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投料,酱香型白酒怎么出来的?
美酒邦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酱香型白酒投料,酱香型白酒怎么出来的?

酱香型白酒怎么出来的?

生产过程如下: 1. 原材料选择:酱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和小麦,以及其他一些谷物和豆类。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筛选、清洗、烘干等步骤。 2. 高粱和小麦的发酵:将高粱和小麦混合,加入酒母(一种发酵剂),放在发酵车间中进行发酵。酒母会将高粱和小麦的混合物完全发酵,产生酒精和香味物质。这个过程需要经过数天至数月的时间。 3. 蒸馏: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酒精和杂质。需要进行蒸馏,将酒精和杂质分离出来。酱香型白酒的蒸馏方式不同于其他白酒,需要进行多次蒸馏,以提取更多的香味物质。 4. 储存:将蒸馏好的白酒进行储存,这个过程需要根据不同的年份和酿造方法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储存时间会影响白酒的口感和风味。 5. 陈酿:经过储存后,酱香型白酒需要进行陈酿,让酒体变得更加醇厚和丰富。陈酿需要根据不同的年份和方法而有所不同,一般在数月到半年之间。 6. 包装:最后,酱香型白酒需要进行包装。包装材料通常采用陶缸、坛子、瓶子等,以保证白酒的品质和储存性能。

酱香型白酒投料,酱香型白酒怎么出来的?

酱香型白酒怎么出来的?

酱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温大曲产酒生香的,由于高温大曲的糖化发酵力较低,原料粉碎又较粗,故大曲粉碎越细越好,有利糖化发酵。 酱香型白酒是采用两次投料、反复发酵的生产工艺,因为原料要经过反复发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较粗,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下沙为80%比20%,糙沙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 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加辅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细来调节。在生产过程中,原料和酒醅中会含有淀粉外,还会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都有利于霉菌、酵母菌等生长繁殖。此外,酱香型白酒的成分多,香味物质也多,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因为蒸馏时相互掩盖,所以对串香酒感官质量有重要影响。

酱香型白酒投料,酱香型白酒怎么出来的?

酱香型白酒轮次产酒比例?

酱香酒以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分为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一般至少要5年以上才出售。 一轮次酒出酒比例约7%,略有生粮味,涩味,微酸,后味味苦。二轮次酒出酒比例约13%,有酱香味,味甜,后味干净,略有酸涩味。三轮次酒出酒比例约25%,酱香味突出,醇和,尾净。四轮次酒出酒比例约23%,酱香味突出,醇和,后味长。五轮次酒出酒比例约17%,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略有焦香味。六轮次酒出酒比例约10%,酱香味明显,后味长,略有焦糊味。七轮次酒出酒比例约5%,酱香味明显,后味长,有焦糊味。

酱香型白酒的自制方法?

一、坤沙 坤沙工艺是酿制酱香型白酒工艺中最好的一种,坤沙工艺酿制酱香型白酒需要经历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两次投料,整个酿制周期长达一年。七次取出来的酒要存放三年以上,才能成为基酒,然后再进行勾兑。 二、碎沙 碎,字面意思破碎的意思,碎沙是指被碾碎的高粱。是指将原料100%破碎,打磨成粉状。碎沙工艺,破碎的高粱非常容易发酵,也算是速成工艺,而且出酒率比坤沙有了大幅的提高。 三、翻沙 翻,翻来覆去(也形容多次重复),翻沙,是指用坤沙酒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酿出的酒。等于是废物再利用,“废渣”翻身变“好料”,“翻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质差。 四、串沙 串,多个同类东西串在一起,串沙酒同时也叫串香,则是用坤沙酒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馏后的产品(和翻沙的区别是没有用到粮食,直接酒精勾兑)。有的甚至是直接用食用酒精加水和香精香料勾兑而成。

酱香型白酒生产对水分的要求?

水分低——37%-40% 水分是酒醅发酵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粉碎后的高粱吸水后经加热开始糊化。霉菌只有在水中,才能与糊化好的淀粉充分接触完成全部糖化过程。糖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酵母菌利用。酵母菌只有在水中才能将糖转化为酒精。所以,酒醅中水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蒸馏酒产量和质量。水分含量高,所酿酒偏寡淡。 酱香型白酒生产中酒醅要求低水分,投料时水分只有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