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亨廷顿的生平有哪些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1,亨廷顿的生平有哪些介绍

塞缪尔·P·亨廷顿(S.P.Huntington),1927年生,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政府系讲座教授,奥林战略研究所所长。早年就学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1951年,亨廷顿在哈佛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亨廷顿曾先后在美国国务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等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亨廷顿是美国当代政治发展理论的权威,一般被认为是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至今仍活跃在美国的政治理论界。亨廷顿著述颇丰,涉及面广,主要著作有《士兵与国家》(1957年)、《政治权力:美国与苏联》(1964年)、《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968年)、《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1976年)、《美国政治:不协调的允诺》(1981年)、《第三次浪潮:20世纪末的民主化进程》(1991年)及《文明的冲突》(1993年)。其中,《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是其主要代表作。

亨廷顿的生平有哪些介绍

2,亨廷顿的政治学贡献

亨廷顿指出,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一样 ,有时并不是指具有特定目标的发展过程 ,而仅仅体现政治变革的实际状况,它既包含着正面的积极发展,也包含着政治衰败,故他把政治发展定义为现代化的后果,这样的后果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见他把政治发展定义成了一个中性的概念。亨廷顿认为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都用于描述积极的政治变革时,两者是有区别的,政治发展主要意味着政治体系制度化程度的提高,而政治现代化 民众政治参与的扩大。一个制度化程度较高的传统政治体系虽然其政治参与的范围很狭小,也可以具有较高的政治发展水平。亨廷顿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现代化与政治发展的过程,从而奠定了他的政治发展理论的基础。他认为:国与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差异,不在于政府统治形式的不同,而在于政府统治程度的高低。政治发展是“现代化的政治性后果”,这种后果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它既可能有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现代化,也可能导致政治的衰败。政治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政治的制度化。强有力的政党制度的形成是提高制度化水平的核心,只有大力提高政治制度化的程度,才可能缓解现代化中国家在社会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大众政治参与压力,从而确保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最终实现社会的现代化。一个政治体系的组织与程序的适应性、复杂性、自立性和凝聚性,是界定其制度化程度的4个主要变量。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强调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与政治秩序。他认为,“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权威的确立先于对权威的限制”。这实际上赋予政治稳定同政治民主同等的价值地位。

亨廷顿的政治学贡献

3,亨廷顿我们是谁

萨缪尔·P·亨廷顿(1927年4月18日~2008年12月24日),生于纽约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旅馆业杂志的出版商,母亲是一位短篇小说作家。他的外祖父是当时美国颇有名气的“扒粪刊物”(专门揭发政界、商界丑闻内幕的杂志)《麦克卢尔》的合作编辑。人物介绍职业:哈佛大学教授,当代颇有争议的美国政治学家毕业院校:他毕业于耶鲁大学,在芝加哥大学与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著作观点:他以“文明冲突论”闻名于世,认为21世纪核心的政治角力是在不同文明之间而非国家之间近来,他对美国移民问题的看法亦广受关注。生平简介少年得意亨廷顿很早便显示出了他在社会科学方面的才华。16岁时他考入耶鲁大学,18岁时便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加入美国军队。之后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并在哈佛完成其博士论文并取得学位,这一年他23岁。此后他开始在哈佛执教,自1950年开始他便是哈佛大学政府学院的高级成员。亨廷顿在哈佛大学任教58年。1951年杜鲁门总统因为麦克阿瑟将军不服从指挥而解除了他的职务。亨廷顿以此为由头写作出版了处女作——《士兵与国家:军民关系的理论与政治》(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Civil Military Relations)。此书自1957年出版便一石激起千层浪,至今仍被视为最有影响力的关于美国国内军事关系的著作。在这本书的第一篇书评当中,批评家就指责这本书有军事主义色彩,让人联想起墨索里尼“信仰、服从、战斗”的口号。上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一些激进的学生在得知亨廷顿曾经在约翰逊政府内任职的消息后,占领并焚烧了他办公的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有人甚至在他的寓所门口涂上了这样的标语:“战争罪犯居住于此。”而作者本人也不得不暂时逃出哈佛暂避风头。从不讨好在上世纪60年代,他凭《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而享有盛誉。此书挑战了当时最为流行的现代化理论中的教条:经济和社会进步会给刚刚脱离殖民主义统治的独立国家带来政治稳定。越南战争打破了亨廷顿平静的校园生活。作为美国国务院的谋士,他在1968年撰写了一篇长达百页的关于越南战争的报告,提出了在南越推行合村并寨的“战略村计划”并抨击了当时美国政府的战略。这些主张自然是左右不讨好,所以难怪他的办公室会被人焚烧,他被人骂做“战犯”了!1977年至1978年间,他参与了白宫有关国家安全战略的决策过程并协调各项相关政策。他于1993年发表文章,讲述后冷战时期的暴力冲突。亨廷顿之后将有关理论,辑录成影响深远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书籍被翻译成39种语言,在全世界激起的反响一浪高过一浪。然而,“9·11”事件却使人们不得不又一次回到亨廷顿那里,尽管人们无法甘心接受他的观点和结论,但是在心底里还是忍不住会暗自佩服这个老头子目光的敏锐和思想的鲜活。“9·11”事件后他又撰写出版了《我们是谁?》(Who are we?),针对美国的移民问题大发议论,同样引起一片争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代表了亨廷顿著作和文章的宿命:甫一问世便饱受争议,与各种奖项无缘,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才会被广泛但又是勉强地接受。

亨廷顿我们是谁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