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男爵、公爵、子爵、侯爵之间有什么区别?
贵族爵位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为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贵族爵位都是世袭的,长子是法定继承人。 最初只有公爵、伯爵和男爵。公爵对应的是一省行政长官或者军事将领,蛮族称其为领主,伯爵则是克洛维王朝的军队指挥官。但因为往往随着军役而授予领地也成了领主。男爵则是对宫廷显贵的尊称。 子爵和侯爵是分别作为副伯爵和副公爵而设立的。这些官衔在加洛林时代吞并采邑的过程中也被当成了采邑而继承下来,后来慢慢将其设为爵位。
公爵分几个档次?
公爵一共分为五个档次,分别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而这五个爵位中最为尊贵的莫过于公爵,不论是中国古代哪个时期,公爵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公爵,一指古代五等爵的第一等,位在侯爵之上;二指英国贵族等级最高的爵位。。 爵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一些邻近国家受中国影响也以此为爵位名。欧洲中世纪以后,在中文里也用“公爵”来翻译欧洲贵族爵位中相应等级的称号。
中世纪为什么设立公爵?
在贵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级,地位最高。这个爵名的由来有三: 一是欧洲氏族社会解体时期,日耳曼部落的军事首长; 二是古代罗马部落的军事首长; 三是古罗马时代的边省将领,后指地方军政长官,其拉丁文原意为\"统帅\"。 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王权的日益强化,公爵成了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 在英国,公爵最初是由十四世纪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分封的,被封这公爵的全是王室成员。十五世纪后才打破这惯例,少数非王室人员也被封为公爵。
西欧封建制的创始者是法兰克王国,当年法兰克人征服了现今,德国,法国,意大利北部,荷兰比利时,瑞士等中西欧大片土地,而在这片土地上,原先生活的其他日耳曼部落以法兰克人臣属的地位加入了法兰克帝国,而法兰克人无法直接统治这些部落,只好承认这些部落原先的部落首领继续其统治,不过要接受法兰克国王的领导,而这些日耳曼人部落的首领就被法兰克国王封为公爵,这就是公爵最早的由来。
英国女公爵有几个?
英国历史上共有7位女伯爵,分别是: 都铎王朝的三个: 简·格雷夫人(1537-1554)(英格兰国王1553)(萨福克公爵亨利·格雷的女儿。外祖母玛丽是亨利八世的妹妹。嫁给诺森伯兰公爵之子达德利。诺森伯兰公爵伪造遗嘱让简·格雷继承王位。后阴谋败露,简·格雷被玛丽女王废黜,关入伦敦塔后斩首) 玛丽一世(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国王1553-1558)(亨利八世同西班牙公主凯瑟琳之女。和西班牙国王菲利佩二世结婚。由于镇压新教徒被称做“血腥的玛丽”) 伊丽莎白一世(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英格兰国王1558-1603)(终生未婚,去世后都铎王朝结束) 斯图亚特王朝的两个 玛丽二世(1662-1694)(英格兰国王,苏格兰国王1689-1694)(詹姆斯二世长女。光荣革命后与丈夫尼德兰联合省总督威廉亲王共同回国执政) 安妮(1664-1714)(苏格兰国王1702-1707,英格兰国王1702-1714)(在位期间宣布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死后无嗣,斯图亚特王朝结束) 汉诺威王朝的一个: 维多利亚(1819-1901)(联合王国国王1837-1901)(乔治三世第四子肯特公爵爱德华之女。汉诺威家族不承认女性的继承权,因此宣布放弃对德国汉诺威领地的继承权,英国王室也不再使用汉诺威作为朝代名。和舅舅萨克森-科堡公爵的次子阿尔伯特结婚。1876年成为印度女皇) 温莎王朝的一个也就是现在的: 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现在)(在位1952年2月6日-现在)(1947年和希腊王子菲利普·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松德堡-格吕克斯堡亲王结婚。菲利普王子在归化英国国籍的时候选取母系姓氏蒙巴顿(德国巴登堡家族)为姓。现有三子一女:长子威尔士亲王查尔斯,长女安妮大公主,次子约克公爵安德鲁,三子威塞克斯伯爵爱德华)
7位 英国历史上共有7位女伯爵。 简·格雷夫人(1537-1554)(英格兰国王1553)(萨福克公爵亨利·格雷的女儿。 巴托里伯爵夫人:巴托里家族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强大的家族,在匈牙利的历史中时常能看到巴托里家族人的在权贵都占有一席之地。巴托里伯爵夫人则是个非常聪明、漂亮的女人,她不但在年轻的时候就精通拉丁文、德文、和希腊文,更对科学还有天文学有兴趣,而且她还是当时匈牙利第一美女。 狄奥多拉: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王朝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大帝)的妻子和皇后。和丈夫查士丁尼大帝一样,她也被东正教教会封为圣人,纪念日为11月14日。
公爵是什么意思?
公爵:公爵(Duke)。早在罗马帝国时期,欧洲大陆的公爵称号通常授予守疆拓土、军功卓著的高级指挥官,以后因重大政治变化而中断。几百年后,公爵爵位又见于德国。大约在公元970年,德国皇帝奥托一世初设公爵爵位。不久法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地区也建立了公国(duchy;大公国,Archduchy)。在英国,公爵是仅次于国王或亲王的最高级贵族,与作为一国之主的欧洲大陆的“大公爵”(即大公,Archduke)有所不同。英国公爵爵位出现很晚。1337年,爱德华三世把康沃尔郡升为公国,将公爵爵号授予年方7岁的“黑太子”爱德华。该王储16岁参加百年战争,锋芒显露;1355年前往法国指挥作战,军功卓著。父王对他赏赐有加,使太子身兼多种称号,如1343年封为威尔士亲王,1362年加封为阿基坦公爵。为突出公爵特殊地位,以后多年里除女王配偶和王子外,其他王亲均不许称王,最高可获公爵爵位。随后,爱德华三世及其继承人又先后建立了兰开斯特公国(1351年)、克拉伦斯公国(1362年)、约克公国和格洛斯特公国(1385)、赫里福德公国(1397)、贝特福德公国(1413)和萨默塞特公国(1443)等。这些公国的领有人都是王室宗亲,他们得到高级爵位后,在贵族中鹤立鸡群,威势不凡,为以后争夺王权、扰乱朝纲、制造战乱埋下了隐患。自从1483年建立诺福克公国以后,公爵爵位开始授予王亲以外者,但很少建立公国。而且能获此最高爵位者多是军功显赫的统帅。行政界政务家即使任职多年,政绩昭著,也难获此殊荣。在正规场合公爵也穿深红色的丝绒外套,帽子上镶四条貂皮。其冠冕上有一个金环,上饰8枚红色金叶片。国王则称公爵为“我们真正可信和最为敬爱的伙伴。”
爱德华一世儿子?
是爱德华二世(英文:Edward II,1284年4月25日—1327年9月21日),金雀花王朝的第六位英格兰国王(1307年—1327年在位),英格兰国王,爱尔兰领主,阿基坦公爵,系金雀花王朝成员。 1308年,他与伊莎贝拉王后结婚。爱德华二世于1327年1月被迫放弃王位,他14岁的儿子爱德华三世即位。9月21日,他在伯克利城堡去世,葬于格洛斯特大教堂。他的一生皆为其宠信的弄臣和叛乱的贵族所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