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具象标志是什么,茅台是什么意思

1,茅台是什么意思

茅台有着神秘悠远的历史。建国以来,无数次重要大活动,茅台酒都被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自古而今,向往茅台、赞美茅台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毫不夸张地说,茅台酒的每一个细小的“侧面”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故事,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文价值。犹如中国发 [茅台酒标志]茅台酒标志给世界的一张飘香的名片,具象的茅台酒和抽象的“人文”,在以醉人的芳香让世界了解自己的同时,也将中华酒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淋漓尽致地展示给了世界,让其了解了中国、中国文化。 茅台所产的酒质量特别好,从古至今早有定论。 汉高祖刘邦饮过枸酱酒后赞不绝口。汉武帝刘彻饮之盛赞“甘美之”。曾写下“杨柳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佳词名句的北宋大诗人黄庭坚,饮之则叹曰“殊可饮”。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七经仁怀,畅饮茅台酒之后更是写下“万顷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赤虺托起擎天柱,饮尽长江水倒流”的千古名句。翼王虽然兵败大渡河,但他诗中隐喻赤虺托起的“擎天柱”,是否使人隐隐感悟到赤水河畔的茅台百年之后将会成为中国的“国酒”? 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是我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是酿造者以神奇的智慧,提高粱之精,取小麦之魂,采天地之灵气,捕捉特殊环境里不可替代的微生物发酵、揉合、升华而耸起的酒文化丰碑。茅台酒源远流长,据史载,早在公元前135年,古属地茅台镇就酿出了使汉武帝“甘美之”的枸酱酒,盛名于世。
茅台镇地处贵州仁怀市,古时濮僚部落居住地,曾因马桑树满山遍野,得名马桑湾,后来濮人发现一股泉水,砌井方便行人饮水,深得人心,后用四方井代替了马桑湾。后来濮人后代祭祀祖先的土台上长满茅草,他们在茅草台上祭祀祖先以示对祖先开荒破草表示崇敬,惯称茅台,元朝之后才正式定名茅台村。
中国一种名酒的品牌,产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
贵州茅台酒独产于中国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它与电器行业的海尔、化妆品行业的贝雅诗顿、乳制品行业的蒙牛、网络行业的阿里巴巴都是中国最成功的本土企业!是中国悠久历史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然而国酒茅台面对2010年百年大旱,可能遭遇无水造酒的尴尬。茅台酒出产于贵州仁怀市赤水河畔茅台镇,群山环峙,形势险要,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赤水河水质纯洁清甜,含有少量矿物质,正好酿酒。 茅台酒因产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而得名。

茅台是什么意思

2,求李叔同送别的钢琴谱还有简谱带指法标记的谢了

李叔同与《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李叔同《送别》 会唱歌的中国人,多数都会唱李叔同这首《送别》。 1915年,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的李叔同,写了这首著名的《送别》。它属于李叔同早年创作的“学堂乐歌”。所谓“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明初一批有抱负的知识分子,鼓吹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大作用,积极提倡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同时,一些在日本留学的青年学子,借当时流行于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上新词,编成新的歌曲。此外,“学堂乐歌”还常常采用中国古典诗词来填写新的歌词。李叔同的《送别》,就具有这些鲜明的“学堂乐歌”特点:一是用古典诗词体填写歌词,二是选用美国流行曲调作谱。不了解这些背景,难免会对《送别》不同于现代歌曲的某些特点,感到困惑和不解。 为送别朋友而赋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基本母题。送别诗,是唐诗宋词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李白《送友人》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勃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都是送别诗中千古流传的名句。至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与李叔同的《送别》,有许多的相通之处。 《送别》的意象和语言,基本上是对中国古典送别诗的继承。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但《送别》以短短的一首歌词,把这些意象都集中起来,以一种“集大成”的冲击力,强烈震撼着中国人的离别“集体无意识”。所以,《送别》也就成为中国人离别的一种文化心理符号。 古代送别诗,一般都是为送别某一个朋友而写的,是实有其人。但耐人寻味的是,根据目前的材料,还看不出李叔同的《送别》是写给哪一位朋友。在我看来,《送别》并不是为具体的友人而写,而是一首无所明指的象征送别诗。《送别》分三段,第一段是“写景”,写长亭外,古道边送别的具象情景;第二段则是抒情,抒发知交零落天涯的悲慨;第三段从文字上看,是对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是文字重复而意蕴升华:经历了“送友离别”,而感悟到人生短暂,犹如日落,充满着彻骨的寒意。整首歌词弥漫着浓重的人生空幻感,深藏着出世顿悟的暗示。 概言之,《送别》实际上是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李叔同送别朋友,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所以,《送别》不仅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 参考资料:http://wenwen.sogou.com/z/q657129904.htm?si=6
送别右手和左手应放到哪个键盘
我急需要《送别》的带指法标记的钢琴简谱,谢谢!
刚琴简谱送别带指法

求李叔同送别的钢琴谱还有简谱带指法标记的谢了

3,请教为在古诗词中的含义

对,就是这个意思
〈动〉1. (为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2. 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do;act;make]我生之初,尚无为。——《诗·王风·兔爰》子为不知,我将不坠。——《左传·定公十二年》为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管子·枢言》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管子·心术上》为,施也。又,成也。——《广雅》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世说新语·巧艺》为之难。——《论语》。皇疏:“犹行也。”可以为师。——《论语》人之为学。——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推为长。——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为之者较少。——蔡元培《图画》3. 又如:为事(办事;成事);为诈(作假);为薪(取薪);为善(做善事);为道(学道,实践圣道);为头(居首;从头开始);为人(做人);为后(立后);为底(治足茧)4. 制作;创作 [make;compose]造作,为也。——《尔雅》以为乐器。——《周礼·春官·典同》。注:“为,作也。”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墨子·节用上》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见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为棺椁。——《庄子·人间世》应声便为诗。——《世说新语·文学》5. 治理 [administer]为,治也。——《小尔雅》诸葛瑾为 豫州。——《世说新语·排调》6. 又如:为国(治国);为政(治理国家;执掌国政)7. 变成,成为 [become]何遽不为福。——《淮南子·人间训》不能为祸。终为忠臣。——《世说新语·自新》而改为入。——宋· 洪迈《容斋续笔》8. 又如:由徒为师9. 是 [be]不为远者小。——《列子·汤问》不为近者热。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谓为三横。——蔡元培《图画》10. 又如:十尺为一丈11. 学习,研究 [study]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仗者,可亡也。——《韩非子》12. 种植;营作 [plant]东周欲为稻, 西周不下水, 东周患之。——《战国策》13. 设置;建立 [establish]。如:为法(制定法律;成为法律);为命(撰写政令、盟会的文辞);为山(建立功业)14. 使 [let]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易·井》15. 以为;认为 [think;bilieve;consider]为汝多智。——《列子·汤问》惊为生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我将为无人会使此法。——《大唐三藏取经诗话》16. 演奏 [play]。如:为乐(奏乐;作乐)〈名〉姓〈介〉1. 被 [by]——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不为酒困。——《论语·子罕》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为予群从所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为操所先。——《资治通鉴》悉为逆据。——《广东军务记》2. 又如: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为贼所盗;为敌所败3. 于,在 [in]——表示时间或处所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淮南子》1. 和 [and]——表示并列关系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孟子·公孙丑下》 犀首以梁为 齐战于 承匡而不胜。——《战国策》 2. 则,就 [then]——表示承接关系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3. 如,若 [if]——表示假设关系 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史记》 4. 或,抑 [or]——表示选择关系 助教顾良戏之曰:“汝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 妥应声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北史·何妥传》 《太誓》之注不解“五至”,…不知为一日五来,为当异日也。”——《诗·周颂·思文》疏 不审先生梁朝出仕,为复隐居?——《太平广记》 5. 又如:为复(还是,抑或);为是(抑或;还是);为当(抑或;还是) 〈助〉 1. 的,之 [of]——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岂弟君子,四方为则。——《后汉书》 2. 宾语前置的标志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孟子》 3. 附于单音形容词后,表示程度、范围的加深或扩大。如:大为高兴;广为宣传 4. 附于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意。如:广为流传;更为重要 1. 用于句尾,表示反诘、疑问,多与“何”相配合使用。如:何乐而不为 2.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予无所用天下为。——《庄子》 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1. 为 wéi 相为倚伏。——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相为应答。——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另见 wèi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它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如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的,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李商隐这首诗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因为云屏后藏着我无限娇媚的佳人。皇甫冉这首诗“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的意思是:不问别人而问元戎,因为他是军中主帅。你什么时候才能得胜班师,勒石而还?,所以这里的“为”是什么原因的意思。
似乎都是“因为”的意思,只是句式不太相同因为有了云屏才无限娇因为要问元戎才窦车骑

请教为在古诗词中的含义

4,急需一篇关于中秋的散文

岁月沉淀过的感悟,带着令人滋生浪漫色彩的日子里,人们把祈愿捏成一个圆圆的月亮,将思念酿成一杯香甜的桂花酒,惬意地品尝着一种向往和想象。在如水的清辉中,聆听那月下感动季节的一弦旷世乐章。  穿过岁月的烟尘,那一轮洗尽铅华的冷月,背负着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踏着唐诗宋词的风采,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从远古走来,将一个民族把宇宙天象的完美作为自己的节日,追求人与宇宙的和谐,把完满、和美作为一种境界,也把它作为一种团圆团聚,凝聚亲情的契机传承下来,浓凝千古。  静夜凭栏,皓月当空,银蟾光满,任由一缕思绪在秋风明月中翩飞起舞,仿佛带着梦幻的翅膀,悠悠然步入一片缱绻的宁谧,去领略那太白邀月对饮,子瞻把酒问月的意境,细细品味着苏东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意蕴内涵,在静谧中感受“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诗情画意,不免沉醉其中。真可谓是:月有诗魂,诗染月色。  自古月圆月缺千百度,却阅尽了苍桑无数。这月,以它惯有的沉静,向人世间倾泻着充满诗意的光辉。掬一捧月华入怀,你是否感受到它的凝重,你是否感受到它的通透,你是否感受到它似一个超然飘逸的隐者,给了人们无限的寄托呢?这融融的月夜,翦翦的秋风,令世间多少的相思念想、多少的离情别意、多少的惆怅迷惘、多少的美丽情操,都被融入到这无边的月色之中。  每逢中秋佳节,赏月,无疑成了人对月的心灵解读。这片月色弥漫着九州,弥漫了千年。此刻,月光撒落一地的温情,千里清光依旧,万目心思同源。这中秋的月夜是如此的娇媚亮丽,举头望月,已融入这月色之中,顿觉远离了凡尘,滤去了世俗的喧嚣与浮华。让我们举杯向月,与吴刚对饮,与嫦娥共舞,去享受着这种幸福的和谐!且放下秋思,放下寂寞,怀着释然的心境,静守着中秋月夜的明朗,感悟着人生的美丽,珍惜着亲情的温暖,去尽享生活中的一切美好。  今夜,一轮明月方始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每逢雨季,想起屋檐听雨,别有美感,虽不似小河旋涡的戏水,沙滩赶海的涉足,小城胡同的幽藏,但也有细雨浅唱低吟,中雨呼东道西,暴雨飞沙走石之快感。且不说,那涓涓细流给我的,雨的梳妆,雨的详和;且不说,那滚滚荡荡给我的,雨的玩耍,雨的火暴,让我目不接暇,情感四溢。雨是我儿时的惊喜,雨是我儿时的欢乐,我就在这雨的天地,寻觅童趣的皈依,我就在这雨的视野,铭记龙江成长如许。 时间的味道弥漫我的家乡。时间剥蚀我的家乡。 好多年过去,我总存有上世纪中叶的一个画面:北国乌裕尔河畔矗立的北安小城,那连绵起伏的茅屋,那生满绿苔竖着蒿草的屋檐下,一个小男孩,光着半截身子,穿着裤头赤着脚,怀揣想象,依站门阑,听着苔鲜底茅草尖儿淌下的雨滴,有时候象珠子成串,有时候象帘子摇摆,脚踩雨滴溅造的一趟小沟沟,瞧那副神态,一半是观雨的美丽,演绎无穷的变幻,一半是等爸爸掌着的油纸伞,妈妈牵着的遮雨布,等那日子成为界碑留在雨中。这是一幅动人的“小城童子听雨图”?!究其实,在那憧憬写满的幼年,幽幽的深巷,宛若悠长悠长隧道,连通我走向四面八方的梦,惟独这雨能守住我的心,让我象读懂古道,热肠般的读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我背起行囊远离。家乡的雨,已然是浇在我生命的额头的印痕。 迷恋雨就象那潺潺的流水徜徉于我的记忆。 还记得一连数日,听雨上隐,老天爷仍是雨意不减,凉怨洒尽。那雨过了头,水慢过门槛,冲进屋里没及腰,时孤寂一人,想起岳飞与母逃逸洪水之事,没有大缸,在漂浮的洗衣盆上打横,两手似桨滑翔屋外,荡向街口,遇一好心的叔叔救起,我仍在喊笑不止并不觉怕。甚而还狂想,雨大城沟子可以摆船;我的木舰,纸船,都会围满嬉戏。屋檐听雨,竟似童年的篝火,忽燎忽燎迷人。虽然雨大水大,淹牲畜淹房屋淹人总还有的,但我仍喜雨,表演的情趣,那就是大大的雨滴,瓢泼如注,哗哗作响,“倒”得满街是“河”,随处可见。瞧那,水面绽放朵朵翻卷的雨花,清一色的,亮丽可人,煞是好看,它们开开谢谢,明明灭灭,仿佛瞬间生瞬间死,生也壮烈死也壮烈,比那昙花更难扑捉,我满心去收藏,却数不清数儿。借着兴致,冲“河”伸出小手,摘采那雨花,可惜没了花身,易碎,不能将其装进花瓶。我捧起又放下,放下又捧起,雨花开开落落我的掌里,我的脚底,无穷无尽,开的远远的,直到迷茫望断视野。这份天地,天大浴缸无比的爽,透心的惬意,我不知一生能有几回!然而我终生没忘记,这雨的亲切含有浑浊贫瘠。 我听到时间,在我身边刷刷地流过去。 客居它乡,我没了这样的雨。也许是遇到了,我却长断了孩提时的梦。 我有了大厦听雨,所在环境不同,感受也就不一。蛰居在钢筋水泥框架丛中,混浊的空气里听雨,无非是喧嚣的压力寻求释放,繁杂事物的一刻超脱,然闹市的雨不那么清新。那年,我到西双版纳旅游,伫立三星级宾馆的门檐,倾听热带的雨林,感到雨是热的,雨是绵的,雨是甜的,来的快走的急。那洋洋洒洒的雨丝,挑战了蒙蒙亮了的梦,纱罩雾笼了南国的热带植物,四周蓬蓬团团,冠层叠迭更显神秘。远方,三五株两人高的棕榈挺拔伟岩,傲雨斗风;近处,七八棵椰树点缀绿毯,相拥成伞。满眼的披翠挂绿,雨乳般的诗情画意,吟唱了欲说还羞的美,观雨胜过观景的爽,我在洗浴,大自然在洗浴。其实,我们寻美不常在雨中吗?那撑着花伞穿着花衣的导游,婀娜袅袅,轻步轻脚,衬有周围的楼台亭阁探出半边的葱郁,人景相宜水墨淡青,无不是种温馨,沁入心脾。这云南的雨,象一首早已谱好的曲,哼得我记忆犹存。国外听雨也长眼力,我到了新加坡,那家酒店挺静仪高雅,印刷狮子城的标记。我以一老外身份,在它豪华玻璃门窗站立。这雨如城市一般干净,没有一丝纤尘。雨下多久,我站多久。眼前的异国风情,着意藏躲雨中,任我猜任我想。新加坡是高度文明之国,地上没有痰啧,没有烟头,空气有股绿茶般的清新。这雨也就格外引我注意。我知道,穿几天的白衬衫领口袖头,仍不见尘痕,那雨经过云的升腾飘逸,在天空摸爬滚打几个回合,几声闷雷掉下来,会不会有染变脏?可是,我潜心发现,大雨淌下的积水,仍是清亮如许。 我想,我家乡的雨,何时净化这样程度? 家乡屋檐听雨,也罢。国外酒店听雨,也罢。走过的路,总有人记得。我弄不准哪天,我到其它地方听雨,或到联合国麾下听雨,那雨肯定有一番感触,不是吗?!在不断听雨之中,时光那条大河,已经波澜壮阔,从我眼前流过,青春转瞬间就远在彼岸。我想到“逝者如斯夫”,我心在战栗,含泪聆听,聆听我生命深处,始终不曾变易的,对爱和美的等待和追求。如果眼前有个比较具象的画面,我的笔耕应该就是那,在无星无月的夜里,在山林中艰难寻路的旅人,期盼天际出现明亮的闪光,只为灵感潜存热望的,屋檐听雨。

5,电影 香水电影如何拍出味道

“电影《香水》的上映让人们期待了二十年,其间曾有无数制片商争购电影版权,隐居的苏斯金认为,只有《闪灵》和《发条橙》的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才能胜任此事。1999年,库布里克去世。3年后,苏斯金的好友,曾拍摄《玫瑰之名》和《帝国陷落》的伯恩德·艾钦格以千万欧元求得《香水》电影版权,他选择了曾以《罗拉快跑》获得世界声誉的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执导本片。面对大批书迷,伯恩德·艾钦格说:我们要用意象、声响和音乐的力量,营造出气味的氛围。为了忠实于原著的场景,剧组辗转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多地取景,还动用了约17吨的鱼和动物尸体淹没外景地的街道,并动员了近千名群众演员,再现香水魔力下纵欲狂欢的人群……”(自刘媛《寻香》)         但我最想知道的是,导演汤姆·提克威究竟是如何将一部电影拍出了“味道”,这项大师库布里克也未必能够胜任的工作,他是靠着怎样卓尔不群的魔法才做到的?     第一种“魔法”是画面,也就是制片人伯恩德·艾钦格所说的“意象”,它包括无数具体的形象,肮脏泥泞的街道,被刀劈开的鱼生,成堆的动物内脏、血污,皮革和油脂……视觉是最直接的刺激,它唤醒沉睡的记忆;第二种“魔法”是音乐和声响,大量有层次的环境声响和具有煽动性的交响音乐,共同营造出逼真的现场氛围,肮脏的鱼市,人声鼎沸的市场,幽暗的街道,法国南部花香四溢的田园……声音是很必要的挑逗,它营造空间的带入感;第三种“魔法”是画外音,在这部电影里,画外音的重要性超过了一般电影里画外音的叙事意义,它竭力营造出一种神秘气氛,并具有显而易见的诱导和启发性,它们指导我们对画面和音响作出跨越感官的联想……画外音是最关键的点拨,能催化强烈的情绪。     准确而美妙的特写镜头,带有催眠作用的交响乐,佐以诱导性的画外音,一起构成了针对观众的强烈暗示,它们共同唤醒人们最敏感的嗅觉记忆,让人对画面场景所表现的味道如临现场,这恐怕正是导演赋予电影以气味的基本手段。     逃脱这种精心营造的视听环境,味道其实是不存在的,但在这种层层包裹的视听幻觉里,我们确实会产生逼真的错觉,我们似乎真的闻到了那种气味——贵族男女假发上浓重的香粉味儿,皮革工厂那股浓郁的腥臭味儿,少女浓密红发和耳垂下皮肤的迷人气息……那感觉真是奇妙无比。     接下来让我们具体看看影片的第一场戏是如何被赋予气味的,那是主人公格雷诺耶诞生的地方,一个肮脏的鱼市。泥泞、拥挤、混乱的市场上,人头攒动,依次映入眼帘的镜头是:一个男人抱起装满死鱼的潮湿木箱转身走向人群,他和一个抱面包的妇女擦肩而过,然后经过一堆瘫软的黏糊糊的鱿鱼,一个在人群中挤来挤去的瘸腿乞丐,几个在腌制熏鱼的小摊前撕扯的男人……最后,他停在一个比集市上任何一个鱼摊都干净不了多少的小摊前,用力将箱子里的鱼倾倒在案上,那里有大约上百只巴掌长的小梭鱼(已经被抛开肚腹,露出暗淡的粉色内脏),它们和几条带斑纹的刀鱼混和在一起,旁边是堆积如山的鱼内脏和水槽里四溢的污浊血水,一个看上去脸色苍白、头发被汗水粘在一起的女人,正用一把小巧的尖刀把那些被抛开肚子的小鱼的内脏多弄出一些来。利用这个只有几十秒钟的场景,导演向我们描绘了早期巴黎一个满是泥泞、腥臭、血污的鱼市,画外音一直在强调的一个关键词是:恶臭。     如果说鱼市这场戏的气味塑造主要突出了臭,那么主人公格雷诺耶成年后第一次走入巴黎大街的那场戏,就已经很难给当时在场的气味综合定义了。镜头里,出现的是一个万花筒似的世界,在一条狭长的挤满了各种人和物品的街道上,除了主人公格雷诺耶不断抽动的兴奋的鼻子,所有出现在镜头里的东西都有其独特的气味:抱着狗乘坐马车的贵妇在轻轻挥动手里的扇子,路边摊的小贩在用铁皮桶给客人倒酒,几个年轻人在路边的长椅上用刀子翘开牡蛎,一个侍从在二楼阳台上为主人的假发扑香粉,店铺里堆满来自异域的香料和谷物,两只手在飞快地擦着一只褐色皮鞋,新烤的面包、烹调好的田螺、切开的奶酪,炒熟的栗子、被翻动的发黄的书籍……这些极具刺激性的画面,至少有一个(甚至所有)能唤醒你对其特殊味道的深刻记忆。在这个重要生活场景里,导演主要制造的是来自各种食物相互混淆的香味,它们营造的依然是一个充满味道的大环境,而接下来,影片才开始介入到香水的味道。     香水的味道,如果继续通过“用具象的物来唤醒记忆”这种方式,显然已经捉襟见肘,于是在各种分门别类的调味瓶之外,影片更使用了电影艺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人物的表演(准确地说是达斯汀·霍夫曼的表演)——来完善这种塑造。这时,制造香味的任务主要通过戏剧性的故事情节来烘托。另外,因为香水味道的特殊性(相比死鱼、鞋油诸等,一种特定香水的味道毕竟还是太抽象了,观众难以唤醒记忆获得参照),影片不得不引入一个华丽的特效镜头:达斯汀·霍夫曼闻香水时,旋转360度的镜头里出现了一个鲜花盛开的花园和一个献上轻吻的女人。这里的花园、女人和迷人的光线,都是情节推动气味高度视觉化的重要依据,其效果相当直观,但实际上它所传达的气味,恐怕远不如李子姑娘的那个部分来得传神——格雷诺耶跟踪卖李子的少女,特别是在背后轻嗅对方光洁的脖颈,几乎是影片唯一一次获取了人的味道,这大概是因为每个男人都多少拥有一次贴近女人身体的深刻记忆吧。     准确塑造香水的气味是影片在美学上的一大难点,但最难的其实是如何定义每个女人的独特气味,这个任务确实太艰巨了,我们有理由对汤姆·提克威宽容对待。但影片没能捕捉到女人的味道(李子姑娘可能除外),不能不说是这部电影的一大遗憾。当然,对女人气味的捕捉,导演其实也作过艰苦的努力,虽然收效甚微。他采用的方法是强化一种视觉道具,比如李子姑娘的部分就用腊蜜李子,篮子里熟睡的李子,被刀一剖两半的李子,通过这种种“移情”,观众至少对这个女人的气味留下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或者说,她味道被符号化了,被“标记”了。后来的道具还比如女主人公的红发和大场面的群交场景等等,它们都是对女人气味的补充说明和形象强化(补偿),当然效果并不非常理想。     影片越到后半部宿命感越强,但情节也越显乏力,“气味”亦越显稀薄,这可能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最后的高潮部分,对气味的神奇描绘已基本让位给情节的高度戏剧化处理,这大概也是正部影片后半部相比前半部魅力锐减的根源所在?最后,关于嗅觉的美学价值,和菜头先生的这段话说得很妙,这里不妨拿来作为本文的结束——“气味是通向人类记忆之门,陈封已久的往事可能在某天被一种细微的味道所唤醒,而和听觉和视觉相比,嗅觉也显得更加微妙私秘。听觉和视觉更像是一种公共资源,而嗅觉完全属于你个人,代表着黑暗,亲密和无距。

6,怎么理解消费过程行为论述题要有实例

摘要 从有产品的那一天起,就有了包装。包装已成为现代商品生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科学进步和经济高度发展的年代,商品包装设计已成为科学、艺术、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需要独特的创意、奇巧的构思以及和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商品包装设计作为一种高度知识密集型的创造活动,在诱导消费、提高商品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现在,商品开始更多地承载起促销的重任,已经成为了企业促销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个看似简单的包装问题,实际上反映出生产企业的市场意识、营销水平、环保理念以及成本意识等,包装能够成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它就是成功的。 关键词: 包装;市场;消费;营销水平 一、 包装与商品的关系 1. 保护商品 保护功能,也是包装最基本的功能,也是最直接,最明显的。例如是酒瓶能密封其中的酒,使其不会挥发掉;饼干的塑料袋能使饼干不与空气接触,保持爽脆。即使商品不受各种外力的损坏。一件商品总是要经过很多次流通,才能走进商场或其它场所,最终到消费者手中,这期间,需要很多环节。在储运过程中,很多外因,都会威胁到商品的安全。作为一个包装设计师,在设计之前,首先要想到包装的结构与材料,保证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安全。 2. 增加方便 方便也是就所谓的便利功能,也就是商品的包装是否便于使用、携带、存放等。商品的包装除了为厂商提供运输,保存的方便性之外,还需要为消费者的使用和保存提供方便。一个好的包装作品,应该以“人”为本,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这样会拉近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对商品的信任度,也促进消费者与企业之间沟通。我想,很多人购买易拉罐装的饮料时,都喜欢开盖时的那一声“啪”带来的快感。 3. 商品的销售功能 包装的这一个作用在现代的经济环境下,对商品的形象,销售产生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以前,人们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只要产品质量好,就不愁卖不出去。在市场竞争日益强烈的今天,包装的作用与重要性也为厂商深谙。人们已感觉到“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得以畅销,如何让自己的产品从琳琅满目的货架中跳出,只靠产品自的质量与媒体的轰炸,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在各种超市与自选卖场如雨后生春笋般而起的今天,直接面向消费者是产品自身的包装。好的包装,能直接吸引消费者的视线,让消费者产生强烈的购买欲,从而达到促畅销的目的。正如人们常说的一样“包装是沉默的商品推销员” 。 二、 包装在销售中的作用 1. 商品包装设计的心理要求 包装的设计必须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核心需求,也就是必须有实在的价值。虽然对于同质量的商品,包装较精美的比起包装较普通的更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若过度强调包装的作用,以致包装超过质量的商品对长远的商品销售是绝对不利的。例如,在所有年龄的文化群体中老年人最讲求质朴、实在,但是现在五花八门的老年人健康滋补品却普遍是“形式大于内容”的过度包装。这些产品即使能够吸引到偶然的礼品购买,也难以赢得消费者的忠诚,缺乏长远发展的动力。但如果在产品上突出了厂名、商标,倒是有助于减轻购买者对产品质量的怀疑心理。特别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这样做,对产品和企业的宣传一举两得。美国百威公司的银冰啤酒的包装上有一个企鹅和厂牌图案组成的品质标志,只有当啤酒冷藏温度最适宜的时候,活泼的小企鹅才会显示出来,向消费者保证是货真价实,风味最佳,以满足他们的求信心理。商品的包装设计是装饰艺术的结晶。精美的包装能激起消费者高层次的社会性需求,深具艺术魅力的包装对购买者而言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促使潜在消费者变为显在消费者,变为长久型、习惯型消费者的驱动力量。大凡是世界名酒,其包装都十分考究。 (1) 消费心理——购买动机 包装是与消费者接触最广泛、最频繁的视觉形象。商品包装设计在诱导消费、提高商品竞争力、建立品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购买心理一般依次经历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决策过程三个阶段。在质量、价格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独特的包装可以在0.25秒左右(购物者观察每一种商品的时间)一瞥决定消费者是否会从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吸引消费者的视线和兴趣,进入消费者的选择范围。 人们消费心理的差异性,决定了商品包装必须能吸引特定的消费群体产生预期的购买行为。因此,在对商品包装进行设计时,必须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进行设计。包装设计只有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迎合消费者的喜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激发和引导消费者的情感,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购买动机是引导顾客购买活动指向一定目标,以满足需要的购买意愿和冲动。这种购买意愿和冲动是十分复杂、捉摸不透的 心理活动,从其表现来看,可以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归纳为两大类:理智动机和感情动机。 理智动机的基本点就是求实心理,是立足于商品的最基本效用。顾客偏重产品的技术性能,而对其外观、价格、品牌等的考虑则在其次。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价格往往成为左右顾客取舍某种商品的关键因素。因为顾客总是希望商品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正常发挥其使用价值,可靠实质上是“经济”的延伸。名牌商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就是因为具有上乘的质量。但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经济条件的改善,顾客对自我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对产品安全性的考虑愈来愈多地成为顾客选购某一商品的动机。“绿色产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就是适合 这一购买动机来促进销售。在人们对于产品本身质量和价格的要求达到后,人们喜欢美的本性也促使了对于产品的外包装的要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感性能也是产品的使用价值之一。省力省事无疑是人们的一种自然需求,这个和之前提到的增加商品的方便是一致的。人们总是希望花较少的时间快速的掌握一个产品。对多数消费者而言,花了一笔积蓄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即使就是享誉世界的名牌产品也不能完全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感。因而,有无良好的售后服务往往成为左右顾客购买行为的砝码。 排除刚刚所说的理智的一面,现在就来看看消费者感性的一面。当然感情动机不能简单地理解感情动机为不理智动机。它主要是由社会心理的因素产生的购买意愿和冲动。感情动机很难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好奇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一些人专门追求新奇,赶时髦,总是充当先锋消费者,至于是否经济实惠,一般不大考虑,诸如谜语手纸、跳跳糖、电动牙刷等能在市场上风靡一时就是迎合了这一心理。很多年轻人,喜欢与众不同,喜欢求异、求奇、求新,极力寻找机会表现自我,不愿与世俗同流,总希望与别人的不一样,将黑发染成黄发、红发的消费行为就反映了他们想标新立异的心理。很多功成名就、收入丰盛的高收入阶层,也见于其他收入阶层中的少数人,在他们看来,购物不光是适用,还要表现个人的财力和欣赏水平。他们是消费者中的尖端消费群。购买倾向于高档化、名贵化、复古化,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美元的轿车,上万元的手表等的生产正迎合了这一心理。很多国外的奢侈品牌正因如此才把箭头指向了国内的市场。虚荣心是很多8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惯有的心理。一些讲摩登的人盲目崇拜外国货,只要是舶来品就买。社会学家称攀比为“比照集团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照搬他希望跻身其中的那个社会集团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不管商品是否需要,是否划算,也要购买。和这个不太一样的是从众心理。很多人希望与他归属的圈子同步,研究表明,当某种耐用消费品的家庭拥有率达到40%后,将会产生该消费品的消费热潮。顾客是企业的争夺对象,理应被企业奉为“上帝” ,有时尽管商品价格高一点,或者质量有不尽如意之处,顾客感到盛情难却,也乐于购买,甚至产生再光顾的动机。 (2) 色彩,外型,商标文字的重要性 商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 包装上的色彩是影响视觉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包装色彩设计很重要。心理学认为记忆是人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重现。记忆是心理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其中,识记和保持是前提;回忆和再认是结果。只有识记、保持牢固,回忆和再认才能实现。 商品包装有很多元素组成。色彩,包装的形态,商标文字,装饰图案以及摄影照片等等,都间接的决定了顾客选择的商品。很多包装运用了具象图形,这些通过摄影、变化、写实等方式进行变化的图形,使得产品更完美,更直接的表达了一些颜色无法表达的情感。 就像广告设计一样,包装设计有时可以没有图形,但是不可以没有文字,文
字是传达包装设计住处必不可少的要素,许多好的包装设计都十分注意文字设计,甚至完全以文字变化来处理装潢画面。因为很多人在消费过程中,对包装的细节要求很高。包装上的色彩是影响视觉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包装色彩设计很重要。包装色彩的总体感觉是华丽还是质朴,都是取决于包装色彩的总色调。用色彩制造视觉冲击。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吸引视线并形成深刻的印象。来自心理学家的一项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人们对品牌的记忆,83%借助视觉,11%借助听觉,3%依赖触觉。品牌包装的视觉效果对品牌推广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包装的强烈视觉效果来自于简洁、明了的品牌标志,独具一格的包装外形,与众不同的色彩处理,体现产品特点的包装材料等因素。在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上,要使商品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产品的视觉特征,更富有诱惑消费者的魅力,刺激和引导消费,以及增强人们对品牌的记忆,这都离不开色彩的设计与运用。这些元素结合了顾客在购买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各种消费心理,达到了促进消费的作用。人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微妙的,也是难以琢磨的,人们往往凭自己的印象购买商品。商品包装对消费者的心理测试表明,美丽与丑陋,高雅与粗俗,关注与排斥,这些心理上的情感,不仅男女老少各不相同,也因国家、地区和个人的偏爱而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作为一个设计师必须了解市场,研究设计形式因素和分析消费者的各种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摸索到包装设计与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规律,从而提高包装设计的效果,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商品的行动。三、 设计结合营销策略1. 整体的产品策略要走进市场,只有走进市场才能了解市场和把握市场,才能从市场中发现新的亮点,才能从市场中找到与自己所要设计的对象的共同语言,才能使自己所设计的作品紧跟市场。只要能彰显产品特色的就是好的包装。其次是要树立“大包装”意识。即包装的设计并不仅是在款式上做文章,而且在标贴、配套品上完全可以有新的创意。市场决定着产品,也决定着产品的宣传方向,因而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包装设计的表现方向。设计者如果缺乏对市场的基本了解,就缺乏设计的“方向感”,因而他的设计也就是盲目的。市场营销正是一种引导产品或劳务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的企业经营活动。因此,企业应将商品包装与市场营 销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商品制定的营销策略而采用相应的包装设计。根据销售地点不同,企业应因地制宜,采取悬挂式包装、堆叠式包装、展开式包装、开窗(透明)包装等不同形式的包装,灵活机动地展示宣传商品、从而促进商品的销售。有形物品主要包括产品实体及其品质、特色、品牌和包装;无形服务包括可以给消费者带来附加利益和心理满足感的售后服务、产品形象、信誉等。产品包装通过整体规划和设计的视觉符号,形成独特的个性和强烈的冲击力,使包装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的文化特色、产品的内容和特点,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信心与企业形象的认同。 (1) 包装突出商品个性从大的方面来讲,要通过包装突出竞争企业之间的差异,通过新颖独特的创意,表现企业个性特征,并用形象化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包装应注入企业文化的思想与理念内涵,方能传达出鲜明、独特、优良的企业形象,达成差异化战略之目的。产品包装借助独具个性的标识,来区别竞争企业及其产品,产品包装通过整体规划和设计的视觉符号,形成独特的个性和强烈的冲击力,使包装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的文化特色、产品的内容和特点,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信心与企业形象的认同。从商品本身来讲,要把产品的概念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通过视觉又能够感受到概念,创造出既具有商业价值更兼有艺术欣赏价值,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去表现出来,促使标志主题思想深化,从而达到准确传递产品信息的目的。产品包装应适合消费心理,具有明确的说明性,直接将产品或品牌传达给观众,与视觉、听觉同步传递信息,强化企业形象与品牌的诉求力。要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仔细的考虑,体现出品牌的一种个性、一种态度,甚至是一种信仰。要达到这个目的,靠的是经过科学分析定位后设计出来的包装,最好事先能在商场的货架上进行测试,看一下这种包装能否进入目标消费者的心里,进行不断地改进直至趋于完美。2. 与营销相配对的包装由于广告对商品的销售有很大的促销作用,而容易产生只重视广告,而忽略包装作用的倾向。其实,厂商不可能对每一个商品都作广告。美国包装设计家曾指出,“在每个超级市场货架上陈列的商品中,有80%没有经过广告宣传。”美国最大的化妆品生产商查尔斯

7,什么是中国古典诗学语言本体论

--------------------------------------------------------------------------------  言以设境  ——中国古典诗学语言本体论  丁云亮  中国古典诗学对诗歌语言的研究,有着优良传统,许多诗论家依据创作实际情况,有过精细的阐述和深刻的见解。特别是对具体诗作的评析,不仅很有说服力,而且有不少卓见,使读者常有豁然开朗之感,由此获得审美的享受。本文试图从本体论的角度,将盈篇累牍的诗论,作一番爬罗剔抉的工作,梳理并阐释古典诗学对如何利用语言创造意境的独特贡献。  一、“在泉为珠,着壁成绘”  言明象,象出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周易略例》),是古人对言、意、象三者内在逻辑关系的一般性认识。诗歌,作为人类复杂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236386232的心理状态,特别是情感的反映形式,它的语言既要求准确地传达情意,富有感染别人的客观有效性,又要求由语词、韵律、节奏等形式因素所建构起来的结构世界,具备自足的审美价值功能,即“托物兴词”、“随物宛转”,利用意象符号,通过暗示与象征,“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诗歌整个创造过程,也是艺术符号的物化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物象的移动、转换,甚至“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司空图《诗品·缜密》)。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默会心目。可以说,意象是构造诗歌的基本元素,诗歌语言正是这些意象群的符号化形式。诗人心合造化,言含万象,“桃杏犹解嫁东风”、“一枝一叶总关情”,天地间日月山川、草木烟云,成为主观情思的象征物,皆随我用,为我所役,形成诗的审美意蕴的感性显现。有些表象性的语词,如“流水”、“落花”、梅兰竹菊等,由于古代诗歌中的长期使用,积淀着中国士人共同的民族情怀,更成为普遍运用的艺术形式和稳定的符号系统。  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称赞王维的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意谓王氏诗的语言,象泉水之珠,明亮醒目,又似落壁之绘,神色毕著,词无虚设,秀丽典雅,意境幽美,情韵超常,令人游目骋怀。这确实是中肯之论,道出其诗绘画性的本质特征,它和苏拭所讲“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意见相近。诗中画境的品评,是对诗歌语言具象性和鲜明性的突出强调,同时也把诗语从意象经营扩大到境象表达,从整个意境角度来解析。后来的诗论家常说的“工致人画”、“宛然入画”、“大有画意”,都出于一辙,要求好的诗作、诗句,叙述情景,把主观情绪迹化为鲜活的显象结构,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通过具体可感的有限形象,构设出层深的境界,使欣赏者如在深山,如同野壑,畅神卧游。明人胡应麟《诗薮》比较唐代不同历史时期绝句优劣时说:“盛唐绝句,兴象玲珑,句意深婉,无工可见,无迹可寻。中唐遽减风神,晚唐大露筋骨,可并论乎?”盛唐诗多佳境,其琢句之法,比物以意,而不指言其物,有兴象风神,形迹俱融。这种取类作譬的方式,不仅出语自然超迈,使语词表达丰富多变,更重要的是提供具有明彻视觉性的可感境象,事物的形貌似乎触手可及,借以传达出象外之意。  吴乔《围炉诗话》以“米”为喻,指出:“书以道政事,故词宜达;诗以道性情,故词宜婉。意喻之米,饭与酒所同出。……诗之措词,不必副乎意,犹酒之尽变米形,饮之则醉也。”如果将日常语言比作“米”的话,那么诗语便是“酒”,是变了形的日常语言,或曰超常语言。古代诗歌语言,特别是近体诗,从每一句来看,不过是几个语词的联结缀合而已,实际上每个语词又往往是具象的符号,它对应着一个个负载情感的意象,经意象群的聚合而成诗境。举一较常见又有特征性的例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温庭筠《商山早行》里的两句诗,诗句全由名词运用排叙法组成。李东阳《麓堂诗话》评论说:“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不用一二闲字,止提出紧关物色字样”,二句中六个名词没有一个虚设,皆关物色;有听觉,有视觉,诗人却巧妙地省去了“闻”、“望”、“见”等动词,以及主语“我”等代词,直接用形象说话。每个语词都代表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它们组合成一幅幅似乎并不紧密相关而又可互相打通的画面,这样的画面是多重视轴,在时间上具有跳跃性,空间上具有模糊性,凭感觉的经验与情绪的流转连接一体,延伸了字面的意象时空,读者可以通过整体的知觉感受,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两句诗读后,虽然不能明晰地知道诗中具体的时间概念、空间位置是什么,但语词性质的相似关系,使“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游子客居在外的孤独落寞之感,心领神会,恍若所见。没有联结词,由负载画面的名词性词组直接联缀,是文言文语言超越约定俗成的语法规范和冻结固定的结构系统,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这或许就是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倡的反常化(又称陌生化)手法,即通过艺术处理方式(主要针对艺术语言)的反常化,将熟悉的对象变得生疏起来。它是一种颠覆习惯化的过程,将习以为常的标准性的东西加以“创造性损坏”。前引两句诗,从语言构造上讲,它既不符合日常语言的习惯,也背离书面语言的规则,名词词组之间省略任何联结词,整个句子失去了主谓的分别、因果的关系,外在的逻辑链条断裂了,人的理智的惯性暂时受到挫折,但真正的欣赏者依据一个个意象内在的情感逻辑,直探言外之意(行旅愁思)。正是利用反常化手法,诗人才能最大限度地遣使语言,又能扭曲、变形日常语言,最大限度地用活语言,一旦表达成功时,就把读者重新“唤醒”,让他看到一个全新的生气盎然的诗的境界。  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诗歌要传达出诗人的情思意念,完美地创造生气横溢的境界,必须借助具体的艺术形象,召示艺术生命的本真;语言为了尽象,谋求变成生动的现实,即需采用特殊的技巧(如反常化手法),使结构形式具有最大的含蕴性和启发性。中国古典诗学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它除了个别诗语的变异,更注重整体诗境的拓展,并将其概括为“赋、比、兴”三义。在我看来,赋比兴不只是曲达隐情、探幽发微的艺术方法,也是设立境外之象的有效手段。诗表达的是复杂的个人与人类的情感信息,若用陈述推理性语言,便无法达到目的,惟有采用意象性信息传递,建构特殊的诗境,才能冲破实用指称功能的限制。所谓“比兴寄托”,便是对寄寓深刻于语言之外的申说。李重华在《贞一斋诗说》里指出赋、比、兴应用的分别,并特别提及“兴”的作用,认为“兴之为义,是诗家大半得力处。无端说一件鸟兽草木,不明指天时而天时恍在其中;不显言地境而地境宛在其中;且不实说人事而人事已隐露其中。故有兴而诗之神理全具也。”鸟兽草木,作为自然界中的客观存在物,无情理可言,然而经过诗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妙笔化为诗行,这些自然物被拟人化,与人的主观情意相对应,便形成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艺术境界,妙趣横生,引人思发。比兴之外,“直书其事,寓言写物”的“赋”,有时也同样得到这种效果,《岘佣说诗》载《述怀》诗云:“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评曰:“乱景光景如绘,真至极矣,沉痛极矣。”寄书是为收书,以便探听家人消息,现在害怕消息传来,兵荒马乱时代民不聊生的图景见于言外。这也就是司空图所讲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诗品·含蓄》),诗人没有表白一字,但心中郁积的情结怨愤,倾尽无遗。  诗歌是语言的一种存在方式,语言即是诗歌的显性形态,诗的价值浸涵于语言的结构系统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并非说不要文字的表达形式;相反,诗人正是借语词所承载的意象群体本身,通过描绘具体的物象、景观,融入个体对宇宙生命、自然机趣的独特感受,含而不露(诸如用赋比兴),创造富于立体感的,具有多方面启发性的境界。王夫之说得好:“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古人绝唱多景语。”何谓“能作景语”?即诗人要“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安拈出。”(《姜斋诗话》卷下)写景本身就是言情,只因景显情隐,似乎“不著一字”,一旦情景不再分离,妙合无垠,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就“尽得风流”了。按照日本学者川野洋的分析,文学作品作为艺术信息的符号形式,具有二重性,即语义信息与审美信息。语义信息是一种有着确定性意义的信息,属表层意义,它解释、说明事物,是理解审美信息的基础,也是步入艺术世界的阶梯;审美信息是一种意象性信息,属深层意义,它融铸了作家主体的情绪、体会,负载情感意味,且具有模棱两可性。对于一首诗来说,语言结构的特殊性、开放性,使得所营构的境象存在多面性,本身即具有“潜在的意义系统”或“信息容量”,它们往往超越一般语言之能指、所指阈限。以语言为媒体的诗歌艺术形象的这种独特性,不同于以色彩、石料、音响为媒体的绘画、雕刻、音乐艺术,它表现的是,读者参加完成的具象化的、又较为糊模的意象聚合世界,看似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文字所显示的是一层境象,字外暗示的又是一层境象;后种境象是欣赏者以前种境象为契机,以个人经验为前提,借助知觉想象力转换生成的。不同的读者,前种境象相差无几,后种境象因加入自我表现的成分,往往迥异其趣。很显然,前一境象所标示的意义是语义信息,呈现表层意义;后一境象的意义所涵盖的是审美信息,它游离出语言本身的“容量”,指涉范围不确定。正是这种空幻飘忽的佳境,若即若离,不得以字句诠,不可以迹相求,显得语近情遥,语浅情深。若仅从语言表面观照,则无法洞明诗歌语境所蕴含,却又存在于语词之外的深层意味。  诗歌,要想达到超出语言之外、音节之中的“取类也小,称名也大”的艺术至境,不只在描写的真切不晦,刻划的细腻肖似,还需要经历汇通、体认心灵的艺术抽象的过程。比兴之法,能化物象为浸透情感的诗之境象,但想不流于外表末节,而寄托遥深,有活泼泼的生香活意,把握那超越有限的无限本体,还要抓住外物的本质特征,使诗之境象气韵生动,同宇宙生命一样,呈现出一种生生不息、劲气周流的审美情调。诗歌有神气,才有韵味;没有神气,犹如绘日月而无光彩,黯然失色。同时,形具而神生,形神之间,是辩证统一关系。形是事物精神面貌的物质外壳,又是创作者“胸中逸气”栖息之谛所。形寓于神,神超出形。所以,古典诗学提倡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传神写意。为了词尽意余,不把“所指”直呈出来,凝炼浓缩地遣使语词,下虚字有力,用实字无迹,所表达的境象“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同上)诗句突破单个语词局限性和封闭性,文字所未表达出的意义,通过诗的整体结构的“压强”或“张力”释放出来。总之,诗语提供的境象,是鲜活而富有灵性的,它能超越语言的内部规范,“物外传心,空中造物”,展示多重暗示,为读者留有广阔的自由联想的空间,满足其期待视野,取得余味曲包的美学效果。  三、“歌吟咏叹,流通动荡”  从文学发展的起源看,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的。《尚书·尧典》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之说。这是诗歌存在的初级形态。随着时代的递相更换,社会生活的骤然转变,诗歌作为文学艺术而逐渐与音乐、舞蹈分离开来,走上独立的路径。但“比兴互陈,反复唱叹”,诗歌与音乐之间联系没有被割断,伴随诗史的推进,反而得到张扬。“韵协而言顺,言顺而声入”,语言上的文从字顺,同声韵的协调相得益彰,成为诗语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对诗歌音乐性的重视与强调,不仅作为语言艺术性的必需,而且也是汉语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文法构造伸缩性大,容易形成齐整划一的对偶式结构,语音以清响浏亮的元音(母音)占绝大多数,还有平上去入四声的区分,使它特别富有音乐和谐悦耳的美感效应。古典诗学非常重视这一点。不少诗论家对此经过踏实的研究,从调、韵、节奏各个方面,指陈得失,剖析利弊,引导创作。  较早地把声律论应用于文学的是沈约,他在《谢灵运传论》说:“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自骚人以来,此秘未睹。”沈约自矜声律之学,为其首创。此说是否属实,姑且不论。但他认为“妙达此旨,始可言文”,把声律在文学中提高到如此地位,确属罕见。由于他过分看重声律,将其凌驾于艺术思维之上,矫枉过正,也常常遭到后人的非议。其后,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总结前人的审音和审美经验,指出汉字声音本身有抑有扬,有双声、有叠韵,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诗人创作时不能违反其自律性,否则声律配合稍有错乱,便会前后阻碍,往来不顺利。工夫集中在句子的“和”与句末的“韵”上。韵即韵脚,“押得韵来如砥柱,动移不得见功夫”,诗中有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就会倾折崩蹋,让句末韵脚里元音的重复,造成声音的迂回宛转之美;“和”即不同字调的适当搭配,句子的谐会有高低抑扬的不同,发展到以后主要包括四声、双声、叠韵诸方面。古汉语四声,常以不同的声调,表现不同的情感态度,象上声舒徐和软,其腔低回,去声激励劲远,其腔高昂,“相配用之,方能抑扬有致”,平仄就由此延续而来,平仄的酌情运用,引起诗句音调起伏顿挫的变化,既符合诗律的要求,又恰到好处地体现情感波动。双声、叠韵词中,两字之间一般有相通的意蕴,清人李重华言:“叠韵如两玉相扣,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联,取其宛转。”(《贞一斋诗话》)具有一种音节上的回环重叠之美。总之,避同求异,在错综中求和谐,是其精髓。  六朝时,已开始认识到声律在诗歌文本中的不可或缺的性质,对中国诗体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不可否认,它明显具有“不完美的缺陷”。中唐诗僧皎然就曾严厉批评过沈约“酷裁八病,碎用四声”,把声律看成一种规范化的形式,认为只有“轻重低昂之节,韵合情高”(《诗式》),才不至于损害诗之整体情境。近体诗的诞生,昭示中国诗歌艺术走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近体诗的成熟,即是汉语音律学在诗歌领域里实践的自觉的标志。这从辨析诗文的区别时就可看出。李东阳在《春雨堂稿序》中指出:“夫文者言之成章,而诗又其成声者也。章之为用,贵乎纪述铺叙,发挥而藻饰;操纵开阖,惟所欲为,而必有一定之准。若歌吟咏叹,流通动荡之用,则存乎声,而高下长短之节,亦截乎不可乱。”诗的“陶写情性,感发志意”的作用,总是比之以声韵,和之以节奏,通过谐和的声律而显示出来。如果没有“歌吟咏叹,流通动荡”,语辞高可讽,长可咏,清便宛转,富于乐感的美声,没有高下长短、悠扬委曲的音节,就不会有诗体的存在。如果诗与乐判而为二,虽有格律,而无音韵,就不过为排偶之文而已,则古之教化,何必诗律一体呢?诗歌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就因为它“别是一教”、“盖六艺中之乐”,藉其独特的价值功能立一门户,其他文体无法取而代之。李氏把诗的音乐性与诗情结为一体,是诗歌语言观念的重大转折。它说明好的诗语具有音乐之美感,但诗的乐感并不独立出来,只作为艺术思维的一个内在因素而存在,是为表达性情生成的。它的音乐美,在于更好地体现诗人或喜或悲、或忧或乐的情绪意念,创造一种声情并茂的境界。  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因素与意境的相辅相成关系,我们可以通过王维《山居秋暝》里的两句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予以更具体地说明。这一联乃千古名句,为后人广泛称道。从音节上看,前二字为名词语,中二字为方位语,末字为动词语,属二二一拍,错落有致,迂徐起伏。上句五个字,元音分别为齐齿呼、撮口呼、开口呼、齐齿呼、开口呼,大体上是由敛到放,与月光下泻由聚到散的情景相切;下句“清泉”二字声母同是舌面音,“石上”二字皆为舌尖后音,分别近似双声,音质响亮铿锵,而“流”字则以圆润收结,大致是由脆而圆,与泉流石上清脆而又滑动的情状相应。全联“一气相生,词意浑成”,听觉、视觉意象俱全,音节和诗意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一幅圆满自在、清逸宁静的画境,跃然纸上。正因为诗一方面注重音乐美,乐感是诗语与生俱来的特质,另一方面受诗意所决定,为表达情性提供最佳寓所,才使其语言作为自身的存在方式,有着鲜明的特色。  质而言之,我国古典诗歌语言,因其使用语种的独特性和限制性,在本体意义上,呈示一种极富于个性化的存在方式。它的语词结构具有极大的伸缩性,迹化的境象涵盖多重意味,在变动不居的时间流衍中,具有空间的延展性。诗之格律,表征了外在自然与内在心灵之生命节律的感应、汇通。字无虚设,语出常境,情性流转其中,意境悠远深邃,体现了中国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葱茏絪緼、充盈生机的人生观念与审美状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