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凤香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方经济学用的哪本教材啊求作者出版社和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方经济学用的哪本教材啊求作者出版社和

问题补充:矿物学用的是哪本教材呢??急啊 如果有专业困惑方面的问题岩石学(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路凤香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这样的
搜一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方经济学用的哪本教材啊?求作者,出版社和版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方经济学用的哪本教材啊求作者出版社和

2,盆地动力学与盆地流体系统

李思田沉积盆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宝库。当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环境、资源与灾害问题的严峻挑战,要获得对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至关重要的能源资源,就需要更深入地研究盆地。盆地动力学是当今沉积盆地理论研究领域的主要趋向。为了认识盆地的成因及演化过程中的一系列特征,不仅需要了解盆地与板块构造格架的关系,还需要了解其与深部地幔对流系统的关系。天然地震层析、岩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盆地模拟技术的综合应用提供了研究这一重要问题的手段。盆地中流体系统的研究是盆地动力学最为关注的问题,此领域的进展对油气成藏和层控金属矿床成矿以及对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具有关键意义。以往研究薄弱的这一领域将成为多学科研究的聚焦点。盆地及其中的油气、煤和放射性矿产等能源资源研究和勘探事业的发展一直有赖于高技术手段,高精度的地球物理技术如三维、四维和多波地震探测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新世纪之初将更精确地提供地下地质体和流体活动的影像。计算机定量动力学模拟技术将成为研究地质与成藏过程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应用新理论和新技术重新观察和审视沉积盆地的内部构成将带来资源勘查的更大发展。(1)能源需求的严峻形势、发展趋向和对盆地研究的新需求。(2)20世纪沉积盆地与能源研究几个最有重大影响的成就:①板块构造与盆地的形成演化;②从相模式——层序地层学研究盆地充填的系统方法;③盆地的动力学模型和定量动力学模拟技术;④高精度地球物理及其成像技术。(3)盆地动力学领域研究内容和“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纲要(USGC),提出了六个热点问题:①板块构造和地幔对流格架中盆地的形成;②盆地演化过程中烃类的生成和运移;③现今和古流体的活动及其运移的化学动力学;④与构造环境有关的盆地充填和热演化;⑤地下岩石孔渗性的时空变化;⑥保存在盆地中的构造、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的记录。其总体思想是建立一种先进的地球动力学理论、新的观测技术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战略。(4)中国含油气和含煤盆地演化与板块构造格架和大陆动力学背景。(5)中国若干重要盆地的动力学性质及其深部背景。(6)沉积盆地的流体系统与成藏、成矿。(7)大型油气系统形成演化的盆地动力学背景。(8)关于盆地动力学分析的内容、方法和工作流程。参考文献Dickinson W.R,et al..1997.The Dynamics of Sedimentary Basins(43p).USGC,National Academy Press李思田,解习农,王华等.2004.沉积盆地分析基础与应用(410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研究生用书Einsele G.2000.Sedimentary Basins,Evolution,Facies,and Sediment Budger,792p,Springer李思田.2000.盆地动力学与能源资源-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地学前缘,V7,No.3,1~9Fukao et al..1992.Subducting slabs stagnant in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97(B4)4809~4822Flower M.,Tamaki K.And Hoang N..1998.Mantle extrusion:a Model for dispersed volcanism and dupal-like asthenosphere in East Asia and the western Pacific,In:Flower M.,Chung Sun-Lin,Lo Ching-Hua,Lee Tung-Yi,Mantle Dynamics and Plate Interactions in East Asia.Geodynamics Series,V.27Ingersoll R.V.And Busby C.J..1995.Tectonic of sedimentary basins,In:Ingersoll R.V.And Busby C.J.,eds,Tectonic of Sedimentary Basins,Cambridge:Blakwell Science,1~51Waples D.W..1998.Basin modelling:how well have we done?In:Duppenbecier S.J.&Ilffe J.E.(eds),Basin Modelling:Prectice and Progress.Geological Society,London,Special Publications,141,1~14Edward J.D..1997.Crude oil and alternate energy production forecast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end of the hydrocarbon era.AAPG Bulletin V.81,N.8,1292~1305Perrodon A..1983.Dynamics of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Bulletin des Centres de Recherches Exporation-Production Elf-Aquitaine.MEMS(English Edition)Klemme H.D.and Ulmishek G.R..1991.Effiective petroleum source rocks of the world: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controlling depositional factors.AAPG Bulletin,V.75,No.12,1809~1851Wilgus C.K.,et al(eds)..1988.Sea-level changes:an integrated approach.SEPM Special Publication,42Van Wagoner J.C.,et al..1990.Silisiclast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Well Logs,Cores and Outcrops:Concepts for High Resolution Correlation of Time and Facies.AAPG Methods in Exploration No.7,55Brown L.F.Jr.,et al..1995.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Offshore South African Divergent Basin.AAPG Studies in Geology 41,184,TulsaMcKenzie D..1978.Some remark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dimentary basin.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48,25~32Wernicke B..1981.Low angle normal faults in the Basin and Range province:Napple tectonics in and extending orogeny.Nature,291:645~647Royden L.And Keen C.E..1980.Rifting processes and 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continental margin of eastern Canada determined from subsidence curves.Earth Planet.Sci.Letters,51,343~361Beaumont C.And Tankand A.J.(eds).1987.Sedimentary Basin-forming Mechanisma.Canadian Society of Petroleum Geologists,Memoir 12,527Flemmings P.B.And Jordan T.E..1990.Stratigraphic modelling of foreland basin:interpreting thrust deformation and listhosphere rheology Geology,18:430~434DeCelles T.G.and Giles K.A..1996.Foreland basin Systems.Basin Research,8:105~123李思田,路凤香,林畅松等.1997.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239p.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翟裕生.1999.论成矿系统.地学前缘,6卷1期,13~27李思田,王华,路凤香等.1999.盆地动力学——基本思路与若干研究方法.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盆地动力学与盆地流体系统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地质工程 研究生导师

如果你真考350分,恭喜你完全可以被录取。不过地质工程有好几个方向:岩土、勘基等,我只知道勘基老师张小西不错
我是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的,在国内来说地大的地球物理,化学,地质工程等都是热门专业,而且就业相当好。我那一届也就是08年毕业的,这几个专业基本上都是大三的时候就被相关单位和企业招走了,月薪基本上都是大五千左右,当时我们好羡慕的。对于的补充问题,我个人觉得地质工程会比较好,因为搞地质的在国内来说除了地大其他的都排不上名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地质工程 研究生导师

4,岩石地球化学的证据

从地幔动力学的角度观察,垂直形状的软流体上涌并在一定深度扩展成软流圈,形成了似“蘑菇云”状,是中国东部在中、新生代处于拉张的环境下,新生的软流体沿着古老岩石圈地幔中的网状剪切带和薄弱带、100~110km深度的交代带及中新生代时期深切岩石圈的断裂带上涌、穿切所造成的结果(路凤香等,1996;路凤香等,2000;郑建平,1999)。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已经证实,高、低速体不仅在一定的深度范围内同时并存,而且在适合的条件下会导致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上涌的软流圈或软流体和残留岩石圈之间相互作用的发生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有其必然性。岩浆作用及其特征是反映其源区的有利的探针,根据近10年来秦岭地区显生宙有关岩浆起源的资料,几乎没有一例是属于单一的地幔端元或地壳起源,而是多源成因,源区经历过复杂的层圈相互作用过程,暗示层圈相互作用在岩浆起源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从相反的角度看,岩浆作用及其中捕虏体的反演,是揭示层圈相互作用的最有利的手段。依据秦岭造山带的资料,本章主要通过地球化学反演获得源区的特征,来进一步认识源区的层圈相互作用,初步将其归纳为以下类型:8.2.2.1 软流圈来源的熔体/流体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较普遍的是软流圈来源的熔体/流体与共存的岩石圈相互作用,这些熔体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岩浆房上升侵位到地壳深度,而是仍然保存在地幔内部。经过作用后的交代地幔岩石圈可以熔融形成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碱性煌斑岩等,因为不相容元素含量高的碱质岩浆不可能用正常的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来解释,合理的模型是交代地幔的部分熔融。南非Ⅰ型金伯利岩在Sr-Nd同位素图中靠近OIB,被认为主要是软流圈熔融成因;Ⅱ型金伯利岩位于第4象限的地幔演化线上,被认为是受到软流圈来源的碳酸岩/硅酸盐熔体交代后的岩石圈发生部分熔融后形成。然而近年来对南非I型金伯利岩中复合捕虏体的研究表明,该区地幔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和复杂的演化历史(Zhang,1998),不止一次的地幔交代作用导致一系列含水矿物和含Ti的不透明矿物的形成,同时也形成了橄榄石、斜方辉石的富Fe交代边缘;氧同位素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矿物之间组成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交代作用所致,而这些交代的熔/流体来自软流圈(Zhang,1998)。可以看出I型金伯利岩的源区同样也是软流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产物。我国两个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一个属II型(复县),另一个为I型和II型的过渡(蒙阴)(路凤香,郑建平,1996),岩石圈组分在这两处金伯利岩的源区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岩浆并非简单的软流圈来源。第六章描述的南秦岭陕西岚皋境内的煌斑岩岩体群,原作者提出岩浆来源于金云母辉石岩型的异常地幔,异常地幔是二辉橄榄岩遭受了地幔深部来源的富碱、富Ti、富Fe、富挥发分的熔体/流体交代形成的(徐学义,1999),其形成的机理与金伯利岩相似,但形成的深度<150km,当时的软流圈顶面不超过150km。推测古生代时期秦岭的地幔与华北克拉通都以熔/流体在岩石圈地幔内部的活动为特征。8.2.2.2 中生代晚期-新生代软流圈与古老岩石圈的相互作用中国东部自晚白垩世开始发生了岩石圈的大规模拉伸和软流圈的上涌,导致岩石圈明显减薄,同时伴随有能源盆地的形成和软流圈来源的玄武岩岩浆的广泛活动,对岩石圈减薄发生的机理有不同的解释,归纳起来有以下观点:(1)中国东部的岩石圈减薄与滨太平洋带包括大陆岩石圈根在内的拆沉作用密切相关(邓晋福等,1996)。(2)造山带岩石圈减薄与下地壳榴辉岩及岩石圈的拆离作用有关(高山等,1999;李曙光等,2001)。(3)中国东部大规模岩石圈减薄和拉伸与软流圈上涌密切相关,不同人阐述和强调了不同的方面,徐义刚等强调上涌的软流圈物质除对古老岩石圈进行热和机械侵蚀外,化学侵蚀的作用意义重大;郑建平提出了新的地幔物质对古老地幔物质的置换作用以及路凤香等提出的“蘑菇云”模型,其机理和内涵都无明显的矛盾。(4)本书认为,在造山带,第二种观点已经得到了大量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成果的支持,也得到广泛认同。但在大陆克拉通地区,巨厚的古老岩石圈根由于他的密度小,难以因重力诱发拆沉(路凤香等,2000),这样,受J3-K1开始的地壳小规模拉伸,到K2以后岩石圈大规模拉伸及全球地幔热事件的影响,热的软流圈发生上涌,所伴随的古老岩石圈残块的下沉则带有一定的平衡互补及被动的特点,其中部分残留的古老岩石圈至今仍然保存于软流圈地幔中,这部分地幔即本章提出的L/A相互作用带,同时也造成了现今中国东部高速与低速互层或垂直并置的格局。新的上涌软流圈(体)与古老岩石圈发生交代、置换和混合,这些作用正是L/A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3年前我们只是提供了L/A相互作用的主元素证据,最近,应用微量元素和Re-Os同位素示踪也得出了残留的古老岩石圈与新生地幔共存并有交代、混合作用发生的类似的结论(Zheng et al.,2001;高山等,2003;Wu et al.,2003)。我们强调的上涌的软流圈地幔与古老岩石圈的相互作用(L/A相互作用)在这个时期表现得十分显著。这不仅表现在地幔样品的特征中,同时在幔源岩浆的组成方面也留下了明显的记录。中国东部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五大连池钾质火山岩的成因。周新华等于1992年就提出,东北北缘高钾质火山岩具有EMI型LOMU端元组分,认为EMI 与古老地块具有明显的亲和性。Zhang等(1998)通过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工作提出:中国东北钾质火山岩的源区主要为太古宙—古元古代含金云母的石榴子石橄榄岩,该岩石圈地幔遭受过古老交代作用,形成了具有EMI特征的地幔端元,之后在中生代后期包含了Dupal异常的上涌的软流圈地幔对厚的岩石圈发生了热侵蚀事件,并发生熔融形成岩浆。这一观点较好的解释了中国东部不少地区分布的钾质火山岩的成因,可能对具有EMI组分的玄武岩源区的深部作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前人对女山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作了相当多的工作(陈道公,1992;Chung,1999)提供了较全面的同位素资料,同样也反映了源区含有EMI组分,我们选择代表性的Sr-Nd同位素资料来进行说明。从图8-5女山玄武岩的投点所占据的范围显示,岩浆的地幔源区所必需的组分是DMM(亏损的洋脊地幔)和EMI(富集地幔I)。多数人认为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源区的EMI是由大陆岩石圈地幔所提供,分布于中朝克拉通(太古宙—古元古代基底)的该类玄武岩一般都显示出源区包含了EMI的同位素特征,且具有低的206Pb/204Pb(Chung,1999)与华南的同时代的玄武岩有区别。图中还显示,女山地区的玄武岩随着时代变新,由古近纪末(36.2Ma)到新近纪末(5.9Ma),EMI组分逐渐减少,而Dmm逐渐增多,也就是代表古老岩石圈的组分减少,而代表软流圈的组分增多,在5.9Ma时期喷出的玄武岩其源区接近典型的软流圈,暗示软流圈与古老岩石圈的相互作用确实存在,而且在30Ma的时间间隔内逐渐有所减弱。Chung(1999)发表的Pb同位素图解也显示了包括郯庐断裂带地区在内的新生代玄武岩源区是由不同比例的DMM与EMI所组成,可以认为Pb同位素的资料同样也支持上述的结论。图8-5 安徽女山新生代玄武岩Sr-Nd同位素图解图中数字代表该点玄武岩形成时代8.2.2.3 壳-幔相互作用壳-幔相互作用的范围广泛,但与基性-中基性岩浆有关的作用主要是下地壳组分的参与,地幔部分既包括软流圈地幔又包括岩石圈地幔,所以可能是下地壳、岩石圈地幔、软流圈地幔三者的相互作用,也可能是前两者的作用。因为岩石圈也包括地壳在内,所以仍属于L/A相互作用的范畴,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表8-2 女山地区玄武岩代表性的Sr-Nd同位素(1)匡少平匡少平,2000,博士论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认为大别造山带碰撞后的镁铁-超镁铁岩体,例如童家冲、祝家铺、青山、清水河等其源区为DMM、EMI和EMII的共同作用,而地幔的富集与俯冲板片的加入和再循环有关。黄方、李曙光等(2002)明确地提出了大别山碰撞后中生代祝家铺的镁铁-超镁铁岩的源区具有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古老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及下地壳物质三个端元组分混合的特征,岩体侵位于130Ma左右,原作者提出的动力学过程为:碰撞后造山带增厚的岩石圈发生拆离,引发亏损的软流圈上涌,二者发生部分熔融,析出的熔体垫托于壳幔边界,并与下地壳相互作用,使得熔体具有这三种组分混合的源区特征。(2)另一种可能性是软流圈发生部分熔融,由于岩石圈处于挤压或弱拉伸的过渡状态,熔体上升时未能直接到达地表,而是部分滞留于壳-幔过渡带,同时对下地壳加热促使其发生熔融,这种岩浆的源区则表现为大陆地壳及软流圈地幔的混合特征。上述两种情况有时不易区分,需要进行综合判断。(3)在秦岭造山带于中生代早期扬子克拉通深俯冲于华北克拉通之下,并发生陆-陆碰撞及超高压变质作用,如第6章所述,两大块体的边界复杂出现交叉、叠置、拆离的特征,在地幔源区可能出现中上地壳的EMII的组分加入使得基性岩浆源区组成更为复杂。图6-10所表示的新洲、黄陂等晚白垩世的玄武岩就含有EMII的组分。本书认为,就目前资料,秦岭造山带于140~152Ma开始了以壳-幔相互作用成为深部主导作用的阶段,最重要的标志是这个时期的岩浆活动,特别是基性-中基性火山岩的微量元素显示了Nb、Ta、Zr、Hf、Ti等在蛛网图中出现了明显的负异常,这与中国东部广大地区出露的中生代火山岩相似,也与大陆边缘弧及活动带的火山岩相似,意味着火山岩的源区有较多的地壳组分参与。在Sr-Nd同位素图(图8-6)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代表性的127Ma祝家铺辉长岩投点与古生代陕西岚皋、湖北大洪山,81.3Ma喷发的黄陂和阳新以及新生代女山等四处以软流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为主的地幔物质和导源岩浆的投点相距甚远,显示出中生代控制岩浆发生的源区和层圈相互作用的类型与古生代和晚白垩世—新生代时期很不相同。图8-7显示了秦岭地区自127Ma至26Ma基性和中基性岩的Sr-Nd同位素投点,祝家铺、清水河等辉长岩-辉石岩岩体投点分布范围大,Ⅰ区为岩浆分异程度较高的辉长岩,祝家铺等辉长岩-辉石岩岩体除了一个离群样品(具有最高的ε(Nd)和最低的ε(Sr)值,分别为-2.3和24)外,主要分布在灰色区,与其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基性、中基性火山岩的分布区一致,看来,尽管深成岩在侵位的过程中经历的AFC作用更为复杂,相比之下火山岩的源区反演效果优于侵入岩,但如果合理地确定了侵入岩岩浆的主体成分,也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从图中显示源区组分介于DMM与华北下地壳之间,暗示了岩浆的发生是由壳-幔相互作用为主导,成因模式如本节所述,但无论是属于哪一种可能,即地幔直接参与发生了熔融或是地幔起了提供热能的作用,关键是地壳的组成是首要的,否则不会出现高场强元素的亏损和很低的Nd同位素数值。图8-6 秦岭造山带显生宙代表性的基性火成岩Sr-Nd同位素图解1—安徽女山新生代玄武岩及尖晶石橄榄岩捕虏体(左上)平均值;2—湖北大洪山古生代钾镁煌斑岩及石榴石橄榄岩捕虏体(左下)平均值;3—陕西岚皋古生代钾镁煌斑岩及辉石岩捕虏体(上)平均值;4—黄陂、阳新等地81.3Ma的玄武岩;5—代表性的祝家铺127Ma辉长岩-辉石岩图8-7 秦岭造山带碰撞后基性火成岩Sr-Nd同位素图解1—祝家铺等地的辉长岩-辉石岩,2—黄陂、新洲等地玄武岩,3—汝阳、伊川玄武岩,4—北淮阳晚中生代玄武岩,5—北淮阳晚中生代粗安岩。NCLC为华北下地壳,DMM为亏损的洋脊地幔源区,I,及灰色区见正文说明8.2.2.4 晚白垩世(81Ma)黄陂、新洲等地的玄武岩源区的层圈相互作用复杂,有多种组分的参与(1)有软流圈组分,表现在岩浆的主元素特征与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相似,在图7-10中显示了有DMM的端元组分,这是源区的主体。(2)有EMII组分(图7-10),但目前对秦岭地区地幔中的EMII组分的成因还不十分清楚。(3)有地壳组分,但数量少或限于少数地区,图7-8显示了部分大别南坡K2玄武岩也出现高场强元素的负异常。(4)本书第九章图9-9表示了晚白垩世玄武岩可能是榴辉岩与亏损地幔混合而成。可见这一时期秦岭地区的深部作用具有过渡的特征,与新生代以软流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为主导的深部作用还有所不同。8.2.2.5 中生代—新生代早期软流圈-岩石圈的转化本章开始就已经说明了“岩石圈地幔是原始地幔或弱亏损地幔经部分熔融后的残余部分”,现今的地幔岩石圈中应该有晚白垩世—早第三纪时期提取了玄武岩以后,在渐新世-中新世早期岩浆停息阶段由提取玄武岩后的上涌软流圈转变为新岩石圈的部分。证据是,在新第三纪(中新世晚期)—第四纪碱性玄武岩所含的地幔捕虏体中存在有主元素弱贫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弱亏损的样品,其中部分平衡温度较低,这一事实证明了上述的推测是符合实际的。也就是说,现今的岩石圈既有上涌软流圈转变成因的新生岩石圈;也有古老岩石圈残留的部分。据中国东部的实际资料,软流圈/岩石圈的转化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只要有几个百万年就可以完成。

5,跪求北京大学岩石学相关资料

高等数学用同济六版就可以,北大给的是樊映川版,题目只有计算和应用,无填空选择地质学基础不是夏邦栋的,是吴泰然的普通地质学岩石学用路凤香的岩石学为主
高等数学用同济六版就可以,北大给的是樊映川版,题目只有计算和应用,无填空选择 地质学基础不是夏邦栋的,是吴泰然的普通地质学 岩石学用路凤香的岩石学为主
哈哈,谢谢楼上的哈!!!真的是非常感谢啊
另外夏邦栋的普地有点老,建议使用舒良树的

6,下地壳性质与壳幔交换

邓晋福 吴宗絮 赵海玲 罗照华 曹永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摘要 基于岩石学途径,结合地球物理模型、岩石Vp和Vs实验或计算资料,本文提出中国三个大地构造单元的壳幔岩石学结构。从洋壳经大陆边缘到大陆碰撞带,随陆壳厚度的快速增加,下地壳的矿物相从正常的火成岩或绿片岩相经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到榴辉岩相,与此相应的是,其组成从玄武质经安山质到花岗质,这一组成趋势称为“花岗岩化作用”。这是由于玄武质榴辉岩壳再循环回到地幔的结果。然而,从大陆碰撞带到克拉通或经大陆裂谷作用到洋壳,地壳厚度、下地壳的矿物相和组成呈相反方向的发展,这一组成趋势称为“基性化作用”。这是由于来自地幔的玄武岩岩浆底侵进入下地壳的结果。关键词 下地壳 壳幔交换 岩石学结构 花岗岩化作用 基性化作用1 引言一般认为,新的洋壳在洋中脊形成,它常由三层构成,即层1——薄的沉积盖层,层2——玄武质熔岩,层3——辉长岩或辉绿岩。大陆壳则认为主要是伴随陆核与克拉通的生成,形成于前寒武纪。显生宙新生的陆壳形成于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然而,与大陆地壳,特别是下地壳的性质和形成有关的某些问题仍无定论:①大陆地壳双层结构模型已被三层结构模型[15]取代,大陆壳的三层结构模型主要是基于厚度30~40km的正常或减薄陆壳地区的研究而获得的,三层结构模型能否适用于厚度达70~80km的加厚陆壳区,如青藏高原;②陆壳总组成类似于安山质或英安质[3,21,23],然而从地幔分出的新生陆壳物质是玄武质组成,如何解释这一差异;③一般认为上、下陆壳分别为花岗质和辉长质(或闪长质)组成,然而剥露于加拿大地盾的上、下地壳(平均的麻粒岩相地区)在组成上是相似的,为花岗质或英安质组成,那么在组成上,下地壳与上地壳是类似的还是有区别的;④不同构造环境的地区,其陆壳组成是类似的还是有差异的;⑤在陆壳加厚或减薄的过程中,陆壳岩石学是否发生改变;⑥什么样的作用过程控制下地壳的性质;⑦什么地方得以实现壳幔之间的交换,以及如何实现壳幔交换。我们试图讨论这些问题,下地壳的性质和壳幔交换,将以中国大陆作为实例,然后,把陆壳与洋壳、岛弧地壳进行比较。2 研究壳幔岩石学结构的途径与P波结构和密度结构类似,岩石学结构(petrological structure)的提出[27],是为了强调采用岩石学手段研究地壳和地幔。研究地壳和地幔结构的岩石学途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剥露的深部地壳岩石,甚至是地壳断面的剥露,主要是前寒武纪变质岩;②被岩浆或构造作用带到地表的壳、幔捕虏体或碎块;③岩浆源区的化学和物理学信息。大约70%~90%的现存大陆壳物质形成于约25亿年前[21]。太古宙变质岩形成之后,大陆壳物质及其结构常常被后期岩浆和构造事件改造和变异,这在建立岩石学结构时是必须考虑的。上述途径的综合研究可建立壳幔岩石学结构,其中,岩石学相平衡、地质温压计以及矿物—硅酸盐熔体平衡热力学研究是建立岩石学结构模型的关键[9]。地球物理学途径主要包括Vp和Vs资料。矿物与岩石的Vp和Vs的实验测定是岩石学与地球物理学途径之间的纽带。岩石学途径与地球物理学途径的联合可对壳幔岩石学结构提出更好的约束[15,8,24]。3 壳幔岩石学结构与岩石圈尺度的大地构造分区[14]相适应,中国大陆的壳幔岩石学结构可分出三个类型:中国东部大陆裂谷型;中国中部克拉通型;和青藏喜马拉雅陆内造山型,列于表1和表2。Fountain的陆壳三层结构模型[15],主要基于Vp和岩石学研究,获得了广泛的接受[16,24],即上、中、下陆壳分别由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岩石构成。陆壳三层结构可分出两个类型,大陆裂谷型和克拉通型,见表1[27]。最近的研究表明,青藏—喜马拉雅陆内造山带的陆壳有4层结构(表2)[12,13]。为了与三层结构模型进行比较,我们把包括山根在内的加厚的下地壳称为第4层。表1 壳幔岩石学结构模型注:1.M为莫霍面,L/A为岩石圈/软流圈界面。2.据吴宗絮等[27]简化。表2 青藏—喜马拉雅陆内造山带壳幔岩石学结构模型注:1.M为莫霍面,L/A为软流圈/岩石圈界面。2.据邓晋福等[14]简化。基于麻粒岩相与榴辉岩相的相转换边界的温压条件[4,17,28],以及青藏—喜马拉雅造山带某些地区的地温[19,20],可以推测,在约35~40km深度,斜方辉石消失,高压麻粒岩相(HPGF)形成,在约45~60km深度,斜长石消失,榴辉岩相形成。因此,我们提出加厚大陆壳的4层结构模型,而不是Fountain的三层结构模型。大约40km以下的第4层称为加厚的下地壳,一般来说,如果深度大于45~60km和达到榴辉岩相[13.14],它就包含山根在内。众所周知,大陆壳主要由石英和长石构成。实验测定[1,2]表明,石英Vp较小但Vs较大,然而,长石相反,Vp较大Vs较小。因此,为了建立更好的模型,我们引入矿物的Vp和Vs。由矿物的Vp和Vs数据可计算出岩石的Vp和Vs[13,14],一般来说,它与实验测定值是吻合的[1,2,15,18,25]。通过地球物理模型(表2)、计算和实验测定的Vp和Vs之间的比较,可以推测包含山根在内的加厚下地壳成分为花岗质。由表1可以看出,克拉通块体(鄂尔多斯)在约80km深度出现较低的Vs值,但那个深度上Vp并不减小。上地幔内较低的Vs常被某些地质学家看作软流圈的指示,但Vp并没有指示软流圈的存在。基于矿物Vp和Vs数值的简单的计算,表明:当从尖晶石相向石榴子石相橄榄岩相转变时,△Vp=+0.199km/s,△Vs=—0.227km/s,由此可以认为,约80km深度处较低的Vs和较高的Vp是由于相转变引起的[27]。4 下地壳的性质表1显示,克拉通块体与大陆裂谷带的下地壳在岩石学与Vp和Vs上有大的差异。大陆裂谷带的下地壳岩石学组成是闪长质,壳底为玄武质。克拉通块体下地壳由花岗闪长质组成。中国东部大陆裂谷带广泛分布含上地幔橄榄岩包体的新生代玄武质火山作用[6,5,11]。岩石学研究与矿物—硅酸盐熔体平衡热力学计算表明,单斜辉石、歪长石和石榴子石巨晶在新生代玄武岩中广泛分布,从位于壳底的岩浆房中形成了单斜辉石—歪长石—石榴子石堆晶岩[7,8]。玄武质组成的基性麻粒岩和单斜辉石—歪长石—石榴子石堆晶岩是与壳底的高Vp符合的。这样,我们可以推测,东部大陆裂谷带的壳底的基性组成是由于玄武岩岩浆的底侵(underplating)而形成。与克拉通块体下地壳的花岗质组成比较,中国东部下地壳组成显示了大陆壳的“基性化作用”(“basification”),它是由于大陆裂谷作用时期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的结果。青藏—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壳幔岩石学结构可分出两个亚类型:巴颜喀拉和冈底斯有岩浆底侵作用;祁连和喜马拉雅无岩浆底侵作用(表2),前者有具较高Vp的山根,它与新生代以来在地表有钾玄质(shoshonitic)或安山质系列的火山喷发相符合;后者有花岗质组成的山根,因而祁连山地表无新生代火山喷发,喜马拉雅山新生代只有与陆内俯冲作用有关的白云母或二云母花岗岩活动,而没有来自地幔的岩浆底侵作用[14]。从表2可清楚看出,陆壳平均组成是花岗质的,不管是否有岩浆底侵作用,山根都不是玄武质组成的。然而,地质研究表明,在碰撞造山以前,壳内含有玄武质岩石,新生代钾玄质或安山质系列火山喷发暗示新生代时期有来自地幔的玄武质底侵作用。因此,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玄武质的物质从地壳中跑到哪里去了?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机制?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模型[13],示于图1。依p-T条件,玄武质组成的榴辉岩比花岗质组成的榴辉岩形成的深度要浅。在主要由花岗质物质构成的陆壳内,500℃等温面,一般地符合于塑性与脆性变形的边界,这一边界大致位于约20~25km深度[26]。在陆壳环境下,当花岗质下地壳呈塑性状态时,下地壳的玄武质仍保持比较脆性的习性。在地壳加厚的作用过程中,位于中地壳底面之下的花岗质壳可形成一个塑性流,而玄武质岩石可能碎裂,并与花岗质塑性流一起往更深处流动(图1a),同时,在不同深度上,花岗质与玄武质物质通过高压麻粒岩转变为榴辉岩。当挤压应力减弱,玄武质榴辉岩碎块必定从花岗质塑性流中分离,并下沉堆积在古莫霍面之上,这是因为玄武质榴辉岩的密度大于花岗质高压麻粒岩和榴辉岩的原因(图16)。因为,玄武质榴辉岩与上地幔橄榄岩之间的密度差异远小于玄武质榴辉岩与花岗质榴辉岩(或称榴辉岩相的花岗质岩石)之间的密度差异,地震波速和密度的突然变化的界面必定转移到玄武质榴辉岩堆积体与花岗质榴辉岩或高压花岗质麻粒岩之间的界面处,因此,新的莫霍面形成于山根带的花岗质或闪长质榴辉岩与上地幔最顶部的玄武质榴辉岩顶盖之间(图1b)。这样,我们可以说,在造山作用过程中,陆壳发生“花岗岩化作用”(“granitization”),这是由于玄武质榴辉岩地壳再循环返回地幔的结果。图1 地壳深部物质的分异作用(a),和新莫霍面的形成(b)[13]1—中地壳底界;2—古莫霍面;3—玄武质组成的榴辉岩;4—花岗质组成的榴辉岩和高压麻粒岩;5—橄榄岩;6—新莫霍面用克拉通壳幔岩石学结构作为一个参照系统(表1),可清楚地看出,对于中国的三个构造单元来说,上地壳和中地壳的厚度是类似的(表1、2),但是下地壳,包括加厚的下地壳和山根带的厚度差异很大。由拉伸应力造成的东部大陆裂谷带是一个减薄的下地壳,而挤压应力造成的青藏—喜马拉雅造山带是一个加厚的下地壳,由此,可以推测,大陆下地壳,包括加厚下地壳和山根带具有塑性性质。大陆地震的震源主要集中于10~20km的深度,它暗示浅部陆壳的脆性和刚性性质以及深部陆壳的韧性和塑性性质。实验资料表明,对花岗质岩石来说,脆性与韧性的边界大约在500℃等温面处,以及在大陆地壳内地震震源位于500°C等温面之上,同样暗示,浅部与深部陆壳分别具有脆性和韧性性质。由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构造环境是控制陆壳矿物和岩石学组成、性质与厚度的基本因素。5 壳幔交换与地壳演化可以认为,邻近壳幔界面(莫霍面)的地带是壳幔交换的一个最佳和主要场所:在这里,源于地幔的玄武质岩浆底侵进入地壳;玄武质榴辉岩在这里从地壳再循环返回地幔。大洋俯冲和陆内俯冲作用分别被看作为浅部地壳再循环返回地幔和深部地壳的主要机制。大陆内深部地壳的塑性物质流,可看作为固态下地壳物质重力分异的一个最佳环境。在大陆壳底的底侵岩浆池(或海)可看作为壳幔之间物质和热交换的最佳场所,亦是壳幔岩浆混合、结晶分异和重力分异的最佳场所。导源于岩浆底侵作用的壳底高Vp、高Vs层的厚度在中国东部约7~8km,巴颜喀拉和冈底斯约20km(表1、2)。由此可以推测,从地幔产生的新生地壳物质对总地壳厚度的贡献约为20%~25%。从地质时间尺度来看,新生代以来这么一个短暂时间内,如此大量的地幔物质加入到地壳中,足以表明岩石圈减薄作用作为构造活动的动力源的巨大影响。岩石学相平衡和实验表明,玄武质和花岗质岩浆可分别看作上地幔和地壳物质系统的低熔组分(minimum-melt composition)。众所周知,玄武质物质是导源于上地幔的新生地壳,花岗质物质是源于玄武质或闪长质地壳物质的再生地壳。我们可以把花岗质地壳看作壳幔物质系统分异作用的最终产物,把玄武质地壳看作壳幔物质系统分异作用的初始产物。从洋壳经过岛弧和大陆边缘弧到大陆碰撞造山带,地壳厚度快速增加。下地壳的矿物相从正常火成岩或绿片岩相经过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转变为榴辉岩相,与此相适应,其组成从玄武质经过闪长质转变为花岗质,这个演化趋势代表壳幔物质系统的分异作用过程。然而,当地壳减薄时,从陆内造山带的崩塌(collapse)开始,往两个方向演化,一是形成正常厚度的地壳,并转变为构造上稳定的克拉通;另一个方向是地壳继续减薄,形成大陆裂谷,以至于边缘海和洋壳的形成。随地壳的减薄,矿物相和岩石学组成均呈相反的演化趋势,从花岗质经过安山质(花岗质+玄武质)转变为玄武质地壳,这是一个地壳“基性化作用”的过程,代表源于地幔分异作用的新生物质加入到地壳中的结果。一般来说,从玄武质到花岗质的壳幔物质分异过程可比喻为,把玄武质组成分裂为两个端元组分:长英质(felsic)端元(花岗质)留在地壳内;而超镁铁质(ultramafic)端元再循环返回地幔。因此,陆壳的“花岗岩化作用”可看作为由于地壳的超镁铁质和镁铁质物质重新返回地幔的再循环作用过程。相反,地壳的“基性化作用”是一个地幔物质添加到地壳的过程,对于大陆地壳来说这是一个物质混合作用的过程,它是与物质分异作用过程相反的一个作用过程。图2展示了上述作用过程和陆壳演化。图2 地壳演化示意图1—玄武质;2—安山质;3—花岗质地球自板块构造机制有效以来,通过局部熔融作用玄武质岩浆从地幔中分出并上升,或沿洋中脊形成洋壳,或进入大陆,底侵于壳底。然后,通过俯冲作用,洋壳再循环返回地幔。在造山作用过程中,在陆壳底的底侵玄武质岩浆房内,通过结晶分离作用镁铁质组分可再循环返回地幔,花岗质或闪长质组分留在地壳内;或者固态玄武质物质通过榴辉岩化再循环进入地幔,导致大陆壳的“花岗岩化作用”。太古宙陆壳形成的方式可能不同于显生宙,但物质分异作用的趋势是相同的,即太古宙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陆壳(一般地,与安山质符合)演化为元古宙的花岗闪长岩—花岗岩陆壳(与花岗岩符合)。看来,随着壳幔物质系统的前进式(progressive)分异作用,大陆花岗质端元形成愈来愈多,陆壳组成离地幔组成愈来愈远。随着壳幔物质的混合作用过程,最终形成洋壳,地壳组成靠近地幔组成。通过壳幔物质的分异作用与混合作用两种机制,壳幔交换以螺旋循环(spiral cycling)而发展,然而,随时间推移,花岗质大陆的增加可能是一个总趋势。致谢 这一工作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地质矿产部基础研究项目共同资助。参考文献[1]F.Birch.The velocity of compressional waves in rocks to 10 kb.Jour.Geophys.Res..1961,66,2199~2224.[2]N.I.Christernsen and D.M.Fountain.Constitution of the lower continental crust based on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seismic velocity in granulite.Geol.Soc.Amer.Bull.,1975,86,227~236.[3]K.C.Condie.Plate tectonics and crustal evolution.Pergamon Press,1982.[4]邓晋福.岩石学相平衡与岩石成因.武汉: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1987.[5]邓晋福.大陆裂谷岩浆作用与深部过程.见: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与上地幔研究.池际尚主编.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8,201~218.[6]Jinfu Deng,Molan E.and Fengxian Lu.Neozoic basalts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heir relation to continental rift tectonics.27th IGC Abst.Ⅳ(08,09),1984,289~290.[7]邓晋福,鄂莫岚和路凤香.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组成、结构及热状态.岩石矿物学杂志,1987,6,1~10.[8]邓晋福,路凤香,鄂莫岚.汉诺坝玄武岩岩浆的成因和上升的p-T路线.地质论评,1987,33,317~324.[9]邓晋福,叶德隆,赵海玲,汤德平.下扬子地区火山作用、深部过程与盆地形成.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10]邓晋福,赵海玲,吴宗絮等.中国北方大陆下的地幔热柱与岩石圈运动.现代地质,1992,6,267~274.[11]邓晋福,赵海玲,叶德隆等.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的迁移与大陆裂谷的扩张和大陆飘移.石油实验地质,1993,15,1~9.[12]Jinfu Deng,Shaocong Lai,Hailing Zhao et al.Petrological record of multiple intracontinental subduction orogeny,Himalaya-Gangdise.INDEPTH Workshop,1994,16~19.[13]邓晋福,吴宗絮,杨建军等.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走廊域地壳—上地幔岩石学结构与深部过程.地球物理学报,1995,38(Ⅱ),130~144.[14]邓晋福,赵海玲,莫宣学,吴宗絮和罗照华.中国大陆根—柱构造——大陆动力学的钥匙.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15]D.M.Fountain.The Iverea-Verbano and Strona-Ceneri Zones,northern Italy:A cross-sec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new evidence from seismic velocities of rock sample.Tectonophysics,1976,33,145~165.[16]D.M.Fountain and M.H.Salisburg.Exposed cross-section through the continental crust:Implication for crustal structure,petrology and evolution.Earth Planet.Sci.Lett.,1981,56,263~277.[17]J.R.Holloway and B.J.Wood.Simulating the Earth:experimental geochemistry.Unwin Hyman,1988.[18]H.Kern.P-and S-wave velocities in crustal and mantle rocks under the simultaneous action of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and effect of rock microstructure.In:High-pressure researches in geoscience.Schweif,Verlag,1982,15~45.[19]沈显杰,张文仁,杨淑贞等.青藏高原地体热流与构造—热演化.地质专报,1992,5(14).[20]沈显杰,杨淑贞,沈继英.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走廊域热流研究和分析.地球物理学报,1995,38(Ⅱ),86~97.[21]S.R.Taylor and S.M.Mclennan.The continental crust:Its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Blackwell Sci.Pub.,1985.[22]王懋基,程振炎.均衡异常与地壳结构.地质学报,1982,56,51~61.[23]B.L.Weaver and J.Tarncy.Empirical approach to estimat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Nature,1984,310,575~577.[24]吴宗絮,郭才华.冀东陆壳结构的岩石学模型.地震地质,1991,13,369~376.[25]吴宗絮,郭才华.冀东地壳岩石地震波速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1993,8,206~212.[26]吴宗絮,邓晋福.华北大陆500℃等温面和地震.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4,113.[27]吴宗絮,邓晋福,赵海玲等.华北大陆地壳—上地幔岩石学结构与演化.岩石矿物学杂志,1994,13,106~115.[28]P.J.Wyllie.Plate tectonics and magma genesis.Geol.Rund.,1981,70,128~153.

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的问题

1.你好: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如果你没有地质学的基础,我个人而言还是地理学比较好学。地理学只是对一般的地质现象,地质构造,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基础简单问题的勾画,没有从更基础的层面去阐释地质学,而三矿这里面矿物,岩石是基础的再也不能基础的东西了,如果没有接触过地质学,还是选地理学比较容易。相反三矿可以说是你学自然科学的基础,有了三矿的铺垫你可以很好的攻克地理学.......至于你说的复试科目,我也不清理出喽 呵呵2.要是真的选三矿,我建议你选矿床,个人感觉矿床在研究生领域还是能比较快的出成绩的3.这个题每年都收那个题库里面的,有了题库,应该单科100不是问题4.过了初试,复试应该相信自己5。。。。。。。。。。。。。。。。。
1 地理学学的人少,三矿学的人多,三矿就业面广。2 岩石学相对矿床学来说简单点3 有精力就两本都看看,乐昌硕的重点看。4 题不一样啊,。。。5 很多书是买不到了,所以我们都用复印版,便宜又方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50分,每小题5分)   1斑状变晶结构 2接触变质作用3粒序层理 4科马提岩   5沉积分异作用 6变质相系 7 相模式 8 柱状节理   9 片状构造 10 岩浆结晶分异作用   二、简述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   1 岩浆岩主要的结构和构造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2 简述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特征。   3 简述相标志的主要类型及其环境意义。   4 胶结物和杂基的概念及其成因意义。   5 岩浆岩中最主要的7种造岩矿物及其在不同岩浆岩中的含量与组合特征。   三、问答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3小题中任选两题回答)   1 试述砂岩和碳酸盐岩结构组分的异同点,并据此分析其成因差异。   2 试述岩浆形成的主要条件及其可能的构造背景。   3 简述区域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及其结构、构造与矿物组合特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50分,每小题5分)   1. 辉长结构 2.p-t-t轨迹   3. 粒序层理 4.脉岩   5. 表生成岩作用 6.变晶结构   7. 相序递变规律 8. 气孔和杏仁构造   9. 榴辉岩 10. 安山岩   二、简述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   1. 简述花岗岩的主要特征及其有关矿产。   2. 矿物共生组合及其确定标志。   3. 风化作用的最终产物及其在沉积岩形成中的贡献。   4. 碳酸盐岩亮晶胶结物与泥晶基质的概念及其成因意义。   5. 请简要对比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的区别、玢岩和斑岩的区别。   三、问答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3小题中任选两题回答)   1. 试述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结构组分的异同点,并据此分析两者在成因上的差异。   2. 请用相图说明地球内部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的3个基本条件,并阐述形成的岩浆通过哪些作用发生演化。   3. 变质反应的主要类型,并以实例说明其特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50分,每小题5分)   1. 科马提岩 2.岩浆分异作用   3. 里特曼指数 4.安山结构   5. 羽状交错层理 6.沉积后作用   7. 相模式 8. 变质作用   9. 变晶结构 10. 片麻状构造   二、简述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   1. 简述7种最主要的造岩矿物在超基性、基性、中性和酸性侵入岩类中的含量与组合特征。   2. 请简述岩浆岩的基性岩类中钙碱性岩石的化学和矿物成分特征及其深成侵入岩、喷出岩和浅成岩的主要岩石名称、结构构造特征。   3. 试述主要造岩矿物在风化作用中的稳定性。   4. 障壁—泻湖沉积体系包括哪些沉积单元?并简述其特征?   5. 恢复变质岩原岩有哪些标志?   三、问答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3小题中任选两题回答)   1. 岩浆混合作用的含义和判别标志。   2. 威尔逊的碳酸盐岩综合相模式中包括哪些相带?各相带有何特征?   3. 论述变质作用的主要方式及变质作用的因素。
第一个个问题,地理学和三矿 基本上没什么交集,地理学 一般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系统,四大圈层都有涉及,三矿主要是岩石圈 ,及其他圈层对成矿的影响第二个问题,岩石学 和矿床学都需要长时间的知识积淀,就考研来说,矿床学简单写,第三个问题 不知道,我只知道武汉地大 专业课很简单 历年真题占到%60 第四个问题, 这个问题说明你不是本专业同学第五个问题,在中国 没有绝版 只有盗版!

8,北京大学 地质学 考研 录取分数线和南京大学相比哪个性价比

当然北大地质系, 回想自己半年多的考研之路,感触良多。一些学弟学妹向我询问考研的经验与感受,这里我很愿意写出来,与大家分享。那么我将分不同的方面说说我在备考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课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感受。可能下面的文字稍显琐碎,希望大家见谅。  关于考试科目: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是考这四门:英语、政治、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岩石学。其中英语和政治用的是全国卷,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是二合一的试卷,为北大自命题。高等数学部分占75分,地质学基础部分占75分。岩石学科目是三合一的试卷,是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大岩类混合在一起考察的,共两种题型: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关于备考用书:  北大地质系“岩石学”的考试科目以路凤香、桑隆康的《岩石学》为主要考试书目,是地质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为目前岩石学最新版的教材。  除了这本书,我认为还有些书可以作为备考的参考书来使用,主要有以下几本:武汉地院乐昌硕编写的《岩石学》、成都地院卫管一等编写的《岩石学简明教程》、中国地质大学邱家骧编写的《岩浆岩石学》、南京大学孙鼐、彭亚鸣编写的《火成岩石学》、北京大学王仁民编写的《变质岩石学》,长春地院贺同新编写的《变质岩石学》以及石油工业出版社的《沉积岩石学》和西南石油大学唐洪明编写的《矿物岩石学》,此外,在阐述不同构造环境的岩浆作用产出的岩石的地化特征时也可以自学一下韩吟文的《地球化学》的相关内容。  另外,这里推荐一篇参考文献:北京大学张立飞教授在2007发表的一片综述性文章《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变质地质学研究的前沿》,读完这篇文章,可以对变质地质学部分有个宏观的了解。  关于如何使用专业课资料:  如果有时间,至少要精读一遍考试书目。因为尽管每年的考试试题重复率很高,但基本上保持在150分的卷子里有100分左右是过去曾经考过的,但每年都会有50分左右的试题是新出的。所以,研究往年真题的目的在于保住已有的100分,而精读的目的就在于争取未知的50分!  参考书不用全看,参考书是一个工具书的作用,我们主要是带着问题去看!边看边总结抄录关键点。在复习的过程中,通过看真题来找考点、重点,再回头有针对性地看书!  关于阶段性复习方法:  基本遵循“看真题找考点→翻教材找答案→总结凝练→背诵记忆”的模式展开!考研的过程里时间很紧张,在后期就已经没有必要再漫无目的地读专业教材了,所以最好先看真题,然后在熟悉考试风格与考点特征之后,回过头来有针对性地在教材里提炼标准答案。这其实是一个很耗时的过程,但很必要。因为以往的考题都有可能在以后重复出现的,所以你只要提炼出了考点,就是必定可以拿分的。因此,整个专业课备考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先理解,后总结,再记忆”的过程!  关于选择导师:  建议考生去院系网站浏览老师的主页,寻找与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的老师作为自己的导师。这里说明一下:老师发表的论文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钻研,大概明确老师的研究方向即可。地质系这边的老师并不询问过多前沿方面的问题,主要还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关于专业课考试范围:  北大岩石学试卷中,变质岩部分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而大多数石油院校的学生在变质岩方面学得也不是很到位,所以这是个很大的漏洞需要弥补。目前,似乎只有北大、地大、中科院的岩石学考变质岩部分。南京大学的岩石学考试不考变质岩。我也看了各研招单位的试卷,变质岩部分考察最难的要算北大了。相比南京大学,北大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比南大相比多考了高等数学部分和变质岩部分,所以,北大的考察还是比较全面的。当然,南大的这个专业也不容易考,他们的专业课试题考察的很深入。  变质岩部分要记忆的东西很多,我觉得时间如果不够,除了泥质系列要重点掌握外,其他系列的变质岩只记忆下名词解释就行了。我个人感觉:泥质系列最重要,其次是基性系列。区域变质岩最重要,其次是接触变质岩,至于冲击变质作用、汽成水热变质作用什么的,我个人觉得一般了解下就行了,主要是警惕下名词解释,他们不可能出大题的。在记忆各个变质相的矿物组合、变质反应的时候,我感觉联系变质带记忆我觉得效果比较好!  关于复试: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的复试内容主要是:1. 薄片鉴定环节2.五到十分钟的英文自我介绍3.回答老师的提问。  薄片鉴定环节是2009年的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复试中首次加入的环节!一般是给考生两个薄片进行镜下鉴定。2009年这次是给的一个岩浆岩薄片和一个变质岩薄片进行镜下鉴定。考生最好在复试前提前训练下,要学会辨别常见矿物,如云母、石英、方解石、角闪石、辉石、绿帘石、石榴石等矿物,并估算矿物含量,进行薄片的定名。此外,构造地质学专业的复试中有手标本岩石的定名这一环节,老师摆几块岩石或岩心放桌子上,要求学生辨认岩性。  而老师的提问热点主要是本科毕业论文、本科实习经历、本科所学课程。如果学生已经启动了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老师会询问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准备情况,研究方法和进展。有的学校本科毕业论文启动的比较晚,如果本科毕业论文还没开始,老师会问你的实习情况。本科都有哪些实习?实习过程中考察的地层、岩石学特征等。老师甚至会很细致地问你岩层都看了哪个组,叫什么名称,以便考察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实践技能。有时候老师也会拿着你的课程表随便提问,以考察你大学学得是否扎实。另外,最好在复试前将初始试题再重温一遍,复试口试环节很可能还会问到初试的题目!  在复试口试环节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老师会从你的回答中寻找提问的话题,所以,你一定要只说自己知道的,有把握的,而不要说自己不太清楚的,否则被老师揪住不断追问下去,就会显得很被动。如果可能的话,你可以很狡猾的引导老师的提问,故意谈及自己掌握的很好的几个明显的考点,引诱老师的追问,这样就会处于主动地位!  此外,强烈建议复试前拟定打算报考的导师并与导师联系,最好在复试前几天与导师进行一次面谈。导师也许会对你有些帮助和指导。当然,北大的各个院系风格不同,据我所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是严禁学生在复试前联系导师的,而地空这边可能因为招生人数较少,所以考前与导师的联系还是比较受老师接受和欢迎的。  在着装上,衣着简单整洁就好,不必穿西装,不必太过正式,复试过程中也不必紧张。我当初复试时老师们都很慈祥,和蔼可亲,现场气氛很轻松,老师还都是很随和的,所以大可不必紧张。  以上就是我关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考研的一点经验与感受,这里分享给大家,但愿能给大家一点帮助。希望大家能在备考的过程中全心沉寂,坚信天道酬勤,其实北大并不神秘,只要你有正确的方法并真的付出了,那么是否成功对你来说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最后祝大家考研成功,梦想成真!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