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葡萄酒按酒的颜色分为哪几类 详细
1.分为3类,分别是:红葡萄酒:e69da5e887aa31333431353862是用红皮葡萄带此酿造成而成的,其发酵过程是将葡萄皮连同葡萄汁一起浸泡发酵,因此酿成的酒中含极高的单宁和色素。
2.红葡萄酒颜色一般为深红宝石色、红宝石色、紫红色、深红色、棕红色等。由于红葡萄酒以复杂的香气和丰实的口感为特色,温度过低会使得香气封闭,而温度过高则会使酒精味变重。
3.所以,红葡萄酒的侍酒温度一般为14-19°C。白葡萄酒:其原料除白葡萄外,还包括红葡萄,但采用红葡萄为原料时,须先将果皮与汁液分离后搾汁,以免葡萄汁染上红色。
4.一般白葡萄多用于白葡萄酒的酿造。白葡萄酒酒体颜色以黄色调为主,有近似无色的淡黄色、偏绿的微黄、浅黄色、禾秆黄色、金黄色等。
5.白葡萄酒的饮用温度要比红葡萄酒低,因为它的酸度比较高,且以清爽酸涩的口感和果香为特色,温度高了酸味会过重,一般以8°-12°C为宜。
6.白葡萄酒一般不需要醒酒,那些窖藏多年的白葡萄酒会出现少量质轻的沉淀,饮用前只需小心地将酒从原瓶中倒入另一个酒瓶中,并始终留意沉淀物到达原瓶瓶颈时就停止倒酒。
7.桃红葡萄酒:又叫玫瑰红葡萄酒,它并不是由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调制而成的。桃红葡萄酒与红葡萄酒一样也是用红葡萄酒酿制而成,只是在酿造过程中葡萄皮与葡萄汁接触时间比乾红要短,具体时间视葡萄品种和工艺而定,达到色泽要求后就把皮滤掉,酒汁便呈现淡红色并含有少量的单宁。
8.这种酒颜色鲜亮、果香清新,受到女士偏爱。扩展资料鉴赏:色泽白葡萄酒颜色:近似无色、禾杆黄色、绿禾杆黄色、暗黄色、金黄色、琥珀黄色、铅色、棕色。
9.红葡萄酒颜色:宝石红、鲜红、深红、暗红、紫红、瓦红、砖红、黄红、棕红、黑红等。桃红葡萄酒颜色:黄玫瑰红、橙玫瑰红、玫瑰红、橙红、洋葱皮红、紫玫瑰红。
10.如果葡萄酒的颜色不自然,或者葡萄酒上有不明悬浮物(瓶底的少许沉淀是正常的结晶体),说明葡萄酒已经变质了,因为酒质变坏时颜色有浑浊感。
11.香味香气词汇:令人舒适、和谐、优雅、馥郁、别致、绵长、浓郁、完整、纯正、纯净、完好、明快如果葡萄酒有指甲油般呛人的气味,就意味着变质了。
12.口味葡萄酒结构词汇:丰满、有骨架、完全、浓重、有结构感、厚实、流畅、滑润、柔和、柔软、圆润、融合、肥硕酒精词汇:醇厚、淡弱、瘦薄等酸词汇:爽利、清新单宁词汇:结构感强、充沛、味长等饮第一口酒,酒液经过喉头时,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顺的,问题酒则有刺激感;咽酒后,残留在口中的气味有化学气味或臭气味,则不正常;好葡萄酒饮用时应该令人神清气爽。
13.五外观看酒瓶标签印刷是否清楚,是否仿冒翻印;酒瓶的封盖是否有异样,有没有被打开过的痕迹;酒瓶背面标签上的国际条形码是否以3字打头,法国的国际码是3;酒瓶背面标签上是否有中文标识。
14.根据我国法律,所有进口食品都要加中文背标,如果没有中文背标,有可能是走私进口,则质量不能保证。标识打开酒瓶,看木头酒塞上的文字是否与酒瓶标签上的文字一样。
二.如何通过颜色来判断一款葡萄酒的品质和酒龄
1.酒的颜色能告诉很多信息,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通过颜色来判断一款葡萄酒的品质和酒龄。酒杯倾斜45°时,可明显看到酒的层次,通常有三个部分: 通过这些层次,可以观察酒的年龄,进而推算酒的年份。
2.在最外围的水色边缘,仿如一层油浮在酒液的最上面,如果无法从正上方45°角观察,可从酒杯的底面反视,即可发现一层透明如水的液体浮在最上层,这一层水色边缘的宽度会随着年份而加宽,同时会越来越清澈。
3.继续观察实体颜色的边缘,这个边缘也会随着年份产生变化。年轻的红酒,这个边缘会带有紫罗兰的色泽,愈浅龄,紫色愈深,若经过约4~5年的瓶内陈熟后,这个边缘会逐渐褪色,和中间色带的颜色一致,若最经过更长的贮藏时间,其颜色会转变成砖红色或橘红色,最后色泽转成琥珀色。
4.因此,这两个边缘是观察葡萄酒年份重要的指标。中间色带是最大的区块,也比较容易辨识。白酒的颜色随着年份增加愈来愈深,颜色从浅龄时带有微泛绿的黄色或淡黄色,慢慢地转变成稻草色、金黄色、金色、琥珀色,乃至于褪色/棕色。
5.红葡萄酒之酒龄愈高,愈散失其色泽,颜色的变化从浅龄时的紫色色调,逐步演变成黯红、宝石红、棕红、红褐色、橙色、砖红色,及至于染有红色线晕之琥珀色,呈现出红葡萄酒成熟和陈年之色泽。
6. 可以观察酒的产区从酒眼或酒窝的色调可以发现来自于哪一类产区,虽然不是绝对,但普遍来说,酒眼或者酒窝颜色深的葡萄酒产自于纬度靠近赤道的葡萄产区,这种色泽深的葡萄酒,可预测到在舌间会有强烈口感。
7.换言之,颜色较浅的葡萄酒,酒质比较细致优雅,这种酒通常来自离赤道较远的葡萄产区,或较寒冷的产区,或生长的那一年欠缺阳光照射。
8. 可以观察酒的品质实体边缘可透露一些信息。如果这个边缘密度高,比较高的可能性是酒体扎实、酿得不错的酒;如果这个边缘看上去颜色稀疏,有可能那一年的葡萄在成熟期时雨水比较多,要不然,就是破皮率比较高。
9.通过中间色带的颜色,也可对葡萄酒的品质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观察。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的不同的颜色代表了它们处于不同的时期。
10.葡萄酒的视觉,可以解读葡萄酒的部分内容,却无法一矢中的,但这也正是品酒的乐趣之一,饮客们,敞开心胸吧!
三.判断好葡萄酒的标准是什么?
1.复杂性 (plexity)正所谓普通的葡萄酒不复杂,上等的葡萄酒不单调。好的葡萄酒,味道一定有两种或以上,第一次动用舌头,你可能感觉到黑加伦子(black currant) 味;第二次则有李子味;第三次甚至可能有近似菠萝的味道!
2.长久以来,葡萄酒专家常苦心思量,寻找其他食物味道去形容一支复杂的葡萄酒。但味道这东西真的可以有100%准确的字眼去形容吗?
3.休·约翰逊(Hugh Johnson)就批评过他的同行们滥用用食物味道词语来描述葡萄酒的不专业态度。
4.香气 (smell /aroma)有句广告词,叫做闻香识女人,强!但也许不是所有男人可以做到,但是闻香识好酒,通过努力,我们也许都可以学到。
5.一般人的嗅觉能区别超过100种以上不同的气味,凑近酒杯,深吸一口,好的酒会有其特殊的香气。酒的香气是品酒时非常好的指标,好的红酒有颇为复杂的气味,不会搀杂坏的气味或奇怪的味道。
6.精于此道者甚至能由闻酒的过程中区别出包括橡木桶、黑樱桃、紫罗兰,或其它种种不同的香味。回香 / 余韵 (finish / after-taste / lingering / length)顾名思义,余韵指的是吞下葡萄酒后,余留在口腔中的一点点葡萄酒继续对味蕾产生的味道。
7.这个比较难界定,但你只要想想,我们中国人喝完一杯好茶后,会用"唇齿留香"去形容。其实同样道理也适用于葡萄酒。
8.深度 (depth)很多中国人喝葡萄酒如啤酒般痛快,简直是暴殄天物。好的葡萄酒,入口后不应立刻吞下,而应该用舌头轻轻撩动,用心感受酒的味道。
9.随着时间增长,依然能保持相似程度的味道,更好的酒甚至味道会逐渐增强;直至某个时间味道开始有减弱的迹象,这时再吞下葡萄酒。
四.如何根据葡萄酒的颜色气味来辨别酒的档次?
1.这是我们专业对葡萄酒的判断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颜色:(1)白葡萄酒是黄色,黄颜色的强度可以是强至弱:即很清澈的近似无色的酒至琥珀黄色葡萄酒。
2.(2)桃红葡萄酒:对桃红酒的色泽下定义是困难的,其范围较宽,从斑白一直到浅红。新酒的色泽可以完全是桃红的,在陈酿过程中,由于氧化的作用使黄色逐步加深,颜色也变成砖红或微带紫的葱头皮红色。
3.(3)红葡萄酒:和桃红酒一样,在陈酿时由于氧化的作用,表现出变棕的趋势。流动性:此现象多是把酒倒入杯中旋转进行的,葡萄酒应该是流动性的,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稀薄与浓厚的感觉。
4.流动性的=正常的酒。稠密的、浓厚的=有缺陷的酒。油状的、粘稠的(“油脂病”)。 澄清度:澄清情况可以作为葡萄酒品质的一个信号,特别是对罐贮、瓶贮酒的检验。
5.好酒都有澄清透明的液相反映。反之,不良的液相,往往就是“缺点”或是“变质”的象征。挂杯:挂杯现象形成反应了酒中酒精含量指标。
6.当酒液在杯壁上铺满,和空气的接触面增大,蒸发作用加强,而酒精的沸点比水要低,它首先蒸发,于是形成一个向上的牵引力,同时由于酒精蒸发水的浓度增高,表面张力增大,在杯壁上的附着力也增大,所以酒液到处便累积形成一个拱起,由于万有引力作用,重力最终取胜破坏了水面的张力,酒液下滑释放出“酒的眼泪”。
7.挂杯与酒的成分有关,酒中的微量物质,还原糖,甘油,挥发性成分,非挥发性物质等等这些构成酒体的因素虽然不是造成挂杯现象的成因,但是对挂杯形成的速度,密度,酒脚的粗细,滑落的快慢却有影响,反应着酒体的粘稠性和酒中成分的丰富度。
8.泡持性:持泡性是由二氧化碳气体的释放所引起的。冒气泡是起泡葡萄酒的特点。泡持性主要由气泡的数量和大小、释放的时间、气泡的质量和数量来判断其特性。
9.在葡萄酒中所含气体量和工艺条件决定了压力和持泡性。香气:在葡萄酒中,可以根据香气物质的来源将葡萄酒香气分为品种香气发、酵香气和陈酿香气三类,即一类香气、二类香气和三类香气。
10.(2)①一类香气(品种香气):来源于葡萄果实。在多数情况下,葡萄酒中的品种香浓于果实本身的香气,这是因为果皮的芳香物质被浸渍在酒中,发酵也具有“显香剂”的作用。
11.②二类香气(发酵香气):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挥发性的气味物质,主要是高级醇、酯、醛和酸等。③三类香气(陈酿香气)在葡萄酒陈酿过程中多种复杂的变化所产生的香气,包括一类香气的转化、橡木作用、酯化反应、微氧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