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的4种生产工艺哪种最好?
茅台酒是酱香酒。酱香白酒有四种生产工艺,分别是坤沙工艺、碎沙工艺、翻沙工艺和窜沙工艺。那酱香白酒的四种工艺你都了解吗? 坤沙工艺 坤沙工艺酿造出来的白酒称为坤沙酒,这种工艺酿造出来的白酒是正宗的酱香白酒。这个工艺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因为需精选的优质高粱原料,且不能粉碎,出酒率自然不高,所以要经过二次投料、七次取酒、八次发酵、九次蒸煮、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然后储存三年以上的时间。这种工艺下酿造出来的酱香白酒酱香风味更加醇厚、酒体更加丰满、酒质更加浓郁。这种工艺出酒率低,酿造工艺复杂,酿造成本高,价格自然也比较高,茅台酒就是典型的坤沙酒。 碎沙工艺 可能有人会误认为沙是指沙子,其实不然,这里的沙是指高粱和它的辅料。碎沙工艺中的高粱需要全部粉碎,出酒率自然提高了,所以在酿制的过程中也要经过二次投料、但不需要七次取酒这么麻烦,只需取两三次就足够了。这样酿造出来的白酒与正宗的酱香白酒相比要单薄一些,但也比较好入口,所以初次接触酱香白酒的人较容易接受这种口感一些,许多中档的酱香白酒都是这种工艺。 翻砂工艺 所谓翻砂酒就是坤沙酒在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中加入一些新的原料和药曲酿造出来的白酒,这种酒出酒率高,所以生产周期短,品质相对也较差一些。许多大品牌的低端酒就属于这种工艺。 窜沙工艺 窜沙工艺也称为窜香工艺,这种工艺是坤沙酒在九次蒸煮以后再丢弃的酒糟中加入食用酒精蒸馏而得,这种酒成本低、质量差,不符合酱香酒的标准,所以被淘汰了。 以上就是酱香白酒四种工艺的介绍,这四种工艺有所不同,坤沙工艺虽然品质好,但价格也高,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选择翻沙工艺的白酒也是不错的!
什么是坤沙工艺?哪些酱香型白酒是用坤沙工艺酿造的?
坤沙工艺是大曲酱香工艺,坤的方言谐音“捆”或“浑”,完整、整个的意思,沙是高粱。坤沙就是完整的高粱,意思是用完整的高粱酿酒。但不是100%的完整,而是80%的完整高粱,有20%的破损率。坤沙工艺是酱香酒工艺最好的一种。 有一组典型的数字“12987545”,代表的意思是:一年的生产周期、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加曲、七次取酒、五年窖藏、四轮勾调、五斤粮食酿出一斤酒。 一年生产周期是酱香坤沙酒的生产日期,从端午制曲到封坛入存需要一年的时间。这一年的生产周期中需要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叫做下沙(重阳时候),第二次叫做糙沙。 每隔一个月,原料就要蒸煮一次,需经九次蒸煮,酱香酒的原材料是红缨子糯高粱,这种高粱粒小、皮厚、单宁含量高,需要反复发酵反复蒸煮。除最后一次蒸煮外,每蒸煮一次就要加一次曲。 初酒和第二轮次取出的酒要浇回酒糟里,剩余七次每蒸煮过后,都要取一次酒,然后加曲,晾晒继续蒸煮。这是酱香酒的特点之一,七次会取出七种不同呈香属性的酒。 经过一年的生产周期的酒并不能直接饮用,酱香酒的窖藏时间一般要三年,酣客窖藏时间为五年,在五年的窖藏中,要经过盘勾、调勾、品勾和调味这四轮勾调。 坤沙酒是纯粮高温大曲白酒,出酒率低,一般有5斤粮食出1斤酒的说法。低出酒率,但是酒的质量却无人超越。 用坤沙工艺酿造的酱香型白酒有国酒茅台、赖贵山酒。
坤沙工艺是大曲酱香工艺,用完整的高粱酿酒,但不是100%的完整高粱,而是80%的完整高粱,有20%的破损率。市面上正宗的坤沙酒有飞天茅台、茅台酱门、红花郎10年、郎1898等。酱香型坤沙酒采用高温制曲,二次投料,高温堆积发酵的生产工艺,一般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取酒后经过勾兑、陈贮而成。
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特点?
酱香型白酒的工艺特点可总结为“四高两长,一大一多”。 “四高”的含义如下: ①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其制曲温度高达60℃以上;②高温堆积,即入窖池发酵之前,先把酒醅放在空气中堆积发酵,当堆积温度达到45 ~ 50℃后入窖池继续发酵;③高温发酵,即酒醅在窖池中的发酵温度可达到42 ~ 45℃ ;④高温馏酒,即发酵后的酒醅在蒸馏时的出酒温度与其他香型白酒馏酒温度相比较高。 “ 两长”中的一长指的是生产周期长,从投料开始到产酒结束,一批酒的生产周期是一年。 另一长是指贮存时间长,一般都在三年以上。长时间贮存是保证酱香型白酒风味质量稳定的重要措施。 “一大” 指的是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用曲量大,是所有香型白酒中用曲量最大的,与投料原料比为1: (0.85 ~ 0.95)。 “一多”指的是酒醅要经过多轮次的发酵和馏酒,一般要经过8次发酵和7次取酒。