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型白酒中水在发酵过程中的?
水是酿酒的根基,是微生物发酵的基础。 水分一般情况控制在54-58之间,水分大,出酒率高,酒水寡淡,水分小,香味厚重一些。
酱香型与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区别?
酱香型白酒的大曲,制曲着重于堆,复盖严密,以保温保潮为主。每当品温上升到60一65℃,开始翻仓,属于超高温曲。常使曲块有明显的酱香味。超高温大曲的糖化力、发酵力均低,因此,用曲量大。 而浓香型白酒制曲原料以小麦为主,有些酒厂辅与豌豆、大麦。制曲顶温在55-60℃,制曲培养以翻为主。糖化力、发酵力较酱香型大曲低,曲香味浓郁。控制热曲顶点温度较高,一般在50℃以上,个别者高达60℃以上。翻曲次数较少,不象酱香型白酒大曲翻曲频繁,工艺特点为多热少晾。
浓香型白酒最佳发酵温度?
最佳发酵温度为25摄氏度至30摄氏度;超过30摄氏度者发酵期缩短;低于20摄氏度者,发酵期延长;所以选择适当的温度对发酵酒有好处
清香型酿酒发酵池的正确方法?
中国白酒的发酵容器选择主要有两种:陶缸和窖池。陶缸发酵现在主要是地缸发酵,清香型白酒就选用此法。清香型白酒的主要产地是晋、冀、蒙,是温度和湿度相对较低的地区。那么为了达到预期的发酵效果,勤劳的人民发明了一些方法。 先提高粮食的投入比。清香型白酒一般为纯粮发酵,很少加入辅料,其淀粉率可达到30%之上,而其他香型的淀粉率一般在15%—19%。其次,提高粮食的粉碎程度。清香型白酒要将粮食粉碎到4-8瓣,浓香型则粉碎到4-6瓣,酱香型则粉碎成2瓣,或者干脆整粒投粮。 在发酵的过程中,微生物的活动会释放出一部分热量,所以为了防止温度升的过快,超过微生物适宜的条件,抑制微生物活性。那么,在入缸时原料的温度会设定在较低的程度,一般为10℃—15℃,夏季则能低就低。在入缸之后,上面会覆盖一层厚厚的麦糠。 这时地缸就会发挥它的重作用。陶缸会对其内的酒醅起到保温作用,使得其不会过快被地温所影响。在入缸的7、8天之后,酒醅的温度就会达到高值,冬季一般为26℃左右,夏季则可能达到40℃左右。还要强调地缸的另一作用,陶缸以黏土制成,又埋于地下,那么土壤中的微量氧可以通过陶缸进入酒醅。这样可以帮助一些兼性细菌快速繁殖,为后期的发酵做准备。 随着发酵的进行,温度会越来越高。但是过高的温度会抑制微生物活性。这时地缸就有了它的第三重效果。酒醅达到温时一定会高于当时的地温,这时土地便起到了良好的导温效果。冬季多余的热量导入土壤,稳定了酒醅的温度,维系着微生物的正常活动。夏季由于气温较高,地温相对也高,这时可以向缸周地下灌入冷冻水,达到稳定酒醅温度的效果。 随着原料中淀粉和糖分的消耗,微生物活动会趋于减缓,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减少。这时土壤又变起到保温的作用,防止温度下降太快。这样能是发酵进行的更加彻底
浓香型白酒的酿造方法和配方?
浓香型白酒一般的原料有大米,高粱,糯米,玉米,小麦等,粮食通过加入酒基蒸馏,发酵,酿出来基酒,再分段取酒,存放一段时间,让杂质挥发掉一些,让基酒有一些酯化反应,酒分子更加紧密,通过精心勾调。 一般的浓香型白酒采用的固态酿造法,酿造标准为1078.1
制作浓香型白酒可以用陶缸来发酵吗?
陶缸不能酿造浓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发酵采用泥窖发酵,泥是培养的窖泥,适合己酸菌生长。己酸与乙醇进行酯化,产生己酸乙酯,浓香型白酒主体香是己酸乙酯。 陶缸表面光滑,不适合微生物栖息,己酸菌生长环境不达标,所以陶缸不适合酿造浓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