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周窖坊茅台收藏馆怎么样,洋河蓝窖坊 洋河蓝窖坊是那里造的我怎么在洋河官方网站没有

1,我想收藏茅台酒哪种类型如何收藏

哪些茅台酒适合收藏 00:00 / 03:41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我想收藏茅台酒哪种类型如何收藏

2,洋河蓝窖坊 洋河蓝窖坊是那里造的我怎么在洋河官方网站没有

蓝窖坊是有江苏洋河苏河酒业有限公司(江苏洋河曲酒厂),是集体股份制的集团企业。座落于中国名酒之乡?(酒都洋河)江苏洋河镇,现有职工380人,科研技术人员26人,占地4.6万平方米年产苏河系列酒8000吨。?首先,蓝窖坊主打蓝色调,绵柔形,因为洋河特殊的蓝色文化注定了会走跟天之蓝,海之蓝一样的蓝色系调,但是有别于天之蓝海之蓝的是,是做中高端市场,蓝窖坊是做中低端市场。弥补了市场上中低端蓝色酒的空缺

洋河蓝窖坊 洋河蓝窖坊是那里造的我怎么在洋河官方网站没有

3,家里放了20年的茅台大概能值多少钱

高度的应该在5000-10000吧,茅台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保证绝对正品的情况),195几年的一瓶好像就拍了200多W了。扩展资料:自从儒家学说成为中国的主导政治思想之后,中国的各界百姓都一直以十分严格的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也让中国得到了世界礼仪之邦的美称。但就像尼采说的那样,人在理性克制一面的背后,总要有浪漫的另一面,在笔者看来中国古人就把这一面寄托在了酒香之中,无数文人墨客在酒后留下的抒怀之作,都成为了中华文化不可复制的瑰宝。中国几千年的白酒发展史,也为我们缔造了数不清的名酒佳酿,在这些酒里酱香型白酒的历史无疑是短暂的,不过近年来它们俨然有后来居上之势,那么这种酒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呢?贵州茅台酒一、西南有佳酿酒作为人类最早的饮品,在全球各地的诸多古老文明中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中国的远古时期,伏羲氏的时代发明了酒,人们把粮食放在潮湿阴暗的地方,过了几天,食物竟然出现酒化,这才产生了酒。而这种由粮食发酵而来的食品,随着粮食的紧缺也显得愈发珍贵。在那个年代里只有极其重要的诸如祭祀一类的场合,百姓们才能喝到美酒,而平时这些东西只会出现在贵族的饭桌上。而中国自从西周取代商朝的统治之后,中华文明便被加上了农业文明的烙印,出于对粮食的珍视,周代对于饮酒的限制是十分苛刻的,除了祭典等活动之外,一般是不允许人们饮酒的。周代的饮酒礼更是礼乐文化的先锋表现,周代对于饮酒方面的礼仪与规矩非常严格,他通过官位的等级来反映人的尊卑贵贱,还通过饮酒的器皿来区分人的三六九等,可见在周代,酒是非常重要的政治工具。酿酒的古人因此,那时中国虽然有专门负责酿酒的官员,但是这并没有形成一种产业,极小的规模,让中原地区的酿酒技术进步的并不是很快,即使有美酒,那也都是帝王的专享,百姓们是根本没有机会尝到的。不过在当时的西南山区则是另外一种景象,当时那里虽然也有着古老的王国,但是他们和中原王朝的发展方式完全不同。当地的农业并不发达,粮食储备紧缺,为了吃饱饭,不饿肚子,人们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当地生产的天然水果。不过,和粮食不同,这些水果并不能长期存放,没过几天就会坏掉,因此人们便开始寻找各种办法将水果制成其他种类的食物,用来长期储存。其中有人就发现这些水果可以像粮食那样被酿成美酒,将水果也放置在潮湿阴暗的地方,等它慢慢发酵,就会产生酒化。而这种酒的主要原料是一种被叫做“枸”的水果,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吗,叫做拐枣。这种水果在发酵之后得到的酒,就被当地人叫做枸酱酒,虽然其和现在的酱香酒大相径庭,不过其也是发源于贵州地区,也算是当地酒文化的源头了。至于枸酱酒中的酱是如何得来的,因为古人在从拐枣中提炼酒的时候,没有先进的设备,也没有过滤的过程,所以拐枣之中的果糖、果浆没有被过滤掉,整个酒体呈大酱状,浑浊不清,所以将它称为枸酱酒。拐枣的果实不过那时贵州地区和中原地区之间的交通十分闭塞,因此中原百姓根本不知道在西南的山区里还有这样的佳酿。直到西汉使臣唐蒙出使南越的时候,他才在国王的宴席上尝到了这种酒,要知道南越便是现在的广东地区,这说明那时枸酱酒的美名在南方地区已经十分显赫了。唐蒙觉得这种酒美味异常,便在回长安的时候特地去到贵州一带,买到了枸酱酒并将其带给了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在尝过这种酒后非常满意,赞称其“甘美”,这让他对于唐蒙的表现也十分肯定,很快就又给了他出使西域的任务。汉武帝雕塑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贵州地区的饮酒文化源远流长,当地的酿酒技术也十分出众,枸酱酒的名声也非常显赫,再配上甘甜的水质,这都为后来酱香酒的闻名世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二、盐商与茅台村虽然汉武帝很喜欢枸酱酒,但那个时候从中原到贵州实在太过艰难,贵州的地势又多为山路,蜿蜒崎岖,大大的阻碍了贵州地区的文化以及经济发展,因此中原地区和贵州酿酒技术交流还是十分有限。不过,随着后世经济和文化重心的不断南移,贵州地区也成为了中华文化圈的一部分,这对于贵州地区的酒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与此同时贵州地区的酿造行业也逐渐兴盛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酿造酒的行业中,但是他们不再像之前一样酿造果酒,而是效仿中原地区酿起了白酒。如今的茅台镇由于这里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水质,当地百姓本就有着丰富的酿造枸酱酒的经验,所以很快就摸索出了一套全新的酿造模式,这种模式也在坊间快速流传开来,几乎每个酿酒的贵州人都已掌握了这个方法并一直沿用下去。唐宋时期这里的酒坊多用大曲制酒,精于麦曲,并用酒窖来储藏所酿的酒,但是其品质并不突出。南宋时期举办的茶马交易正是在贵州进行,贵州作为茶马交易的交通枢纽地带,酒文化得到了高速发展,过往的人们也经常品尝大曲酒,了解并喜欢它的味道。到了元朝时,贵州的酿酒师傅们便掌握了回沙酿酒的方法,这让贵州地区出产的白酒变得浓香馥郁,比大曲酒更加香醇诱人。在之后的几百年间这里的百姓又逐渐对这种多次发酵的酿酒方法进行完善,最终终于在明朝万历年间固定了生产流程,贵州的酒在全国也有了些许名气。不过此时贵州出产的白酒和其他地区的名酒相比,不论是酒的品质、口感还是味道,和其他地区名酒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而这一切到清朝时才终于有了改观。在清朝雍正年间,清朝政府规定贵州百姓只能购买川盐,此后大量盐商纷纷涌入贵州,仁怀的茅台村也成为了贵州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因为商队在到了茅台村之后,就不能再走水路了,于是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小贩和搬运工人,成了贵州最繁忙的地带。清代盐商剧照这些人在到了茅台村之后便喝起了当地的白酒,不少农夫对茅台这种制作工艺独特的酒赞不绝口。可是那些盐商老板们却犯了难,他们作为清朝最富裕的一批人,早就喝惯了那些名酒,尤其当时的晋商,更是汾酒的忠实拥趸。在他们眼里茅台村的酒虽然独特,但是制作得实在太过粗糙,香气和口味也和汾酒有很大差距。不过为了做生意,他们一年中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待在这里,为了能够喝上美酒,他们特地花重金从山西找来了有经验的汾酒酿造师傅,让他们在这里为自己烧造汾酒。但是我们都知道酒的品质和水土是分不开的,在贵州的土地上是无论如何都酿不出汾酒的。茅台和汾酒有很深的渊源这些师傅们面对这个难题一开始也是手足无措,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茅台村的水质其实也很优秀,而且当地的酿酒师傅们酿造技法亦有可取之处。于是他们便融合了汾酒的酿造技术和当地的传统技法,最终酿出了香气四溢,口味醇厚的新型白酒。这款白酒的问世,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不止征服了口味刁钻的晋商,更是征服了清朝皇室及大臣。这款口味醇厚的白酒师傅们一时不知取什么名字好,便取了茅台村中的茅台二字为名,而这便是如今茅台酒的雏形。关于茅台酒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在咸丰年间,贵州的茅台被夷为平地,酿酒的酒坊也被烧得一干二净,茅台酒的生产停滞了。有一位老太,她平日里总喜欢喝茅台酒,随着酒坊被烧毁,她已经好久没喝上茅台酒了,便时常与儿子念叨想喝茅台酒,便去茅台镇寻找哪里能买到茅台酒,却发现酒坊被烧毁,已经停止售卖。无奈之下回到家中,萌生了为母亲酿造茅台酒的想法,他找到之前酿酒的老师傅,学来手艺与酿酒的流程,直到同治二年,成立了裕烧坊,茅台酒也正是在此时恢复了生产与销售。这名男子就是对茅台酒产生重要影响的华联辉。三、不能下滑的国酒在茅台酒刚刚问世的时候,其只在贵州附近小名气,和汾酒、西凤这些老牌名酒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不过随着茅台酒参加了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并一举收获金奖,茅台酒的名号便开始传遍大街小巷,在民国时期其价格更是高达一个大洋一瓶,成为了最顶级的白酒品牌。不过由于茅台酒的生产流程较长,工艺也比较复杂,而且当时茅台村中的几个酒坊还在各自为战,这都让茅台酒的品质和产量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茅台当地最大的三家酿酒坊成义、荣和和恒兴合并成了国营茅台酒厂,这才让茅台的产量稳定了下来。不过那时茅台酒的酿造过程还没有成文的记录,更多靠的都是老师傅的口口相传,这让茅台酒的质量不太稳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派来了多名发酵和微生物专业的专家,对茅台酒的酿造进行了规范化记录,茅台的品控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国家便举行了一次白酒大会,其间茅台、汾酒、西凤和泸州老窖当选为四大名酒,而周总理对于茅台情有独钟,每次会见外宾的时候都会用茅台招待客人,并会形容茅台为“中国最好的酒”。但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的时候,中国的粮食出现了减产的问题,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各个酒厂开始尝试提高原料的出酒率,而这也对酒的品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1963年的第二次评酒会上,茅台虽然依然位列八大名酒之列,但是排名却已经下降到了第五名,之前错过四大名酒的五粮液则跻身榜首。周总理与外宾用餐这个时候周总理恰好在非洲进行国事访问,一次他在宴请记者的时候命人打开了一瓶茅台酒,并表示这是中国最好的酒。可有位记者消息颇为灵通,他告诉周总理茅台现在不是最好的,五粮液才是中国第一,这让周总理很是意外,赶忙命人调查情况。在得知事情原委后周总理对此非常关心,要求食品局酿酒处的周恒刚到茅台酒厂解决问题,把茅台的质量再提上来。周恒刚在到达茅台酒厂之后不但重新改良了工艺,还做了许多实验,最终弄清了茅台酒香气的来源及其和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最终稳定地制造出了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的茅台酒,并将这种香型的白酒命名为“酱香型”。中国白酒泰斗周恒刚和其他香型的白酒相比酱香型白酒的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其独特的香型依然让其在白酒界占据了一席之地。对于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而言,酱香酒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因为其有着微黄的色泽,和天上的明月交相辉映,绵长的回味更能凝聚人的情感,让人更加享受团聚的欢乐。在这里笔者也祝大家能够在中秋佳节与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把酒言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家里放了20年的茅台大概能值多少钱

4,很想知道关于茅台的一些知识比如说产地了味道了怎样辨别真伪了等等

  【简介】  贵州茅台酒独产于中国的贵州省遵义县仁怀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  茅台有着神秘悠远的历史 茅台酒也是中国国酒。建国以来,无数次重大活动,茅台酒都被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自古而今,向往茅台、赞美茅台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毫不夸张地说,茅台酒的每一个细小的“侧面”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故事,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文价值。犹如中国发给世界的一张飘香的名片,具象的茅台酒和抽象的“人文”,在以醉人的芳香让世界了解自己的同时,也将中华酒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淋漓尽致地展示给了世界,让其了解了中国、中国文化。  茅台所产的酒质量特别好,从古至今早有定论。  汉高祖刘邦饮过枸酱酒后赞不绝口。汉武帝刘彻饮之盛赞“甘美之”。曾写下“杨柳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佳词名句的北宋大诗人黄庭坚,饮之则叹曰“殊可饮”。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七经仁怀,畅饮茅台酒之后更是写下“万顷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赤虺托起擎天柱,饮尽长江水倒流”的千古名句。翼王虽然兵败大渡河,但他诗中隐喻赤虺托起的“擎天柱”,是否使人隐隐感悟到赤水河畔的茅台百年之后将会成为中国的“国酒”?  【特色】  茅台酒是风格最完美的酱香型大曲酒之典型,故“酱香型”又称“茅香型”。其酒质晶亮透明,微有黄色,酱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饮,香气扑鼻,开怀畅饮,满口生香,饮后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口味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茅香不绝。茅台酒液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酒度53度。  【产地】  茅台酒出产于贵州仁怀市赤水河畔茅台镇,群山环峙,形势险要,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赤水河水质纯洁清甜,含有少量矿物质,正好酿酒。  茅台酒因产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而得名。由于茅台镇地处河谷,风速小,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有关专家曾用茅台酒工艺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术人员进行异地生产,所出产品均不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也充分证明了茅台酒是与产地密不可分的关系和茅台酒不可克隆,为此茅台酒2001年成为我国白酒首个被国家纳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品种】  茅台酒的商标,最初用木刻印刷,只是在一个花瓣形的图案内,书写“贵州省茅台酒”几个楷书字样而已。后来才改为连史纸铅印。商标定名:成义酒房为“双德牌”,荣和酒房为“麦穗牌”,恒实酒房为“山鹰牌”。1952年统改为“工农牌”。1954年后,分为内销和外销两种商标:内销为“金轮牌”(又名“工农牌”),外销为“飞仙牌”。文革时期曾一度改为“葵花牌”,旋又恢复“金轮牌”、“飞仙牌”,一直沿用至今。  【简史】  历史上最早记载赤水河畔酿酒史的,为司马迁的《史记》。《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公元前130多年,汉武帝刘彻饮到来自夜郎(今黔北一带)所产的名酒“枸酱”,情不自禁地赞曰:“甘美之”。以后便有了汉武帝派大将唐蒙到贵州开拓夷道,专门绕道茅台所在的仁怀的历史,有道是“汉家枸酱为何物?赚得唐蒙益部来。”茅台古称益部,而枸酱,经考证为仁怀赤水河一带生产的用水果加入粮食经发酵酿制的酒。  在中国的酿酒史上,真正完全用粮食经制曲酿造的白酒始于唐宋。而赤水河畔茅台一带所产的大曲酒,就已经成为朝廷贡品。至元、明期间,具有一定规模的酿酒作坊就已经在茅台镇杨柳湾(今茅台酒厂一车间片区)陆续兴建,值得注意的是,茅台当时的酿酒技术已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回沙”工艺。  至明末清初,仁怀地区的酿酒业达到村村有作坊。在此期间,茅台地区独步天下的回沙酱香型白酒已臻成型。到了1704年(康熙四十二年),茅台白酒的品牌开始出现。以“回沙茅台”、“茅春”、“茅台烧春”为标志的一批茅台佳酿,成为贵州白酒的精品。  乾隆年间贵州总督张广泗向朝廷奏请开修疏浚赤水河道以便川盐入黔,促使茅台酿酒业的更加兴旺,到嘉庆、道光年间,茅台镇上专门酿制回沙酱香茅台酒的烧房已有20余家,其时最有名的当数“偈盛酒号”和“大和烧房”。到1840年,茅台地区白酒的产量已达170余吨,创下中国酿酒史上首屈一指的生产规模,“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成为那一时期茅台繁忙景象的历史写照。  1949年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姓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姓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赖姓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华茅”就是现在的茅台酒的前身。1704年,“偈盛烧房”将其产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  1949年末贵州刚一解放,中央就来电,要求贵州省委、仁怀县委要正确执行党的工商业政策,保护好茅台酒厂的生产设备,继续进行生产。贵州省根据中央的指示,对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在经济上给予有力支持,帮助其发展。对其老板还给予政治待遇,在人民政府中安排了职位。1951年,贵州省将最大的成义烧房收购,并将另两家烧房合并进来,成立了国营茅台酒厂。政府随即调入得力干部,投入大量资金扩大生产规模。  1949年10月,开国大典前夜,茅台酒就进了中南海怀仁堂,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们以此互为敬贺。据中新社报道:开国大典当晚的开国第一宴在北京饭店举行,从厨师选择到菜单酒品都经周恩来亲自审定,主酒为茅台。国运兴,国酒兴,当年为红军疗伤洗尘的茅台酒终于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喜酒”。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茅台酒连续14次荣获国际金奖。  【酿造】  茅台地区特殊的气候、水质,独具匠心的酿酒工艺,早为古人所知并加于总结。清道光年间的《遵义府志》载:“茅台酒,仁怀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称第一。其料用纯高粱者上,用杂粮者次。制法:煮料和曲即纳窖中,弥月出窖烤之,其曲用小麦,谓之白水曲,黔人称大曲酒,一曰茅台烧。仁怀地瘠民贫,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这段记载,准确地描绘了当年茅台酒的品牌、酒质、制作工艺及生产规模。  茅台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这是茅台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重要原因。酿制茅台酒要经过两次加生沙(生粮)、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  【品鉴】  感官鉴别茅台酒真假的方法如下:  (1)生产厂家鉴别  茅台酒厂没有和其他任何厂家联营,也没有把它的商标许可权与任何厂家共享,更没有设立过一厂、二厂和分厂等。凡是注明为联营厂、一厂、二厂,分厂生产的“茅台酒”,完全可以肯定是假的。  (2)注册商标鉴别  茅台酒全瓶贴“贵州茅台酒”注册商标,是用进口100克钢板纸印制的,500毫升容量酒瓶的商标纸规格为90毫米×125毫米。内销酒商标的图案分三部分:中间是一条从右上方到左下方的60毫米宽白色斜带,上下分别有两条黑色细线和四条黑色粗线,把红色的“贵州茅台酒”五个字夹在中间。斜带和左上角的相接处有13毫米宽的金色条,条上有“中外驰名”四个黑字。左上角为一红色色块,中间有直径为35毫米的套金色边的白圈,圈内有从上至下的环形麦穗,金色齿轮和红五角星图案。斜带和右下角的相接处有一条细金线。在右下角的红色色块上,有“中国茅台酒厂出品”八个白字,白字下有“53%VOL,500mL”的标明酒度和容量的黑字。酒瓶背面说明的规格为65毫米×85毫米并以红色套边,套边四周留有宽10毫米的白边,出厂日期为蓝色阿拉伯数字。商标印刷精美,色彩准确,切边均匀。  假“茅台”的商标和背贴都是用普通纸张印刷的,商标规格为 100毫米×140毫米,背贴规格为133毫米×85毫米。各种图案配色混乱,层次不清晰,颜色偏淡,规格不一致,所用字体也与真商标有明显区别,出厂日期字迹有红色的,也有其他颜色的。  (3)包装材料鉴别  茅台酒的酒瓶是乳白色玻璃瓶,封口为大红色螺纹扭断式防盗铝盖,顶部有“贵州茅台酒”五个白字,瓶口无内塞。整瓶酒外包一张优质正方形皮纸,装在彩盒中:外包装彩盒用的是进口白版纸加细瓦楞。盒上字体和色泽与商标、背贴上一致。  假“茅台”的封口用深浅不同的红色胶帽,有透明无字的,也有假造“茅台”两字的,瓶盖有白色的,也有红色的。盖子也壁纹各异有黄色扭断式铝盖,也有塑料盖外套扭断式黄色铝帽的。内塞有螺旋式、带腰线、平顶等几种。外包装盒用的是不合格的劣质皮纸或其他材质。  (4)感官特点鉴别  茅台酒是用小麦制曲,经八次发酵,贮存二三年后方可出厂的。它的独特感官指标是酒液无色透明,饮时醇香回甜,没有悬浮物及沉淀,酒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经久不散。假“茅台”多为用高梁酒、白干酒、配制酒等冒充的,很难具有茅台酒的色、香、味特点。  【功效】  酒度低而不淡,纯洁、微黄、晶莹,柔绵醇厚,既不刺喉,又不打头,饮后令人愉快舒畅,荡气回肠,且有舒筋活血、促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功效。周恩来总理评价茅台酒“比‘伏特加 ’好喝,具有喉咙不痛、也不上头、能消除疲劳、安定精神”等特点。”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盛赞“茅台酒能治百病”。  【荣誉】  1915 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1985 法国巴黎国际美食及旅游委员会金桂叶奖  1986 法国巴黎第十二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牌奖  1986 第十三届亚洲包装评比会亚洲之星包装奖  1987 第三届广告大会出口广告一等奖  1989 北京首届国际博览会金奖  1991 北京第二届国际博览会金奖  1992 92日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1992 美国国际名酒博览会金奖  1992 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最高金奖  1993 法国波尔多国际酒展53度、43度、38度茅台酒被授予特别荣誉奖  1994 在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80周年国际名酒品评会上,茅台酒荣获纪特别金奖第一名  【故事】  1.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夺冠  1915年,北洋政府以“茅台公司”名义,将土瓦罐包装的茅台酒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外人对之不屑一顾。一名中国官员情急之中将瓦罐掷碎于地,顿时,酒香扑鼻,惊倒四座,茅台酒终于一举夺冠。  2.红军与茅台酒  1935年3月16日,红军攻占茅台。为了保护遐迩闻名的茅台酒生产作坊不受损失,军委政治部分别在茅台镇上生产茅台酒最多的成义、荣和、恒兴三家酒坊门口贴上布告:“民族工商业应鼓励发展,属于我军保护范围。私营企业酿制的茅台老酒,酒好质佳,一举夺得国际巴拿马大赛金奖,为国人争光,我军只能在酒厂公买公卖,对酒灶、酒窖、酒坛、酒甑、酒瓶等一切设备,均应加以保护,不得损坏,望我军全体将士切切遵照。”从这张通告中可以看出红军对民族工业、对知名产品的高度重视。  为了欢迎红军,当地群众捧出茅台酒。茅台酒好,当时红军的很多高级领导人都知道。红军工兵连长王跃南回忆说,他与毛泽东的警卫员陈奉昌从酒坊买酒回来,正巧碰上毛泽东同志,毛泽东问,你们提的么子?陈奉昌回答,买的酒,驱驱疲劳擦擦腿。毛泽东笑着说:“茅台是出名酒的地方,不过,用这酒擦脚太可惜了!”周恩来也向很多同志介绍“这是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了金奖的茅台啊”!  然而,对于当时的红军队伍来说,茅台酒恢复疲劳的功能和治病疗伤作用更是终生难忘。据参加过长征的我军第一位女将军李真后来回忆:“1935年3月,我们长征到贵州仁怀县茅台镇。由于长途劳累和暂时甩掉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大家都希望能轻松一下。当时听说当地酒好,芳香味美,大家很高兴。有的用酒揉揉手脚,擦擦脸,擦过之后,真有舒筋活血的作用,浑身感到痛快。同志们喝了酒后,长途行军的疲乏全消失了,因风寒而引起泻肚子的同志喝了酒也好了。”  著名作家成仿吾在其《长征回忆录》中写道:“因军情紧急,不敢多饮,主要用来擦脚,恢复行路的疲劳。而茅台酒擦脚确有奇效,大家莫不称赞。”  抗战末期,周恩来在重庆曾经对作家姚雪垠说:“1935年,我们长征到茅台时,当地群众捧出茅台酒来欢迎,战士们用茅台酒擦洗脚腿伤口,止痛消炎,喝了可以治疗泻肚子,暂时解决了我们当时缺医少药的一大困难。红军长征胜利了,也有茅台酒的一大功劳。”  茅台酒虽然对中国革命做出了特殊贡献,但是它从被尊为“开国第一酒”到两年后的中国“国酒”,却是在全国性的评酒会上评出来的。  1952年9月,中国有史以来的全国第一届评酒会在北京举行。周恩来总理不仅批准举行评酒会,而且再三叮嘱,要认真组织,严格把关,评出好酒。评酒会由中国专卖事业总公司主持,全国各地送来了上万种参评样酒,到评酒会正式开会前,已筛选出103种酒样供评酒会品评。经过来自全国的酿造专家、评酒专家及学者的认真评品,最终选出并命名了中国八大名酒,茅台酒名列榜首,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的国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评选,既是历史的认定,又是人民的认定,茅台酒被评为国酒当之无愧!  从此以后,茅台酒作为国酒,不仅成为规格最高、彰显高贵的国宴酒、外交礼仪酒,而且成为中国民间弥足珍贵的上乘佳品。同时,党和国家为了茅台酒的生产和质量保证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即使是在“文革”中,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仍在强调“不准污染茅台河水”。  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50周年之际,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一瓶50年的陈酿茅台,并为茅台酒厂颁发了收藏证书:“兹因茅台酒与共和国的世纪情缘和卓越品质而尊为国酒,暨在共和国五十华诞中以窖藏五十年之‘开国第一酒’晋京献礼而誉为历史见证和文化象征。现我馆接受贵州茅台五十陈酿酒捐赠,并予永久收藏。”  这份收藏证书,从一个侧面明确地肯定了茅台酒与中国革命的红色情缘、特殊贡献、卓越品质,以及茅台酒作为国酒的尊贵而崇高的地位。  茅台  有着名冠世界的历史  作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的贵州茅台酒,名冠四海的历史是从1915年开始的。几乎可以这样说,在此之前,古老的中国虽然有着悠远的酿酒历史,有着丰厚的酒的文化渊源,有着风格各异的众多美酒,但还没有哪一种佳酿能够冲出华夏大地,香飘环宇,并为国际社会所认同。  但是,茅台走出去了,代表中国传统白酒的最高境界走出去了,初次飘洋过海就一鸣惊人,首次登台亮相便饮誉世界。  也就在这届国际博览会上,经过各国评委反复比较、品评,一致认为茅台酒色、香、味俱佳,堪为世界名酒,于是,与法国的科涅克白兰地、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共同被评为世界三大蒸馏酒,并授予金牌和奖凭。茅台,从此走上世界舞台,从此高踞世界三大名酒的宝座。  茅台酒获得国际金奖,成为世界名酒,偶然中蕴涵着必然,这个“必然”,就是茅台酒佳韵天成的独特风味和亘古相传的卓越品质。  获奖之后的茅台从此声名大振,供不应求,成为当时中国各种重要社交场合中的头号名酒,也成为中国在国际社会知名度最高的惟一名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没有被明确为“国酒”的茅台酒其实早就具有了“国酒”的意义,早就被国人赋予了“国酒”的巨大信任和至高荣誉。  毛泽东第一次赴苏联赠送给斯大林的礼品之一就是茅台酒;日内瓦会议,新中国外交战线取得的第一次胜利,周总理说茅台酒功不可没;尼克松首次访华,打破中美关系坚冰后,与周恩来开怀畅饮的是茅台酒;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田中首相回国带给女儿的贵重礼物是周恩来送的茅台酒;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结束后,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共同举杯相庆的是茅台……可以这样说,用茅台来招待国家贵宾几乎已成惯例;茅台,作为中国的国酒,对外交往的国礼酒,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方面看到国酒茅台在世界各国的影响。清朝时运销食盐至贵州的商人,大多为山西人,陕西人,赤水河畔的茅台是食盐的转运站,当时人的诗句“蜀盐走贵州,秦商举茅台”,便是这种情况的具体写照。这些“秦商”腰缠万贯,习尚奢靡,终日宴乐。他们远在贵州,经常怀念山西的汾酒,为了满足这一需要,他们特地从山西雇来工人,,与当地的酿造者共同研究制造专供他们享用的美酒。此举,据说,起始于清朝康熙四十三(一七零四)年,经过反复试验,无数次的改进,提高,终于摸索出一套独特的酿造技术,制造出别具一格的茅台酒来,由于技术复杂,加上当地气候和水质的限制,别处无从仿造,所以特别珍贵。在开始时,茅台是盐商家中的私酿,当时诗人的“家为储酒卖,船只载盐多”,“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huǐ)河”,都是指此言。到了道光年间,这种家酿渐露头角,《黔语》:“茅苔村隶仁怀县,滨河土人善酿,名茅台春,极清洌。”再经过近一百多年来的改进,提高,茅台便成了名满天下的中国名酒,他的特色是:无色透明,特殊芳香,醇和浓郁,味长回甜。  【市场】  解放后,国家十分重视发展和扶持这一名优产品的生产工作,经过三十余年的建设, 从1953年开始通过香港、澳门转口销往国际市场以来, 到1987年,茅台酒的年产量已达1700吨。  茅台酒出口已遍及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1000多万美元,成为中国出口量最大、所及国家最多、吨酒创汇率最高的传统白酒类商品。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