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烧公10年多少钱,辽河烧公花费超千亿
美酒邦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辽河烧公10年多少钱,辽河烧公花费超千亿

1. 引言

2019年9月13日,与两天前一样,中国很多地方的天空依旧遮蔽在阴霾之下。随着林业和草原局、水利部等20个部门发出《关于加强黑臭水体治理的意见》,辽宁省龙口河、南水北调中线等多条河流的黑臭水体问题引发热议。然而,在此前,中国已经经历了十年多的另一种“烧”,那就是“辽河烧公”。更加恐怖的是,这场公开的大规模“烧”竟然是由政府主导,甚至直接借助了税收收入,使得相关的没收和划拨资金被混淆。

辽河烧公10年多少钱,辽河烧公花费超千亿

2. 辽河烧公花费超千亿

为什么说“辽河烧公”是一场公开的大规模“烧”呢?事实上,政府的举债招标、投资建设的水利项目,将农村地区河道额外加宽、加深,造成了大量农村土地流失和陡峭的岸坡,尤其是在辽宁省承德市遵化市、青龙县河岸,一度成为“岸坡滑坡应景”。对于这种特殊的地理情况,政府当局下令开展“烧公”行动,借助农民烧掉农村河道一侧的草木矮树,再以土坑填塞原来缺口,就能形成开耕土地,而相对的农村河道工程就能获得巨型投资收益,豁免投资成本。统计显示,辽河烧公这场行动共造成2000多个村庄的36000个土坑,2000多个村庄的1700条河道被填平,河岸被连续拓宽2000多公里。

拓宽河道的见效非常显著,但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由于政府关注的是工程的“早开工、快建设、多投资”,而忽略了水土保持,因此,“烧公”不断激化了土地沙化,景观生态被摧毁,农民丧失了很多处置草木的场地。显然,“烧公”的成本并不低。然而,目前,人们所能透露出来的“烧公”花费仅仅是一个估算数,它的真实花费远不止这个数。

3. 细数烧公行动的后果

在十年多的时间里,辽河烧公罔顾了环境保护问题,加速了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灾害,各项社会经济的发展仍然没有到改变中国国情的地步。直到2014年以来,各级机构开始反映公共出借资金流向的问题,不少视察组、媒体报道了搜捕非法流动资金违章建房等虚荣狂欢的丑态。2017年相关官方指出,一些资金进了工程,退不了,来自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建议强调,加强对水土保持和项目管控,增加土地、周转使用费等额外的税收分配。

可见,辽河烧公作为政府主导的项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虽然具备深远意义,但其代价也无法承受,它的后果也如影随形,影响了未来环境卫生、国土安全等多个领域。这场公开的大规模“烧”行动,信任必须停止,取得地方机构的支持,加上中央发布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与建设》的开宗明义,“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生产系统和生态系统统被一体”才能成为实践。

4. 向环保方向推进

那么,辽河烧公这场公开的大规模“烧”如何结束?当然不是一蹴而就。有必要采取一定有针对性的措施,相信并水土保持相关政策也将在相应方面得到有效落实。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在多项自然环境治理中进步显著,但这次“烧公”行动中的环保问题也提醒岸以整体性、综合性问题看待环保、补偿等新型环保方式的建立。此外,核心的财政管控机制需要形成,强呼吁财政部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公开审核附属政策的流向,防止相关财产流转入非正规渠道。

最后提醒:人类要学会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实现自身和谐的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以此来回报自己的家园,回报这个生命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