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度白酒才好,在低度白酒和高度白酒中

其中,52~54度的高度白酒最佳。二锅头、老白干西凤酒、草原白这些55度以上的高度酒最为合适,吃海鲜配点高度白酒、卤好的牛肉配点白酒、一盘手撕羊肉配点白酒,主要为了吃菜而佐餐的时候高度白酒最为合适,从收藏价值来低度白酒也远远不及高度白酒。

1、有人说为什么中国人“偏好”高度白酒?

1、有人说为什么中国人“偏好”高度白酒?

因为优质低度酒工艺比高度酒复杂我国白酒的特点是甘洌芳香,酒度较高。一旦降度,就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和原酒的风味、风格有明显变化;二是降度后出现浑浊(白浊)乃至沉淀;三是口味不调和、易出现水味,因此,低度白酒的生产要求保持原酒风格,又不能出现浑浊现象,要保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低而不杂”、“低而不浊”的质量,并具有明显的典型性。

各酒厂生产低度白酒过程基本是一致的,低度白酒生产一般要经过选择酒基、加水降度、处理浑浊、调香调味、静置贮存等一系列工艺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低度白酒。低度白酒生产中的勾兑工作比高度酒勾兑难度要大一些,一些名优低度白酒要经过数次勾调,要保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绵柔、后味净甜,而处理降度后的浑浊,其手段多种多样,但要把出现浑浊的物质适当除去,又不至于使其它香味物质也被同时除去,难度也很大。

2、在低度白酒和高度白酒中,如何选择比较好?哪种酒对身体的伤害大?

同等剂量下,高度白酒伤害大,但通常情况下,是低度白酒伤害大,关于到底是喝高度白酒和低度白酒的问题,有人觉得高度白酒的纯度高、不上头、醒酒也比较快,有人认为低度白酒的酒精含量比较少,对身体的伤害比较小,实际上这些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实际情况往往不是如此。实际上真正的好的低度酒,制造工艺甚至比高度酒还要复杂,用酒基降度勾兑工作比高度白酒的勾兑难度要大,一些名优低度白酒要经过数次勾调,要保持低度白酒是低而不淡、绵柔、后味净甜,

因为工艺比较复杂,很多小酒厂采用的勾兑方式也是比较简单粗暴的,导致一些低度酒质量不高,给人造成低度酒喝完难受的影响。有这样的一个说法:高度白酒的酒精与水紧紧结合在一起,进入体内可以同时随汗液挥发和尿液排除,而低度白酒的酒精和水不完全结合,在体内酒精首先挥发渗透到肉里骨子里,而水随尿液排除,体内剩下的只有酒精。

但实际上总是因为低度酒喝的太多!喝惯了高度酒的人,猛然一喝低度酒,感觉平淡如水,但它不是水,它仅仅比你喝的高度酒低了十几度而已,酒精含量只少了20%左右,而你却多喝了50%甚至100%,不难受才怪,如果是定量喝酒,比如都是喝一杯,肯定低度酒对人体伤害小了,毕竟酒精对人体来说就是“毒药”,人体是不需要酒精的。

3、高度白酒真的那么好喝吗?

感谢题主邀请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告诉大家:真正的优质的纯粮白酒,国标65度~75度的酒精度,品尝起来,绝大部分人会误认为只有45度~55度。口感上的感觉是饱满,柔和,浓郁,酥香,题主的这个问题里面,实际上应该牵涉到一个高度酒与低度酒的划分的学术性概念。关于这个问题,行业内外历来都是争论不休,众说纷纭,甚至有很多外行人充当专家,胡说八道。

高度酒与低度酒是怎样区别的?这个没有铁板的标准,按照我的看法,低度酒与高度酒的分水岭应该是50度。为什么呢?因为低于50度的酒基本上都是没有酒花了,而且容易含有杂醇油,而高于50度的酒基本上都是有酒花的,而且不容易含有杂醇油。这是因为,杂醇油的沸点温度基本上都在90度以上,我们在蒸馏酒的时候,一般蒸酒锅里面的温度达到79度左右,纯粮白酒就开始源源不断的被蒸发上来,进入冷却器,变成纯粮白酒流出来了。

伴随着酒锅里面的温度不断上升,酒锅里面的酒精含量不断减少,当酒锅里面的温度达到91度以上的时候,杂醇油开始被伴随着酒蒸发上来了,这个时候来酒的酒精度一般会迅速低于50度了,所以我认为,低度酒与高度酒的分水岭应该是50度。纯粮白酒不是酒度越高越好喝,也不是低度酒好喝,这里是有一个宽范畴数值的,这个数值会随着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职业文化等等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