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哪里收白酒的,宁河酒厂收玉米是什么价位啊

1,宁河酒厂收玉米是什么价位啊

全国玉米价格一览表(10-24) 单位(元/吨) 区域 省市 2011-10-20 2011-10-21 较昨日涨跌 较上周涨跌 水分 容量 东北 黑龙江 2300 2300 / 持平 14% / 地区 吉林长春 2320 2320 / 持平 15% /   辽宁铁岭 2350 2350 / 持平 14% /   内蒙古赤峰 2200 2200 / 持平 14% / 黄淮 山东青岛 2500 2500 / 持平 15% / 地区 德州 2520 2520 14%   河北宁晋 2330 2330 / 持平 14% /   邢台 2420 2420 14%   河南郑州 2440 2440 / 持平 15% /   南阳 2420 2420 14%   天津 2460 2460 / 持平 14% / 南方 四川成都 2720 2720 / 持平 14.50% / 地区 湖南长沙 2680 2680 / 持平 14% /   湖北武汉 2620 2620 / 持平 14% /   江苏徐州 2400 2400 / 持平 14% /   南京 2680 2680 14%   广西南宁 2600 2600 / 持平 14% /   安徽合肥 2600 2600 / 持平 14% /   泗县 2400 2400 14% 港口 大连港 2440 2440 / 持平 14% 700 地区 锦州港 2460 2460 / 持平 14% 700以上   秦皇岛 2480 2480 / 持平 14% /   浙江宁波 2670 2670 / 持平 14% /   上海港 2500 2500 / 持平 14% /   福建厦门 2570 2570 / 持平 15% /   蛇口港 2630 2630 / 持平 14% /

宁河酒厂收玉米是什么价位啊

2,苏轼 浣溪沙赏析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词牌释义  〔题考〕 【南唐书】:『王感化善讴歌,声韵悠扬,清振林木,系乐府为歌板色。元宗尝作[浣溪沙]词二阕,手写赐感化。』此[浣溪沙]一调创于五代南唐中主。所谓[摊破浣溪沙]者,即就原调结构破一句为两句,增七字为十字。后人以李璟本首细雨、小楼一联脍炙人口,因名之为[南唐浣溪沙]。而本调沙字意当为纱;或又作[浣纱溪],则应作为纱,然相沿既久已不可考。本调别名[山花子]。  〔作法〕 本谓四十八字,俨然一首七言诗,但颔联与尾联各缺四字耳。第一、二句,即为七言诗仄起之首二句。第三句亦与仄起七言诗之第三句同。而第四句仅三字,句法上二下一,为不完全之七言诗第四句。后半首二句句法,更与七言诗颈联无异。第三句亦与七言诗第七句相同,而末尾三字,其句法竟亦同于仄起七言诗之末尾三字。据词中有减字之例,则此调殆亦可名为减字七言诗矣。  菡萏香销翠叶残,  ⊙●⊙○⊙●△(平韵)  西风愁起绿波间。  ⊙○⊙●●○△(协平韵)  还与韶光共憔悴,  ⊙●⊙○●○●(句)  不堪看。  ●○△(协平韵)  细雨梦回鸡塞远,  ⊙●⊙○○●●(句)  小楼吹彻玉笙寒。  ⊙○⊙●●○△(协平韵)  多少泪珠何限恨,  ⊙●⊙○○●●(句)  倚阑干。  ●○△(协平韵)  赏析  这首纪游词,是神宗元丰七年(1084),苏轼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词的上片写沿途景观。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可是东坡却只以“作晓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  第二句写向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晖。一个“媚”字,极富动感地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作者从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于残冬岁暮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东坡逸怀浩气的表现,是他精神境界上度越恒流之处。“入淮”句寄兴遥深,一结甚远。句中的“清洛”,即“洛涧”,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宋治临淮)不近,非目力能及。词中提到清洛,是以虚摹的笔法,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的清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浑浑沌沌一片浩茫了。  下片转写作者游览时的清茶野餐及欢快心情。一起两句,作者抓住了两件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节日气氛和诱人的力量。“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泡。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形象鲜明。午盏,指午茶。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  此二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味到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用词的结尾,却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  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佑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赏析《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概括“缲车”声,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为宋词题材开拓了新的天地。 “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浣溪沙》词中有“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苏轼 浣溪沙赏析

3,苏轼浣溪沙全文

浣溪沙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 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苏轼似乎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与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写作者路途中的片断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浓厚得多了。 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簌簌”,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装”,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才说明作者是从“簌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 苏轼——《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瞧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赏析: 深红绿暗景,黄童白叟人,其乐融融,热闹非凡。麋鹿猿猱跑来与人共欢,如见其眼神四转,既怯且喜的样子,机灵可爱之极,人与动物相处,更见得民风淳厚,一派桃源风光。 苏轼-浣溪沙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潭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篟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苏轼词作鉴赏 元丰元年(1078)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这里是前三首。第一首写傍晚之景和老幼聚观太守的情形。首句写到潭鱼。西沉的太阳,格外红而大,也染红了潭水。由于刚下过雨,潭水增多,大约也涌进了不少河鱼,它们似乎贪恋着夕照的温暖,纷纷游到水面。鱼之婉然若现,也写出了潭水的清澈。与大旱时水浊无鱼应成一番对照。从石潭四望,村复一村,佳木茏葱,只听得栖鸦的啼噪,而不见其影。不易见的潭鱼见了,易见的昏鸦反不见了,写出了农村得雨后风光为之一新,也流露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三句转笔写人。儿童黄发,老人白首,故称“黄童白叟”,这是聚观谢雨的人群中的一部分。“睢盱”二字俱从“目”,张目仰视貌,兼有喜悦之义。《易经。豫卦》“盱豫”,《疏》:“盱谓睢盱。睢盱者,喜悦之貌。”这里还暗用韩愈《元和圣德诗》“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句意。从童叟之乐见出众人之乐,也寄寓了作者“乐人之乐”的情怀。 接着,下片写谢雨的盛会,打破了林潭的寂静。常到潭边饮水的“麋鹿”突然逢人,惊恐地逃避了。而喜庆的鼓声却招来了顽皮的“猿猱”。“虽未惯”与“不须呼”相映成趣,两种情态,各各逼真。颇有助于表现和平熙乐的气氛。山村的老人纯朴木讷,初见知州不免有几分“未惯”,孩童则活泼好动,听到祭神仪式开始的鼓声,则争先恐后,若类皮猿之“不欢呼”。他们回家必得要兴奋地追说一天的见闻,说给那些未能目睹盛况的“采桑姑”们了。“归来说与采桑姑”,这节外生枝一笔,妙趣横生。 词写到日、村、潭、树等自然景物,鱼、鸟、猿、鹿等各类动物,黄童、白叟、采桑姑等各色人物及其活动,织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图。上片连用“深红”、“绿暗”、“黄”、“白”等色彩字,交错使用,画面生动悦目。下片则赋而兼比。全词虽未铺写谢雨,但无往而非喜雨、谢雨的情事。这正表现出作手取舍经营的匠心。前五句是实写,末一句是虚写,虚实相生,词意玩味不尽。 第二首写谢雨途中见闻。上片写自己进村之后出现的一个热闹场景。首句写村姑匆忙地梳妆打扮一番去见太守。“旋抹”刻画出少女第一次得见州官的急切、兴奋心情。接下来二句,写村姑们争看太守,连心爱的茜罗裙被拥挤的人群踏破也顾不得了。这样写既烘染出场面的热烈,又表现出围观少女精神的集中。 上片短短数语就刻画出一幅极风趣生动的农村风俗画。 下片写到田野、祠堂,又是一番光景。村民们老幼相扶相携,来到打麦子的土地祠,他们为感谢上天降雨,备酒食以酬神,剩余的祭品引来馋嘴的乌鸢,村头盘旋不下。这两个细节都表现出喜雨带来的欢欣。结句则是一个特写,黄昏时分,有个老头儿醉倒道边。这与前两句形成忙与闲,众与寡,远景与特写的对比。但它同样富于典型性。酩酊大醉是欢饮的结果,它反映出一种普遍的喜悦心情。词中的“使君”虽只是个陪衬角色,但其与民同乐的心情也洋溢纸上。 第三首写夏日田园风光、乡村风貌,表现了农民大旱得雨、幸免饥馁的喜悦心情以及词人与民同乐的博大胸怀。上片写农事活动。首句写地头的作物。“(音倾)即寈麻,是麻的一种。”麻叶层层“是写作物茂盛,”叶光“是说叶片滋润有光泽,二语互文见义,是雨后庄稼实况。从具体经济作物又见出时值初夏,正是春蚕已老,茧子丰收的时节。于是村中有煮茧事。煮茧的气味很大,只有怀着丰收喜悦的人嗅来才全然是一股清香。未到农舍,村头先嗅茧香,”谁家煮茧“云云,传达出一种新鲜好奇的感觉,实际上煮茧络丝何止一家。”一村香“之语倍有情味。走进村来,隔着篱墙,就可以听到缲丝女郎娇媚悦耳的谈笑声了。”络丝娘“本俗语中的虫名,即络纬,又名纺织娘,其声如织布,颇动听。这里转用来指蚕妇,便觉诗意盎然,味甚隽永。此处虽然只写了煮茧缫丝这样一种农事活动,但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雨后农民的喜悦之情。 下片写作者对农民生活的采访,须发将白的老翁拄着藜杖,老眼迷离似醉,捋下新麦(“捋青”)炒干后捣成粉末以果腹,故云“软饥肠”。这里的“软”,本字为“餪”,有“送食”之义,见《广韵》。两句可见村中生活仍有困难,流露出作者的关切之情。简单的一问,含蕴不尽。 这几首词带有鲜明的乡土色彩,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自然清新,情调健康朴实。词人所描写的虽然只是农村仲夏风貌的两三个侧面,但笔触始终围绕着农事和农民生活等,尤其是麻蚕麦豆等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的农作物,从中可见词人选择和提取题材的不凡功力。 浣溪沙 苏轼 内容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1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2。 雪沫乳花浮午盏3,蓼茸蒿笋试春盘4。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 1.泗州,今安徽泗县。刘倩叔,生平不详。南山,即都梁山,在泗州不远。 2.清洛,指洛涧,今安徽洛河,源出安徽合肥,北流至怀远入淮河。泗州在淮河北岸

苏轼浣溪沙全文

4,苏轼 浣溪沙 赏析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浸”字与“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楚辞·招魂》)中的“渐”字一样,均有“蔓延”之意。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杜鹃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兼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作者此时之清兴。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长歌行》)。“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所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白居易《醉歌》诗有“谁道使君不解饮,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诸句,乃嗟老叹衰之词也。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此前,作者于熙宁六年(1073)曾有诗云:“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乃是在钱塘潮来江水回流时所生发的感慨,与此词旨趣有相近之处。但当时作者是自请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头衔到美丽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并不浓。此时则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因此,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词中说的浴芳兰、缠彩线、挂小符,皆为当时过端午节的习俗。“佳人相见一千年”是祝朝云健康长寿,并有天长地久永谐情好之意。 果真,他们的爱情故事也传唱了一千年,感动了千年后的你我。穿过千年风雨尘埃,又见朝云。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这首词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五月四日,第二天就是端午节。岭南的旧历五月,天气已非常炎热,连清凉如水的朝云都要微微出了一身轻汗。那时端午节,女人们都要用兰花香草来沐浴,然后用彩线臂缠,以期祛病除灾。苏轼一想朝云要沐浴,便想像到明天江水要“流香涨腻”,可见朝云不仅肌肤如玉,她的身上还有一种天生奇香。 词中描写了端午沐浴的场景,彩线缠臂,可以不病湿;小符配身,可以辟五兵。“流香涨腻满晴川”,脂香粉腻顺水流淌,是一幅多么美丽而热闹的画面。而“佳人相见一千年”,则表现了两人希望一直这样相依相扶生活下去的愿望。在老迈之年谪居南荒,朝云已成了苏轼最后的慰藉和感情归宿。 注:朝云(朝云是苏轼在杭州一妓院买来的侍妾,对其很是宠爱)在这里被刻画得十分“性感”,她已经是一个丰盈的妇人了啊。关键是东坡重申了千年之约,接连表态,时光愈进,爱恋愈深。端午那日,东坡为朝云庆生,在穷荒之地办了喜庆的宴会。他欢愉如“白发之儿”,饮醉之后又想起自己的愿望,说欲与朝云一同升仙。这种幸福令人沉醉,尤其是自以为命不长久的东坡,不料,天不遂人愿,朝云与他两个妻子一样先去了。
赏析 这首纪游词,是神宗元丰七年(1084),苏轼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词的上片写沿途景观。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可是东坡却只以“作晓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 第二句写向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晖。一个“媚”字,极富动感地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作者从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于残冬岁暮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东坡逸怀浩气的表现,是他精神境界上度越恒流之处。“入淮”句寄兴遥深,一结甚远。句中的“清洛”,即“洛涧”,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宋治临淮)不近,非目力能及。词中提到清洛,是以虚摹的笔法,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的清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浑浑沌沌一片浩茫了。 下片转写作者游览时的清茶野餐及欢快心情。一起两句,作者抓住了两件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节日气氛和诱人的力量。“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泡。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形象鲜明。午盏,指午茶。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 此二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味到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用词的结尾,却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 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 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苏轼似乎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与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写作者路途中的片断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浓厚得多了。 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簌簌”,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装”,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才说明作者是从“簌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

5,浣溪沙 秦观这首诗表达了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词人渴望身心自由的思想感情。
浣溪沙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 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苏轼似乎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与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写作者路途中的片断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浓厚得多了。 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簌簌”,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装”,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才说明作者是从“簌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 苏轼——《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瞧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赏析: 深红绿暗景,黄童白叟人,其乐融融,热闹非凡。麋鹿猿猱跑来与人共欢,如见其眼神四转,既怯且喜的样子,机灵可爱之极,人与动物相处,更见得民风淳厚,一派桃源风光。 苏轼-浣溪沙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潭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篟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苏轼词作鉴赏 元丰元年(1078)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这里是前三首。第一首写傍晚之景和老幼聚观太守的情形。首句写到潭鱼。西沉的太阳,格外红而大,也染红了潭水。由于刚下过雨,潭水增多,大约也涌进了不少河鱼,它们似乎贪恋着夕照的温暖,纷纷游到水面。鱼之婉然若现,也写出了潭水的清澈。与大旱时水浊无鱼应成一番对照。从石潭四望,村复一村,佳木茏葱,只听得栖鸦的啼噪,而不见其影。不易见的潭鱼见了,易见的昏鸦反不见了,写出了农村得雨后风光为之一新,也流露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三句转笔写人。儿童黄发,老人白首,故称“黄童白叟”,这是聚观谢雨的人群中的一部分。“睢盱”二字俱从“目”,张目仰视貌,兼有喜悦之义。《易经。豫卦》“盱豫”,《疏》:“盱谓睢盱。睢盱者,喜悦之貌。”这里还暗用韩愈《元和圣德诗》“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句意。从童叟之乐见出众人之乐,也寄寓了作者“乐人之乐”的情怀。 接着,下片写谢雨的盛会,打破了林潭的寂静。常到潭边饮水的“麋鹿”突然逢人,惊恐地逃避了。而喜庆的鼓声却招来了顽皮的“猿猱”。“虽未惯”与“不须呼”相映成趣,两种情态,各各逼真。颇有助于表现和平熙乐的气氛。山村的老人纯朴木讷,初见知州不免有几分“未惯”,孩童则活泼好动,听到祭神仪式开始的鼓声,则争先恐后,若类皮猿之“不欢呼”。他们回家必得要兴奋地追说一天的见闻,说给那些未能目睹盛况的“采桑姑”们了。“归来说与采桑姑”,这节外生枝一笔,妙趣横生。 词写到日、村、潭、树等自然景物,鱼、鸟、猿、鹿等各类动物,黄童、白叟、采桑姑等各色人物及其活动,织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图。上片连用“深红”、“绿暗”、“黄”、“白”等色彩字,交错使用,画面生动悦目。下片则赋而兼比。全词虽未铺写谢雨,但无往而非喜雨、谢雨的情事。这正表现出作手取舍经营的匠心。前五句是实写,末一句是虚写,虚实相生,词意玩味不尽。 第二首写谢雨途中见闻。上片写自己进村之后出现的一个热闹场景。首句写村姑匆忙地梳妆打扮一番去见太守。“旋抹”刻画出少女第一次得见州官的急切、兴奋心情。接下来二句,写村姑们争看太守,连心爱的茜罗裙被拥挤的人群踏破也顾不得了。这样写既烘染出场面的热烈,又表现出围观少女精神的集中。 上片短短数语就刻画出一幅极风趣生动的农村风俗画。 下片写到田野、祠堂,又是一番光景。村民们老幼相扶相携,来到打麦子的土地祠,他们为感谢上天降雨,备酒食以酬神,剩余的祭品引来馋嘴的乌鸢,村头盘旋不下。这两个细节都表现出喜雨带来的欢欣。结句则是一个特写,黄昏时分,有个老头儿醉倒道边。这与前两句形成忙与闲,众与寡,远景与特写的对比。但它同样富于典型性。酩酊大醉是欢饮的结果,它反映出一种普遍的喜悦心情。词中的“使君”虽只是个陪衬角色,但其与民同乐的心情也洋溢纸上。 第三首写夏日田园风光、乡村风貌,表现了农民大旱得雨、幸免饥馁的喜悦心情以及词人与民同乐的博大胸怀。上片写农事活动。首句写地头的作物。“(音倾)即寈麻,是麻的一种。”麻叶层层“是写作物茂盛,”叶光“是说叶片滋润有光泽,二语互文见义,是雨后庄稼实况。从具体经济作物又见出时值初夏,正是春蚕已老,茧子丰收的时节。于是村中有煮茧事。煮茧的气味很大,只有怀着丰收喜悦的人嗅来才全然是一股清香。未到农舍,村头先嗅茧香,”谁家煮茧“云云,传达出一种新鲜好奇的感觉,实际上煮茧络丝何止一家。”一村香“之语倍有情味。走进村来,隔着篱墙,就可以听到缲丝女郎娇媚悦耳的谈笑声了。”络丝娘“本俗语中的虫名,即络纬,又名纺织娘,其声如织布,颇动听。这里转用来指蚕妇,便觉诗意盎然,味甚隽永。此处虽然只写了煮茧缫丝这样一种农事活动,但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雨后农民的喜悦之情。 下片写作者对农民生活的采访,须发将白的老翁拄着藜杖,老眼迷离似醉,捋下新麦(“捋青”)炒干后捣成粉末以果腹,故云“软饥肠”。这里的“软”,本字为“餪”,有“送食”之义,见《广韵》。两句可见村中生活仍有困难,流露出作者的关切之情。简单的一问,含蕴不尽。 这几首词带有鲜明的乡土色彩,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自然清新,情调健康朴实。词人所描写的虽然只是农村仲夏风貌的两三个侧面,但笔触始终围绕着农事和农民生活等,尤其是麻蚕麦豆等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的农作物,从中可见词人选择和提取题材的不凡功力。 浣溪沙 苏轼 内容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1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2。 雪沫乳花浮午盏3,蓼茸蒿笋试春盘4。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 1.泗州,今安徽泗县。刘倩叔,生平不详。南山,即都梁山,在泗州不远。 2.清洛,指洛涧,今安徽洛河,源出安徽合肥,北流至怀远入淮河。泗州在淮河北岸。漫漫,大水浩淼貌。 3.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古时烹茶,以乳色鲜白、泡沫细腻为上乘。苏轼《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 4.蓼茸:蓼菜的嫩芽。蒿笋,莴苣笋。春盘,唐代以来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词作日离立春不远,故先"试尝"。 鉴赏 此为一首记游词。元丰七年(1084),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赴任途中,曾于泗州小住,这首词便是在此期间,与友人在泗州附近南山游玩的时候所写。 上片写南山所见的景色:微寒天气,乃"细雨斜风"有心"作"之,天气放晴,滩边之烟柳似作意"媚"之,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本无意之风景,于有心人眼中,却显得处处有情。 下片写午时小休,烹茶野餐。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别有一番风味。而全词的主旨,最终落在"清欢"二字上,可见作者对生活情调的欣赏。 全词笔调雅致,可感受到作者清雅、恬淡的心境,正因有此心境,才能品味出生活的独特情致。
这首诗表达了词人渴望身心自由的思想感情。
【词语解释】 1.漠漠:像轻清寒一样的冷漠。 2.清寒:阴天,有些冷。 3.晓阴:早晨天阴着。 4.无赖:词人厌恶之语。 5.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6.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7.幽:意境悠远。 8.自在:自由自在。 9.丝雨:细雨。 10.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 11.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高邮)人。三十六岁中进士。曾任蔡州教授、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等职位。在新旧党之争中,因和苏轼关系密切而屡受新党打击,先后被贬到处州、郴州、横州、雷州等边远地区,最后死于藤州。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以词闻名,文辞为苏轼所赏识。其词风格婉约纤细、柔媚清丽,情调低沉感伤,愁思哀怨。向来被认为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对后来的词家有显著的影响。 【诗文解释】 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独自登上小楼,早上的天阴着好象是在深秋。屋内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象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象心中的忧愁。走回室内,随意用小银钩把帘子挂起。 【诗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词人渴望身心自由的思想感情。 暮春三月,人在小楼。一早起来,阴霾不开,轻寒恻恻。"节过清明冷似秋",对这种天气,畏寒不出的词人十分厌恶,不禁咀咒了一声"无赖"。回头看看室内,画屏上一幅《淡烟流水图》,迷蒙淡远,撩人意绪,于是一丝春愁油然而生。他定睛望了望窗外:落花随着微风,自在飘舞,宛如梦幻;纤细的小雨,无边无际,好似愁丝。"飞花"和"梦"、"丝雨"和"愁",一具体、一抽象,原本邈不相涉,但词人却发现它们之间有"轻"与"细"的特点,便构成两个新鲜的比喻,空灵缥缈,妙不可言。无怪乎梁启超称之为"奇语"。最后一句是作收、融情入景,化动为静,意境悠闲,使人玩味不尽。
这首词以清丽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相思女子的精小的楼阁和她闲淡的精神世界 此词描写了一幅晚春拂晓清寒景象。上片以总摄方式写“晓阴穷秋”的景象。“漠漠”形容清晨时烟雾丝雨、柳絮飞花交织成的淡淡迷蒙的画面。“晓阴无赖”乃楼中人发出的怨恼:真是无奈呀!清晨阴冷竟像深秋,暗示出时节正当寒食清明之际。“淡烟”写楼中人在晓阴轻寒中突然发现眼前景物之美:白蒙蒙的淡淡烟雾,清潺潺流淌的碧水像一幅清幽、淡逸的画境。下片承“画屏幽”而选取“飞花”“丝雨”富有动态性的细节意象精描细绘画境之清幽与楼中人似梦如怨的情怀。“自在”乃形容柳絮与落红顺其自然地飘然而落,倏忽而去,有如缥缈的春梦一样轻柔、空盈。最后以“闲挂”二字透出楼中人的空虚、闲寂的神情与心绪,与前面的景物描写融成一片。这首词以清丽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相思女子的精小的楼阁和她闲淡的精神世界,这两者全容纳在寥寥三十几字的小令之中,却作得仿佛一件精美玲珑的艺术盆景,令人久久欣赏把玩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