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和茅台哪个早,金沙什么出名

本文目录一览

1,金沙什么出名

如果是金莎,是因为唱歌 她最早以林俊杰师妹出道,与林合唱
酒店
金莎的歌曲《星月神话》最有名了,因为看过神话的人都知道这首歌,不信你问问。帮忙采纳下啊!谢了。
回沙酒
金沙斗地主出名。。 现在最好的一个平台。 http://10779.bc060.com/
金沙西亭脆饼最有名

金沙什么出名

2,金沙回沙1985和茅台王子哪个好

啥回事?1985和茅台王子酒都是用赤水河的水,还有当地的糯高粱酿的都是属于坤沙酒嗯,都比较不错,但是别人本身更倾向于金沙回沙酒,这个酒嗯,酱香浓郁嗯,可能工艺比茅台王子更繁琐一点

金沙回沙1985和茅台王子哪个好

3,金沙回沙酒的原料哪儿来的

贵州省金沙县源村乡来的!从源村乡运到金沙回沙酒酒厂去加工的!
   酱香型回沙酒金沙回沙酒是贵州老牌名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小麦制曲,采用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轮发酵、七次摘酒的茅台酒生产工艺酿造,生产出的基酒须经过三年储存后精心勾兑包装上市,是贵州除茅台酒外的第一个大曲酱香型白酒,具有酱香突出、优雅细腻、味醇丰满、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的独特风味。早在60年代被誉为贵州“二茅台”,曾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酒文化节金奖、历届贵州省名牌产品及贵州群众最喜爱的产品杜鹃杯等奖。多年来,公司生产的系列产品,经省、地、县质检部门抽检,市场合格率年年都达100%,多次被省、地、县工商部门授予“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称号,连续三年获省级重合同、守信誉单位。2001年获贵州名牌产品称号,2003年获贵州著名品牌称号,同年被授予进出口自主经营权单位,2004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重合同、守信誉单位称号,9月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根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贵州省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贵州省“十一五”白酒产品专项发展规划》精神,依据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发展需要,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经省政府批准,已制定出万吨金沙回沙酒技改发展规划。 2008年底,企业已形成年生产金沙回沙酒4000吨的能力;2010年,企业将达到年产金沙回沙酒6000吨的水平。 2012年,一座生产现代化、年产规模过万吨、管理更科学、品质更优良的新型酿酒企业,将在黔州大地上拔地而起,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这家具有悠久历史的酿酒企业,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公司荣誉 金沙回沙酒是贵州老牌名酒,是贵州除茅台酒外的第一个大曲酱香型白酒,具有酱香突出、优雅细腻、味醇丰满、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的独特风味,早在60年代被誉为贵州“二茅台”,曾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酒文化节金奖、历届贵州省名牌产品及贵州群众最喜爱的产品杜鹃杯等奖。 1999年至2007年,公司连续九年获贵州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称号; 2002年和2005年,“金沙牌”金沙回沙酒、双回沙酒连续两届被评为“贵州省名牌产品”; 2003年,“金沙牌”荣获“贵州省食品工业著名品牌”; 2004年,公司获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称号;同年9月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ISO90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5年,公司荣获中国质量诚信促进会授予“AAA级质量诚信单位”。 2006年8月,注册商标“金沙牌及图”被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同年9月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ISO90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省消费者协会评为贵州省第八届诚信单位。 2008年5月16日,贵州金沙窖酒酒业公司荣登毕节地区首届十大行业公信榜企业 2008年9月19日,公司生产的金沙回沙酒(酱香型52%VOL、酱香型51%VOL、酱香型 48%VOL)系列产品以其卓越的品质,被省商务厅、省经贸委、省科技厅、省质监局再次评为贵州八大名酒称号,同时,金沙回沙酒再次被评为贵州省名牌产品称号。

金沙回沙酒的原料哪儿来的

4,贵州毕节地区金沙县养殖什么好或者鸡

 《金沙回沙酒》                                                       酱香型回沙酒金沙回沙酒是贵州老牌名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小麦制曲,采用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轮发酵、七次摘酒的茅台酒生产工艺酿造,生产出的基酒须经过三年储存后精心勾兑包装上市,是贵州除茅台酒外的第一个大曲酱香型白酒,具有酱香突出、优雅细腻、味醇丰满、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的独特风味。早在60年代被誉为贵州“二茅台”,曾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酒文化节金奖、历届贵州省名牌产品及贵州群众最喜爱的产品杜鹃杯等奖。多年来,公司生产的系列产品,经省、地、县质检部门抽检,市场合格率年年都达100%,多次被省、地、县工商部门授予“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称号,连续三年获省级重合同、守信誉单位。2001年获贵州名牌产品称号,2003年获贵州著名品牌称号,同年被授予进出口自主经营权单位,2004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重合同、守信誉单位称号,9月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根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贵州省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贵州省“十一五”白酒产品专项发展规划》精神,依据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发展需要,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经省政府批准,已制定出万吨金沙回沙酒技改发展规划。 2008年底,企业已形成年生产金沙回沙酒4000吨的能力;2010年,企业将达到年产金沙回沙酒6000吨的水平。 2012年,一座生产现代化、年产规模过万吨、管理更科学、品质更优良的新型酿酒企业,将在黔州大地上拔地而起,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这家具有悠久历史的酿酒企业,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公司荣誉 金沙回沙酒是贵州老牌名酒,是贵州除茅台酒外的第一个大曲酱香型白酒,具有酱香突出、优雅细腻、味醇丰满、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的独特风味,早在60年代被誉为贵州“二茅台”,曾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酒文化节金奖、历届贵州省名牌产品及贵州群众最喜爱的产品杜鹃杯等奖。 1999年至2007年,公司连续九年获贵州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称号; 2002年和2005年,“金沙牌”金沙回沙酒、双回沙酒连续两届被评为“贵州省名牌产品”; 2003年,“金沙牌”荣获“贵州省食品工业著名品牌”; 2004年,公司获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称号;同年9月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iso90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5年,公司荣获中国质量诚信促进会授予“aaa级质量诚信单位”。 2006年8月,注册商标“金沙牌及图”被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同年9月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iso90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省消费者协会评为贵州省第八届诚信单位。 2008年5月16日,贵州金沙窖酒酒业公司荣登毕节地区首届十大行业公信榜企业 2008年9月19日,公司生产的金沙回沙酒(酱香型52%vol、酱香型51%vol、酱香型 48%vol)系列产品以其卓越的品质,被省商务厅、省经贸委、省科技厅、省质监局再次评为贵州八大名酒称号,同时,金沙回沙酒再次被评为贵州省名牌产品称
乌鸡可以 是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我可以给你提供苗 和技术 不过富裕了一定的记得我啊

5,关于贵州的产品的作文400字可以是水果水产品工艺品食品

贵州蜡染,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品。所谓蜡染就是蜡画和染色两种工艺的简称。贵州安顺生产的蜡染最著名,安顺蜡染花纹细致,色彩浓郁。 茅台酒,这个不用说估计都知道。都匀毛尖,又称“鱼钩茶”、“雀舌茶”。产于贵州都匀。 都匀位于贵州省的南部,市区东面东山屹立,西面龙山对峙。都匀毛尖主要产地在团山、黄 山、哨脚、大槽一带,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十六度,年平均降 水量一千四百多毫米。加之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土质是酸性或微酸性,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不仅适宜茶树的生长,而且也形成了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 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都匀产出“鱼钩茶”、“雀舌茶”已列为“贡品”进献朝廷。 都匀毛尖采用“清明”前后数天内刚长出的一叶或二叶未展开的叶片,要求叶片细小短薄, 嫩绿匀齐。嫩度和长度超标准的,受病虫害的和色紫的都不能用来制作毛尖茶。都匀毛尖茶 经过高温杀青、低温揉捻、搓团提毫、及时焙干等四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素以“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的“三绿三黄”特色著称。成品毛 尖茶芽尖细呈条索状,白毫特多,色泽鲜绿,品质润秀,香气清嫩,滋味醇厚,回味甘甜, 在国内外市场有盛誉。其品质优佳,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贵州苗绣,贵州苗族刺绣产于黔东南、黔南两个民族自治州和安顺、毕节、水城等地区的苗族聚居村寨, 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苗族妇女心灵手巧,她们非常喜爱挑花、编织和刺绣。刺绣是她们 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一个组成部分。每逢秋收过后农闲季节她们就开始绣花和挑花,通常反 面绣花正面看,既不打样,也不画线,随手绣来,花样百出,栩栩如生。 贵州苗族刺绣有羊绣、结绣、辫绣、打糅、牵红绣、织花、抽纱等。花样大致可分为三种类 型:一是几何图案,以果绿、翠绿为主体,用鲜艳的红色调配,构图简练,美观大方;二是 自然形态图案,色调以绿色为主,间配其他相称颜色;三是绘画形图案,以山水、花草、龙 鱼等构图,形象生动。 苗绣是指中国苗族妇女的刺绣品。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技艺,以针法精巧,古秀文 雅、色彩丰富而闻名省内外,花纹布置严密,色彩对比强烈,图案花纹各种多样白酒类:茅台酒 董酒 青酒 贵州醇 鸭溪窖酒 珍酒 小糊涂仙 东方剑桥酒(湄窖酒) 习酒 老土酒 老土人家酒 钓鱼台国宾酒 怀酒 潭酒 金沙回沙酒 平坝酒 匀酒 安酒 毕节大曲 贵阳大曲啤酒类:茅台啤酒(高原啤酒)烟:贵烟 贵烟(遵义) 贵烟(黄果树)茶叶:都匀毛尖 遵义毛峰 湄潭翠芽 凤冈绿宝石 石阡苔茶 凤冈锌硒茶 遵义红红茶食品类: 凯里酸汤鱼 乌江豆腐鱼 老干妈辣椒 老干爹辣椒 遵义虾子朝天椒 遵义绥阳小米椒 织金竹荪 赤水竹笋 贵州天麻 辣得笑小吃 刘二妈米皮 黄糕粑 遵义鸡蛋糕 镇宁波波糖 威宁荞酥 牛头牌牛肉干 大方臭豆腐 遵义羊肉粉 水城羊肉粉 金沙羊肉粉 花溪牛肉粉 贵阳肠旺面 遵义豆花面工艺品:安顺蜡染 大方漆器 苗族刺绣等 大到煤铁矿产,小到吃喝补养---贵州的特产很多具体的,织金天麻,贵定辣椒,贵阳老干妈 恋爱豆腐果 花溪牛肉粉 肠旺面 豆花饭 断桥手搓辣椒 留一手烤鱼,六盘水的,水城羊肉粉 老城烙锅 烙锅辣椒面 六枝九龙液 六枝堕却清水鱼,黄果树烟,茅台酒,安顺波波糖 幺铺毛肚火锅,凯里酸汤鱼,安顺蜡染,侗寨米酒,独山盐酸菜 六盘水的煤,铜仁的汞矿,开阳的磷矿,铝土矿贵阳肠旺面,遵义羊肉粉、鸡蛋糕、不甩手(爆米花),安顺波波糖等等,这都是吃的,最有名的是遵义仁怀国酒茅台!茅台酒,素有中国“国酒”之称。曾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被评为世界第二名酒,荣获金质奖。半个多世纪以来,它以精湛的酿造技艺和独特的色、香、味,为世人称颂,名甲天下,成为国内外市场的“酒中名珠”。 中国的茅台酒,因产于贵州仁杯县的茅台镇(原为村)而得名,并享有“风来隔壁千家醉, 雨过开瓶十里香”之美名。这种“特殊的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凡盛过茅台酒的杯子,瓶子隔了多天仍然芳香馥郁,被誉为“空杯香”、“瓶瓶香”。由于茅台酒因郁而不猛、柔和芬芳,故清代诗人郑珍对其曾赋予“酒冠黔人国”的美称。 相传有一年除夕,茅台镇突然大雪纷飞,寒风刺骨,镇上住有一李姓青年,他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僵卧门口,并将其背进屋生火取暖,以自酿米酒款待老人,又将床铺让给老女安寝,自己躺在炉边地上。朦胧中听到奇妙琴声,天边飘来一位仙女,身披五彩羽纱,手捧熠熠闪光的酒杯,站立面前,随将杯中酒倾向地面,顿时空中弥漫了浓郁的酒香,眼前出现了一道闪烁的银河。 这青年一觉醒来,屋里炉火很旺,水、饭尚温,床上被褥整齐,似无人睡过一般,推门一看,风、雪俱停,一条晶莹的小河从家门口淌过,河面上飘着阵阵酒香。此后,当地人就用仙女赐予的河水酿酒,用“飞仙”图案作茅台酒的商标至今至不变。

6,白酒有什么营养成分

按照中医理论,舌尖为心肺经,舌中为脾胃经,舌根为肾经,左右两边肝胆经。金沙小将酒“微黄透明、酱香典雅、醇柔怡人、酒体丰满、回味绵长、空杯留香舒适”的醇柔酱香的独特风味。酱香酒能醒脾提神,甘甜能保脾健胃,酸能护肝扶肝,苦能养心养神。金沙小将为纯粮酿造的酱香酒,在酿造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外来物质,而且还要经过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摊晾,七次取酒,并要加曲、高温堆积,入池发酵,取酒、贮存、勾兑等,在漫长、特殊而神秘的生物反应过程中,在窖池和空气中庞大的微生物族群的共同作用下,各种有益的微生物尽数罗置于酒体中。此外,酱香酒喝后不口干,按《说文解字》,舌边有水为“活”,是生命的最佳象征。故酱香酒之饮食功效,与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论》“保胃气,存津液”的主题一脉相承的。而且,由于酚类最多,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酱香白酒中的酚类化合物是其它名优白酒的3至4倍,可见酱香酒与干红葡萄酒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酱香酒酯类多,有行气血,活经络的作用。酱香酒蒸馏时接酒温度高达40度以上,能最大限度地排除有害物质。而且要经过五年以上的储存,漫长的时间可以挥发掉一大部分容易挥发的有害物质。另外,酱酒还含有大量的酸类物质,是其他白酒的3-5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和不饱和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西医也认为,食酸有利于健康。酱香酒区别于其他香型白酒的主要物质是存在SOD和金属硫蛋白等物质。其中SOD是氧自由基专一清除剂,主要功其能是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抗衰老的作用明显。同时,酱香酒还能诱导肝脏产生金属硫蛋白,金属硫蛋白的功效又比SOD强多了。金属硫蛋白对肝脏的星状细胞起到抑制作用,使之不分离胶离纤维,也就形不成肝硬化了。
白酒是世界蒸馏酒中独具一格的酒类,为麦黍、高粱、玉米、红薯、米糠等粮食或其他果品发酵、曲酿、蒸馏而成的一种饮料。其酒液无色透明,故称为白酒。白酒芳香浓郁,醇和软润,风味多样。  高粱作为酿酒的主要原料,素有“五谷之长”的盛誉,其性温、味甘、涩,具有和胃健脾、凉血解毒、止泄的功效,可用来防止食积、消化不良、温热、下痢和小便不利等多种疾病;大米、糯米富含B类维生素,大米是预防脚气病、消除口腔类病的主要食疗资源,并对脂肪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糯米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有补虚、补血、止汗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导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等症。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糯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等成分,为滋补壮体的良好补品,用糯米酿酒,可用于滋补健身和治病,饮之有壮气提神、美容益寿、舒筋活血的功效。 玉米被公认是世界上的“黄金作物”,它的纤维素比大米、小米高4~10倍,而纤维素具有可加速肠部蠕动,可排除大肠癌的因子,降低胆固醇的吸收,预防冠心病的作用;玉米中含有被称为致癌化学物“手铐”的谷胱甘肽,能有效减少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此外,玉米脂肪中还含有丰富的VE,它是生育酚,可以促进生长发育,也可以防止皮肤色素沉积和皱纹的产生,具有极强的延缓衰老和增强肌体活力的作用。玉米中的氨基酸含有丰富的谷氨酸,它能促进脑细胞的呼吸,有利于脑组织里氨的排除,具有很好的健脑和增强记忆力的功效。玉米中酯酸含量丰富,可发酵为环己醇和磷酸,而磷酸是人体生命代谢中的主要物质,小米亦称粟米,统称谷子,富含维生素B1、B2等,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口角生疮。 小米中的烟酸是少数存在于粮食中相对稳定的维生素,它具有: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减轻胃肠障碍,预防和缓解偏头痛、促进血液循环、使血压下降、减轻腹泻、减轻美尼尔氏综合征的不适症状,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含量等功效。小米是富硒食品,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作用,防止糖尿病、白内障、心脑血管疾病,解毒、排毒、防肝护肝的作用。小麦、大麦、荞麦都是很早就应用于酿酒的粮食作物。小麦中含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硬脂酸的甘油酯,并含有一定的谷酯醇,卵磷脂、精氨酸、硫胺素及微量元素E等,具有安神、除烦、益气止汗等作用。大麦的药用价值很早就被中医所认可,称其味甘、咸、味微寒。有益气补中,利水通淋的作用。 现代医学表明,大麦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尼克酸、尿囊素等成分,特别是磷及尼克酸的含量是各类中含量之冠,因此,常用于病后体弱、慢性胃病、消化不良等病症的辅助治疗,同时,大麦又是一种美味的低钠、低脂肪的健康食物,它既可提供能量,又能帮助减肥。其中含有一种化合物,具有抑制肝脏产生坏胆固醇的能力,减少或预防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人类最近又从大麦中分离出抗突变活性物质——酰基葡基固醇,其成分可抑制在肠中产生的致癌素的形成。从而证明了大麦具有预防肿瘤的作用。荞麦,食味清香,营养价值高(80~90),所酿酒质清澈,久饮益于强身健体,它含有18种氨基酸、9种脂肪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含量丰富,特别是VP、叶绿素是其他化合物中所不含的,因此,荞麦具有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对治疗高血压具有一定的疗效。 豌豆中富含人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富含优质蛋白,可提高肌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本草纲目》称豌豆具有“去黑黯,面光泽”的功效,豌豆所含的维生素C在所有豆类中名列榜首,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亚硝酸胺酶等有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的作用;豌豆与一般蔬菜不同,特含止权素、赤霉素A20和植物凝聚素,可和中益气,解毒利便,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豌豆还含多种微量元素,铜、锌、镁,有利于造血、骨骼和脑发育。铬、磷、硒,有利于糖和脂肪代谢,维持胰岛素正常功能。胆碱、蛋氨酸,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凝集素,能凝集红细胞,激活淋巴细胞,预防肿瘤。豌豆气味清香,性黏稠,用于酿酒,与各种原料复合使用,能够较大幅度的提供微生物营养成分,所酿酒质香气柔和,清雅柔顺。适量饮用豌豆酒,有一定的养颜美容作用。  “粮为酒之肉”,原料是酿酒的物质基础,选用不同的原料酿酒,其酒体风格及营养成分必然不同。目前,人们在中国白酒中检测到的微量成分已达上百种,主要包括醇类化合物、低分子有机酸及其脂类、高分子有机酸及其脂类、酸类化合物、吡嗪类化合物、多元醇、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它们一部分来源于原料本身,另一部分是经过微生物发酵过程微生物代谢作用产生的,其中大部分成分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并且是其他食品中所不含的,有些成分对肌体生命活力和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常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是具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加快血液流动,暖身体,祛寒意,壮胆,粮食精华都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白酒中除含有极少量的钠、铜、锌外,几乎不含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有的仅是水和乙醇。此外,在酿制白酒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包括杂醇油、甲醇、醛、铅和氰化物,对人体健康有害。白酒性温,味甘苦辛,具有散寒气、助药力、活血通脉、增进食欲、消除疲劳、御寒提神之功效。适量饮酒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生概率。饮用少量白酒特别是低度白酒可以扩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胆固醇等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扩展资料:适量喝酒有助于身体健康,但专家认为,人们对“适量”很难把握。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适量饮用标准是:男性每天摄入酒精的量不宜超过20克,女性不宜超过10 克。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就越容易吸收酒精,对酒精所产生的作用也更加敏感,饮酒量也应该随之减少。对很多人来说,少量的酒精可以使人更加长寿,还可以降低人们患心脏病的可能性。特别是那些心脏病、中风以及糖尿病患病概率高的人,最有可能从适量饮酒(每日一到两口)中获益。但酒精对肝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大量并长期饮酒者中80%以上发展成为程度不等的脂肪肝,10%-35%发展成酒精性肝炎,10%-20%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酒精性肝病包括轻度酒精性肝损伤、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喝酒切忌“暴饮”。这样的集中饮酒(对女性来说一次超过三口,对男性来说一次超过四口)不会给健康带来任何好处,只会显著地提高人们过早死亡的概率。一次性喝酒过多,会引起心律不齐,从而导致血液凝块,这是心脏病的导火索。而且,如果每天喝酒超过两口会使血压升高,增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酒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每天喝一杯白酒会有什么影响
白酒的营养成分并不高。它除含有极少量的钠、铜、锌等微量元素外,剩下就是水和酒精。

7,金沙遗址是怎么发现的急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青羊区苏坡乡金沙村。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沙遗址”是民工在开挖蜀风花园大街工地时首先发现的,在沉睡了3000年之后被发掘出来,“一醒惊天下”。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包括:金器30余件、玉器和铜器各400余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一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晚期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而且,随着发掘的进展,不排除还有重大发现的可能。金沙遗址博物馆是为保护、研究、展示金沙遗址及出土文物而设立的主题公园式博物馆,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5000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等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平原的东南边缘地带,东距成都市中心约5公里,现已探明的遗址面积约5平方公里,遗址范围地势平坦,起伏较小,遗址内及周围河流较多,遗址的南面1.5公里处是清水河,摸底河更是在遗址内蜿蜒东流,将遗址分为南北两半。自2001年以来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发现各类遗迹3000余个,又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据考古学对遗址命名的基本原则,将包括黄忠村在内的这一区域的商、周时期遗址统一命名为“金沙遗址”。
挖掘机无意挖出了“宝贝”  2001年2月8日,成都西郊苏坡乡金沙村某房产开发集团的两台挖掘机将泥土倾倒在土山旁时,有的村民发现铲起的泥土中有象牙和一些玉器。  当大家朦胧意识到眼前发生了什么情况时,在场的村民已开始在土堆旁慌乱地寻找,两台挖掘机也停止了轰鸣,挖掘机驾驶员居然也跳入5米多深的沟中找寻文物。见此场面,一村民意识到正在发生的事件以及将要产生的严重后果,他一边制止,一边迅速通过手机向110报警。  随即赶来的苏坡桥派出所的民警们立即对现场进行了封闭和保护,并强行驱散了哄抢文物人员。但是,部分文物已经流失到了民间。  当晚,考古专家初步鉴定,金沙村商周文化遗址是一个很有研究和考古价值、规模宏大的“古墓”。  追寻流失的瑰宝  如此重大发现,让苏坡桥派出所民警感到责任的重大。他们连夜召开支部会,对文物现场保护和文物追缴工作进行重新部署。  在随后的十几天,民警们走村串户,深入数百户村民家,做了大量调查摸底和宣传教育工作,专案组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文物流失资料,并陆续收到数十件群众的检举材料。这些检举材料详细描述了一些村民或民工拿走的文物,还提供了文物材料、质地、外观特征。随后,在专案组强大的攻势下,参与哄抢文物的人员开始陆续上缴文物。  承建下水道工程的市政基础公司金沙工地材料员李某向专案组上缴了从工地拿走的文物21件。计有玉璋5件,玉凹铲形器2件,玉凿5件,玉琮1件,玉瑗3件,石大园矛1件,玉环1件,玉镯1件,玉磨石1件,石斧1件。负责施工的姜某交出了青铜瑗5件,民工陈某从几十公里外的家乡赶来,交出了玉矛1件,玉璋1件。  截止到4月3日,专案组共收到各类玉石器、青铜器,石料等100件文物。这批上交的文物大多保存完好,造型精美,有的还是罕见的珍贵文物,经专家初步鉴定,有半数可分别列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  整个发掘工作  还将进行3到5个月  记者4月3日到金沙村文物挖掘现场时,看到现场已被严密保护,坑中尚有微微露出的象牙,有两个坑中有许多造型古朴的陶器,据警卫民警介绍,在此之前,还挖出几根乌木,最大的一根长达8米,直径达2米,被人卖至外地,后民警追缴后,只得动用一辆16吨的平板车将乌木运回现场。  记者在遗址现场了解到,发掘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共布探方99个,发掘面积达2475平方米,目前发掘深度约1.2米(此前的大量出土文物均是在5米深的下水管道沟里)。发掘情况表明,出土金器、玉石器、铜器和象牙器的地点位于金沙遗址的东北部,面积约10000平方米。  在进行发掘工作的同时,又在蜀风花园布下近400条探沟进行文物勘探,也发现了部分同时期的地层堆积。  整个发掘工作将持续3至5个月。对前期的部分流失文物,已成立了专案组进行调查。  金沙遗址与三星堆文化有何联系  这个被有关专家称作“21世纪国内首个重大考古发现”的金沙遗址是何种性质?范围有多大?它与三星堆文化有何联系?考古专家表示,目前金沙遗址的发掘还只是“冰山一角”,它的性质及其与三星堆文化的关系等诸多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发掘、研究。  据现场专家介绍,已发掘出土的文物上均无文字符号,也未发现其他建筑遗迹;其铜器以小型器物为主,目前尚未出土与三星堆一致的大型青铜面具、神树等。根据现有发掘情况推测,金沙遗址可能属于祭祀遗迹,但由于大量出土玉、石器半成品和原料,不排除存在作坊遗迹的可能。  该遗址目前出土的1000余件珍贵文物绝大部分为殷墟晚期和西周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文物风格与三星堆有着惊人的相似。专家称,这足以表明该遗址与三星堆文化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这是继三星堆之后四川地区考古最为重大的发现。  遗址中出土玉器400余件,其中最大一件高约22厘米的玉琮为翡翠绿,其造型风格与良渚文化完全一致,尤其是琮表面的微雕堪称一绝。铜器400余件,其中铜立人像的造型风格与三星堆几乎完全一致。石器170件,其中圭形玉凿和玉牌形饰四川地区尚属首见。象牙器40余件,象牙不计其数,总重量达一吨。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考察金沙遗址后,认为该遗址是四川省继广汉三星堆之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它所揭示的是过去文献完全没有记载的新的珍贵材料。从遗址出土文物分析,很多是有特殊用途的礼器,应为当时蜀地最高统治阶层的遗物;遗物在风格上与三星堆文物相似,也存在某种差异,表明该遗址与三星堆有较为密切的渊源关系,而存在的差异是否是由于年代或遗存性质,尚需作进一步考证;玉琮的发现进一步证明长江下游文化对蜀地文化的某种影响。  金沙遗址改写成都历史  据文献记载,成都有文字可考的建城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310年前张仪筑成都城。而近日,成都市文物局正式对外公布的成都西郊金沙遗址重大发现,则可能再次改写成都历史和四川古代史。  4月3日,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考古队联合举行新闻通气会,首次向省内媒体正式宣布“金沙遗址”的发掘情况:“金沙遗址”的发现,揭示的是过去文献完全没有记载的珍贵资料,这将改写成都的历史和四川古代史,把成都建城史推进700年左右———由距今2300年推进至3000年以前。  通气会上,成都市考古队队长王毅介绍:“金沙遗址”的发掘,到目前为止,已翻查清理出1000余件珍贵文物,对研究古蜀文化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据文献记载,成都有文字可考的建城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张仪筑成都城”的战国晚期。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及文物局领导考察遗址现场后一致认为,“金沙遗址”是四川省继广汉三星堆之后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遗址性质一旦正式确认,将把成都的建城史往前推至距今3000年前。  “金沙遗址”可能破译3000年前古蜀悬案  在“金沙遗址”引起社会各界强烈震撼和广泛关注的同时,考古界又掀开了一个个谜团。近日,一个较为一致的观点浮出水面:“金沙遗址”反映出成都是当时古蜀文明的权力中心,它的发现,破译了三星堆发掘后留给学术界的一大悬念,有可能3000多年前,三星古城从广汉搬走后到了成都。  金沙遗址为何迟迟未向社会公布  成都市文化局局长严晓琴在金沙遗址新闻通气会上就这一重大发现为何迟迟未向社会公布作出解释。  严晓琴称,金沙遗址自2月8日发现以来一直未公开披露,这是因为应国家文物局、市政府要求,为了确保文物的安全,保障考古发掘工作继续正常进行,追回流失文物而采取的措施。目前,金沙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才刚刚开始,遗址性质、遗址范围等很多关键问题都还未确定。她表示,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市文化局将及时向新闻媒体通报。
2001年2月8日,成都西郊苏坡乡金沙村某房产开发集团的两台挖掘机将泥土倾倒在土山旁时,有的村民发现铲起的泥土中有象牙和一些玉器。 当大家朦胧意识到眼前发生了什么情况时,在场的村民已开始在土堆旁慌乱地寻找,两台挖掘机也停止了轰鸣,挖掘机驾驶员居然也跳入5米多深的沟中找寻文物。见此场面,一村民意识到正在发生的事件以及将要产生的严重后果,他一边制止,一边迅速通过手机向110报警。 随即赶来的苏坡桥派出所的民警们立即对现场进行了封闭和保护,并强行驱散了哄抢文物人员。但是,部分文物已经流失到了民间。 当晚,考古专家初步鉴定,金沙村商周文化遗址是一个很有研究和考古价值、规模宏大的“古墓”。 追寻流失的瑰宝 如此重大发现,让苏坡桥派出所民警感到责任的重大。他们连夜召开支部会,对文物现场保护和文物追缴工作进行重新部署。 在随后的十几天,民警们走村串户,深入数百户村民家,做了大量调查摸底和宣传教育工作,专案组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文物流失资料,并陆续收到数十件群众的检举材料。这些检举材料详细描述了一些村民或民工拿走的文物,还提供了文物材料、质地、外观特征。随后,在专案组强大的攻势下,参与哄抢文物的人员开始陆续上缴文物。 承建下水道工程的市政基础公司金沙工地材料员李某向专案组上缴了从工地拿走的文物21件。计有玉璋5件,玉凹铲形器2件,玉凿5件,玉琮1件,玉瑗3件,石大园矛1件,玉环1件,玉镯1件,玉磨石1件,石斧1件。负责施工的姜某交出了青铜瑗5件,民工陈某从几十公里外的家乡赶来,交出了玉矛1件,玉璋1件。 截止到4月3日,专案组共收到各类玉石器、青铜器,石料等100件文物。这批上交的文物大多保存完好,造型精美,有的还是罕见的珍贵文物,经专家初步鉴定,有半数可分别列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 整个发掘工作 还将进行3到5个月 记者4月3日到金沙村文物挖掘现场时,看到现场已被严密保护,坑中尚有微微露出的象牙,有两个坑中有许多造型古朴的陶器,据警卫民警介绍,在此之前,还挖出几根乌木,最大的一根长达8米,直径达2米,被人卖至外地,后民警追缴后,只得动用一辆16吨的平板车将乌木运回现场。 记者在遗址现场了解到,发掘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共布探方99个,发掘面积达2475平方米,目前发掘深度约1.2米(此前的大量出土文物均是在5米深的下水管道沟里)。发掘情况表明,出土金器、玉石器、铜器和象牙器的地点位于金沙遗址的东北部,面积约10000平方米。 在进行发掘工作的同时,又在蜀风花园布下近400条探沟进行文物勘探,也发现了部分同时期的地层堆积。 整个发掘工作将持续3至5个月。对前期的部分流失文物,已成立了专案组进行调查。 金沙遗址与三星堆文化有何联系 这个被有关专家称作“21世纪国内首个重大考古发现”的金沙遗址是何种性质?范围有多大?它与三星堆文化有何联系?考古专家表示,目前金沙遗址的发掘还只是“冰山一角”,它的性质及其与三星堆文化的关系等诸多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发掘、研究。 据现场专家介绍,已发掘出土的文物上均无文字符号,也未发现其他建筑遗迹;其铜器以小型器物为主,目前尚未出土与三星堆一致的大型青铜面具、神树等。根据现有发掘情况推测,金沙遗址可能属于祭祀遗迹,但由于大量出土玉、石器半成品和原料,不排除存在作坊遗迹的可能。 该遗址目前出土的1000余件珍贵文物绝大部分为殷墟晚期和西周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文物风格与三星堆有着惊人的相似。专家称,这足以表明该遗址与三星堆文化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这是继三星堆之后四川地区考古最为重大的发现。 遗址中出土玉器400余件,其中最大一件高约22厘米的玉琮为翡翠绿,其造型风格与良渚文化完全一致,尤其是琮表面的微雕堪称一绝。铜器400余件,其中铜立人像的造型风格与三星堆几乎完全一致。石器170件,其中圭形玉凿和玉牌形饰四川地区尚属首见。象牙器40余件,象牙不计其数,总重量达一吨。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考察金沙遗址后,认为该遗址是四川省继广汉三星堆之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它所揭示的是过去文献完全没有记载的新的珍贵材料。从遗址出土文物分析,很多是有特殊用途的礼器,应为当时蜀地最高统治阶层的遗物;遗物在风格上与三星堆文物相似,也存在某种差异,表明该遗址与三星堆有较为密切的渊源关系,而存在的差异是否是由于年代或遗存性质,尚需作进一步考证;玉琮的发现进一步证明长江下游文化对蜀地文化的某种影响。 金沙遗址改写成都历史 据文献记载,成都有文字可考的建城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310年前张仪筑成都城。而近日,成都市文物局正式对外公布的成都西郊金沙遗址重大发现,则可能再次改写成都历史和四川古代史。 4月3日,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考古队联合举行新闻通气会,首次向省内媒体正式宣布“金沙遗址”的发掘情况:“金沙遗址”的发现,揭示的是过去文献完全没有记载的珍贵资料,这将改写成都的历史和四川古代史,把成都建城史推进700年左右———由距今2300年推进至3000年以前。 通气会上,成都市考古队队长王毅介绍:“金沙遗址”的发掘,到目前为止,已翻查清理出1000余件珍贵文物,对研究古蜀文化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据文献记载,成都有文字可考的建城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张仪筑成都城”的战国晚期。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及文物局领导考察遗址现场后一致认为,“金沙遗址”是四川省继广汉三星堆之后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遗址性质一旦正式确认,将把成都的建城史往前推至距今3000年前。 “金沙遗址”可能破译3000年前古蜀悬案 在“金沙遗址”引起社会各界强烈震撼和广泛关注的同时,考古界又掀开了一个个谜团。近日,一个较为一致的观点浮出水面:“金沙遗址”反映出成都是当时古蜀文明的权力中心,它的发现,破译了三星堆发掘后留给学术界的一大悬念,有可能3000多年前,三星古城从广汉搬走后到了成都。 金沙遗址为何迟迟未向社会公布 成都市文化局局长严晓琴在金沙遗址新闻通气会上就这一重大发现为何迟迟未向社会公布作出解释。 严晓琴称,金沙遗址自2月8日发现以来一直未公开披露,这是因为应国家文物局、市政府要求,为了确保文物的安全,保障考古发掘工作继续正常进行,追回流失文物而采取的措施。目前,金沙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才刚刚开始,遗址性质、遗址范围等很多关键问题都还未确定。她表示,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市文化局将及时向新闻媒体通报。
位于成都市西北部的金沙遗址发现于2001年初

8,长江起源

过去,人们探索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历来认为长江的中游和下游是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核心地区,而对于长江上游文明的研究,则未引起重视。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长江上游地区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特别是近年来,四川成都平原一系列事关文明起源的重大考古发现和发掘,证明长江上游同样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目前,在以四川成都平原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已从考古学角度建立起了该区域先秦文化的发展序列(1),即从宝墩文化,到三星堆文化,再到十二桥文化,最后到晚期巴蜀文化。其时间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经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历时二千余年。与之考古文化同样发达的长江上游文明,正是循着这个文化序列,经历了从起源,到形成,再到发展的漫长而艰辛的演进过程。迄今成都平原考古发现的一批批规模空前的中心聚落和城址,以及许多为世人所瞩目的珍贵历史文物,无不显示其作为中国古代文明区域中心的特殊地位。本文试图就长江上游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长江上游的自然地理态势 长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自西向东主要流经四川、湖南、湖北、江苏、江西、浙江等地,终在上海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为亚洲第一长河。位于长江上游地段的主要是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原地区和四川盆地。据地质学家考证,青藏高原远在第三纪末期时,海拔仅一二千米,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后来,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猛烈碰撞,导致这一地带隆起升高,形成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巨大高原,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属典型的高寒区,气候条件恶劣,人类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史前时期更是如此,人口稀少,因而难以成为中国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 四川盆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则非常优越。自古以来就十分适合我们的祖先生存繁衍。四川盆地地处四川的东部,周围高山环绕,盆地内有连绵起伏的丘陵和我国西南最大的平原--成都平原。长江干流横亘四川南部,其自北而南的岷江、沱江、嘉陵江、涪江和与从南向北流入长江的乌江、赤水河等大小支流的纵贯四川全境,构成一个水网密布、幅员宽阔的流域之地。同时,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沿岸发育了众多地势低缓的河谷台地和山前地带,这里土质、水肥条件良好,有着理想的农业起源的地理环境,是原始农业生产的有利地区。尤其是岷江支流,古代被当作长江正流,发源于岷山南麓。主要由岷江、湔江、石亭江、绵运河等河流自上游挟带的大量泥沙流出山口冲积的扇形地连接而形成的成都平原,又叫川西平原,总面积达1.2余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2.6%。这里土层深厚,富含铁、钾、磷等养料物质,土质疏松柔软,易于农业耕作,特别是水稻粮食作物的栽种。东部丘陵地带土壤肥沃,旱地水田分布甚广,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如水稻、小麦等。受地形影响,四川盆地北部有高耸入云的秦岭、大巴山作天然屏障,冬季北方的寒冷气流不易长驱直入,气候温暖;夏季因太平洋、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丰沛,形成这里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宜于农业耕种,具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同时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是我们先民栖息生存,农业定居的理想场所。这些都为长江上游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客观的物质基础。 从大量发掘的考古材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早在旧石器时代,这一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就有人类狩猎采集,劳动生息,至今留下了许多丰富的文化遗存。50年代初,著名"资阳人"的头骨化石(2)的发现,足以证明远在数万年至10万年前,这里就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重要地区。70年代中期,汉源、铜梁、资阳等地又相继发现了大量属于旧石器时代时期的文化遗存(3),并出土了一些打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后,考古发现的文化遗存分布更为广泛,到目前为止,以川西成都平原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已发现和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200余处。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遗存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人口的急剧增加,无疑标志着史前文化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进而为长江上游成为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提供了可能。此外,四川所处的地理位置也独具特点,其北有古老的黄河流域文明,东邻发达的长江中下游文明,南有云南早期元谋猿人的发现,如此良好的文化氛围,极大地促进了长江上游文明的形成和走向成熟。 二、长江上游文明进程的探索 (一) 宝墩文化的发现,迎来长江上游文明的曙光。 大约从公元前4600年开始,长江上游出现了哨棚嘴文化(4),其分布主要在今川东长江沿岸一带。与此同时或稍晚一些,川西成都平原上发生了宝墩文化(5)。除此之外,川北的绵阳(6)、广元(7),川东北的通江(8)、巴中(9),川西南的汉源狮子山(10)等地区也发现了有大量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就目前诸遗存出土的考古材料看,它们都属于同一个大的考古学文化范畴,其中,以川西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为中心。宝墩文化相当于中原的龙山文化时期。这时宝墩的农业、手工业都很发达,并出现了多处大型中心聚落和城址,贫富分化明显,表明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长江中上游迎来了文明的曙光。 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以磨制为主,大多通体磨光,有的刃锋锐利,留有明显使用过的痕迹。与农业有关的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锛、石凿、石刀和石铲。可见,从清除杂草、开荒垦地、中耕播种到农作物收割,工具种类齐全,反映当时的农业生产较为发达,人们主要过着农业定居兼狩猎采集的生活。 陶器是人们的主要生活用具,仅宝墩遗址出土的陶器就达千余件(11)。制作方法为泥条盘筑加慢轮修整。经慢轮修整后的器形规整,器表打磨光滑。很多器物采用分体制作,然后粘接。陶器中的圈足尊、喇叭口高领罐等器物及其纹饰的制作都相当精细,尤其喇叭口高领罐的火候较高,叩之有声,可谓当时的精品,说明制陶技术已达到相当的水平。石器制作也很精致。部分石器选材考究,磨制细腻,如石凿,磨制精细且规整,石质较佳,个别似玉质,几可与玉器比美。由于石器制作技术的娴熟,因而玉器的加工制造更加精美。这一时期发现的玉器多为墓中随葬品。大量陶、石质纺轮的出现,说明当时纺织业也很发达,男女有了分工。房屋为木骨泥墙,经火烘烤,坚固结实,经久耐用。正是由于有了夯筑技术,使得营建大规模的城垣成为可能。这时一座座颇具规模的古城先后相继建立。 城址的出现是古代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迄今长江上游发现的史前城址主要是成都平原的新津宝墩(12)、郫县古城村(13)、都江堰芒城(14)、温江鱼凫村(15)、崇州双河村(16)和紫竹村(17)6座古城群,这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古城群之一。6座城址均建在平原冲积扇河流形成的相对较高的台地上,布局规整,大多呈方形或长方形。各城的面积大小不等,最小的都江堰芒城有12万平方米,最大的宝墩龙马古城达60万平方米,其余在20万-30万平方米之间,这与长江中游的城址相当。城内发现有大量的建筑遗迹、灰坑和墓葬,其中很多房屋的面积在10-50平方米左右。遗址的中心部分往往有少数面积甚大、规格颇高的中心聚落。1996年宝墩的鼓墩子发现一批规模较大的建筑群(18),面积约3000平方米。鼓墩子在当时明显高出四周地面约1米,且正好位于宝墩遗址中心,这似乎说明鼓墩子建筑群是一处明显高于其它建筑的中心聚落。它的出现表明,宝墩社会已经开始分化。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统治阶层,才有必要建造如此规模的中心聚落。因此,这种大型中心聚落可能就是上层统治者活动、居住的处所。 无独有偶,1997年郫县古城村遗址中部又发现了一座平面呈长方形,方向为西北-东南向,长约50米,宽11米,面积达550平方米的大型建筑(19)。该房址未发现有隔墙遗迹,此房间应为一个宽度不大,进深很长的通间,推测可能还有大型梁架结构。这与一般的建筑不同,当不是一般性居址。据房内留存的5个长方形台子分析,5个台子系卵石砌成,横向陈列于房址的中心部位,颇有规律,显然是有目的而为之。这很可能为一座大型宫殿或宗庙一类的礼制性建筑,应是当时上层统治者宗教祭祀和政治活动的中心所在。6座城址的四周均修筑有高大的城垣,至今这些城址地面上还残留有很多较完好的城垣遗迹。这些城垣采用夯土建成,夯层清楚,夯面紧密,出现了版状夯土工具,一般长多达50厘米、宽10厘米左右,这为修建大型城垣提供了条件。如,新津宝墩龙马古城垣(20),其周长3200米,宽8-31米以上,高度超过4米,土方量初步推算在25万立方米以上。如此厚实的巨大城垣,连同城内的大片房屋,尤其是城址中心部位的大型聚落建筑,我们认为,宝墩文化的这些城址已基本具备了城的条件,而且可能已是某种意义上的都城。因此可以说,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已经迈进了文明的门槛。 宝墩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增加了财富的积累,也加深了贫富的分化,这在墓葬规模和墓中随葬品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宝墩文化的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中随葬品的有无、多少在不同遗址中不尽相同。有的墓中不但随葬品多,有时还随葬一些珍贵物品,有的墓中随葬品则十分简陋,有的甚至一无所有。新津宝墩遗址仅见的5座墓中均无随葬品(21),成都十街坊遗址的19座墓中有7座中随葬骨器(22),而广汉三星堆遗址的仁胜墓地则随葬玉石器(23)。由此可见,当时只有极少数贵族统治者拥有巨大的财富。 财富的集中也刺激了掠夺性战争的发生。早期四川境内,部落民族众多,大小诸侯国林立。原始社会末期,各部落为了扩充实力,不惜强取掠夺他人的资源和财富,因而战争烽烟四起,连绵不断。为了免受战争的惨祸,更为了抗击强敌的入侵,各部落首领纷纷在其住地周围筑墙挖沟,造城设关。于是,一批规模空前的城址群在川西成都平原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并成为当时成都平原上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宝墩龙马厚实高大的城垣也反映了当时这一地区战争的频繁和激烈程度。这时还出现了专门性的兵器,如石钺等,制作精致。随着阶级对立的加剧,贫富悬殊的加大,战争变得愈加频繁和激烈。社会处在剧烈动荡和进一步分化中,同时也在迅速进步与向前发展之中,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崭新的、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三星堆文明。 (二)沉睡三千余年的三星堆文明的苏醒,长江上游文明引起世人的关注。 大约从公元前3700年开始,长江上游进入了三星堆文化时期。这时,哨棚嘴文化和宝墩文化先后相继衰落,代之而起的是一种以陶小平底罐、高柄豆、鸟首形器等为特色的新型的考古学文化,以成都平原的广汉三星堆遗址(24)为代表,故称"三星堆文化"。该文化在承继宝墩文化因素的同时,又受到中原二里头文化的强烈影响--中原二里头文化南浸,最初在长江中游鄂西地区稍作停留,然后由鄂西地区溯长江西上进入四川东部,再由此折而西北上,最后向川西成都平原渗透,三星堆文化就是在这股强大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并进而发展为三星堆文明。与三星堆文化相类似的古文化遗存,主要有川西的成都、雅安、汉源和川东北的阆中以及川东的长江沿岸一带,初期阶段长江中游的鄂西地区亦成为三星堆文化的分布范围。在这样辽阔的地域内表现出三星堆文化的特色,反映了该文化兴盛强大的历史面貌。这一时期三星堆遗址所出规模宏大的铜器物群,表明三星堆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特别是两个大型祭祀坑和数以千计的铜、金、玉、石、陶等不同质地的礼器、神器、祭品的出土,以及三星堆大型中心聚落和厚实高大的城垣的发现,都展示出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长江上游文明已经正式形成。 三星堆文化的农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生产工具数量增加,种类也有所增多。尤其是锄形器的出现,表明当时已进入锄耕农业阶段。谷物收割工具石刀形制的改进,提高了劳动效率。成堆的兽骨和大量和陶塑铜制动物,表现出畜牧业发展很快。众多铜制陶质酒器的出土,既反映了酿酒业的发展,也表明粮食有了剩余。 手工业方面,新出现了制铜业。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多达500余件(25),有铜雕像群、礼器、神器、法器等种类。如此规模的青铜器物群反映了当时青铜铸造业的高度发达。这批铜器体形高大,纹饰繁缛,足见青铜的冶炼与焊铆连接技术已具有相当先进的水平。其制作工艺之精湛与造型之精美,在同时代诸考古文化中无与伦比。玉石器的加工制造向高精化发展,且数量大增,件件珍贵。玉器制作较好地运用了锯、凿、挖、琢、钻、磨、雕刻、抛光等工艺。有些玉器上的透雕和线刻画堪称艺术珍品,有些玉器制作规整细致,以玉璋最为引人注目。其特点大而薄,长度一般在20-60厘米之间,最长者在1米以上,而厚度仅1厘米左右,凡此等等,无一不显示了当时玉石器加工技术的高超和娴熟。陶器制作有了新的发展,地方特色鲜明,器形以高柄豆、、小平底罐、圈足盘、壶、瓶、鸟首形器等构成这一时期最重要的陶器物群。发现数万余件陶器、陶片。部分陶器采用了轮制技术,纹饰十分丰富。大型夯土、土坯砖城垣和木构梁架中心建筑群的出现,表明建筑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不同质地、多种形制纺轮的出土,说明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青铜大立人像身着的长襟"燕尾"服饰(26),显示了当时缝纫和刺绣织锦技艺之高超水平。金器加工、漆器制造和酿酒业也有很大发展。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手工业门类齐全,铜器、玉石礼器和陶器的数量具有相当规模,其加工制作技艺更胜一筹,且拥有独立的制造加工作坊和一大批脱离农业生产而专门从事各种手工业生产、技术非常熟练的工匠,说明当时已完成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行业。 此外,三星堆遗址还出土数量众多的海贝、铜贝和玉石璧瑗(27),反映商品交换、货币经济已经出现,说明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已经开始。 总之,三星堆文化时期,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商业贸易的迅速出现,推动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雄厚的经济基础为三星堆上层建筑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证。这时的三星堆已是一个规模宏大,功能设施齐备,具有了国都性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三星堆遗址(28)位于成都平原广汉市境内的鸭子河与牧马河之间的台地上,是目前长江上游地区发现的诸遗址中最为重要的考古文化遗址。这是一个由30余个文化点构成6个大的遗址分布区域,共同组成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的大型遗址群。考古发现三星堆遗址东、南、西三面为人工夯筑城垣,北面以鸭子河作天然屏障而形成的面积达3.5平方公里的大型古城,这样大的城址在全国尚属罕见。古城布局不太规整,南宽北窄呈梯形状。东城墙由主城墙、内城墙和外城墙三部分组成。主城墙顶部系用土坯砖作为建筑材料,这在同时期的城墙修筑中是少见的。城内发现大量的建筑遗迹,现已发掘房屋40多间。房面分方形、长方形和圆形,以方形和长方形为主。有面积仅10平方米的平民小房,也有面积超过60平方米,其中,最大的一间进深8.7米,面阔23米,面积达200平方米,且数间相连,并具有木构梁架的大型宫殿式建筑。房址间有散水设施和引水出城的沟渠。这样精心建造的大型聚落,足见其规格之高,表明它是上层统治者集团活动的处所。同时,居住区发现有丰富的陶器生活用器。陶酒器独领风骚,酿酒的高领大罐,饮酒的觚、杯,盛酒的瓮、罐、壶,温酒的以及舀酒的勺,一应俱全。陶食器数量也很多,碗、碟、盘、豆、罐等日常生活用具,应有尽有。各种精美的工艺陶塑有虎、象、牛、猪、羊、鱼、蛙等,如此之多的陶塑工艺品出土,这在同时期诸遗址中是绝无仅有的。玉石器主要是璋、璧、圭、琮、矛、斧、斤等高档消费品。还有雕花镂孔的漆木器。等等。这些丰富的生活用品和高档消费品显然不是为一般平民所拥有,而是为少数贵族统治者所垄断,进一步说明三星堆遗址当是一批社会地位颇高、且掌握一定权力的特殊阶层活动的中心。该遗址出土的两件双手反缚、跪坐的石人雕像,应为奴隶形象,反映了奴隶制已经存在,阶级发生了严重分化。 更为重要的是1986年三星堆发现了两个大型祭祀坑(29)。坑内有次序地分层堆满了各种形制奇特,不同质地的玉石礼器、金器、青铜人像、象牙、骨渣等数以千计的文物精华。这些器物不仅在四川是首次发现,而且在全国也极为罕见。如金杖(30),长1.42米,重近500克,刻有精美的鱼鸟图案和人头像,这是国王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力的象征,是国王最高权力的标志物。数十件与真人大小相仿、神态各异的青铜人像和人面像,代表各诸侯首领,其中高达2.62米,重180多公斤的青铜大立人像(31),是目前所知我国最大的青铜雕像,有"东方巨人"之称,这应是以巫师身份出现的国王,表明当时国王是集政权、神权于一身,三星堆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实体。两株高大的青铜神树作为沟天通地的祭祀用具最为引人注目,青铜、尊作为礼仪用器,其他各类铜器都具有宗教祭祀的性质。玉石器也是如此,其礼仪用器多达千件,玉琮、玉璧用于宗教仪典,玉斧、玉戈、玉矛、玉剑作为仪仗,象征威武的军权,玉璋代表礼仪用器。象牙、海贝等为奉献给神灵的祭品。可以看出,当时三星堆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礼制体系。如此隆重盛大的祭祀活动必定是一个实力强大的王国,以及一个享有崇高威望、拥有最高权力的国王才有能力举办这样的活动。城内还发现有制陶窑址、玉石器加工作坊以及大量的手工成品、半成品、坯料磨石等。遗址内出土的陶质坩锅、青铜熔渣结核和铸造青铜器的泥芯,也表明这里已拥有大型铸铜作坊。毋容置疑,三星堆所出土的大量精品文物非本地制造莫属。以上各个方面无一不透射出浓浓的王都气息,反映三星堆正处在一个兴盛的奴隶制国家时期。 早期殷商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观念。祭祀与战争相提并论,同时被看作为国家的头等大事。而三星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和众多玉石器精华,以及大量金器、象牙、海贝等重器都出现在两个大型祭祀坑内,足见,宗教祭祀在当时三星堆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战争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三星堆遗址出土数十件青铜、玉石兵器,说明当时战争的激烈和经常化。当战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和一定规模时,必然会产生强大的军队。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神器底座发现有武士雕像,反映了军队已经出现。军队是国家运转的重要机器,因而军队的出现,标志着奴隶国家已经建立。国家乃文明的集中表现。至此,一个崭新的、高度发达的长江上游文明--三星堆文明已经走向成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十二桥、金沙遗址的发掘,展现长江上游文明进程的步伐。 大约从公元3100年开始,盛极一时的三星堆古城突然被废弃,举世瞩目的三星堆文明亦随之终止了在该地的发展,神秘地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这时,有着与三星堆同样发达的十二桥文化(32)在成都地区悄然兴起,其时间从商代晚期经西周到春秋中期,形成了长江上游文明在成都平原继续发展的历程。十二桥文化完全是从三星堆文化中脱胎发展而来。前期承袭了大量三星堆文化因素,到十二桥文化后期,三星堆文化基本消失,新的十二桥文化面貌开始出现。十二桥文化仍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其分布范围为川西的青衣江大渡河流域、川中的嘉陵江流域、川东长江沿岸(33)、长江中游的鄂西地区以及陕南汉中地区(34)都发现有相类似的古文化遗存。十二桥、羊子山、金沙等重要遗址所出的遗迹和遗物,展现了长江上游文明发展前进的步伐。 这一时期与农业有关的生产工具又有所增加,新出现了大量的翻土工具--鹿角器(35)。多种耕作农具的使用,表明了农业生产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防洪灌溉技术日趋成熟,出现了多处农田水利工程和治水设施。1985年在方池街遗址(36)发现一处系人工用竹篾络卵砾石砌筑的水利工程,这是目前成都平原发现最早的水利工程。大量动物骨骼的出土,反映了家畜饲养业的进一步发展。据方池街、指挥街等遗址的动物骨骼鉴定材料(37)证实,家养动物有猪、狗、牛、羊、鸡等种类,其中家猪的材料最为丰富,约占家养动物的75%。家猪又"以半年至一年半之间个体为主"。可见,大多数已为成年猪。家猪的饲养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陶器制作技术也有进一步发展,种类更加丰富,以夹砂陶、灰陶为主。典型陶器以尖底器、喇叭口罐为重要特色,并贯穿始终,前期继承三星堆文化因素,后期大量出现绳纹罐、釜和瓮。玉石器加工制作更加精细,打磨更加规整,器表光洁,玉器的开料使用线割、锯割、板割等多种方法。金器独具特色,金沙发现近300件。其加工制作技术更加精湛和娴熟,不少金器成为同时期金器加工之代表作。铜器数量大大增加,仅金沙遗址出土的铜器就达700余件,多数器型偏小,制作更加精美,工序也较为复杂,很多器型从三星堆沿袭而来。大量磨制精细的穿眼骨针的出现,反映了纺织缝纫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筑形式多种多样,有木骨泥墙式建筑群,也有大型干栏式木构建筑群。 十二桥文化大型遗址群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即今成都市区偏西。自西向东由抚琴小区(38)、十二桥(39)、方池街(40)、指挥街(41)、岷山饭店、岷江小区(42)和目前正在发掘的金沙遗址(43)等组成,绵延10余公里。十二桥遗址为一处商代大型干栏式木构建筑群,位于今成都市区十二桥。该遗址占地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其中,木结构建筑分布近1万平方米。有屋面悬空,下为木桩支撑,平面呈长方形的干栏式小型房屋,也有地梁直接与地面接触的大型建筑。有长约12米的地梁,其上凿有规整的方形和圆形卯孔,柱洞纵横对应整齐,推测上部已形成较为规矩的大型梁架结构。很有可能这是带有庑廊的大型宫殿类建筑。小型房屋与大型宫殿建筑相互连接,互为配套,构成一个规模庞大的木构建筑群。 目前正在发掘的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区西郊,现已探明的分布面积约3平方米公里。尽管至今尚未发现城垣遗迹,但从已发现的大规模建筑、灰坑、墓葬等遗迹和众多惊世骇俗的珍贵遗物来看,足以说明成都就是继三星堆后又一个国家级的重要都邑所在地。考古发现该遗址内有一定规划和功能分区,每个区内又有一定的布局结构。三合花园宫殿区发现大量房屋基址,其中有5座房址,均为大型排房建筑,布局很有规律,长度20米以上,最大的一座F6宽近8米,长度在54.8米以上,至少有5个开间,面积在430平方米以上。这种成组的大型排房建筑可能是宫殿性建筑。遗址中南部出土大量房屋建筑,红烧土堆积,成排的窑穴,400余个灰坑,90多座墓葬,陶窑数座以及数以万计的陶器日常用器和一部分玉石器、金器、铜器等文物精华。陶窑均为小型馒头窑,面积约6平方米。由工作面、窑门、火膛、窑室组成。窑室多呈前低后高的斜坡状,是目前四川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窑址群。表明这是生活居住区、作坊加工区和一小型墓葬区。遗址内诸如跪人、卧虎、盘蛇等众多圆雕石像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墓葬区在遗址中部体育公园一带。遗址东部是宗教仪式活动区,也是金沙遗址最重要的遗存分布区,这里约8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珍贵文物,金器、铜器、玉石器等礼仪用器2000余件以及众多的象牙、龟甲等祭祀珍品。该区还发现了三处特殊的祭祀遗迹:一是象牙堆积坑。坑内有规律地平行放置大量象牙,最长者近1.5米。从断面观察,共分8层。数以吨计的象牙出土为全国所罕见。伴出有玉器和铜器;二是石璧、石斧、石璋形器半成品分布区,面积约300平方米;三是成片的野猪獠牙、鹿角、象牙、陶器、美石集中分布,面积约300平方米。金沙遗址出土的重器,如金冠带,系用金条锤打而成,长59厘米,宽4厘米,其组合图案与广汉三星堆金杖上的鱼鸟图案和人头像十分相似,同样具有王权的象征。玉器历来作为贵重物品,上乘的玉器价值连城。遗址内出土的玉器主要是礼器,数量之多,达900余件,是目前我国出土玉器最多的遗址。其品种齐全,几乎囊括了中国青铜时代玉器的主要种类,很多玉器还是第一次出土。以上都是一般邑聚所无法比拟的,居住在宫殿中的不是一般的部落首领,应是国家的统治者。 1956年羊子山发现的大型土台是目前我国先秦时期发现最大的礼仪性地面建筑。该土台为四方形台阶式建筑,台身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高10余米,厚6米,分上下三层。边墙用泥砖垒砌,中用填土夯实。估算用泥砖约130万块,土方在7万立方米以上(44)。规模如此宏大,雄伟气派,俨然是一座国家级的祭祀土台,是当时这一地区举行国祭活动的重要场所。可以看出,商周时期的成都已经形成一个综合国力十分强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方池街、金沙遗址大量石人跪坐、双手反缚奴隶雕像的出土,反映阶级分化进一步加剧,奴隶制国家已经发展状大。贫富悬殊更加明显,表现在墓葬中,约半数墓葬无随葬品,有随葬品的器物也不多,主要是陶器,只有5座墓随葬器物丰富,有陶器和一定数量的铜器、玉器,说明财富愈加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这样,必然会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