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凤英演唱的春香,黄梅戏春香传的戏词

1,黄梅戏春香传的戏词

分类: 艺术 >> 戏曲戏剧 解析: 【黄梅戏】狱中歌《春香传》严凤英 严凤英作品:狱中歌《春香传》(黄梅戏) 演唱:严凤英 饰 春 香 王少舫 饰 李梦龙 潘璟琍 饰 月 梅 伴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乐队 1959年录音 剧情简介: 《春香传》是描写一个朝鲜妇女向封建势力作斗争的故事。 三百年前,朝鲜全罗道南原府,艺妓的女儿春香,是闻名的绝色佳人。在端阳节,春香巧遇使道子弟李梦龙,二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妇。不久,使道调任汉阳,命梦龙随行,不准春香同去。梦龙忍痛和春香别离,约定等他高中后再来接她。 三年后,新任使道卞学道,听说春香是南原最美的姑娘,仗势要强纳为厅,春香严词抗拒。卞学道恼羞成怒,当堂非刑拷打。春香坚强不屈。被判为死刑。梦龙做了巡按御史,在查访途中,得知消息,急忙回南原,查知卞学道无恶不作,立即把他撤职定罪。在老百姓的欢呼声中,春香和梦龙重新团聚。 唱词: 春香:【唱】阵阵细雨阵阵风,春香是眼泪似细雨叹息如轻风。 但愿轻风吹细雨,把万千愁绪往汉阳送。 郎君啊,我知你心似明镜永不变,只奈我春香危在旦夕中。 手中苦无三尺剑,恨不能自报大仇诛强凶! 望郎君他日得志时,莫将冤仇付东风...... 香丹:妈妈,小姐,汉阳李公子来了! 月梅:什么? 香丹:小姐的郎君来了! 月梅:啊,我女婿来了!他现在哪里? 香丹:正在和老伯讲话呢。 月梅:啊呀,待我对老伯说说,叫他让我女婿进来。 老伯:你的女婿来了! 梦龙:岳母! 月梅:啊呀,真的是我女婿来了,汉阳人好无情哪!一去就不回来!如今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从地下钻出来的呀? 梦龙:春香在哪里? 月梅:快来看看我那苦命的春香。 春香:郎君! 梦龙:春香! 春香:你终于被我等到了! 【唱】如今是又惊又喜又悲伤, 叫我千言万语从何说? 梦友:【唱】话未出口心先酸,伤心泪早已洒胸怀。 你为我雪里青松长相守, 你为我坚贞不屈犯大罪。 你为我受尽百般磨折苦, 你为我千斤枷锁颈上带。 你受苦处我全知, 这种种都 是梦龙来连累! 月梅:怎么?你......你做了花郎了?唉!我女儿没有指望了。 【唱】指望你巡按出道将女儿来救,谁知道万般愿望化灰尘。 春香:母亲! 【唱】母亲呀,你莫要如此说。 郎君是不远千里南原来。 他不忘誓言探望我,一片情意深如海。 蛟龙终非池中物,他这是明珠暂向土内埋。 母亲呀, 你看他衣衫褴褛难见人, 将女儿箱内首饰去变卖,与郎君换上新衣帽, 母亲啊, 你千万不能将他来亏待。 月梅:我什么时候亏待过他,我什么时候亏待过他! 春香:郎君! 【唱】箱内还有我亲手绣的笔墨袋,上绣着广寒楼前杜鹃开。 留与郎君随身带,我未知郎君可喜爱? 梦龙:【唱】春香待我情深厚,梦龙是没齿不忘记心怀。 今日夫妻重聚首,你要把凡百心事都丢开。 春香:【唱】春香此生别无念,还有母亲年高迈。 可怜他一世风霜受熬煎, 全仗郎君好看待。 梦龙:春香,你不要多想了! 春香:【唱】郎君啊! 明日是狗官生日大庆宴,就要将我春香害。 望郎君替我找块干净地,莫让我尸首露野外。 请郎君 脱下你衬衣盖我身, 铜镜入在我胸怀。 替我往芙蓉堂里招招魂, 并在墓前立坟碑, 上写着“守节冤死春香墓”, 我死后也要向狗官讨血债! 梦龙:【唱】春香临死无怨言,反把我梦龙细安排。 女儿受难娘心痛,见岳母老泪纵横哭悲哀。 她哪知梦龙特来救春香, 巡按出道南原来! 上前我把实言讲, 怕只怕走漏风声大事坏。 【插白】春香! 【唱】山可移,海可填! 一心能把金石开!! 如今有我梦龙在, 你怎能尽往绝路去安排?! 即使一旦天塌下, 尚能有缝钻出来! 如果有什么不对其实你可以找‘百度老师’的!!!!!

黄梅戏春香传的戏词

2,界内大师黄梅戏严凤英简介资料

现如今有许多新诞生的黄梅戏代表人物,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如今的在表演或唱功上超越了前辈但是,有的确实经典难再复在黄梅戏文化中严凤英就是个黄梅戏表演艺术界大师严凤英,下面就随我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生平吧。 严凤英,乳名鸿六,学字黛峰,桐城(今宜秀区罗岭镇)人。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自幼爱唱黄梅调,但为族人所不容。后跟随严云高离家学戏,取艺名凤英。继从艺于著名花旦丁永泉,唱红安庆。后因盛名而遇祸,避难南京,曾在南京夫子庙 严凤英具有天赋的好嗓音、超强的艺术领悟力以及向前辈艺人虚心学习的精神,她善于博采众长,吸收京剧、昆曲、越剧、评剧的精华,融会贯通,表演细腻、传神,使她所扮演的舞台形象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从1953年到1965年,严凤英先后主演了《天仙配》、《女驸马》、《闹花灯》、《牛郎织女》、《红色宣传员》、《江姐》等近50个大小剧目,表演艺术水平不断腾跃,既形成了独自的风格特色,又代表着当时黄梅戏艺术的最高水平,对剧种风格的形成发生了重要的巨大影响作用。 的高级舞厅中做舞女,演唱流行歌曲。1947年学唱京剧,又拜白云生为师学唱昆曲。1949年回到安庆,加入群乐剧场演出黄梅戏。在1952年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华东戏曲会演中,严凤英以黄梅戏传统小戏《打猪草》和折子戏《路遇》闻名沪上,获得广泛赞誉。特别是1954年严凤英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成功地饰演了七仙女,使该片创造了当时戏曲影片上座的最高纪录,严凤英也因此扬名全国。 1944年12月,农历甲申年:严凤英首次登台 严凤英应约去练潭镇唱寿戏,首次在张家祠堂登台。 1945年9月,农历乙酉年:严凤英入程积善戏班,拜程积善为师 1947年,农历丁亥年七月:严凤英与王少舫在芜湖相会 黄梅戏演员严凤英与京剧演员王少舫在芜湖相会,常在同庆楼演《纺棉花》 1950年3月,农历庚寅年:严凤英与甘律之相识 黄梅戏演员严凤英因学京戏到“艺友集”看演出,与南京著名京剧票友甘律之相识。不久,去甘家学习京剧及昆曲,技艺大进,并登台演出。 1953年4月30日,农历癸巳年三月十七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 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合肥成立。严凤英在安庆第一个报名参加,自愿放弃胜利剧院的高薪收入。 1954年8月,农历甲午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排演《天仙配》 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排演改编后的《天仙配》。严凤英主演七仙女,王少舫饰演董永,此剧由剧作家陆洪非改编,由李力平、乔志良导演,王文治、方少樨音乐。 1954年12月30日,农历甲午年十二月初六日:严凤英首演朝鲜古典名剧《春香传》 为庆祝合肥江淮大戏院落成典礼,严凤英主演朝鲜古典名剧《春香传》,首演四十场,轰动合肥。 1955年5月,农历乙未年:黄梅戏艺术片《天仙配》开拍 5月至11月,在上海拍摄黄梅戏艺术片《天仙配》。石挥导演,音乐顾问葛炎。严凤英饰七仙女,王少舫饰董永,张云风饰傅员外,丁紫臣饰土地,王少梅饰大姐等,时白林、王少治、方少樨音乐。 1955年5月31日,农历乙未年四月初十日:严凤英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严凤英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介绍人潘汉明等。 严凤英的唱腔,首先贯穿着一个“情”字,在深入把握人物性格、测度具体戏剧情境后,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即所谓“洞达事物之情状”,“发古人之喜怒哀乐,忧悲愉快”,也是李渔所指出的“唱曲宜有曲情”,有了“情”才能“变死音为活曲,化歌者为文人”。《天仙配》是她演唱十分成功的一部作品,她曾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谈过自己的演唱体会,充分表明了她对七仙女在特定情境中情感的把握,并介绍了自己在演唱中的处理方法。 她在不同的剧中扮演不同的人物,乃至同一剧中同一个人物,声音色彩都有差异。《打猪草》中透出的是娇稚明亮的奶腔,《夫妻观灯》中给人以爽朗与宽厚的感受,《天仙配》“路遇”中的唱腔流露出的是娇羞与自信,《牛郎织女》中她的音色中就可以直接传达出的是沉郁和压抑。不必观看舞台演出,从她的唱腔中就可以直接领悟到人物身份、性格和情感,她的唱腔足以“使观听者如在目前,谛听忘倦”,仅仅靠声音,她就把人们带入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中国戏曲从形成之初始,其艺术表演手段中就有了不可缺少的一项--歌唱,这是它有别于西方话剧艺术的明显特征。观众步入剧场的心态既是“看”戏,更是“听”戏,在相同腔调和其他演员演唱的比照之下,他们审听着眼前演员的演唱是否动人,技巧是否高超,希冀自己被征服。因此,一个戏曲演员,其成就的高低首先就表现在歌唱水平上。 严凤英也不例外,她的唱腔,极富艺术魅力,令每个听众都过耳难忘。严凤英的先天嗓音好,沙甜的音色尤其适合演唱黄梅戏。但是,她的唱腔之所以能够倾倒观众听众,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她善于创造。 严凤英1953年调入新成立的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60年加入党,并赴京参加群英会,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文革”中,严凤英被指控为“文艺黑线人物”、“宣传封资修的美女蛇”,并被诬蔑为国民党潜伏特务,屡遭批斗。1968年4月7日夜,严凤英不堪重负,自杀身亡。1978年5月23日,安徽省委宣布为严凤英平反昭雪。 【结束语】严凤英除了在唱腔艺术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外,在舞台上乃至银幕的表演上,同样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她所塑造的陶金花、七仙女、冯素珍、江姐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难忘。她在表演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可用“细腻”、“传神”四个字来概括。

界内大师黄梅戏严凤英简介资料

3,谁能详细介绍一下 严凤英

分类: 娱乐休闲 >> 明星 >> 华人明星 问题描述: 好像是被陷害迫害死的吧 解析: 严凤英(1930-1968),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原名严鸿六,出生于桐城县罗家岭一个贫苦家庭。12岁时,严凤英拜桐城人严云高学唱黄梅戏,不久便在业余班社里登台唱戏。当时,由于家庭、族人反对,严风英离家出走,参加正式戏班,并改艺名为凤英。随后,严凤英又向老艺人丁老六请教,初演《何氏劝姑》、《打猪草》即深受观众赞赏,后演出《菜刀记》中柳凤英一角又获得成功。 1946年,严凤英来到安庆市,先在群乐剧场演出,以《小辞店》、《游春》两曲戏轰动安庆。 1948年,社会动荡不安,不满20岁的严凤英流落到上海,解放前夕又辗转到南京。为生计所迫,严凤英易名严岱峰,先在舞厅伴舞,后结识京昆世家甘贡三之子甘律之,学唱昆曲《游园惊梦》等。严凤英对京昆艺术的刻苦追求,为后来她在黄梅戏中的精湛演技奠定了良好基础。 1951年,严凤英重返安庆舞台,继续在“群乐剧场”演出(后改名为“胜利剧场”)。1952年,应邀到上海演出,她在传统小戏《打猪草》、《蓝桥会》和现代戏《柳树井》中所塑造的角色,情感真挚,性格鲜明,唱腔优美动人,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严凤英也因此被上海观众誉为造诣很深的艺术家。1953年严凤英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4年,再度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了《天仙配》、《砂子岗》、《打猪草》三曲戏,并获得了一等奖。 从被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至1966年的13年间,严凤英演出了50多个大小剧目,如《天仙配》、《女驸马》、《红色宣传员》、《刘三姐》、《牛郎织女》、《党的女儿》以及《江姐》等。尤其在《天仙配》、《女驸马》中塑造的七仙女、冯素贞的艺术形象,已成了她的代表作,也是黄梅戏中的珍品。她主演的《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牛郎织女》,被拍摄成了黄梅戏电影艺术片。她主演的《天仙配》荣获文化部“金质奖章”。严凤英的唱腔亮丽沙甜,委婉动听,韵味浓郁,吸收京剧、越剧、评剧、评弹、民歌等唱腔之长,将它们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誉为“严派”,广为流传,并被后人作为“精品”演唱。她是公认的黄梅戏一代宗师。 严凤英是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全国妇女联合会委员、中国文艺家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1960年加人中国 *** ,曾任安徽黄梅戏剧团副团长,她还获得过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文革”中,严凤英被指控为“文艺黑线人物”、“宣传封(封建主义)资(资本主义)修(修正主义)的美女蛇”,并被诬蔑为 *** 潜伏特务,屡遭批斗。1968年4月7日夜,严凤英自杀身亡。1978年5月23日, *** 安徽省委宣布为严凤英 *** 昭雪,同年8月21日省文化局举行了严凤英骨灰安放仪式。 严凤英之死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一生共自杀过三次,吞金、上吊、服安眠药。前两次发生在解放前,原因是不堪 *** ,但均被抢救脱险;但是在“文革”中,死成了,很惨。说来令人发指。 那是1968年4月8日,离她38岁生日还差一个月又16天。当时她头戴13顶大帽子,不堪重负,决定服毒自尽。服毒后曾失声痛哭,丈夫惊醒见到空药瓶,慑于禁令,不敢送医院抢救,而去报告头头。头头闻讯大怒,当即召开批斗会,令严凤英立正挨批,直到药性发作,站立不稳方准许其夫送医院。第一家医院一口拒绝。第二家医院总算勉强收下,但是否抢救还需头头们开会研究决定。偏偏会上有两派意见,各从红宝书中找依据,久久相持不下。直至处于昏迷状态的严凤英呼吸停止,头头们才停止争论。但事情还没有完,因为活着的严凤英“罪孽深重”,遗体也不可能清白无辜,必须剥光衣服开膛破肚,查查体内是否藏着什么收发报机……其实,查收发报机是假,因为有个头头一言泄露了天机:“嘿嘿,这下,老子可把严凤英身上的什么都看见了!” 三次自杀,以程度和决心来看,这第三次均不如前两次。严凤英服毒后没掩藏药瓶,并失声痛哭,似可表明她内心死意不甚坚决,或者服毒后又后悔而贪恋红尘。若想抢救,有的是时间。见死不救,这才必死无疑了。老实说,这简直是谋杀! 韩淑英摘自《名人传记》 严凤英秋浦唱黄梅 □ 李明江 今年4月19日,是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诞辰74周年。 严凤英,原名红六(亦叫鸿六),天姿聪颖,12岁学唱黄梅戏,15岁搭班参加演出,由于走红,旧社会各类恶势力向她袭击,为了摆脱恶劣环境,她只得反抗、逃跑。据有关资料记载,她于1947年底避走南京学习京昆艺术与歌舞,不知情者说她此时失踪了。其实,在她避走途中,由她的祖父护送,曾路经秋浦,在秋浦河两岸和殷汇镇上唱了三个月的黄梅戏,在严凤英短暂的黄梅戏生涯中,她的这段避走秋浦唱黄梅的故事鲜为人知。 那是1947年的10月份,严凤英当年只有17岁,她那灵雀般的歌喉和轻盈舞姿吸引了秋浦两岸的百姓,深受大伯大婶们的喜爱。严凤英是随她的师父程积善(贵池晏塘人)来到秋浦的,当时搭班唱戏的还有铜陵的桂月娥、桂天赐,殷汇的宋再春、洪连梓等老艺人。先在高坦一大地主的后花园搭台唱,后在灌口祠堂里唱,据说在唱《槐荫别》时,严凤英来了例假,被广大的秋浦观众谅解后,又深为没有看到严凤英“别夫上天”的精彩表演而惋惜。最后在殷汇老街苏家当铺大屋唱,据说当时票价仅为三角一张(旧币)。严凤英在秋浦河两岸前后共唱了三个月,演出的大戏有《小辞店》、《槐荫别》、《珍珠塔》、《二龙山》、《山伯访友》等,小戏有《兰桥汲水》、《春香闹学》、《送香茶》、《西楼会》、《打猪草》、《游春》等,如阵阵山野吹来的风,带着泥土香,陶醉了秋浦两岸的观众。严凤英不仅艺高,人也好,肯结人缘,在秋浦唱戏时,每到一处,还和房东结了干妈干婶。据现在还健在的八旬老人韩发祥回忆,严凤英在殷汇唱戏时,恰逢他结婚,新婚之夜,严凤英还和当地小姐妹们一齐闹新房,大伯、大婶们亲切地喊她“小严”或“红六”,她口口声声答应得亲嫡嫡的像亲生女儿一样。 据说,严凤英离开秋浦后,即到铜陵去了,然后辗转前往南京学艺,直到1951年,严凤英才结束了流浪艺人生涯,回到安庆重返黄梅戏舞台。在短暂的艺术生命中,严凤英主演的大戏有20多个,小戏近30个,此外还拍了3部电影,曾多次与王少舫一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 、 *** 、周恩来、朱德等同志演出,被田汉同志誉为“黄梅戏里的梅兰芳”,被国人称为黄梅戏的“一代宗师”。

谁能详细介绍一下 严凤英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