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目前在市场中,会拥有着最明确的规定,不可以加入水或者是酒精勾兑,而我们平时所买的香型白酒大多数都是这样的,喝完之后,不会感觉到身体不适,也不会感觉到头痛恶心,然而在这样的市场中,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市场上的白酒也存在了参差不齐的现象,一些勾兑的酱香型白酒业日益涌现,但是我们一眼就可以进行识别。
国家标准规定,酱香型白酒不能用水和酒精勾兑,只能用纯粮酿造。我们平时买的酱香酒,它们的国标都是一样的,同一个标准酿制的,即纯粮固态发酵法。白酒液态法即酒精和其他物质勾兑而成的酒,虽然是符合国标的,是合格产品,增加了各种添加剂之后,喝了之后人体感觉身体不适,会头疼、口渴。所以“酱香型酒用香精沟出来的差太多了,可以沟,不过跟真的差距大。所以结论是酱香型不能用香精模仿,但可以用串酒勾兑,品质差点,酒体肯定薄短冲”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人做酱香酒,但质量参差不齐。正宗的大曲酱香酒是坤沙,比如小哥经常喝的裸瓶酱香酒,以小红粱为原材料,要经过复杂的工艺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五斤小红粱酿一斤酒,酿出基酒后还要窖藏五年加上30年的陈酿老酒,风味更加独特。
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香味细腻、复杂、柔顺不突出,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说法,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酱香型白酒的标准评语是: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
饮用酒精勾兑酒对身体有没有危害
酒精勾兑酒最开始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那个五六十年代,那时人们的温饱问题都还没完全解决,白酒又是一个耗粮特别大的产业,因而如果按照传统工艺酿酒的话,没有办法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饮酒需求。
因此参照了苏联伏特加酒的液态酿造法,利用甘薯干等粗粮代替高粱、玉米酿酒,大大提高了粮食利用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利用液态法生产出来的酒精,和苏联的伏特加一样不具有明显的香味,这不符合国人的饮用习惯,为了与国内市场想结合,使酒精具有具有中国白酒特色,就出现了所谓的“三精一水”酒,即用酒精、香精和糖精加水配制而成产品,这种酒的香味类似喷漆用的“香蕉水”气味,收到了消费者的排斥。
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固液态白酒,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加液态法白酒勾调而成的白酒,这类白酒既不失固态法白酒的风味(传统纯粮食酒),又能大大节约成本。
目前我国市面上存在最多的就是固液态白酒,但是据我所知,市面上很多流通的固液态白酒都会在包装上的执行标准标明是优级(固态法),掩饰本身就是固液法白酒的事实,主要原因就是目前国家对白酒执行标准审核不严格,还有消费者总是希望自己买到的东西是最好的。
那么饮用酒精勾兑酒对人体有没有害?首先,告诫大家一句,酒喝多了对人体都是有害的,无论你喝的是几千块的保健酒,还是十几块的酒精酒。我们要比较的是,纯粮食酒和酒精勾兑酒饮用相同的量,哪个对人体的伤害大?
前面提到了三精一水酒,要是饮用纯酒精还好,至少纯酒精也是粮食酿造的,杂质也更少,问题是这样的话,也没人喜欢喝。关键在于此处添加的香精,一瓶酒,为了调出合适的香型和口感,至少要添加10来种添加剂。
食用香精用量少时对人体的危害不大,这也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这里除了调节香味的香精外,还有可能有其他添加剂,如除苦剂等等。但是如果长期摄入可能会危害人类的生殖系统,同时多数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如丙烯酰胺、氯丙醇等对人体的生殖毒性、致癌性等。
小编总结,勾兑白酒其实在最初的时候,它代表着是一种高超的境界,人们对于勾兑白酒拥有着一定的误解,但是之后一些无良商家为了节约成本,便开始利用过量的酒精和香精来进行代替,所以很多消费者对于勾兑白酒是十分排斥的,如果是勾兑的白酒存在着过量的乙醇成分,对人的身体有着危害,无论是对于我们的生殖系统,还是癌症的发生都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