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如何熬成白酒,中药的酒制醋制

1,中药的酒制醋制

酒黄芩、酒大黄、酒苁蓉醋柴胡、醋鳖甲、醋龟板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中药的酒制醋制

2,怎样在家自制白酒

将糯米浸泡数小时后,上锅蒸熟,凉至30来度时,放入酒曲与一点凉开水,搅拌均匀后,盖盖密封,保温二\三天,即可制成甜白酒.
自制白酒需要先准备好各种原料,具体为:酿酒用的粮食,酒曲。酿酒工具,具体为:发酵设备,蒸馏设备,冷却设备。首先,按发酵工艺的不同,把粮食处理好,熟料发酵需要把粮食煮熟,摊凉,冷却到30度以下后加入酒曲。生料发酵可以直接把粮食和酒曲按比例混合。例如使用传成酒械的传成牌高产酒曲,熟料发酵每百斤粮食加入五两酒曲,生料发酵用七两酒曲即可。视温度和发酵方式的不同,发酵期需要八天至两个月不等。发酵完成后,就可以使用蒸馏设备进行蒸馏,现在通常采用蒸汽蒸馏设备,这样不会把发酵好的酒培烧糊,避免了出现糊味。蒸馏出来的酒蒸汽用冷却设备冷却下来,就可以得到我们要的白酒了。以上只是制白酒的简单方法流程介绍,具体的方法比较复杂,工艺也有多种,建议还是找专业的老师给你做培训,亲自动手操作才能学会。
是自己喝还是为了销售?自己喝在网上搜索就可以了,有很多。为了销售还是请个师傅吧。做酒不是那么容易的。分很多种工艺。
酒曲加粮食加水封口放数天就有酒了

怎样在家自制白酒

3,五指毛桃酒是怎么制做的

五指毛桃酒酿造方法:它包括由糯米、甜酒、30~45度米酒、五指毛桃浸渍液为原料的酿造五指毛桃甜酒液的配方比和由红曲、人参、黄精、陈皮、菊花、红枣等中药与45~60度米酒浸泡制备中药酒液的配方比,以及其制备五指毛桃浸渍液、五指毛桃甜酒液的酿造、中药酒液的制备和最后制成五指毛桃酒的酿造工艺步骤。本发明酿造的五指毛桃酒,色泽金黄、酒气芳香、味甘甜醇厚、药香与酒香协调、口感特好、有较好的保健功能和疗效、食养和药补价值较高。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五指毛桃甜酒液酿造原料配方比(重量百分比):糯米48~58甜酒0.55~0.7530~45度米酒15~20五指毛桃浸渍液25~32(二)中药浸泡酒液原料配方比(重量百分比):红曲1.8~2、5人参0.38~0、65黄精1.2~1.5陈皮0.38~0、65菊花0.68~0、9红枣1.82~2、545~60度米酒91.5~93.5五指毛桃酒酿造工艺步骤为(原料配方比均为重量百分比):(1)把洗净的42-48的五指毛桃根片在蒸气机中蒸1~2小时,用吹风机干燥1.5~2、5小时,粉碎后,用45~60度米酒52~58浸泡40~60天,去渣获得五指毛桃浸渍液;(2)按上述(一)的五指毛桃甜酒液酿造原料配方比(重量百分比)的48~58的糯米用清水浸泡24小时,蒸熟,摊开淋饭,温度降至18℃~20℃时,拌入甜酒曲粉末0.55~0.75,装入酿酒缸,经过34~38小时开始发酵后,加入30~45度米酒15~20和五指毛桃浸渍液25~32,保温20℃~28℃糖化发酵25~30天后,压榨取得五指毛桃甜酒液,(3)按上述(二)的中药浸泡酒液原料配方比(重量百分比)把红曲1.8~2、5、人参0、38~0、65、黄精1.2~1.5、陈皮0.38~0、65、菊花0.68~0、9、红枣1.8~2、5装入大瓦缸,用45~60度米酒91、5~93.5密封浸泡2~4个月,过滤得中药酒液;(4)将五指毛桃甜酒70-80与中药材酒液20~30混合在一起,装进多个瓦酒坛中,用木炭暗火烤煮40~60小时:(5)经过冷却24小时,澄清、灭菌、过滤,制得五指毛桃酒。

五指毛桃酒是怎么制做的

4,中药怎么熬要具体点的答案

怎么熬中药,如何服中药?(1)中药的煎煮是有一定要求的,具体有:①每次将一剂中药饮片材料放入煲内,加入清水,观察加水能否浸满药面,不足时可稍加水量。②一般浸泡半小时使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如赶时间,此步骤可略去)。③先用猛火煎至充分沸腾1-3分钟。然后收至小火,煎20-30分钟使之成一碗,用消毒纱布或咖啡格滤渣倒入杯内,温热服用。④一次将药物煎好后,可以将首剂和再煎的药物混匀,以便药效均衡。 (2)服药方法也是给药护理中重要的护理内容。清代徐灵胎曾指出:“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非特乏功,反而有害。”说明了服药方法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也确有因服药方法不符合要求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此,在护理上必须正确执行各种服药方法。 ①汤剂的服法大致分为4种:分服:即是将每天1剂中药,分2-3次等量分服。对老人小儿服药有困难的也可采用少量多数或浓煎后服用。顿服:将1剂汤药1次服下,以取其量大力峻、快速起效之作用。连服:是指在短时间内连续给予大剂量药物的服用方法。意在短时间内,使体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②中成药服服法一般分送服、冲服、调服、含化及喂服等。送服:是将药放入口内,用温开水或药引、汤剂送服。冲服:即将药物放入杯内,用温开水、药引等冲成悬混液后服用。调服:是将一些散剂用温开水或白酒、醋等液体调成糊状后口服。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均用此法给药。含化:是将丸、丹剂含在口中,让药慢慢溶化,缓缓咽下。如六神丸、喉症丸、救心丹等。喂服:本法主要用于婴幼儿、年老体弱或急危重症病人。是指将中成药溶成液状,逐口喂给病人的一种方法。 (3)中医用药护理除了注意煎药和服药方式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内容:①服药温度:服药温度一般是指服用中药汤剂的药液温度或用于送服的、酒等温度而言。常有热服、温服和冷服之分。热服:是将刚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常用于寒证。温服:是将煎好的汤剂或送药的水等放温后再服用。一般汤剂均采用温服。冷服: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常用于热证。②服药剂量:用药的剂量一般应该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决定。③服药后应注意休息,观察药物效果,观察有不良反应。尤其是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药物,更须严密观察和记录。④空腹服中药易胃肠反应,如腹鸣、便前腹痛、大便稀烂,故适于大便硬结或便秘患者。如有胃病,宜进食后一小时后服用。⑤对中西药合用的病人,应告诉中西药服用的方法的间隔时间。⑥体虚、年老、胃寒易呕吐或儿童,药物可分两次服用(相距时间可酌情)。⑦注意食物对药效的影响,中医历来有“药食同源”之说。这是因为药性和食性都有“四气”(寒、热、温、凉)和“五味”(辛、甘、酸、苦、咸)相同内容和区别。同时某些食物本是药物,既可食用,又当药用。如大枣、莲子、桂圆、百合、山药、赤小豆、海带、甲鱼、桑葚、黑芝麻、峰蜜等。既然食性和药性有共同的性味,凡是食性与药性相顺应,食物能增强药物的作用;食性与药性相反,食物便会降低药物的作用。总之,食物的正确选择,对提高药物的疗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与用药同等重要的位置,饮食因素还可能对中药的吸收有多种多样的影响,要充分利用有利的食物因素来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妨碍吸收的因素。
煎前浸泡:首次煎煮(一煎)一般药物浸泡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的主的药物可浸泡一小时;再次煎煮(二煎)时,不用再浸泡。一煎加水量超过药物2-5厘米,二煎加水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煎煮次数:一般煎煮两次。一次久煎不能代替两次分煎。 煎煮火候:一般未沸前用大火(武火),沸后用小火(文火)保持微沸状态。对于解表、芳香类药物等,宜用大火急煎,以免药性挥发,药效降低;对于滋补药,多宜小火久煎,使药物有效成分尽出。 煎煮时间:一般药物,一煎应沸后再小火煎20-25分钟,二煎沸后再小火煎15-20分钟;解表、芳香类药一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一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煎药并非越久越好。 特殊煎服:药包中注有“先煎”的小包药,先煎30分钟,再加入群药;注有“后下”的小包药,在群药煎好前5---10分钟投入再煎;注有“包煎”的小包药,用纱布包扎好投入药群中一起煎;注有“烊化”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液与“烊化”药物煎煮溶解后服用;注有“冲服”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汤冲服。

5,给个跌打药酒的方子

[ 配 方 ] 当归、生地、五加皮各30克,破故纸、紫荆皮、十大功劳、猴姜、薏苡仁、广木香、羌活、莪术、桃仁、川芎、桂仲各24克,虎骨(酥炙)36克,好酒10公斤。 [ 制 法 ] 将上药浸于酒中,容器封固,隔水加热约1.5小时,取出后静置数日,压榨过滤后即可饮用。 [ 功 效 ] 跌打损伤,包括打扑、殴打、闪压、运动损伤等。 [ 服 法 ] 每次服0.5~1两 [ 注 意 ] 说明:如伤情复杂,严重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此酒只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也适用于风湿性筋骨疼痛等症。
如何配制药酒 许多家庭在购选成品药酒的同时,还喜欢自己动手配制药酒,保持着每年配制的饮用的习惯。自行配制的特点,除较为经济实惠外,还可根据个人体质情况、特点先用药物,这样更有针对性、收效更加显著。但是,如果对药性、剂量不清楚,又不懂药酒配制常训,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配药,不可自己盲目滥造。现简单介绍药酒配制方法如下: (1)药材处理:制备酒剂的药材一般都要切成薄片或捣碎成粗颗粒。根据医生处方购于药店的中药,多已加工炮制,无须特别处理。来自民间验方的中药,首先要弄清其品名、规格、要防止因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而搞错药材,更要警惕假冒伪劣中药材。鲜药、生药往往还需要先行加工炮制。 (2)酒的选择:所选之酒,应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选择。一般认为浸泡药酒以50-60度的米酒及优质烧酒较为合适。因为酒的浓度过低,有效成分不易浸出,会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药酒的易变质。但酒的浓度过高,药材所含的少量水分反被吸收,使药料质变坚硬,有效万分亦难析出。对于不善饮酒者,亦可用低度白酒、黄酒和米酒、但浸出时间及次数宜适当延长和增加。 (3)冷浸法:引法比较常用,系将药村碎成片或粗粉,置于带盖的陶、瓷罐或带塞玻璃瓶等非金属的容器中。处方若未规定酒的用量,可按药物的白酒以1:5~10比例,即100~200克药材加1000毫升白酒浸入,密闭放置,每天摇荡1~2次,浸渍7天后,可改为每周1次振荡搅拌,1个月左右,药性析出,酒色浓郁,即可压去渣取酒,贮入瓶中,慢慢饮用。其渣可加酒再浸泡1次。可采用饮1杯,加入1杯,直至药味清淡为止。若所制药酒需加糖或蜜矫味着色,可将砂糖用等量白酒温热溶解、过滤、将药液与糖液混合搅匀,再过滤即可得饮用药酒。 (4)热浸法(煮酒法)先以药料和酒同煮一定时间,然后再放冷贮存,这是一种古老的制作药酒的方法,此法既能加快浸取速度,又能使一些成分容易浸出,但煮酒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可采用隔水煮炖的间接加热方法,即把药料和酒先放在小铝锅或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后再放在另一盛水的大锅里煮炖。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酒会挥发,见药面出现泡沫时,立即端离灶火,然后趁热时密封,静置15天左右,吸取上面清液,压出残渣中的余酒,合并静置澄清,过滤即可。 (5)煎煮法:将原料碾成末后,全部放入沙锅内,加水高出药面10厘米,浸泡6小时,加热煮沸1~2小时,过滤,再复煎一次,合并两次滤液,静置8小时,取上清液加热浓缩成稠状清膏(一般生药5公斤,煎成2公斤左右)。待冷后加入与清膏等量的酒,各匀,放入坛内,密封7天左右,取上清液过滤即煎煮。 (6)酿酒法:将原料加水煎熬,过滤去渣,浓缩成药汁。有些药特,如桑椹、梨、杨梅等,可以直接压榨,取得药汁,再将糯米蒸煮成饭,把糯米饭、药汁和酒曲拌匀,置于干净的容器内,加盖密封,置保温处,尽量少与空气接触,保持一定的温度,约4-6天即成。 以上几种制作方法中,以冷浸法操作最为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适宜于家庭自己配制,所以较为常用。 苁蓉酒 [ 配 方 ] 肉苁蓉60克,肉豆劳动、山萸肉各30克,朱砂10克,白酒1200克。 [ 制 法 ] 先将朱砂细研为末,备用,再将其袋子余各药粗碎,盛入细纱布袋,置于坛中,加白酒,然后将朱砂末撒进,搅匀,加盖密封,置阴凉处。每日摇动数下,经7天后即可开封饮用。 [ 功 效 ] 温补脾肾,养分精血,安神。适用于脾肾两虚引起的腰酸遗精,脘腹作痛,食欲不振,泄泻,兼见心神不宁等症。 [ 服 法 ] 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饮服10~15毫升。 [ 注 意 ] 不宜久服,病愈即止。
1、鹿角酒方:鹿角一枚,长五寸,烧红,置500毫升60度以上白酒中,浸一宿饮之。——《肘后备急方》

6,谁能告诉我中药怎么熬

泡茶的话很多比较难以浸出的药物成分,就不容易释放,而在高温的煎煮下就相对要容易很多 正确的服用方法是这样的 中药的煎法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唬户杠鞠蕲角搁携功毛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中药的服法: 一、每天煎一剂,每剂煎二汁,早、晚各服一汁,一般在饭后服为宜。 二、丸药一般每天服二次,服时最好将药烊开服用,便于吸收增强疗效。 未煎药需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 怎么熬中药,如何服中药?--ZT 怎么熬中药,如何服中药? (1)中药的煎煮是有一定要求的,具体有:①每次将一剂中药饮片材料放入煲内,加入清水,观察加水能否浸满药面,不足时可稍加水量。②一般浸泡半小时使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如赶时间,此步骤可略去)。③先用猛火煎至充分沸腾1-3分钟。然后收至小火,煎20-30分钟使之成一碗,用消毒纱布或咖啡格滤渣倒入杯内,温热服用。④一次将药物煎好后,可以将首剂和再煎的药物混匀,以便药效均衡。 (2)服药方法也是给药护理中重要的护理内容。清代徐灵胎曾指出:“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非特乏功,反而有害。”说明了服药方法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也确有因服药方法不符合要求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此,在护理上必须正确执行各种服药方法。 ①汤剂的服法大致分为4种:分服:即是将每天1剂中药,分2-3次等量分服。对老人小儿服药有困难的也可采用少量多数或浓煎后服用。顿服:将1剂汤药1次服下,以取其量大力峻、快速起效之作用。连服:是指在短时间内连续给予大剂量药物的服用方法。意在短时间内,使体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②中成药服服法一般分送服、冲服、调服、含化及喂服等。送服:是将药放入口内,用温开水或药引、汤剂送服。冲服:即将药物放入杯内,用温开水、药引等冲成悬混液后服用。调服:是将一些散剂用温开水或白酒、醋等液体调成糊状后口服。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均用此法给药。含化:是将丸、丹剂含在口中,让药慢慢溶化,缓缓咽下。如六神丸、喉症丸、救心丹等。喂服:本法主要用于婴幼儿、年老体弱或急危重症病人。是指将中成药溶成液状,逐口喂给病人的一种方法。 (3)中医用药护理除了注意煎药和服药方式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内容:①服药温度:服药温度一般是指服用中药汤剂的药液温度或用于送服的、酒等温度而言。常有热服、温服和冷服之分。热服:是将刚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常用于寒证。温服:是将煎好的汤剂或送药的水等放温后再服用。一般汤剂均采用温服。冷服: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常用于热证。②服药剂量:用药的剂量一般应该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决定。③服药后应注意休息,观察药物效果,观察有不良反应。尤其是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药物,更须严密观察和记录。④空腹服中药易胃肠反应,如腹鸣、便前腹痛、大便稀烂,故适于大便硬结或便秘患者。如有胃病,宜进食后一小时后服用。⑤对中西药合用的病人,应告诉中西药服用的方法的间隔时间。⑥体虚、年老、胃寒易呕吐或儿童,药物可分两次服用(相距时间可酌情)。⑦注意食物对药效的影响,中医历来有“药食同源”之说。这是因为药性和食性都有“四气”(寒、热、温、凉)和“五味”(辛、甘、酸、苦、咸)相同内容和区别。同时某些食物本是药物,既可食用,又当药用。如大枣、莲子、桂圆、百合、山药、赤小豆、海带、甲鱼、桑葚、黑芝麻、峰蜜等。既然食性和药性有共同的性味,凡是食性与药性相顺应,食物能增强药物的作用;食性与药性相反,食物便会降低药物的作用。总之,食物的正确选择,对提高药物的疗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与用药同等重要的位置,饮食因素还可能对中药的吸收有多种多样的影响,要充分利用有利的食物因素来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妨碍吸收的因素。
一、特殊处理的药物 1,先煎。目的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毒性,充分发挥疗效。先煎的药物有:(1)有毒药物:乌头,附子,雪上一支蒿,商陆等。(2)矿物类,动物骨类:生石膏,穿山甲,珍珠母等。应先煎15~30分钟。 2,后下。目的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使有效成分免于分解破坏。后下药物:(1)薄荷,木香,青蒿,玫瑰花,大黄,钩藤,番泻叶等。一般在煎好前10~15分钟入药即可。 3,烊化(溶化)。应于其他药物煎得虑出液后,再入药液中溶化。有阿胶,龟胶,鹿胶,蜂蜜,硭硝等。 4,另煎。贵重药材应另煎。如:羚羊角,人参等。 5,包煎。花粉淀粉等应包煎。二、火候 一般应“先武后文”三、煎药时间解表药:头煎时间:10~20分钟。二煎时间:10~15分钟滋补药:头煎时间:30~35分钟。二煎时间:20~25分钟一般药:头煎时间:20~25分钟。二煎时间:15~20分钟四、服药 1、服药温度一般药物宜温服,呕吐或中毒病唬户杠鞠蕲角搁携功毛人所服汤剂宜冷服,解表药宜热服。 2、服药时间滋补药宜饭后服,安神药宜临睡前服,解表药宜趁热服并覆盖衣被,令其出汗 3、服药剂量成人一次150ml,每日2次。儿童一次75ml,每日2次。还有汤剂煎煮器具应用瓷器,陶瓷等,不锈钢也行。千万别用铜或铁具。

7,中药的正确熬制方法

先用自来水泡半小时。泡的水不要丢了(中药是不需要洗的)。就用泡的水的药去熬。先用大火熬到沸腾。沸腾后该小火,用小火熬20到30分钟。然后将药汁沥出。在用同样的方法熬第二遍(泡药的过程可以省略)。将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药汁混合在分成两份。就可以了。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中药的服法:  一、每天煎一剂,每剂煎二汁,早、晚各服一汁,一般在饭后服为宜。  二、丸药一般每天服二次,服时最好将药烊开服用,便于吸收增强疗效。  未煎药需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  怎么熬中药,如何服中药?  (1)中药的煎煮是有一定要求的,具体有:①每次将一剂中药饮片材料放入煲内,加入清水,观察加水能否浸满药面,不足时可稍加水量。②一般浸泡半小时使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如赶时间,此步骤可略去)。③先用猛火煎至充分沸腾1-3分钟。然后收至小火,煎20-30分钟使之成一碗,用消毒纱布或咖啡格滤渣倒入杯内,温热服用。④一次将药物煎好后,可以将首剂和再煎的药物混匀,以便药效均衡。  (2)服药方法也是给药护理中重要的护理内容。清代徐灵胎曾指出:“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非特乏功,反而有害。”说明了服药方法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也确有因服药方法不符合要求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此,在护理上必须正确执行各种服药方法。  ①汤剂的服法大致分为4种:分服:即是将每天1剂中药,分2-3次等量分服。对老人小儿服药有困难的也可采用少量多数或浓煎后服用。顿服:将1剂汤药1次服下,以取其量大力峻、快速起效之作用。连服:是指在短时间内连续给予大剂量药物的服用方法。意在短时间内,使体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②中成药服服法一般分送服、冲服、调服、含化及喂服等。送服:是将药放入口内,用温开水或药引、汤剂送服。冲服:即将药物放入杯内,用温开水、药引等冲成悬混液后服用。调服:是将一些散剂用温开水或白酒、醋等液体调成糊状后口服。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均用此法给药。含化:是将丸、丹剂含在口中,让药慢慢溶化,缓缓咽下。如六神丸、喉症丸、救心丹等。喂服:本法主要用于婴幼儿、年老体弱或急危重症病人。是指将中成药溶成液状,逐口喂给病人的一种方法。  (3)中医用药护理除了注意煎药和服药方式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内容:①服药温度:服药温度一般是指服用中药汤剂的药液温度或用于送服的、酒等温度而言。常有热服、温服和冷服之分。热服:是将刚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常用于寒证。温服:是将煎好的汤剂或送药的水等放温后再服用。一般汤剂均采用温服。冷服: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常用于热证。②服药剂量:用药的剂量一般应该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决定。③服药后应注意休息,观察药物效果,观察有不良反应。尤其是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药物,更须严密观察和记录。④空腹服中药易胃肠反应,如腹鸣、便前腹痛、大便稀烂,故适于大便硬结或便秘患者。如有胃病,宜进食后一小时后服用。⑤对中西药合用的病人,应告诉中西药服用的方法的间隔时间。⑥体虚、年老、胃寒易呕吐或儿童,药物可分两次服用(相距时间可酌情)。⑦注意食物对药效的影响,中医历来有“药食同源”之说。这是因为药性和食性都有“四气”(寒、热、温、凉)和“五味”(辛、甘、酸、苦、咸)相同内容和区别。同时某些食物本是药物,既可食用,又当药用。如大枣、莲子、桂圆、百合、山药、赤小豆、海带、甲鱼、桑葚、黑芝麻、峰蜜等。既然食性和药性有共同的性味,凡是食性与药性相顺应,食物能增强药物的作用;食性与药性相反,食物便会降低药物的作用。总之,食物的正确选择,对提高药物的疗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与用药同等重要的位置,饮食因素还可能对中药的吸收有多种多样的影响,要充分利用有利的食物因素来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妨碍吸收的因素。  一、特殊处理的药物  1,先煎。目的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毒性,充分发挥疗效。先煎的药物有:(1)有毒药物:乌头,附子,雪上一支蒿,商陆等。(2)矿物类,动物骨类:生石膏,穿山甲,珍珠母等。应先煎15~30分钟。  2,后下。目的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使有效成分免于分解破坏。后下药物:(1)薄荷,木香,青蒿,玫瑰花,大黄,钩藤,番泻叶等。一般在煎好前10~15分钟入药即可。  3,烊化(溶化)。应于其他药物煎得虑出液后,再入药液中溶化。有阿胶,龟胶,鹿胶,蜂蜜,硭硝等。  4,另煎。贵重药材应另煎。如:羚羊角,人参等。  5,包煎。花粉淀粉等应包煎。  二、火候  一般应“先武后文”  三、煎药时间  解表药:头煎时间:10~20分钟。二煎时间:10~15分钟  滋补药:头煎时间:30~35分钟。二煎时间:20~25分钟  一般药:头煎时间:20~25分钟。二煎时间:15~20分钟  四、服药  1、服药温度  一般药物宜温服,呕吐或中毒病人所服汤剂宜冷服,解表药宜热服。  2、服药时间  滋补药宜饭后服,安神药宜临睡前服,解表药宜趁热服并覆盖衣被,令其出汗  3、服药剂量  成人一次150ml,每日2次。儿童一次75ml,每日2次。  还有汤剂煎煮器具应用瓷器,陶瓷等,不锈钢也行。千万别用铜或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