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酒是百药之首的由来
酒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料之一,其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中医认为,酒可以活络气血、通经络、开窍神、解毒瘀、增进食欲等多种功效,因此被誉为“百药之首”。而在料理和酒的搭配方面,中医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建议。
2. 酒料理的功效与美食配酒建议
2.1 酒料理的功效
酒料理利用了酒的独特风味和功效来调味、去腥、增香,营养价值也相对更高。根据中医理论,白酒可以通脉、散寒、止痛,可以调和肝气、消食化积、增加食欲;红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抗衰老、预防疾病;黄酒可活血化瘀、调和气血、利水消肿、降血脂、补益身体。不同种类的酒在营养和功效上各有所长,适当的搭配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2.2 美食配酒建议
在进行酒料理和饮酒时,建议遵循以下几点中医营养原则,以达到更好的食疗效果:
1)注重平衡: 食酒后应摄入一定量的清淡食品,以平衡酒的刺激性,如蔬菜、水果、白肉等;同时也不宜饮酒过量,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
2)依据气质选择: 不同体质的人饮酒和食酒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如温和体质者,适宜食用温性食品与甜酒、黄酒等;而气虚质者则应以喝热饮和暖性食品为宜,避免冷藏低温食物。
3)调配科学: 合理地进行菜肴和酒类的匹配,有利于营养吸收和健康保持。例如,以红酒搭配牛肉、西餐菜肴等,不仅有益血液循环、促进消化,还能增强肝、肾功能等。
4)饮食适量: 不宜贪心酗酒,避免损害身体健康。按中医“八分饱”饮食原则,可将饮酒热量和总摄入量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保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吸收。
3. 中医推荐的酒料理
3.1 鱼香霸王虾
材料:大虾、姜末、蒜末、青椒、红椒、芹菜、豆瓣酱、料酒、葱
制作方法:将大虾剥壳洗净,留虾尾,用豆瓣酱拌匀码味,腌制15分钟;起油锅爆香蒜末、姜末,加入青椒、红椒和芹菜翻炒,再放入腌制好的虾,烹入少许料酒,最后加入葱段翻炒即可。
功效:豆瓣酱有温中散寒、消食化积的功效,能提高食欲;料酒可以调和肝脏气血,具有活络作用;且虾、青椒、豆瓣酱等食材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素也具有丰富而多样的保健作用。
3.2 红酒炖羊肉
材料:羊肉、红酒、洋葱、胡萝卜、姜片、八角、桂皮、蒜末、盐、香菜
制作方法:先将羊肉炖煮至八成熟,并浸泡在红酒中提味;倒掉汤汁,用清水将羊肉冲洗干净;爆香洋葱和姜,加入蒜末、八角、桂皮和胡萝卜煸炒,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羊肉,加入红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30-40分钟,等到羊肉变得香嫩入味就可以了,加入盐调味,撒上香菜末即可。
功效:红酒炖羊肉可以补血活血、通经活络、治疗风湿关节痛等多种功效,羊肉可以补肾填精、益气补中、暖胃生津、补益虚痨等功效。且红酒和羊肉中富含的多种营养物质相互呼应,有利于身体健康。
4. 饮酒注意事项
4.1 有病就医
如果身体有恶变或有其他病症,饮酒前最好就医、确诊,以免饮酒造成不良影响。
4.2 适量饮酒
饮酒时应遵循适量原则,控制酒量,配餐选择应搭配清淡食物,建议总量不要超过白酒等精神型饮品30ml,红酒等低酒精度饮品100ml以内。
4.3 平衡饮食
饮酒后应注意调节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的食物,进行平衡营养。
4.4 选择正确的酒
根据个人体质特征和不同的用途,选择合适的酒产品,搭配食材和菜肴,既能美味可口又能达到食疗保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