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通什么白酒,点燃的白酒治疗

本文目录一览

1,点燃的白酒治疗

火疗法是利用白酒点燃产生的温热作用与按摩疗法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气血的功用。此方法不仅可用于治疗躁关节扭伤所致的痕血肿痛,还可用于风寒湿痹,腰背酸痛等,均有非常好的疗效。又因其在治疗过程中,其刺激量小于毫针刺及三棱针等方法,无痛苦,感觉比较舒适,故患者愿意接受这种治疗方法。 总之.火疗是一种灸疗的全新表现方法。该法运用灸疗的经络热效应的原理,综合中医的贴敷法,即药气经过经络当中的穴位渗透于全身。燃烧时,沿经络涂抹的药物可通过皮肤的呼吸作用进入体内,从而改善局部血循环,疏通经络,调理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激活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免疫功能,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火疗自然疗法遵传统中医经络学说,取穴选位;取现代医学渗透给药的方法,不刺破皮肤,避免口服给药,安全、卫生、无创伤、无毒副作用、简便、易行、高效、廉价,是一种绿色疗法。经系统规范后,火疗配合外敷中药的治疗方法,可在基层临床医院推广。

点燃的白酒治疗

2,炒菜用的白酒推荐

00:00 / 00:57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炒菜用的白酒推荐

3,十八通泡白酒有没有什么功效谁知道麻烦说下我没有分了

人参滋补性很强,能够健脾补肺,益气生津,大补人体元气。用人参泡过的酒能增强大脑皮质兴奋过程的强度和灵活性,强壮人的身体,增强对多种致病因子的抗病力

十八通泡白酒有没有什么功效谁知道麻烦说下我没有分了

4,我杨请问几首关於酒的诗词或者俗语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莫为醒者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红袖织绫夸柿蒂 ,青旗沽酒趁梨花。 倾家酿酒犹嫌少(宋陆游),恨不移家向酒泉(唐杜甫)。林间暖酒烧红叶(唐许浑) ,春卷黄林足酒林(宋陆游)。栖雁近惊沽酒头(唐罗隐),酒来陴县香初压(唐李商隐)。东风 酒味溢(宋刘敞),道逢酒车口流涎(唐杜甫),金樽绿酒生微波(唐李白),酒肉如山赛春社( 宋陆游)。飞花送酒舞前檐(唐李白)。 天若不喝酒,天上无酒星;地若不喝酒,地应无酒泉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 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 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 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 陶然共忘机。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5,民间烧酒做饭是什么酒

民间烧酒做饭是料酒,也可以是白酒,啤酒都可以。烧酒指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一般又称白酒,各地还有白干、老白干、烧刀酒、烧锅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别称。据汉夫《杜康造酒》所述,酒,特别是烧酒(蒸馏酒)最早起源于夏代,由夏代第五个君王少康(又名杜康)所发明。正所谓杜康造秫酒,开起人类应用曲蘖的新纪元。杜康也就当然地成为中国的酒祖、酒圣、酒仙等。

6,咖啡厅370一杯的散酒是什么酒

对于散酒很多人相信都不陌生,但是真正了解散酒的人相信是很少的,其实散酒是世界蒸馏酒中独具一格的酒类,是由麦黍、高粱、玉米、红薯、米糠等粮食或其他果品发酵、曲酿、蒸馏而成的一种饮料。其酒液无色透明,故称为散酒。所以说酒比较芳香浓郁,多味多样。又根据主要采用烧工序,说以又称为烧酒。有因为里面含有的酒精度较高,所以有地方也直接称之为烈性酒或者是高度酒。所以说我国的酒是世界历史悠久,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  酒也是一种高浓度的酒精饮料,根据其糖化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它可以分外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三大类。但是酒的起源有的是说法不一的,有的说酒的起源晚于黄酒。  另外酒不同于黄酒、啤酒和果酒,几乎不含有维生素和钙、磷、铁等。传统意义上认为散酒有活血通脉。药力、增进食欲、消除疲劳等功能。还有的人认为是引用少量低度酒可以扩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对循环系统以及心脑血管有利。  酒主要适合35岁以上的人,每隔一天喝一小杯散酒,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点定的辅助作用。对于阴虚、失血及温热甚者忌服。酒还具有通血脉,御寒气,醒脾温中,行药势,主治风寒、心腹疼痛。  在生活中酒也有一定的作用:在烹调菜肴时,如果是加醋过多,味道太酸,只要在往菜里加一点散酒,就可以减轻酸味。还有就是在烹调中,用酒十分重要,安徽洋酒批发公司认为酒能解腥起香,使饭菜的味道更加鲜美可口,但是要注意用的恰到好处,负责就难以达到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酒对于某些的中药材中的营养成分有溶解的作用,有利于饮用者的健康。但是空腹饮酒更容易患肝硬化,还有就是饮酒前后不能服用各种的镇静类、降糖类、抗生素等药物,否则会引起头痛、呕吐。
你好!配山东大虾的酒。如有疑问,请追问。

7,烧酒是什么酒

烧酒(Soju)是一种的酒精饮料。主要的原料是大米,通常还配以小麦、大麦或者甘薯等。用蒸馏法制成的酒,透明无色,酒精含量较高,引火能燃烧。也称白酒。蒸馏酒的原料一般是富含天然糖分或容易转化为糖的淀粉等物质。如蜂蜜、甘蔗、甜菜、水果和玉米、高粱、稻米、麦类马铃薯等。相关信息:用特制的蒸馏器将酒液,酒醪或酒醅加热,由于它们所含的各种物质的挥发性不同,在加热蒸馏时,在蒸汽中和酒液中,各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就有所不同。酒精(乙醇)较易挥发,则加热后产生的蒸汽中含有的酒精浓度增加,而酒液或酒醪中酒精浓度就下降。收集酒气并经过冷却,得到的酒液虽然无色,气味却辛辣浓烈。其酒度比原酒液的酒度要高得多,一般的酿造酒,酒度低于20%。蒸馏酒则可高达 60%以上。我国的蒸馏酒主要是用谷物原料酿造后经蒸馏得到的。

8,7天能烧出酒的是什么酒曲一般的都20天的

酒粬,一般写作酒曲。在经过强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保温,米粒上便会茂盛地生长出菌丝,此即酒曲。曲霉产生的淀粉酶会糖化米里面的淀粉,因此,自古以来就有把它和麦芽同时作为原料糖,用来制造酒、甜酒和豆酱等。用麦类代替米者称麦曲。
自己烧的高粮酒,酒曲过大会伤身体  高粱酒还有药效,高粱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能疏肝解郁、宣情畅意。还能补益肠胃。此外,高粱酒能杀虫驱邪、辟恶逐秽。  泡药酒最好的便是是用浓度较高的高粱酒。高粱酒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媒,能够较容易地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发挥溶解作用,促进置换和扩散,有利于提高浸出速度和浸出效果。  具体酿酒过程如下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高粱、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2.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6~0.8、润料水分48~50%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  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  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  4.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高粱  5.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  6.入窖发酵。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  发酵过程主要是掌握品温,并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当窖内品温上升至36~37℃时,即可结束发酵。  7.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

9,烧酒是什么酒二锅头白酒还是米酒

烧酒指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一般又称白酒,各地还有白干、老白干、烧刀酒、烧锅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别称。【我国烧酒的起源】关于烧酒,一种说法,起源于唐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 以上引文中所说的“烧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单从名字相同还不可定论。有人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但烧锅之名起源于何时,尚待考证。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论据尚欠充分。 另一种说法,元代时(1271—1368年)由国外传入。 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往来频繁,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再一种说法,是明代药物学家李明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段话,除说明我国烧酒创始于元代之外,还简略记述了烧酒的酿造蒸馏方法,故人以为可信。

10,风湿病用什么药酒好

(1)三蛇酒药物组成:乌梢蛇1500g,大白花蛇200g,蝮蛇100g,生地500g,冰糖5000g,白酒100kg。将三种蛇剁去头,用酒洗润切成短节干燥,冰糖加热熔化待用。将白酒装入酒坛。三蛇、生地直接倒入酒中,加盖密闭,每天搅拌1次,10~15天开坛过滤,加入冰糖即可。功效:除风祛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主治:风寒湿痹。用法:每次5ml,每日3次。(2)冯了性药酒药物组成:羌活、威灵仙、五加皮、丁公藤、桂枝、独活、青蒿子、麻黄、白芷、小茴香、当归、川芎、栀子、防己、白酒。功效: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主治:适用于痹病风湿痹阻证。用法:每次10ml,每日1次。(3)除湿酒药物组成:虎骨(豹骨代)、防己、云苓、杜仲、松节、秦艽、狗脊、茄根各12g,续断、伸筋草各9g,独活、蚕矢各6g,木瓜、枸杞、苍耳子、莶草各12g,桑枝15g,牛膝12g。将上药浸于粮酒2500g中,过5日即成。功效:除风散寒,祛湿通络。主治:风寒湿痹证。用法:口服,每次10ml,每日1次。(4)虎骨木瓜酒药物组成:制虎骨(豹骨代)、当归、川芎、续断、五加皮、川牛膝、天麻、红花、白茄根各50g,桑枝200g,秦艽、防风各25g,木瓜150g。上药共研粗末,以绢盛,浸入好高粱酒10kg中,浸至7日,滤去渣,澄清后加冰糖1kg。功效:散寒除风,祛湿通络,活瘀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证。用法:随量饮用。(5)木瓜牛膝酒药物组成:木瓜120g,牛膝60g,桑寄生60g。将上药浸入大曲酒500ml中7天。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属瘀血痹阻者。用法:每服10ml,每日2次。
<>.
酒烧鸡蛋祛风湿 不信偏方不治病 用3个红皮鸡蛋洗净擦干,放入铝盘或瓷盘里,再倒入50度以上的白酒,以不浸沒鸡蛋为宜. 制作方法: 先把盘底加热一会,再点燃盘中白酒,烧至火灭.然后将鸡蛋和剩下的酒一同吃完.就上床蒙头睡觉发汗.时间最好在晚上. 用量: 一天一次,病轻者吃一次,病重者连吃3次. 效果: 试用过此方的患者无不称妙.
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黄柏10g,水煎服。 (3)苍术、黄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怀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 (5)青风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莶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剂。中药网www.zhong-yao.net (8)鲜忍冬藤、根、叶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红糖30g,调服。 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树根各30g,大枣10枚,水煎服。 (3)郗莶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风藤、秦艽、寻骨风、何首乌各12g,水煎服。 (6)郗莶草90g,生白术、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中医处方下比较准确;

11,蒸馏酒源于中国古代的

应该是吧 不清楚呢 有没有什么依据呀
蒸馏酒源于:先秦时代尚未之有。有之,则自唐代始。
蒸馏酒就是俗称的烧酒,起源现在有些争议:唐代时候就有了烧酒一词,但是是不是值得蒸馏酒还有待考证。宋代以后,烧酒,烧春才是真正的蒸馏酒。赞同0|评论
历代关于蒸馏酒起源的观点,不尽相同,现将主要的观点归纳如下:  1 蒸馏酒始创于元代  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元代文献中已有蒸馏酒及蒸馏器的记载。如<<饮膳正要>>,作于1331年。故十四世纪初,我国已有蒸馏酒。但是否自创于元代,史料中都没有明确说明。  2 蒸馏酒元代时外国传入  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说:"盖烧酒名酒露,元初传入中国,中国人无处不饮乎烧酒"。章穆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饮膳正要>> 曰‘阿剌吉’。番语也(外来语--著者注),盖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罗及荷兰等处人始传其法于中土"。  3 宋代中国已有蒸馏酒  (1)宋代史籍中已有蒸馏器的记载  宋代已有蒸馏器是支持这一观点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南宋张世南在<< 游宦纪闻>>卷五中记载了一例蒸馏器,用于蒸馏花露。宋代的<<丹房须知> >一书中还画有当时蒸馏器的图形。  (2)考古发现了金代的蒸馏器  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北青龙县发现了被认为是金世宗时期的铜制蒸馏烧锅(<<文物>>,1976年第9期,也有人认为很难肯定是金代制品)。  (3)宋代文献中关于“烧酒”的记载更符合蒸馏酒的特征  宋代的文献记载中,烧酒一词出现得更为频繁,而且据推测所说的烧酒是蒸馏烧酒。如宋代宋慈在<<洗冤录> >卷四记载:"虺蝮伤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烧酒,吮伤以吸拨其毒 "。这里所指的烧酒,有人认为应是蒸馏烧酒。"蒸酒" 一词,也有人认为是指酒的蒸馏过程。如宋代洪迈的<<夷坚丁志>>卷四的< <镇江酒库>>记有"一酒匠因蒸酒堕入火中 "。这里的蒸酒并未注明是蒸煮米饭还是酒的蒸馏。但" 蒸酒" 一词清代却是表示蒸馏酒的。<<宋史食货志>>中关于"蒸酒& quot;的记载较多。采用"蒸酒"操作而得到的一种"大酒",也有人认为是烧酒。但宋代几部重要的酿酒专著(朱肱的<<北山酒经>>,或苏轼的 <<酒经>>等)及酒类百科全书<<酒谱 >>中均未提到蒸馏的烧酒。  4 唐代初创蒸馏酒  唐代是否有蒸馏烧酒,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烧酒一词首次是出现于唐代文献中的。如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光"。陶雍 (唐大和大中年间人)的诗句"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李肇在唐<<国史补 >>中罗列的一些名酒中有"剑南之烧春"。因此现代一些人认为所提到的烧酒即是蒸馏的烧酒。  5 蒸馏酒起源于东汉  近年来,在上海博物馆发现了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该蒸馏器的年代,经过青铜专家鉴定是东汉早期或中期的制品,用此蒸馏器作蒸馏实验,蒸出了酒度为 26.6-20.4的蒸馏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黄泥乡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样的青铜蒸馏器。东汉青铜蒸馏器的构造与金代蒸馏器的也有相似之处。该蒸馏器分甑体和釜体两部分。通高53.9cm。甑体内有储存料液或固体酒醅的部分,并有凝露室。 凝露室有管子接口,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馏器外,在釜体上部有一入口,大约是随时加料用的。  蒸馏酒起源于东汉的观点,目前没有被广泛接受。 因为仅靠用途不明的蒸馏器很难说明问题。另外东汉以降的众多酿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馏酒的踪影,缺乏文字资料的佐证。

12,我孤独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是什么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举头望明月,疑是地上霜。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 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 长行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 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凤箫吟 韩缜 消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 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遍绿野、嬉游醉眼,莫负青春。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行香子 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 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 望断归来路。 忆秦娥 (李清照) 临高阁, 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 栖鸦归后, 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 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 又还寂寞。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雨霖铃 ( 柳永 )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虞美人 宋.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