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乐李煜翻译(李璟李煜词)

1. 开元乐李煜翻译

1. 开元乐李煜翻译

南唐后主李煜所有诗词如下: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长相思·一重山》、《清平乐·别来春半》、《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蝶恋花·春暮》、《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忆江南·多少恨》、《捣练子令·深院静》、《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喜迁莺·晓月坠》、《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忆江南·多少泪》、《木兰花·晚妆初了明肌雪》、《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一斛珠·晓妆初过》、《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望江梅·闲梦远》、《九月十日偶书》、《挽辞》、《柳枝》、《秋莺》、《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渡中江望石城泣下》、《病中感怀》、《病起题山舍壁》、《开元乐》、《题金楼子后》、《书琵琶背》、《三台令》、《悼诗》、《书灵筵手巾》、《句》、《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病中书事》、《亡后见形诗》、《木兰花(一名玉楼春、春晓曲、惜春容)》。

关于李煜的介绍: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词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

诗词的内容如下:

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5、《长相思·一重山》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6、《清平乐·别来春半》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7、《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8、《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9、《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10、《蝶恋花·春暮》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1、《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12、《忆江南·多少恨》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13、《捣练子令·深院静》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14、《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15、《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16、《喜迁莺·晓月坠》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17、《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18、《忆江南·多少泪》多少泪,沾袖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肠断更无疑。

19、《木兰花·晚妆初了明肌雪》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20、《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21、《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22、《一斛珠·晓妆初过》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23、《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24、《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2. 李璟李煜词

2. 李璟李煜词

二人并称:南唐二主

南唐词人包括李璟、李煜、冯延巳,成彦雄。南唐是于公元937年李升灭吴后建立的小朝廷,升传璟,璟传煜,凡三世,公元975年被宋灭亡,前后共38年。南唐烈祖李升注重政治改革,比较符合民望,以金陵为中心的南唐,政治安定,经济也有所发展。元宗李璟即位,委政于陈觉、冯延巳、冯延鲁、查文徽、魏岑等五个邪佞之人,人称“五鬼”,政治开始腐败。李煜即位,更是沉醉于声色狗马之中,不以国事为虑。南唐君臣,终日酣歌醉醉舞。李煜,李璟都带头写词,“俾歌者倚丝竹歌之,所以娱宾而遣兴也。”(陈世修《阳春集》)使南唐形成了西蜀以外的另一个文学艺术的中心。李璟、李煜并称“南唐二主”,宋人刻有“南唐二主词”。南唐词人比起花间派来,所写虽然同样有不少描写宫廷生活和女人、相思之类的作品,但不象花间派那样令人发腻,一部分作品清丽多彩,委婉传情。成就最高的李煜,被虏开封后,词风变化较大,充满了深沉的亡国之痛,词章内容更加充实。

3. 李煜开元乐原文翻译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尤眠。——王维《春眠》

心事数径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李煜《开元乐》

山南结其蔽庐,林下返吾初服。宁为五斗折腰,何如一瓢满腹。——王维《自适》

4. 开元乐的译文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空山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心里憔悴的诗人正准备归隐山林,青山便是他为自己选择的归宿。 【归山】张继

5. 开元乐李煜拼音

王维   自适

山南结其蔽庐,临下返吾初服

宁为五斗折腰,  何如一瓢满腹

感慨  作者 刘长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王维  幽居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冬景  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露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

6. 李煜的翻译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7. 李煜文言文翻译

李煜《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赏析 乌夜啼② 【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②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③ 相留醉, 几时重,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作者】 937-978,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96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975年,宋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作违侯命,实已沦为阶下囚。太平兴国三年七月 卒。

据宋人王至《默记》,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

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谢:凋谢。

②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 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④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1]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2]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3]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是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

“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

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

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作者小传】: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8. 开元乐李煜古诗翻译

将进酒(李白)

赠汪伦(李白)

送友人(李白)

静夜思(李白)

远别离(李白)

蜀道难(李白)

清溪行(李白)

临路歌(李白)

关山月(李白、陆游)

战城南(李白)

梁甫吟(李白)

北风行(李白)

妾薄命(李白)

长干行(李白)

江夏行(李白)

乌栖曲(李白)

玉阶怨(李白)

梁园吟(李白)

从军行(李白、王昌龄)

长相思(李白)

玉壶吟(李白)

陇西行(王维)

桃园行(王维)

陇头吟(王维)

终南山(王维)

竹里馆(王维)

黄鹤楼(崔颢)

清江曲(宋·苏庠)

登鹊山(宋·陈师道)

赠花卿(杜甫)

前出塞(杜甫)

后出塞(杜甫)

无家别(杜甫)

垂老别(杜甫)

新婚别(杜甫)

潼关吏(杜甫)

石壕吏(杜甫)

新安吏(杜甫)

成都府(杜甫)

丽人行(杜甫)

悲陈陶(杜甫)

兵车行(杜甫)

醉时歌(杜甫)

贫交行(杜甫)

凉州词(王之涣)

燕歌行(高适)

琵琶行(白居易)

长恨歌(白居易)

苏武庙(温庭筠)

秦妇吟(韦庄)

9. 李煜《开元乐》

1.心事数径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李煜《开元乐》

2.山南结其蔽庐,林下返吾初服.宁为五斗折腰,何如一瓢满腹.——王维《自适》

3.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尤眠.——王维《春眠》

4.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王维《幽居》

5.门对鹤溪流水,云连雁宕仙家.谁解幽人幽意,惯看山鸟山花.——李白《春景》

6.竹簟高人睡觉,水亭野客狂登.帘外熏风燕语,庭前绿树蝉鸣.——李白《夏景》

10. 李煜的清平乐翻译

“离离”又和后面的“萋萋”对应,意思相近,就是那浓浓的离情。“离离”和“萋萋”多和“芳草”、“春草”相连,都是表示离愁别绪。《楚辞•招隐士》里有“王孙游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维《山中送别》亦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李煜《清平乐》里也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句子,都是表达了浓郁的离别之情。

所以我说,“离离”字面的意思就是青草茂盛的意思;引申出来的还有歌颂青草一样旺盛顽强的生命力的意思;最重要的就是象青草一样绵延不绝的别离的情意!

11. 李煜传翻译

李煜最肉麻的一首诗,自然是“一斛珠”了。写女子最美的部位:美人口,用张开樱桃似的小口来形容!

一斛珠 美人口

〔南唐〕李煜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一斛珠》,又名《醉落魂》、《一斛夜明珠》、《章台月》等。入声。据《梅妃传》载,唐明皇爱上杨玉环后,梅妃失宠。一次使臣来朝,唐明皇命赐梅妃一斛(古代十斗为一斛)珍珠。梅妃写诗谢绝。唐明皇将梅妃的诗命乐工谱成曲,即名为《一斛珠》。双调,五十七字,上下片各四仄韵。首句或作“仄平平仄”,或作“平平仄仄”,不能犯孤平。上下片末句为九字句,于第四字处逗;最后三字,平仄要同,或者“平平仄”,或者“仄平仄”

此词写一个歌女的美丽天真、恃宠娇憨的情态,色、香、味、声俱足,虽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有一定的审美价值。那位歌女,晓妆才罢,嘴上轻轻点了点红色的沉檀,一副俏丽的模样。唱歌之前,先是润湿双唇,又似乎是在向人装怪相,撒娇。朱唇未动,先让人闻到一股口脂香。

她向人一展歌喉,张开了樱桃小嘴。樱桃鲜红、圆小,历来被用来形容美人的小嘴。歌后小宴,她大概是喝醉了,连罗袖也被酒沾湿了,由浅红变成了深红;到用大杯喝酒时,衣衫更是被酒弄脏了,可她对此一点也不在乎。酒后乏力,她斜倚绣床,把红绒含在嘴里咬碎了,娇嗔地笑着,朝心爱的郎君吐去。

自然,檀郎对此也只能笑笑而已,对一个醉的脸如桃花的天真少女,你又能怎样呢?一说绣床是指绣花的绷,红茸是红色的丝缕,绣花用的。本作的用词很有讲究,如“轻注”、“丁香颗”“樱桃破”等,能于细微处恰到好处地塑造人物外在形象及心态。

而词的结尾三句,更是把一个娇憨少女的形容、情态、声音、笑貌、戏谑性的动作活托出来,令人叹赏。后人对于这三句也不是没有微词,总的意思是认为那女子太轻狂,不足取法。但是评论这三句不能离开人物、场景、时间的特点。

人物是天真无邪的少女,场景是酒宴,时间是醉后,所以这三句描写是无可非议的,那种戏虐性的动作是少女内心喜悦、娇痴的自然流露,全无矫揉造作之态;像清人李渔所说如“娼妇倚门”,“唾枣核瓜子以调路人”,那当然只会引起人们的方感与恶心。

相对于后主李煜写家国破碎,让人更喜欢他的这些花间小词。娇而不亵,亲而不狎,李煜是真性情,真才华,绝不造假,也算达到了浑的境界。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