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酒业中国梦大龙洒,盘点中国古代帝王出生时的惊人异象谁最能扯

1,盘点中国古代帝王出生时的惊人异象谁最能扯

鼓吹“君权神授”是封建帝王宣扬统治合法性的最佳选项。异象作为其重要佐证之一在正史中占据独特地位。无论是朝代血腥更迭还是帝位和平传递都和异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每当帝位交接存在异常因素,是异象最活跃之时。异象有时分布于帝王整个人生阶段,本文着眼帝王降生时异象,力求管中窥豹。 1先秦和秦汉时期《史记》记载了商、周、秦先祖的起源传说。商秦两家内容雷同:简狄和女修分别吃了玄鸟下的蛋生下了契(殷之始祖)和大业(秦之始祖)。玄鸟下蛋,是卵生信仰和玄鸟崇拜的体现。姜嫄在郊野踩中巨人脚印怀孕生稷(周之始祖)。 自黄帝建元始至子婴投降终,君主大多宣称身上流着黄帝血脉。刘邦取得秦的“小鹿”后不得不用正统标榜自己,昭告百姓我是天子。故《史记》叙述刘邦之母的受孕过程尺度奇大:“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和圣母玛丽亚受孕相似,表现帝王是龙胎,非人种。《汉书?外戚传》记载薄夫人曾说:“昨暮梦龙据妾胸“,从而受孕生下汉文帝刘恒。再看《后汉书》写汉安帝刘祜:“帝自在邸第,数有神光照室,又有赤蛇盘于床第之间。”不细思也极恐,小孩的卧具下盘着红蛇,侍者还不拖出去杖毙?刘邦斩白蛇起义,号为“赤帝子”,子孙袭承大统自然要作足舆论准备。汉武帝刘彻的之母梦日入怀。汉宣帝刘询刚出生就受牵连被关在长安监狱,“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汉昭帝刘弗陵的之母怀孕十四个月才顺利生产。两汉时期,异象的基本形态就差不多奠定下来了,后世在继承这笔“宝贵财富”基础上还进行升华创作。▲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魏文帝曹丕出生时青色的云气形成车盖的形状在其上方,“望气者”认为这不是“人臣之气”。晋元帝司马睿: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所藉藁如始刈(垫着婴儿的藁草像刚割下来一样,意同枯木复生)。晋怀帝司马炽生时,豫章郡南昌县出现了基因突变的禾稻(嘉禾),望气者说“有天子气”。 分裂割据的南北朝是此时期异象的绝对主力。 南朝是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个朝代的总称。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的“寄奴”)出生时:“神光照室尽明,是夕甘露降于墓树。”刘宋孝武帝刘骏生时“有光照室”。南齐齐武帝萧赜出生当夜,祖母、母亲都梦到屋上盘着龙。南梁武帝萧衍生来帝王相,右手有个“武”字。南梁高宗萧统则是赤光满堂室。南陈武帝陈霸先生来帝王相,异象不出现在他生时,是旅途中的梦:天开了几丈宽的大口子,四个红衣人捧着太阳让他吞下。陈文帝陈蒨亲自梦到天上俩太阳,大的坠地,就取了其三分之一揣到怀里。陈宣帝陈顼出生时“赤光满堂室”,有次醉酒后现出原形:“身是大龙”。 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朝代的总称。北魏武帝拓跋珪之母梦到白光飞进肚子而有孕,分娩当夜天又亮了一次。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出生就描写地很写意了:神光照于室内,天地氛氲,和气充塞。遍观正史,文学审美价值排名第一。北魏宣武帝元恪之母梦到被太阳追赶,藏到床底。太阳幻化成龙,把她缠了好几圈。惊醒之后就有了龙种。尺度同样大。北魏孝明帝元诩:“有光照于庭中”。北周文帝宇文泰的之母怀孕五月时,梦到抱着孩子飞天,但没能冲出大气层。生下来一团车盖似的黑气罩他身上。北齐文宣帝高洋之母刚怀孕时“每夜有赤光照室”。北齐后主高纬之母梦到坐在玉盆里在海上漂浮,太阳飘入裙下,就有了身孕。北周武帝宇文邕“生有神光照室”。北齐神武帝高欢家里不是“赤光“就是”紫气“,邻居怕得不行劝他们搬家。 ▲宋高祖武皇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县绥舆里(今属安徽萧县),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今江苏镇江),自称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420年—422年在位)。3隋唐五代十国时期《隋书》记载隋文帝杨坚出生时“紫气充庭”,中规中矩。《新唐书》记载唐高祖李渊“生于长安,体有三乳”,莫名其妙。《旧唐书》记载唐太宗出生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吹得过火。五代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五个政权。后梁太祖朱温出生当晚家里房子上“赤气”上涌,邻居都以为着火了,跑过来救火也是啥事没有。后唐太祖李克用之母怀了十三个月还赶上难产,族人求医遇上个老头告诉他们:“大夫管不了你们家这事。赶快回去,披挂上马、鸣锣击鼓,房屋里外包围三圈就没事了。”一试还真有用。出生时“虹光烛室,白气充庭,井水暴溢”。后唐庄宗李存勗之母怀孕时梦到黑衣神人在左右服侍。分娩时,窗户里紫气喷薄而出。“儿皇帝”晋高祖石敬瑭生时“白气充庭,人甚异焉”。后周太祖郭威出生那天也是风风火火,赤光照射,还有炉炭爆裂的声音,火星四溅。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后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是为(后)晋高祖。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牧、周亚夫之行事,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时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争雄,石敬瑭冲锋陷阵,战功卓著。4宋辽金时期太祖、太宗生时异香弥漫,神光照射。两兄弟也有区别:小匡胤浑身金色,三天未褪;小光义异香充斥了街巷,赤光亮得像火。赵光义之母梦到神仙把太阳送上,才有身孕。赵光义为掩盖“烛影斧声”真相,在异象方面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宋代作为异象顶峰期有两宗“最”。其一,高达68.75%的最高“异象率”:《宋史》中明确给16位帝王编纂了本纪,出现异象的就有11位。其二,最丰富的异象内容。有光、龙、香气,也有文字(真宗赵恒生下后左脚趾有“天”字),继承基础上提升味度、光强、响度等方面力求超越前朝:(理宗赵昀父)梦一紫衣金帽人来谒……室中五采烂然,赤光属天,如日正中……家人闻户外车马声,亟出,无所睹。”;扩充前朝所缺,注入新物:神宗赵顼生时“群鼠吐五色气成云”、孝宗赵昚之母梦到有人抱羊送上。 宋之异象情节也极尽曲折:(度宗赵禥祖母)梦神言:“帝命汝孙,然非汝家所有。"嗣荣王夫人钱氏梦日光照东室,是夕,齐国夫人黄氏亦梦神人采衣拥一龙纳怀中,已而有娠。及生,室有赤光。” 帝王父母梦里可能还要接太阳,真宗母和英宗赵曙父以衣,宁宗赵括母直接以手,接到手后三位帝王之母都有了身孕。接太阳一般都是当妈的接,为啥英宗的父亲也去接太阳?英宗的父亲不仅接住太阳,还接住和太阳一同坠下的两条龙。其中的一条黄龙在英宗出生后还在产房附近游来游去。 哲宗赵煦、高宗赵构仅“赤光照室”,和平民家的孩子出生会啼哭无异,太寻常!辽金两朝一直是中原政权的心腹大患,而占据宋地后,开始了不同程度的汉化。因而辽金帝王也有一些毫无违和感的异象。 《辽史》里形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出生:“母梦日堕怀中,有娠。及生,室有神光异香,体如三岁儿,即能匍匐”。三个月就会走会说话,还能预见未来,还有神人在旁边保护。辽太宗耶律德光出生时:“神光异常,猎者获白鹿、白鹰,人以为瑞。” 《金史》用以下两段文字分别登记金太祖完颜阿古打和金世宗完颜雍爷孙俩的“出生情况”: 有五色云气屡出东方,大若二千斛囷仓之状,司天孔致和窃谓人曰:“其下当生异人,建非常之事。天以象告,非人力所能为也。” 体貌奇伟,美须髯,长过其腹,胸间有七子如北斗形。▲赵构(1107.6.21—1187.11.9),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开国皇帝,赵构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5元明清时期在乞颜部首领也速该俘获塔塔尔部酋长铁木真那天,首领夫人顺利产下掌上凝着血脉如红石的婴儿。也速该诧异之余,以俘虏给孩子命名。与只能脑补五毛特效的赤光神光红光相比,这异象相当朴实。非要从元朝再找一个有异象的皇帝,就只是蒙哥了。小蒙哥(蒙哥,华言长子也。)生时,有人说天象预示这孩子往后必有大富贵(黑人问号脸)。 《明史》对于朱元璋的出生宣传纯属抄袭:刚怀上时,梦到神仙给了枚药丸,拿到手里还发光,就服下了。醒来口气清新。出生那天“红光满室”,邻居以为朱五四家着火了,跑来却啥也没有。明仁宗朱高炽出生前夜,母亲梦到戴冠冕之人拿着圭上前参拜。朱高炽之子明宣宗朱瞻基出生前夜,爷爷朱棣梦到了太爷爷朱元璋给了一个大圭还说:“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大圭是皇帝笔记和备忘的玉质手板,有点“权杖”意味。 满清贵族始终对汉文化保有警惕,故清十二帝的异象或鲜见或轻描淡写。仅以“孕十三月而生”神化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福临的降生尤其邪乎:“母孝庄文皇后方娠,红光绕身,盘旋如龙形。诞之前夕,梦神人抱子纳后怀曰:‘此统一天下之主也’。……翌日上生,红光烛宫中,香气经日不散。”八旗最高权力更迭缺乏直接明确的制度化方案,作为满人的孝庄皇后为求“母以子贵”、宣扬福临继位的合理性付出了多少心血和算计!雍正帝的出生异象最低调、最模糊,《清史稿》四字交待:“生有异徵”。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通满语和汉语,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标准化的帝王出生异象不外乎这几点:1、看着要亮!不管神光还是赤光,图省事只说光也行,反正得亮闪闪。2、闻着要香!无论是普通香还是异香,总之你得让人闻着舒服。香的范围从小到大为:当妈的口中香(朱元璋)、整个屋子香(大部分),整条街巷香(赵光义)。3、听着要假!用今人的眼光来看,是怎么假怎么来。 王朝前期大都有异象,政权相对稳定后就少编瞎话,随之渐无。礼制也要求,后世君主要避免“僭越”。太祖才红光满屋,后世子孙好意思胜过?难不成自称生时襁褓里散发着微弱的粉红色荧光?也有例外,两宋帝王多有异象,越往后越奇异、惊悚。其出现频率之高、内容之茂空前绝后。无论何时,末代君主和废帝绝对没有异象。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北魏、辽、金、元和清的异象情况与汉化程度相对应。元、清一直对汉文化保持高度警惕,故而异象可以忽略不计。 本文重点讨论列入正史本纪帝王出生这一过程的异象。由于史籍浩繁,统计时难免有疏漏,请读者海涵。严正表示异象终是笑谈,并非宣扬封建迷信和君主专制。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芜蓬

{0}

2,急需江苏省有什么名人

名人荟萃:江苏历史上名人辈出,灿若繁星。政治家、军事家有孙武、伍子胥、刘邦、项羽、韩信等,科学家有祖冲之、沈括、徐光启、徐霞客等,文学家有刘勰、李煜(南唐后主)、范仲淹、秦观、范成大、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吴敬梓、冯梦龙、刘鄂等,艺术家、书画家有顾恺之、张旭、米芾、唐寅、文征明、祝枝山和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还有思想家顾炎武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古典名著均出自江苏籍作者之手或与江苏有关。张謇、荣宗敬、荣德生、刘国钧等著名实业家,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创始人。近代和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有华罗庚、周培源、茅以升、钱伟长等,文化名人有柳亚子、朱自清、叶圣陶等,著名书画家有徐悲鸿、刘海粟、傅抱石、钱松喦、林散之等,著名表演艺术家有梅兰芳、周信芳、赵丹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张太雷、恽代英、瞿秋白等都是江苏籍。 关天培 1781年1月8日生于淮安。民族英雄关天培是林则徐查禁鸦片的得力助手,1841年鸦片战争中殉身虎门,是我国最早为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而英勇牺性的高级将领。在今天的关忠节公祠内,人们还可领略到当年关天培的虎威雄姿。 梁红玉 淮安新城人,宋代巾帼英雄,她曾与丈夫韩世宗以8000勇士打败金兀术10万之众,留下“击鼓战金山”的佳话,在今天淮安新城建有梁红玉祠堂 吴承恩(1506-1582),字汝忠,号射阳,明代文学家明代淮安河下人,小说《西游记》的作者。他生不逢时,一生坎坷。然而在他下世400年后,他的墓地、骨骸以及他的一些碑刻手迹被发现。现已于淮安河下打铜巷重建“射阳*”吴承思故居,马甸乡的二堡村吴承恩墓地也修茸一新。少年时,吴承恩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中年后,开始将唐僧西游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书房"射阳(竹移)"中,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此书一问世,就被誉为“四大奇书”之一,成为世界文坛瑰宝。吴承恩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然而科举不利,至中年始为岁贡生。60岁时出任长兴县丞,又因与长官不谐,拂袖而归。后又聘任过荆王府纪善。吴承恩原配夫人生一子,名吴凤毛,聘状元沈坤女,因凤毛早夭而未行,后又娶牛氏。 吴承恩父亲吴锐(1461-1532),字廷器,号菊翁,为人忠厚,喜谈说史传,好游淮地名胜古寺,常给幼年吴承恩讲述民间神魔故事。万事大吉锐娶经营花边花线的商人女儿徐氏。徐氏生一女,名吴承嘉,嫁与淮安户部尚书沈翼的族人沈山。中年后吴锐又娶张氏,生著名的文学家吴承恩。 边寿民 清代淮安人,原名维祺,自称苇间居士。著名画家,以画芦雁出名。他是雍正、乾降年间活跃在扬州的杰出画坊画家之一。 吴鞠通 1758年6月生于河下镇。清代著名的瘟病学家。所著《瘟病条辨》一书,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后世医家多用以指导临床,日本中医博士著有《内科瘟病条辨的研究》。此外,吴氏还有《医医病书》和后人整理的《吴鞠通医案》流传于世。1987年故乡人民为纪念他,将市中医院更名为“吴鞠通医院”。 周实丹、阮梦桃辛亥革命前夕,周、阮二人参加柳亚子先生等创办的南社,后回家乡淮安又组织了淮南社。武昌起义后,他们在淮安组织武装巡逻队响应,后被敌人杀害。淮安人民在城西南角万柳池边建有周、阮二烈士词,并整理出版了他们的诗文集《无尽庵遗集》二卷、《阮烈士遗集》一卷,都由柳亚子先生作序。 韩信 在楚汉相争的五年中,为刘邦以弱小的兵力最终战胜强大的项羽,建立三百年汉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但终因功高盖主,曾被贬为淮阴侯,并引来杀身之祸。在老淮安市里关于韩信的历史遗址也很多,有韩信钓鱼台、韩信祠、漂母祠、胯下桥和“汉淮阴侯韩信故里碑”等。在淮安码头镇也有许多与韩信有关的遗迹,在当地老淮安和码头镇都被称为韩侯故里。 周恩来 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 ~ 1976)。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同志诞生于淮安。 陈 琳 汉朝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盐渎县人,他做过古射阳县郡守,后任汉末大将军何进的主薄。因何进阴谋篡汉被杀,他避居冀州,又为袁绍重用。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第24回时也写到陈琳的故事。后来袁绍被曹操打败,陈琳因文雄海内,又为曹操留用,文稿多出其手。汉献帝建安23年(公元217年)病故,葬于古射阳河畔。陈琳擅长草拟公文,尤以替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最为有名。他的诗仅存4首,以<<饮马长城窘行>>最有价值。 陆秀夫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实,祖籍建湖建阳,生于1236年。幼年随父迁居京口朱方镇(今丹徒县境内),后在鹤林寺读书(镇江焦山至今仍藏有陆秀夫题鹤林寺的石碑),20岁登进士;德祜初任礼部侍郎;后又升为端明殿学士佥书枢密院事;祥兴元年(1278年)为左丞相,驻军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境内)抵抗入侵的元军。次年元军攻破崖山,陆秀夫坚贞不屈、宁死不降,先驱妻、子入海,尔后背负皇帝、怀藏玉玺从容投海而死。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明朝初,在其故乡建阳镇建有“丞相陆公故里碑";在福建吉安有陆秀夫与蔡荔娘完婚之地"活水亭"古迹;另有<<陆忠烈集>>传世。 张士诚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丰县大龙乡张家墩人,生于1321年,盐贩出身。因受不了盐警欺压,于是伙同其他17个盐民揭竿起义,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他为首领。后队伍逐渐壮大,先攻下盐城、泰州、高邮等地,自封诚王,国号大周,年号文佑;后又攻下平江(今苏州)、湖州、松江、常州、杭州等地;元至正23年(1363年)在平江自立为吴王。4年后被朱元璋打败,其被俘,后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缢而死,时年47岁,葬于吴县斜塘。 卞元亨 元末明初人,原籍便仓。少时膂力过人,曾赤手空拳打死过猛虎。后在山东永王军中任谋划,历时9年。永王兵败被俘,他作文生祭,申明大义,后被中丞李炳之陷害,发配辽东,明永乐元年被赦免归乡,自称东溟叟,又号柏门老人,死于1419年,享年90岁。他一生写下许多诗作,著名的有《辽东有感》、《戌归》、《示后》、《戌归咏牡丹二首》等。据传,便仓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 高 谷 明朝官员,字世用,丁溪场人,生于明洪武24年(1391年),25岁登上进士,历任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工部尚书,后进少保东阁任大学士。66岁时升为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高谷为官清廉,办事公道,主持正义,后因年老主动离职回家。英宗皇帝对他评价甚好。高回乡后,仍住的是简朴房屋,死于1460年,享年70岁。 王 艮 明朝哲学家,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东台安丰人,出身盐丁。他拜当时著名哲学家王守仁为师,刻苦自学,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真理,他认为,“道”要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穿衣,有饭吃、有衣穿就是道,就是真理等。王艮一生没有参与封建政权的统治活动,不肯做官,终身为民。他是明朗哲学家的一个流派——泰州学派的创立人。他广收门徒,弟子中有樵夫、陶匠、农民、盐丁等,他终身讲学,始终接近劳动人民。后人将其著作辑成《王心斋先生遗集》。 朱 恕 明朝哲学家,泰州学派重要成员,字光信,号乐斋,大丰县草埝人,樵夫出身。他性格刚正,见义勇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文化,勤学苦练,很有成绩。在哲学思想上继承了老师王艮的哲学思想。他虽系学者名流,但仍以樵业为生,不肯与官僚交游,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朱恕和韩贞吾的著作,后人辑为《朱乐斋、韩贞吾两先生遗集》流传于世。 宋 曹 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字彬臣,又字 臣,号射陵,盐城郊区北宋庄人,生于1620年,卒于1701年。他工书能文,对书法造诣很深,著有《书法约言》、木刻双钩《草书千字文》、《杜诗解》、《会秋堂诗文集》等书,这些书作用很大,对后人的书法、诗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入清后,他不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自号耕海潜夫,以书诗自娱,写下许多名诗,其诗篇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清廷腐败统治的仇恨,是一位很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柳敬亭 明末清初大说书家,他本姓曹,原名永昌,字葵宇,东台曹家庄人,生于1587年。15岁时为避仇而流落江湖,息于柳树下,故改姓柳,名蓬春,号敬亭。他起初自学成才,很有说书本领;后来拜松江说书名家莫后光为师。在名师指点下,大有长进,技艺精湛,在南京秦淮河开业说书,声名大振,擅说《隋唐》、《水浒》、《三国》等书,后来成了我国评书艺人的鼻祖,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鉴真 【鉴真】(688~763)唐代高僧。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大云寺,从智满禅师为沙弥。18岁,由应邀来扬州的南山律宗开创人道岸律师授菩萨戒。27岁,回扬州大明寺,是年夏主持大明寺法会。此后,在扬州兴戒坛,缮道场,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讲法阐律,写经刻石,广施医药,普济众生,为4万余人授戒。为道岸、义威之后一方宗首。唐天宝元年(742),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来大明寺请求推荐一传戒师“东游兴化”。时已55岁的鉴真,同思托等人先后6次东渡日本,前5次均未成功,鉴真于第五次东渡中失明。天宝十二载十一月十六日,鉴真同普照、法进、昙静、思托、义静、法载等24人,第六次东渡日本,历时1个多月,于十二月二十日抵达日本阿多郡秋妻屋浦,由延庆师引入太宰府。次年二月,鉴真一行入京(奈良),安居东大寺,为圣武上皇、皇太后、孝谦天皇、皇太子等授菩萨戒,后为沙弥澄修等440余人授戒,又为旧大僧灵福、道缘、忍基等80余人舍旧戒后重授具足戒。是为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之始。唐乾元二年(759)鉴真率弟子普照、思托等在奈良建成招提寺,遂由东大寺移居于此。鉴真除弘扬戒律外,还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等介绍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秦少游 【秦少游】(1049~1100)宋代词人。名观,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北宋元丰八年(1085)进士,授定海主簿,调蔡州教授。后经苏轼、范纯仁等举荐,参加制科考试,授为宣德郎、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书籍。不久又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馆编修官。此间,秦少游发表过许多切中时弊的言论,并望朝廷审时度势,安都定策,区别朋党,任用贤能,遂遭旧党攻击,屡遭贬谪。绍圣元年(1094)调任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谗他增损《实录》,贬为处州监酒税。复以他罪削职流放郴州,后又除去名籍,贬谪横州。元符二年(1099),贬徙雷州。徽宗即位,大赦党人,秦少游复为宣德郎,还放至衡州,途经藤州,游光化亭(一作华光亭),为友人吟诵梦中长短句《好事近》,索水欲饮,水至,笑视之而卒。秦少游长于议论,文丽诗深,兼有诗、词、文赋与书法多方面才能,尤以北宋婉约派词宗驰名于世。著作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又辑《扬州诗》、《高邮诗》。? 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市(原属扬州)人。“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17岁读书于真州(今仪征)毛家桥,20岁从乡里陆种园学填词,23岁于乡里及真州江村教馆。其时已中秀才,教书非其所愿,约于30岁前后至扬州谋生。30~40岁间,父亲、儿子、妻子先后去世,家境艰难,靠卖书画度日。40岁时,应试南京,中举。44岁时去北京应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乾隆七年(1742)春,任山东范县(今属河南)县令。十一年(1746),调署山东潍县。次年,该县遭灾,他开仓借粮于民,并令富户平粜所积之粮。任中处理民事,多助穷苦百姓,不帮富商,因之得罪豪绅,于十八年(1753)被罢官。回扬州后,以卖字画为生,晚年回兴化。郑板桥善画,尤擅写兰竹。亦善书法,楷、行、隶三体相兼,以画法入笔,用隶体参入行楷,自成一格,号称“六分半书”,后人称之为“乱石铺街”。又善诗文,作品明白流畅,不受神韵格调之缚。其中,《悍吏》、《私刑恶》、《孤儿行》、《逃荒行》等作,描写人民疾苦;《家书》、《道情》等作,自然坦率,为世人称道。人称郑板桥诗、书、画三绝。

{1}

3,江苏省的名人

我来回答 任你选啊!!!!江苏历史名人: 淮安名人: 江苏淮安名人 关天培 1781年1月8日生于淮安。民族英雄关天培是林则徐查禁鸦片的得力助手,1841年鸦片战争中殉身虎门,是我国最早为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而英勇牺性的高级将领。在今天的关忠节公祠内,人们还可领略到当年关天培的虎威雄姿。 梁红玉 淮安新城人,宋代巾帼英雄,她曾与丈夫韩世宗以8000勇士打败金兀术10万之众,留下“击鼓战金山”的佳话,在今天淮安新城建有梁红玉祠堂 吴承恩(1506-1582),字汝忠,号射阳,明代文学家明代淮安河下人,小说《西游记》的作者。他生不逢时,一生坎坷。然而在他下世400年后,他的墓地、骨骸以及他的一些碑刻手迹被发现。现已于淮安河下打铜巷重建“射阳*”吴承思故居,马甸乡的二堡村吴承恩墓地也修茸一新。少年时,吴承恩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中年后,开始将唐僧西游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书房"射阳(竹移)"中,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此书一问世,就被誉为“四大奇书”之一,成为世界文坛瑰宝。吴承恩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然而科举不利,至中年始为岁贡生。60岁时出任长兴县丞,又因与长官不谐,拂袖而归。后又聘任过荆王府纪善。吴承恩原配夫人生一子,名吴凤毛,聘状元沈坤女,因凤毛早夭而未行,后又娶牛氏。 吴承恩父亲吴锐(1461-1532),字廷器,号菊翁,为人忠厚,喜谈说史传,好游淮地名胜古寺,常给幼年吴承恩讲述民间神魔故事。万事大吉锐娶经营花边花线的商人女儿徐氏。徐氏生一女,名吴承嘉,嫁与淮安户部尚书沈翼的族人沈山。中年后吴锐又娶张氏,生著名的文学家吴承恩。 边寿民 清代淮安人,原名维祺,自称苇间居士。著名画家,以画芦雁出名。他是雍正、乾降年间活跃在扬州的杰出画坊画家之一。 吴鞠通 1758年6月生于河下镇。清代著名的瘟病学家。所著《瘟病条辨》一书,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后世医家多用以指导临床,日本中医博士著有《内科瘟病条辨的研究》。此外,吴氏还有《医医病书》和后人整理的《吴鞠通医案》流传于世。1987年故乡人民为纪念他,将市中医院更名为“吴鞠通医院”。 周实丹、阮梦桃辛亥革命前夕,周、阮二人参加柳亚子先生等创办的南社,后回家乡淮安又组织了淮南社。武昌起义后,他们在淮安组织武装巡逻队响应,后被敌人杀害。淮安人民在城西南角万柳池边建有周、阮二烈士词,并整理出版了他们的诗文集《无尽庵遗集》二卷、《阮烈士遗集》一卷,都由柳亚子先生作序。 韩信 在楚汉相争的五年中,为刘邦以弱小的兵力最终战胜强大的项羽,建立三百年汉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但终因功高盖主,曾被贬为淮阴侯,并引来杀身之祸。在老淮安市里关于韩信的历史遗址也很多,有韩信钓鱼台、韩信祠、漂母祠、胯下桥和“汉淮阴侯韩信故里碑”等。在淮安码头镇也有许多与韩信有关的遗迹,在当地老淮安和码头镇都被称为韩侯故里。 周恩来 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 ~ 1976)。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同志诞生于淮安。 陈 琳 汉朝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盐渎县人,他做过古射阳县郡守,后任汉末大将军何进的主薄。因何进阴谋篡汉被杀,他避居冀州,又为袁绍重用。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第24回时也写到陈琳的故事。后来袁绍被曹操打败,陈琳因文雄海内,又为曹操留用,文稿多出其手。汉献帝建安23年(公元217年)病故,葬于古射阳河畔。陈琳擅长草拟公文,尤以替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最为有名。他的诗仅存4首,以<<饮马长城窘行>>最有价值。 陆秀夫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实,祖籍建湖建阳,生于1236年。幼年随父迁居京口朱方镇(今丹徒县境内),后在鹤林寺读书(镇江焦山至今仍藏有陆秀夫题鹤林寺的石碑),20岁登进士;德祜初任礼部侍郎;后又升为端明殿学士佥书枢密院事;祥兴元年(1278年)为左丞相,驻军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境内)抵抗入侵的元军。次年元军攻破崖山,陆秀夫坚贞不屈、宁死不降,先驱妻、子入海,尔后背负皇帝、怀藏玉玺从容投海而死。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明朝初,在其故乡建阳镇建有“丞相陆公故里碑";在福建吉安有陆秀夫与蔡荔娘完婚之地"活水亭"古迹;另有<<陆忠烈集>>传世。 张士诚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丰县大龙乡张家墩人,生于1321年,盐贩出身。因受不了盐警欺压,于是伙同其他17个盐民揭竿起义,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他为首领。后队伍逐渐壮大,先攻下盐城、泰州、高邮等地,自封诚王,国号大周,年号文佑;后又攻下平江(今苏州)、湖州、松江、常州、杭州等地;元至正23年(1363年)在平江自立为吴王。4年后被朱元璋打败,其被俘,后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缢而死,时年47岁,葬于吴县斜塘。 卞元亨 元末明初人,原籍便仓。少时膂力过人,曾赤手空拳打死过猛虎。后在山东永王军中任谋划,历时9年。永王兵败被俘,他作文生祭,申明大义,后被中丞李炳之陷害,发配辽东,明永乐元年被赦免归乡,自称东溟叟,又号柏门老人,死于1419年,享年90岁。他一生写下许多诗作,著名的有《辽东有感》、《戌归》、《示后》、《戌归咏牡丹二首》等。据传,便仓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 高 谷 明朝官员,字世用,丁溪场人,生于明洪武24年(1391年),25岁登上进士,历任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工部尚书,后进少保东阁任大学士。66岁时升为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高谷为官清廉,办事公道,主持正义,后因年老主动离职回家。英宗皇帝对他评价甚好。高回乡后,仍住的是简朴房屋,死于1460年,享年70岁。 王 艮 明朝哲学家,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东台安丰人,出身盐丁。他拜当时著名哲学家王守仁为师,刻苦自学,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真理,他认为,“道”要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穿衣,有饭吃、有衣穿就是道,就是真理等。王艮一生没有参与封建政权的统治活动,不肯做官,终身为民。他是明朗哲学家的一个流派——泰州学派的创立人。他广收门徒,弟子中有樵夫、陶匠、农民、盐丁等,他终身讲学,始终接近劳动人民。后人将其著作辑成《王心斋先生遗集》。 朱 恕 明朝哲学家,泰州学派重要成员,字光信,号乐斋,大丰县草埝人,樵夫出身。他性格刚正,见义勇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文化,勤学苦练,很有成绩。在哲学思想上继承了老师王艮的哲学思想。他虽系学者名流,但仍以樵业为生,不肯与官僚交游,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朱恕和韩贞吾的著作,后人辑为《朱乐斋、韩贞吾两先生遗集》流传于世。 宋 曹 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字彬臣,又字 臣,号射陵,盐城郊区北宋庄人,生于1620年,卒于1701年。他工书能文,对书法造诣很深,著有《书法约言》、木刻双钩《草书千字文》、《杜诗解》、《会秋堂诗文集》等书,这些书作用很大,对后人的书法、诗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入清后,他不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自号耕海潜夫,以书诗自娱,写下许多名诗,其诗篇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清廷腐败统治的仇恨,是一位很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柳敬亭 明末清初大说书家,他本姓曹,原名永昌,字葵宇,东台曹家庄人,生于1587年。15岁时为避仇而流落江湖,息于柳树下,故改姓柳,名蓬春,号敬亭。他起初自学成才,很有说书本领;后来拜松江说书名家莫后光为师。在名师指点下,大有长进,技艺精湛,在南京秦淮河开业说书,声名大振,擅说《隋唐》、《水浒》、《三国》等书,后来成了我国评书艺人的鼻祖,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鉴真 【鉴真】(688~763)唐代高僧。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大云寺,从智满禅师为沙弥。18岁,由应邀来扬州的南山律宗开创人道岸律师授菩萨戒。27岁,回扬州大明寺,是年夏主持大明寺法会。此后,在扬州兴戒坛,缮道场,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讲法阐律,写经刻石,广施医药,普济众生,为4万余人授戒。为道岸、义威之后一方宗首。唐天宝元年(742),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来大明寺请求推荐一传戒师“东游兴化”。时已55岁的鉴真,同思托等人先后6次东渡日本,前5次均未成功,鉴真于第五次东渡中失明。天宝十二载十一月十六日,鉴真同普照、法进、昙静、思托、义静、法载等24人,第六次东渡日本,历时1个多月,于十二月二十日抵达日本阿多郡秋妻屋浦,由延庆师引入太宰府。次年二月,鉴真一行入京(奈良),安居东大寺,为圣武上皇、皇太后、孝谦天皇、皇太子等授菩萨戒,后为沙弥澄修等440余人授戒,又为旧大僧灵福、道缘、忍基等80余人舍旧戒后重授具足戒。是为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之始。唐乾元二年(759)鉴真率弟子普照、思托等在奈良建成招提寺,遂由东大寺移居于此。鉴真除弘扬戒律外,还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等介绍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秦少游 【秦少游】(1049~1100)宋代词人。名观,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北宋元丰八年(1085)进士,授定海主簿,调蔡州教授。后经苏轼、范纯仁等举荐,参加制科考试,授为宣德郎、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书籍。不久又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馆编修官。此间,秦少游发表过许多切中时弊的言论,并望朝廷审时度势,安都定策,区别朋党,任用贤能,遂遭旧党攻击,屡遭贬谪。绍圣元年(1094)调任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谗他增损《实录》,贬为处州监酒税。复以他罪削职流放郴州,后又除去名籍,贬谪横州。元符二年(1099),贬徙雷州。徽宗即位,大赦党人,秦少游复为宣德郎,还放至衡州,途经藤州,游光化亭(一作华光亭),为友人吟诵梦中长短句《好事近》,索水欲饮,水至,笑视之而卒。秦少游长于议论,文丽诗深,兼有诗、词、文赋与书法多方面才能,尤以北宋婉约派词宗驰名于世。著作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又辑《扬州诗》、《高邮诗》。? 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市(原属扬州)人。“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17岁读书于真州(今仪征)毛家桥,20岁从乡里陆种园学填词,23岁于乡里及真州江村教馆。其时已中秀才,教书非其所愿,约于30岁前后至扬州谋生。30~40岁间,父亲、儿子、妻子先后去世,家境艰难,靠卖书画度日。40岁时,应试南京,中举。44岁时去北京应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乾隆七年(1742)春,任山东范县(今属河南)县令。十一年(1746),调署山东潍县。次年,该县遭灾,他开仓借粮于民,并令富户平粜所积之粮。任中处理民事,多助穷苦百姓,不帮富商,因之得罪豪绅,于十八年(1753)被罢官。回扬州后,以卖字画为生,晚年回兴化。郑板桥善画,尤擅写兰竹。亦善书法,楷、行、隶三体相兼,以画法入笔,用隶体参入行楷,自成一格,号称“六分半书”,后人称之为“乱石铺街”。又善诗文,作品明白流畅,不受神韵格调之缚。其中,《悍吏》、《私刑恶》、《孤儿行》、《逃荒行》等作,描写人民疾苦;《家书》、《道情》等作,自然坦率,为世人称道。人称郑板桥诗、书、画三绝。? 罗聘 【罗聘】(1733~1799)清代画家。字遁夫,号两峰。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扬州。“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24岁时,拜金农为师,学诗习画,30岁时在扬州画界崭露头角。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罗聘携画至京师拜谒名流,所作8幅《鬼趣图》最受注意。次年南归,在天津因大雪受阻,整理金农诗作,并作后记。三十八年(1773)路经泰安,与几位好友相遇,滞留数月,于次年返里。42~46岁间,曾游历鲁、晋、豫、鄂等地。47岁时,第二次赴京。其间,他曾画蜈蚣、观音、杜甫与韩愈像,又作过指画。在外漫游近10年,后因囊中羞涩而返里。返里后,仍以卖书画为生。乾隆四十九年(1784),应地方之请为重宁寺作大幅壁画,画中仙佛人物维妙维肖,传为名胜,今已不存。乾隆五十五年(1790),罗聘携幼子允缵三上京师。其书画不仅达官贵人求购,在京朝鲜人亦以重金收买。其时收入颇丰,但因豪爽挥霍,8年后还需别人资助路费,才得以返回故里。返乡之后,作《梅花记岁图》。嘉庆四年(1799)逝世。

{2}

4,江苏版六年级上册六单元作文盐城名人

陈 琳 汉朝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盐渎县人,他做过古射阳县郡守,后任汉末大将军何进的主薄。因何进阴谋篡汉被杀,他避居冀州,又为袁绍重用。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第24回时也写到陈琳的故事。后来袁绍被曹操打败,陈琳因文雄海内,又为曹操留用,文稿多出其手。汉献帝建安23年(公元217年)病故,葬于古射阳河畔。陈琳擅长草拟公文,尤以替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最为有名。他的诗仅存4首,以<<饮马长城窘行>>最有价值。 陆秀夫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实,祖籍建湖建阳,生于1236年。幼年随父迁居京口朱方镇(今丹徒县境内),后在鹤林寺读书(镇江焦山至今仍藏有陆秀夫题鹤林寺的石碑),20岁登进士;德祜初任礼部侍郎;后又升为端明殿学士佥书枢密院事;祥兴元年(1278年)为左丞相,驻军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境内)抵抗入侵的元军。次年元军攻破崖山,陆秀夫坚贞不屈、宁死不降,先驱妻、子入海,尔后背负皇帝、怀藏玉玺从容投海而死。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明朝初,在其故乡建阳镇建有“丞相陆公故里碑";在福建吉安有陆秀夫与蔡荔娘完婚之地"活水亭"古迹;另有<<陆忠烈集>>传世。 张士诚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丰县大龙乡张家墩人,生于1321年,盐贩出身。因受不了盐警欺压,于是伙同其他17个盐民揭竿起义,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他为首领。后队伍逐渐壮大,先攻下盐城、泰州、高邮等地,自封诚王,国号大周,年号文佑;后又攻下平江(今苏州)、湖州、松江、常州、杭州等地;元至正23年(1363年)在平江自立为吴王。4年后被朱元璋打败,其被俘,后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缢而死,时年47岁,葬于吴县斜塘。 卞元亨 元末明初人,原籍便仓。少时膂力过人,曾赤手空拳打死过猛虎。后在山东永王军中任谋划,历时9年。永王兵败被俘,他作文生祭,申明大义,后被中丞李炳之陷害,发配辽东,明永乐元年被赦免归乡,自称东溟叟,又号柏门老人,死于1419年,享年90岁。他一生写下许多诗作,著名的有《辽东有感》、《戌归》、《示后》、《戌归咏牡丹二首》等。据传,便仓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 高 谷 明朝官员,字世用,丁溪场人,生于明洪武24年(1391年),25岁登上进士,历任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工部尚书,后进少保东阁任大学士。66岁时升为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高谷为官清廉,办事公道,主持正义,后因年老主动离职回家。英宗皇帝对他评价甚好。高回乡后,仍住的是简朴房屋,死于1460年,享年70岁。 王 艮 明朝哲学家,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东台安丰人,出身盐丁。他拜当时著名哲学家王守仁为师,刻苦自学,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真理,他认为,“道”要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穿衣,有饭吃、有衣穿就是道,就是真理等。王艮一生没有参与封建政权的统治活动,不肯做官,终身为民。他是明朗哲学家的一个流派——泰州学派的创立人。他广收门徒,弟子中有樵夫、陶匠、农民、盐丁等,他终身讲学,始终接近劳动人民。后人将其著作辑成《王心斋先生遗集》。 朱 恕 明朝哲学家,泰州学派重要成员,字光信,号乐斋,大丰县草埝人,樵夫出身。他性格刚正,见义勇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文化,勤学苦练,很有成绩。在哲学思想上继承了老师王艮的哲学思想。他虽系学者名流,但仍以樵业为生,不肯与官僚交游,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朱恕和韩贞吾的著作,后人辑为《朱乐斋、韩贞吾两先生遗集》流传于世。 宋 曹 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字彬臣,又字 臣,号射陵,盐城郊区北宋庄人,生于1620年,卒于1701年。他工书能文,对书法造诣很深,著有《书法约言》、木刻双钩《草书千字文》、《杜诗解》、《会秋堂诗文集》等书,这些书作用很大,对后人的书法、诗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入清后,他不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自号耕海潜夫,以书诗自娱,写下许多名诗,其诗篇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清廷腐败统治的仇恨,是一位很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柳敬亭 明末清初大说书家,他本姓曹,原名永昌,字葵宇,东台曹家庄人,生于1587年。15岁时为避仇而流落江湖,息于柳树下,故改姓柳,名蓬春,号敬亭。他起初自学成才,很有说书本领;后来拜松江说书名家莫后光为师。在名师指点下,大有长进,技艺精湛,在南京秦淮河开业说书,声名大振,擅说《隋唐》、《水浒》、《三国》等书,后来成了我国评书艺人的鼻祖,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吴嘉纪 明末清初爱国诗人。字宾贤,号野人,别号陋轩,生于明朝万历46年(1618年),布衣出身,东台安丰人。他虽家境贫困,体弱多病,但不以为苦,喜读书,爱写诗。由于他长期生活在贫民之中,因此他的诗大部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艰难困苦生活,对老百姓的痛苦深切同情。明亡后,他从事抗清爱国文学活动,有许多诗揭露了清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痛斥了清军的暴行,因此受到清政府的迫害,他的《陋轩诗集》被列为禁书。他死于康熙23年(1684年),葬于梁垛开家舍,清内阁中书汪懋麟为他作基铭刻石。吴嘉纪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很有成就的贫民诗人,其著作《陋轩诗集》共收入他写的诗1091首。 葛天民 明朝抗倭英雄,字田纯,东台人。明朝天启年间贡生,曾任福建福清县丞、山东经历等职。后解职回乡,时值倭寇(即日本海盗集团)入侵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葛天民为保卫家乡,组织盐民、农民、居民数千人智斗倭寇。当时倭寇用的武器是“倭刀”,只宜近战,他就动员民众用长毛竹削尖为竹枪刺,抗击敌人;倭寇脚穿皮鞋或木屐,他就动员民众在要道上撒上豌豆,黄豆。倭寇一到,脚踏豆子,一走一滑,纷纷跌倒,此时埋伏在路旁的民众四处出击,用长竹枪刺,倭寇用倭刀乱砍,因刀短伤不到人,反把竹竿越砍越尖,大家对准倭冠直刺,这一仗杀得倭寇大部死伤,只剩少数残寇狼狈逃窜,以后,倭寇再也不敢到此侵犯了。后人为纪念葛天民的抗倭功绩,为他立了墓碑。 王之桢 明末清初抗清名人,字筠长,盐城人。明末贡生,他精通经史,博学多才。1644年,明崇祯皇帝自缢,清兵入关,著名抗清爱国将领史可法督师扬州,抵抗清军,设招贤馆,广收人才,王之桢前去,积极辅佐史可法,献了著名的抗清十策,深得史的赏识,在幕中掌握机密文书。当清军包围扬州、劝史可法归降时,王之桢挺身而出,以史的名义回答清军头领多尔衮,申明大义,严词拒降。这封《答多尔衮书》十分著名,一直为后代传颂。 徐 铎 清朝书法家,字令民,号南冈,又号枫亭,盐城徐马庄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及第,任翰林院编修;后奉旨校士山东,在济南府儒学传集学官弟子宣讲,勉以读书立志,研求经济;后来为湖南正考官,曾出守云南,又升山东按察使,后擢布政使,是著名书法家,在山东指导曲阜孔继涵、孔继涑两兄弟的书法,使之大有长进。据考,曹雪芹写的《红楼梦》中的二孔,就是指这兄弟两人。 冯道立 清朝水利专家,字务堂,号西园,东台时埝人,生于乾隆47年(1782年),死于1860年,终年79岁。青年时代他目睹家乡常闹水灾,便立志治水为民造福。他认真研究水利,常到实地勘察,参加过许多大、中型水利工程。有一次去勘察,3年未归,甚至途中路过家门而不入,大有大禹治水的精神。他为治理里下河地区的水患作出了很大贡献,为家乡办了许多好事,深得民众的称赞。他一生写有许多水利专著,如《淮扬治水论》、《淮扬水利图说》(内有《七府水利全图》7幅),系统地科学地提出了根治苏北地区、特别是里下河地区水患的具体方案,还有《勘海日记》、《束水刍言》、《测海蠡言》(后附《攻沙八法》),是他几十午治水经验的总结,实用价值极大。 徐开业 清朝状元,字健庵,号丹岑,响水县六套人,生于乾隆53年(1788年)。嘉庆25年(1820年)武科应试,他中头名状元,大魁天下,年值33岁,历任御前一等花翎侍卫、陕西都阃府宜君营参将等职。皇帝授予他武功将军,晋封武显将军,其夫人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道光11年(1831年)11月7日在潼关阵地上带甲而终,年仅44岁。徐开业不仅是武状元,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且精通文学,写有许多名诗。可说文武双全,名扬天下。 陈玉澍 清末著名爱国诗人,原名玉树,字惕庵,建湖县上冈镇人。清光绪14年(1888年)考中举人。他爱好写诗,其诗中充满爱国激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他一连写了几十首诗,痛斥日本的侵略行径,抨击清政府的反动无能,歌颂为国捐躯的将士。其诗中还洋溢着唯物论的战斗精神,如《戏题寺壁》、《七夕》都很有名。他拥护当时的维新变法,著作有《卜子午谱》、《后乐堂文钞〉等。 宋泽夫 民国革命志士,名润,原名殿康,字泽夫,清同治11年(1872年)出生于盐城宋村。他自幼勤奋读书,青年时便有革新之志,反对清政府,积极响应辛亥革命,抵制袁世凯,传播革命思想,创办教育事业,“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宋泽夫在《新公报》上发表《青天白日哪里去了?》、《国丧》等文章,痛斥蒋介石的“乌天黑日”。抗战爆发后,他慨然出任第五战区盐城抗日总动员委员会会长,发动群众抗日。1940年新四军到盐城后,他欣然出任盐城县临时参议会议长,竭力拥护共产党,共商抗日大事。后不幸被捕,遭严刑拷打,但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表现了“杀头现成,改口不能”的英雄气概。后被营救出来,出任盐阜区首届参议会副会长。病危中,他还告诫探望者:“一条路,靠共产党”,临终际,犹高呼“抗日杀汉奸!”1942年12月10日与世长辞,葬于宋村。宋泽夫先生逝世后,中共盐城县委敬献挽联“敢说敢言敢怒敢骂嫉恶如仇临终犹高呼杀敌,有气有节有爱有憎刚毅可风迂难竞不屈寇庭”,并决定把盐城中学改名为泽夫中学。陈毅园志曾称赞宋泽夫是“苏北的鲁迅”。现在,市暨盐都县政府还决定修建宋泽夫陵园。胡乔木:(1912-1992),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我国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出生于盐都县鞍湖乡张本庄,1930年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团,1932年在盐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7月到达延安。从1941年2月起,任毛泽东同志的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一直继续到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乔木同志主要在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任职。这期间,他亲自或参与起草和编纂了许多党中央的重要文件。胡乔木同志是中共第八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二届、第三届、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顾委常务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1992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著有《胡乔木文集》和诗选等。乔冠华:(1913-1983),我国当代著名的外交家。1913年3月8日,生于今盐城市建湖县庆丰乡。5岁入叔父家塾,16岁时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后又入德国杜宾根大学哲学系,一年后获博士学位。1937年结业回国,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乔冠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局长,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由周恩来兼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乔冠华为出席第二十六届联大中国代表团团长,11月15日,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作了发言。此后,自二十七届到三十一届联合国大会,均由他率代表团出席,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83年9月,因患重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0岁。戈公振:(1890-1935),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和我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家。名绍发,字春霆,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于东台台城一"世代书香"人家。戈公振自幼聪慧,读过私塾,1913年冬,进入上海有正书局图画部当学徒。第二年被调到《时报》编辑部工作,初任校对、助编,后升任编辑直至总编,在《时报》前后工作十五年。1920年他首创了《图画时报》,揭开中国画报史上崭新一页。他编译成《新闻学撮要》一书,还写成了我国第一部报刊研究专著《中国报学史》,代表了旧中国报刊史研究的最高学术水平。他还热心于新闻教育工作。从1925年起,先后在上海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大厦大学、复旦大学等校的报学系或新闻学系,讲授新闻学和中国报学史。1930年3月,他创办了《申报星期画刊》,并担任主编。1933年3月,他随我首任驻苏大使颜惠庆前往莫斯科访问,后来决定留在苏联,研究苏联社会。1935年夏,接到邹韬奋两次电报,邀他回国重新筹办《生活日报》,他即启程回沪。不久,因阑尾炎住院,不幸于10月22日病逝,享年仅45岁。戈公振去世后,邹韬奋为他写了悼文。顾正红:(1905-1925),是伟大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第一个英勇献身的烈士。1905年生于今滨海县正红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921年,进日商内外棉九厂做扫地工。后又进日商内外棉七厂做盘头工。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14日,内外棉十二厂无理开除两名工人,工人立即罢工抗议。15日下午,工人与工头、巡捕发生冲突,顾正红站在队伍的最前列。内外棉七厂大班川村蓄意开枪,顾正红在中弹受伤的情况下,仍高呼口号。凶手川村又连开两枪,一个帮凶还用刀猛砍顾正红头部。顾正红终因失血过多,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0岁。以顾正红牺牲为导火线,上海工人阶级掀起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名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祖籍苏州,随父施元德迁居兴化,落户白驹场(今大丰市境内),写下了不朽名著《水浒传》。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佑元年(1314)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施耐庵36岁登进士。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率广大灶丁起义反元。张士诚再三邀请施耐庵进他的军幕,施耐庵抱着建造"王道乐所"的宏愿欣然前往,后遭张冷落,遂离张。此后,施耐庵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后经友人帮助,在白驹修建了房屋,从此在这里隐居不出,专心撰写《江湖豪客传》。书成后,施耐庵感到书名太浅露,依据《诗经》"古公禀公,朝来走马,率西水浒,至于歧下"诗句,改名为《水浒传》。明洪武三年(1370),施耐庵与世长辞,享年74岁。

推荐阅读

江苏圣祖酒业国梦一号价格(江苏圣祖酒业中国梦壹号价格表)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