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股份有限公司报表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本文目录一览

1,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简单的看分析财务报表就是市盈率要低毛利率要高且稳定趋升,股东权益报酬率要高现金流要充沛,公司处于高速增长期预收款要多应收账款要搞清楚出处,公司锁定股要少或没有,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要高不能有减持现象,详细分析就比较繁琐了,财务报表由四大表组成,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利润简表,这几个表你可以去百度知道去搜索学习,然后结合使用分析财务报表。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2,如何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首先,作为财务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财务报告具有极为重要的宏观意义与微观意义,它构成了整个经济信息体系的基础,对于人们科学进行投资决策与经营决策产生直接影响。其次,对于理财人员而言,熟练地掌握财务报表的分析技术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本功。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判断企业价值的生成过程及其理财目标的实现情况,为财务预算的编制与财务控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依据。二、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必要性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能偿还债务的程度,是债权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受投资者及股东的普遍关注。要从根本上确定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以及建立企业自有资本金制度十分必要。因此,要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下不断发展壮大,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尤为重要。

如何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3,对公司年报的分析

目前上市公司年报有两种版本,一种是在公开媒体上披露的年报摘要,其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另一版本是交易所网站披露的详细版本。在详细版本中,披露的信息内容比较详细、全面,投资者如果想知道更多关于公司的信息,最好阅读详细版本的年报。年报内容一般很多,尤其详细版年报通常有几十页的内容,因此,阅读起来是要花费不少时间,而且需要一定的证券投资方面的知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姓李的投资者说,上市公司往往利用年报给投资者设置陷阱,银广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99年及2000年年报中,银广夏的会计师事务所竟然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样一来,上市公司年报的真实性还哪里有什么保障。所以,李先生不相信年报,对分析、研究上市公司的年报,然后据此做出投资决策持反对态度。 中国银河证券的肖汉平博士对李先生关于年报真实性的观点并没有直接作出评论。他认为,上市公司借年报造假的现象肯定是存在的,但就此否定年报的合理价值就过于片面,相信随着证券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的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也将越来越规范。 对于一个业余投资者来说,要对年报信息的真实性作出准确判断是比较困难的,但投资者如果能够仔细阅读年报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肖汉平认为,投资者首先要阅读财务摘要指标,了解公司收益情况,比较公司业绩的变化情况;其次,在分析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时,一些指标要重点考察,比如损益表中的主业收入、毛利、主业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的增长率,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存货绝对变化和相对主业收入的比例等。如果指标出现明显异常的变化,就需要寻找其变化的原因;第三,除了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外,公司年报中这样几方面的内容也需要认真阅读,比如公司管理层对公司经营情况认可程度的信息、公司重大事件、财务报表的附注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从中可以了解公司和中介机构对公司经营情况的解释;最后,对于业余投资者来说,对公司年报的真实性做出准确判断是有困难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向专业人员进行咨询。

对公司年报的分析

4,财务报表分析

(1)赊销商品一批;借:应收帐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暂时对现金流量没有影响,但应收帐款可以较快地未来转化为企业的现金流入。(2)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暂时对现金流量没有影响,但可以减少未来所得税费用,从而减少未来企业的现金流出。(3)出售办公大楼;(其他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省略)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固定资产清理增加当期现金净流入。提高企业资产流动性。(4)债务转为资本借:应付帐款 贷:实收资本对当期现金流量没有影响,原有股东股份比例降低,但未来可减少企业现金流出。(5)以商品换购设备 借:固定资产 贷:主营营业收入 应交税费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对当期现金流量没有影响,但会影响企业流动比率。
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   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从报表中获取符合报表使用人分析目的的信息,认识企业活动的特点,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进行的,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点,也有共同的要求。从企业总体来看,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权益的结构,估量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   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   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可以综合的描述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基本需要。   其中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而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则是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前两者的增强其推动作用。

5,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怎么写

财务报表分析的解决对策:1、企业领导加以重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分析在企业中也越来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身为企业的领导层能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是密不可分的,管理者应加以重视。 (1)建立完善的报表分析体系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单独核算的会计分析机构。首先,聘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担任财务分析人员。其次,规定财务分析的目的和方法,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能够综合各种指标利用杜邦分析法。再次,明确财务人员的责任和工作,做到权责明确。最后,应在制度中明确对分析工作质量的要求。不论是方法的选择,还是指标的确定,企业应有科学和统一的规范。 (2)加强管理者对报表分析的认识 管理人员要对财务分析有一正确的认识。首先,管理者要认识到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是分不开的,要想管理好企业,就要做好财务分析。其次,搞好企业管理的最简单途径就是财务分析,通过对财务数据的的分析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为下一期的企业发展方向作指导。最后,要搞好财务分析工作,提高分析质量,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2、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 企业应重视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培养。第一,建立专门的财务分析机构,培养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既要注重培养其基本的财务分析能力,以及对内及对外报表等财务分析数据来源合理修正的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第二,加强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宣传,让财务分析人员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用的,是受到重视的。 3、扩大财务分析的范围及报表数据的准确性 由于传统的财务分析只注重财务数据的分析,忽略了非财务数据的分析,财务分析过于片面。因此,要扩大财务分析的范围,对财务报表附注中的内容也要重视,对其进行分析并于财务数据的分析相结合。财务分析的质量提高首先就是要提高财务数据的正确性,只有被分析数据正确了,财务分析的质量提高才会成为可能,分析的数据才能被使用。 4、尽量做到事前分析,提高分析价值 企业要在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基础上进行事前预测和决策,企业的预测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预算是项目决策的基础,因此,会计人员要用准确的资料,科学的方法做出会计预测,当好企业的参谋。总结:通过这次的研究,我了解到财务分析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且知道了现今财务分析体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剖,相应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6,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

分析报表与考什么证没有关系,就算你什么证也没考过,只要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对企业有较深的理解,就可以很好进行报表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考cpa之类的证书的时候,会学习到相关的知识,但基本都是理论性常识而且不会有多么深入,况且如何将这些东西应用到实际工作也是无法通过考证来做到的。建议你可以看一两本报表分析方面的专业书籍,重要的是要理论联系实际。
浅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摘 要:财务报表是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提供了企业管理层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本文对认真解读与分析财务报表,帮助我们剔除财务报表的”粉饰”,公允地评估企业的决策绩效问题做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财务报表;解读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艺术”,背后隐藏着企业的玄机。财务报表是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提供了企业管理层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认真解读与分析财务报表,能帮助我们剔除财务报表的”粉饰”,公允地评估企业的决策绩效。 1 财务报表关键内容的解读 要读懂财务报表,除了要有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外,还应掌握以下方面以看清隐藏在财务报表背后的企业玄机: 1.1 浏览报表,探测企业是否有重大的财务方面的问题 拿到企业的报表,首先不是做一些复杂的比率计算或统计分析,而是通读三张报表,即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看看是否有异常科目或异常金额的科目,或从表中不同科目金额的分布来看是否异常。比如,在国内会计实务中,”应收、应付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其他应收款过大往往意味着本企业的资金被其他企业或人占用、甚至长期占用,这种占用要么可能不计利息,要么可能变为坏账。在分析和评价中应剔除应收款可能变为坏账的部分并将其反映为当期的坏账费用以调低利润。 1.2 研究企业财务指标的历史长期趋势,以辨别有无问题 一家连续赢利的公司业绩一般来讲要比一家前3年亏损,本期却赢利丰厚的企业业绩来得可靠。我们对国内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一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必须看满5年以上才基本上能看清楚,如果以股东权益报酬率作为绩效指标来考核上市公司,那么会出现一个规律,即上市公司上市当年的该项指标相对于其上市前3年的平均水平下跌50%以上, 以后的年份再也不可能恢复到上市前的水平。解释只有一个:企业上市前的报表”包装”得太厉害。 1.3 比较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与其现金流量水平一致 有些企业在利润表上反映了很高的经营利润水平,而在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方面却表现贫乏,那么我们就应提出这样的问题:”利润为什么没有转化为现金?利润的质量是否有问题?”银广夏在其被爆光前一年的赢利能力远远超过同业的平均水平,但是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相对于经营利润水平贫乏,事后证明该公司系以其在天津的全资进出口子公司虚做海关报关单,然后在会计上虚增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的方式吹起利润的”气球”。而这些子虚乌有的所谓应收账款是永远不可能转化为经营的现金的,这也就难怪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此贫乏。 1.4 将企业与同业比较 将企业的业绩与同行业指标的标准进行比较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更深阔的企业画面:一家企业与自己比较也许进步已经相当快了,比如销售增长了20%,但是放在整个行业的水平上来看,可能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行业平均的销售增长水平是50%,那么低于此速度的、跑得慢的企业最终将败给自己的竞争对手。 2 小心报表中的”粉饰” 财务报表中粉饰报表、制造泡沫的一些手法,对企业决策绩效的评估容易产生偏差甚至完全出错现象。 2.1 以非经常性业务利润来掩饰主营业务利润的不足或亏损状况 非经常性业务利润是指企业不经常发生或偶然发生的业务活动产生的利润,通常出现于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科目中。如果我们分析中发现企业扣除非经常性业务损益后的净利润远低于企业净利润的总额,比如不到50%,那么我们可以肯定企业的利润主要不是来源于其主营的产品或服务,而是来源于不经常发生或偶然发生的业务,这样的利润水平是无法持续的,也并不反映企业经理人在经营和管理方面提高的结果。 2.2 将收益性支出或期间费用资本化以高估利润 这是中外企业”粉饰”利润的惯用手法,比如将本应列支为本期费用的利润表项目反映为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在国内房地产开发行业中,我们可以经常地看到企业将房地产项目开发期间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利息支出任意地和长时间地”挂账”于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这样这些企业的利润便被严重地高估。 2.3 以关联交易方式”改善”经营业绩 采用这一手法的经典例子是目前已经不存在的”琼民源”公司。为了掩盖亏损的局面不惜采用向其子公司出售土地以实现当期利润,而下一年再从该子公司买回土地的伎俩,后来”东窗事发”,遭到财政部和证监会的严厉惩处。所以,我们在分析中应关注企业关联方交易的情况,研究其占企业总的销售、采购、借款以及利润的比例,并应审查这些交易的价格是否有失公允。 2.4 通过企业兼并”增加”利润 某些企业在产品或服务已经丧失赢利能力的情况下,采用兼并其他赢利企业的手段来”增加”其合并报表的利润。这些企业的会计高手利用国内尚未有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准则和目前合并报表暂行规定中的”漏洞”,将被兼并企业全年的利润不合适地并入合并报表中。在分析中应特别注意企业的收购日期,收购前被兼并企业的利润水平,在合并利润表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之间有无除所得税和少数股东收益以外的异常科目出现。 2.5 通过内部往来资金粉饰现金流量 有的企业在供、产、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足,便采用向关联企业内部融通资金,并把这些资金的流入列为”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手法使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看起来更好。 3 不夸大财务报表的作用 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公司的财务情况和评估决策绩效,但是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首先,企业的资产以及利润表中的产品销售成本是按资产或存货获得时所支付的金额记录的,因此资产和销售成本不是按资产或存货现行价值反映的。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有可能引起资产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的高估。另外,历史成本的原则还导致同业新老企业比较的困难。比如,假设a、b两家企业生产完全同样的产品,生产能力一样,本年销售收入也完全一样,都是1亿元,a企业是10年前成立的企业,由于固定资产购建比较早,因此当初的成本比较便宜,再由于使用中折旧的缘故,故其固定资产的账面值较低,仅为2000万元;而b企业是刚成立3年的企业,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较高,累计提取的折旧较少,所以其账面值较高,为6000万元。我们计算a、b两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可得:a企业为10000/2000=5(次),而b企业为10000/6000=1.67(次)。若我们将两家企业的周转率相比,则会得到b企业的周转率仅仅为a企业的1/3,b企业的资产管理效率似乎远远不如a企业的结论。但是,这样的结论显然是有失公允的。解决这一局限性的方法是在企业内部考核中采用资产的现行价值来计量资产的价值,比如a、b企业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按固定资产重新购建的成本--重置成本来替换其账面值。 其次,会计方法选择和会计估计的普遍存在。财务会计准则和制度中常常允许对相同的业务采取多个可选择的方法之一,即使对同类固定资产都采用直线法折旧,不同企业对资产的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未能够在市场上可变卖的价值(残值)的估计也可能是不一样的。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其一,在企业集团内部的绩效考核之前,应该按行业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尽可能地减少或甚至禁止对同一类经济业务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其二,作为分析人员,应采用一些剔除由于会计政策不一致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另外,财务指标也具有局限性。企业的内部控制程序是否有效以及企业作为组织的创新和学习能力怎样等是财务指标所不能反映或不能完全反映的,必须借助于其他的非财务指标,甚至是难以量化的指标来考核。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艺术”,正如对同一片自然的景色,画匠和大师的笔下诠释会有很大差距一样,不同的分析人员在解析同一份报表时可能得到十分不同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公司财务报告与分析.北京:财经出版社. [2] 财务报表分析.大连:经济科学出版社.
是,中级会计也有这方面内容
中级、注册综合性比较强,财务分析有自己的比较系统的东西。最好还是再看看专门的财务分析方面的材料。 有一点,财务分析的高度是在会计之上的,要积累一定的会计经验。

7,浅谈如何做好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工作

1、财务报表分析要突出重点(1)报表制作思路明确。财务报表分析涉及面广,合理、高效的财务分析思路和方法,是企业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因此财务人员要发挥专业能力,尽可能为决策者提供简明、直观的报表。(2)资料来源准确。比如本人所在实习单位,数据主要是依据GRR3,总账科目余额等。月度经营快报主要是涵盖了公司的经营成果、社会贡献度,如增加值、员工薪酬等。财务人员在读取数据时,必须根据相应内容获取有效信息,准确的源数据是确保报表分析具备价值的前提。(3)报表上报具有时效性。会计报表及情况说明书分月度、季度、半年报及年度报表,会计报表的报出时间有严格的要求,月报须在每月的第三个工作日报出,季报与半年报会在每月15日报出,年报则按上级部门下达的文件要求执行。(4)报表上报内容清晰。会计报表主要为BCS报表,通过数据上载等形成每月例行的会计报表;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是按照统一的格式编写,主要分析会计报表中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成本费用表的内容;财务情况说明书分析的依据主要依附会计报表、辅助材料及台账等。2、台账建立与使用(1)由于台帐种类繁多,如模拟利息表、发票登记表、费用统计表、零配件登记表、招待费、疗养费、培训费表等等;以及其他部门提供的经营合同台帐等。(2)数据共享的前提是数据必须准确无误。(3)有效的利用这些台帐为财务分析做服务,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会大大增强个人的数据分析及运用能力。3、建立报表阅读制度(1)建立报表阅读制度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个人的财务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阅读报表能对各项财务指标做出判断和提出见解;(3)通过阅读报表能够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对辅助材料及台帐能够做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严谨、直观的财务报表分析,能为企业经营活动带来效率上的提高,为企业经营决策带来效益,由此可见,财务报表分析工作赋予财会人员更高的要求和责任,从业人员也应当重视和做好该项工作。
浅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摘 要:财务报表是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提供了企业管理层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本文对认真解读与分析财务报表,帮助我们剔除财务报表的”粉饰”,公允地评估企业的决策绩效问题做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财务报表;解读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艺术”,背后隐藏着企业的玄机。财务报表是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提供了企业管理层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认真解读与分析财务报表,能帮助我们剔除财务报表的”粉饰”,公允地评估企业的决策绩效。 1 财务报表关键内容的解读 要读懂财务报表,除了要有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外,还应掌握以下方面以看清隐藏在财务报表背后的企业玄机: 1.1 浏览报表,探测企业是否有重大的财务方面的问题 拿到企业的报表,首先不是做一些复杂的比率计算或统计分析,而是通读三张报表,即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看看是否有异常科目或异常金额的科目,或从表中不同科目金额的分布来看是否异常。比如,在国内会计实务中,”应收、应付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其他应收款过大往往意味着本企业的资金被其他企业或人占用、甚至长期占用,这种占用要么可能不计利息,要么可能变为坏账。在分析和评价中应剔除应收款可能变为坏账的部分并将其反映为当期的坏账费用以调低利润。 1.2 研究企业财务指标的历史长期趋势,以辨别有无问题 一家连续赢利的公司业绩一般来讲要比一家前3年亏损,本期却赢利丰厚的企业业绩来得可靠。我们对国内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一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必须看满5年以上才基本上能看清楚,如果以股东权益报酬率作为绩效指标来考核上市公司,那么会出现一个规律,即上市公司上市当年的该项指标相对于其上市前3年的平均水平下跌50%以上, 以后的年份再也不可能恢复到上市前的水平。解释只有一个:企业上市前的报表”包装”得太厉害。 1.3 比较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与其现金流量水平一致 有些企业在利润表上反映了很高的经营利润水平,而在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方面却表现贫乏,那么我们就应提出这样的问题:”利润为什么没有转化为现金?利润的质量是否有问题?”银广夏在其被爆光前一年的赢利能力远远超过同业的平均水平,但是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相对于经营利润水平贫乏,事后证明该公司系以其在天津的全资进出口子公司虚做海关报关单,然后在会计上虚增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的方式吹起利润的”气球”。而这些子虚乌有的所谓应收账款是永远不可能转化为经营的现金的,这也就难怪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此贫乏。 1.4 将企业与同业比较 将企业的业绩与同行业指标的标准进行比较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更深阔的企业画面:一家企业与自己比较也许进步已经相当快了,比如销售增长了20%,但是放在整个行业的水平上来看,可能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行业平均的销售增长水平是50%,那么低于此速度的、跑得慢的企业最终将败给自己的竞争对手。 2 小心报表中的”粉饰” 财务报表中粉饰报表、制造泡沫的一些手法,对企业决策绩效的评估容易产生偏差甚至完全出错现象。 2.1 以非经常性业务利润来掩饰主营业务利润的不足或亏损状况 非经常性业务利润是指企业不经常发生或偶然发生的业务活动产生的利润,通常出现于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科目中。如果我们分析中发现企业扣除非经常性业务损益后的净利润远低于企业净利润的总额,比如不到50%,那么我们可以肯定企业的利润主要不是来源于其主营的产品或服务,而是来源于不经常发生或偶然发生的业务,这样的利润水平是无法持续的,也并不反映企业经理人在经营和管理方面提高的结果。 2.2 将收益性支出或期间费用资本化以高估利润 这是中外企业”粉饰”利润的惯用手法,比如将本应列支为本期费用的利润表项目反映为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在国内房地产开发行业中,我们可以经常地看到企业将房地产项目开发期间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利息支出任意地和长时间地”挂账”于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这样这些企业的利润便被严重地高估。 2.3 以关联交易方式”改善”经营业绩 采用这一手法的经典例子是目前已经不存在的”琼民源”公司。为了掩盖亏损的局面不惜采用向其子公司出售土地以实现当期利润,而下一年再从该子公司买回土地的伎俩,后来”东窗事发”,遭到财政部和证监会的严厉惩处。所以,我们在分析中应关注企业关联方交易的情况,研究其占企业总的销售、采购、借款以及利润的比例,并应审查这些交易的价格是否有失公允。 2.4 通过企业兼并”增加”利润 某些企业在产品或服务已经丧失赢利能力的情况下,采用兼并其他赢利企业的手段来”增加”其合并报表的利润。这些企业的会计高手利用国内尚未有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准则和目前合并报表暂行规定中的”漏洞”,将被兼并企业全年的利润不合适地并入合并报表中。在分析中应特别注意企业的收购日期,收购前被兼并企业的利润水平,在合并利润表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之间有无除所得税和少数股东收益以外的异常科目出现。 2.5 通过内部往来资金粉饰现金流量 有的企业在供、产、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足,便采用向关联企业内部融通资金,并把这些资金的流入列为”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手法使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看起来更好。 3 不夸大财务报表的作用 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公司的财务情况和评估决策绩效,但是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首先,企业的资产以及利润表中的产品销售成本是按资产或存货获得时所支付的金额记录的,因此资产和销售成本不是按资产或存货现行价值反映的。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有可能引起资产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的高估。另外,历史成本的原则还导致同业新老企业比较的困难。比如,假设a、b两家企业生产完全同样的产品,生产能力一样,本年销售收入也完全一样,都是1亿元,a企业是10年前成立的企业,由于固定资产购建比较早,因此当初的成本比较便宜,再由于使用中折旧的缘故,故其固定资产的账面值较低,仅为2000万元;而b企业是刚成立3年的企业,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较高,累计提取的折旧较少,所以其账面值较高,为6000万元。我们计算a、b两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可得:a企业为10000/2000=5(次),而b企业为10000/6000=1.67(次)。若我们将两家企业的周转率相比,则会得到b企业的周转率仅仅为a企业的1/3,b企业的资产管理效率似乎远远不如a企业的结论。但是,这样的结论显然是有失公允的。解决这一局限性的方法是在企业内部考核中采用资产的现行价值来计量资产的价值,比如a、b企业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按固定资产重新购建的成本--重置成本来替换其账面值。 其次,会计方法选择和会计估计的普遍存在。财务会计准则和制度中常常允许对相同的业务采取多个可选择的方法之一,即使对同类固定资产都采用直线法折旧,不同企业对资产的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未能够在市场上可变卖的价值(残值)的估计也可能是不一样的。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其一,在企业集团内部的绩效考核之前,应该按行业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尽可能地减少或甚至禁止对同一类经济业务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其二,作为分析人员,应采用一些剔除由于会计政策不一致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另外,财务指标也具有局限性。企业的内部控制程序是否有效以及企业作为组织的创新和学习能力怎样等是财务指标所不能反映或不能完全反映的,必须借助于其他的非财务指标,甚至是难以量化的指标来考核。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艺术”,正如对同一片自然的景色,画匠和大师的笔下诠释会有很大差距一样,不同的分析人员在解析同一份报表时可能得到十分不同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公司财务报告与分析.北京:财经出版社. [2] 财务报表分析.大连:经济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