容量合格的鉴定

白酒容量现在规定不能有负误差,就是500ml容量,平均数不能低于500ml,单瓶数容量不能少于5%,在县级或市级技术监督局送检即可。
酒精的密度为0.7893kg/l,水的密度大约是1kg/l.一般的高度酒酒精度约为55度,密度约为0.9kg/l,低度白酒(30度左右)密度约为0.94kg/l 因为白酒在计量的时候无论瓶装的还是散装的都是以体积来计的.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斤白酒就是500毫升白酒(你可以仔细看一下瓶装白酒的标签,都是500ml,而不是一斤),故高度白酒一斤约为450g(0.45kg)低度约为470g(0.47kg). 如果你问的只是数量上的一斤白酒体积为多少ml, m=vp,v=m/p.即体积等于质量除以密度.则高度白酒一斤约为555ml,低度白酒一斤约为531ml.

5,怎样判断白酒的好坏

第一招:若是无色透明玻璃瓶包装,把酒瓶拿在手中,慢慢地倒置过来,对光观察瓶的底部,如果有下沉的物质或有云雾状现象,说明酒中杂质比较多;如果酒液不失光、不浑浊,没有悬浮物,说明酒的质量比较好。因为从色泽上看,除酱香型酒外,一般白酒都应该是无色透明的。若酒是瓷瓶或带色玻璃瓶包装,稍微摇动后开启,同样观其色和沉淀物。   第二招:把酒倒入无色透明的玻璃杯中,对着自然光观察,白酒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然后闻其香气,用鼻子贴近杯口,辨别香气的高低和香气特点;最后品其味,喝少量酒并在舌面上铺开,分辨味感的薄厚、绵柔、醇和、粗糙,以及酸、甜、甘、辣是否协调,余味的有无及长短。低档劣质白酒一般是用质量差或发霉的粮食做原料,工艺粗糙,通常是冒充名牌酒或畅销酒,喝着呛嗓、伤头的酒,一定是劣质酒。   第三招:判断酒的度数可以用摇晃的方法。摇动酒瓶后,如果出现小米粒到高粱米粒大的酒花,堆花时间在15秒钟左右,酒的度数大约是53度~55度;如果酒花有高粱米粒大小,堆花时间在7秒钟左右,酒的度数约为57度~60度。   第四招:取一滴白酒放在手心里,然后合掌使两手心接触用力摩擦几下,如酒生热后发出的气味清香,则为优质酒;如气味发甜,则为中档酒;气味苦臭,则为劣质酒。   第五招:将一滴食用油滴入酒中,如果油不规则地扩散,下沉速度变化明显,则为劣质酒。
目前城乡市场一派繁荣,摆上柜台的瓶装白酒不下几十种,装潢别致,令人眼花缭乱。但其中也有粗制滥造、掺杂使假的劣质品,怎样不用检测设备,只凭感官来鉴别瓶装白酒的好坏呢?质监人员介绍几种方法:  ⑴检验和选购瓶装白酒时(以下简称样品),将样品倒过来1-2分钟,观察密封是否严密,有没有滴漏现象,如果瓶盖密封不严,有滴漏的,容易造成杂菌感染变质,可判定为不合格品。  ⑵将样品上下振荡几次,对着太阳观察里面是否有杂质(黑粒、头发丝、小木屑、纸片、白色塑料布等),是否有悬浮物(棉絮状、丝丝挠挠、沉淀物等),是否清亮透明,而不是混浊的。如果受检样品有上述一种现象,均可判定为不合格品。  ⑶检查瓶盖是否有锈蚀现象。已经锈蚀的瓶盖,是不合格的。  ⑷透过玻璃瓶观察商标背面印有出厂日期,计算一下是否已经超过保质期。如已超过保质期,则既不能选购,也不准销售。  ⑸观察商标是否是经工商部门批准注册的,还是使用临时装璜标签的,这一点对选购食品十分重要。凡是经工商部门注册的,大部分是经过质检部门检验,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书或经主管部门进行鉴定的。  ⑹检查《食品标签》内容标准是否齐全。gb7718-87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发布以后,为我们检验提供了方便条件。按照标准规定,商标上应标明:出厂日期、保质日期、食品名称、容量、配料表、厂名、厂址、批号、产品标准代号等内容,标注不全或没有标注的,不但视为不合格品,而且根据中食协[1987]69号文件规定,在市场上一律停止销售。

6,如何准确测量酒液的酒精度

国家标准GB/T4928-2001中规定,酒精度的测定结果允许偏差为,同一式样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1%,可见精确度的要求较高。但是在酒检验过程中,测量酒精度时,常常会因为各实验室条件不同,实验季节不同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不同等因素,而导致同一样品的检测结果误差较大,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因此作为质检人员,有必要对如何提高测量酒精度的精确度作一些细致的研究。酒厂以酒精度测定的第一法——密度瓶法为例,来阐述这个问题。 2.分析过程及注意事项 (1)取样过程 A.发酵液样品:取样时用于净干燥的带塞锥形瓶,取样后立即用橡皮塞塞紧瓶口,防止酒精挥发。 B.瓶装或听装成品酒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冷至10-15℃备用。 (2)样品过滤和除气过程 在样品过滤和除二氧化碳气体时,都应该在低于25℃的恒温室中操作。如果空调正开着时,一定要避开风口。在试样制备时,若采用标准中规定的锥形瓶摇动赶气,或者超声波震动赶气后,用单层中速滤纸过滤除气时,要在漏斗上加盖表面玻璃,并且要注意,接收瓶的瓶口要小,还要将漏斗下口插入接收瓶内与液面的距离要短,以防止酒精挥发。制备好的样,低温密封,2hr内使用。 (3)蒸馏过程 蒸馏时,要采用500mm蛇形冷凝器,不宜选用冷却部分小于400mm的冷凝器。冷却水的出口水温要小于20℃,在冷却过程中要防止中途停水或冷却水管脱落。采用容量法时,接收馏出液的容量瓶一定要用原来量取试样的容量瓶,因为各容量瓶之间难免有少量误差。接收馏出液的容量瓶要外加冰水浴(0——_l℃),还要注意容量瓶的瓶口与冷凝器出口的直径,两者连接处宜宽松些,否则会产生“冒泡”现象,损失酒精。在蒸馏初沸前要缓慢加热,防止酒液急剧沸腾,泡沫窜出。另外,在蒸馏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蒸馏装置的各个连接处,是否会因沸腾时的振动而松动,并不时地用水封或凡士林密封接口处,以防止酒精挥发。 (4)密度瓶的标定及使用 密度瓶使用前要对附温温度计、空瓶重、水重三者按要求进行严格标定,符合要求的才能使用。由于密度瓶反复使用后易损坏和结垢,因此,在每一次使用时都要进行外观检查,是否破损(特别是支管和瓶口部位),内外壁是否干净、干燥(特别是小帽子的内部)。另外,密度瓶使用一段时间后要用酸性洗液浸泡清洗,并定期标定(一般连续使用两个月左右)。 将15-19℃的试样装入密度瓶后,在20+-0.l℃高精度恒温水浴中,待内容物温度达到20℃,并保持5min不变后取出,迅速用滤纸擦去溢出支管的溶液,立即盖上小帽,擦干整个瓶外壁后称重。升温时禁止用手捂或放在室内自然升温,以免使比重瓶内溶液受热不均,产生较大误差。 (5)天平称重 感量0.1mg的分析天平罩内要放干燥剂,保持内部空气干燥;称重的速度要快,特别是夏季,当室温高于20℃时,比重瓶内的溶液会升温而外溢,比重瓶外壁会由于温度差而产生露水,发生较大误差;称重时要戴薄型的尼龙手套,防止汗液粘附在瓶上。 密度瓶法测定酒精度时,应注意的问题很多,主要是两点:一是防止酒精挥发,二是确保恒温称重。事实证明,如果我们切实注意到以上几点,那么GB/T4928-2001中规定酒精度平行误差的精确度一定能做到。

7,怎样品酒怎样辨别就的好坏

一、品尝葡萄酒步骤 1、开瓶 把瓶口的铅封用锋利的小刀旋开后,要用干净而柔软的布把瓶口擦干净,以免脏东西混进斟出来的酒里。 2、换瓶 白酒不用换瓶,但陈年红酒有换瓶的必要,因为红酒在贮存的过程中,会产生沉淀物,它们对气味没有影响,但会令酒色混浊,口感不快。把酒尽量慢地倒进水晶瓶里,剩下有沉淀的部分不要。 3、呼吸 换瓶后让红酒在空气中呆一会,白酒就不用这一步骤。经过呼吸的红酒,略显粗糙的部分会更柔和,增进了平衡度,口感受更佳,约不可忽略,一般放15-30分钟即可。 4、温度 饮白酒的最佳温度是10度,在这个温度酒的复杂口感与力度才能达到顶峰。一般人的病是把它冰的过冷,如果在5度以下,酒质明显会次一级。红酒的最佳温度是16-20度,如果温度太高,酒质会流入平面,欠缺深度,结构也较涣散,香味或者散失不集中。 在一般餐宴场合点葡萄酒,侍者把酒送上来时,应大声读出酒的年份和品名。点酒的人要清楚的检视瓶子上的商标招纸,看有没有上错。检验无误后侍者在桌前开封,把拔出来的水松塞给点酒者,你用两指用力捏一捏瓶塞,如果较湿,表示储存方法正确。倘若干涸不堪的话,用味觉尝试时就要谨慎了。 检视完瓶塞,侍者会给点酒人士斟上大约1/5杯的酒,这是检验来酒是否合格的最重要一关。比较考究的试法,是先轻轻嗅一嗅,然后把酒荡几荡,再嗅,第一感觉与第二感觉均满意时再用口试。轻轻呷一口,让酒在口腔里留一会,看酒有没有变化。然后再来一口,看酒是不是名符其实。品酒行家强调,品酒时需要一只长脚玻璃杯,杯身清澈透明,干干净净,长脚则方便你拿着酒杯轻轻荡漾,让杯中美酒慢慢散发醇厚酒香。 做好这些准备功夫后边可把酒杯贴近鼻子,细闻酒香,并在脑子里建立香味的图像:是芬芳的清香,还是含蓄的幽香?是轻盈、怡神、还是浓厚、辛辣强烈?品过香气,才喝进嘴里。含一小口在口中回荡,感受其复杂的味道结构。当完全了解了酒味后,才让其缓缓流入咽中。 二、葡萄酒的味道 葡萄酒有几种基本味道,喝酒的人品尝的就是这些味道以及它们之间的分量结构。基本味道有四个方面: (1)酒香 就是闻到的香气。凡酒必有香,只是一些较为浓郁,一些较为清淡。酒香取决于酿酒所选用的葡萄品种及质素,至于酒酿发酵方法及所用器皿(如橡胶木桶)也会影响酒香。 (2)酒酸 葡萄酒都有酸味。假如酸味过浓而其他味道过淡,则只是单调的酸水,不是好酒。欠缺酸味的酒,也不是好酒,只是含酒精的果汁。而如果酒酸适中,则可令人精神大振。 (3)酒味 所有葡萄酒都是果味,即所谓酒味。有的是葡萄味,有的果味则很奇特,令人想起荔枝、苹果、西瓜、蜜糖、烟丝、干叶等 (4)丹宁酸 与其说丹宁酸是一种味道,不如说它是一种口感。葡萄酒中微涩的感觉就是丹宁酸的作用。如果单宁酸含量过高,则会令口腔产生干涸不适的感觉,特别是上颚。 以上四个方面味道组合在一起,就会产生酒质结构的整体风味。 酒质结构 酒质结构有均衡与不均衡之分,均衡的酒,基酸味、香味、丹宁酸含量及酒精浓度配合适中和谐,不均衡就刚好相反。只有好酒才有均衡的酒质结构,酒质结构是葡萄酒的骨干,均衡酒质能是普通的“酒精葡萄汁”升华,成为一种能引起饮家兴趣,可被玩味、品尝的真正葡萄酒。 错综风味 葡萄酒的品级越高,其酒味就越加错综复杂,因此只有佳酿才能用这个相容词。葡萄酒的香味及味道层次越多,其酒味的错综程度便越高,一般来说,在葡萄丰收季节酿造的酒有最错综复杂的味道。 白酒品评法 白酒品评的正确程序是先观色,其次闻香,再尝滋味,然后综合色、香、味的特点判断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 对白酒的嗅闻方法是将酒杯举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处,头略低,轻嗅其气味。最初不要摇杯,闻酒的香气挥发情况;然后摇杯闻强的香气。凡是香气协调,有愉快感,主体香突出,无其它邪杂气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气四溢,芳香扑鼻的,说明酒中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喷香性好,一入口,香气就充满口腔,大有冲喷之势的,说明酒中含有低沸点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应该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时,还有一种令人舒适的特殊香气喷出的,说明酒中的高沸点酯类较多。所谓的余香悠长,首先应鉴别酒的香型,检查芳香气味的浓郁程度,继而将杯接近鼻孔,进一步闻,分析其芳香气的细腻性,是否纯正,是否有其它邪杂气。在闻的时候,要先呼气,后再对酒吸气,不能对酒呼气。一杯酒最多闻三次就应该有准确记录。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风继续闻。闻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闻另一杯。 为了鉴别酒中的特殊香气,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用一小块过滤纸,吸入适量酒液,放在鼻孔处细闻,然后将过滤纸旋转半个小时左右,继续闻其香,确定放香的时间和大小。 (2)在手心中滴入一定数量的酒,握紧手与鼻接近,从大拇指和食指间形成的空隙处,嗅闻它的香气,以此验证香气是否正确。 (3)将少许酒置于手背上,借用体温,使酒样挥发,嗅闻其香气,判断酒香的真伪、留香长短和好坏。 对酒的口尝方法 将酒杯送到嘴边,将酒含在口中,大约为4至10毫升,每次含入口中的酒数量,必须保持一致性。先从香味淡的开始尝,由淡而浓,再由浓而淡,反复多次。将暴香味或异香味的酒留到最后尝,防止味觉器官受干扰。将酒沾满口腔,然后吐出或咽下。用舌头抵住前颔,将酒气随呼吸从鼻孔排出,以检查酒性是否刺鼻。在用舌头品尝酒的滋味时,要分析嘴里酒的各种味道变化情况,最初甜味,次后酸味和咸味,再后是苦味、涩味。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动,以领略涩味程度。酒液进口应柔和爽口,带甜、酸,无异味,饮后要有余香味,要注意余味时间有多长。酒留在口腔中的时间约10秒钟。用茶水漱口。在初尝以后则可适当加大入口量,以鉴定酒的回味长短、尾味是否干净,是回甜还是后苦。并鉴定有无刺激喉咙等不愉快的感觉。应根据两次尝味后形成的综合印象来判断优劣,写下评语。 对风格的评价 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各类型酒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将白酒划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小曲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种主要香型。典型性是品评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对多种酒进行品评时,常常是将属于不同类型的酒分别编组品评,以便比较。判断某一种酒是否具有应有典型风格并准确给分,首先必须掌握本类酒的特点和要求,并对所评酒的色、香、味有一个综合的确切的认识,通过思考,对比和判断,才能确定。 为了对各个酒的优劣、名次作出公正的评价,除了写出评语之外,常常采用评分法。目前我国白酒评分制有100分制、40分制和20分制。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