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分几种香型?
1. 酱酒分为三种香型,分别是浓香型、酱香型和清香型。 2. 浓香型酱酒的香味浓郁,甜度高,口感柔和,以江浙一带的黄酒迎宾酒为代表;酱香型酱酒的香味馥郁,喝起来略带辣味,口感醇厚,以山东的泸州老窖为代表;清香型酱酒清新爽口,口感较干,以江苏的洋河大曲为代表。 3. 酱酒的分香型主要取决于酿造原料、工艺、糯米、麦子和黄酒酿制中的野生曲等因素。 各种香型的酱酒广泛应用于社交和日常饮食。
酱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白酒,根据香型不同,可以分为多个类别。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分类方法: 1. 香型分类法:按照香型的不同,可以把酱酒分为清香型、浓香型和绵柔香型三类。其中清香型酱酒以芳香清新、酿造工艺精细而闻名;浓香型酱酒则带有浓郁的酱香味和淡淡的麦香味;绵柔香型酱酒则口感柔和、清爽干净,香气纯正。 2. 地区分类法:按照产地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可以把酱酒分为多个地区的品牌和风格,例如四川郫县酒、贵州习酒、江苏洋河大曲等。 3. 酒龄分类法:按照陈年的时间和档次的不同,把酱酒分为多个酒龄段位,如3-5年老酒、10年老酒、30年老酒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分类方法之间可能存在重叠和交叉,而且同一种酱酒品牌在不同年份或批次的酒中,香型也可能会有所差别。因此,在选购酱酒时,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口味和品鉴经验来进行选择。
酱酒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按照曲种分为大曲酱香酒和麸曲酱香酒;按照高粱的粉碎程度来分,分为串沙、翻沙、碎沙和坤沙。其中以大曲坤沙酱香酒品质最优,国内的酱香酒尤其以赤水河畔的品质最优。
酱香酒坤沙碎沙翻沙串沙的区别?
一.坤沙酒:坤沙酒又叫捆沙酒或者叫坤籽酒,也就是最正宗的酱香型白酒。坤沙酒的工艺严格按照茅台镇传统的酿酒工艺来进行生产,原料选用当地的糯高粱和小麦,要经历1年的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然后还要经历3年的储存期,1年的勾兑期。从原料到出厂总共要5年的时间,坤沙工艺在4个工艺中是最复杂的,出来的酒也是最贵的。 二.碎沙酒:用粉碎的高粱酿出的酒称为“碎沙酒”。碎沙酒是将原料100%破碎,打磨成粉状,所以生产工艺相对快捷,生产周期也比较短,但是出酒率高。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了,酿造出来的酒也好入口。但是和坤沙工艺的酒相比要单薄不少,酒体层次感也比较单一。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很多在初次喝酱香酒的人会更容易接受碎沙酒。
酱酒坤沙与细沙的区别?
其主要区别是酿制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高粱的产地和完整性。 酱酒坤沙酒,其大曲是用60℃以上的高温,把小麦融化制成的曲块,然后用本地80%完整的红缨子高粱作为原料。酿酒时反复蒸煮9次,除了“下沙”和“糙沙”不取酒外,剩余7次轮流取酒,然后进一步勾调,完成后窖藏至少三年以上才可以出厂成酒。 而细沙,用的原料不一定是本地的红缨子高粱,并且作为原料时要将高粱完全粉碎。可能是单一的大曲,或者是多种区块混杂,再添加催化剂。
酱香型白酒分为:坤沙、翻沙、碎沙、串香。没有细沙之说。坤沙:又叫捆子酒,完整的意思,采用本地的糯高粱,颗粒饱满,粒小,皮厚,淀粉含量高,经得着反复蒸煮,出酒率低,品质最好。其灵魂是“回沙”工艺。
哪些酱酒是坤沙酒?
酱香酒分坤沙酒还有哪些?
酱香型白酒按工艺可分为分为坤沙酒、碎沙酒、翻沙酒、窜香酒四个等级。 1、坤沙酒 也叫“捆沙酒”或“坤籽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正宗的酱香型白酒。它的原料是完整颗粒的本地糯高粱(占比为80%以上),严格按照传统的贵州茅台酒工艺"12987"进行生产,生产周期长达一年,经历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等30道工序,且需要3-5年的窖藏方能到达其较佳风味。 坤沙酒出酒率低,品质好,具有大曲酱香白酒的典型风格,酱香味突出,优雅细腻,酒体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 2、碎沙酒 碎沙酒顾名思义就是把高粱打碎。它是将原料破碎,打磨成粉状,所以生产工艺相对快捷,生产周期也比较短,但是出酒率高。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了。 碎沙酒的酿造成本是比较低的,酿出来的酒入口好,香味也大,整体还是比较协调的,但是要是和坤沙酒比较还是较单薄,层次单一,空杯留香时间也不长。 3、翻沙酒 翻沙这种酒就是用坤沙丢弃的酒糟,再加一些高粱和新曲酿出。这种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成本较低。 这一类酱酒细腻感觉不够,也不够丰满,后味还有些焦苦, 4、窜香酒 窜香酒,业内也称之为"串酒"也叫"串香酒",是用坤沙酒蒸煮取酒后丢弃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馏后的产品。 这种酒的质量很差,成本非常低廉,市场上一般卖一二十元一瓶。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酒是不能算做是酱香酒的。
酱香酒有几种沙?
四种 1、坤沙酒,就是指完整的高粱酿造出来的酱香酒,茅台镇本地也叫“捆籽酒”,就是常说的正宗的酱香型白酒。坤沙是最为正宗的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其特点是生产周期长,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分为七次取酒,我们经常说的“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两次投料”其实说的就是坤沙酒中最上乘的“回沙”工艺。 2、碎沙酒,是指被碾碎的高粱(100%破碎,打磨成粉状)酿造出来的酒。碎沙酒的生产工艺较为快捷,周期相对较短,出酒率高,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碎沙工艺酿造出来的酒好入口,缺点是相对正统酱香来说要单薄不少,酒体层次感单一。 3、翻沙酒,则是用坤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的酒。“翻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质差。这样的酒仅仅比酒精酒多一点酱味,入口苦重,略带漆味感,焦苦香明显,糟臭不露头,尾略有焦臭糟香味,自身不具备太多经济价值。 4、窜沙酒,行业也称之为“串酒”,也叫“串香酒”,是用坤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馏后的产品,严格意义上,已经不能够被称为是酱香型白酒,产品质量差,成本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