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酒喝了不头疼,日本什么酒喝了

在此之后,又有了很多酿酒技术从中国传到了日本。所以,你去日本旅游,碰到日本人碰一杯就算了。日本人不喝酒时很正常,反射性的哈腰点头,如果这个日本人不喝酒,会一直这样正常下去,喝了酒的日本人,便这样,不算是特例,以上是归纳法归纳的,大概就这么个酒品,喝多了就象壳被酒溶化了一样,咦,嘻嘻,咦。

日本人的酒量如何?

作者米叔,资深媒体人,旅美学者,在美日欧生活多年,自媒体“这才是美国”“这才是日本”“这才是欧美”的创办者从历史上来说,日本人第一次喝酒,是在稻谷耕种与酿酒技术一起传入至日本的弥生时代初期。之后在绳文时代,日本逐渐有了果酒以及各种形式各异的酒壶。在此之后,又有了很多酿酒技术从中国传到了日本。由此可见,日本人喜爱喝酒在历史上也是有迹可循的。

喜欢看日剧和来日本旅游的伙伴应该会知道,在日本有很多居酒屋,居酒屋是日本上班族以及成年了的学生们的聚餐的一个好去处。日本的上班族们,如果频率高的话基本上每周都会有“飲み会”(从字面来说就是喝酒会、下文还是用聚会来表达吧),频率低一点的话则是一月一次、两个月一次。如果是年末,长假,周年庆等等则一定是会有“飲み会”的。

在大学,学生们和不同课程的老师,教授和自己研究室的学生们也会偶尔有一两次“飲み会”。如此看来,日本人是真的很爱喝酒的呀,那么他们的酒量如何呢? 从喝酒的量上面来说,我觉得日本人还是喝得挺多的。日本人聚会喝酒,一般会两三轮,他们叫做一次会、二次会、三次会...一次一般是在居酒屋、烤肉餐厅等等,他们喜欢大家聚齐以后,大部分都是第一杯用啤酒干杯,之后再点其他各种烧酒,梅酒,清酒等等。

在一次会上,基本上他们就会和很多,一般都是7~10杯以上,而且是很多都是各种酒混着喝,大杯的啤酒也可以喝个7~10杯。二次会一般就去唱唱歌喝点酒,或者酒吧喝喝酒,三次会则一般会去吃碗冷面或者拉面来结尾。说道这里,可能大家会认为日本人酒量好吧,但是,我却觉得他们的酒量充其量来说也就还好。为什么呢? 首先说说日本的酒,日本的酒基本上都是3~40度,一般的都在十几二度左右,个别度数高的日本酒则在40度左右,威士忌等洋酒虽然度数高,但是他们喜欢加冰兑碳酸、兑水、兑茶等等,烧酒也是如此。

这好像就是我们的白酒兑水,如果让他们喝我们的高度白酒,可能他们还是撑不住的。其次,酒量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我个人认为,就是哪怕喝了很多以后,微醉、不闹、意识清醒才能算是酒量好吧。但是日本人(一部分)喝多了以后还是有点疯狂的,比如把领带系在头上,站在酒桌上跳舞唱歌等等。有的人则会在路边倒头大睡。 最后呢,日本有很多喝酒神器。

你喝过哪些好喝的日本酒?

日本清酒,罗马字作SAKE,欧美人不会发音,唸为「沙基」,其实那KE读成闽南语的「鸡」,国语就没有相当的字眼,只有学会日本五十音,才唸得出SAKE来。酿法并没想像中那麽複杂,大抵上和做中国米酒一样,先磨米、洗淨、浸水、沥乾、蒸熟后加麴饼和水,发酵,过滤后便成清酒。日本古法是用很大的锅煮饭,又以人一般高的木桶装之,酿酒者要站上楼梯,以木棍搅匀酒饼才能发酵,几十个人一块酿製,看起来工程似乎十分浩大。

当今的都以钢桶代替了木桶,一切机械化,用的工人也少,到新派酒厂去参观,已没甚麽看头。除了大量製造的名牌像「泽之鹤」、「菊正宗」等之外,一般的日本酿造厂,都规模很小,有的简直是家庭工业,每个省都有数十家,所以搞出那麽多不同牌子的清酒来,连专家们看得都头晕了。数十年前,当我们是学生时,喝的清酒只分特级、一级和二级,价钱十分便宜,所以绝对不会去买那种小瓶的,一买就是一大瓶,日本人叫为一升瓶ISHOBIN,有一点四公升。

经济起飞后,日本人见法国红酒卖得那麽贵,看得眼红,有如心头大恨,就做起「吟酿」酒来。甚麽叫吟酿?不过是把一粒的米磨完又磨,磨得剩下一颗心,才拿去煮熟、发酵和酿製出来的酒。有些日本人认为米的表皮有杂质,磨得愈多杂质愈少,因为米的外层含的蛋白质和维他命会影响酒的味道。日本人叫磨掉米的比率为「精米度」,精米度为六十的,等于磨掉了四十巴仙的米,而清酒的级数,取决于精米度:本酿造只磨得三成,纯米酒也只磨得三成,而特别本酿造、特别纯米酒和吟酿,就要磨掉四成。

到最高级的大吟酿,就磨掉一半,所以要卖出天价来。这麽一磨,甚麽米味都没了,日本人说会像红酒一样,喝出果子味FRUITINESS来。真是见他的大头鬼,喝米酒就要有米味,果子味是洋人的东西,日本清酒的精神完全变了质。还是怀念我从前喝的,像广岛做的「醉心」,的确能醉入心,非常美味,就算他们出的二级酒,也比大吟酿好喝得多。

别小看二级酒,日本的酒税是根据级数抽的,很有自信心的酒藏,就算做了特级,也自己申报给政府说是二级,把酒钱降低,让酒徒们喝得高兴。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牌子,哪一隻最好呢?日本酒没有法国的LATOUR或ROMANEE-CONTI等贵酒,只有靠大吟酿来卖钱,而且一般的大吟酿,并不好喝。问日本清酒专家,也得不出一个答案,像担担麵一样,各家有各家做法,清酒也是。

哪种酒最好,全凭口味,自己家乡酿,喝惯了,就说最好,我们喝来,不过如此。略为公正的评法,是米的质量愈高,酿的酒来愈佳。产米著名的是新潟县,他们的酒当然不错,新潟简称为越,有「越之寒梅」、「越乃光」等,都喝得过,另有「八海山」和「三千樱」,亦佳。但是新潟酿的酒,味淡,不如邻县山形那麽醇厚和味重。我对山形县情有独锺,曾多次介绍并带团游玩,当今那部《礼仪师之奏鸣曲》大卖,电影的背景就是山形县,观光客更多了。

去了山形县,别忘记喝他们的「十四代」。问其他人最好的清酒,总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以我知道的日本清酒二三事,我认为「十四代」是最好的。在一般的山形县餐厅也买不到,它被誉为「幻之酒」,难觅。只有在高级食府,日人叫做「料亭」,从前有艺妓招呼客人的地方才能找到,或者出名的麵店(日本人到麵店主要是喝酒,志不在麵),像山形的观光胜地庄内米仓中的麵店亦有得出售,但要买到一整瓶也不易,只有一杯杯,三份之一水杯的份量,叫为「一下ONE SHOT」,一下就要卖到二千至三千円,港币百多两百了。

听说比「十四代」更好的,叫「出羽樱」,更是难得,要我下次去山形,再比较一下。我认为最好的,都是比较出来的结果,好喝到哪裡去,不易以文字形容。清酒多数以瓷瓶装之,日人称之为「德利TOKURI」。叫时侍者也许会问:一合?二合?一合有180ml,四合一共720ml,是一瓶酒的四份之一,故日本的瓶装比一般洋酒的750ml少了一点。

现在的德利并不美,古董的漂亮之极,黑泽明的电影就有详尽的历史考证,拍的武侠片雅俗共赏,能细嚼之,趣味无穷。另外,清酒分甘口和辛口,前者较甜,后者涩。日人有句老话,说时机不好,像当今的金融海啸时,要喝甘口酒,当年经济起飞,大家都喝辛口。和清酒相反的,叫浊酒,两者的味道是一样的,只是浊酒在过滤时留下多少渣滓,色就混了。

清酒的酒精含量,最多是十八度,但并非有十八个巴仙是酒精,两度为一个巴仙酒精,有九巴仙,已易醉人。至于清酒烫热了,更容易醉,这是胡说八道,喝多了就醉,喝少了不醉,道理就是那麽简单。原则上是冬天烫热,日人叫为ATSUKAN;夏日喝冻,称之REISHYU或HIYAZAKE。最好的清酒,应该在室温中喝。NURUKAN是温温的酒,不烫也不冷的酒,请记得这个NURUKAN,很管用,向侍者那麽一叫,连寿司师傅也甘拜下风,知道你是懂得喝日本清酒之人,对你肃然起敬了。

为什么很多人说,去日本旅游千万不要和日本人喝酒?

日本人酒品不好。第一次和日本人喝酒,是一个姓林的家伙,个子大约不到160CM,50多岁,平时穿得极斯文,笔挺西装,皮鞋极亮,到晚上去喝酒的时候,就换上POLO衫,把POLO衫掖到精致皮带束缚的西装裤腰里,喝多了就会露出来,他喜欢别人敬他酒,敬了就喝,会一点中文,喝了大约几杯之后,便四处寻找女性,最后目光落到客人的女性身上,和人家挤挤擦擦,脸笑得象一朵踩烂的樱花,然后指着座中某人,罗桑,咦,嘻嘻,咦……牧野的家伙,大约40多岁,他本性就是色,喝了酒更是这样,于是便认为所有的男人都和他一样,喝酒时讲很多的“笑话”,讲各国的,包括非洲的,然后两个手比划,眼睛就看着居酒屋烤串的,发呆,发直,呆直一会,回过神来,然后继续形容和比划,再之后就唱歌,把自己喝多了之后,却,不买单!还有一次是不认识,一个穿白衬衫的家伙,拎着一个漂亮的皮质的公文包,掀开暖帘进来了,坐在我们台席的旁边,日本人的那种鞠躬,嗨嗨嗨的,就是一种习惯,一种反射,和老板,嗨嗨,感谢了半天,也冲我们嗨,在座位上鞠躬,我们也和他打了招呼。

店家上了两个小菜,他点了个“花毛一体”,喝了杯啤酒,然后喝吟酿,这一杯之后,便笑了,扭头问我们,客从何处来啊?我们说中国,他便笑,噢,噢,那个,那个,不停地笑,我们都毛了!又喝了一杯,他便开始嘟囔,又指着我们,咦,嘻嘻,咦……喝醉的日语我们听不大懂,也不知道他咕哝个啥,反正不是好事。一个哥们便过去坐他旁边,搂着他脖子,用英文和他说,他不吱声了,我们问那哥们说的啥,他说这是个酒彪子,我让他到外面,咱俩单独聊一会儿。

白衬衣喝了一会,开始哭,又指着我们咦,嘻嘻嘻,咦……哎,走了。日本人不喝酒时很正常,反射性的哈腰点头,如果这个日本人不喝酒,会一直这样正常下去,喝了酒的日本人,便这样,不算是特例,以上是归纳法归纳的,大概就这么个酒品,喝多了就象壳被酒溶化了一样,咦,嘻嘻,咦。所以,你去日本旅游,碰到日本人碰一杯就算了。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