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山风景区在哪里(武义小黄山风景区在哪里)

1. 小黄山风景区在哪里

水泊梁山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境内,景区面积4.6平方公里 。因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梁山起义得名。

1985 年水泊梁山风景区被山东省政府首批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水泊梁山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区,成为山东省水浒旅游线的核心景区。 2008年水泊梁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1]。

水泊梁山风景区境内有六条国家、省级公路交汇,与京福、京沪高速公路、京沪铁路毗邻,相距不足百公里,济荷高速公路、京九铁路横贯县域腹地,并与泰山、曲阜形成金三角旅游区。

2. 武义小黄山风景区在哪里

  武义的旅游景点比较多,具体如下:  一、秋澄公园浮雕凸显文化特色。  在秋澄公园下沉式广场,建有两块长20米,高1.5米的浮雕,该组浮雕再现了《熟水秋澄》、《夜宿武阳川》两首诗的意境,凸显了秋澄公园的文化特色。  二、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浙江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有“江南华清池,浙中桃花源”之美誉的浙江省武义县境内,距武义县城60公里,总面积1 327.69公顷。森林公园拟划分为可登高揽胜,生态探险的牛头山景区;可峡谷涉趣,探险猎奇的石门峡景区;可观览瀑布,吸氧保健的九瀑沟景区和上田服务管理区等4个功能区。  三、清溪湖温泉养生度假村。  武义清溪湖温泉养生度假村是武义县目前继塔山温泉、溪里温泉后,喷出的第三眼温泉。是按国际三星级标准建造的豪华度假村。她坐落在泉溪镇境内风景秀丽的清溪湖畔。清溪湖水域面积1200亩。这里是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上佳选择,也是举办各种会议和商贸洽谈的理想场所。  四、赤壁奇观--大红岩.崆峒山。  浙江省武义丹霞旅游区位于武义县中部,距县城20公里,44省道上松线西侧,是武义旅游的核心景区。有近10平方公里的典型丹霞地貌。十里丹霞十里画廊,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一幅精美绝伦的自然画卷。票价:30元,距县城20公里,上松线西侧,汽车西站票价约3元。   五、俞源。  中国唯一的太极星象村。俞源村,坐落在武义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  票价:30元,距县城22公里,汽车西站发车,车资3.5元,每隔半小时发车。俞源太极星象村,中华一绝。  六、江南第一风水村-郭洞。  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的郭洞,地形独特,三面山环如障,犹如福地。双溪汇注,天赋灵性。难得北面留一平地,远处又有左、右青山相拥,恰好应了"狮象把门"之说。双溪汇合后沿西山环村而流,于是一座回龙桥跨溪而建,把这块宝地的风水包裹得严严实实。  票价:30元,距县城10公里,清水湾度假村方向。  七、清水湾温泉度假村。  清水湾温泉”属大型的医疗热矿泉,温泉康乐中心配有先进的按摩冲浪泡池和露天温泉泳池及五个露天温泉小泡池。此外,度假村还配有足浴中心、推拿中心、歌舞厅、KTV包厢、棋牌室、美容美发中心、茶室、购物中心、垂钓中心、村中村农家乐、健身乐园、乒乓球室、篮球场和两个网球场等各种休闲养生娱乐设施。是您旅游观光、休闲养生及举办各种商贸活动和会议培训的理想场所。  八、唐风露天温泉度假村。  大唐风吕露天温泉度假村是金华金大地投资有限公司在原武义温泉山庄的基础上投资开发的以露天温泉为主导产品的三星级度假村。度假村地处武义壶山省级森林公园内,占地五十余亩,是集温泉沐浴、客房餐饮、商旅会议、棋牌娱乐、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健康旅游的胜地。  九、阳光温泉浴场。  武义温泉浴场位于武义县城往南4公里处,到郭洞古生态村风景区的途中。这里的温泉被誉为“华东第一泉”,采自地下330米深处,日用水量4500吨,常年水温41.2-51C,人称“浙中华清池”。  十、雄鹰展翅——寿仙谷。  寿仙谷的由来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天宫中的大将青龙与宫中侍女金凤相爱,冒犯了天规,为追求幸福,他俩私奔到此处峡谷,隐蔽在一个山洞里,过着人间美满的生活。此洞就是现在的“龙凤居”,居室石壁上仍有含情相望的龙形和凤影。青龙和金凤在龙凤居长相厮守,产有一子。儿子聪慧过人,性柔心善,深爱此谷山青水美,即静心修炼,终成正果,成为寿仙。寿仙谷因此而得名。寿仙好行善事,乐为人间主点延年益寿之应,受到百姓拥戴。千年之后,升天为星,即寿星,也就是二十八星宿中的角亢星。  票价:25元,距县城20公里,汽车西站发车,车资4元,每隔一小时发车。  十一、小黄山景区。  小黄山景区位于浙江省武义县东南部,距县城48公里,交通便捷,总面积5平方公里。景区内以奇松、怪石、云海、飞瀑被称为“四绝”,天池、悬棺、小三峡等景点更使景区锦上添花。山间一座古村落,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达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是人们休闲度假之胜地。  门票:10元,位于柳城镇,距县城48公里。汽车西站发车,1.5小时即达。  十二、浴仙湖赤壁——清风寨。  清风寨,位于“温泉之乡”浙江武义,距县城十五里,南一公里处为著名的太极星象村俞源,北部“十里画廊“刘秀垄,是省级风景区“龙潭-郭洞”的中心景区。票价:25元汽车西站发车,往宣平、俞源方向的车都可到达;车资3元。  十三、碧湖春色——石鹅湖。  石鹅岩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级旅游区,位于武义县城西6公里处,面积10平方公里。景区内丘岗起伏,岩性复杂,断裂发育,形成特殊的地貌。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分明,景区内林木苍盛,秀峰碧水,天然成趣,以奇岩、秀湖、名寺和红军革命史迹而著称。  票价:30元(含游船10元),距县城7公里,汽车总站发车,车资2元,发车时间为:7:50,10:30,14:00,15:30;  十四、令旗天降——刘秀垄令旗峰。  刘秀垄,绵延5公里丹霞地貌,山垄两旁秀石林立,奇峰拔萃,素有“十里画廊”美称。  相传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所追杀,逃到这里,躲进路旁一个山洞里。刘秀一进洞,便有蜘蛛在洞口织网,一群麻雀飞来停在洞边树上。王莽率兵追到,见洞口蛛网密布,且有麻雀鸣跃枝头,猜想刘秀不会在洞里,便继续往前追去。刘秀死里逃生,重振帝业。他即帝位后,为表彰救驾之功,便封这里的麻雀为五爪,食五谷;蜘蛛背上加盖皇印,封为金蜘蛛,以示荣耀,而这条山垄也变成了刘秀垄。  刘秀垄口,左右耸立两座奇峰,一座像鲸鱼,一座像狮子,称狮象迎宾。步入垄口,两边青山茂林修竹,翠绿醉人,山顶岩石陡峭,古藤缀拂。  票  价:25元。距县城18公里,汽车西站上车,往俞源、宣平方向的车皆可到达,半小时左右一班车。  十五、千年古刹——延福寺。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延福寺,坐落在武义县桃溪镇陶村东的福平山旁,为后晋天福二年(937)僧宗一创建,原名福田寺,宋绍熙年间(1190一1194)赐名延福。清康熙九年(1670)重建观音堂和两廊。雍正八年(1730)至乾隆十三年(1748),多次修茸大殿,并增建天王殿和两廊厢楼。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建观音堂,现存的建筑群,按中轴线排列为山门、天王殿、大殿和观音堂。两侧厢楼,殿间有长生池、观间堂,后有石涧井。  十六、熟溪桥--古代木结构廊桥的艺术珍品。  弯弯曲曲穿城而过的一条河流,唐代武义县建县时,原名武阳川。后因这一条母亲河,对于武义的子民来说,实属至关重要,相传只要河中有水,两岸稻谷皆熟,故而改名为熟溪。熟溪本身就很美,更因在熟溪上建有古桥,景色就越加增光添彩,八百年来,倍受游人青睐。  熟溪古桥始建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九孔十墩,到明代万历四年(1576),加了桥屋,成了风雨廊桥。桥长140米,宽4.8米,有桥屋49间,两侧间隔设置条凳,供游人休息用。条凳把廊桥分成三道,古时两旁走行人,中间通车马,现只允许行人通行观赏。桥身两旁设有独具江南特色的木栏杆,安全美观,依栏远眺,可尽览小城的美景。“百尺长虹锁碧流,芦汀荻浦净寒秋……遥见船从桥下过,恍疑人向镜中游。”这是古人徐俟召写的《咏熟溪桥》中的句子。自从熟溪桥建成至今,文人学士写下的诗文颇多,其中,民国诗人何葆仁还写下了《游熟溪桥》的一部长诗。  十七、朱吕讲堂——明招寺。  明招寺位于武义城东10余公里的武阳镇下陈村附近的明招山麓,初名惠安寺,清乾隆二十年(1757年)敕名智觉寺,是闻名海内外的金华婺学发源地。南宋年间,著名理学家吕祖谦、朱熹、陈亮等人在此讲学,成为影响全国的最高学府之一。吕祖谦开创的婺学(金华学派、浙东学派)相沿发展,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至今保存的明招寺朱吕讲堂及吕氏古墓群,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八、台山寺。  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武义县城南38公里的云华乡境氏总面积5平方公里。境内悬崖千切,气势雄伟,峰峦竞秀,云雾绩绕,有如世外仙境,素有浙中胜地之称。  台山寺座落在台山之巅,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寺名。据记载,早在北宋乾德年间(公元963-968年),号称伏虎禅师的高僧人 台山说法,结茅安禅,骑虎募创台山寺。其虎每夜卧于寺门口大岩石上,天长日久,留下虎形迹,至今依稀可辨。后经历代扩建,台山寺初具 规模。明崇帧己卯年(公元1639年),改名真静庵,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复名台山寺。近年又修复并新建了来翠亭、前殿厢房、观音堂、妙云亭。功德亭、山门牌坊、环山长廊、竹亭、焚经石塔和身高15米的南簸阿弥陀佛露天立像等景点,香人日盛,饮誉四方。  汽车西站发车;票价10元。  十九、发宝象龙塔。  发宝象龙塔立于武义县城东北金安山上,始建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2),竣工与万历三十六年(1605)。塔名取叶经上“狂象无言问老龙” 之意。  发宝象龙塔为砌体,仿楼阁建筑形式。平面六角形,共7层,高42.26米。塔身逐层收分,每层相闪错开辟窗。腰檐用平砖和菱角牙子相同叠瑟,层层挑出。塔内用砖砌出踏道,转虚其中,盘旋而上。塔顶用传叠瑟逐层收缩而成。每层塔内都有不同朝向的牵木,牵木上铺设木地板,大大加强了塔身的整体牢度。木刹杆自第六层开始,直通刹杀。刹杆铁质,由覆盘、仰钵、露盘和宝瓶组成。另外,在塔外壁每层腰屋下,用墨描绘二斗三升,是仿木结构建筑的做法。  以上是整理出来的资料,应该比较全了。祝你玩的愉快。

3. 小黄山风景区在哪里江苏

11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省级权威主流媒体和大型网络媒体聚焦浦江,报道我县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组织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大篇幅、多角度、全方面呈现了浦江的发展成果。

11月1日,浙江卫视播出《家国情怀——吴山明红色专题文献画展在浦江开展》。

11月3日,学习强国平台刊发《金华浦江:“来料加工+居家养老”活了康养之路》一文,介绍了我县郑宅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的手工活加工工作,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赚到了零花钱。

走进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能听见阵阵爽朗笑声,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正熟练翻转着手中的香水瓶子,一拧一贴,只需几秒的时间,就能够完成一道加工工序。这是郑宅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的手工活加工工作,简单且轻松的手工活已然成为一些老人赚钱的主要途径。王思秋奶奶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餐已有两年,她说:“这些手工活做起来也不怎么费力气,完成一个有一分二厘的收入,速度快的时候一天能赚个五六十元,在养老中心有人谈心聊天、有饭吃,还能赚钱。”

郑宅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浦江恩洁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配送餐食,配送餐服务覆盖17个村,就餐老人达220余人。该公司负责人吴建勋发现,镇区老年人就业机会不足。于是,吴建勋向浦江县民政局养老服务中心提议在中心内开设手工活加工点,为老人提供劳动机会,这个提议与浦江县民政局近年来拓展提升的养老服务工作十分契合,于是吴建勋一边负责与手工活供应商对接,一边帮助老人把做好的手工活运送给供应商,不到一个月时间,来做手工活的老人就有15人。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来做手工活的老人越来越多,大家边聊天边干活,不仅把每个月的就餐费用赚到了,还有钱结余,足不出户就赚到了零花钱,老人们别提有多开心了。据了解,目前除了郑宅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外,浦江县浦南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郑家坞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也都增设了此类手工活加工点,来满足老年人劳动需求。

11月16日,央视新闻播出《浙江企业应用绿电成“时尚” 赋能制造业发展》,讲述我县供电部门主动上门为企业对接绿电交易需求,帮助企业减排降碳。

11月19日,《浙江日报》整版报道《翰墨扬正气 清风入人心》。金华素有“江南小邹鲁”之称,是“金星与婺女星争华”之地。

八婺大地孕育出吕祖谦、陈亮、宋濂等文化名人,出现了浦江郑义门等以孝义清廉闻名的世家望族……

深厚的历史文化赋予了金华清廉文化颇具辨识度的特色标识,也成为当地新时代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

10月末,“礼赞百年 翰墨清风”清廉书画艺术活动暨全国清廉书法作品大展系列活动在金华市浦江县举行。省内外著名书画大师齐聚一堂,以书画艺术为载体,讴歌党的光辉业绩,传播清廉理念,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清朗的浓厚氛围,纵深推进清廉浙江建设。

蜿蜒浦阳江,秀丽仙华山。自宋代以来,浦江书画名家辈出,被誉为“中国书画之乡”。如今,浦江书画正以愈加繁荣的面貌走进新时代。此次活动正是把“清廉文化”和“书画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为党风廉政建设注入新内涵。

“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一句句直抵心灵的廉政格言、一幅幅内涵深刻的精美书画,让参观者既领略了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又接受了廉洁文化的浸润洗礼。

本次系列活动除了清廉书法作品大展,还有清廉书画艺术活动以及清廉文化阵地建设研讨会等精彩内容,分设浦江文景书画会展中心、江南第一家郑义门等活动区。

“万年上山,稻作之源。千年郑氏,名声鹤起。‘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孝义传家九百年……”在“江南第一家”牌楼前广场,“礼赞百年 翰墨清风”清廉书画艺术活动启动仪式在优美动听的《万年稻米香 千年家风传》诗歌朗诵声中拉开帷幕。

现场,来自浙江婺剧研究院的演员为大家带来清廉婺剧《郑义门》选段,精彩的表演博得台下阵阵掌声。10位清廉书画获奖作者、嘉宾代表上台用不同的字体书写“廉”字,共同组成一幅长卷作品。活动还以清廉建设、家风家训为主题,在江南第一家廉政馆设计“百年‘纪’忆 浙里‘清’风”清廉建设成果展,回顾传承纪检监察百年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总结展现浙江推进清廉机关、清廉村居、清廉学校、清廉医院、清廉企业、清廉交通等清廉单元建设,深化建设清廉文化高地的工作实践。

活动结束后,参会嘉宾沿着郑义门九座牌坊群、特色老街、郑义门宗祠一路参观。清廉书画作品、清廉家风故事……大家时不时停下脚步驻足观看,现场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和清廉氛围。杭坪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把清廉文化通过传统剪纸艺术展现了出来。一张张红色的彩纸被裁剪成一幅幅栩栩如生、妙趣天成、寓意丰富的“清廉”作品,营造出了崇廉尚洁的校园氛围,也激发了师生们清廉正气的自觉性。同学们高超的剪纸技艺,引得参观嘉宾连连点赞。

在推进新时代清廉文化阵地建设理论研讨会上,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省内外各地纪委、宣传部、文旅系统相关负责人齐聚郑义门宗祠,就深化清廉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文化传承作用进行深入探讨,总结交流清廉文化阵地建设成果,为深化清廉文化建设,标本兼治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提供有益的实践探索。

本次活动由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浙江省纪委省监委主办,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金华市纪委市监委、浦江县委县政府承办,四川省成都市纪委市监委、江苏省扬州市纪委市监委、湖南省益阳市纪委市监委协办。

11月30日,学习强国平台刊发《金华浦江“红色台门里”探索基层治理新路》一文,介绍了我县浦阳街道在太白社区试点开设了台门超市,实现了自下而上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居民从“要我管”向“我要管”的转变。

“我用积分换了两斤鸡蛋和一瓶酱油,你换了什么?”“我换了食用油和纸巾,想再看看别的。”“那你的积分挺多啊!”……

每逢周五,位于金华市浦江县浦阳街道太白社区的台门超市,总会挤满前来用积分兑换商品的大爷大妈。他们相互交流积分数量,比一比谁为社区作出的贡献更多。

前期,浦江县委组织部联合浦阳街道在太白社区试点开设台门超市,鼓励当地60周岁以上的老年群体,通过参加社区志愿活动、调解邻里纠纷等方式获取相应积分,再用积分到台门超市兑换等值商品。台门超市提供的商品,均由浦阳街道党建联盟成员中联超市捐赠。

“台门超市的开设,是对‘红色台门里’工作机制的丰富和完善。”浦阳街道党工委书记柳钢明说,台门超市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这既是“红色台门里”服务内涵的延伸,也是实现居民共乐、共惠、共安、共德、共富的基层自治实践。接下去,他们将在其他社区“复制”这一成功经验。

去年以来,浦江以城市居民聚居的“台门里”(浦江方言,指同村共用一个明堂、毗邻而居的家庭)为切入点,以党建为引领,推行“红色台门里”工作机制,就地、就近解决群众的“关键小事”,走出一条“党群互动、台门相亲、精治共建”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使“台门里”成为邻里守望相助、矛盾纠纷自解、文明素养齐升、美好生活共享相结合的自治体。塔山社区“红色台门里”邻里座谈会

如今,浦江县机关在职党员已亮出“机关党员户”标识牌5000多块、“机关干部户”标识牌6000多块,通过“亮身份”带头参与志愿服务;组织13个机关单位组成县级机关党建服务联盟,列出98项服务社区清单,加强机关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的互促融合;由社区“红色里长”收集居民烦心事,召集居民代表共商民生实事、共解邻里矛盾;全县推行“5+1”好家风评价体系,以“台门里”为单位开展“家风指数评比”,并联合浦江农商银行推出“好家风贷”等产品,让“好家风”家庭获得更优惠的金融服务……

“红色台门里”实现了自下而上的基层治理模式,健全了居民广泛参与、民主协商的自治机制,重构了和谐邻里关系,推动居民从“要我管”向“我要管”转变,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对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

11月,“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和“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座谈会引发国家省市权威媒体及海外媒体的广泛报道。截至12月3日,国家级媒体刊发报道73篇;省、市媒体刊发报道77篇;海外媒体刊发报道310条。

以下为部分新闻报道。

11月2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出《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国博启幕 展出最早的炭化稻米等两百件珍贵文物》。

11月23日,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中国三农报道]《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国博开展 展出最早的炭化稻米等珍贵文物》。

11月23日,光明日报报道了《一粒米·一群人·一万年——“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印象》。

底部有酿酒残留物的陶壶展厅用稻谷营造氛围。

【新展大观】

一万年前,先民们开始陆续走出洞穴,走向旷野。上山人从洞穴中走出,到旷野中定居,意味着古代先民生存空间的扩大和生存能力的提升,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一大步。那么走出洞穴的上山人如何生活?他们吃什么?用什么?住在哪儿?

走进国家博物馆南1展厅,“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给出了答案。

“吃”——世界最早的稻作农业

一万年前的上山人,种水稻、吃大米。

之前的考古发掘告诉我们,一万两千年前,江西仙人洞和湖南玉蟾岩的先民也吃大米,但那都是采集的野生稻。而上山人吃的大米,是自己种植的。

展厅中央,精心布置过的展柜中隆重陈列着一个极小的物件:一粒已炭化的米粒。这粒米发现于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的地层中,属于上山文化早期,距今上万年。通过科技考古,专家们认定这粒米是人工栽培的,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米,也就是说上山文化的先民们,是已知世界上最早开始人工栽培水稻的一群人。经过21年的考古发掘,目前已在浙江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0处,在其中又出土了大量的炭化稻米,证明在当时稻米的食用已较为普遍。

上山人不仅仅食用稻米,稻子的其他部位也物尽其用。在展览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上山文化的陶片中有稻壳、稻叶、稻穗等物。专家解释,因为当时制作陶器的土质比较粗松,上山先民们在陶土中加入稻的残余物,不仅可以减轻陶器的重量,而且可以增加陶土的黏性,防止在烧制过程中开裂。如此变废为宝、一箭双雕,不得不让人叹服上山先民们的智慧。

当然,上山人也不是只有主食。考古人员在遗址中没有发现动物骸骨,因为这里的酸性土壤将它们腐蚀殆尽,但发掘出的部分石器展现了上山人饭、肉搭配的一面。如展柜里那些形状像甜甜圈的穿孔石器,就是投掷工具,孔里系上绳子,扔出去后容易回收。还有石球,也是用来狩猎的。

展台上还有一件陶壶——研究人员在壶底发现了酿酒的残余物,可见上山人已经掌握酿酒技术。

有饭,有肉,还有酒,万年前的上山人充分享受着走出洞穴的“精彩生活”。

“用”——世界最早的彩陶

精彩的生活远不止于舌尖上。

展柜里有一些打制的石片。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它们的刃部有水稻的成分,这说明这些石器在当时是水稻的收割工具。此外还有石头制作而成的磨盘、磨石、磨棒,它们则是当时的去稻壳工具。研究者们曾用它们做过实验:将适量的稻谷放在磨盘之上,用磨棒挤压磋磨。结果发现,脱粒效果很好,不仅脱壳率高而且米粒完整。

而更让人惊叹的是,万年前的上山人对美有着如此的追求。记者注意到,那些用于盛放食物的陶器,无论是如脸盆大小的陶盆,还是可握在手心里的陶杯,大都是外红里白的彩陶。而且,不知是不是为了延续上山人的审美,部分上山陶器修复时用的石膏不是惯常的白色,而是染成了砖红色。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文化发现者蒋乐平告诉记者,上山文化的彩陶,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彩陶。

除了色彩,上山彩陶的精彩还在于那些陶器上的神秘符号。中心展柜里的那件红色双耳陶壶,在肩颈结合部位,绘制了四组两两对应的白色点彩,看起来像是八卦。附近展柜里还有一块陶器残片,用白色颜料画了一个完整的太阳图案,旁边是两个相对的三角形,让人浮想翩翩:这是太阳崇拜吗?

“住”——远古中国第一村

智慧的上山先民们,对住的地方当然也不含糊。

一万年前,当其他地区的先人还在过穴居生活时,上山先民们已经率先走出洞穴,在旷野之上搭建了自己的房子,过上了农耕定居生活。因此,上山遗址被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先生赞誉为:“远古中国第一村”。

上山人开始定居的最直接证据就是各类房址,主要包括了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式房屋。为了让观众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展览做了一个模型沙盘,复原了上山人的村落。一块块水稻田间,茅草房星罗棋布,人们在其间劳作、收获、繁衍、生息。

展览中还特别介绍了聚落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环壕。顾名思义,环壕就是环绕于某个中心的壕沟,功能类似于后来的护城河,最初是用来抵御洪水、猛兽的侵袭,后来用于防御敌人攻击。在目前发现的上山文化遗址中,多处有环壕遗迹。其中桥头遗址的“环壕——中心台地”遗址让人印象深刻。环壕将中心台地和聚落区隔离起来,深度超过2米、宽度近10米。这条环壕围绕的是一个边长40米的近方形中心台地,上面集中了红烧土、房址、墓葬和器物坑等各种遗迹。专家推测这个中心台地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可能是祭祀场所。

走出展厅,脑海中幻化出一幅万年前上山人的生活图景:稻谷熟了,遍地金黄。先民们用石片、石刀收割,用石磨将稻谷脱壳;大米做成白花花、香喷喷的米饭;有些还磨成粉,制成米浆,封存在罐子里发酵,酿成酒;脱粒后的稻壳也不浪费,拌入陶土制作成器。遇到重要日子,人们从各自居住的房子中走出来,聚集到村子中心的台地上,进行庄重的祭祀。要说最开心的,可能是狩猎满载而归,众人共享,开怀畅饮……

(本报记者 李韵 本报通讯员 吴宜洁)(本文图片均为本报记者李韵摄)

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一万年前谁种稻》。这件彩陶壶中发现了酿酒的证据,因此,9000年前的上山人可能已经掌握酿酒技术,这只陶壶就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酒器。 余冠辰/摄观众在观看炭化稻米。 余冠辰/摄展览一角。 余冠辰/摄

一万年前的栽培水稻、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大量彩陶遗存……2000年11月,浙江省浦江县,上山遗址被发现。经过20年发掘与研究,上山文化已明确了两个世界第一:稻作农业世界第一,彩陶世界第一;同时,它还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

“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200件,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等上山文化重要标志性遗存。

展览展出一粒炭化稻米,距今约11000-8500年,2006年浙江省上山遗址出土。这是目前通过系统浮选法在层位清晰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稻米。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这些发现让稻作栽培历史上溯至1万年前,刷新了人们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识。

农业起源和人类起源、国家起源一道,构成考古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三大课题。水稻至今养活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稻作农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量考古发现充分证明,上山,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

近九旬高龄的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浙江的遗址名连起来看很有画面感,从美丽的小洲(良渚)出发,过一个渡口(河姆渡),跨一座桥(跨湖桥),最后上了山(上山)。这是一条文明从远古走来的诗意之路,也是中国文明的溯源之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11月23日,《中国新闻报》报道《见证万年稻源 浙江上山文化将申遗》11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万年稻米、最早彩陶齐聚国博 上山文化展揭秘世界稻作文明起源》,向世界推介上山文化。万年稻米、最早彩陶齐聚国博

上山文化展揭秘世界稻作文明起源上山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米。

叶宾得摄上山文化陶器。

叶宾得摄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彩陶片。

叶宾得摄

你知道1万年前的稻米是什么人种的吗?你知道最早的彩陶有哪些花纹?

在近日开幕的“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上,丰富的考古成果向你讲述世界稻作文明起源的故事。

水稻养活了当今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稻作农业的发展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2000年11月,考古学家在浙江省浦江县发现上山遗址。此后多年的考古发掘,在浙江共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0处,陆续发现了1万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和大量彩陶遗存。上山文化考古成果举世瞩目,充分证明这里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中国考古学会、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共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期文物近200件,结合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手段,生动展现人类稻作农业起源之初的社会经济文化面貌,反映中国早期的定居村落及其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阐释上山文化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展厅中央,一个圆形容器中陈列着一粒已炭化的稻米。透过放大镜,可以看清它的样子。这粒米2006年发现于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的地层中,属于上山文化早期,距今有上万年历史。经分析研究,专家们认定这粒稻米属于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它是目前通过系统浮选法在层位清晰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稻米。”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文化发现者蒋乐平说,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这些发现让稻作栽培历史上溯至1万年前,刷新了人们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识。此外,在义乌桥头遗址、仙居下汤遗址、永康湖西遗址均发现了数量丰富的炭化稻米,表明上山文化中晚期水稻的食用更加普遍。

从朴拙的大口陶盆到精巧的彩陶壶,上山文化不同时期陶器风格的演变在展览中清晰可见。据蒋乐平介绍,大敞口、小平底的陶盆是上山文化最具标识性的器物,陶土中通常羼合稻谷壳等有机质。

“这件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彩陶壶中发现了酿酒的证据,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酒器。”蒋乐平说,在壶内残余物中发现了一种加热产生的糊化淀粉,经检测研究,发现残留物与低温发酵的损伤特征相符,而低温发酵是酿酒的基本原理。由此推断,9000年前生活于桥头遗址的上山文化先民可能已经掌握酿酒技术。

上山文化彩陶是迄今所见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不少陶器及残片上带有神秘的纹饰图案。展柜里一件红色双耳陶壶,肩颈部有四组两两对应的白色点彩,看起来像是八卦纹。桥头遗址出土的一块夹砂陶片,在鲜红陶衣上,用白色颜料涂画了带有一周辐射短线的圆形,好似太阳纹,旁边还画着两个顶角相对的三角形。独特的纹饰勾起人们的遐想:这和远古的太阳崇拜有没有关系?

展览开幕当天,“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研讨上山文化作为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的意义及其申遗的价值

11月30日《中国文化报》“文脉”版报道《上山文化:三个“中国最早” 两个“世界第一”》。

一个展里竟然有三个“中国最早”、两个世界“第一”,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来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踏上万年时空穿梭之旅,叩响通往“远古中华第一村”的大门。

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

一万年前,“巨人”的脚印,落在了浙江浦江,这就是上山人。一万年前,一个大多数洞穴人还要在岭南山地延续生活几千年的时间点,上山人却告别了山林洞穴的生存模式,走向旷野,勾画出东亚地区历史长卷中令人惊叹的一笔。

2000年秋冬之际,浦江县黄宅镇上山村,沉睡了万年的浙江浦江上山遗址从万年前的时空,“跳跃”到考古学家眼前,突破了此前我们关于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早期考古学文化年代和面貌的认识,使我们对河姆渡文化之前的史前史有了探索的方向。在此之后,基于一系列相关遗址的发掘和认识,2006年考古学界将这一类遗存命名为上山文化,从此开启了对上山文化的全方位研究。

今年是上山遗址发现第21个年头,同时又是上山文化命名15周年。近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中国考古学会、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亮相国博。展览共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200件,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等上山文化重要标志性遗存。同时辅助丰富的考古学知识介绍、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展示手段,展示人类稻作农业起源之初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面貌,反映中国早期的定居村落及其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呈现上山文化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我国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表示,上山文化已明确了两个世界第一——稻作农业世界第一,彩陶世界第一。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题词和严文明“远古中华第一村”的题词,更是对上山文化价值内涵的高度概括。

最早的水稻

如今,考古研究证明,上山稻是世界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

走进展厅,只见展柜中陈列着一个靠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小小的黑点——一粒已炭化的米粒。而正是在这粒炭化稻米中,考古学家看到了绵延万年的人类文化基因。

这粒完整的炭化稻米发现于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的地层中,属于上山文化早期遗存,距今上万年。相关专家表示,经过栽培并驯化的稻粒更饱满,其长宽比相对于野生稻要小,这粒炭化稻米属人工栽培,是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通过科技考古,专家们还认定,它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米。换言之,上山文化的先民们,是已知世界上最早开始人工栽培水稻的一群人。同时,在义乌桥头遗址、仙居下汤遗址、永康湖西遗址均发现了数量丰富的上山文化的炭化稻米,表明在上山文化中晚期水稻的食用更加普遍。

据介绍, 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这些发现让稻作栽培历史上溯至一万年前,刷新了人们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识。上山文化不仅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世界文明也有着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从进化论的视角阐释了他对于上山文化乃至上山遗址在稻作农业起源中重要地位的思考。他认为,人类无意识改变植物生物性的耕种行为开启了植物的驯化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人类的耕种行为在前,然后才出现驯化作物,并且主导了植物的驯化方向和速率。最早的稻作农耕行为上山文化最早出现,稻作农业的源头和农耕村落的源头都是上山文化。”

上山遗址的陶器多为夹炭陶。在陶片的断面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陶器胎土中掺和稻壳、稻叶、稻穗和植物茎秆留下的痕迹。上山早期90%以上的夹炭陶,都掺拌了密密麻麻的碎稻壳——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砻糠,即脱粒取米后的碎壳。人们有意识地在食用稻米之后,将这些稻的残余物掺和在陶土中制作陶器。分析表明,这些稻遗存所反映的生物特征有明显的驯化迹象,稻壳中保留的小穗轴特征,证明了上山文化已出现栽培稻,稻米已经成为上山人重要的粮食之一。同时,研究者在石片、石磨盘等器物上,发现了收割禾本科植物的“镰刀光泽”和加工稻谷的多重证据,表明水稻的收割工具已经出现。磨盘、磨棒的配套使用,可能经常用于稻谷脱粒。

多学科研究成果均指向一个结论: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目前,考古学家正在大力寻找上山文化的水稻田,希望为上山文化稻作农业提供更完整的证据链。

最早的彩陶

彩陶是黄河流域史前文化的重要符号,庙底沟、半坡、仰韶耳熟能详,但中国最早的彩陶出现在钱塘江流域,距今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就出土丰富的彩陶。跨湖桥彩陶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山文化,陶器是上山文化的浓缩,中晚期彩陶的出现,正是上山文化农业文明的体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文化发现者蒋乐平坦言,上山文化的彩陶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彩陶。

据了解,上山文化的彩陶可分为红彩和乳白彩两种。红彩主要为条带彩,装饰于盆罐类器的唇口或肩颈位置。最典型的器物是大口盆。这类器物外壁施红衣、内壁施乳白衣,口沿部位施一周颜色深红的红彩带,器形规整精致。这类彩陶出现在湖西、桥头、下汤、小黄山等上山文化中晚期遗址。乳白彩的纹饰更为丰富,主要见于壶、壶形罐、圈足盘和碗形器上,多见于前两类器物的肩颈部和后两类器物的腹部,施于陶衣之上,触摸有隆突感。纹饰见有太阳纹、短线组合纹、折齿纹和点彩等。

太阳纹是指代最为明确的具象符号,体现了意识、信仰等精神文化内涵。其中几组短线组合纹被指认为最早的卦符,最为神秘,值得深入探索。这类彩陶主要出现在桥头和湖西遗址。上山文化的神秘图符在跨湖桥文化中得到传承,除卦符外,还有田字符号,这体现了浙江地区远古文化的独特体系。

“上山文化的彩陶就是当时的‘高端’手工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看来,上山文化的陶器器形尽管简单,但具备了成熟的制作工艺,最鲜明的就是化妆土技术,还有彩绘、渲染、用彩搭配等,纹饰简单但很有用意,要进一步仔细观察和研究。“就彩陶而言,它是全世界最早的,实至名归。”王仁湘说。

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

“一粒稻米的背后升起了一缕炊烟。”一万年前,当其他地区的先人还在过穴居生活时,上山先民们已经率先走出洞穴,在旷野之上搭建了自己的房子,过上了农耕定居生活。房屋建筑是上山文化定居的最直接证据。目前在上山文化遗址中普遍发现了建造房屋的证据,类型主要包括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式房屋。

上山文化率先出现了初具规模的定居聚落,即早期村落,是中国农业社会的发端。上山遗址早期出现了较多带柱洞结构的遗迹和带沟槽基础的房址,晚期出现了有规律的房址。荷花山遗址也发现有规律的柱洞分布。柱洞所指示的建筑往往是地面式的或干栏式的,在江南地区中、晚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十分普遍。这种居住模式在上山文化时期已经基本确立。

“这不仅反映出上山文化早在一万年前就已进入定居社会,而且已呈现较为复杂的村落形态。”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表示,上山文化反映了比较全面、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群落和文化面貌,“它让我们认识到那个时代的复杂化程度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简单。”

“上山文化代表的稻作农业起源对人类文明意义重大,是继良渚古城之后可以直接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遗产。”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研究员陈同滨认为,它揭示了钱塘江流域文明的发展对东亚地区文明进程的贡献,同时也填补了世界文化遗产中稻作起源的类型空白,也是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一个标志性成果。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资深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赵辉表示:“良渚文化距今5000年,上山文化在它之前找到一个5000年的基础。浙江的史前文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序列,要继续在这个序列里做研究,现在我们还没有说得很清楚、认识得很透彻。”

的确,从一万年前开始,上山文化遗址群在钱塘江流域的聚落性分布并向周边地区扩散发展的态势,呈现出的便是农耕定居文明的最初景观,更展现了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稻作农业社会初创和形成期的文明模式以及此后延续数千年发展的文明基因。

走出展厅,一位观众描绘了他“脑补”的万年前上山人生活画面:当末次冰期的寒意逐渐退去,稻花香飘散在钱塘江两岸的河谷盆地里,摇曳的稻穗在风中等待着成熟,等待着走出洞穴的第一批人群,他们在采集狩猎的同时,还将捧着稻米,收获、繁衍、生息。他们的足迹停留在上山、桥头和湖西,他们的家园遗留在荷花山、小黄山和下汤的梦里。那里有他们修筑过的环壕、居住过的房屋;那里有他们种植过的田地、圈养过的动物;那里还有他们使用过的器具和思念之人的墓地……▲ 上山人定居村落遗迹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展览现场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展览现场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炭化稻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同时,上山文化还得到了国际上的关注。《环球时报》海外社媒Facebook、Twitter官方账号发布我县“上山文化”特展及其成果消息。

原标题:《11月,众多国家省市权威媒体报道我县!》

4. 小黄山风景区在哪里后面是什么号

    目前凤凰岭景区不需要预约,但只能从东门进入,必须要带口罩、量体温和实名登记。

     北京凤凰岭自然风景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境内,是国家AAAA景区,通往居庸关、八达岭、十三陵等旅游区的要道之一,有“京西小黄山”之美誉。风景区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奇花异草遍及山野,野趣天成,是你踏青、避暑、采摘、观景的绝佳圣地。

5. 新昌小黄山风景区在哪里

嵊州周边的旅游点有:马寅初故居、百丈飞瀑、百丈飞瀑漂流、南山水库、冰川火山谷,剡溪漂流景区、清溪漂流、崇仁古镇、城隍庙、王羲之故居、华堂村、小黄山遗址、天章塔、红佛寺,浙江嵊州温泉湖国际度假旅游区,覆卮山度假村等等。

嵊州以“百年越剧、千年剡溪、万年小黄山遗址”闻名于世。嵊州孕育了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剡溪千百年来就吸引着文人墨客入剡揽胜。 嵊州地处浙江东部,位于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四城市的交通对角线上,是浙东陆上交通枢纽,上三高速、甬金高速、104国道和37省道嵊义线贯穿全境。当地没有机场,但附近有杭州萧山机场和宁波栎社机场。嵊州早在秦汉之际就已建县设剡,唐初曾设嵊州,北宋年间始名嵊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 嵊州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美誉,拥有书圣园、南山湖、百丈飞瀑、崇仁古镇等四大风景旅游区,其他还有浙东大龙谷、瞻山风景区、溪山第一楼、马寅初故居、越剧博物馆等。

最佳季节:6月-8月最佳。 嵊州的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新昌、诸暨等地无异,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年均气温16.4C。建议选择夏季前往嵊州旅游,百丈飞瀑的水量会很大,非常壮观。

嵊州,是浙江省绍兴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浙江中部偏东,曹娥江上游,东邻奉化和余姚,南毗新昌、东阳,西连诸暨,北接上虞,全市总面积1784.43平方公里,是全国第一批经济开放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早在秦汉时就建县称剡,唐初曾设嵊州,北宋年间始名嵊县,至今已有2150多年历史。嵊州是越剧故乡,风景如画、人文荟萃,有书圣故里、天下第一瀑、绍兴温泉城等

6. 小黄山风景区在哪里个城市

1.牛头山森林公园(风景很好,新开了个漂流)、

2.寿仙谷风景区(夏天有漂流)、

3.大红岩自然奇观、

4.石鹅湖风景区,面积挺大的山间小路沿着湖岸慢慢走,还有峭壁上的小路,一路风景都不错,还可以划船到湖中观赏;

5.小黄山风景区;俞元八卦村,历史的恩赐;这些地方驱车去都很方便,坐车也可以,到武义客运西站都有车的;

6.近一点的就要壶山公园可以爬山,江滨公园可以散步;

7.当然,武义是个温泉城,到沁温泉或唐风温泉或履坦方向的一个温泉去泡泡也是很好的,养生!

8.也可以到金华的双龙洞去看看,离武义大概四十几公里吧;

9.不怕再远一点就到东阳横店影视城去玩,从永康过去六十来公里吧,自驾游都很好的!呵呵,我就知道这些,祝你玩的开心!

7. 小黄山风景区在哪里直播的

11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省级权威主流媒体和大型网络媒体聚焦浦江,报道我县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组织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大篇幅、多角度、全方面呈现了浦江的发展成果。

11月1日,浙江卫视播出《家国情怀——吴山明红色专题文献画展在浦江开展》。

11月3日,学习强国平台刊发《金华浦江:“来料加工+居家养老”活了康养之路》一文,介绍了我县郑宅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的手工活加工工作,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赚到了零花钱。

走进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能听见阵阵爽朗笑声,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正熟练翻转着手中的香水瓶子,一拧一贴,只需几秒的时间,就能够完成一道加工工序。这是郑宅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的手工活加工工作,简单且轻松的手工活已然成为一些老人赚钱的主要途径。王思秋奶奶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餐已有两年,她说:“这些手工活做起来也不怎么费力气,完成一个有一分二厘的收入,速度快的时候一天能赚个五六十元,在养老中心有人谈心聊天、有饭吃,还能赚钱。”

郑宅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浦江恩洁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配送餐食,配送餐服务覆盖17个村,就餐老人达220余人。该公司负责人吴建勋发现,镇区老年人就业机会不足。于是,吴建勋向浦江县民政局养老服务中心提议在中心内开设手工活加工点,为老人提供劳动机会,这个提议与浦江县民政局近年来拓展提升的养老服务工作十分契合,于是吴建勋一边负责与手工活供应商对接,一边帮助老人把做好的手工活运送给供应商,不到一个月时间,来做手工活的老人就有15人。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来做手工活的老人越来越多,大家边聊天边干活,不仅把每个月的就餐费用赚到了,还有钱结余,足不出户就赚到了零花钱,老人们别提有多开心了。据了解,目前除了郑宅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外,浦江县浦南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郑家坞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也都增设了此类手工活加工点,来满足老年人劳动需求。

11月16日,央视新闻播出《浙江企业应用绿电成“时尚” 赋能制造业发展》,讲述我县供电部门主动上门为企业对接绿电交易需求,帮助企业减排降碳。

11月19日,《浙江日报》整版报道《翰墨扬正气 清风入人心》。金华素有“江南小邹鲁”之称,是“金星与婺女星争华”之地。

八婺大地孕育出吕祖谦、陈亮、宋濂等文化名人,出现了浦江郑义门等以孝义清廉闻名的世家望族……

深厚的历史文化赋予了金华清廉文化颇具辨识度的特色标识,也成为当地新时代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

10月末,“礼赞百年 翰墨清风”清廉书画艺术活动暨全国清廉书法作品大展系列活动在金华市浦江县举行。省内外著名书画大师齐聚一堂,以书画艺术为载体,讴歌党的光辉业绩,传播清廉理念,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清朗的浓厚氛围,纵深推进清廉浙江建设。

蜿蜒浦阳江,秀丽仙华山。自宋代以来,浦江书画名家辈出,被誉为“中国书画之乡”。如今,浦江书画正以愈加繁荣的面貌走进新时代。此次活动正是把“清廉文化”和“书画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为党风廉政建设注入新内涵。

“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一句句直抵心灵的廉政格言、一幅幅内涵深刻的精美书画,让参观者既领略了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又接受了廉洁文化的浸润洗礼。

本次系列活动除了清廉书法作品大展,还有清廉书画艺术活动以及清廉文化阵地建设研讨会等精彩内容,分设浦江文景书画会展中心、江南第一家郑义门等活动区。

“万年上山,稻作之源。千年郑氏,名声鹤起。‘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孝义传家九百年……”在“江南第一家”牌楼前广场,“礼赞百年 翰墨清风”清廉书画艺术活动启动仪式在优美动听的《万年稻米香 千年家风传》诗歌朗诵声中拉开帷幕。

现场,来自浙江婺剧研究院的演员为大家带来清廉婺剧《郑义门》选段,精彩的表演博得台下阵阵掌声。10位清廉书画获奖作者、嘉宾代表上台用不同的字体书写“廉”字,共同组成一幅长卷作品。活动还以清廉建设、家风家训为主题,在江南第一家廉政馆设计“百年‘纪’忆 浙里‘清’风”清廉建设成果展,回顾传承纪检监察百年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总结展现浙江推进清廉机关、清廉村居、清廉学校、清廉医院、清廉企业、清廉交通等清廉单元建设,深化建设清廉文化高地的工作实践。

活动结束后,参会嘉宾沿着郑义门九座牌坊群、特色老街、郑义门宗祠一路参观。清廉书画作品、清廉家风故事……大家时不时停下脚步驻足观看,现场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和清廉氛围。杭坪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把清廉文化通过传统剪纸艺术展现了出来。一张张红色的彩纸被裁剪成一幅幅栩栩如生、妙趣天成、寓意丰富的“清廉”作品,营造出了崇廉尚洁的校园氛围,也激发了师生们清廉正气的自觉性。同学们高超的剪纸技艺,引得参观嘉宾连连点赞。

在推进新时代清廉文化阵地建设理论研讨会上,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省内外各地纪委、宣传部、文旅系统相关负责人齐聚郑义门宗祠,就深化清廉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文化传承作用进行深入探讨,总结交流清廉文化阵地建设成果,为深化清廉文化建设,标本兼治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提供有益的实践探索。

本次活动由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浙江省纪委省监委主办,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金华市纪委市监委、浦江县委县政府承办,四川省成都市纪委市监委、江苏省扬州市纪委市监委、湖南省益阳市纪委市监委协办。

11月30日,学习强国平台刊发《金华浦江“红色台门里”探索基层治理新路》一文,介绍了我县浦阳街道在太白社区试点开设了台门超市,实现了自下而上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居民从“要我管”向“我要管”的转变。

“我用积分换了两斤鸡蛋和一瓶酱油,你换了什么?”“我换了食用油和纸巾,想再看看别的。”“那你的积分挺多啊!”……

每逢周五,位于金华市浦江县浦阳街道太白社区的台门超市,总会挤满前来用积分兑换商品的大爷大妈。他们相互交流积分数量,比一比谁为社区作出的贡献更多。

前期,浦江县委组织部联合浦阳街道在太白社区试点开设台门超市,鼓励当地60周岁以上的老年群体,通过参加社区志愿活动、调解邻里纠纷等方式获取相应积分,再用积分到台门超市兑换等值商品。台门超市提供的商品,均由浦阳街道党建联盟成员中联超市捐赠。

“台门超市的开设,是对‘红色台门里’工作机制的丰富和完善。”浦阳街道党工委书记柳钢明说,台门超市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这既是“红色台门里”服务内涵的延伸,也是实现居民共乐、共惠、共安、共德、共富的基层自治实践。接下去,他们将在其他社区“复制”这一成功经验。

去年以来,浦江以城市居民聚居的“台门里”(浦江方言,指同村共用一个明堂、毗邻而居的家庭)为切入点,以党建为引领,推行“红色台门里”工作机制,就地、就近解决群众的“关键小事”,走出一条“党群互动、台门相亲、精治共建”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使“台门里”成为邻里守望相助、矛盾纠纷自解、文明素养齐升、美好生活共享相结合的自治体。塔山社区“红色台门里”邻里座谈会

如今,浦江县机关在职党员已亮出“机关党员户”标识牌5000多块、“机关干部户”标识牌6000多块,通过“亮身份”带头参与志愿服务;组织13个机关单位组成县级机关党建服务联盟,列出98项服务社区清单,加强机关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的互促融合;由社区“红色里长”收集居民烦心事,召集居民代表共商民生实事、共解邻里矛盾;全县推行“5+1”好家风评价体系,以“台门里”为单位开展“家风指数评比”,并联合浦江农商银行推出“好家风贷”等产品,让“好家风”家庭获得更优惠的金融服务……

“红色台门里”实现了自下而上的基层治理模式,健全了居民广泛参与、民主协商的自治机制,重构了和谐邻里关系,推动居民从“要我管”向“我要管”转变,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对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

11月,“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和“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座谈会引发国家省市权威媒体及海外媒体的广泛报道。截至12月3日,国家级媒体刊发报道73篇;省、市媒体刊发报道77篇;海外媒体刊发报道310条。

以下为部分新闻报道。

11月2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出《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国博启幕 展出最早的炭化稻米等两百件珍贵文物》。

11月23日,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中国三农报道]《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国博开展 展出最早的炭化稻米等珍贵文物》。

11月23日,光明日报报道了《一粒米·一群人·一万年——“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印象》。

底部有酿酒残留物的陶壶展厅用稻谷营造氛围。

【新展大观】

一万年前,先民们开始陆续走出洞穴,走向旷野。上山人从洞穴中走出,到旷野中定居,意味着古代先民生存空间的扩大和生存能力的提升,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一大步。那么走出洞穴的上山人如何生活?他们吃什么?用什么?住在哪儿?

走进国家博物馆南1展厅,“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给出了答案。

“吃”——世界最早的稻作农业

一万年前的上山人,种水稻、吃大米。

之前的考古发掘告诉我们,一万两千年前,江西仙人洞和湖南玉蟾岩的先民也吃大米,但那都是采集的野生稻。而上山人吃的大米,是自己种植的。

展厅中央,精心布置过的展柜中隆重陈列着一个极小的物件:一粒已炭化的米粒。这粒米发现于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的地层中,属于上山文化早期,距今上万年。通过科技考古,专家们认定这粒米是人工栽培的,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米,也就是说上山文化的先民们,是已知世界上最早开始人工栽培水稻的一群人。经过21年的考古发掘,目前已在浙江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0处,在其中又出土了大量的炭化稻米,证明在当时稻米的食用已较为普遍。

上山人不仅仅食用稻米,稻子的其他部位也物尽其用。在展览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上山文化的陶片中有稻壳、稻叶、稻穗等物。专家解释,因为当时制作陶器的土质比较粗松,上山先民们在陶土中加入稻的残余物,不仅可以减轻陶器的重量,而且可以增加陶土的黏性,防止在烧制过程中开裂。如此变废为宝、一箭双雕,不得不让人叹服上山先民们的智慧。

当然,上山人也不是只有主食。考古人员在遗址中没有发现动物骸骨,因为这里的酸性土壤将它们腐蚀殆尽,但发掘出的部分石器展现了上山人饭、肉搭配的一面。如展柜里那些形状像甜甜圈的穿孔石器,就是投掷工具,孔里系上绳子,扔出去后容易回收。还有石球,也是用来狩猎的。

展台上还有一件陶壶——研究人员在壶底发现了酿酒的残余物,可见上山人已经掌握酿酒技术。

有饭,有肉,还有酒,万年前的上山人充分享受着走出洞穴的“精彩生活”。

“用”——世界最早的彩陶

精彩的生活远不止于舌尖上。

展柜里有一些打制的石片。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它们的刃部有水稻的成分,这说明这些石器在当时是水稻的收割工具。此外还有石头制作而成的磨盘、磨石、磨棒,它们则是当时的去稻壳工具。研究者们曾用它们做过实验:将适量的稻谷放在磨盘之上,用磨棒挤压磋磨。结果发现,脱粒效果很好,不仅脱壳率高而且米粒完整。

而更让人惊叹的是,万年前的上山人对美有着如此的追求。记者注意到,那些用于盛放食物的陶器,无论是如脸盆大小的陶盆,还是可握在手心里的陶杯,大都是外红里白的彩陶。而且,不知是不是为了延续上山人的审美,部分上山陶器修复时用的石膏不是惯常的白色,而是染成了砖红色。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文化发现者蒋乐平告诉记者,上山文化的彩陶,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彩陶。

除了色彩,上山彩陶的精彩还在于那些陶器上的神秘符号。中心展柜里的那件红色双耳陶壶,在肩颈结合部位,绘制了四组两两对应的白色点彩,看起来像是八卦。附近展柜里还有一块陶器残片,用白色颜料画了一个完整的太阳图案,旁边是两个相对的三角形,让人浮想翩翩:这是太阳崇拜吗?

“住”——远古中国第一村

智慧的上山先民们,对住的地方当然也不含糊。

一万年前,当其他地区的先人还在过穴居生活时,上山先民们已经率先走出洞穴,在旷野之上搭建了自己的房子,过上了农耕定居生活。因此,上山遗址被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先生赞誉为:“远古中国第一村”。

上山人开始定居的最直接证据就是各类房址,主要包括了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式房屋。为了让观众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展览做了一个模型沙盘,复原了上山人的村落。一块块水稻田间,茅草房星罗棋布,人们在其间劳作、收获、繁衍、生息。

展览中还特别介绍了聚落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环壕。顾名思义,环壕就是环绕于某个中心的壕沟,功能类似于后来的护城河,最初是用来抵御洪水、猛兽的侵袭,后来用于防御敌人攻击。在目前发现的上山文化遗址中,多处有环壕遗迹。其中桥头遗址的“环壕——中心台地”遗址让人印象深刻。环壕将中心台地和聚落区隔离起来,深度超过2米、宽度近10米。这条环壕围绕的是一个边长40米的近方形中心台地,上面集中了红烧土、房址、墓葬和器物坑等各种遗迹。专家推测这个中心台地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可能是祭祀场所。

走出展厅,脑海中幻化出一幅万年前上山人的生活图景:稻谷熟了,遍地金黄。先民们用石片、石刀收割,用石磨将稻谷脱壳;大米做成白花花、香喷喷的米饭;有些还磨成粉,制成米浆,封存在罐子里发酵,酿成酒;脱粒后的稻壳也不浪费,拌入陶土制作成器。遇到重要日子,人们从各自居住的房子中走出来,聚集到村子中心的台地上,进行庄重的祭祀。要说最开心的,可能是狩猎满载而归,众人共享,开怀畅饮……

(本报记者 李韵 本报通讯员 吴宜洁)(本文图片均为本报记者李韵摄)

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一万年前谁种稻》。这件彩陶壶中发现了酿酒的证据,因此,9000年前的上山人可能已经掌握酿酒技术,这只陶壶就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酒器。 余冠辰/摄观众在观看炭化稻米。 余冠辰/摄展览一角。 余冠辰/摄

一万年前的栽培水稻、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大量彩陶遗存……2000年11月,浙江省浦江县,上山遗址被发现。经过20年发掘与研究,上山文化已明确了两个世界第一:稻作农业世界第一,彩陶世界第一;同时,它还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

“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200件,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等上山文化重要标志性遗存。

展览展出一粒炭化稻米,距今约11000-8500年,2006年浙江省上山遗址出土。这是目前通过系统浮选法在层位清晰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稻米。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这些发现让稻作栽培历史上溯至1万年前,刷新了人们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识。

农业起源和人类起源、国家起源一道,构成考古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三大课题。水稻至今养活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稻作农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量考古发现充分证明,上山,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

近九旬高龄的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浙江的遗址名连起来看很有画面感,从美丽的小洲(良渚)出发,过一个渡口(河姆渡),跨一座桥(跨湖桥),最后上了山(上山)。这是一条文明从远古走来的诗意之路,也是中国文明的溯源之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11月23日,《中国新闻报》报道《见证万年稻源 浙江上山文化将申遗》11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万年稻米、最早彩陶齐聚国博 上山文化展揭秘世界稻作文明起源》,向世界推介上山文化。万年稻米、最早彩陶齐聚国博

上山文化展揭秘世界稻作文明起源上山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米。

叶宾得摄上山文化陶器。

叶宾得摄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彩陶片。

叶宾得摄

你知道1万年前的稻米是什么人种的吗?你知道最早的彩陶有哪些花纹?

在近日开幕的“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上,丰富的考古成果向你讲述世界稻作文明起源的故事。

水稻养活了当今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稻作农业的发展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2000年11月,考古学家在浙江省浦江县发现上山遗址。此后多年的考古发掘,在浙江共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0处,陆续发现了1万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和大量彩陶遗存。上山文化考古成果举世瞩目,充分证明这里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中国考古学会、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共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期文物近200件,结合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手段,生动展现人类稻作农业起源之初的社会经济文化面貌,反映中国早期的定居村落及其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阐释上山文化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展厅中央,一个圆形容器中陈列着一粒已炭化的稻米。透过放大镜,可以看清它的样子。这粒米2006年发现于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的地层中,属于上山文化早期,距今有上万年历史。经分析研究,专家们认定这粒稻米属于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它是目前通过系统浮选法在层位清晰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稻米。”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文化发现者蒋乐平说,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这些发现让稻作栽培历史上溯至1万年前,刷新了人们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识。此外,在义乌桥头遗址、仙居下汤遗址、永康湖西遗址均发现了数量丰富的炭化稻米,表明上山文化中晚期水稻的食用更加普遍。

从朴拙的大口陶盆到精巧的彩陶壶,上山文化不同时期陶器风格的演变在展览中清晰可见。据蒋乐平介绍,大敞口、小平底的陶盆是上山文化最具标识性的器物,陶土中通常羼合稻谷壳等有机质。

“这件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彩陶壶中发现了酿酒的证据,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酒器。”蒋乐平说,在壶内残余物中发现了一种加热产生的糊化淀粉,经检测研究,发现残留物与低温发酵的损伤特征相符,而低温发酵是酿酒的基本原理。由此推断,9000年前生活于桥头遗址的上山文化先民可能已经掌握酿酒技术。

上山文化彩陶是迄今所见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不少陶器及残片上带有神秘的纹饰图案。展柜里一件红色双耳陶壶,肩颈部有四组两两对应的白色点彩,看起来像是八卦纹。桥头遗址出土的一块夹砂陶片,在鲜红陶衣上,用白色颜料涂画了带有一周辐射短线的圆形,好似太阳纹,旁边还画着两个顶角相对的三角形。独特的纹饰勾起人们的遐想:这和远古的太阳崇拜有没有关系?

展览开幕当天,“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研讨上山文化作为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的意义及其申遗的价值

11月30日《中国文化报》“文脉”版报道《上山文化:三个“中国最早” 两个“世界第一”》。

一个展里竟然有三个“中国最早”、两个世界“第一”,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来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踏上万年时空穿梭之旅,叩响通往“远古中华第一村”的大门。

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

一万年前,“巨人”的脚印,落在了浙江浦江,这就是上山人。一万年前,一个大多数洞穴人还要在岭南山地延续生活几千年的时间点,上山人却告别了山林洞穴的生存模式,走向旷野,勾画出东亚地区历史长卷中令人惊叹的一笔。

2000年秋冬之际,浦江县黄宅镇上山村,沉睡了万年的浙江浦江上山遗址从万年前的时空,“跳跃”到考古学家眼前,突破了此前我们关于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早期考古学文化年代和面貌的认识,使我们对河姆渡文化之前的史前史有了探索的方向。在此之后,基于一系列相关遗址的发掘和认识,2006年考古学界将这一类遗存命名为上山文化,从此开启了对上山文化的全方位研究。

今年是上山遗址发现第21个年头,同时又是上山文化命名15周年。近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中国考古学会、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亮相国博。展览共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200件,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等上山文化重要标志性遗存。同时辅助丰富的考古学知识介绍、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展示手段,展示人类稻作农业起源之初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面貌,反映中国早期的定居村落及其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呈现上山文化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我国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表示,上山文化已明确了两个世界第一——稻作农业世界第一,彩陶世界第一。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题词和严文明“远古中华第一村”的题词,更是对上山文化价值内涵的高度概括。

最早的水稻

如今,考古研究证明,上山稻是世界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

走进展厅,只见展柜中陈列着一个靠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小小的黑点——一粒已炭化的米粒。而正是在这粒炭化稻米中,考古学家看到了绵延万年的人类文化基因。

这粒完整的炭化稻米发现于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的地层中,属于上山文化早期遗存,距今上万年。相关专家表示,经过栽培并驯化的稻粒更饱满,其长宽比相对于野生稻要小,这粒炭化稻米属人工栽培,是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通过科技考古,专家们还认定,它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米。换言之,上山文化的先民们,是已知世界上最早开始人工栽培水稻的一群人。同时,在义乌桥头遗址、仙居下汤遗址、永康湖西遗址均发现了数量丰富的上山文化的炭化稻米,表明在上山文化中晚期水稻的食用更加普遍。

据介绍, 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这些发现让稻作栽培历史上溯至一万年前,刷新了人们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识。上山文化不仅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世界文明也有着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从进化论的视角阐释了他对于上山文化乃至上山遗址在稻作农业起源中重要地位的思考。他认为,人类无意识改变植物生物性的耕种行为开启了植物的驯化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人类的耕种行为在前,然后才出现驯化作物,并且主导了植物的驯化方向和速率。最早的稻作农耕行为上山文化最早出现,稻作农业的源头和农耕村落的源头都是上山文化。”

上山遗址的陶器多为夹炭陶。在陶片的断面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陶器胎土中掺和稻壳、稻叶、稻穗和植物茎秆留下的痕迹。上山早期90%以上的夹炭陶,都掺拌了密密麻麻的碎稻壳——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砻糠,即脱粒取米后的碎壳。人们有意识地在食用稻米之后,将这些稻的残余物掺和在陶土中制作陶器。分析表明,这些稻遗存所反映的生物特征有明显的驯化迹象,稻壳中保留的小穗轴特征,证明了上山文化已出现栽培稻,稻米已经成为上山人重要的粮食之一。同时,研究者在石片、石磨盘等器物上,发现了收割禾本科植物的“镰刀光泽”和加工稻谷的多重证据,表明水稻的收割工具已经出现。磨盘、磨棒的配套使用,可能经常用于稻谷脱粒。

多学科研究成果均指向一个结论: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目前,考古学家正在大力寻找上山文化的水稻田,希望为上山文化稻作农业提供更完整的证据链。

最早的彩陶

彩陶是黄河流域史前文化的重要符号,庙底沟、半坡、仰韶耳熟能详,但中国最早的彩陶出现在钱塘江流域,距今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就出土丰富的彩陶。跨湖桥彩陶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山文化,陶器是上山文化的浓缩,中晚期彩陶的出现,正是上山文化农业文明的体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文化发现者蒋乐平坦言,上山文化的彩陶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彩陶。

据了解,上山文化的彩陶可分为红彩和乳白彩两种。红彩主要为条带彩,装饰于盆罐类器的唇口或肩颈位置。最典型的器物是大口盆。这类器物外壁施红衣、内壁施乳白衣,口沿部位施一周颜色深红的红彩带,器形规整精致。这类彩陶出现在湖西、桥头、下汤、小黄山等上山文化中晚期遗址。乳白彩的纹饰更为丰富,主要见于壶、壶形罐、圈足盘和碗形器上,多见于前两类器物的肩颈部和后两类器物的腹部,施于陶衣之上,触摸有隆突感。纹饰见有太阳纹、短线组合纹、折齿纹和点彩等。

太阳纹是指代最为明确的具象符号,体现了意识、信仰等精神文化内涵。其中几组短线组合纹被指认为最早的卦符,最为神秘,值得深入探索。这类彩陶主要出现在桥头和湖西遗址。上山文化的神秘图符在跨湖桥文化中得到传承,除卦符外,还有田字符号,这体现了浙江地区远古文化的独特体系。

“上山文化的彩陶就是当时的‘高端’手工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看来,上山文化的陶器器形尽管简单,但具备了成熟的制作工艺,最鲜明的就是化妆土技术,还有彩绘、渲染、用彩搭配等,纹饰简单但很有用意,要进一步仔细观察和研究。“就彩陶而言,它是全世界最早的,实至名归。”王仁湘说。

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

“一粒稻米的背后升起了一缕炊烟。”一万年前,当其他地区的先人还在过穴居生活时,上山先民们已经率先走出洞穴,在旷野之上搭建了自己的房子,过上了农耕定居生活。房屋建筑是上山文化定居的最直接证据。目前在上山文化遗址中普遍发现了建造房屋的证据,类型主要包括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式房屋。

上山文化率先出现了初具规模的定居聚落,即早期村落,是中国农业社会的发端。上山遗址早期出现了较多带柱洞结构的遗迹和带沟槽基础的房址,晚期出现了有规律的房址。荷花山遗址也发现有规律的柱洞分布。柱洞所指示的建筑往往是地面式的或干栏式的,在江南地区中、晚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十分普遍。这种居住模式在上山文化时期已经基本确立。

“这不仅反映出上山文化早在一万年前就已进入定居社会,而且已呈现较为复杂的村落形态。”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表示,上山文化反映了比较全面、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群落和文化面貌,“它让我们认识到那个时代的复杂化程度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简单。”

“上山文化代表的稻作农业起源对人类文明意义重大,是继良渚古城之后可以直接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遗产。”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研究员陈同滨认为,它揭示了钱塘江流域文明的发展对东亚地区文明进程的贡献,同时也填补了世界文化遗产中稻作起源的类型空白,也是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一个标志性成果。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资深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赵辉表示:“良渚文化距今5000年,上山文化在它之前找到一个5000年的基础。浙江的史前文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序列,要继续在这个序列里做研究,现在我们还没有说得很清楚、认识得很透彻。”

的确,从一万年前开始,上山文化遗址群在钱塘江流域的聚落性分布并向周边地区扩散发展的态势,呈现出的便是农耕定居文明的最初景观,更展现了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稻作农业社会初创和形成期的文明模式以及此后延续数千年发展的文明基因。

走出展厅,一位观众描绘了他“脑补”的万年前上山人生活画面:当末次冰期的寒意逐渐退去,稻花香飘散在钱塘江两岸的河谷盆地里,摇曳的稻穗在风中等待着成熟,等待着走出洞穴的第一批人群,他们在采集狩猎的同时,还将捧着稻米,收获、繁衍、生息。他们的足迹停留在上山、桥头和湖西,他们的家园遗留在荷花山、小黄山和下汤的梦里。那里有他们修筑过的环壕、居住过的房屋;那里有他们种植过的田地、圈养过的动物;那里还有他们使用过的器具和思念之人的墓地……▲ 上山人定居村落遗迹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展览现场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展览现场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炭化稻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同时,上山文化还得到了国际上的关注。《环球时报》海外社媒Facebook、Twitter官方账号发布我县“上山文化”特展及其成果消息。

原标题:《11月,众多国家省市权威媒体报道我县!》

8. 小黄山风景区在哪里啊

第一、医巫闾山

医巫闾山,古称于微闾、无虑山,今简称闾山,自隋开始便成为“北镇”的“五大镇山”,从而声名鹊起。元、明、清帝王登基时,都照例到山下北镇庙遥祭此山,故其声名日隆,一跃而为东北名山。

第二、千山

千山位于鞍山市东南 17 公里处,是长白山支脉,主峰高 708.3 米,总面积 72平方公里,因山峰总数近千,故名。千山景色秀丽,四季各异,按自然地形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西部四个景区,20 个小景区和 200 余处景点。

第三、凤凰山

凤凰山(丹东)凤凰山古称“乌骨山”,位于丹东西北50 公里处,属于长白山余脉,面积 24 平方公里,最高峰攒云峰海拔 836.4 米。凤凰山以“雄伟险峻,泉洞清幽,花木奇异,四季景秀”而著称。

第四、辽宁屋脊”——老秃顶子

老秃顶子位于桓仁县城 70 公里,属长白山龙岗支脉,总面积 1.5 万公顷,海拔1376.3 米,是辽宁第一高峰,素有“辽宁屋脊”之称。因山高气肃,雪消甚晚,绝顶处有千余平方米范围草木不生而得名。

第五、一线通天峡”——天华山

天华山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北部,长白山脉西南麓,海拔 1100 多米的高寒林带区。景区总面积 63 平方公里,有“白龙涧”、“青龙涧”、“玉龙涧”、“天华峰”、“西谷顶”五大景区。天台是景区的最高峰,海拔 1006 米,它由 200 多米高的巨石形成,从山脚望去,一峰独峙,刺破青天。及至登临,看到的却是 600 多平米的天然大平台,天台故而得名。天华山最叫人称奇的是,有“世界第一峡”的通天峡。

第六、天下第一佛教圣山——凤凰山(朝阳)

凤凰山(朝阳)在辽宁,还有一座名山叫“凤凰山”,它位于朝阳市城区东部 4 公里处,古时候称“龙山”、“和龙山”。它占地 55 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 660 米,山高壁陡,谷狭壑险,主要景观有金驼望月、象鼻山、天然大佛等。这里的植被丰茂,不仅是国家 3A级旅游景区,还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濒危珍稀鸟类黑鹳的重要栖息地。

第七、“佛教摩崖艺术名山”——海棠山

海棠山海棠山位于阜蒙县大板镇大板村西北 2 公里处,属医巫闾山余脉,东西长 4.8公里,南北宽 3 公里,主峰海拔 715 米。奇松、怪石、摩崖造像并称海棠山的“三绝”

第八、东北道教的发祥地——铁刹山

铁刹山铁刹山位于本溪市东 65 公里处,为长白山余脉。整座山有 5 座主峰,元始顶、真武顶、灵宝顶、玉皇顶、太上顶,最高峰元始顶海拔 912.9 米。因从东、南、北三面观望,皆见三顶,三三得九,故又名“九顶铁刹山”。

第九、“东北小黄山”——关门山

关门山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距市区 48 公里处,因双峰对峙,一阔一窄,一大一小,其状如门,故称“关门山”。

第十、天下独有母爱之山——望儿山

望儿山位于熊岳镇东两公里处,山峰陡立,平地拔起,高 82 米,海拔高 106 米,山顶有一藏式青砖塔,名曰“望儿塔”,建于明末清初,远看如一位母亲伫立山头日夜守望大海,盼望远方的儿子归来。

9. 常州小黄山风景区在哪里

从长江路、通江路或者龙江路往北,一开到122省道左转,然后一直都到一个转盘就是孟河了,你再问下人小黄山怎么走,大概还有2公里的路程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