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湖熟天下足(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的原因)

1. 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的原因

1. 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的原因

“苏湖熟,天下足”据说是南宋时候的民谚.元代任仁发的《浙西水利议答》里提过.意思是:这个地方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的粮食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自身人口稠密,还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供应其它地区,所以从宋代以后就流行有“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

2. 请解读苏湖熟天下足

2. 请解读苏湖熟天下足

江浙地区是宋代的产粮大区,所以苏湖熟天下足,到了明代中后期这一地区商品经济发达,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经济类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3. 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

2019年全国各省区的GDP数据都已经公布了。从经济数据来看,南方地区的经济总量占据了全国的65%,北方的经济总量只有全国的35%。南方经济水平最低的西南地区也已经几乎超越了西北和东北地区。为什么南北差距会越拉越大呢?我们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利用经济规律去分析问题。

一,上古时代北方的先发优势

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这告诉我们,在早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后期转移到了南方。为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先来说说为什么早期的经济重心是北方。

中国是农耕文明国家

古代世界主要有农耕文明、海洋文明、游牧文明几种类型。海洋文明重视沿海地区的开发,农耕文明重视内陆地区的开发。中国是最典型的农耕文明。在文明出现的初期,越有利于农业起源的地方,文明就越发达。在古代,北方的经济更多依赖于农业,南方对商品经济的需求更大。

北方更有利于原始农业发展

在中国,南方的农业起源比北方早,但是南方的山地多,冲击平原少,土地开发难度大。北方的平原大多数黄河冲击形成的,土壤疏松。春秋战国之前,中国人使用的农具基本都是原始农具,很少有金属农具,因此更适应在北方开发。

上古时代北方气候温暖

中国古代的气候是不断变化的,不过总体而言,春秋战国之前的北方的气候类似于现在的亚热带气候,气温比现在高,降雨量也丰富。这样的气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当时北方的生态自然环境也十分优越,黄土高原还是大片的森林,河西走廊一带都是水草丰美之地。

二,南方的后发优势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南方的优势开始显示了出来。从春秋战国开始开始,这种变化就开始出现,南方的开发就加快了。南方的优势表现为几点。

南方更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人类的经济发展都是从自然经济逐渐向商品经济转变。南方河湖众多,拥有大量的优良港口,更有利于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例如在西汉时期,岭南一带还是十分落后的,但是广州已经成为了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尤其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东南沿海的国际贸易更是异常繁荣。北方也有国际贸易路线——丝绸之路,但是这条路凭借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匹、骆驼,运输量有限。另外,游牧民族对路上丝绸之路的干扰很大。宋朝开始,路上丝绸之路就衰落了。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铁农具加快了南方农业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随后不断在全国进行推广。于是乎,过去南方难以开发的土地开始大量被开垦出来。两汉时期,四川盆地、江汉平原、江南地区就已经成为了鱼米之乡。到了隋唐时期,南北经济已经基本平衡。到了宋朝,“苏湖熟,天下足”,明清时期就是“湖光熟,天下足”。

南方的气候更有利于作物生长

南方的降雨量比北方丰富,气温高,作物的生长周期短。在宋朝出现了一年两熟后,南方的优势进一步显示了出来。过去是因为土地开发限制了规模,后来大量的土地开垦了出来,导致南方的粮食产量就超过了北方。宋朝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明清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而北方的气候不断干旱,森林不断被破坏,草原变成了沙漠,黄土高原的森林也消失了。如此,北方的可耕地面积就下降下,产出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南方社会环境更加稳定

南方西有横断山,南部是东南亚,东边是大海,四周几乎没有外来威胁,一直以来比较安定。北方面临大漠、青海、西域、东北四个方面的游牧民族冲击,历史上战乱不断。战争对经济的破坏很大,每当战乱发生,北方人就会大量迁徙到了相对稳定的南方,加速了南方的开发。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南北经济格局变化

中国近代的经济格局变化,主要是沿着古代的发展趋势不断进步,如商品经济不断取代自然经济,东南地区的经济比重不断上升。但是新中国建立后,北方经济曾经出现了一次逆袭。这是为什么呢?

新中国前30年推行了计划经济

现在我们用“市场经济”这个词语来取代“商品经济”这个词语。新中国建立后,推行了“三大改造”,将中国的经济转为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就是苏联模式。这种经济体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忽视经济客观规律,经济活跃度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在经济经济期间,中国大部分的投资都在北方,尤其是在东北。这就造成了北方的经济出现了短暂的“复兴”。如果这个时代,国家将大量资金投入青海西藏,青藏高原也未必不会成为工业基地。

北方煤铁资源丰富

苏联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重工业的基本资源就是煤矿和铁矿石,两者是工业的基础。中国的煤铁资源基本集中于北方。不仅是煤铁,现代工业的“血液”——石油也大多数分布于北方。这就是使得北方在工业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时代早期都会有煤矿资源型城市兴起,如美国东北部、英国北部、德国鲁尔区等。从这一点上来说,当时北方复兴也是有一定的经济规律的。

改革开放后,南方的经济就迅速崛起。发展到了现在,南方经济又实现了对北方经济的超越,这又是为什么呢?

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

从改革开放后,中国就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放弃苏联模式,学习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这也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南方的优势又开始出现了。比如广东福建一带的人民和海外联系更加密切,能够吸引外资,技术。南方的海上交通更加便利。而北方呢,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比较大,人们的思维难以转型。同时,北方生产的重工业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相对较低,而南方的轻工业产品的竞争力更加明显。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末,世纪的产业支柱都是重工业,也就是煤铁为中心的经济。然而,90年代之后,从美国开始的信息化革命改革了世界经济格局。原子能、微电子、基因技术等高科技产业兴起,让国家经济的竞争演变为了科技的竞争。这一次改变使得世界上大多数的资源型城市走向了衰落,而兴起的是一个个的科技智慧城市。计划经济时代兴起的北方各大资源型城市都无法逃离这种趋势。相反,南方轻装上阵的城市更容易接纳这种新兴工业,如杭州、深圳就是这样的高科技城市。目前,中国主要的网络巨头基本都是南方创立的。

虽然南北方的经济差距拉大,但是这并不代表北方会走向衰落,因为差距只是相对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地区经济都无法达到平衡,即使是在美国也是如此。每个地区都应该找到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地区和地区之间应该形成分工。如此,经济才会相对协调。

4. 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

道义角度来讲,明朝的统治有着正义性,因为朱元璋起义之后,以优良的品德和亲民的态度,获得了中国的认可,由此建立了明朝的统治。但是,明朝的建立也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在战乱的年代,只有用武力打败邪恶,才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战火过后,原本繁荣的城市变得满目疮痍,以正义战胜邪恶的朱元璋,将用尽自己的能力来重整被战火摧残的地区。在中国重农思想的历史大背景下只有全力发展农业,才能维持明朝的统治,这便将历代王朝的统治捆绑于农业之上,农业的兴亡,往往决定着王朝的兴亡。

明朝以前的朝代是这样毁灭的,明朝以后的朝代也是这样毁灭的,所以对明朝历史中,农业政策的发展进行探析和研究,就会理解中国历代王朝兴亡的规律与原因。而明朝的农业政策,正是按照“重农减征”到“竭农重征”的顺序发展的,这也揭示了明朝灭亡的必然性。

重农减征的大背景

元代末期,中国地区灾祸频发,这导致了农民的歉收,并严重影响了广大地区农民的生计。再加上元朝朝廷的野蛮统治,对中原地区的汉人进行强力的打压,激发了汉人对于元朝统治者的不满。在天灾、地时、人祸的影响下,汉人揭竿而起,拉开了反抗元朝野蛮统治的帷幕。

5. 苏湖熟天下足指的是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意思是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说明到了北宋,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太湖流域,所以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由此可见,经济重心也就是养给中心建议竟仰仗东南最初是在北宋。全书《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宋史》卷帙浩繁,共两千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周三臣传》将韩通、李筠、李重进同列,横跨五代至宋初,弥补过去新旧五代史之不足。《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艺文),约占全书三分之一,仅次于《列传》,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职官志》详细地记述了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组织情况,《食货志》、《兵志》亦编得好,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食货志》十四卷,相当于《旧唐书·食货志》的七倍。根据宋朝的情况,《宋史》还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为蔡京、黄潜善、秦桧、张邦昌、刘豫等所作的传记;另有《道学》四卷,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道学人物所作的传记。

6. 由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

“苏湖熟,天下足”据说是南宋时候的民谚.元代任仁发的《浙西水利议答》里提过.意思是:这个地方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的粮食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自身人口稠密,还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供应其它地区,所以从宋代以后就流行有“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

7. 苏湖熟天下足的原因是什么

苏常熟、天下足”是自北宋以来,官方正统的说法,是有典故出处的,而那个“苏湖熟”是盗版的,是没有出处的,只是民间俗语的讹传而已。苏湖熟这一说法,只是到后来才被引用到一些非主流文学作品之中。

1,江南谷物富足,即粮食产量大,可以满足天下的需求。

2,从侧面反映了江南的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是重要粮食产地.

3,表明江南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8. 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有什么结论

“苏湖熟,天下足”据说是南宋时候的民谚.元代任仁发的《浙西水利议答》里提过.意思是:这个地方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的粮食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自身人口稠密,还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供应其它地区,所以从宋代以后就流行有“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

9. 湖广熟天下足苏湖指的是

苏指苏州,今江苏吴县一带,太湖以东。

湖指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太湖以南。苏湖指南宋时期的长江中下游的太湖流域,即江浙地区。故都指汴京(北宋都城,今河南开封)。此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南宋时期的中国的粮食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自身人口稠密,还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供应其它地区,所以从宋代以后就流行有“苏湖熟,天下足”。但到明清时期江浙农村转种棉花,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江浙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遂演变为“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公元 1127年北宋是东京,靖康之变时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所俘,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承大宋皇位,宋室南迁临安在江南建立政权,史称南宋,故将南迁前的首都汴京,也就是今天的开封,称为故都。

10. 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

两湖熟,天下足”意思是:

洞庭湖、鄱阳湖的粮食成熟了,天下的粮食就富足了。

今天的人谈到“两湖熟,天下足”,很多都想当然的以为“两湖”指的是湖南湖北,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两湖熟,天下足”,这句民谚脱胎自“苏湖熟,天下足”,肇始于明朝中叶,当时压根就没有湖南湖北的“两湖”之说,只有一个湖广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