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储存酒,古代饭都吃不饱

古代的粮食产量虽然低,但总体上是逐渐增加的。酒在原始社会就可以存在,在后来的古代社会仍然可以广泛流传。存放的酒存放时间太长,可能比古代人还长。确定葡萄酒的日期并不容易。了解一下古代白酒的普及程度,就知道喝几坛白酒根本不是问题。

在黄酒文化的推广上也有所欠缺。对于黄酒的定义,最权威的是国标。但是说到消费者对黄酒的印象,可能大部分都比较模糊。之后,中国黄酒的说法不胫而走。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欢聚酒庄,也就是今天的会稽山酒业,为绍兴酒赢得了第一枚国际金奖。从此,绍兴黄酒名声大噪。

酒来自粮食,古代饭都吃不饱,为什么酒却流传了?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一首短歌行说出了酒经久不衰的原因,高兴可以助兴,伤心还可以解忧,生病可以祛风散寒,没病可以舒筋活血。在还有人吃不饱饭的古代,用粮食酿造的酒怎么会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呢?从考古挖掘中发现的酿酒和饮酒的器具可以得知,早在5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谷物酿酒并储存。

在更早期的原始社会还有着猿猴酿酒的传说,江苏淮阴发现的醉猿化石也证实了这一点。乍一听有些荒唐,但也并非不可能,酒并不需要发明,野花野果在自然发酵后会产生酒精,在漫长的时间中,这些果酒一定会被发现的。我们现在流传的粮食酒也是同样道理,在发现粮食可以酿酒并在漫长的时间中发掘了酒的功效后,酒作为大自然的一种馈赠被流传下来就顺理成章了。

一些专门为研究酿酒工艺和储存方法的人才也逐渐被利用起来,成为了一种职业,在古代社会中酒也是一些人的谋生之本。而古代吃不饱饭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吃不饱饭,总有少部分生活富裕的人拥有多余的粮食来酿酒,逐渐发明酒文化的自然也是这群人。吃不起饭的穷人自然没有粮食酿酒,同样也喝不起酒,但这并不影响酒的流传。无论是封建制还是更早期的奴隶制,统治阶层是不会缺少余粮的,酿酒也是为了满足这一部分人的需要。

酒还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可以长时间贮藏,完全可以在丰收年多酿一些酒,慢慢享用。古代酿酒技术落后,同样的粮食酿出的酒度数却非常低,但古人也不会过分追求度数。被贮藏起来的酒储存年限实在太长了,可能比古代人的寿命都要长,想要让酒出现断代也实在不容易。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中国古代的大众饮品无非酒茶两种,由于酒的助兴效果明显高于茶,人们的餐桌就被各种酒品占领了。

同样是酒,可以分出高中低档,满足各个阶层人们的需要,这也使得酒的普及度要高一些。从这个角度看,酒的存在非常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每个人都可以喝酒,酒量又各有不同,在推杯换盏之中,酒就成为了双方交流的一种媒介。而醉酒之后的状态也可以使得这个人的性格和特点被放大,投脾气的人在一起喝酒可以促进感情,做生意的双方在一起喝酒可以相互试探。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酒可以说被玩出了各种花样,被赋予了各种意义。最后,由于古代酿酒技术不发达,酒精含量较低,酒的危害并没有得到注意。虽然古代粮食产量低,但总体而言在逐渐升高,酒可以在原始社会存在,在之后的古代社会依然可以广为流传。酒所承载的文化和意义也随之流传下来,有关于酒的典故和历史事件也是多如牛毛。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为何古人动不动喝好几坛都不会醉呢?

古人动不动喝几坛酒还不醉,这样的情况多见于史书记载和文学作品,说明可信度还是比较高得。实际上,这点不值得奇怪,且不说元代之前,酒的酒精含量普遍较低,就在今天,好酒量的人也不算稀奇。比如之前我喝酒的时候,多的时候喝过大概有七八斤啤酒加半斤二锅头,当然中间少不了几次厕所。而我见过能喝的反而是一个女孩,可以说天赋异禀,有次喝酒喝了那种青啤十多瓶,这个量算不了什么,奇的是人家喝的气定神闲,厕所都不用上,只能说个人代谢功能异于常人。

那我们来说说关键卖点。葡萄酒有葡萄产地和品质的噱头,比如各种高端的葡萄园和酒庄,还有按照不同年份出现的名酒,比如传说中的82年的拉菲。有关于酒源和酒窖的噱头,比如各种独特水质和年份的老酒窖,比如远离茅台镇的水和窖池,所以不再是茅台酒。而黄酒却没有相应的噱头来炒作。原料是普通大米,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算把酒曲和工艺换了,味道也不一样了,但还是黄酒。

而会喝酒的人曾经在一个节目上介绍过一个酒神,是鲁豫主持的节目。那个人一顿饭能喝7磅白酒。这是真正的白酒,平均度数在40度以上。古代人喝两三斤的小坛子,加在一起可以算几个坛子。和名人一样,能喝酒的也不少见。比如最喜欢写酒的古龙,他笔下的英雄几乎都是爱酒的,还有很多酒量惊人的奇人。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