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述:什么是假酒
假酒指的是以伪装、掺假、仿制等手段制造的低劣质酒,其品质差、化学成分不明、可能含有有害物质,甚至有毒,危害消费者健康。因此,假酒是非法、不安全的。
2. 如何界定假酒
判断一种酒是否为假酒,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生产环节:是否合规,是否符合管理规定,是否有安全风险;
(2)酿造方法:使用的原材料是否合法,配方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掺假和加工;
(3)产品检测:是否有痕迹、含有有害物质、是否有异味、口感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等指标;
(4)是否出现虚假宣传的情况:虚假标示,印刷伪证的包装、标签或名酒业内专用数字; 假冒高端品牌或欺骗消费者。
3. 应对假酒的措施:
为了降低假酒带来的风险,长期以来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被提出和实施,例如:
(1)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制度,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
(2)尝试建设完善的溯源体系,从源头开始采集生产数据,提高酒类产品的可追溯性;
(3)加强对假酒的检测力度,通过持续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对产品的辨别能力,并加强涉假酒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4. 如何预防假酒风险
为减少假酒的风险,有一些措施值得消费者关注和采取:
(1)选购正规商家店商品,购买前留意包装标识,如防伪标识、日期和批次等信息;
(2)不轻信稀奇古怪的售卖推广方式,如甚至一直活动打折的代销店、数量过多同一位置的超低价等;
(3)保持警觉心态,不轻易相信价格过低或者价格波动大的酒类;
(4)多关注消费者权益守护机制,如了解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并学会利用“12331”等热线电话进行举报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