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为什么留香,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真的那么神奇吗不上头不口干空杯留香

1,茅台酒为什么好喝呢

一说起茅台,大家都知道,它是白酒界的龙头老大,不管是价格还是味道,那都是一等一的!可是,大家都知道茅台好,茅台贵,又有多少人知道茅台为什么好喝呢? 00:00 / 02:55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茅台酒为什么好喝呢

2,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真的那么神奇吗不上头不口干空杯留香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如果你喝过茅台酒你的感受会相当明显的,如果又喝过茅台镇其他的正宗酱香白酒的话答案就出来了,就算喝醉了第二天早起的时候就感觉昨天没喝酒一样。所以这并不是品牌的力量,而是真正的酱香型白酒的酒体问题。所以酱香型白酒就是真的那么神奇:不上头,不口干,空杯留香。

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真的那么神奇吗不上头不口干空杯留香

3,茅台酒的特点是什么

茅台酒具有色清透明、酱香突出、醇香馥郁、幽雅细腻、入口柔绵、清冽甘爽、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是中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被尊称为“国酒”。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茅台酒香气成分众多,有人赞誉“风味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芳”。茅台酒香而不艳,在酿制过程中从不加半点香料,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扩展资料:茅台酒作为世界三大名酒和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茅台酒之所以被誉为“国酒”,是由其悠久的酿造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上乘的内在质量、深厚的酿造文化,以及历史上在中国政治、外交、经济生活中发挥的无可比拟的作用。在中国酒业中的传统特殊地位等综合因素决定的,是三代伟人的厚爱和长期市场风雨考验、培育的结果。亦得到人民群众在实际的生活品味和体验中的赞誉之声,因而当之无愧。

茅台酒的特点是什么

4,茅台酒为什么出名

有以下几点原因:1、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在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此酒受到汉武帝的称赞,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据清代《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1843年,清代诗人郑珍咏 赞茅台“酒冠黔人国”。1949年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性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性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赖性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华茅”就是现在的茅台酒的前身。2、制作工艺独特:贵州茅台酒是以优质高粱为料,优质小麦制曲,每年重阳之际投料,巧妙地利用茅台镇特有的气候,优良的水质,适宜的土壤,采用了一系列与一般白酒截然不同的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酒,轻水分入池等工艺条件,经过二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分型入库、长期陈酿、精心匀兑而成。 3、贵州茅台酒素味道特别:以低而不淡、香而不艳著称,被尊为国酒,是世界三大名酒(另外两种是英国英国苏格兰威士忌、法国柯涅克白兰地)之一。茅台酒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独特风格。侨胞称赞茅台酒为“祖国之光”。扩展资料:主要工艺流程及要求:1、制曲:小麦经破碎,加入母曲和水制成曲胚,用稻草间隔入仓发酵40天后拆曲,贮存6个月后投入制酒生产。2、制酒:①投料阶段:重阳开始分2次投料,即下沙和造沙(沙指高粱)。下沙高粱经破碎后加热水润粮,次日加母糟蒸粮,下甑摊晾,之后加曲和尾酒拌匀堆积,达到工艺要求,入窖发酵30天后开窖取醅,再与造沙经破碎、润粮后的高粱拌匀,从蒸粮开始重复上述工序。②馏酒阶段:馏酒阶段共有7个轮次,每个轮次均经摊晾、加曲、堆积、入窖和馏酒操作。制酒过程共经历9次蒸煮(馏),8次摊晾、加曲、堆积、入窖,7次取酒,一年一个生产周期。3、贮存勾兑:基酒(轮次酒)分酱香、醇甜香、窖底香3种典型体贮存于陶坛中,将不同轮次、不同典型体、不同酒度、不同酒龄的基酒进行勾兑,勾兑后贮存于陶坛。贮存勾兑工序至少历经3年。4、包装:勾兑后的酒经检验合格后,采用不透明容器包装出厂参考资料来源:中央电视台-贵州茅台酒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茅台酒

5,茅台酒为什么这样香

茅台酒 尊为中国国酒,以独特的色、香、味为世人称颂。以清亮透明、醇香回甜而名甲天下。 茅台酒一般52~54度,产于贵州省仁还县茅台镇,因产地而得名。该厂位于赤水河畔,有270余年的历史。相传公元1704年,有一贾姓山西盐商从山西汾阳杏花村请酿酒大师在茅台镇酿制山西汾酒。但依古老的汾酒制法。高粱作料,小麦制曲,赤水河之水作引,酿的醇香美酒风味却与汾酒不同,故称“华茅”。即杏花茅台。1873年设立的荣和酒坊,后为贵州财阀赖永初所有,是为“赖茅”。 【更多】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产于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 酿制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质好,用这种入口微甜、无溶解杂质的水经过蒸馏酿出的酒特别甘美。故清代诗人曾有“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的咏句赞美赤水河。 茅台镇还具有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它位于贵州高原最低点的盆地,海拔仅440米,远离高源气流,终日云协和密集。夏日持续35-39℃的高温期长这5个月,一年有大半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之中。这种特殊气候、水质、土壤条件,对于酒料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时也部分地对茅台酒中香气成分的微生物产出、精化、增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离开这里的特殊气候条件,酒中的有些香气成分就根本无法产出,酒的味道也就欠缺了。这就是为什么长期以来,茅台镇周围地区或全国部分酱香型酒的厂家极力仿制茅台酒,而不得成功的道理。茅台酒的传统制作方法,只有在茅台镇在这块方圆不大的地方去做,才能造出这精美绝仑的好酒。 茅台酒的酒窖建设也颇有讲究。从窖址选地、窖区走向、空间高度,到窖内温湿度控制、透气性能,以及酒瓮的形式、容量、瓮口泥封的技术等,都极为严格。这些都是关系到成品酒的再熟化、香气纯度再提高的关键。酒窖里每天要有人检查,开关透气孔,控制温湿度。据说连看守酒窖的人也必须衣着洁净,人品端正,影响酒的质量。当然,人的一般衣着言行与酒的质量无必须联系,这只不过反映了们对茅台酒的敬重、崇尚之情和鼓励做好人、制好酒的良好愿望罢了。 茅台酒的高质量多年保持不谈。全国评酒会对贵州茅台酒的风格作了“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的概括。它的香气成分达110多种,饮后的空杯,长时间余香不散。有人赞美它有“风味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芳”的魅力。茅台酒香而不艳,它在酿制过程中从不加半点香料,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稳定在52°-54°之间,曾长期是全国名白酒中度数最低的。在调配时,从不加工一滴水,都是以酒勾酒。因此酒度低而不淡,纯洁、微黄、晶莹,柔绵醇厚,既不刺喉,又不打头,饮后令人愉快舒畅,荡气回肠,且有舒筋活血、促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功效。周恩来总理评价茅台酒“比‘伏特加’好喝,具有喉咙不痛、也不上头、能消除疲劳、安定精神”等特点。他还说,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帮助他成功的有“两台”:一台是指茅台酒,另一台是指当时在那里放映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会议期间,周总理用此酒此片招待了参加会议的外国首脑和使团。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盛赞“茅台酒能治百病”。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誉称茅台酒是“美酒”。广大群众、港澳同胞和旅居海外的侨胞把茅台酒作为馈免疫力亲友的佳品,将它视为“国酒”、“外交酒”和礼品酒。 茅台酒的酿制技术被称作“千古一绝”。茅台酒有不同于其他酒的整个生产工艺,生产周期7个月。蒸出的酒入库贮存4年以上,再与贮存20年、10年、8年、5年、30年、40年的陈酿酒混合勾兑,最后经过化验、品尝,再装瓶出厂销售。 装茅台酒用的酒瓶,最初是用本地生产的缸瓮,从清朝咸丰年间起,改用底小、口小、肚大的陶质坛形酒瓶,按现在说有装0.5公斤、1公斤和1.5公斤的型号。后曾一度改为微扁长方形酒瓶。1915年以后,改用圆柱形、体小嘴长的黄色陶质釉瓶。建国后,才改为白色陶瓷瓶和现在人们见到的乳白色避光玻璃瓶,古色古香,朴实大方。 茅台酒的商标,最初用木刻印刷,只是在一个花瓣形的图案内,书写“贵州省茅台酒”几个楷书字样而已。后来才改为连史纸铅印。商标定名:成义酒房为“双德牌”,荣和酒房为“麦穗牌”,恒实酒房为“山鹰牌”。1952年统改为“工农牌”。1954年后,分为内销和外销两种商标:内销为“金轮牌”(又名“工农牌”),外销为“飞仙牌”。文革时期曾一度改为“葵花牌”,旋又恢复“金轮牌”、“飞仙牌”,一直沿用至今。 茅台酒蝉联五届国家名酒金奖,实现了国内金奖五连冠,连续荣获四次国际金奖(包括亚洲之星包装奖和第三世界广告一等奖)。产量逐年上升,销售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6,茅台酒好喝的原因

茅台,作为中国白酒传统酿造工艺的活化石之一,其最为复杂的酱香工艺给人留下了神秘的印象,其最为时长的生产周期给人传递了匠心的力量,其最为繁多的香味香气给人呈现了天香的魅力。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整个生产工艺历时一年,最终形成七个轮次的基酒,像七个音符组成一首幽雅的曲子,可谓“七次精酿”。那么,到底是哪七次取酒呢?答案:一轮次、二轮次、三轮次、四轮次、五轮次、六轮次、七轮次。是的,酿酒工人们就是这样称呼的。一粒几乎整粒的高粱,经历九次蒸煮、八次发酵,就这样反复折腾,才有这七次绽放。第一轮次·酱香基酒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略有生粮味、涩味,微酸,后尾微苦酒精度数:≥57%参照香味:杨桃、苹果、芹菜味、香蕉、柠檬第二轮次·酱香基酒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味甜,后尾干净,略有酸涩味。酒精度数:≥54.5%参照香味:黄瓜清香,草香,蒸饭味道第三轮次·酱香基酒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尾净酒精度数:≥53.5%参照香味:熟梨子,蜂蜜,蔷薇花第四轮次·酱香基酒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后味长酒精度数:≥52.5%参照香味:巧克力味、曲子味、熟透的香蕉味第五轮次·酱香基酒品评特征:无色透明,微黄,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略有焦香味酒精度数:≥52.5%参照香味:烤面包味,苦咖啡香,糠的清香第六轮次·酱香基酒品评特征:无色透明,微黄,无悬浮物;酱香味明显,后味长,有焦香味酒精度数:≥52%参照香味:松果、烤饼干气味第七轮次·酱香基酒品评特征:无色透明,微黄,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焦香味重酒精度数:≥52%参照香味:烤糊饼干香气、炒板栗香、杏仁味如果您认为这样就完了,那太简单了。每个轮次还根据每次出酒的特性,分为三种典型酒体,分别是: (1) 酱香 (2) 醇甜 (3) 窖底然后根据品质进行一等、二等、三等评级。就这样分轮次、分酒体、分等级,装在酒坛里贮存3年以上(其间有盘勾工艺)。最后如何成为成品茅台酒呢?答案是:勾兑!勾调大师李兴发品酒早在1965年,季克良先生在全国第一次白酒大会上介绍《我们是如何勾酒的》,首次归纳总结了茅台酒厂技术厂长李兴发的重大发现,区分了茅台酒的酱香、醇甜、窖底三种典型体,并将其命名为酱香型白酒。茅台酒的勾兑工艺有数百年的历史!而我们害怕的酒精勾兑,实际上近几十年的事情了。消费者往往以为原浆是好酒,其实几乎所有的优质白酒,为了统一的酒度和品质,都必须经过勾兑这个环节。而酱香酒,采用以酒勾酒的勾兑艺术,是世界上极少数不加浆降度、不加香料调味、不用橡木桶增香、不用硫化物防氧化的酒品之一。故,茅台酒一直骄傲的说,不添加其他香味香气物质,同时旗帜鲜明的宣扬“以酒勾酒”的勾兑艺术。尽管人们以讹传讹“原浆酒是好酒”。但行家指出:原浆难有好酒,好酒都是勾兑的。有观点认为:原浆酒不宜过分炒作,不然一旦泛滥成灾,对白酒行业将是一个巨大的伤害,也最终造成对消费者的伤害。反正茅台酒没有原浆一说,话说互联网时代,望文生义最不该了。那,粮食酒是好酒了吧。又错!食用酒精勾兑的酒,也是粮食酒,只是先用粮食发酵成纯酒精而已。他们的区别,一个是固态发酵,传统白酒工艺;一个是液态发酵,现代新工艺。从成本上来说,食用酒精成本仅仅3元/斤不到。而酱酒的原料,红缨子高粱,3.8元左右一斤。酱香酒为了笼络更多香味物质,控制在20%的超低出酒率,也就是通常人们说的五斤粮食一斤酒。又由于酱酒不能出酒即售,一般会经历3年贮存。加之地理环境限制,工艺水准的稀缺,酱酒全国仅有3%的市场占有率,也只能物以稀为贵了。故酱酒专家指出,市场价100元以下,难有好酱酒。那么,既然茅台酒是一年生产、七次精酿、三年贮存、五年出厂。10年、20年窖藏的酱香酒,可以媲美茅台酒了吧。又错!酒是老的好,但是酒体是前提,是基础,好酒才有年份价值。在收藏市场,同样80年代的老茅台酒,价格是其他酒的若干倍。一般来说,即使茅台这么有经济实力和库存空间的酒厂,经典产品也只是五年出厂,老酒还是要靠消费者自己收藏。对于动辄10年、20年的老酒,需谨防夸大宣传。对于发霉老酒,则需谨防虚假宣传了。如果您认为茅台酒仅仅是七个轮次的基酒随意组合而成,那就小瞧茅台的勾兑艺术了。依据不同轮次、不同酒龄、不同典型体、不同酒度可以分为100种基酒组合。最后由茅台首席勾兑师坐镇,经过复杂的勾兑工艺,勾调出具备“幽雅细腻”风格的茅台酒。如此匠心繁复,茅台酒方有1000种香味香气物质,始誉为国色天香。这一切的基础,就在于“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可谓之七次精酿。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