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缔结(查理三个孙子签订了什么)

1. 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缔结

1. 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缔结

圣日耳曼是罗马帝国时期巴黎的一个主教,另外,大巴黎队徽里的圣日耳曼是指巴黎市郊的Saint-Germain-en-Laye,法国王室区域之一,太阳王路易十四诞生于此,所以以前大巴黎队徽里(直到2002年)艾菲尔铁塔下有个婴儿车,现在换成鸢尾花了,也是法国王室的象征。另外,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除此之外日耳曼人还包括哥特人,勃艮第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等等,不仅仅是德国民族。法兰克的查理大帝三个孙子把法兰克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三国的雏形。

2. 查理三个孙子签订了什么

2. 查理三个孙子签订了什么

当时欧洲正处在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日尔曼人将西罗马帝国灭掉之后,其废墟上先后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国家。后来有一个叫法兰克王国的国家逐渐强大了起来,公元768年,查理即位,他发兵东征西讨,将领土扩大了许多,此时的法兰克王国的领土包括现在的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意大利等国。

  公元800年,查理称帝,史称查理大帝(即查理蔓)。查理死后,他的儿子软弱无能,后来查理的三个孙子为了帝位相互征战,经过三败俱伤。公元843年,他们签定了凡尔登条约,三人分别做了中法兰克王国(即后来的意大利)西法兰克王国(即后来的法兰西)东法兰克王国(即后来的德意志)。

  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有许多彼此征战的国家,他们各有各的宗教,并彼此征战,当地人民渴望统一。后来穆罕默德创造了伊斯兰教,号召人们放弃自己的宗教,信真主。这触犯了贵族的利益,于是公元622年穆罕默德被迫离开麦加,远走麦地那,宣传伊斯兰教,发展自己的势力,并于公元630年率领军队打回麦加,取得胜利,阿拉伯政权就此建立。

  

  后来这个政权逐渐强大了起来,到公元750年全盛的时期领土包括现在的西亚和北非的绝大多数地区,中亚的一部分,以及伊比利亚半岛,经济繁荣,成为了阿拉伯帝国。但随后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越来越残暴(尤其是对非伊斯兰教教徒),政权日益腐朽,并于10世纪初解体。

3. 查理大帝是谁

查理曼帝国在西方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西罗马帝国的短期复兴,奠定了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基础。

查理曼帝国在西方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认为是西罗马帝国的短期复兴,为西欧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关于查理曼大帝宝藏的传闻不仅成为西方人热议的话题,还经常被搬上银屏。查理曼帝国似乎是西方世界向往的盛世。

查理大帝不仅能善战,还能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他创办学校,建立图书馆,广泛收集古籍,积极鼓励文学艺术的发展,一度催生了加洛林文艺复兴。

4. 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签订什么条约

公元800年圣诞节的清晨,罗马城迎来了新的一天,这将是一个被永远载入史册的一天,因为一个庄严的时刻即将来临,一位伟大的君主将在这里戴上罗马皇帝的桂冠。罗马能享此殊荣,皆因它曾是昔日强大帝国的中枢。虽然西罗马帝国早已灭亡,罗马城雄风不再,但它负载的古典文明遗产使其依旧光彩夺目。

在帝国废墟上建立诸封建建王国的日耳曼人,不但不会无视罗马的存在,反而要千方百计地亲近它,让这座文明灯塔为自己生光增辉。

迈进罗马城接受加冕的是法兰克国君查理,他是当时西欧最当之无愧的统治者,他统治的法克王国是五至九世纪西欧最重要的封建国家,历史上尊称为查理曼,即查理大帝。那么他是如何成为中世纪的一个伟大领袖的呢?法兰克对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国王权利的形成又有哪些影响呢?

西罗马帝国早已在风雨飘摇之中,民族大迁徙的浪潮最终冲垮了它,把西欧历史带进了中世纪。

进入帝国版图的日耳曼人,尚未完全脱离部落组织,文明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罗马,因而他们在摧毁帝国这一政治实体的同时,也几乎摧毁了帝国的制度文明。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孟广林)“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向南迁徙的这个日耳曼人在军事征服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的小王国,那么这些小王国,西方学者把他们称之为蛮族王国,也就是Barbarian Kindoms,那么这些小王国之间战争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当时整个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蛮族大迁徙,往南迁以后,整个社会、整个西欧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无秩序的这样一种政治格局。那么这些蛮族小王国他们之间当时既没有固定的疆界划分,也没有我们现代人讲的这样一种国土统治的概念,哪儿有财富、哪儿能扩展自己的势力,就是这两个目的。那么当时后来在这些小王国中间崛起的就是有名的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的奠基者克洛维,在五世纪末皈依基督教,成为罗马教会的保护人,实现了法兰克统治者与罗马教会在政治、宗教方面的合作,建立了稳固的统治。克罗维的子孙大都软弱无能,致使大权落入负责宫庭事务的宫相之手,国家分裂日甚一日。七世纪后期,法兰克在宫相查理·马特的领导下得到振兴。查理·马特之子矮子丕平继任宫相后,不再满足于这一职位,而是谋求国王的桂冠。他于751年废掉早已成为傀儡国王的克洛维的后代,登基称王,开创了加洛林王朝。771年,矮子丕平的儿子查理统治全部法兰克王国,成为日后威震西欧并赴罗马城接受加冕的查理大帝。查理登上历史舞台,把法兰克的国势推向极盛,西欧中世纪初期的政治形势随之大为改观。在46年的统治期间,他发动了50多次战争。

公元800年左右法兰克的版图,已大体相当于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西欧大陆统一于查理的权利之下。查理的赫赫武功重新激活了一度随罗马帝国一同消失的西欧一统的政治理念。罗马人从查理身上看到了统一、和平和稳定的前景,看到了罗马帝国的复兴,他们视查理为罗马帝国的继承人。查理采取各种措施试图巩固他的大帝国,而且其卓越的内政管理才能使他作为一个大政治家而绝非一个武夫留名青史。然而帝国各地尚不存在有机的经济社会联系,部族纷杂、矛盾甚多,因而查理一死,国家很快就名存实亡。虽然如此,作为西欧最重要的封建国家,查理帝国逐步发展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即西欧封建制度,由此奠定了中世纪西欧文明的基础。

查理帝国对欧洲后来的历史道路影响深远,正因为如此,史学家把欧洲之父的荣誉授予了查理曼。843年,查理曼的3个孙子在凡尔登缔结合约,称《凡尔登合约》。它将加洛林帝国正式分成东法兰克、西法兰克和中法兰克三部分。东、西法兰克在十世纪分别演变成德意志王国和法兰西王国。然而,拥有意大利半岛的中法兰克在中世纪却没有发展出一个名实相符的意大利国家,作为国家的意大利始于近代。

五世纪到六世纪之间的民族大迁徙,改变了不列颠的面貌。五世纪中叶开始,日耳曼人的几个分支,如盎格鲁人、萨克森人和朱特人等从大陆渡海迁往不列颠,拉开了英国历史舞台上罗马军团退出后的第一幕——盎格鲁、萨克林时期。

至七世纪初,日耳曼人在岛上建有大致七个主要国家,他们互相争雄,演出了小国争霸的一幕,其中诺森布里亚、麦西亚和威塞克斯先后争雄,在七至九世纪各领风骚,形成交替称霸的历史局面。

九世纪威塞克斯扫平诸国,一时称霸全英,英吉利王国由此形成。威塞克斯称霸时期也是不列颠开始不断遭受北欧海盗的一支丹麦人的侵袭的时期,丹麦人擅长航海、勇猛骠悍,驾船而来,洗劫近海,威塞克斯著名国君阿尔夫雷德奋起抵抗。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孟广林)“那么在英国封建政治史上,阿尔夫雷德是一个杰出的君主,阿尔夫雷德他在位的时代就是871年到901年,那么阿尔夫雷德在这方面对抵抗丹麦人对英格兰的入侵和占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那么丹麦人在对英格兰进行掠夺的过程中,曾经一度地占领了诺森布里亚、东央格里亚乃至英国的西南部地区。那么这些地区,丹麦人在占领这些地区以后,就在这儿定居下来,然后斯堪地那维亚的丹麦人还不断地向英格兰涌来。878年阿尔夫雷德率领的军队在阿丁根战役中重创丹麦人的军队,那么这是一个重大的胜利。那么不久丹麦人的海盗船队又遭到了海上大风暴的袭击,大量的海盗船几乎是全军覆没,所以这样一来就迫使丹麦人在886年订立了条约,阿尔夫雷德迫使丹麦人在886年订立了条约,订立的条约就是划界而守,在泰晤士河以南的所有地区都归阿尔夫雷德所在的威塞克斯王国统治,而在北部和东部地区仍然让丹麦人居住下去。”

但是由于丹麦人仍不断从其占领区入侵,并于十世纪迫使麦西亚纳金求和。此后,在一个时期内成为英格兰人被普遍征收、交纳给丹麦人以维持和平的丹麦金。十一世纪下半叶,丹麦人克努特当了英格兰的国王,建起英国历史上一个丹麦人王朝。1042年以后,威塞克斯王朝重新掌权,但20多年后再次被外敌诺曼人征服。

在一些西方史学家的笔下,五至十一世纪的西欧是黑暗时代,不仅西欧的经济文化落后而且国家也比较原始,当时根本不存在近代政治学意义上的统一的民族国家、主权国家。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侯国栋)“中世纪初期,西欧社会可以说是一片混乱,那么当时的国王、大贵族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势不得不蓄养一批武装家丁。最初,这些主人是给这些家丁提供衣食装备,那么后来就赐给他们一块土地,这个土地就叫封土,那么接受土地的这些人就叫做封臣,授予土地的这个主人就是封君,这样封臣和封君之间也就形成了一种主从关系、隶属关系,双方是互有权利和义务的。”

封臣效忠封君,同时在自己的封地上握有各项大权。封君保护封臣,双方互有权利和义务。基于这种制度,整个西欧封建主阶级构成一个包含高底不同阶级的等级集团,按封建法理,国王位于等级的最高一级,是最高领主。

在还没有形成国家统一的行政系统的时代,王室的收入主要来自王室领地。领主掌握经济和政治大权,他们仅对其直接封君承担义务,即便是国王的直接封臣,也往往控制不了他的所有土地,当时一个公爵或伯爵的权势超过国王并不少见、也不奇怪,如法国早期的国王其领地只有塞纳河和卢瓦尔河之间的地区,而诺曼底公爵、阿奎丹公爵和安茹伯爵等大贵族的领地却超过国王。尽管他们在法理上是国王的封臣,但实际权势却在国王之上,在这种社会政治背景下,各级领主都在为扩大权势或保卫领地挥箭舞刀。

史学家通常用领主、骑士和城堡,描述十一世纪以前西欧的社会政治面貌。城堡既是领主的军事要塞也是他们的住所,这些阴森森的高大建筑物不仅建在地势险要之处,也在平坦的大地上拔地而起,在那些最混乱的年代,城堡中领主的卧室里还有他的战马和武器,时刻准备策马出战、冲锋陷阵。

时间推进到十一世纪以后,西欧的社会政治形势逐渐稳定下来,封建国家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各国日渐步入各具特点的发展轨道。

英国和十世纪后期开启其封建国家历史的法国,先后开始了加强中央权力的进程。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渡海征服不列颠,夺取英国王位,建立了比较强大的王国。威廉以后的几代英王继续推行强化王权的措施,但也不断遭到大贵族的抵抗,十三世纪后半期,英国国会形成,至此英国建立了等级君主制。

法国加强王权的斗争,到十三世纪末取得明显成效。此时法王已能控制法国大部分领土,其物质力量不是任何一个贵族所能比拟的。

1337至1453年,英法两国进行了长达百余年的战争,即百年战争。法国成为双方长年厮杀的战场,烽火经年,兵燹频生。严峻的挑战唤起了法兰西人民的危机意识,富有传奇色彩的女英雄贞德,在法国岌岌可危的时刻挺身而出。她面见法国王太子,请求速救被围困的奥尔良,她用自己的感如力和坚定的信念鼓舞群众勇抗强敌,并亲率人马成功解救了奥尔良。贞德最终被一个法国大封建主俘获,转交给英国人后被判处了火刑。贞德的不凡事迹说明法兰西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日渐增长,国家发展已开始具有民族基础。百年战争以法国获胜告终,战后王权进一步增强。虽然以后法国王权的发展道路颇为曲折,但最终实现了国家统一并建立了西欧最典型的绝对君主制。

英国在百年战争后爆发了残酷的内战,统治集团内部拼死较量的结果,是将都绎王朝推上政治舞台。新王朝的统治,将英国推进到绝对君主制阶段,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时,王权发展到了高峰。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侯国栋)“可以这样讲,伊丽莎白女王也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伊丽莎白一世,她是英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位著名的国君,在英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政治家,她统治英国45年。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她的政绩,一是加强了专制王权;二是鼓励了英国的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三是给当时的西班牙的海上霸权给予沉重打击,初步确立了英国在海上的优势。所以从以上的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伊丽莎白可以说在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时期的确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在政治家。”

德意志王国在中世纪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英法的国家发展道路。936年雄才大略的奥托继承王位,他兼采文武政策,制服了各大公爵,建立起一个比较强大的王权。随后奥托东征西讨,扩充疆土 961年奥托发兵南进,占领北意大利,第二年,罗马教皇在圣彼得大教堂为奥托加冕为皇帝。

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诉说着一个梦想,它号称是加洛林帝国的直接继承者,要延续罗马帝国的荣耀,高举西欧一统的理想大旗。但事实上,神圣罗马帝国仅是个空名,而且作为帝国主体的德意志王国,在中世纪也不是政治上统一的国家。奥托以后的德国统治者没有继承奥托建立的强大王权,却接过了他那扩张的政策,他们与法国就德法交界地盘反复争夺,同时向东扩张,侵占西斯拉夫人的土地。出兵意大利几乎成为几代德皇的国策,与此同时,德意志国内的政治格局日益复杂,皇权不断衰弱,诸侯日益强大,诸侯的领地向独立政治实体的方向迅速发展,结果整个德意志国家成为一盘散沙,分裂割据一直延续到近代。当英法王权加强、国家统一逐渐成为现实时,德国皇帝反而日益走向虚弱,诚如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评论道“神圣罗马帝国既非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

5. 查理曼大帝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

查理曼大帝一共有五个儿子,但由于查理曼过于长寿---72岁, 其中的四个儿子都先他而去, 路易成为了继承庞大帝国的唯一继承人,,路易将帝国分而治之,长子洛泰尔为意大利国王兼共同皇帝(Co-Emperor), 次子丕平为阿基坦(法国南部)国王,三子日耳曼人路易(路易二世)为巴伐利亚国王, 这就是著名的“路易分土”

6. 查理大帝的女儿

伊丽莎白(英语:Elizabeth of York,1466年2月11日—1503年2月11日),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的王后(1486年—1503年在位)。作为亨利七世的妻子,她是都铎王朝第一位王后。她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四世的女儿、理查三世的侄女,在亨利于终结玫瑰战争的博斯沃思原野战役获胜后嫁给亨利。她是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的母亲。因此,她依次是英格兰国王们的女儿、姐姐、侄女、妻子和母亲(非生前)。

在她几乎平安的一生里,从1483年她17岁时父亲去世,到1486年结婚之间的时间是一段暴力和紧张的插曲。她的两个弟弟“塔里的王子”失踪,命运未知。她和妹妹们被叔父理查三世迎回宫中。玫瑰战争中兰开斯特王朝最终得胜,对身为约克王朝公主的她而言似乎是进一步的灾难,但亨利·都铎渴望弥合宿怨,且在入侵前已许诺娶她;这也是他获取约克王朝支持的重要举动。尽管长子威尔士亲王亚瑟·都铎15岁就去世了,其他也有三个子女早夭,但她的婚姻显得成功。她几乎不参与政治。她存活的子女成为了英格兰国王、苏格兰王后和法国王后;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后裔多是她的后裔。

7. 查理大帝的父亲

外公。也是前国王乔治六世。因为没有儿子只有女儿,所以由她母亲继承王位

8. 查理大帝的三个儿子

弗兰茨二世(1768.2.12- -1835.3.2)(神圣罗马帝国皂帝1792--1805)弗兰茨是利奥波德二世的儿子,约瑟夫二世的侄子。他从小跟伯父接受政治教育,约瑟夫不喜欢他的倔犟的性格,但很赞赏他的正义感和责任感。1792年,他继父位为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主张专制主义, 憎恶立宪制。他支持奥地利发动第一次反法联盟的战争(1792- -1797),并且亲临战场。直至1797年接受“坎波福尔米奥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帝国失去伦巴第,莱茵河左岸。1799- - 1801年的对法战争再次败绩。1804年7月底,拿破仑要求弗兰茨二世自动放弃罗马帝国皇帝的皇冠。但弗兰茨在当年的8月11日宣布,即位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虽然这时的德意志罗马帝国已是一副不可名状的可怜相。1805年,奥地利第三次与拿破仑交战,战败。法国军队占领了维也纳,皇帝- -行逃到波西米亚。12月4日,拿破仑会.见弗兰茨二世,这位德意志皇帝向法国皇帝保证,再也不和他打仗了。在12月26日签订的“普雷斯堡和约”中,奥地利失去五分之一的土地。拿破仑命令弗兰茨二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在强权之下,他只好乖乖服从。1806年8月1日,德意志诸侯签字脱离神圣罗马帝国,8月6日,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第42代皇帝的特使在雷根斯堡,以弗兰茨二世的手谕宣告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终结。从此由查理大帝建立起来的神圣罗马帝国寿终正寝。德意志分为三个部分:奥地利君主国,由德国16个西南部诸侯,以及近70个帝国贵族组成的莱茵同盟各邦和以普鲁士为首的北部各邦。1809年,奥地利第四次与拿破仑交战,又失败。虽然弗兰茨二世心里瞧不起拿破仑,但考虑到帝国的利益,不敢拒绝拿破仑要娶他女儿玛丽.路易丝的要求。1810年,他乖乖地做了拿破仑的岳父。1812年,他帮助拿破仑侵略俄国。但是当风向改变的时候,他又于1813年加入反拿破仑同盟。弗兰茨二世亲自参加了1813-1814年间的多次战役。在战后的维也纳会议上,他任主席,在会议上承认了奥属尼德兰一比利时的独立。他在国内的统治一直以“正义为邦国之基础"为原则,深受人民的爱戴。他一生结婚四次。第--个妻子是符滕堡的伊丽莎白,1790年因难产而死。第二个妻子是西西里的玛丽娅.特里莎,生了12个子女,对他的政治影响较大。第三个妻子路易丝,第四个妻子奥古斯塔。

9. 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的影响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基督教的兴起:1世纪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传道者宣传说,耶稣是“救世主”。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法兰克王国

(1)建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王国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3)版图: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3.封君与封臣

(1)形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

(2)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3)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

(4)影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4.查理曼帝国

(1)继位: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

(2)扩张:800年前后,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3)统治: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贡献“什一税”。

(4)加冕: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5)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一.基督教的兴起

1.创立时间: 1世纪

2.产生地区: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3.产生背景:

生活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古代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人民把希望寄托于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基督教应运而生。

4.创立者:耶稣

5.主要教义: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6.基督教名称的来历:

“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为“基督”,这种信仰耶稣基督的宗教在后来被称为“基督教”

基督教被确定为国教:

(1)原因:罗马帝国不少有地位的人都改信了基督教。罗马统治者认为基督教可以用来维护统治,对基督教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2)时间: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位罗马国教。

二.法兰克王国

1.建立: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

3.克洛维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采取的措施:

(1)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2)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3)措施产生的作用: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4.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的扩张:

克洛维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二.封君与封臣

1.封君封臣的由来: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

2、封建制度何时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联系封君与封臣的纽带是什么?

11世纪 土地

3、封臣与封君之间的关系?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

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三.查理曼帝国

1.查理何时继承法兰克王位?8世纪

2.查理即位后法兰克王国的扩张:

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3.查理为鼓励基督教发展采取的政策:

查理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贡献给教会,称为“十一税”。教会因此富有,势力越来越大。

4.教皇为查理曼加冕:

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5.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1)原因: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

(2)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按照约定,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10. 查理曼大帝的三个孙子

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三分帝国,形成以后三个国家的维形。他们是,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

查理·马特改革时的土地分封制度。查理把分封给贵族、骑士、教会的土地称为采邑;领地不能世袭,死后归还国家;受封采邑者要为国王服兵役。采邑制的实行,建立了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之间的臣属关系,以及以中小地主为基础的起兵制度,加速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11. 查理大帝是哪国人

不是。

  日耳曼人等大量“蛮族”部落涌入并灭亡西罗马帝国后,就按各自部落的控制范围划地为“王”,这是欧洲分封制的雏形。然后逐步互相融合,形成国家。

  查理大帝是法兰克加洛林王朝的君主,是他父亲宫相丕平取代了之前的墨洛温王朝。墨洛温王朝已有分封。所以分封制肯定不是查理大帝建立的。

推荐阅读

国王查理大帝xo怎么样,法国战臣白兰地
南阳三鞭酒多少钱一瓶(南阳产的三鞭酒多少钱一瓶)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