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债主不控诉有罪吗
刑事案件不是债主不追究就不会构成,债主不追究,依旧构成犯罪。
您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2,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犯罪吗
按你说的情况,按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是否构成犯罪要看你的情节轻重,社会危害程度。如果情节较轻,只能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来处理。如果情节严重,就触犯刑法,就要按照刑法中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来处理。你赶紧去自首吧。可以从轻处罚。
3,酒托是否违法 怎么处理
否构成犯罪虽有一定争议,但司法实践中已经有判决有罪的案例。如果认为有罪,现在一般按诈骗罪处理。犯罪数额标准,各地有所不一,如诈骗罪在浙江,4000-50000元,3年以下;50000-100000元,3-10年。如果有从轻或者减轻情节,可以考虑争取取保候审或者缓刑。
酒托,其行为涉嫌诈骗,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的规定,给予治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犯法
4,刑事案件对证据不足是否判刑能判多久
刑事案件对证据不足不能判刑,《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现在是无罪推定,证据不全应补充正查,否则应释放
5,诈骗案件提起公诉了还能更改吗
对于已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检察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申请补充侦查。法院也会根据检察院公诉情况进行审判。所以,案件提起公诉后,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相关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根据案件的证据和具体情节确定。即使在法庭调查中有新证据出现,也会变化的。
你好,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为12个月,在12个内作出处理决定都是正确的。
6,受贿21万公诉后一定会判刑吗
刑事诉讼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查证、核实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是否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以及应当受到何种刑事处罚的活动。我国适用的是无罪推定原则,即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未经法院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是坚持以事实为根据,在法院判决被告人有罪之前,不认其为罪犯,但也不排除其有犯罪嫌疑,而是实事求是地进行侦查,客观地收集有罪、无罪、罪重轻的各种证据,根据事实确定犯罪的有无。该原则明确了人民法院才有定罪权,除人民法院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和个人包括检察机关都无权行使该权利。那么经过公诉后,是否一定会判刑呢?很明显,是不一定的,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结果并不一定是有罪判刑,可能会判决无罪,也可能判决有罪,甚至判决免于刑事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即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会的
7,涉嫌受贿罪够立案条件就一定会判刑吗
不一定。立案标准只要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即可。但判刑的话,需要证据达到完全确定,且能形成唯一结论的情况。所以,立案不代表一定会被判刑。当然,既然已经立案查处,随着侦查的深入,可能会形成确定的证据,那么,相对来说,判刑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建议及时聘请律师介入,以便作出法律应对。
比较轻的有的会判缓刑几年
这个不一定。一般会有三种结果,一种是达到量刑标准,判处徒刑。一种是是构成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免于刑事处分。一种是证据不足,无罪释放。从司法实践来看,立案侦查的大部分会做出有罪判决(原因很简单,立案之前已经进行初查,已经有基本确定的证据证明有罪)。
不一定,《刑法》规定了受贿罪数额不大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另外,嫌疑人积极悔罪、退赃、自首等情节都对量刑有积极影响。祝如愿,望采纳,谢谢!
1、要看具体数额了,一般情况下是一定会判的,只是刑种有差别而已。 2、法律规定:个人受贿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不满五千元,情节较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