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古樽怎么样,五粮液元曲古樽

元曲和诗词有着大致相同的渊源,可谓“诗之余为词,词之余为曲”。三是元曲的娱乐性,实现了文学作品前所未有的大众化。元曲与诗词的这种美学风格基本大相径庭,嬉笑怒骂皆能入曲成章。而元曲背其道而行之,崇尚白描式的直白与趣味,追求直率通俗。

当中国古建筑遇上古诗词,是怎样的一种美?

一千二百多年前,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张继刚从长安赶考回乡,这次依然是名落孙山,心里十分郁闷。天黑了,今晚就暂且在姑苏城外,寒山寺附近的河滩渔船上对付一晚吧。诗人想起了许多往事,自己空有一腔才华却报国无门,辗转复辗转,一夜无眠,索性走出舱外,只见远处天际边月亮已西沉,寒鸦发出数声凄厉的鸣叫,这又惊扰了谁的美梦?我整夜的无眠啊,清早满天的霜笼罩着大地;江边的枫,江上的渔火,可对着满腔的惆怅怎能入眠?朦胧中仿佛听到夜半的时候,姑苏城外寒山寺里的钟声飘荡到客船里来了……这便是蜚声海内的《枫桥夜泊》。

我们真的要感谢诗人的那个不眠之夜啊,他给我们留下了这美丽的千古诗篇。我们也真的搞不明白,是张继成就了寒山寺,还是寒山寺让张继青史永流传?我是觉得古建体现的是凝固的美,而诗词则是流动着的情,是诗人灵魂的升华。当古建遇上古诗词,二者便能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就像一对热恋的情侣,那种感觉,那种美,恐怕再华美的辞藻都无以言表的了。

文论中常有“诗言志,词言情”之说,元曲有什么特色?

元曲和诗词有着大致相同的渊源,可谓“诗之余为词,词之余为曲”。由于不同时代社会文化的不同影响,诗词往往讲究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正所谓“发乎情,止乎礼”。元曲与诗词的这种美学风格基本大相径庭,嬉笑怒骂皆能入曲成章。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在三个方面。一是语言表达方式上,诗词贵在高雅,表情达意讲究含蓄。而元曲背其道而行之,崇尚白描式的直白与趣味,追求直率通俗。

如关汉卿作品中出现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已经基本和口语没有太大区别,在诗词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这样的语言风格恰恰在元代遍地开花,盛行一时。也是曲与诗词较为明显的区别。二是语言素材的使用,大量引入方言俚语。有别于诗词语言的凝练浓缩,“言有尽而意无穷”。尽量使文章的语言尽量口语化,从而更加生活化。

宋代表达离愁别绪,要写尽离愁不见愁,而是“人比黄花瘦”,曲中则直抒胸臆“骂你个不良才,莫不少下你相思债”等等。或者说是诗词语言讲究绘画中常用的留白,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元曲则是完全表露,不留余韵,见其文即明白其意。三是元曲的娱乐性,实现了文学作品前所未有的大众化。元曲不再是像诗词那样高高在上,不再居庙堂之高,是高雅艺术,故意拉开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距离感。

而是尽量贴近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隐逸山水之间,纵情自乐,是“开怀畅饮两三瓢,只愿身安乐,笑了还重笑”;留恋青楼是“你既留心,俺索真诚”。再如写高祖还乡是“那大汉的车”,场面是“狗生双翅”,“蛇缠葫芦”等。调侃诙谐,生动活泼。当然,就内容而论,诗词曲的内容都非常广泛,元曲的内容与市井生活更为贴近。更多内容,欢迎评论交流。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