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40年改革创新,中国白酒三大转型是什么

1,中国白酒三大转型是什么

1.转型之一是从高端白酒转向中低端白酒2.转型之二是主打健康白酒3.转型之三是产品回归传统,但销售“牵手”时尚
你好!九儿红认为,中国白酒有三大转型机会值得一看:1、模式创新向产品型创新的转型2、销量式增长向价格式增长的转型3、从品牌组合向品类组合的转型如有疑问,请追问。

中国白酒三大转型是什么

2,建国后的两大白酒创新香型除了芝麻香型另外一个香型是什么

柔和型啊柔和茅台醇 滴滴见真情
兼香型是建国后自主创新的另外一种香型
白酒是有芝麻香型的,“芝麻香”通常被认为是芝麻香型白酒的代名词,芝麻香型白酒是中国成立后两大创新香型之一。芝麻香型白酒不是加了芝麻,芝麻香原料配比是以高粱为主体,配以适量的小麦、麸皮等,使原料中的氮碳比从1:18—1:20提高到1:13—1:15,这使美拉德反应的一系列产物增加。

建国后的两大白酒创新香型除了芝麻香型另外一个香型是什么

3,中国酒业发展状况

市场饱和供大于求 是目前的状况
我国酿酒工业面临的形势1、饮料酒消费结构的变化及走向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的变化,追求保健、安全、绿色的需求日益增强,烈性酒的产量将逐渐下降,啤酒、葡萄酒和黄酒以及果露酒的需求量将扩大,其产量必将趋向上升,白酒的低度化已成定局,葡萄酒与黄酒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低度、营养、保健等功能,其作为国际通畅型的酒种,更是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估计在“十五”期间将有较大的发展。

中国酒业发展状况

4,白酒行业如何从名酒向民酒转型

自八项新规出台后,白酒行业的被动调整一直没有停止,固守老方法只能被市场淘汰,而直面危机才能迎来转机,其中一个重要的调整是:我国开始向大众消费时代转型,名酒也要向民酒转型。如何转型为民酒,是白酒行业的共同课题。  按常理来说,名酒与民酒两个概念并不是完全不同的,一个酒有了大多数的消费群体,自然也是名酒,而一个名酒如果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那么也不是名酒了。然而,现实是,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白酒行业“发酒疯”,名酒高高在上,离消费者越远,身份越尊贵,比如,在2011年白酒行业顶峰期时,便有某个名酒为了提升价格,特意压缩产能,这固然可解释为正常的市场行为,然而却只是为了营造品牌形象,背离了服务消费者的根本宗旨。  正是因为名酒与民酒概念的割裂、甚至对立,今天白酒行业才有了所谓的“名酒向民酒”转型。这一转型虽然是白酒行业的应尽之分,然而却得到了消费者们的欢迎,有如此热情的消费者是白酒行业之福。消费者用实际行动,用更为理性、务实的饮酒态度,助推了白酒行业的转型。  那么,白酒行业如何才能接地气呢?简单来说,便是消费者喜欢什么,便满足什么,如果还能有一定的引领价值的能力,比如苹果引领手机使用新观念,那么便是更好的了。具体来说,是从价格、品牌诉求、新型酒文化等方面着手。  有些品牌已在白酒行业转型中走出了一条新路。比如北京二锅头价格惠民,它始于1163年,传承金澜酒,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主打中国味道、中国文化牌,给中国人以熟悉的、亲切的舌尖美味,同时又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中国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风韵。  从文化层面来说,白酒行业的调整是一个涤除不良酒文化、塑造新型的白酒与文化的过程。变革总是困难的,尤其是在被动变革的情况下,但在白酒行业的共同努力,在品牌迭兴的好形势下,在白酒消费者的支持下,一定可以把危机变为转机、生机。
我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说的是中国白酒行业的排名,鉴道私藏酒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啊,应该不会错的,请朋友喝这种酒应该不会给你丢面子的。你自己在网上去查查看就知道了。

5,目前中国酿酒业的四个转变是哪四个

“十一五”期间,酿酒行业的增产节约潜力较大,综合利用前景十分广阔。酿酒工业增产节约必须两条腿走路,开源(联产饲料、重复利用固态酒糟等)和节流(降低产品消耗)并举。白酒行业可以在企业管理、技术进步、产品结构调整、企业结构调整和推进技术进步方面下功夫。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要坚持“四个转变”。白酒是世界上特有的烈性蒸馏酒,酒度高、吨酒耗粮、耗能大大高于其他酒种,以耗粮数量相比较,每吨白酒分别相当于11吨啤酒、25吨葡萄酒或黄酒的用粮数量,调整产品结构重点要以白酒为主。具体来说是:(一)坚持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我国传统生产的白酒酒度大体60度左右,这样高的酒度,既浪费粮食又危害健康,我国近几年已开展了白酒降度工作,但仍未改变高度酒占主导的局面,40度以下的低度酒仅占酒总量的15%左右。(二)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我国蒸馏酒一般指白酒,酿造酒指黄酒、啤酒、葡萄酒、果酒等。从营养角度来讲,酿造酒含丰富营养成分,其中黄酒是我国人们喜爱的传统饮料,酒体温和、滋味醇厚、营养丰富、物美价廉,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易为人体吸收。因此,酿造酒是饮料酒的发展方向。(三)粮食酒向果露酒转变。我国山区果类资源十分丰富。凡苹果、柑桔等水果资源丰富的地区,都应当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果酒。还有不少山区、边远区的各种野生水果也是酿造果酒的良好原料,应当积极开发,把山区的资源优势变成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还要提倡使用酒精和黄酒、果酒为酒基配制露酒。同时,要扩大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等洋酒的生产。大力发展各种果露酒,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粮食,而且可为市场提供丰富多样的商品酒,满足人们不同的消费要求。适当发展一些国际流行的“洋酒”,对于我国酿酒工业跻身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四)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这是根据市场的消费倾向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提出来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类的消费日益趋向高档化、优质化。对今后新开业的以粮食为原料的酒厂,要严格控制,防止盲目发展。要减少普通酒的产量,大力发展名优酒。总之,在“十一五”期间,酿酒行业依然要坚持四个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节粮、节能和满足消费为目标,贯彻“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不污染、高效益”的方针。控制白酒产量(特别是高度白酒)、食用酒精的产能,稳步发展啤酒和大力发展葡萄酒,积极发展黄酒。加快集团化、规范化建设和企业改制工作。在管理理念、营销理念和产品结构理念上要适应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推动酿酒产业的国际化。(中食)

6,中国白酒政策

近年来我国的白酒行业税收政策   1985年以前粮食白酒的工商税率定为60%,个别地区规定交给商业部门收购的定为40%税率,“三精一水”兑制的定为30%税率。1985年将白酒的工商税改为产品税,税率为50%,其中用议价粮酿制的减按30%税率征收。同时,各省为维护酒类企业白酒的生产,由全额征税改为扣包装征税,一般每吨粮食白酒扣除400元左右,优质酒扣得更多。   1992年税收征管法颁布后,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集中的中央(国务院),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对白酒同时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消费税税率25%,增值税税率17%,实际税负为8%左右,合计33%,大体与原议价粮白酒30%税率相同,但不准扣除包装费,对价外费用也开始征税,粮食白酒净增值税、消费税税负实际要高于33%,但允许外购已税白酒和酒精抵扣在上一生产环节已纳的消费税。   1995年10月18日,国税发〔1995〕192号文件规定:对销售除啤酒、黄酒外的其他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并入当期销售额征税。   1998年3月4日,财税〔1998〕45号文件和2006年5月16日颁布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从1998年1月1日起,对粮食类白酒(含薯类白酒)的广告宣传费一律不得在税前扣除。   2001年5月11日,财税〔2001〕84号文件规定:对粮食白酒、薯类白酒在原按25%、15%征收消费税的同时再按实际销售量每公斤(1000克)征收0.5元的定额消费税,同时停止执行外购或委托加工已税酒和酒精生产的酒抵扣上一生产环节已纳消费税的政策。   2002年8月26日,国税发〔2002〕109号文件提出了酒厂利用关联企业关联交易行为规避消费税问题,要求各地按《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四条规定的计税价格调整方法调整酒类产品消费税计税收入额,补缴消费税。同时提出对“品牌使用费”征税问题。   2002年,国家取消了对白酒上市公司先征后返18%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2006年3月2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33号)规定:粮食白酒、薯类白酒的比例税率统一调整为20%。粮食白酒降5%,薯类白酒提高5%。 申办散装白酒出售各项证件办法: 销售散装白酒需先到辖区工商所核名称,因你只卖酒,不涉及生产,只需到区工商局食品科办理流通许可证后就可办理经营执照。你如果要做成包装酒销售,必须取得合法的商标名称和标识,具体可向区工商局联系。你销售酒,需交纳增值税,可向区国税局咨询有关具体政策。

7,能给我说一下中国白酒的发展史么

  白酒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一直伴随着文学、艺术的不断发展,文人墨客的喜怒哀乐,演绎成东方文化一棵璀璨的明珠。白酒在中国人含蓄的情感里,一直是庆祝、发泄、祭祀、 表达尊崇的载体,因此,五千年的白酒文明,就融入各个地域,各种香型、各种风格的酒香中。可以说,白酒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蕴涵着文化的信息,传播着特有的民族、时代风情。白酒行业是一个特种行业,白酒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在酽酽的酒文化基础上进行挖掘,以形成独特的、具有现代特征又兼容历史文化、品质文化、消费文化、管理文化的企业文化。  因为中国白酒的发展史铭刻着清晰的文化艺术,因此白酒企业本身就更需要强而有力的企业文化来推进(这是企业管理的要求,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形态)。我们力图从白酒的商品特性以及立足于白酒特有的历史特征、人文特征、社会特征来阐明白酒企业文化建设的焦点。  一、历史性是白酒企业文化的资本  “杏花村”“茅台”“大全烧坊”“泸州老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都曾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人物发生了关系,留下了美丽的传说和经典的酒事。因此,历史文化成为白酒的地域价值或者品牌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凡是在国际上有知名度的企业(含品牌)无不有悠久的历史——这是强势品牌的基本要素。因此,在白酒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有高瞻远瞩,用历史的内涵,文化的基因不断地塑造我们的企业及品牌;只有这样我们的白酒企业及品牌才会越来越有厚度。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所有的白酒品牌都拥有历史资本,因此在不具备历史文化或者历史文化的价值不足以承载起一个企业、一个品牌的时候,我们要尽量避免“东施效颦”。比如,目前白酒市场上充斥的大量历史文化名酒就是套用历史、剽窃历史的“伪文化”。他们借助一个典故、一首诗歌就号称历史文化——其实,历史文化只是他们欺骗经销商、欺骗消费者的漂亮外衣。  围绕历史性塑造的企业文化对消费者有极强的号召力。“水井坊”的成功在很大意义上说是企业文化历史性的成功。——当然,对历史性的挖掘和把握必须通过系统细致的规划,才能让历史在传播中爆发,产生巨大的能量。  二、人文性是白酒企业文化的精髓  第一,由于白酒是一种情绪化的商品,她是精致生活的体现,此消费人群的主体具备蕴致的文化内涵,即使是低端的消费者也有极强地对文化的崇拜性(即使是目不识丁的村夫,在酒桌上也会吟哦“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因此白酒的企业文化必须富有丰富的文化基因。因此文化是考虑人文性的首要。  第二,白酒的企业文化须考虑白酒人力资源的人性化。由于白酒是精致生活类消耗品,她对人的心理性、身份性、场合性、实惠性都需要完备地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地让白酒品牌贴近消费者,因此白酒的企业文化必须富有较多的人性化,这样才有可能吸引此类人群。人力资源的人性化主要体现在对销售人员服务的表现、对经销商、网络成员的人文支持以及和目标市场地域文化、人情的融合上。  第三,白酒无论工艺创新还是CI设计、产品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都得考虑消费者适应性、喜好度、风俗习惯等等。  三、品质性是白酒企业文化的商标  由于白酒是一种奢侈消费品,这样对于消费者的切身感受就是来自于品质的优异,因此,品质性是白酒企业文化塑造的关键焦点。  随着白酒酿造工艺的不断进步,“陈酿”“不上头”“口不干”等等原有的优越品质的标志已经日渐成为白酒品质的基本要求——更丰满的口感,更香醇的味道,更少的有害物质甲醇的含量,更具个性的酒体特征等成为优越品质的新标准。消费者依照自己对白酒品质的判断来选择品牌,来确定是否购买。因此,让品质成为商标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泸州老窖、剑兰春等知名白酒企业莫不如此,把品质当作企业的生命,把消费者的评价作为衡量品质唯一标准,不断创新,致力于提高产品的品质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对品质的追求除了企业本身的工艺创新,产量限制以及原材料的严格控制,还体现在对营销品质的管理上。比如,致力于市场的规范管理,致力于企业电子信息化建设,致力于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上——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证品质性的完整和不受侵害。  四、时尚性是白酒企业文化的内涵  酒和时尚有什么关系?很多人一定会发这样的疑问。我们知道,白酒不可以用来解渴,是用来表达情感、表现品位、点缀美好生活的奢侈品,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地研究消费者关心的热点事件,了解时尚的基础与方向,不断地改进我们的企业战略以及品牌战略,使之不断地适应潮流,成为消费者身边的一个朋友,无论是他幸福、快乐、忧愁、郁闷,都可以和酒倾诉,和酒共享。当然,时尚性中包含着强烈的美学因素——只有美的东西,才能激起人们享受的欲望。  鉴于白酒的文化性与时尚性,因此,无论是白酒品牌的CF带、包材、包装、海报等CI系统都必须有丰韵的时尚性。这样才能让白酒具备崭新的社会特征,和时装、美食共同来美化人的生活,给消费者带来极致的享受。时尚性不仅仅是追求表面工夫,更为关键的是本身必须具备的内涵。白酒企业如不具备时尚的内涵以和社会人群产生密切的关联,尤如人失去灵魂;没有灵魂的产品和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白酒企业必须摈弃陈旧、自大、老化的形象观,用时尚来设计、来运营。从白酒品牌终端的表现上说,时尚更具有实际意义。  以上的分析充分地说明白酒企业必须更多地用历史的资本,文化的头脑,艺术的眼光、人文的双手来推动企业的发展,使白酒企业具备现代企业鲜明的特征,使白酒品牌在历史价值、人文特征、品质特征以及和消费者的联系方面具备强大的沟通力量,这是白酒企业的发展方向,更是锻造百年品牌的基础。  Printer-Friendly Version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