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检测目的是什么,白酒分析色谱仪的作用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1,白酒分析色谱仪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是对白酒贮存过程中质量的变化进行气相色谱研究。由于气相色谱仪以其特有的三高一快(高灵敏度、高分离效能、高选择性、快速分析)的优点,所以白酒分析色谱仪已成为白酒质量检测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白酒分析色谱的作用是分析白酒中的香味成分(酯、酸、醇、醛)含量,通过分析检查酒的质量,给技术人员提供一些数据,便于指导生产,也给勾调人员组合勾兑酒提供依据,从而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白酒分析色谱仪的作用是什么

2,国家白酒类检测项目除下面列的项目还有其他那些为何要检测

你写的很全了,还有食品添加剂项,新标准合适新时期的要求,体现了政府第1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且操作性较强。
1、感官评定:色泽、香气、口味、风格。2、酒精度3、总酸4、总酯5、固形物6、乙酸乙酯7、己酸乙酯8、乳酸乙酯9、丙酸乙酯10、丁酸乙酯11、正丙醇12、β-苯乙醇13、3-甲硫基丙醇14、2元酸(庚2酸、辛2酸、壬2酸)2乙酯现在有些还要检测塑化剂:苯2甲酸酯类(包括邻苯、对苯、间苯2甲酸酯)。这是白酒的检测指标,不同香型检测指标不同,以上不用全部都检。

国家白酒类检测项目除下面列的项目还有其他那些为何要检测

3,白酒的评鉴是什么

目前国内白酒行业的质量控制一般为两级控制,即感官评定与气相色谱分析。感官评定是评酒员凭眼观、嘴品、鼻子闻等感官手段对酒体质量进行评价;气象色谱分析,是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白酒检测,能够快速检测白酒的主体成分构成。贵州国台酒业集团生产的国台酒超越了白酒行业传统的两级质量控制,在感官评定和气相色谱分析两级质量控制基础上,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合作,率先执行了白酒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将"宏观红外指纹图谱技术"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白酒生产的质量控制。既克服了感官评定容易受到评酒员身体状况、情绪及评酒环境的影响,又克服了气相色谱对复杂的酒体构成缺乏整体的反映的不足。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全面把控白酒的整体品质,更好地保证了酒的质量稳定性。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开瓶之前用力的摇摇,看酒花和酒的清澈度。
白酒的感官品评是最直接最快速的评鉴方法,简单快速。其次是白酒的理化分析,能够准确的测出白酒的总酸总脂和其微量成分

白酒的评鉴是什么

4,白酒中总酸含量测定的意义

白酒中的酸是主要呈味物质之一.我们平时所说的白酒诸味协调,就是说酸甜苦辣咸鲜兼有.白酒中的酸主要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等白酒的国家标准对白酒中总酸的含量是有规定的,但酸的含量很低
白酒中的酸是主要呈味物质之一.我们平时所说的白酒诸味协调,就是说酸甜苦辣咸兼有.白酒中的酸主要是乙酸和乳酸,白酒的国家标准对白酒中总酸的含量是有规定的
白酒的分析检测是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甲醇、重金属(铅、锰)、杂醇油、氰化物、食品添加剂等含量的测定,都是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必须强制执行的项目;乙醇浓度、总酸、总酯、固形物和特征香味成分含量的测定是产品质量标准检测的项目。在生产过程控制中,通过对白酒质量指标如总酸、总酯、乙醇浓度、香味成分含量的分析检测,可以对其质量进行初步判断,也可追溯到对生产过程、科研的控制,如对糟醅发酵、产品设计、酒处理、新产品开发、工艺革新的检测与控制等等。因此,白酒的分析检测在白酒生产监控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5,白酒出厂检测哪些项目

食品安全法规定白酒出厂需要检测以下项目:1、色泽、香气、口味、风格。2、酒精度3、总酸、总酯、固形物4、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正丙醇自5、β-苯乙醇、3-甲硫基丙醇、二元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二乙酯扩展资料:目前,我国有关白酒质量、卫生标准有16个,相关标准5个,它们分属于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和豉香型白酒及贵州茅台酒。其中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各有一个高度酒和低度酒的国标。另有4个行业标准,分别为《液态法白酒》、《芝麻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及《浓酱兼香型白酒》。近年来出现的新产品诸如营养型白酒等,还只有企业标准。不管任何类别的白酒,不论其原料、工艺、香型如何不同,也不论执行国标、行标或企业标准,只要是白酒,都必须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57-19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以及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要求。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管的通知》的政
常规化验:酒度、总酯、总酸、甲醇、固形物、铅。色谱:清香型乙酸乙酯、浓香型己酸乙酯。 其次应检查感官、净含量和标签。

6,白酒需要化验哪些指标很急

会受到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里的黑色素增多
卫生指标  甲醇 甲醇和乙醇(即酒精)虽同属脂肪醇,结构上仅有一碳之差,但其毒性却大相径庭。甲醇是有着严重毒性的有机化合物,少量饮用后轻则失明,重则致死。甲醇加水稀释后与酒精有相近的气味,且售价远低于食用酒精,严格地讲,甲醇兑的产品纯属毒液。  饮料酒(包含各种蒸馏酒及发酵酒)都含有极微量的甲醇,白酒自然也不例外。国家标准规定,以谷类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04g/100ml(折成酒度为60度计,下同),以薯干及代用品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12g/100ml。事实上,只要按正常酿造工艺组织生产,即使是普通白酒,甲醇含量也不至于超过这一限量标准。  杂醇油 杂醇油是由酿酒原料所含的氨基酸与糖类在发酵过程中经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而生成的,其构成部分有各自的香气与口味,其总量及各种醇类的含量比例直接左右着白酒的风味,因此白酒中不能没有杂醇油。但是杂醇油的含量不可过高,多量的杂醇油将导致人头疼、头晕,它在人体内氧化分解的速度较慢,毒性较乙醇强,且随碳数的增加呈加剧的趋势。因此,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在国标规定的范围内——60°蒸馏酒的杂醇油含量应不超过0.20g/100ml(以异丁醇与异戊醇计)。  铅 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直接摄入少量即可中毒,20克可致人死命。由于铅在人体骨骼中有蓄积作用,且可移入血液而导致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因此,即使是微量的铅也不容忽视。国标规定,60°蒸馏酒的铅含量不得超过1mg/L(以Pv.b计)。  理化指标  酒精度 酒精度又叫酒度,是白酒中乙醇在20℃时的体积百分含量,它是白酒的一个重要理化指标,国标规定白酒必须蒸馏后再测定酒精度。由于普通白酒中,除乙醇、水以外,其他成分含量很少,接近于乙醇和水的二无混合物的组成,而且乙醇含量又比较高,所以不经蒸馏,直接用酒精表测定的结果,准确度完全可满足国家标准对酒精度指标的要求(标签标注的酒度±1°),但像特型酒这类允许含糖的白酒和有添加物的营养性白酒,则必须经蒸馏后再进行酒精度的测度。  总酸 白酒中有机酸分为挥发性和非挥发性酸两类。甲醇、乙醇、丙酸、丁酸等属于挥发性酸,它们对酒香起到烘托作用,又起着缓冲作用;非挥发性酸以乳酸为主,它们比较柔和,由于具有羧基和羟基,因而能和很多成分亲和,对酒的后味起着缓冲、平衡作用,使酒质调和,减少烈性。有机酸本身具有香气,是呈味物质,在酒中还起到调味作用,因此只要含量及比例适当,饮后会感到清爽利口,醇滑绵甜,反之若酸量少,就会使酒寡淡、后味短,而酸量过大则会使人感到酸味重、刺鼻。  总酯 白酒的香味物质中种类最多、对香气影响最大的是酯类。酯类除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及乳酸乙酯三大酯类在呈香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外,其他酯类在呈香过程中起着烘托的作用。它们聚集在酒内以不同的强度放香,汇成白酒的复合香气,衬托出主体香韵,形成白酒的独特风格。因此白酒中总酯的含量及它们相互之间的配比对白酒的质量及香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固形物 白酒固形物是指在测定的温度(100℃~105℃)下,经蒸发排除乙醇、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组分后的残留物。  酿造用水中的无机成分是固形物的主要来源。如果水中有较大量的无机盐和不溶物,不仅会使成品酒固形物超标,也会影响酒的口味,甚至出现沉淀或浑浊,这样的水质必须经预处理。在生产降度酒及低度酒的过程中使用的淀粉或抗絮凝剂等物质,未能过滤除净,这是低度酒固形物含量较高的一个原因。按国标规定,由粮谷发酵酿造的白酒,不得加入非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但一些酒厂仍在使用添加剂,其中有些是不挥发物,如食糖、甘油、蛋白糖和各种香精中所含的高沸点成分等,这常是固形物含量超标和测定时无法恒重的原因。
我把银条放进白酒泡,整条变黑色?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