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酒厂坟地,金酒的酒品发展

1,金酒的酒品发展

世界上的金酒名字很多。荷兰人称之为Gellever,英国人称之为Hollamds或Genova,德国人称之为Wacholder,法国人称之为Genevieve,比利时人称之为Jenevers…… 金酒有许多称呼:香港、广东地区称为毡酒;台北称为琴酒,又因其含有特殊的杜松子味道,所以又被称为杜松子酒。在我国,金酒最早是上个世纪30年代(1938年)在北京生产出来的,其生产者是法国传教士。1910年法国传教士们创办了教会酒厂———北京上义葡萄酒厂,其址在北京阜成门外一公里(现北京市委党校)。上义葡萄酒厂的生产管理、技术工艺由法国人吉善执掌,酒厂与教堂共占地近百亩,厂内有葡萄园几十亩,建有工房、地下储酒室,地上与地下有发酵储酒水泥池16个,橡木桶500余个。当时的设备有破碎机、压榨机、蒸馏塔、香槟机等。教会还在颐和园以北黑山扈村前山和后山(现309医院)占地700亩,引进法国葡萄品种福勒多、塞必尔、法国兰等十余个品种。上义葡萄酒厂酿的酒供应全国传教做弥撒用酒,同时外销全国各大教堂、租界、饭店、使馆、西餐馆、食品罐头洋行等。上义葡萄酒厂采用的松子是从北京西山八大处一带古老的坟地中采来的,杜松子到处都有生长,其叶有两髭、五髭、七髭,年岁久了就结很多果实,中原也有生长。上义葡萄酒厂制造金酒的方法是利用杜松子浸泡蒸馏制取天然香料,是取其香、不取其色的方法。该厂将杜松子筛选后,经粉碎后浸入处理好的酒精中,在常温下浸泡四个月,定期搅拌,然后蒸馏,即得到所需的香料。上义葡萄酒厂用铜板自制了壶式蒸馏锅,直火蒸馏,蒸发面积大,锅上安装简单回流器,回流器又连接一个蛇流冷却管,冷却后得香料。冷却管上面安装冷却头,这样有助于浸液中难溶部分或不易挥发物质拖带之流液中,相应地提高了馏液成分的含量,更加突出杜松子风味的特征。蒸馏时严格控制酒头、酒尾,中流酒分段择取,最后将酒头、酒尾进行二次蒸馏,这样取得的香料酒质纯净,使金酒味道醇厚、回味无穷、有细腻和谐感。最后再与处理好的酒精调兑而成,贮存期六个月,装瓶销售。在当时,该酒受到了洋酒行业的欢迎,解决了金酒进口的问题,并很快成为北京饭店、六国饭店调兑鸡尾酒的主要产品。金酒销售最盛时期在1946年,尤其在来华美国人中极为畅销,有的还被带回美国去,这是谁也始料不及的。同时上义葡萄酒厂生产的金酒香料也受到各地酒厂的欢迎,如北京苗记酒厂、北京张蔚酒厂、天津利达酒厂等,纷纷来厂购买。金酒的应用从此日趋广泛。

金酒的酒品发展

2,坟为什么有这样的东西

公主坟:北京有个著名的地方叫公主坟.自从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映播后,人们对京西公主坟内埋葬的公主是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乾隆义女,有的说是金泰之妻,有的说是奇女孔四贞等。其实公主坟内的公主是谁,早在1965年修地铁时,文物部门就对公主坟进行了考古挖掘,并参考历史资料考证,谜底早已揭开.在复兴门外,复兴路和西三环路交界处的街心花园,因过去曾葬有清仁宗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满族称为格格)而得名公主坟,两位公主分别葬东西两边,东边葬的是庄敬和硕公主,她为嘉庆第三女,为和裕皇贵妃所生,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她于嘉庆六年(1801年)十一月,下嫁蒙古亲王索特纳木多布济。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月卒,年三十一岁。西边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为嘉庆四女,为孝淑睿皇后所生,生于乾隆四十九年。她于嘉庆七年(1802年)下嫁蒙古族土默特部的玛尼巴达喇郡王。嘉庆十六年五月卒,年二十八岁。 因清朝的祖制,公主下嫁,死后不得入皇陵,也不能进公婆墓地,必须另建坟莹,故北京郊区有很多公主坟,有的地方现仍叫公主坟。因和硕公主和固伦公主是同年而亡,仅隔二个月,所以埋葬在一处。公主坟的墓地原有围墙、仪门、享殿等地面建筑,四周及里面广植古松、古柏和国槐、银杏等树木,显得古色古香。地宫均为砖石结构,非常坚固。双墓均为夫妻合葬墓,陪葬品有兵器、蒙古刀及珠宝、丝绸等物。 至于传说最多的公主坟埋葬的是降清明将孔有德之女孔四贞。是因明将孔有德降清后屡立战功(注:清朝对明朝降将采取利用政策,如范文程、祖大寿、洪承畴、吴三桂等),如取南京、攻江阴、征战贵州、广西等,顺治六年被封为“定南王”。在顺治九年,孔有德在桂林被明将李定国围困,受伤后自杀身亡。顺治母亲孝庄皇后收养其女孔四贞为义女,并封为和硕公主,成为清朝唯一的汉族公主。她武艺高强,经历富有传奇色彩。因此就以讹传讹地流传开了。 公主坟的传说 清代,离玉渊潭西边不远,有一座大坟头,人们都叫它公主坟。究竟是哪一位公主的坟呢?相传,乾隆派人拆明陵给自己修陵寝,刘墉奏本,参皇上一个挖坟掘墓之罪,乾隆无法抵赖,只得准奏,自己定了个发配江南。说是发配,实际上是一不穿罪衣,二不戴刑枷,只是换上便衣小帽步行罢了。刘墉、和珅一路跟着。 这是乾隆第一次步行到民间,对什么都感到新鲜。一路上指指划划、问这问那,不知不觉日头落山了,乾隆感到又累又饿。他们走进一个小村庄,来到一户门前,和珅前去扣门,开门的是个老头儿。老人看他们模样不象是恶人,就把他们让进屋里,叫女儿为三位客人准备饭。老头的女儿只有十四、五岁,穿的虽然破旧,但干净利索,显得十分可爱。不大工夫,女孩端上几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和一大海碗白薯。三个人饿急了,吃的还真香。 第二天,他们一出门,看见小姑娘比昨天晚上显得更清秀了。乾隆很喜欢这个小姑娘,就对老人说:“老人家,你要乐意,就让您的女儿给我做干闺女吧!”老人一听很高兴,就让女儿过来拜见了干老子。乾隆掏出一锭银子对老人说:“拿去给孩子做几件衣裳吧,”又从怀中掏出一块手帕,递给姑娘,“孩儿如遇急难,可拿它到京城找我,只要一打听皇……”,这时刘墉哼了一声,接着说:“打听皇家大院!” 乾隆忙改口:“对!对!皇家大院。” 几年后,赶上连年闹灾荒。父女俩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好到京城来找姑娘的干老子。父女俩千辛万苦来到京城,找遍北京城里的黄家大院,就是没找到干老子的家。父女俩直埋怨自己当初太粗心,没问清干老子姓啥名谁,住在哪条街。爷俩在京城无亲无故,无钱无粮无处住。没法子,只得白天沿街要饭,晚上缩在墙根或破庙里过夜。老人年岁大了,熬不过这苦日子,得了重病,姑娘愁得只是哭,没办法。 这天清早,姑娘急的实在无奈,来到护城河边,想寻短见。可想起身染重病的爹爹,犹豫了,生,生不得,死,死不得,只好一个人在河边痛哭。说来也巧,这时刘墉正好出来遛弯儿,听见这哭声悲切,便寻声而来。姑娘见有人来,连忙止住哭声。抬头一瞅,不觉怔住了:这人不就是随干爹一起到我家的那位先生吗?这可有救了。连忙上前双膝一跪。这一跪倒把刘墉弄糊涂了。他仔细一看,认出来了,噢,是皇上的干闺女!于是,他问明原因,就把老人和姑娘接到了府中。到了府上,爷俩才知道,干老子原来就是乾隆皇上,接他们的先生是丞相刘墉,“皇家大院”指的是皇官。爷俩先惊,后怕,心想:平民百姓,怎敢和皇上攀亲呢? 第二天一早儿,刘墉带着父女俩进宫去见乾隆。再说乾隆回宫后,早把干闺女的事忘了,如今一提才想起来,可他怕别人知道这件事笑话皇上和乡下佬攀亲,想赖亲。可父女俩手中有自己的黄手帕,又有刘墉作证,怎么赖得掉?没辙,只好把二人宣进宫来,找了个住处。没成想皇宫里虽然不愁吃、不愁穿,可繁文缛节多得要命,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待卫太监都是势利眼,老人家可受不了。本来就是病歪歪的身子,再加连惊带吓,没多少日子就死了。咽气之前,嘱咐女儿把他的尸骨葬在家乡。 打这儿以后,就剩下姑娘一个人孤孤怜伶地呆在宫里,每日思念爹爹,想着老人的临终嘱咐,常常泪流满面。姑娘有话无处说,不仅把眼泪往肚子里咽,还成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皇妃、公主见她长得漂亮,很嫉妒她,常常冷言冷语地挖苦她;王爷、太子、王孙们见她长得端在秀丽,与福晋小姐大不一样,都对她不怀好意,总想欺侮她;太监、丫环 们也因她出身贫贱,又给不起赏钱,看不起她,时不时地也指桑骂槐地数落她一通。俗话说:宁喝舒心的粥,不吃皱眉的饭。姑娘整天眼泪泡着心,日久天长,就憋出病来了。没多少日子,姑娘就病得不行了,几天水米没沾牙,昏昏沉沉的。宫娥这才害了怕,回禀了皇上。乾隆无奈,只好来看她,可姑娘已经病得不行了。第二天,姑娘就死了。宫女禀报了乾隆,说姑娘临死前要求皇上把她和她爹爹的尸骨葬到家乡去。乾隆说:“埋了算了!” 这时,正好刘墉进宫,听到这话心里很不高兴,抢上一步,拱手道:“启禀万岁,臣有一事不明。”乾隆一听,就像当头挨了一棒,他就怕听到刘墉这句话,他一句“一事不明”,曾经参过皇上和多少大臣。这回不知又该谁倒霉了。乾隆赶紧朝着刘墉又是摇头,又是摆手,意思是说:咱们待会儿再说。刘墉装没看见,接着说:“这位公主虽说不是万岁亲生,可却是您自己认的干女儿啊!并且留有信物,就这么草草葬了,万岁脸上可不光彩呀!”乾隆心想:“越怕你你越来,好晦气呀!”有刘墉这儿盯着呢,乾隆只好传旨,按公主的葬礼,把姑娘葬在了翠微路这地方。人们都管这座坟叫公主坟。年长日久,周围长满了杂草。直到解放前,这座孤坟还孤单单地立在那里,就像姑娘生前在皇宫里一样凄凉、冷清。 八王坟:八王坟,位于今日东四环四惠桥西南侧的通惠河北岸。这里,曾经埋葬着清朝的“八王”阿济格。 历史文化背景 据有关资料记载,八王坟就是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的墓地,也是北京比较有名的一处清代王爷坟。老居民也回忆说,从祖辈上流传下来就知道这里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坟地。既然英亲王阿济格在努尔哈赤的众多皇子中排位第十二,为什么会对他死后的墓地称为“八王坟”呢?这是因为阿济格在清朝初期开国诸王的排序中列为“八王”,所以对于他去世后所葬的墓地,民间老百姓一直俗称“八王坟”,并作为地名称谓一直延续几百年至今。 阿济格,生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与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同为太妃阿巴亥所生。阿济格从征察哈尔、喀尔喀、朝鲜,到与明军交手的宁远之战、锦州之战、广渠门之战,一直是后金骁将。崇德元年(1636年)进爵武英郡王,攻略明朝保定等地,“五十六战皆捷”。顺治元年(1644年)摄政王多尔衮带领阿济格和多铎夺取了北京城,阿济格被封为英亲王,在王爷中排位第八。同年,他奉命追击李自成,军队开进江西。1651年,多尔衮病死,阿济格密谋承袭摄政王位,事泄遭幽禁,后被赐死——其骨灰埋葬于通惠河畔一处荒凉之地,即后世所谓之“八王坟”。 八王坟的历史变迁 康熙帝在位时,开始重新重视阿济格的开国功勋。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八王坟,有了宫门、享殿、宝顶、墙圈、驮龙碑,正坟、土坟主次分明,更有“东衙门”、“西衙门”之别,占地一顷数十亩,规模宏大,墓主人的地位可见一斑。值得一提的是地宫大门。据见过它的老人回忆,门后有两道弯槽,内有两个石球;关门时,石球顺着弯槽滚至门后,大门就无法推开了。 但是,辛亥革命后,王爷坟的宫门、享殿被拆除,卖作砖瓦木料,受到严重破坏。日伪时期,王爷坟多次被盗,“东衙门”因为埋有殉葬品,更是首当其冲。到了解放初期,八王坟已经破败不堪。 1950年,“东衙门”地皮被财经印刷厂征用,5年后转给葡萄酒厂。正坟和“西衙门”则被度量衡厂(后迁走,原址建设为北京仪器厂)占用。与厂区配套,八王坟一带很快形成了居民区。随着长安街向东西两侧延长,开通了八王坟到公主坟的1路汽车,八王坟被牢牢地定在了北京交通网的主干线上,成为家喻户晓的地名。1965年,受极左思潮影响,八王坟一度被改名为“建光东里”;1977年才恢复原名。而今的八王坟,位于长安街东沿长线上,以大望桥(立交桥)为核心,西接建国路,东启京通快速路,南北纵贯西大望路;地铁1号线横穿于此,设站点“大望路”;几十条公交线路在此设站,去往河北三河地区的930路及其支线以八王坟东为首发站;八王坟长途汽车站也是赫赫有名。这一切,都使八王坟成为京东近郊地区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进入21世纪后,SOHO现代城、蓝堡国际中心等一系列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八王坟地区更成为令房地产界垂青的黄金地段,而原来历史上曾经真正存在过的“八王坟”,却因为早已不存在几乎被人们遗忘了。 你好 pan_jia_yin 希望可以帮助你 牛年吉祥!

坟为什么有这样的东西

3,胶州风俗

胶州风俗习惯青岛婚丧嫁娶风俗 节令习俗 年除日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为年除日,即除夕。是日,做供品、办酒菜、挂年画、贴春联,中午合家团聚吃隔年饭,下午到祖坟前烧纸磕头,告祭祖先回家过年。各家堂屋正北要挂财神像、挂祝子、列祖位、摆供品、香案。院内撒干草、马料。晚烧香,包过年饺子。三巡香后,接回灶神,做好过年的一切准备。晚上,旧时守岁至新年开始。建国后,提倡移风易俗,部分封建迷信习俗渐减,但鞭炮、礼花的品种、花样和数量大增,欢乐喜庆气氛益浓。 过年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在传统节日中,最受重视。除夕夜子时起,新年伊始。旧时,在供桌上供素饺子,并由家长为首,儿孙相随开门接神,焚纸马、酹酒浆、叩首拜。全家人穿新衣、食素饺,俗称过大年五更。此时只许说吉利话,为避免禁忌词语,多不许小儿说话。饭后,子孙辈于供桌前依次给长辈磕头拜年。父祖则分给 “压岁钱”,盼孩子们长命百岁,福寿双全。拂晓,邻里亲友互致庆贺,作揖口呼“恭喜”、“发财!”谓之拜年。建国后,此节依旧,但祭神、祀祖等习俗已不盛行。机关、团体盛行团拜,慰问烈军属,送光荣灯、光荣牌成新风俗。 正月十五 即元宵节,主要活动为张彩灯、踩高跷、“打灯虎”、放鞭炮、虔“拴孩”、游寺庙、放焰火、吃“元宵”(汤圆)。农村有做“神虫”、面油灯的习惯。晚上将面神虫放在粮囤,将面油灯放在祖坟、庙前,院内院外处处灯火。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续灯。此三日,白天高跷、旱船、秧歌等民间杂耍演于街市(农村各村相互串演),热闹非常;夜间,街市、庙宇、店肆均张挂彩灯,灯上写有谜语为“灯虎”。人们看花灯、“打灯虎”、放鞭炮、点“焰火”,童稚各打彩灯到处照。各庙宇开山门迎香客,善男信女罗拜佛像前;寺内香烟缭绕,烛光闪耀,钟磐声声,纸灰纷飞,一派迷信气氛。胶城钱市街财神庙中,香烟尤盛,拜神者多为不育少妇,手捧红线,套于佛前泥娃颈上,叩首再三,以求生子,此为“拴孩”。各寺庙游人如堵,常有母子被冲散者,儿啼母喊,加上鞭炮交响,震耳欲聋之声深夜不衰。1945年后,庙宇多废。建国后,“拴孩”等迷信活动已无人相信,但庆元宵活动依旧,尤其彩灯加以电器化,质更好,量更多。1983年元宵之庆,盛况空前,新花样彩灯数以千计,焰火以万数。胶州城区花灯齐放,游人比肩接踵,欢声笑语不绝。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也称龙抬头,谓龙开始治水,春雨将临。主要活动为“打囤子”,凌晨各家于院内、场中,用草灰圈画囤子形,囤边画梯子,“囤子”中心置五谷数十粒,以此预祝五谷丰登。并炒黄豆、炒“旗子”(鸡蛋、白糖和面粉做成的菱形小块)为节日食品,以祝人丁兴旺。 清明 胶州民间也称“寒食”。虽有禁火三天以寒食纪念介之推的故事流传,但禁火习俗已除。主要活动为扫墓和春游、放风筝、植树。节日大都食炒面和菠菜豆腐做的“青龙白虎汤”。建国后,大批干部、职工和学校师生到烈士陵园扫墓,以缅怀忠烈和向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五月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节”、“端阳节”、“五月节”,相传是为纪念诗人屈原。此日吃粽子,儿童的手腕、脚踝系五彩线,谓“端午线”,据说能防蛇蝎。耳鼻中涂雄黄,谓能避瘟疫保平安。日出前,青少年去野外以巾沾露水擦眼,谓能防眼病,称“拉雾露”。家家门窗悬艾,谓能驱恶魔。囊裹朱砂,谓能祛邪祟。食小蟹,饮雄黄酒,谓能防百病。 过半年 农历六月初一,谓过半年,一般只吃顿饺子。 入伏 入伏多农历六月,是日吃面条,谓吃入伏面。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为牛郎织女相会之日。因时逢雨季,胶州流传喜鹊搭桥,织女落泪等神话故事。此日,妇女做各式印花小面食,以线串连,称为“巧饽饽”。当晚,少女齐集一堂,做素饺子、瓜果在院里摆供,向织女祈祷,请求帮助提高缝纫刺绣技巧,因名乞巧节,现农村仅存做小面花的习俗。 八月十五 即仲秋节。当晚,家家陈案皓月之下,供以月饼、西瓜、葡萄和苹果等,焚香祭月老。人们边吃月饼边赏月,合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旧时这一天有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等活动。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农家节。此时农事结束,场屋门关闭,雇工回家另谋生路。建国后,农民多在这天改善生活,以庆丰收。 过冬 即冬至,农家要上坟、烧纸,摆供品,祭祖先。全家吃顿饺子。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此日,民间兴以8种粟米干果煮粥喝,谓“腊八粥”。旧时塾学开始放寒假,塾师解聘。家家扫尘,准备迎接新年。 辞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又称小年,旧时以糖瓜(麦芽糖)水果供灶前,焚香烧纸马,谓送灶王爷上天。建国后此俗大减,有的仅晚饭吃水饺。 生活习俗 服装 解放前乡民服饰所费,占总收入的一、二成,衣料有土布(俗称小棉布)、“双龙”白布和蓝色的“阴丹士林”布。男上衣为对襟褂、对襟袄,布扣、两个口袋。裤子为直裆带腰宽腿单、棉裤。女上衣为右偏襟褂、袄,裤与男式相同。冬季男女均用扎腿带子扎裤脚。男帽为毡帽头、三大扇帽,男鞋有双脸布鞋、圆口鞋;女鞋多为绣花鞋。冬季,也兴蒲鞋、毛窝子鞋。夏天也兴草鞋,俗称三里(亨)儿。建国后,男装兴国防服、中山服、学生服,女装有列宁服和各式大翻领、小翻领上衣。80年代,人们衣着多姿多彩,讲究款式先进新颖大方、流行色。衣着质料趋向化纤布为主。 饮食 建国前,多数城乡居民终岁辛勤所得,十之七八用于食。冬季朝夕两餐,主食为甘薯杂以粟、豆、高粱、小麦。春夏秋三季每日三餐,食粟居多,杂以薯干、小麦。蔬菜普遍多食白菜、菠菜、韭菜、萝卜、茄子等。常年有自制的腌萝卜、腌辣菜和自制的豆酱。普通饭为饼子、粘粥和小豆腐。喜咸甜,厌酸辣。平民改善生活、过节、待客以面条、饺子为上。建国后,群众生活提高,一般食用玉米面饼子和窝窝头、白面馒头。1983年以后,小麦产量大增,人们以白面做主食。 房屋 清末民初,乡民住房喜南向,3间一套居多,堂屋(正面)居中,东西两间寝室;也有的一套5间,寝室还有里间。寝室设土火炕,堂屋设锅灶二套,烟道通过寝室火炕。每间屋面积一般不超过10平方米。建国后,住房逐步改善。实用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1983年以后,草房已绝迹,建房多讲究宽大、明亮、卫生。 用器 清末民初以来,胶州居民日常家具以木器为多。富户,间有红木名贵家具。70年代开始,兴写字台、大衣橱、木制椅子。80年代兴沙发、茶几、高低柜、书橱、综合橱、电视橱和各式软硬铁制折叠椅子。 取暖用具 建国前农村主要靠火炕或火盆,有少数人家生煤炉子,俗称憋里气炉子。80年代,有人开始自装家用暖气。 炊事用具 有锅灶、风箱。锅盖为高粱挺秆做的盖垫。竹筷子、黑瓷碗、白瓷碗、陶盆、水瓢、水罐。建国后,家家有暖水瓶和茶、酒具。黑瓷碗逐渐淘汰。80年代使用液化气炉灶者迅速增多。 照明灯具 清末民初为豆油灯,60年代以前民间多用煤油灯,70年代,农村逐步普及电灯。 礼仪习俗 嫁娶喜庆 说媒 民国以前,胶州男女婚姻皆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十五六岁,其母便央媒人找门当户对的女家求亲。如女方向男方求亲,称倒提媒。经媒人说合后,双方便开始暗地打听情况,无非是相貌、性格、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称捎亲。有的还要合“八字”,看双方是否有冲克。如各方面均满意,即可决定婚姻。 定亲 男女议定吉日,男方备好首饰、衣物及猪肉、鲜鱼、点心等礼品,由男方家长或代理人同媒人一起送至女方。女方设酒宴款待来客,还要以鞋、帽和绣花腰带或文房四宝等物回礼。男方的彩礼和女方的回礼根据经济状况,多少不定。 下媒柬 男方在印好的媒柬上写“抑候金诺”或“抑希金诺”,并由家长和女婿具名。然后附以丰厚礼品送至女家;女家收礼,在回柬上写“敬答玉音”,并由家长具名,另备鞋帽等礼品,与男方互换媒柬以示情意相合,故又称“投契”。也有作为书面依据,以防反悔的作用。 送日子 男方将结婚日期正式通知女方叫“送日子”,喜期的择定,受封建迷信约束。择定结婚日期后,还要附迎婚帖,上书新婚冠笄,坐帐、开面、梳妆及上下轿的面向与送迎女客所忌的属相等。到女方“送日子”时,女方所要彩礼必须付齐。 迎亲 迎亲前几日,男女双方的亲友邻居多馈赠礼品或现金,以示祝贺。给男方送礼为“看喜”,给女方送礼为“添箱”。男方自结婚前2~3天开始请送礼者喝喜酒。迎亲日,男女双方大门贴喜联,男方多用“关睢兆瑞,麟趾呈祥”;女方多用“礼隆往送,诗咏于归”。清末民初直至解放前后,富家迎亲都乘花轿,新郎穿长袍马褂,头戴礼帽,帽插宫花,身披红彩绸,一身状元打扮,名曰“小登科”,坐在前轿。后轿一般乘一男童押轿。新郎轿至岳母门前,女方陪客迎到大门,彼此行礼,进厅入席,饮茶进膳。新娘要上戴凤冠,穿莽袍,披云肩霞帔,无论冬夏内衬棉袄棉裤,取“厚道”吉祥之意,还要系玉带,蒙上罩头红。下穿八摺绣花罗裙。迎娶至男家,夫妇先拜天地,新娘被架进新房,按预定的方向盘腿端坐炕上,谓坐庐帐。须不言、不笑、不动,任凭晚辈男女嬉闹,谓之“闹喜房”。婚后第二日,女家迎新娘回家,称叫二日;翌日返夫家叫回三;第四天夫妇一同到女家,叫望四日。结婚时期的应用物品尚红忌白、尚双忌单,被褥衣物的缀物多用花生,象征长生不老和花花着生儿育女,再用红线串系红枣、栗子、清钱,多处放置,以兆早生贵子。民国年间,胶城及附近村庄有自由恋爱成婚者,也始有文明结婚仪式,结婚行鞠躬礼。席间,证婚人、主婚人、介绍人要在结婚证书上盖印,征婚人和来宾代表要致祝酒词。有的用军乐,有的摄影留念。不过,文明结婚人数过少,极难推行。建国后,男女双方都注重事先经过了解熟悉,双方同意后,并符合婚姻法,便到政府登记结婚。婚娶礼俗大减,彩轿、吹鼓手、仪仗队废除。农村尚有拜天地、坐庐帐等旧习。城镇和部分村庄的大多数青年多崇尚新事新办。迎娶多用马车或自行车,婚期多择定元旦、“五?一”或国庆节等节假日。亲友邻居送贺礼,男方设酒宴热闹一番。70年代末期开始,婚事日趋大操大办,攀比之风颇盛。也有男女双方置办新家具,单位组织举办集体婚礼,有的则实行旅游结婚。 生孩子 婴儿出生第三天,设宴请客叫过三日,婴儿的外祖父家要在第8天或第9天(男8女9)送面卷子、鸡蛋、红糖、油条、猪蹄、小米等物,谓送汤米。亲友邻居也适量送汤米,回赠的礼物中定有染红的熟鸡蛋。婴儿生后百日,亲友再次赠送银手镯、脖锁、小儿衣物等,谓送百岁。有俗语:“姑家的裤,姨家的袄,妗子的鞋穿到老”。 过生日 胶州一般人家,无论长幼,每逢过生日都要吃面条以示庆贺,称吃“长寿面”。又忌喝粘粥,有俗语:“喝了粘粥,一年糊涂”。富裕家庭,凡年过6旬的生日叫寿辰,要大庆。亲友赠送寿幛、寿联、寿匾、寿画,一般写“福如北海,寿比南山”等祝词,画是寿星图、松柏图、仙鹤、寿桃图等,也有送糕点、猪肉和钱币的。主家要设宴款待宾客,吃长寿面,喝长寿酒。80年代,人们对过生日、祝寿越加重视,亲友和儿女赠送寿辰蛋糕、高级点心、糖果等。有的子孙辈过生日也是大操大办,请亲朋喝酒。 搬家 亦称乔迁,迁入新居要贴对联,一般写“移来新舍寓,还是旧邻居”。并向邻居馈赠面条等食品,称认邻舍,表示睦邻。亲友们要馈以馒头、猪肉、糕点等表示祝贺,称为烧炕。主人宴请宾客为谢。 丧葬祭祖 报丧 丧主请人将死者逝世及安葬的日期通告亲友。 入殓 旧时胶州用棺椁,兴土葬。死者咽气,全家恸哭,谓“报庙”。翌日晚,丧家到土地庙焚纸、香和纸扎的轿、马,谓送盘缠,亡人的长子手执长棒,站在方凳上高呼指路。死者脸遮黄表纸,口含铜线,手握小面饼(富家有的握金银),穿戴成套寿衣冠,被褥具全,由儿女亲属将尸体抬入棺内。棺内放香、纸灰等杂物,盖棺封口,外敷黑油漆,置于当门屋正北,外加遮灵帐,灵前没饭桌、瓦盆、灯罐和五谷囤,儿女守灵,亲友吊唁。1968年以来实行火葬,把遗体送往火化场,火化后将骨灰盒放在当门正北,设供吊唁,或寄存火化场骨灰厅。 戴孝 父母亡故,儿子穿白孝衫、鞋上表白布,戴孝帽并扎白布条,腰束苘绳,手执柳木哀杖,女眷头顶白布褡头,侄孙按辈份穿孝服。建国后,逐渐改为臂佩黑纱。若死者男性,其儿女左臂佩黑纱;若死者女性,黑纱则佩在右臂。 出殡 旧时出殡,富贫相差悬殊。富家出殡设棺罩、灵床、主楼、旌幡,还有仪仗队和鼓乐队,并有纸扎的童男女,有的还设打路鬼、开路神,大摆路祭。死者的长子和其他子孙或亲友都要按照辈分和身份,分别穿白衣、披麻戴孝,耳旁挂棉球,手持哀杖,哭送灵柩至墓地。埋葬前,在坟地焚烧纸扎的童男女,并在圹内随葬陶器和铜、铁、锡、漆制器皿。棺材下葬后,仪仗返回,称回灵。回灵后,丧主向亲友邻居分遗饭(用面蒸的大饼切成小块和小馒头状食品)。出殡当日晚,丧主要宴请所有帮忙人员,谓酬劳。 上坟 葬后3日,丧家赴墓地祭扫,称为三日坟。第35日,再赴墓地上五七坟,此后要上百日坟,周年坟。一年内,丧家人口皆不得穿红着绿,过年只能贴蓝纸对联,以表对死者的哀悼。其后除在清明节、冬至、春节期间祭扫墓地之外,3周年和9周年时的上坟特别隆重。一般要烧纸钱、摆供品,并把纸扎的箱、柜、摇钱树、聚宝盆等在坟前焚烧。实行火化之后,多数乡村仍把骨灰盒土葬、筑坟,有的还立碑为记,祭扫方式仍沿袭旧习。 家祭 对故去的先人要过周年、3周年、9周年。10年后为忌辰。每年的春节、清明、冬至节,都要在家摆供设祭。 祠祭 望族大户都设祠堂,有公田,专供祭祖。春节时,祠堂内摆放列祖列宗的牌位,有的挂祝子摆供品,烧纸、香。正月初一晨,有威望之长辈带领本族男人,赴祠堂行祭礼。族规森严,妇女不准入祠堂,同族人认为不肖者均不得入祠堂。

胶州风俗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