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关,武汉关的历史谁知道也就是以前的江汉关介绍哈

1,武汉关的历史谁知道也就是以前的江汉关介绍哈

1861年开埠前,清政府在武汉三镇仅设有内陆关卡,如武昌的江关、汉阳的朝关、汉(口)西的宗 江汉关关、汉口的汉关。汉口开埠后,内陆关卡一并撤消,建立以汉关为基础的江汉关。   1861年3月,英国单方面公布了《扬子江贸易章程》和《长江通商章程十二款》定:“外商商运货到长江中上游,只需在镇江办备手续,即可在镇江以上各口随意装卸合法商货,返镇江前可勿庸履行任何海关手续。”从而导致外轮蜂拥进入长江中、上游。时任湖广总督的官文对此表示不满。   官文遂向清廷上奏折,请求在汉口设关。几经周折,总理衙门大臣奕诉终于颁发札谕曰:“……至汉口地方,据该督奏称,必须设关,自应准其建立,查验出进各货……”   1863年1月1日,江汉关开幕仪式在汉黄德道兵备道江汉关监督郑兰的出席下正式开关(在1863年1月1日前,江汉关在筹备期间,仅稽查货物并未全行征税,直到正式开关后,方开始征税)。1863年1月15日,首任江汉关税务司狄妥玛向总税务司赫德报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江汉关改名为武汉关。这幢大楼经历了80年的洗礼,依然显示出无穷的魅力。如今国家已将其列为优秀历史建筑,成为武汉的标志性建筑。   同时,江汉关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产物,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赋予江汉关新的含义,我们希望中华民族的优美旋律回荡在武汉的上空。
你好!1861年开埠前,清政府在武汉三镇仅设有内陆关卡,如武昌的江关、汉阳的朝关、汉(口)西的宗关 汉口的汉关。汉口开埠后,内陆关卡一并撤消,建立以汉关为基础的江汉关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武汉关的历史谁知道也就是以前的江汉关介绍哈

2,武汉关三个字是谁哪一年题的词

武汉关 武汉海关大楼简称武汉关,原名江汉关,汉口沿江大道中段、江汉路口、江汉南端。该大楼由英国恩九生洋行的英国建筑师景明设计按文艺复兴时流行形式设计,恒纪建筑公司承建,1922年动工,1924年落成。占地1400平方米,高约40米,钟楼顶端高出地面83.8米。整个建筑具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流行风格。底层主体建筑为正方形五层结构,外墙用麻石砌筑,底墙厚约1至2米,正门有两人合抱的麻石圆柱8根,门前的台阶有23级,上面还有汉白玉踏步5级;庄重雄伟。底层上为长方形建筑。再上为因层20米高的钟楼:底层为大钟摆砣室,二层为大钟机件室,三层为大钟时针室,上层为七个音阶组成的音响室。钟楼的四面都有直径约4米的钟面,针长1.7米。晴朗天气,十里以外可见。按刻奏乐、按时打点的钟声亦远播数虽。遗憾的是解放前所奏乐曲为英国女王加冕时演奏的《女王万岁》。钟楼顶上还有不只婆金的英式帆船模型。在大楼的奠基石上,也刻着担任我国总税务司职务的英国人安格联的名字。到处都打上了英国殖民者迫使我国开汉口为商埠、并且牢牢控制我汉口海关(当时称江汉关)主权的印记。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海关,并且正式定名为武汉关。还用《东方红》乐曲取代了《女王万岁》现今用的是《威斯敏斯特曲》。现在,武汉关大楼是武汉海关办公处所。 大楼临江一侧的底层外墙上,嵌有三块铜牌:一块是扬子江技术委员会标识的武汉海拔高度,字迹模糊、无法辨认;一块上刻"民国甘年八月十九日大水最高点53.65英尺",这是当年汉口被洪水淹没时的最高水位;另一块上刻"1954年8月18日下午3时,最高洪水位29.73米(以吴松为零点)",是当年武汉市水利局标记的那次特大洪水的最高水位。 在这座大楼建成以前,江汉关署设在今天津路下首市政协大楼之前的英国领事馆驻地。
您好!武汉关三个大字是已故湖北著名书法篆刻家章喦先生写于1973或1974年。
武汉关是长江的一个航运港口,也是武汉海关大楼简称,原名江汉关,汉口沿江大道中段、江汉路口、江汉南端。该大楼由英国恩九生洋行的英国建筑师景明设计按文艺复兴时流行形式设计,恒纪建筑公司承建,1922年动工,1924年落成。占地1400平方米,高约40米,钟楼顶端高出地面83.8米。整个建筑具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流行风格。底层主体建筑为正方形五层结构,外墙用麻石砌筑,底墙厚约1至2米,正门有两人合抱的麻石圆柱8根,门前的台阶有23级,上面还有汉白玉踏步5级;庄重雄伟。底层上为长方形建筑。再上为因层20米高的钟楼:底层为大钟摆砣室,二层为大钟机件室,三层为大钟时针室,上层为七个音阶组成的音响室。钟楼的四面都有直径约4米的钟面,针长1.7米。晴朗天气,十里以外可见。按刻奏乐、按时打点的钟声亦远播数虽。遗憾的是解放前所奏乐曲为英国女王加冕时演奏的《女王万岁》。钟楼顶上还有不只婆金的英式帆船模型。在大楼的奠基石上,也刻着担任我国总税务司职务的英国人安格联的名字。到处都打上了英国殖民者迫使我国开汉口为商埠、并且牢牢控制我汉口海关(当时称江汉关)主权的印记。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海关,并且正式定名为武汉关。还用《东方红》乐曲取代了《女王万岁》现今用的是《威斯敏斯特曲》。现在,武汉关大楼是武汉海关办公处所。  大楼临江一侧的底层外墙上,嵌有三块铜牌:一块是扬子江技术委员会标识的武汉海拔高度,字迹模糊、无法辨认;一块上刻"民国甘年八月十九日大水最高点53.65英尺",这是当年汉口被洪水淹没时的最高水位;另一块上刻"1954年8月18日下午3时,最高洪水位29.73米(以吴松为零点)",是当年武汉市水利局标记的那次特大洪水的最高水位。  在这座大楼建成以前,江汉关署设在今天津路下首市政协大楼之前的英国领事馆驻地。
武汉最著名的江汉路的江边起点处,最著名的、最显眼的建筑就是这个大楼了——江汉关大楼,现在是武汉关(这里的地名也是武汉关)。该大楼由英国恩九生洋行的英国建筑师景明设计,恒纪建筑公司承建,1922年动工,1924年落成。占地1400平方米,高约40米,钟楼顶端高出地面83.8米。整个建筑底层主体建筑为正方形五层结构,外墙用麻石砌筑,底墙厚约1至2米,正门有两人合抱的麻石圆柱8根,门前的台阶有23级,上面还有汉白玉踏步5级;庄重雄伟。底层上为长方形建筑。再上为因层20米高的钟楼:底层为大钟摆砣室,二层为大钟机件室,三层为大钟时针室,上层为七个音阶组成的音响室。钟楼的四面都有直径约4米的钟面,针长1.7米。这个建筑见证了武汉的一段历史,也见证了中国的一段历史。不过今天,我并不谈它的历史内涵和外延,而仅仅谈谈它的建筑。这是个很西洋化的建筑,符合18、19世纪以及20世纪初的建筑美学——古典派。但这个古典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古希腊样式、古罗马样式,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样式,而是带有观点色彩的一种样式——姑且称之为现代古典派。它没有古希腊建筑的山墙、山花等典型,也没有罗马式建筑的拱门,更没有拜占庭的穹顶,而是运用了古典的对称和廊柱。上方高耸的钟楼是典型的教廷式建筑样式,整个给人肃穆的感觉。这是建筑匾额的特写。虽然经过过它千百次,以前也照过像的,但是这样拍特写还是第一次。
曹立庵

武汉关三个字是谁哪一年题的词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