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喝什么酒,古代没有罐头压缩食品

军队行军的地方,往往跟着大量的军队商贩。他们和军队做生意,军队需要什么,他们就卖什么。古代军队不管做什么,都要埋锅做饭。喝到酩酊大醉,让媳妇哭。对于文人来说,压力其实挺大的。如果一个文人不会写文章,不会写诗,那就不能算文人。在古代,著名的文史作家都特别喜欢酒。

古代没有罐头压缩食品,那行军打仗都吃什么?

一打仗吃啥?吃不了好的,但粗茶淡饭要吃!俗话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就包括了人吃的粮和牲口马骡吃的草。用今天的话来说,粮草属于后勤物资保障的重要内容,是决定军队能不能打胜仗的关键。古代运输条件差,道路情况又异常复杂,这对于保障供应,是绝大的挑战。好比三国时蜀汉军队六出祁山,最难解决的,就是粮草的供应问题。

所以诸葛亮才发明了善于在山地运行的木牛流马。而围绕木牛流马,蜀魏还有一次交锋,都是在做粮草的文章。后来魏军大将邓艾绕过蜀军重兵防守的剑阁,偷渡阴平,通过几百里山径,直扑涪城,占领成都。邓艾这是兵行险着,因为阴平小道为七百余里无人之地,山高谷深,粮运艰难主将钟会与邓艾父子有隙,他之所以答应邓艾出兵,一个险恶的意图,就是想让邓军自困而亡。

你只要翻一翻三国演义,里面许多故事都会提及粮食问题。而许多大战,如著名的官渡之战,之所以胜利,就是曹军出奇兵烧了袁军囤积粮草的大营。古代战争的记述中,常出现两个词,一个叫聚屯粮草,一个叫坚壁清野,一方尽力搜刮,一方尽力不叫人搜刮到,还未交锋,粮草之战先开始了。因为大家知道,吃不上饭的大军,必败无疑。

二古代大军所行之处,都得埋锅造饭。军人在外拼命,吃饭得饱就好,不可能讲究太多,包括食材和炊具。所以不可能顿顿烹炸煎煮炖,天天换口味,主要是最简单的炖和煎!乱七八糟的食材往锅里一搁,支上火,倒水加油,就开始——乱炖翻煎。嫌口味不够?再剥几瓣蒜,多撒两把盐。看今天士兵吃野战饭,可以想见古人大体相同。

造就是几块垒砌起来的砖头古代应该也有类似炊事班的编制,负责供应一定规模连队古代称营哨队的吃饭问题,属于后勤杂役,平时只操瓢把,不操练,但遇战斗紧张时,扔下锅碗,接过刀枪,也能填补几个战位。这是大军不紧不慢行军时的情况。如果是急行军,或战斗任务紧急,饭不能不吃,则直接摘下头盔,拿过金角,扣过来就是一口小锅,随便煮点吃。

差不多一个小队四五人,各自自主造饭。史记记载,战国时,齐军在孙膑率领下,初入魏国时,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而魏军统帅庞涓通过齐军的灶数,即能初步判断齐军的人数不过我怀疑十万灶的数字有虚夸的成分,不至于齐军每人一灶吧!如三人一灶,则十万灶齐军将达三十万人,似不可能如果军情特别紧急,热饭热菜就进不了嘴了,从怀里干粮带掏出干粮——如我们熟知的红军的炒面——往嘴里一塞,再猛灌几口凉水,就聊以糊口了。

军队往往会额定每个单兵所能负载的重量,除了兵器弹药,就是干粮和水壶水袋了。大军行进处,往往会跟随大量的随军小贩,他们和军队做生意,军队需要什么,他们卖什么。当然军队不会找他们买兵器火药,他们售卖的,主要就是生活物资,比如蔬菜啊瓜果啊,以及牛羊肉禽蛋等等。这些小贩赶着大车,随大军流动,我记得一个典型例子,是悲惨世界里随军小贩德纳第,商贩们的队伍,不比军队短多少。

这些人一边和军队做交易,一边等着军人去死发财。除了军队的商贩,还有军队驻地的人,他们也可以为军队提供必要的物资。鸦片战争时期,英法军队所到之处,都有很多中国人卖给他们生活必需品。这些人被朝廷和官员斥为汉奸。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这种与侵略者做生意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毕竟后一种情况在一般情况下比较少见,大部分部队还是要依靠自己的补给线或者以劫掠为重要补充。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